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7|回复: 0

余应源 追忆周学敏老师的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12-22 0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可忘记的教改实绩二则:追忆周学敏老师的语文教学


不可忘记的教改实绩二则:追忆周学敏老师的语文教学


作者:佚名



1964年春,我到北京景山学校找同学,学习他们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他们告诉我应该去女附中听周学敏老师的课,向她学习,教育部都组织人总结她的教学经验了。女附中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当时周老师的课不让随便听,我去女附中找到我的同学、周老师的同事引见,这样才整整听了她一周的课,并去她家作了一次长时间的拜访。景山、女附中的教改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与教育,从此明确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坚定了从事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决心。当时我作了详细的听课笔记和访谈记录,积累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一场“文革”,我的资料都被打砸掉了!文革后与同学联系,惊悉周老师已不幸在“文革”中去世!我手中也仅留一本刊载她《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一文的1964年3月号《人民教育》杂志。但周老师的音容笑貌、周老师的教学工作,永远活在我心中,也永远是我语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向导。在追求语文教学工作科学高效率的今天,我追忆周老师语文教学的情况,供大家思考与学习。


  周学敏老师解放前是学中医的,解放后教初中语文,一教十来年不见什么成效,令她深思的是,“学生总是这样说:‘读了一年语文,做了一年作文,好像没学一样。’”这促使她思考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可喜的是,“从1961年开始,我明确了语文是学习和从事工作的基本工具,认识了教语文要教会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很多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找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引文出自上述周老师的文章,下同)


  周老师把同类课文归为一个单元,针对学生情况分出主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课文教师提示,学生独立阅读写阅读笔记;有的学生当堂读、练;有的教师讲,一课带两课;有的重点讲解,多作指点。周老师不讲学生懂的东西,教一课就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东西,教学目的单纯明确,不全面开花。如《社戏》只抓如何描写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其他如景物描写之类等到教其他景物描写突出的课文再集中学。


  周老师注重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她教学生要用好教材上的注释,查字典,使自学预习成为习惯。周老师在学生独立阅读预习后,再进行课堂教学。
  我去听课时,周老师正教文言文单元,她教文言文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她的课别具一格,非常有特色。我听的《周处》《祖狄》等课都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她的课是这样上的:

  她把课文分出层次,一层一层引导学生学,每层都是学生举手争先来串讲。学生先念这一层,再逐句译讲,每句先讲生字虚字的意义用法,再翻译为现代文,一层讲译完再归纳层意,含有修辞手法的也要分析,一人讲完由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然后周老师再补充。我听的一周课中周老师很少作补充,一般都是肯定学生的译讲。然后让学生朗读、自由读或齐读,人人都开口。读一会便由另一名学生译讲下一层,再读这一层,读几遍便要学生从上层串读下来,再译讲下一层。分层串讲完,学生还要归纳段意或全文中心,简要分析主要写作特点,这一环节用时不多。然后让学生读一两遍全文,便让学生停下听她朗读,她实际都是在背诵。她读时要求学生默念,然后再让学生朗读一阵。周老师让学生读的方式很多,自由读、齐读、小组轮流读,但我未见她让单个学生朗读,读时总是让全班学生都读。每堂课末尾,她都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先是让能单独背诵的同学举手,让一两人站起来单个背,最后全班齐背。齐背时,周老师让学生把课文翻开放在课桌上,说,忘记的地方可以看一眼,但我观察几乎无人看课文,每次全班都能够琅琅地齐背。周老师规定两天后的早读便要逐个检查背诵。她非常重视朗读背诵,文言文全要求学生背,现代文背选段,一般每学期达二十篇、段。我问学生,周老师这样要求你们负担重吗,能做到吗?学生都说:负担不重,能做到,我们课堂上就读熟了,回家、早自习读一读就都背会了。周老师一般隔两周会要求学生复习背诵,期中期末再复习。


