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458|回复: 0

丹东日报创刊年大事记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8-24 1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丹东日报创刊年大事记
  1945年
  11月22日《安东日报》创刊,安东省政府副主席刘澜波题写了报头。报面为四开两版,周六刊。陈楚任社长,白汝瑗任总编辑,姜丕之任副总编辑,刘敬之任编辑部主任兼通讯部长。吉伟青任总编室主任兼秘书处主任。邢路任采访科科长,郭允贤、耿兆贵先后任通联科科长。11月23日《安东日报》第二期发表了刘澜波的题词:“说老百姓要说的话,做老百姓要做的事,为东北人民大众的民主自治而奋斗。”
  12月2日中共安东省工委作出《安东日报》为省工委机关报的决定,由江华、林一山、许言、刘汉、陈楚等组成党报委员会,以加强对党报的领导,同时成立了编辑委员会,陈楚任主任,白汝瑗、姜丕之、刘敬之、吉伟青、邢路为编委会委员。

 1946年
  1月18日《安东日报》开辟了《工人通讯》专版,刊登工人的来稿和来信,并发表关于如何办好这一专版的“编者的话”和“欢迎工友组织读报通讯小组”以及“通讯员条例”等。
  2月18日在《工人通讯》专版发表消息,本报宴请工人通讯员,姜丕之致词,吕其恩市长也赶来祝贺。同时配发编辑部文章《把工人通讯运动普遍开展起来》。
  2月早在1月11日,中共东北局决定将辽宁、安东两省工委合并组成中共辽东省委(辽东省委先辖安东及辽宁两个省分委,后又辖辽南省分委)。中共辽东省委决定,从安东日报社抽调陈楚社长,带领白汝瑗、刘敬之、吉伟青及编辑、记者、电讯、印刷等全套的新闻干部,奔赴本溪(宫原)准备出版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辽东日报》。编委会由陈楚、白汝瑗、刘敬之、吉伟青、邢路组成。姜丕之留任中共安东省分委机关报《安东日报》社长兼总编辑。
4月14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犯,《辽东日报》没能创刊就于3月末撤出本溪,转到凤城。根据形势需要,陈楚同志决定,把凤城人民政府接收的几家小印刷厂接过来,合并一起组成了报社凤城印刷厂。
  5月5日由本溪撤到凤城的报社全体同志回到安东。《安东日报》发表了两报的通告:从本月6日起,《辽东日报》与《安东日报》合并出版《辽东日报》,是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安东日报》停刊于147期。
  5月6日今日出版的《辽东日报》,继续《安东日报》期数,为148期,版面由原《安东日报》的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报社编委会成员恢复《安东日报》创刊时的任职,所不同的是,姜丕之改任第二总编辑。同时,成立新华社辽东分社,刘敬之兼任社长,韩川任特派记者。吉伟青、史屏任经理部主任,徐华和王王景先后任出版部部长。新闻台先后由任继斌、李玉堂、苏洛夫为台长。
  5月上旬《辽东日报》社设党总支委员会,在编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报社的主要领导都是总支委员,吉伟青兼任总支书记。党总支下设七个党支部,编辑部党支部书记是刘敬之;秘书处和经理部支部书记是史屏;安东市邮局党支部书记是王一民(处于战争时期,邮局的主要任务是发行报纸,所以归报社领导;电台的党支部书记是苏洛夫;印刷厂的党支部书记是于民一;建国书社的支部书记是姜信之;新闻工作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是姜丕之。
  5月末省委指示报社,战略转移的工作一定要做在安东战斗打响之前。报社开始分批撤出安东。5月末首批撤出安东的,由王王景、王居瑶同志带队,共20多名干部和技工,配有12名战士的警卫班,带走8台16页机、8台小8页机、两台铸字机以及裁纸机、字模、铅字等印刷设备和纸张,共装8条木帆船,逆鸭绿江而上,越过拉古哨电站大坝以后,又装上十多条小木帆船,继续向上游进发。经辑安浑江口、沙尖子,漂泊了一个月,驻到了朝鲜楚山郡。从此,人员、设备和材料物资都在此集中,楚山郡就成为辽东日报社各批撤退队伍的大本营。报社在此每天出一期铅印《电讯快报》。当时辽东分局和辽东军区等13个单位在此设留守处,我军第7后方医院也在这里,新开岭战役下来的数以千计的我军伤员也都转到这里治疗,报社同志也都参加抢救伤员的护理工作。
 6月5日国民党军一八四师于5月30日在海城起义并向全国通电。本报特派记者韩川,连续报道了这一起义的全过程。其中通讯《一八四师说话了》,在社会上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全国各大报都全文发表。
  6月22日中共辽东省委决定成立辽南省分委和辽南行政分署。根据中共辽东省委指示,辽东日报社派出邢路、徐华、江村、白天明等20多名同志,携带印刷设备和收报机,随辽南省分委去岫岩筹办辽南省分委机关报。因敌军疯狂进犯,经历艰苦的游击生活,直到1947年7月1日,在瓦房店正式创办了《辽南日报》,发行到辽南八个县,共两万多份。
  7月3日新华社辽东分社、辽东日报社附设的新闻工作学校招生,即日在《辽东日报》发表了招生简章。
  7月27日本社附设的新闻工作学校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陈楚兼任校长,姜丕之任副校长主持办学,刘敬之兼任教育长,张帆任教务主任,于民一任秘书主任,徐海波、刘云沼先后任专职指导员。学员80名。
  10月22日《辽东日报》发表了“告安东同胞书”,宣告停刊。由姜丕之、刘敬之带队,新闻学校全体师生和报社的部分干部共130人,早7时出发撤出安东,先乘火车到凤城,后徒步行军,历时23天,撤到长白县城。另有部分同志,乘船携带印刷设备,掩护病弱同志过江到朝鲜的新义州。
  10月24日晚8时,陈楚社长带领最后一批撤离的同志,乘汽车携带轮转机和收发报机以及其它物资材料,经鸭绿江大桥撤到新义州。第二天就架起新闻台天线,开始印发《辽东电讯》快报,供转移到此的各单位领导传阅。
  11月初记者吕晓野同志随市职工联合会的同志撤退,在安东县佛爷岭的太平山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突围中光荣牺牲。
  11月3日特派记者韩川从楚山刚到临江时,在辽东军区得知一条振奋人心的重大新闻:我军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宽甸至赛马之间的新开岭,全歼蒋军号称“千里驹”的25师,毙、伤敌官兵2100余人,俘虏师长以下6200余人。这次战役是首创东北战场全歼国民党一个整师的范例。师长李正谊被转到临江。这次战役没有随军记者采访,新华社敌后分社在转移途中也不知道这一消息,韩川当即采写了《李正谊师长会见记》,经肖华副司令员特批,通过军用电台把这一消息和通讯发给了新华社东北总分社,很快就在全国各报发表。报社撤到新义州出版的《电讯快报》,也印发了这一捷报。转移途中的新闻学校全体师生,也在辑安县城看到了这一重大新闻。
  12月30日由于国民党集中9个主力师、10余万人,以美式装备的优势,分三路向我南满根据地疯狂进攻,我军被迫集中到临江、长白、蒙江、抚松四个山区县的狭小地区。原有3万人的长白县容纳不了安东和辽宁两个省转移至此的党、政、军和学校等共4万人,吃、穿都极困难,局势非常危急。为此,报社领导研究决定,由姜丕之带队,率领新闻学校师生及部分报社的后勤干部撤离长白县城,向哈尔滨转移。刘敬之到长白不久,即同赵健等随前方部队采访。

