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6|回复: 0

王宗仁 平民忆文革——从“四类”到“黑类”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9-11 0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隔数十年,文革在一些人心目中已经淡化甚至异化了。作为一个亲历者,我要记下这些真相细节。
在文革以前,就有“四类分子”这样一个称呼,这是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的统称。从词面上一看就让你带着了七分的鄙视、三分的厌恶,有点像“苍蝇、蚊子、老鼠、臭虫”这四害的意味。可是,这分明说的是人,是人群中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的总括。他们真的像“四害”一样,长期受到“围剿”。当时,在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童之间,时常会用“四类分子”来辱骂自己厌恶的伙伴,而实际上并不懂得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
文革在1966-6爆发后,我所在的中学里,图书室、总务处各有一个“摘帽右派”教工被“揪出来”,“打倒”“批臭”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而在此以前我们都觉得他们挺和气的,怎么眨眼之间就成了“牛鬼蛇神”!我对父母说起这件事,他们显得一脸无奈。
他们告诉我:1957年“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反右)”斗争中,右派分子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是阶级敌人。至于“摘帽”的,更不是阶级敌人了。单位里也不会公开提起往事。
可是,我不明白了:文革一开始,揪斗、批判他们,还冠以“牛鬼蛇神”!而在文革开篇社论中,题目就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那么,右派分子乃至摘了帽的,都是“坏人”了?
我父母不知道如何回答我的疑问,只能无可奈何“说实话”了:他们经历过各次政治运动,也无法理解这场“暴风骤雨”般的大革命。按照“惯例”,运动开始之初是要宣布政策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怎么说呢?……
有一天,妈妈悄悄地告诉我,单位里把我父亲打成“黑帮分子”,属于“牛鬼蛇神”;而我母亲被株连,成了“苍蝇蚊子”。虽然这样的称呼没有扩散开来,但是在妈妈的心理上、在我们全家人的心理上是沉重的阴霾。
没多久,社会上出现了“黑五类”的称谓,把右派分子与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并列起来了。摘帽与否,“一视同仁”。也就是阶级敌人的范围扩大了。但是,始终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报纸、听到任何相关的广播。
随着文革的发展,“黑五类”的队伍不断“壮大”——最早“加入”的是“黑帮分子”;很快,“资本家”也“黑”了进去;后来,“黑帮分子”又具体分解成“叛徒、特务、走资派”,还出现了“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黑五类”也一次次升级为“黑六类”、“黑七类”……,再后来也说不清到底是黑几类了。
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官方”的报纸上、广播里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说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平民百姓是搞不清这个“首要问题”了,只是觉得“敌人”越来越多,说不准哪一天自己周围甚至自己就成为“敌人”了……。
文革结束后,有的研究者鉴于这一分类变动不居的特性,为适应它的不确定性,用了一个生造词“黑类”来涵盖“黑五类”、“黑六类”、“黑七类”……的不同称谓,以避免名实间的时空错位。其间,既有名实相称相应的理性考量,也包含了对这种荒唐身份定位方法的轻蔑揶揄。
其实,最初发明“四类分子”一词就走上了邪路,文革时期则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时隔数十年,文革在一些人心目中已经淡化甚至异化了。作为一个亲历者,我要记下这些真相细节。

http://wangzongren1952.blog.163. ... 5901200989911563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6 03:31 , Processed in 0.0384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