  周老师说,“教《荔枝图序》一课,过去是我讲学生听,一堂课讲完留的作业,学生要在课下用一课时多完成。去年是引导学生讲,学生读,当堂背,默写,一堂课全完成了。过去教《唐诗三首》两节讲完,现在只用一堂课教,还要学生当堂会背、会讲、会写。”


  周老师为了教会学生作文,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归纳排队,然后一个个解决。解决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问题,组成一个作文教学单元。一次作文突出一个重点,作文前就这一重点结合课文作具体指导,常用整节课作指导。然后,学生作文,教师的批改、评讲、评分都突出这一重点。如教会学生选材,便先结合课文讲如何选材,然后要求学生作文时选好材。她的批改也着重选材问题,讲评也是选材问题。评分时,选材好的给高分,但要扣除字词等基本功分,选材不当其他再好也只评低分。一次作文针对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学生作文中的其他问题待以后再一个个解决。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一般基本功问题时,周老师会随手作标记,让学生自己注意改正。周老师写批语很注意语气,“比如‘这样改一下好吗?为什么?’‘把改过的这句,再写一遍,然后和原句比较一下看!’等等写法,就特别使学生喜欢,商量与启发的语气,就很能引起学生多想。”学生的作文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她都在讲评时抓住表扬。


  周老师非常重视作文指导,如她为了解决学生作文内容写法的雷同,“便大胆在全班用一课时做指导,介绍同一内容的各种各样写法的文章,指导如何审题构思,结果学生反映好。”“以《我爱——》为题的一次作文,我就找了15篇同类内容而运用不同写法的散文(篇幅短的),编一期剪报壁报,每一篇都附上说明……指导课上,由学生把看壁报后的想法谈出来,互相启发……全班46篇作文,就有38种题材,而且表达的技巧也不同。这使我体会到先扶,再半扶,最后撒手的方法是对头的,由模仿到独立写文章,这是合乎学习写作的规律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为学生出剪报壁报,是她的日常工作,教室里有一小块黑板是周老师专门用来贴壁报的。


  周老师非常重视作文的命题,她要求出的题目学生能写、愿写,有启发性。如看话剧《年青的一代》一般都是写读后感,要求笼统学生难写。周老师便自己先看了话剧,预先出了一组小题,如《好险啊!夏倩如》《修桶的启示》等,让学生一边看剧,一边思考,自由选择一个感受深的具体题目写。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好,她没有担任班主任但非常了解学生的情况,作文时当某学生不了解相关题材,她能就学生熟悉的为她单独出题。她每天的课间操和课外活动都轮流参加她所教班的活动。她上下班有意与同路的学生聊天。


  周老师很重工作效率,不做无用之功。她全部教学工作都在上班的八小时中完成,包括批改作文。因为她的作文教学有重点、有具体目标,批改有重点,而且通过写前指导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消灭在学生作文之前,所以批改作文速度较一般教师快。她晚上用于自己进修提高,其中包括深入学习所教的课文,她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有不同颜色的密密麻麻的线条符号和批语,她真是深入地钻研教材啊!实际上晚上她也是在深入地备课。她写教案更是注重实效,她的教案仅是夹在课文前的一张日历大小的纸!上面写的是教这一课的步骤、过程、要点。她说,教案是教师上课自己用的,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自己有把握就行了,但每堂课都必须备课,要基于课文针对学生的情况,认真思考教学目的、重点,安排教学步骤过程,考虑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里我必须说一句,教案的详略,要因人而异,那时周老师已是教了十多年初中的老教师,我自己也已教过五年语文了,我的教案一般还要写两页纸。



最后我要引周老师的话:
  “走了弯路不要气馁,要勇于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国家要学生学好语文,而且把语文列为主科呢?为什么学生怕作文?为什么阅读能力不高?”
  “总之,我自己体会,大胆地创造,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明确工作目的,从效果考虑。要做到‘五不’:不满足,不固执,不硬搬,不怕跌跤,不背包袱。要做到‘三要’:要虚心,要钻研,要爱自己的专业。我觉得不论成功与失败的教学方法,不是单纯的方法问题,而是教学思想问题。”
   潘凤湘老师的“教读法”
  