  1947年
  1月上旬报社转移到长白、临江、楚山郡和新义州的同志,通过组织生活知道了东北局决定成立辽东分局,陈云同志任分局书记、肖劲光任司令员的消息和陈云同志在七道江召开的师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的决策:“你们是让我来拍板的,我拍板就是要坚持南满,一个人都不走,坚持就是胜利。”大家听后都感到信心倍增,积极准备向临江集中,重新出报。
  1月上旬由于战局紧张《辽东日报》与《辽宁日报》都不能出版,辽东分局专电调特派记者韩川,带一组新闻台的同志到临江,为分局领导收发电讯。随同韩川去分局的译报员和报务员是任继斌、苏洛夫、王新智和刘桐林。新闻台的任务是:收译延安新华总社电讯;收译党中央密码电报;收译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向哈尔滨总分社译发辽东前线电讯。在《辽东日报》停刊的一至四月期间,他们为《东北日报》提供辽东前线电稿共30多篇。每人每天都工作10小时以上,为分局领导提供了充分的情报,发布了许多捷报。同时,他们还按陈云同志的指示,每天都用指定的电话,向临江县委宣传部传播我军取得胜利的战绩,宣传部用红绿纸写出十几张“好消息”快报,张贴到街面上,宣传群众,鼓舞斗志。
  1月19日一保临江即将取得胜利,陈楚社长给1月10日转移到哈尔滨的姜丕之拍去电报,说明形势开始好转,以后需要大批干部,要求新闻学校继续办下去。经与东北局组织部研究同意,决定转到吉林省延吉市继续学习。76名学员于23日离开哈尔滨,2月2日到达延吉。宋旭同志从山东辗转来到东北,分配到新闻学校学习。吉林日报社也送来12名学员,集中学习了五个月。
  2月中旬二保临江的战斗获胜。从此,报社转移在楚山的大部分干部和印刷设备,开始向长白县迁移,准备到临江出报。
  3月三保临江胜利后,辽东分局决定原《辽东日报》和《辽宁日报》合并,合办分局机关报《辽东日报》。陈楚任社长,胡绍祖任副社长,白汝瑗任总编辑,姜丕之任第二总编辑。陈绪宗任通联部部长,吉伟青任时事报道部部长,崔奇、张珂、吴于冰、孙萌任编辑。骆风任通讯部部长兼管新华社辽东分社工作。社址在临江的一座两层楼里,报纸为对开两个版,共出了两期,两个报社所有转移在外地的干部和印刷设备都向临江集中。新华社发的《大反攻的号角响了》社论,就是在临江印发的。
  报社按辽东军区的提议组成了前线记者团。这个记者团边采写边编稿,韩川和陈绪宗同志还给讲新闻业务课。这批成员后来多数都成为新闻战线的领导和骨干力量。
  4月中旬安东省委决定,抽调刘敬之带领部分新闻干部准备复刊《安东日报》。他们从临江出发,跟省主席刘澜波一起先奔辑安,驻在原辑安县法院的院子里。每天都收电讯稿,交刘敬之同志和赵健同志编辑和刻蜡版,印发油印电讯快报。新闻台也兼发安东省委给辽东分局的电报,做到了收录中央声音不中断,省委和分局的联系不中断。
  5月15日《辽东日报》由临江搬到通化市复刊,报纸为对开四版的日报,期数接撤退安东前的《辽东日报》。社址在通化市东门外山下的伪法院大院。分散转移在外地的干部都回到这里集中。编委由陈楚、胡绍祖、白汝瑗、姜丕之、陈绪宗、吉伟青组成。
6月9日《辽东日报》刊登:陈云政委在千余干部大会上报告形势与任务。为建立根据地,准备大反攻。辽东分局、辽宁省委抽调大批干部下乡,参加土改工作。
  6月9日驻新义州的安东省直机关办事处负责人,组织50名同志先回安东维持社会秩序,准备迎接主力部队进市。天将拂晓,这50名同志便从新义州来到安东。其中报社的胡良田同志在火车站与小股残敌遭遇不幸被捕,他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全社同志极为悲痛。
  6月10日安东二次解放。驻在辑安准备重办《安东日报》的刘敬之、赵健、姜信之、刘桐林、江浩、文成章等同志第一批回安东筹备出报。第二批,郭允贤、荒蓬及部分后勤人员,从满浦绕道新义州,乘船从江上回到安东。社址改在劳动宫后斜对过的原国民党军统《扫荡报》社那幢二层楼。由于设备、材料均遭敌人破坏,一时不能正式出版《安东日报》,只好边出电讯快报《安东通讯》,边作筹备工作。
6月中旬新闻学校由延吉迁回通化,到7月6日结业。40名学员分配在《辽东日报》和辽东新华分社,12名回吉林日报,8名分在《安东日报》,7名分给辽南日报。到《安东日报》的于英、姜辉、戴永臣、逄国勤、战科、汪文、曲真等同志,乘船沿江而下,回到安东日报社。
  6月中旬安东日报社秘书处主任兼经理部主任姜信之,在刘敬之同志领导下,一方面接收和维修国民党《新声报》、《光华报》、《力行周报》等印刷厂的设备,一方面安排职工家属生产自救和销售书刊。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印刷设备和纸张材料备齐,为复刊《安东日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6月下旬在通化出版的《辽东日报》由于交通条件很差,陈云同志为此亲笔批给辽东日报社两辆新吉普车,批示上写着为辽东日报发行专用车。有了这两辆专用吉普车,每天分两条线路把报纸分送到几个县的发行点,使报纸发行速度大大加快。
  8月10日安东省委机关报《安东日报》复刊,报纸期数接与《辽东日报》合并时的147期,报纸为对开4版,刘敬之任社长兼总编辑,赵健任总编室主任,郭允贤任通联科长,社址改在二经街四号,随后印刷厂也由财神庙街搬到现址。
  8月25日—9月7日遵照陈云同志的意见,辽东军区政治部、辽东日报社和新华社辽东分社,在通化联合召开了一次军事宣传会议,参加会的是辽东各部队的通讯网成员和辽东日报前线记者团记者,共60多人。会议结束时社长陈楚总结说:这次会议是一面镜子,又是一个学校,也是一次战斗动员。这是贯彻“全党办报”、“全军办报”方针,提高军事报道水平,迎接全国大反攻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动。陈云同志对这次军事宣传会议也曾说过:我们是要把战士也培养成能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笔杆子。为抓好军事宣传报道,《辽东日报》陆续全文发表了这次会议的报告、总结和讲课稿,发了社论:《进一步加强军事宣传工作》,又于9月份起开辟了《战士生活》和《解放战士》两个专版。这两个专版全由军区政治部供稿,报社编辑部编印。突出军事报道,受到广泛赞扬。
  9月11日《辽东日报》发表了陈云同志在中共辽宁省委群工会上所作的《对今后工作》的发言。在这次重要发言的最后一部分,陈云同志号召全党全军提高运用党报和通讯社的觉悟,真正实行“全党办报”的方针,以加强军事宣传和土地改革的报道。陈云同志强调指出:“不论是开会、油印、铅印文件,都不如运用党报的作用大,谁不好好运用党报和通讯社,谁就会在时代的工作中落后。”
  10月中旬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大举进攻我山东根据地,斗争残酷,形势十分严峻。中共华东局机关部分后方人员渡海转移到安东。报社领导得知,请求省委将其中大众日报社组成的一个连队留下办报。经批准,编采人员、印刷工人及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约60余人,到安东日报社工作。1948年5月,形势好转,除孙元坤、英庆隆等留在安东日报社外,其余人员奉命调回山东。
  10月21日遵照陈云同志的意见,《翻身农民》专版今日创刊,占用《辽东日报》第四版整版,每两天一期。报社单独成立了工农通联科,由第二总编辑姜丕之分管。这是大报中的小报,每篇稿不超过500字,每期都发15—20篇稿,体裁多样,文图并茂,写农民,农民写,通俗易懂,深受群众欢迎,到1948年6月6日终刊,7个多月共发152期专版,约150多万字,谱写了一部翻身农民建立巩固的辽东革命根据地的珍贵历史资料。
  10月份《安东日报》编辑部增办的农民小报《安东大众》创刊,报纸为四开四版,周二刊。读者对象是村屯干部和农民积极分子,要求用农民话办农民报,颇受读者欢迎。办到104期停刊后,改为《安东日报》第四版的农民专版。
  11月22日辽东日报社在通化纪念本报创刊两周年,在当日报纸上发表社论,阐述贯彻全党办报方针,全心全意为战争和土改服务,利用一、三、四3个整版报道各单位表奖的优秀通讯员,并发表广大通讯员和读者的意见、祝词、诗歌、座谈纪要和纪念文章。接着在第11期《翻身农民》专版上,也刊发农民通讯员为本报过生日所写的来信来稿,11月26日四版又以通天边栏发表本报两周年来稿续辑。
  12月2日《辽东日报》刊登了陈云同志写的社论:《张三不领导,李四必当权》。
  12月10日《辽东日报》刊登了陈云同志写的社论:《不要迷失方向》。

  1948年
  6月6日《辽东日报》在通化出版发行一年于即日在一版报耳发表停刊启事,7日起停刊,终刊为697期。
  6月上旬辽东日报社开始回迁安东。留下林敏、萧白门等十几名同志准备恢复《辽宁日报》(后改为《辽北新报》),姜丕之同志调东北局宣传部,其余的全部人员转回安东,参与办中共安东省委机关报《安东日报》。这时的《安东日报》编委会由陈楚、胡绍祖、白汝瑗、刘敬之、吉伟青组成。陈楚任社长,白汝瑗任总编辑,胡绍祖任副社长,刘敬之改任副总编辑,吉伟青任报道部部长,刘云沼、刘泊微等任编辑。报道部负责向新华社供稿。
6月下旬陈楚社长给在大连的吉伟青同志拍去专电,说明要办第二期新闻学校,要求尽快在旅大地区招收一批中学生。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吉伟青同志立即在大连市一中和金县的三所中学招收了40多名学员。
  7月2日报社从安东联中招收了一批新生,于今日举行了第二期新闻干部学校开学典礼,学员82人。第二期新闻干部学校,校长陈楚,副校长白汝瑗,教育长刘敬之,教务主任张帆。沈阳解放后,学校随陈楚社长转到沈阳,以后隶属东北日报社,校长由李荒同志担任。1949年4月毕业,各新闻单位又充实了一批新生力量。
  11月2日沈阳解放。4日,陈楚同志奉命带领大批干部、工人、学员到沈阳办报,刘敬之留任《安东日报》社长兼总编辑。
  12月16日《安东日报》由对开四版改为四开四版。

