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86|回复: 0

愚人:关于《干枯风流情——文革风云启示录》的来信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4-10 1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文摘》编辑:


  贵刊的增刊最近连续刊载长篇小说《干枯风流情——文革风云启示录》。到目前为止,我仅看到第八章,却已被小说的情节和场景深深地吸引。仅就现在所看过的部份章节,我以为,这部小说已在目前所有描写文革的小说中,在两个方面独占了鳌头。

  首先是真实性。从前八章看,这部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文革初期包括其前面的“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时代背景。《干》书并不象其他文革小说那样,仅仅站在文革中某一派或某一部份人的立场去叙述文革。当然也不是使用大陆官方或海外港台的观点去曲解文革。这些曲解,充斥泛滥于现今海内外的各色文艺作品中,以至于将严重地误导后代人对文革历史的审视,严重地干扰后代人正确地总结文革的教训。最为可贵的是,《干》书在叙述某一参予者的动机和行为时,总是站在该参予者在当时的形势和背景下的观点与思想上,客观地去描述问题,而不是以情绪化或以今之视昔的态度去图解事实。例如,在描写苏南工学院及惠湖中学两只造反组织形成的背景上,作者不是采用简单化,雷同化的处理方式,而是分别分析它们各自发轫的动机和社会背景。读者以为,作者所选择的这两个模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即它们分别代表了当时大学生的造反组织和中学生的红卫兵运动的开端。一般说来,前者酝酿于一九六六年的六月,持续到一九六八年秋季。后者自一九六六年七月兴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很快地被受到前者鼓舞下而兴起的中学造反派红卫兵所取代。主要是前者,带动了文革运动向全社会发展。遗憾的是,目前读者所看见的大多数文革回忆录都仅限于后者。更加遗憾的是,无论大陆,还是台港海外文坛,在涉及有关造反派和红卫兵组织时,大多数作品都把前后两者混为一谈。读者希望在《干》书将来的章节里,看到描述工厂及社会上造反和保守组织的产生。读者也希望能在以后的叙述里,看到这些组织的嬗变,分裂与死亡的过程。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许多段落中,作者几乎是以白描的手法去叙述情节。这就给了读者广阔的思索空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真实的素材。这一手法,实际上是继承了我国传统上:“怨诽而不怒”,“好色而不淫”的文风。正如前人在评论《东京梦华录》以白描的手法回忆北宋宣和汴京的繁华中所说,在平静之中,在娓娓道来的叙述里,透出了南渡后沉重的悲凉。作为一个文革时的一年级大学生,当读者在阅读到《干》书里苏南工学院六月二十四日王小燕与曲湘川在校广播站造反情节时,仿佛身临其境地又回到了三十一年前发生在母校的另一起相当类似的造反事件的现场。

  第二,作者从序幕伊始,便并行地,有层次地逐步引入了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和省市党政机构各场景,其广阔的视野和磅礴的气势,可以说在众多描写文革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明显地,作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且同时拥有丰富的亲身经历,才能如此深刻,细致,全面地描写发生在锡城的文革故事,从而勾画出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

  作者非但在横向方面拓展故事的情节,而且在纵向上试图探索文革大风暴的起因。在前八章中,作者上溯到建国初期的土改运动(地主女儿高虹时的家庭),稍后的镇反运动(小市民袁世清的家庭)以及又后来的反右运动(右派妻子凌漪与右派份子高远)所制造的政治经济迫害和人为的阶级等级。农村里的基层干部鱼肉乡民,城市里的工矿干部勾心斗角,颟顸无能。知识份子噤若寒蝉。即使有能力,开明正直的干部(武遥)也只能做到在中央文件里揣摩上意。这就是风暴来临前夕,作者给我们勾画的笼罩住锡城上空一团沉闷气团下边深重的社会危机。这就是《干》书所揭示的,使得这场由毛泽东点燃,最终吞没了亿万生灵的大火之所以成燎原之势的基本原因。有意思的是,作者并不单纯地沿着这条单线追踪。如果那样的话,则锡城之剧所代表的文化大革命未免太简单了,断不会给后人留下那么多争论不休的难题,至今莫衷一是。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实际上也寄托了极大的挽惜在一批朝气篷勃,有理想抱负的青年人(如王小燕,曲湘川,马进和史苏星)上。在那样一个病态的社会里,青春之火不是在狂热的革命熔炉里燃烧,便是在窒息的制度下熄灭。既然如此,当红司令一声军号,这些人又如何能不拼死一搏呢?另外,作者笔下的被后来的造反群众视为保守派人物的官吏和又红又专知识份子们也不是一杆子被抹黑,作者客观地给出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困惑中合理的成份。虽然仅仅刊出了八章,作者已经有条不紊地交代出锡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也交代了几个部门之间上下左右的联系和互动。就这样,作者以其生动的笔端,在错综复杂的锡城地区早期文革环境下,不但给我们勾勒出文革起因的一条主线,而且以其曲折的,引人入胜的,然而又是十分自然的发展情节,一步一步地把读者带向了小说的高潮,带向了主题的深层。作者这样的气魄,是其它描写文革的小说所缺乏的。以读者愚见,在中国近现代小说中,仅有李(吉力)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曲在描写清末成都地区的社会变革时有如此大的气魄来描述整个社会的全面场景。从目前已刊出的八章来看,作者才刚刚给锡城地区的文革开了一个头。以二十章的篇幅来看,对于要想描述锡城的最有看头的文革前两年进程,似乎远远不够。如果是这样,则读者衷心地希望李宪源先生有这部书的续集问世。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三十一年了。这一场持续了至少三年的社会大动荡,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但同时,它也戏剧般地改变了红色中国的历史进程。研究和总结文革的起因,过程,以及后果,十分必要。向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当时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思想,包括在参予中所干过的坏事和错事,是我们这一代曾经经历了文革的过来人所不可推卸的责任。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文革悲剧在中国的未来重演,唯有如此,一个现代化的,文明昌盛的神州,才能在经历了文革的浴火后涅般(下木)。感谢李宪源先生,让读者真实地重温了文革这一场旧梦。也感谢《华夏文摘》编辑诸公,能创造出如此色彩缤纷的百花园,让《干》书这样的优秀作品,能避开大陆的政治环境,避开海外的金钱和语言环境,有一块自由的土地去含苞怒放,供人品赏。读者寄希望于李宪源先生及其追随者们,创造出象《红楼梦》,《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一样的史诗般的巨著,铭刻下文革的苍桑,留给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未来。

                        愚人


                 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夜于北卡 □ 寄自jwang@bellsouth.net


http://archives.cnd.org/HXWK/col ... r/cm9705a-8.gb.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09:43 , Processed in 0.0383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