  1976年夏我调回南昌在江西师院(现师大)教语文教学法,第一次拜见我读南昌二中时的恩师辛连生老师,他便对我说:你要去二中了解潘凤湘老师的教读法,他是江西第一批特级教师,他的教读法值得学习。因此我结识了潘老师,听课、交谈,越了解越感到,他的确是一位杰出的献身语文教学的改革家,他开辟了一条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的道路。
  1955年,潘老师从江西师院专科毕业到二中教初中语文,一开始工作便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善于搞活动的老师,但教学路子与一般语文老师没多大区别。上世纪60年代初,一次他听到当时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说,我们不应直接把猎物和面包给学生,应该给学生猎枪,教会他们狩猎。潘老师受到了启发,想,我们总是自己备课分析课文把分析的结果给学生,能不能把备课分析文章的方法教给学生呢?这样潘老师便归纳总结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再结合课堂教学的步骤,创造了一套一步步教会学生读书的八步读书法:
  一、默读课文、标节码(一个自然段为一节)、勾生字;
  二、查字典、拼音、选义;
  三、小小组朗读、听写;
  四、写课文分析草稿,分析的方法一项项教一项项练;
  五、小小组讨论课文分析;
  六、老师分析课文,实际是老师组织全班讨论;
  七、写好分析作业,背诵课文;
  八、写读书笔记。
  到80年代初,潘老师将一二两步和七八两步分别归并,这样成为课堂教学六步,并定名为语文“教读法”,即教会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再经不断设计实验总结,最后归纳为循序渐进的12项读书练习:
  ①查阅工具书,②概括课文大意(项中分单元,先是节层点,后是段篇大意),③归纳课文细节含义,④归纳全文中心思想,⑤分析课文内容特点,⑥分析事件规律,⑦分析散文诗歌(前几项为记叙文分析练习),⑧分析小说戏剧,⑨分析说明文,⑩分析议论文,{11}读一本书,{12}编一本书(整理三年的读书笔记编辑为一本)。
  我了解了潘老师前后五轮实验,较系统地听过他的课,和他多次深入交谈后,我发现潘老师教会学生读书的关键也是基础,就是包括在他第一项之第一单元分析节层点大意中的概括句意的练习。先举他让学生开始学习概括句意的例子吧:
  原句:         概括:
  这叫黑板。       这是写黑板的名称。
  这是黑板。       这是写黑板的类别。
  黑板是黑色的。     这是写黑板的颜色。
  黑板在教室的前边。   这是写黑板的位置。
  黑板,老师用来写板书。 这是写黑板的用途。
  这是多么富有教育意义,多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练习啊!由“黑色”到“颜色”、由“在……前边”到“位置”等等实现了认识的飞跃,体现了人类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是阅读的训练、理解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逻辑的训练。而这种练习是高要求的,又多么明白浅显,初一的学生完全能够接受。
  教学时,潘老师先要学生回忆乘法公式除法公式的定义,说明乘法公式除法公式就是对公式语句的概括,再用上述这类例子来说明概括句子意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开始练习概括句意,并规定概括句意的基本表述格式“写××的△△”,告诉学生△△为概括词,××为限制词。然后从课文中选出6至8个表意关键性的句子(有时包括上下句,实即一个小句群)让学生练习概括句意。这样抓住全文不同段落中的表意的关键性句子作概括,促使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也随之提高。潘老师要连用四五篇课文做这种练习,形成一个大的技能训练教学单元,有的轮次甚至做了近半学期,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概括句意。这期间还常辅之一些词义概念间关系的练习。通过概括句意的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认识能力明显提高,而学生一旦学会了理解一个句子,那么一层一段一篇的理解自然迎刃而解。