  1949年
  4月《辽南日报》停刊。江村同志带领石飞、姚善堂、吕品、汪振清、杼君、王书林、邓德先、陈吉荣、刘德昌、王东新、黄德功、王锡田、仉振元等40多名同志和成套的印刷与电讯设备,又回到安东日报社。其中由厂长李宝泉、支部书记田砚带领的20多名技工和印刷设备都合于安东日报社印刷二厂。
  5月20日中共辽东省委发出通知:“从目前情况出发,考虑到报纸的实际指导作用,特决定《安东日报》停刊,出版《辽东大众》报和《辽东通讯》(党内刊物)。”
  5月22日安东省委机关报《安东日报》终刊,共出版755期。
  5月23日辽东省委机关报《辽东大众》创刊。
6月上旬省委决定从报社派一部电台到通化地委,负责与省委的通讯联系。副台长王天武带领报务员狄影、译电员孔繁明,携带一部电台前往,一年后回安东。
  6月末遵照张闻天同志的指示,为加强理论宣传,《辽东大众》开辟《社会是怎样发展的》专栏,每天一个小题、一千字左右,连载了4个月。
  8月23日一版头题全文刊登中共辽东省委22日发出的关于《辽东大众》工作问题的决定,并配发社论《重视党报,运用党报》。同期二版头题刊登了省委宣传部21日发出的关于《辽东大众》发行工作的决定。同版公布了本报聘请的第一批30名基干通讯员名单。
9月21日中央要求各省报派一名记者到北京,参加为准备开国大典而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社长刘敬之派本报记者周群前往,并参加了9月30日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同时,周群还携带刘敬之给中宣部副部长张盘石同志的信,要求分配给几名大学生。李德天、童建华等同志就是这时陆续分配来的。
  11月23日《辽东大众》一版头题全文发表中共辽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机关加强与报纸、通讯社的联系,给以进一步的支持和帮助。
12月15日通联科总结了基干通讯员工作,并在当日报纸二版刊登了全文,同时公布第三批基干通讯员名单共28人。
  12月30日《辽东大众》刊登中共辽东省委发出《关于改进报纸发行工作与读报工作的决定》,并配发社论《切实改进报纸发行工作》。

  1950年
  1月20日遵照辽东省委书记张闻天的批示,一版全文发表了基干通讯员于镜清写的《领导生产的好样子,模范村干部王教平》,并配发社评:《拿样子来领导是最好的领导方法》。社评这一文体形式,是张闻天提议首次在报上公开采用的。从此以后,张闻天同志的一些重要的指导工作的意见,常常用社评的形式来表述。3月4日,一版发的《开展学习模范党员运动,是贯彻农村支部生产教育的最好方法》社评,也是张闻天同志提议并修改定稿的。
  2月8日一、二两个版全文发表张闻天在全省第一次人代会上的讲话:《把辽东省的生产建设提高一步》。
  3月1日省委宣传部通报表扬基干通讯员于镜清同志发现典型、报道典型的先进事迹,报社发给奖金150万元(东北币)。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8月27日之后,美机多次侵入安东市领空轰炸、扫射。报社印刷厂根据上级的指示做疏散转移准备。
10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为保护国家有生力量,安东市的公营企业、省级一些机关、学校及干部家属要进行有组织的迁移和疏散的指示,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间断出报,报社领导采取了战时应急措施:编辑部人员分散工作。一部分(老弱妇小和印刷厂部分设备、物资)由副总编辑郭允贤同志带领先撤到宽甸后到凤城县东汤建点;一部分去到辽阳;一部分被分到庄河、临江两县,坚持作采访和通讯工作;留在安东第一线坚持办报的编采人员,则由社长刘敬之和江村、王旭等领导同志带领,临时转移到东坎子珍珠山下办公。
  11月6日晚9时,社长兼总编辑刘敬之,接到新华总社吴冷西社长电话,说中央台今晚准备播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消息,但这必须在朝鲜方面发表了这一消息之后我们才能播发。当时劳动党中央已撤出平壤,北京收不到朝鲜的广播,不知朝方是否已经广播,为此要求刘敬之速派记者过江问明这一情况。刘敬之同志决定派汪钦、江浩、汪振清3人同去。当夜便把情况弄清,朝方已广播了这一消息。于是,新华社于7日早上播发了这一震惊中外的重大新闻。
  11月8日—9日美机连续出动600架次,成群分批地轮番轰炸新义州市和鸭绿江大桥,12孔老桥炸坏8孔,栽入江中,新桥钢轨被炸弯,枕木炸飞,不能通车。送电线路被炸毁,安东全市停电、停水。本报记者冒着敌机弹火采访我方参加救护情况,连续报道。报社印刷厂工人用蜡烛、汽灯照明,用人力摇轮转印刷机印报(后改用汽车带动轮转印刷机),在半个月的停电时期内,保证了党报天天都和广大读者见面。
  11月22日新华社辽东分社记者汪钦撰写的《站在国防最前线的人民》的文章(有的省报发表时把标题改为《鸭绿江边的英雄城——安东》)和《鸭绿江边的荣誉》通讯,热情歌颂了安东人民不畏强暴,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斗争的感人事迹,分别在《人民日报》和各大报发表。
  11月23日《辽东大众》全文刊登省委宣传部22日发出开展读报工作的通知。

  1951年
  1月中旬编辑部陆续从珍珠山搬回原址——二经街四号。
  4月12日31架美B29轰炸机,在40余架驱逐机的掩护下,对安东市三马路和九连城、老龙头等地投弹轰炸,炸死99人,重伤39人,轻伤196人,毁坏房屋1508间。地处九连城的印刷厂受到严重威胁,厂领导带领全厂职工,坚守岗位,保卫工厂,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出报。
  记者王大学在三马路采访时遇敌机轰炸,他和派出所同志一起立即组织群众隐蔽,奋不顾身地抢救受难居民,并写出通讯《我向全世界控诉:美国鬼子炸死了我的老伴和儿子》和中央区群众控诉大会的消息。《辽东大众》连续用大篇幅报道了全市各界人民集会控诉美机轰炸罪行,追悼死难同胞,誓为死难同胞报仇。《人民日报》也刊载《为安东市惨遭美机轰炸的受难同胞复仇》的多幅照片。
  8月刘敬之社长调往东北局宣传部,郭允贤随同调沈阳,章欣潮接任社长,江村任总编辑。编委会成员:章欣潮、江村、王旭、乔中、孙元坤。
  11月15日编委会通报表扬农民通讯员柳喜芳,宽甸县委发出通报,表扬农民通讯员柳喜芳。

  1952年
  1月30日报纸开始大篇幅连续报道开展反细菌战的情况。
  12月1日省委决定出版的《辽东农民报》创刊,省委书记高扬题写报头,并题词“办好辽东农民报,为提高全省农民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加速合作化运动而奋斗!”。《辽东农民报》为十六开四个版的通俗小报,每5天出1期。编辑部增设农民报组。
  
  1953年
  2月24日报道省委书记高扬召开省级机关负责干部座谈会,号召开展反官僚主义斗争。岫岩县委书记孔祥林等人压制批评打击写稿人,受到报纸公开批评和党纪处分。
  2月下旬记者姚善堂参加全国记者团赴朝调查美军虐杀中朝人民军队战俘的罪行,1954年2月完成任务返回安东。
  6月石光同志接任社长,江村仍任总编辑,刘丹华任副总编辑。编委会由石光、江村、刘丹华、孙元坤、李伦组成。
  10月记者叶正津被派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采访。随第七总分团第三分团到朝鲜西部及平安北道进行慰问活动,访问了侦察英雄杨育才所在部队。
  11月省委决定《辽东农民报》停刊,改版为《支部生活》报。报社“农民报组”改为“支部生活组”。
  同年轮转组副组长时守义被评为安东市劳动模范。

  1954年
  8月31日随着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辽东大众》和《支部生活》同时停刊,大批干部和工人调往省内外各报社。
  9月2日《安东市报》创刊。
  《安东市报》创刊号一版头题刊登了8月18日《中共安东市委员会关于出刊〈安东市报〉的决定》。
  《安东市报》是中共安东市委的机关报。报纸为四开四版的周三刊,每星期二、四、六出版。
  《安东市报》编辑委员会由刘丹华、李伦、解冰、李兴文、田富全组成。总编辑刘丹华、副总编辑李伦。
  印刷一厂改为安东市报印刷厂,王日和任印刷厂厂长。
  12月6日市委批准李兴文任《安东市报》编辑部主任。叶正津、逄国勤、吴永文参加编辑委员会。

  1955年
  5月印刷厂由七道沟迁回二经街,和编辑部在一个院里,同时投入繁忙的改建和扩建厂房工作。
  8月2日《安东市报》正式出周四刊,每周二、四、六、日出版,版面由竖排改为横排。

  1956年
  5月1日《安东市报》改为周六刊,星期一无报。从此改名为《安东日报》。报头字是拼摹的毛主席书体。
  7月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鼓舞和推动下,继《人民日报》实行改革后,《安东日报》也实行了改革。指导思想是:报纸改革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使报纸既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又能使读者喜闻乐见,受到读者的欢迎。
  9月改革初见成效,文章精悍短小,照片插图倍增,专栏增加了“昨日安东”、“三言两语”、“街头巷尾”、“小品文”等共24个,新闻时效性强,为广大读者喜爱。


  1957年
  2月14日刘丹华调辽宁人民出版社任职,市委宣传部部长韩波兼任安东日报总编辑。
  6月1日安东日报社印刷厂在全国书报印刷厂厂际竞赛中,被评为二等优秀单位,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轻工部荣誉奖状。
  6月市委派工作组到报社指导开展反右派斗争。
  8月报社第一批10人被错划右派分子,1958年又错划4人。
  10月韩波同志不再兼任总编辑。宣传部副部长郝光调到安东日报任总编辑。
12月市委决定撤销中共安东日报社总支委员会。其所属印刷厂支部划归镇兴区委领导。安东日报社机关支部归市直机关党委领导。
  12月25日市委批复同意报社机构变动的意见。原有机构为8个组、2室、2科、党总支,共96人(编辑部59人、党总支、人事科、行政科计37人)。新机构为5组、2室、1科,总人数实有56人。

  1958年
  6月6日中共安东市委发出关于全党动手办好《安东日报》的指示。决定由市级领导12人组成报纸言论小组,市委书记肖纯任组长,市长段永杰、市委宣传部长韩波任副组长。小组主要任务是定期研究报纸的言论工作,确定主要言论题目,审查报纸社论。小组成员每人每月至少要给报社写一篇社论或带有理论色彩的文章。
  8月1日《安东日报》发行量由过去的5千份增加到3万份,平台印刷机印报已保证不了及时出报,求援天津日报社支援一台64口寸轮转机,8月1日正式使用。市委对此向报社发了贺信,市长段永杰亲自到印刷厂看望印刷工人。此机一直用到1974年,为《安东日报》的出版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4日安东市暴雨成灾,报社驻地十纬路、二经街水深过腰,洪水进入车间。印刷厂职工、家属与洪水搏斗,保住了轮转机和卷筒纸,保证了报纸正常出版。

  1959年
  12月9日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开始,安东日报社有3位编委被错误地定为重点批判对象。
  12月安东日报社被评为文教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出席安东市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省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工业组被授予先进集体出席了市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
  同年国民经济出现紧张局面,编委会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决定办机关农场,补充职工吃粮和副食的不足,经多方努力,从蛤蟆塘农场借到20亩地,从四道沟瓦房村借得7.8亩地,并在山坡上建起猪、羊圈、鸡舍和4间简易住房。
  同年轮转班班长黄德功获市特等劳动模范、省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

  1960年
  1月安东日报社被授予全国文教系统先进集体。总编辑郝光代表报社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2月16日酝酿出版对开四版大报,即日试刊。但因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上级领导机关未批准出版对开大报,从4月24日恢复出版四开四版报纸。
  9月10日在旅大召开的辽宁省报纸印刷质量第四次评比鉴定会上,《安东日报》被评为质量标兵。
  9月郝光同志调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凯夫兼任总编辑。
  编委会由于凯夫、樊痴、路克、刘凤泽、叶正津、徐德明、孙宁、赵玉国8人组成。
  同年市委为了更好地保证完成文件和会议材料印刷任务,在报社印刷厂建立了机要保密车间,直到1982年市委成立印刷厂为止。
  同年印刷厂获辽宁省报纸印刷质量标兵。

  1961年
  8月8日在辽宁省印刷工业技术研究委员会会议上,《安东日报》列为辽宁省印刷质量第一流水平产品。
  8月20日辽宁省《印刷技术资料》刊登了安东日报社印刷厂撰写的《我们是如何提高版面、墨色质量的》等五篇经验材料,并分别在省各次评报会上做了介绍。
  同年在辽宁省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会上,《安东日报》一、二、三、四季度连续四次被评为标兵,并受到嘉奖。

  1962年
  6月根据国家精简职工的指示,十几名同志体谅国家的暂时困难,回家待业。

  1963年
  3月总编室副主任张垒带领田富全、方世杰、刘广余等同志到本溪、抚顺报社参观学习,重点是学习改进经济宣传报道。
6月安东日报社被命名为安东市文教卫生系统1962年市级先进单位,出席了市文教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

  1964年
  9月1日安东日报社、安东人民广播电台举行创刊、建台10周年纪念会。中共安东市委第一书记宋克难同志到会接见了报社、电台全体工作人员,并作了重要讲话。

  1965年
  3月2日本报编辑部于报耳发表《致读者》:随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本报从本期起,改为《丹东日报》。
  报头用拼摹的鲁迅书体。
  4月29日省市地报纸协作会在丹东市召开。本报总编辑于凯夫、编委刘凤泽等同志参加。
  7月1日《丹东日报》报头改用朱德同志手书。本报编辑部于报耳发表《致读者》。文中说:“今天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四周年纪念日,我们换上了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同志为《丹东日报》写的报头。这是朱德副主席应我们的请求,最近为我们写的……”

  1966年
  4月1日庄河、桓仁两县划归丹东市辖。今日本报三版分别介绍了《黄海前哨——庄河》、《富饶山城——桓仁》。编委会决定在桓仁县设记者站负责两县的宣传报道和通联工作。后随着两县分别划归大连市、本溪市,记者站撤销。
  4月曹光元到报社任副总编辑。
  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出现大字报。揭发批判当年春节社论:《迎新春鼓干劲》。从此,大字报相继贴出,主要针对副刊。
  6月在市社教工作队授意下,由编委会提名成立大字报编委会。印刷厂也先后成立了5人小组和3人小组,工厂领导成员靠边站。
  7月15日市委宣传部代表市委来报社宣布停止编委会工作。
  10月成立报社文化革命委员会。

  1967年
  1月13日丹东日报社群众组织——红色新闻兵革命造反团在一版发表《告读者书》,宣称:……从1月12日20点起,接管了《丹东日报》。
  1月21日丹东日报社红色新闻兵革命造反团和全国新闻界革命造反者总部丹东日报社《烽火》革命造反大队,在当天《丹东日报》的二版发表联合声明,共同接管《丹东日报》。
  2月1日丹东日报社《东方红》革命造反兵团和全市21个群众组织,夺了丹东日报社的权。
  2月2日《丹东日报》改为《红色电讯》,由接管《丹东日报》社联合指挥部主办。
  《丹东日报》出至3811期截止。
  2月7日《红色电讯》出到6日,共出刊5期。7日恢复了《丹东日报》的名称,但国家领导人朱德题写的报头被撤,换成美术体;过去的期号被废除,这一天出版的《丹东日报》为创刊号。
  4月29日《丹东日报》出“创刊号”以后,到28日出版75期。29日,未加任何声明,《丹东日报》改为第3892期。按期数推算,是把5期《红色电讯》、75期“新生”的《丹东日报》都加在内。

  1968年
  2月印刷厂迁往二经街一委新改建的厂房。
  8月报社革委会成立之前,工厂革委会重新调整,由军代表和工宣队、群众组织掌权。这期间,企业管理混乱,一些人受批判,优良传统遭践踏,从1967年到1970年,连年亏损。
  8月12日丹东日报社革命委员会成立。
  11月五一八拖拉机配件厂工人宣传队进驻报社。
  12月开始清队。在市党校办“斗、批、改”学习班,编辑部和印刷厂共50多人脱产参加。
  编辑部原正副总编辑2人、原编委4人、编辑记者6人,印刷厂1位职员、2位老工人(省、市劳模1人)分别被批判和揪斗。
  1969年
  3月17日开始调整新闻干部队伍,两名老编辑全家被下放。
  3月20日报社54人进草河“五·七”干校,继续参加“斗批改”学习班。
  10月开始整党建党,恢复组织生活。
  12月6日丹东市第一批插队落户干部下乡。报社第一批下去7人,原正副总编辑2人、编委1人、编辑记者4人。
  同年由五一八拖拉机配件厂等十几个工厂会战,加工制造了一台LB203轮转印报机、压版机、铸版机,丹东日报社印刷厂实现了一次重大的技术改造。

  1970年
  报社革委会派厂长王日和带领4名老工人携家属长住“三线”。这些老同志听从组织安排,艰苦奋斗,在农村生活了六年。

  1971年
  4月27日—28日召开中共丹东日报社首届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委书记沈云千(军代表)、副书记张垒、常委崔景志(军代表)。
同年报社在凤城县弟兄山公社草河岭大队的“三线”点建成,两栋厂房,一栋仓库,两栋家属宿舍,计1100平方米。

  1972年
  8月插队落户的“五·七”战士开始陆续调回报社。

  1973年
  报社在原址二经街四号建成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编辑部全部迁往新楼三、四层。第一、二层为印刷厂的拣排校、轮转、制版车间和办公室,生产和工作环境有所改善。

  1974年
  10月报社为本社职工子弟在东沟县长山公社建房设青年点,安排青年干部蹲点带队,先后有徐永奎、孙云德、于绍文、杨健、乔沧桑等同志前往。时间半年至一年,直到知识青年全部回城,青年点撤销。

  1975年
  10月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沈云千调出。
  11月报社组成“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共11名同志到农村蹲点劳动,先后在凤城鸡冠山洞沟生产队和青城镇云山大队,历时一年,于1976年12月回报社。
  同月李长仁同志到报社任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

  1976年
  4月30日印刷厂拣字工人张善瑞同志因拣稿时拿错词组,造成差错。市革委会某些人无限上纲,定为“反革命事件”,张善瑞逮捕入狱。经报社职工强烈要求,在主持正义的公安办案人员的努力下,于9月26日释放。粉碎“四人帮”后彻底平反。

  1977年
  8月3日7月末宽甸县暴雨成灾,公路、铁路和通讯全部中断。市革委会领导即日乘沈空直升机前往救灾,记者薛大春、孙行舟随同前往。记者高正及辽宁日报社驻丹东记者秦友顺随后赶到,4人会同宽甸报道组王辉采写了《人民自有回天力》长篇通讯。
  8月印刷厂又购进了一台上海产的LB203轮转印报机、热压纸型机、铸版机等设备。在这之前,购进了卧式进口照相机、无粉腐蚀机、301自动铸字机,自制了折页机,淘汰了部分落后设备。
  11月李长仁调回市委宣传部,解冰任总编辑、党委书记。
  粉碎“四人帮”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对冤假错案进行了平反。8位在“文化大革命”清队中被批判和揪斗的同志被平反,其中两位受党纪处分的同志取消了处分。

  1978年
  7月1日重新启用国家领导人朱德题写的报头。《丹东日报》第7616期发表《致读者》和本报编辑部文章,题目是《丰碑磨不灭题字放光辉》,还发表了本报编辑、记者、印刷工人欢庆朱德题字重昭《丹东日报》的诗文。
  9月被错划右派的同志中有10人陆续返回报社工作,安排到适当岗位,并先后得到改正。
  文成章同志到报社任副总编辑。
  10月编委会决定设驻县记者,向东沟、凤城、宽甸、岫岩各派记者一人,以加强对四县的宣传报道和通讯工作。
  12月组建编辑委员会,成员有解冰、文成章、吴凤山、蒋兴恽、郝永铨、陈先富。“文化大革命”伊始被取消的编辑委员会领导体制,从此正式恢复。