  在之后的分析练习中,实际上还包括分析句意的训练。初二分析记叙文时,他用《故乡》一文作训练,他先引出课文中的句子: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潘老师说,这句话是写什么?学生几乎是齐喊:写少年闰土的形象。潘老师说,对呀,概括句意大家都会了,那么鲁迅为什这样描写闰土的形象?这样的形象表现了什么?……他让学生了解,这样描写表现出少年闰土的英俊勇敢,以便与二十年后闰土的外貌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们认识闰土的可悲命运。然后潘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分析句子的意思,我们要学会这样分析句意。然后他从全文顺序选了8句话让学生当堂做分析练习。
  潘老师后来正式归纳的12项练习中,概括句意和分析句意,都没有突出地单列出来。但在他五轮的实验教学中,这两项都是花大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的,其实教会学生概括和分析句子,是保证教读法成功的根本,因为句子是话语与文章表意的基本单位。
  潘老师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是用项目训练完成得如何来认定的,而不是看教了几篇课文。课文服务于他的读书训练,一册教材中一部分课文用作课堂练习,一部分由学生自习时阅读学习。潘老师用一篇篇课文做他安排的练习,课文后的习题一般是不管的。但按他的教读程序,用来进行课堂练习的课文,学生都要认真阅读预习,细读全文,认识生字词,还要朗读听写,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基本的整体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利用课文按计划着重进行某一项阅读训练;在总结评议练习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上,他还会顺势归纳全文的中心,并扼要指出应注意的写作方法,这样使学生对全文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要求学生课后再读全文,一些重要的篇、段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习题中要背诵的,潘老师照样要求学生做。
  潘老师的课堂练习——训练课有明确的程序、步骤、方式和方法:
  先让学生明确做哪项练习,为什么做,项目的意义;再举例说明怎样做,包括练习的要求方法格式;然后具体布置练习的内容,学生当堂做作业。
  他课堂教学,即训练的基本程序是:讲解→示范→定格→试做→巡视指导→评议→总结
  作业先是学生自己做。学生开始作业之后潘老师满堂巡视,了解学生作业的情况,适时作针对性指导。一项新的练习开始时,他会特别抓紧巡视了解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比如用《故乡》作分析句意练习,总共要学生分析8句,但当全班都分析完一句后,他便让学生全都停下来,让两名存在问题有代表性的学生读自己的分析,潘老师再针对具体问题评论两人的对错,讲明应怎样作句意分析,然后再让学生继续做。直至学生完成全部句子的分析,他再没让全班中途停下听他讲,但仍针对个别学生作些指点。
  全班作完后,便分成四人小小组相互评议讨论,要求得出小组的共同意见。分组讨论时潘老师依然满堂巡视,他常会就某组讨论中的问题,对全班作提示,以促进各组的讨论。为了讨论好,初一上学期让学生第一次分小小组讨论前,他以介绍前届学生讨论经验的方式指导学生讨论,之后他还不时引导学生总结交流讨论的经验。
  分组讨论后便是老师讲课的环节,名为听老师讲课,实际上是由潘老师主持全班讨论。先由小组代表举手发言,让不同意见讲完后,便要全班学生比较思考然后发表意见,以求正确的共识。学生的不同意见,潘老师一般都会概要写在黑板上,有时他干脆让各组代表同时演板写上本组的意见。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潘老师才作总结性的讲解,指出怎样才是正确的答案。然后要求学生课后修改誊正自己的作业。
  还有一点要说明,潘老师是“教读”,那么“教写”么?潘老师后几轮教改实验一般是不另作文的,但他一直在教学生写分析文章的文章,这不就是一种高水平的作文吗?拿一篇没学过的文章给他的学生,学生们都能写出一篇分析文章的文章,而且都写得一笔好字——潘老师还教学生练毛笔字。


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




http://www.readers365.com/zxywjx/zxyw2006/zxyw20060103-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07:56 , Processed in 0.0236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