  1979年
  4月报社编委会决定成立经理部,下设印刷厂、行政科、广告组。逄国勤任经理部主任,肖成贵、郭远、徐身修任副主任。从当年开始对外承印。从1979年到1984年,共盈利116.67万元。
  4月孙葆荣同志到报社任副总编辑。
  6月总编辑解冰等到合肥、南京、北京等地学习新闻改革经验。制订了改进《丹东日报》的宣传报道方案,中心思想是:突破禁区,恢复传统,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办一张市委满意,群众欢迎的报纸。

  1980年
  1月乔中到报社任副总编辑。
  5月从抓“昨日新闻”着手,改进新闻报道。
  8月27日—9月19日连续报道王广香事件,先后发表消息、通讯5篇,评论3篇,反响很大,批评效果不好,后来专门总结了教训。
  10月田富全任副总编辑。
  11月20日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丹东分会正式成立。
  丹东日报社总编辑解冰任分会主席,副总编辑乔中任副主席。
  11月在省经济宣传研讨会上,蒋兴恽代表编辑部以《解放思想,冲破框子,搞活经济宣传》为题,谈改进经济宣传的体会。
  12月在市记协的统一组织下,报社由田富全同志带队,共派出9名同志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学习经验,为新闻改革探索新路。

  1981年
  7月张华文到报社任副总编辑。
  9月总编辑解冰调省出版局工作,副总编辑乔中主持全面工作。
  10月在市直机关首届田径运动会上,报社代表队男女运动员96名,参加近150个比赛项目,以482.5分的总成绩获第一名。

  1982年
  2月16日—19日市委召开了市新闻通讯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邢习文到会讲了话,宣传部部长康健在会上作了《全党动手,依靠群众,为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做出新贡献》的报告。本报副总编辑乔中在会上讲了话。
  4月11日总编室主任李兴文参加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学习团,到西安晚报、陕西日报、成都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长江日报和郑州晚报学习经验。
  同年总编室主任李兴文荣获市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
  1月编委会对印刷厂实行目标经营责任制,起到了加强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1982年对外承印实现利润2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7月6日在本社全体干部大会上,乔中同志受市委宣传部委托,宣布了市委对组成丹东日报社新的领导班子的决定。新领导班子由总编辑李兴文、副总编辑孙葆荣、张华文、王新鹏组成。
  副总编辑田富全调往广播局。副总编辑乔中、文成章离休。
  8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平就当日《丹东日报》第二版读者来信《不要坑害农民》批示:坑害农民要追查责任,赔偿经济损失。请问清此事应由哪个部门来办?以市政府名义责成他们查处。
  8月9日《丹东日报》发表读者来信《发生在丹东港的一场闹剧》。郑平市长批示:请通知江浦同志亲自去港务局严肃处理此事,不要让那些在闹剧中扮演角色的人占国家便宜。
  又请转告报社,要将此事抓到底。希望能看到港务局、果品公司严肃处理和改进工作的新闻。
  9月20日本报刊登了《〈一场闹剧〉发表后的丹东港》。郑平同志看后说:对丹东港的批评很成功,报社应总结经验。
  同月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批准,编辑部第一批22名同志被授予编辑、记者职称,获得证书。
  同月各业务组改称为部(室),组长为部(室)主任。
  同月成立丹东日报社新闻研究所。任务:研究新闻史、新闻改革、新闻队伍,兼管记协工作。
  10月9日《丹东日报·星期刊》试刊,发表《致读者》共试刊6期。
  同年全国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授予刘颖“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编辑部财贸组被评为市文教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校对组组长张振祺、记者陈光明分别获市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4年
  1月1日星期日,《丹东日报》第9815期正式出刊《丹东日报·星期刊》。《丹东日报》由周六刊改为周七刊。
  1月11日中共丹东日报社机关委员会成立,党委书记张华文、副书记李庆春。
  同月报社首次通过考试招聘编、采、校人员,应聘的14名青年进入编辑部工作;9人到校对工作。
  4月李兴文、傅诚随市领导到广东省佛山市考察,归来连续发表《佛山走马观花记》。
  5月26日本报记者和平和丹东电视台记者顾再振,在凤凰山采访中无端被凤城县公安局拘禁5个多小时,审讯、搜身、辱骂。中共丹东市委、凤城县委责成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6月上旬编委会以经理处(广告)为人事改革试点,实行招聘制。政文部记者于奕华接受招标条件,应聘为经理处处长。
  9月2日纪念《丹东日报》创刊30周年,国务院副秘书长、《安东日报》第一任社长陈楚同志为报社题词:“百尺竿头,后来居上”。报社召开通讯员联谊会。前《辽东大众》报社长、总编辑刘敬之,总编室主任刘云沼,来丹参加《丹东日报》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并就他们的亲身体会分别作了:“坚持党性原则”、“新闻干部的成长,要多看书,多调查,多写作”的讲话。
  9月3日总编辑李兴文参加辽宁省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赴朝鲜平安北道进行友好访问。
  9月15日-21日全国地方报纸群众工作(通联)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报社战科、张科参加了会议,本报交流的经验是《少点清谈,多点实际措施——加强通联工作浅探》。
  11月28日经市记协推荐,财贸部副主任李成喜出席了全国记协举办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
  同月于绍文任副总编辑。
  12月丹东日报编辑部《办好“昨日新闻”加强新闻时效性》一文,被1983年《中国新闻年鉴》收入。作者田富全。
  同年印刷厂排版班被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1985年
  1月为加强报纸出版印刷工作,报社编委会决定印刷厂成立新闻车间,集中精力抓好报纸印刷工作。
  5月丹东日报社与辽宁大学出版社建立了业务关系。从此,印刷厂的对外承印业务进一步转向为出版社服务,开始大量印刷出版社图书。先后为人民日报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等印刷图书几百部。
  6月20日城市经济部副主任傅诚参加丹东市新闻代表团访问日本,历时13天,7月4日返回北京。
  7月8日-12日第二次辽宁中部城市联合体市报协作会议,在丹东召开。总编辑李兴文代表编委会在会上交流了经验,题目是《破除地域观念,增大信息含量》。本报还与辽阳、本溪、抚顺、沈阳、铁岭、鞍山等兄弟市报,草拟出《辽宁中部城市群新闻联合体议定书》。
  7月城市经济部记者袁宏先和农村经济部记者王明智,利用干部休假日,骑自行车采访了岫岩、凤城两县所属15个地处偏远的乡(镇),行程千余里,采写了10多篇通讯,并拍摄了一些照片。
  8月22日进入8月,丹东市全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灾害,本报全力组织抗灾报道。编辑部在丹东市抗洪救灾表彰大会上,荣获市政府“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奖旗一面。摄影美术部记者和平获得丹东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10月由战科负责,乔中、张科编辑的《丹东报史资料》成书。此书记载了1945年11月22日创刊的中国共产党安东省工委机关报《安东日报》以后9年(1945年-1954年)的党报发展史料。1989年6月24日,报社领导研究决定编撰《丹东日报史》(1954年-1989年),由戚魁栋主编。全书约20万字。这两本历史资料,为日后编写有关史书打下了基础。
  11月司中全、乔沧桑任副总编辑。

  1986年
  3月11日市委书记刘仲文对《丹东日报》刊登的《婚事用公车,知错改不改?》一文作了批示:“这篇报道是报社记者在端正党风,实现社会风气好转上做出的贡献,应予支持。请纪委配合报社,凡是顶着不办、不改的单位,先处理那个单位的领导,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认识,引起震动,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我们抓任何工作都要一抓到底,抓一件是一件,不能不了了之,虎头蛇尾。只有这样,党风、社会风气才能根本好转。请办公室通知市纪委、市报社。”
  3月14日副市长赵华对《合隆食品站偷杀农民母猪》的报道批示:“请春阳同志(注:市商业局长李春阳)阅。合隆站所作所为,哪像共产党的干部,性质十分恶劣。要协同东沟县认真检查,严肃处理,并抓住这个典型,对商业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完全彻底为人民。”
  5月1日记者荣玉萍随我市青年友谊联欢团赴朝,采访中朝青年友谊联欢活动。
  6月15日-20日副总编乔沧桑、农村部主任戚魁栋代表报社到江苏省镇江市参加全国中小城市党报首届业务研讨会。本报两篇论文《农民写农民,亲切又感人》(作者战科)、《最好的服务就是最有效的指导》(作者戚魁栋)在会上进行了交流。
  7月本报作为省辖市级新闻单位职改试点单位之一,报社成立了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丹东日报社《新闻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试行)和丹东日报社《新闻专业人员岗位职责条例》(试行)。
  9月15日-22日本报首次举办“鸭绿江全国记者采访周”,请来全国28个新闻单位32名记者。到年末有23家新闻单位发表了91篇介绍丹东的文章,汇集成《飞吧,丹东》。
  10月王德礼任副总编辑。
  11月6日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报社工会委员会,方世杰当选为工会主席。
  12月6日成立《鸭绿江周报编辑部》。
  12月20日《鸭绿江周报》试刊第一期。
  12月增设记者部。驻县记者划归记者部领导。

  1987年
  1月1日《鸭绿江周报》创刊。
  3月编委会多次研究印刷厂发展规划,大力支持工厂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引进一台日本产C650CR小型分色相机、一台日本樱井卧式印刷机,购进一台上海产TY615-回转印刷机、烫金机。同年,撤销了亏损的劳服公司与金山村联办的金山印刷厂。印刷厂出资购买了该厂的主要设备。
  4月17日报社41名从事新闻工作30年以上的编采人员和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服务的党政干部,获得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老新闻工作者》纪念章。
  5月13日青年记者王明智和臧然“沿江行”采访开始。副总编辑乔沧桑、农村部副主任薛大春送行至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骆驼峰。王明智、臧然到鸭绿江发源地作实地考察,到7月28日返回。共发表38篇“沿江行”报道,另有散文、特写12篇。
  8月15日报社的新闻职称改革经过学习动员、申报考核、评审推荐、验收,即日举行评聘仪式。总编辑向9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26位编辑(记者)、25位助理编辑(记者),分别发了聘书,聘期为3年。
  8月总编辑李兴文调省工作。于绍文主持全面工作。
  12月于绍文任总编辑。

  1988年
  1月10日根据编委会1988年新闻改革方案,派记者驻市政府掌握信息及时反映情况。今日总编辑于绍文亲自将特派记者戚魁栋送到市政府,历时一年后回报社。
  1月13日读者来信部就殡葬礼仪中封建迷信陋俗尘渣泛起的现状,以《孝敬老人就该这样办丧事吗?》为题,发表读者来信,在社会上组织讨论,连续报道。市委书记、市长都就此批示,认为这是破旧俗立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报社配合市民政局学习外地经验,制定了新的殡葬制度。省民政厅为此专门在丹东召开了现场会;黑龙江省民政厅带全省民政局相关领导来丹学习。鞍山、本溪两市报社,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和晚报,也先后派记者来学习经验。
  1月记者部连续报道了《令人警醒的现状》、《他们为什么要离开丹东》、《他们为什么转入地下》,披露了丹东科技落后和科技人才被忽视、浪费的现状。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市委书记刘仲文在报纸上作了批示,市长王文谦亲自走访了科技人员,推动了“招聘科技人员政策”的兑现。记者部就这次报道进行了总结,题为《从提高报纸透明度看新闻改革》。同年10月25日-28日,全国中等城市党报业务研讨会第三届年会,在湖北省沙市召开,记者部主任任传义代表报社参加,在会上交流了这一经验。
  4月15日-29日总编辑于绍文随中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日本。
  5月1日记者冯姿莲随市劳模代表团赴朝鲜,采访我市百名劳动模范和朝鲜百名劳动英雄联欢活动。
  5月本报第二次举办“鸭绿江全国记者采访周”。
  7月21日编委会决定对当前正掀起的抢购风主动参与报道。总编室同财贸、工业、记者等部共同研究探讨,拟定一组报道计划,今日首先转载了《中国青年报》的《抢购风后话“神经”》,本报编辑部配发编者按,市政府认为是帮助政府做了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
  7月22日—27日连续发表了《神经脆弱在于缺乏科学性》、《方方面面谈抢购》等6篇文章,使消费者清醒,市场降温,局面缓和,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7月新建的十一层新闻大厦交付使用,编辑部率先迁入大楼办公。翌年4月印刷厂的报纸和承印两大拣排车间及科室迁入新楼,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环境。
  8月25日报社向市委提出《关于〈丹东日报〉自办发行》的报告。9月8日,市委作出了《关于〈丹东日报〉自办发行的批复》。之后,发行部成立,王国良任主任,齐寿权任副主任。
  8月30日中宣部新闻局曲长缨、《新闻战线》编辑周文华来本报召开新闻改革座谈会。报社领导和部分编辑、记者参加座谈。
  8月31日在辽宁省第五次报纸协作会上,《丹东日报》印刷质量评为第一名。
  同月编辑部已有19名编辑、记者获高级职称,占编采人员总数20%以上。
  同月总编辑于绍文调出。
  9月1日中日合资辽睦彩色摄影洗印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成立。

  1989年
  1月1日《丹东日报》开始自办发行。
  同日本报女记者谭兆平于1987年5月4日勇擒盗窃犯,得到辽宁省人民政府的表奖,命名为“人民群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18日又获全国“蓝盾勇士”奖。
  2月田富全任总编辑。
  7月14日丹东市记协召开第三届会员大会,选出新的记协理事会、理事、秘书长和主席、副主席。市记协主席、丹东日报总编辑田富全作了总结报告。市委副书记李双和到会讲了话。报社副总编辑乔沧桑任副主席。
  9月2日庆祝《丹东日报》创刊(按1954年创刊计算)三十五周年,举行了报告会,总编辑田富全做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继续前进》的长篇讲话。
  12月印刷厂1989年实现利润94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印刷厂在1986年—1989年市直机关岗位评比中,连续4年荣获先进单位称号。

  1990年
  1月23日1989年辽宁日报举办《市县十佳经济新闻记者征文》活动。在10名受奖记者中,本报独占3名,他们是记者部驻县记者王志发、于重恩、杜成平。
  3月14日因1988年6月29日本报一版头题发表了农村部报道《养鸡状元遭报复,损失惨重》,揭露边门电管站的“电霸”作风,被当事人控告“侵害名誉”。振兴区法院民事庭受理此案今日开庭审理。《丹东日报》第一次作为“被告”出庭。经过律师辩护,记者据理申辩,法院判《丹东日报》社胜诉。
5月郭远、战科主编《丹东日报社印刷厂史(1945—1989)》一书,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楚、刘敬之为厂史题词。《新闻出版报》对此书的出版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有关人士认为印刷厂出版厂史,特别是记述解放战争时成立的老厂,这在中国印刷界相当罕见。此书的出版将对弘扬印刷界的优良传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月本报记者王志发、刘岩红出席在本溪召开的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会,受到表奖。
  12月总编辑季里到任。

  1991年
  1月17日编辑部组织开展“争创十项能手竞赛”,即日召开动员大会,总编辑季里讲话,并表奖了1990年度单项最佳成绩获得者,杜成平等10名同志受表奖。
  2月总编辑田富全离休。
  4月4日报社请全国学雷锋标兵张子祥来社为全体职工作报告。
  8月原《辽东大众》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吉林省政协主席刘敬之来丹期间,应邀为本报题词“讲真话办实事发扬实事求是精神,论改革评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月副市长张忠、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远杰、总编辑季里到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提出《丹东日报》改出对开四版大报的要求。
  11月孙云德任副总编辑。
  12月报社经济有了较大增长。当年实现利润:印刷厂105万元,广告收入81万元,发行21.2万元,辽睦丹东分公司33.2万元。
  同年报社发行部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全国自办发行协会评为自办发行先进单位。

  1992年
  1月市委书记王文谦,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廷标,市委副书记李双和,亲赴沈阳到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谈《丹东日报》改出对开四版大报事宜。
  5月张安阳调任丹东日报社任副总编辑,6月正式到岗。
  8月1日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向市新闻出版局发出“关于《丹东日报》改为对开四版的批复”。同意自1993年1月1日起,改为对开四版。
  9月17日为适应《丹东日报》改版后工作需要,经编委会决定,对大部分部主任、编辑、记者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打破了一岗定终身的传统。
  9月21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朱学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苗维利,副部长王远杰在报社主持召开了报纸改版工作现场办公会。市计委、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人事局、市工商局及报社的负责同志,共同研究讨论了必须与报纸改版同步进行的技术改造所需资金问题的解决方案。
  11月4日本报工业部就市丝纺局邀请海城市西柳的一批经营服装和面料的个体户到丹东看样订货,却没做成买卖的事实,发表了《为什么一笔买卖没做成?——随访赴丹西柳个体户思考录》的调查报告,作者周成文。市长常义在5日报纸上作了批示,称这篇报道“对每位企业家都是一个转换脑筋的好教材”。
  11月9日市委副书记李双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苗维利,宣传部副部长王远杰等,来报社听取改版准备工作汇报。李双和、苗维利同志分别讲了话,并视察了新改建的微机室和工作间。
  11月9日至12日为适应改大报后的出版工作,编辑部一行9人赴《辽宁日报》、《沈阳日报》作短期学习。
  11月23日—25日总编辑季里、副总编孙云德、张安阳,分别召集编辑部、印刷厂、发行部、财务科等部门同志,研究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确定了新的改版方案。
  11月总编室主任张贤久被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优秀编辑称号。
  12月1日第一次试出对开四版《丹东日报》,一版头题刊登了本报今日试出对开四版的消息,向全市读者宣告一流的激光照排胶印出版系统已启用,本月将不定期试刊。明年1月1日起正式出版。
  总编辑季里著文《新的里程碑,新的目标——写在〈丹东日报〉改版试刊时》,刊于同期报纸。
  12月19日编委会召开改版工作第二次动员大会,号召大家在冲刺的最后阶段要勇往直前,全力以赴,做好最后10天的工作。会上,编委会对改版准备阶段,工作突出的总编室、副刊部提出表扬;宣读了《关于表奖袁克勇等同志的决定》,号召全社职工向他们学习。
  12月28日隆重举行改版典礼,市委书记王文谦,副书记李双和,市人大主任于凯夫,市政协主席刘仲文,市委常委单志瀛、苗维利,副市长张忠和各县、区以及市直各部门、部分企业的领导同志以及本报前几任总编辑郝光、李长仁、解冰、李兴文、田富全参加了庆典。
  12月我社与全国记者协会联合编著的《报纸好版面评释》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3年
  1月1日本报第12540期正式出版对开四版大报。
  2月27日为把报纸的编采、排印、发行质量搞得更好,编委会决定开展“质量月活动”,召开全社干部大会进行动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远杰到会讲了话。
  4月10日读者来信部根据读者反映,以《城隍庙小区12号楼居民忧心忡忡,这楼怎能叫我们住得安心?》为题,开始《劣质建筑大曝光》专栏系列报道。在“曝光”之外及时报道了有关部门的工作和部分建筑企业进行回访、检查、维修、整改的消息、读者反映及评论文章。4月20日本报一版头题发表了市长就报道所作的批示,强调“建筑工程质量应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之后,6月18日报纸发表了主管副市长的文章《建筑行业要恪守“质量第一”》,为本次建筑质量战役报道收尾。
  4月22日市委书记王唯众,副书记熊明礼、陈明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苗维利等领导,到报社调查研究,听取了编委会的汇报后,并讲了话。
  4月26日原《安东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副社长、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吉林省政协主席刘敬之,1993年1月16日病逝于长春,遵照其生前遗愿,骨灰安葬于家乡丹东。今天上午在丹东市花园公墓举行安葬仪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报社的部分职工及刘敬之同志的家属、亲属参加了安葬仪式。
  8月6日本报新购进的印刷设备——卷筒纸平版胶印机7月2日运抵报社,今日正式运转。市政协主席李双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苗维利,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学东及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报社参加了剪彩仪式。看了试印的第一份彩色《丹东日报》。
  9月15日乔沧桑副总编辑参加省新闻工作代表团,访问美国,10月返回沈阳。
  12月这一年报社经济发展较快,各经济部门都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利润达到430万元。
  
  1994年
  1月7日总编辑季里、副总编辑张安阳与原总编辑田富全、原副总编辑孙葆荣,共同研讨今年《丹东日报》出版工作。
  1月15日至26日本报工业部先后报道了《流去的仅仅是废水吗?——对丹纸排污流失纸浆的采访》和《丹东袜厂为什么在旺季停产?》,市委书记王唯众对报道作出批示,指出,企业管理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工业部连续深入报道了反映、发表评论、宣传典型、介绍经验,对推动企业向管理要潜力要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1月15日中共丹东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决定:授予丹东日报社机关党委为1993年度先进党委,印刷厂党支部为先进党支部;授予崔德明等5名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方世杰等2名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1月19日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同声来报社,听取工业部记者的汇报,总编辑季里、副总编辑乔沧桑、张安阳在座。随同秘书长前来的还有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综合科及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
  1月28日召开全社中层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市委七届九次会议精神,总结1993年的工作,确定1994年为丹东日报社的质量年。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苗维利,副部长王远杰到会讲了话。
  1月31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廷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苗维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远杰,到报社听取汇报,并向全社职工表示节日的慰问。
  2月28日编委会召开质量年动员大会,确定1994年为报纸工作质量年。3月份开展报纸工作标准质量月和优质服务月活动,并成立了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常年报纸质量工作。
  3月5日一版头题报道了本报记者侯波、陈森采写的典型《一封寻不到主人公的来信——记市交通局公安处海运派出所民警李永财》,在全市乃至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及全国几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刊发了李永财的事迹。市交通局、公安局做出向李永财学习的决定;市委授予李永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政府命名他为特等劳动模范。市委、市政府多次表扬报社发掘了一个好典型,推动了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4月13日代市长刘廷耀对财贸部记者王君所写的《铁骨柔肠——记女“税官”王克娟》一稿作重要批语。编委会要求各部认真学习,结合本部门的业务把报道思想研究深透,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丹东市的振兴发展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5月1日编辑部在读者来信部中增设社会新闻部即日正式运行,开通新闻热线,记者昼夜值班及时进行现场采访。在全省首开新闻热线,受到广泛好评,鞍山日报、抚顺日报等报社先后派人学习。
  5月10日—12日中国中等城市党报研究会第九次理事会在丹召开。报社负责承办了这次会议。
  5月—6月上旬编委会、机关党委,派出4名同志以半个月时间走访了40余个城乡单位,调查记者思想、工作作风情况,调查情况通过内部“简报”印发。
  7月5日市委宣传部下发《关于确定〈丹东日报〉创刊日期的批复》,批示同意确定1945年11月22日为《丹东日报》创刊日;同意举行适当规模的纪念活动,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历史和传统教育。
  7月16日中共丹东市委重新明确丹东日报社实行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体制,编委会由7人组成。
  7月31日丹东日报社被市政府命名为“丹东市1992——1993年度先进单位”。
  8月17日—18日第15号强热带风暴袭击我市,总编辑季里、副总编辑张安阳亲自组织记者立即奔赴现场采访,使受灾第一线的消息,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及时反映到市委、市政府,及时报道了风暴在我市造成的灾情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关怀下抵御灾害的实况。
  8月31日报纸三版刊出由副总编辑张安阳撰写的长篇通讯《无愧!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者——记15号强热带风暴中的丹东日报记者》。这是《丹东日报》第一次撰文宣传本报编采人员。辽宁日报社《记者摇篮》第10期转载了此文。
  9月末由秘书长薛大春、机关党委副书记郭远负责,成立“纪念《丹东日报》创刊五十周年筹备办公室”。着手编纂纪念文集、画册,运筹纪念活动事宜。
  10月李仁民、孙云德、郭远、袁克勇等编著的《报纸版面编排与计算机应用》一书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工人技师李仁民同志编著和参与编著的第三本论述报纸版面编排工艺的图书。
  11月7日今日《辽宁日报》一版头题刊登了本报记者张安阳、任传义,辽宁日报驻丹记者站记者马庚令合写的《丹东:身处困境图崛起》,反映了丹东的工业经济形势。
  12月28日《辽宁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本报记者张安阳、和平摄影报道的画刊,题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丹东市重振经济雄风掠影》。向全省读者介绍丹东,宣传丹东。
  同月总编室主任张贤久被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1995年
  2月7日中共丹东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丹东日报社机关党委为1994年度先进党委,政法部党小组为先进党小组;授予齐寿权等5名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田富全等2名同志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同日副总编辑张安阳撰写的《鸭绿江风情》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我市第一本汇集丹东自然、社会真实情况的纪实体散文,是省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乡土教材。今天本报一版刊登了市委书记王唯众为该书写的序言《让孩子们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三版刊载了该书的第一章第一篇《在祖国的东方——鸭绿江风情之一》,并将连续刊载。该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辽宁省与丹东市“五个一工程奖”。
  3月2日为配合市委在全市开展“加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的大讨论,工业部采访了两个典型,经市委书记王唯众批示,在大讨论开始时首先报道了《秘宝的兴衰告诉我们什么?——关于丹东“秘宝”饮料的调查》。8日又报道了《金龙大厦为什么迟迟动不了工?》,进一步推动了讨论的深入开展,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
  3月22日辽宁省1994年“爱文杯”报纸印刷质量评比颁奖会在丹东市举行。《丹东日报》获一等奖。印刷厂厂长袁克勇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报纸印刷质量》经验介绍。
  3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祝贺《丹东日报》创刊50周年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50年前,《安东日报》第一任社长,原国务院副秘书长陈楚,“以参与者之一的身份”祝贺《丹东日报》创刊50周年,题词:“报纸易名,人事兴代,党性如磐,后来居上”。
  5月8日在全国报纸自办发行10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本报发行部被评为全国1993——1994年度先进集体,原发行部主任王国良被评为先进个人。
  6月13日—14日全社中层干部会议,结合“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大讨论,总结工作,进一步提高报道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武到会并讲了话。
  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向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发出批复。同意《鸭绿江晚报》登记注册出版,编入国家统一刊号。《鸭绿江晚报》为周七刊;四开四版,由丹东日报社主管并主办。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贺敬之为《鸭绿江晚报》题写了报头。
  9月29日辽宁省党报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总编辑季里,副总编辑乔沧桑、孙云德、张安阳和读者来信部主任侯波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季里和张安阳作了联合发言《浅议舆论监督的地域性》。
  10月16日经市委宣传部部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刘洪礼、薛大春、崔德明为编委会委员。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评为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张安阳、樊晓平被评为先进个人。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评为“十佳服务机关”。

  1996年
  1月1日《鸭绿江晚报》创刊,并举行揭匾仪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武,副部长王远杰,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良仲,总编辑季里及全体编委参加。
  1月27日丹东日报社第一任社长陈楚同志逝世。市委秘书长王同声签发了以市委名义发去的唁电,报社也发去了唁电。
  6月10日总编辑季里作为中共丹东市委代表团成员访问朝鲜,21日访朝归来。
  7月23日全国政协科教文卫常务副主任王济夫,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著名作曲家付庚臣、著名演员于洋等来报社视察。刘仲文、苗维利等市领导陪同。
  9月27日著名画家张子明、刘月芳、张谭、王其智、张珏、李宝春等来丹,为报社作画留念。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评为“十佳服务机关”。
  1997年
  1月3日召开纪念《鸭绿江晚报》创刊一周年座谈会。
  4月14日编委会研究决定组建晚报编委会,向宣传部打报告。《鸭绿江晚报》编委会由5人组成:总编辑季里(兼);执行总编辑刘洪礼;副总编辑侯波、王赤兵;编委委员姜宏敏。4月16日报社在第二次“十佳”服务机关评选中荣获首位。
  10月5日市委副书记单志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武来社参加编委会会议,研究《鸭绿江晚报》办报及发行有关事宜。
  10月10日本社40多名编采人员去东港法院参加东港十字街农业技术推广站起诉报社关于种子报道所谓侵权一案的庭审。季里等领导均到庭。本报法律顾问孔昭礼、徐汝兰到庭辩护。本报胜诉。
  10月23日新到任的市委书记关永光到报社视察,市委副书记单志瀛,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同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曾武,宣传部副部长王远杰陪同。
  11月7日选举振兴区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报社杨淑湘同志当选。
  12月11日振兴区法院开庭审理马立荣起诉所谓报社侵犯名誉权一案。律师孔昭礼、徐汝兰代理诉讼。本报胜诉。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评为“十佳服务机关”。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称号。

  1998年
  2月9日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到报社,在干部大会上宣布:季里同志任正局级调研员,仍主持日常工作;进行民意测验,内容是新班子的组成人员。
  2月底市委决定:王远杰同志任丹东日报社社长,朱文远同志任丹东日报社副社长、丹东日报总编辑,刘洪礼同志任鸭绿江晚报总编辑。
  4月3日宣传部下达崔德明、侯波、王赤兵任《鸭绿江晚报》副总编辑的批文。
  4月22日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张宏来报社,代表曾部长宣布市委关于报社党委筹建组成员的决定:筹建组组长:社长王远杰;筹建组副组长:副社长、日报总编辑朱文远;筹建组成员:晚报总编辑刘洪礼、日报副总编乔沧桑、副社长孙云德、日报副总编张安阳。鸭绿江晚报为副局级建制。
  6月26日召开中共丹东日报社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丹东日报社第一届委员会。选举王远杰同志为书记、朱文远同志为副书记,刘洪礼、乔沧桑、孙云德、张安阳、张德礼同志为委员。同时选举产生中共丹东日报社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朱文远同志为书记。报社领导体制由总编辑负责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
  6月《鸭绿江晚报》编委会成立。总编辑刘洪礼,副总编辑崔德明、侯波、王赤兵,编委姜宏敏。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赈灾捐赠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1999年
  1月1日鸭绿江晚报扩为四开八版。
  1月丹东日报社党委采取措施对“两报”广告部经营管理实行改革,即对日报广告部一分为四,引入竞争机制,4个部总承包指标(税后纯利润)基数为400万元;晚报广告部承包指标为纯利润180万元。
  6月25日丹东日报社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朱文远同志当选为主席。
  8月7日日报周末版扩版为对开八版。
  同年丹东日报社党委被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政府授予胜利街、桃源街、花园街道路改造工程先进单位称号。
  同年被市人事局、市科协授予1至4届公众科学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
  3月市委决定朱文远同志调离,刘洪礼同志担任报社党委副书记。
  4月14日日报周末部主任周成文被评为丹东市劳动模范,并参加市劳模大会。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政府授予1999—2000年度城镇绿叶杯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01年
  1月1日《鸭绿江晚报》由四开8版扩为16版。
  1月15日报社工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刘洪礼同志当选社工会主席。
  1月22日市委书记蔡哲夫,市委常委、秘书长曾武等市委领导走访报社。
  2月23日选举市九届党代会代表,党委书记、社长王远杰同志当选。
  3月8日、9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永林率宣传部部分同志到报社,就加快丹东日报社各项事业发展等问题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月21日市九届党代会召开,王远杰同志作为正式代表参加。王远杰当选市委候补委员。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义务劳动委员会授予城市义务劳动标兵单位。

  2002年
  1月15日党委召开中层以上干部新闻会议,主题是响应中央、省、市委和政府的号召,掀起扶贫帮困热潮。
  1月21日王远杰社长带队到凤城市草河乡黄岭村走访贫困户。
  4月10日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到丹东组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验收考试,抽调日报、晚报13位编辑记者应考。两个月后,市委宣传部通知参加考试的人员全部合格。
  5月11日报社派出张丽丽(晚报)、唐庆华(印刷厂)、王鹏(日报)3名同志参加全市“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并获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
  6月4日全国报社人事制度改革研讨会在丹东日报社举行。全国各省市报社、记者协会共33人与会。
  6月24日至25日报社组织1998年以来先后获得先进工作(生产)者、优秀党员称号的20多名职工赴朝鲜平壤参加“阿里郎”艺术节和朝、中、日等国游泳爱好者畅游大同江活动。
  7月29日报社向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出版局呈文,请示《丹东日报》由对开4版扩为对开8版,《鸭绿江晚报》由4开8版扩为4开16版。
  11月1日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工作》2002年第34期发表了题为“《丹东日报》从社会积极意义办好社会新闻版”的经验材料。副总编辑张安阳在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党报社会新闻研讨会上,介绍经验。
  同月王远杰荣获第三届“辽宁报业发展奖”。
  12月5日为报纸扩版需要,日报、晚报编辑部分别召开中层干部竞聘(演讲)大会。日报有13人参加竞聘,竞聘9个部主任职位。9个部室分别是:新闻中心、编辑中心、经济新闻部、社会新闻部、周末部、理论文艺部、教育周刊部、摄影美术部、总编办。晚报有3人竞聘新闻部、专版部、周末部主任。
  12月30日两报编辑部召开民主推荐优秀拔尖招聘记者大会,日报推荐1人,晚报推荐2人。依据推荐情况,经考核,党委研究决定,为3名同志办理调入报社手续。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
  1月1日《丹东日报》扩版为对开8版,《鸭绿江晚报》扩版为4开16版。
  1月23日由丹东日报社社会新闻部倡议发起的“丹东日报与社区携手让特困家庭看彩电活动”捐赠仪式在本社举行。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唐淑琴,市人大副主任米克勤,市政协副主席刘文波等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捐赠仪式。唐淑琴主席和王远杰社长分别在捐赠仪式讲话。此次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彩电40台,并全部赠送给特困户。
  4月4日报社印刷厂体制改革今天启动,原印刷厂一分为二,设新闻分厂和承印分厂,在一个财务体制下,实行统一管理,双层经营,分块承包,整体搞活的经营模式。
  4月7日社党委组织公开竞聘大会,竞聘新闻分厂和承印分厂厂长、副厂长职位。社党委依据民主推荐和考核,分别聘任了两分厂厂长、副厂长。
  4月16日按省新闻出版局有关规定和要求,除年龄界限(50周岁)和副高职称以上免培训外,对编采人员进行脱产培训。全年全社共有79人到沈阳参加了资格培训,考试合格率100%。
  6月11日中共丹东市委下发文件,表彰基层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其中丹东日报社党委获“2001——2002年度先进党委称号”。
  12月28日由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和省体育局联合举办的首届新闻界棋类比赛结束。本社派出4名选手参赛(象棋、围棋各2人),乔沧桑、姜宏敏组队参加围棋比赛获团体亚军。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协调小组授予先进协调单位称号。

  2004年
  1月13日市委书记朱绍毅就1月12日《鸭绿江晚报》发表的《党员名片凝聚民心》一稿做了批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在乡村、在社区。我市头道街道三街社区的共产党员给我们做出了样子,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心灵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精神是令人赞佩的。如果我们的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生活范围内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将会更加稳固。我们要总结他们的经验,并在全市城乡予以推广。
  4月6日我社荣获2003年度丹东市业务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10月15日《丹东日报》2版头题发表了《搭建就业大舞台》一稿,市委书记朱绍毅阅后批示:看了这篇报道,我心里感到很高兴,我市下岗人员较多,再就业压力很大,凤凰城街道办事处翰墨社区的同志,带着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采取多种方式先后帮助161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市所有的社区都能这样去做,就将有一大批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请凤城市委代我向他们表示感谢。也希望全市其他社区的同志都能像翰墨社区的同志一样,帮助更多的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共同把我市的事情办好。
  11月8日在省新闻界庆祝第五届记者节暨表彰先进大会上,我社荣获“振兴老工业基地宣传先进单位”称号。同时,日报记者赵小刚同志荣获“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陈爱国荣获“振兴老工业基地宣传先进个人”称号。
11月26日市委副书记邓宝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宏到丹东日报社视察、调研。
  12月于成立任丹东日报副总编辑。
  2004年度《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广告总收入再创新高。“两报”广告总收入为1222.7万元。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同年市委市政府授予丹东日报社创建文明城市有功单位称号。

  2005年
  1月初党委对“两报”编辑部和中层干部实行新一轮竞聘上岗。按照公布职位、竞聘演讲、民主推荐、党委考核、张榜公示、党委聘任等程序,聘任了“两报”30名正副主任。此项工作1月中旬结束。
  1月21日报社党委开会传达贯彻全市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丹东日报社先进性教育工作。
  1月24日召开全社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自此,全社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拉开帷幕。此项教育活动历时半年。
  3月23日社党委会议决定,向市总工会推荐日报赵小刚同志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选。4月份,获市总工会批准。
  3月23日党委会决定对“两报”广告部、发行部负责人实行新一轮竞聘竞标。会后,政治处按党委精神,组织实施。
  3月24日《丹东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为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体制保障》、《把丹东的做成世界的》两篇文章。3月31日,市长陈铁新在报纸上批示:文章很好!符合政府思路,望继续发扬光大。
  3月29日组织报社经营部竞聘演讲和民主推荐。
  4月6日党委依据民主推荐结果,聘任了发行部主任、日报广告部主任、晚报广告部主任。
  7月8日社党委会研究决定,《丹东日报》从2006年1月1日起,年订价由现在的156元/份提高到198元/份。同日党委决定成立丹东日报社网站。
  9月23日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报社党委关于在全社建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意见》。
  11月7日晚报广告部主任佟月姝、丹东日报新闻部副主任施恒青、晚报专版部主任张晓燕被评为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赴省城参加了省记者协会召开的表彰大会。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同年丹东市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授予丹东日报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同年丹东日报社被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http://ddrb.cn/showclass.aspx?k=3B12238691B951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23:13 , Processed in 0.0444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