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84|回复: 0

明报:六七暴動 寫下香港政治基調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1-17 21: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識導賞:六七暴動 寫下香港政治基調



明報專訊】香港儘管只是彈丸之地,卻一直是政治角力戰場。
承接上期《香港「去政治」管治由雙十暴動引出》,我們繼續與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強談過去多次暴動,將香港放回周邊地區的歷史脈絡之中,嘗試了解港人政治意識的起承轉合,今期談到六十年代的六七暴動。
左派勢力轉捩點
張少強教授說,若一九五六年雙十暴動是右派盛極而衰的分水嶺,一九六七年的六七暴動,便是左派勢力由高峰滑落的轉捩點。六七暴動,左派「反英抗暴」不成,反失民心。自此,左右派勢力無法撼動港英政府統治,工聯會等左派組織亦放棄以意識形態掛帥的政治鬥爭,集中做福利、社區工作,在港英政府的「後政治」框架下尋找生存空間,以民生、福利、經濟追求,掩蓋政治紛爭的「後政治」操作,成為日後香港政治的主旋律,盛行至今。
問題一:六七暴動源自文革?
今年適逢文革五十周年,一九六六年,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一年後(一九六七年),六七暴動爆發。不少論述認為,六七暴動是文革的延伸。張教授指出,文革思潮確為香港左派壓抑已久的愛國主義情緒提供爆發缺口,但當年中共曾明示「不解放」香港,事後周恩來亦叫停香港左派行動。左派發動六七暴動,源自愛國主義,多於對共產黨意識形態的認同。
「文革非主因 愛國主義推動更大」
「文革思潮與六七暴動的確有關,但我們不能單純將之理解為由文革『自外而內』引發的暴動,也有『自內而外』的內在因素。文革製造了抗爭氛圍、情緒及政治空間,令左派有機會發動這場『運動』,但除此之外,我們亦須正視香港左派對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追求,這又涉及香港的殖民處境。」張教授研究了不少當年參與其中的左派人士著作,「真正推動他們的意識形態,並非共產黨主義或毛澤東主義,而是愛國主義」。
「香港的左派親共,其實中心思想是愛國主義,所以他們反殖民主義,因為愛國的對立面就是殖民。他們有強烈的歷史欲望,感覺中華民族受辱,要一雪前恥。在現實中,就將這欲望投射到中共,他們有多大程度支持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反而是個問號。」
當年的左派稱其行動是「反英抗暴」,「運動叫反英抗暴,基本上是以愛國主義立場挑戰殖民統治,標示出來的真正目的,是反殖民主義、反暴政,不是搞無產階級或文化大革命。推翻殖民政府,保持領土統一的愛國思想,才是他們想做的」。
問題二:北京暗中操控左派行動?
「反英抗暴」的核心在於反殖,北京其實不支持左派行動,後來更勒令停止。張教授指出,中共對香港的政策一直十分清晰:「儘管毛澤東談及殖民主義時辭令如何強硬,但現實中出於政治考量,很可能僅僅是姿態。立國後要接通世界,必須透過香港,而香港有這角色,全因有殖民主義經濟及資本主義制度。」
北京指示 文革不輸出香港
立國之初,毛澤東明示要讓香港維持現狀,作為衝破冷戰封鎖的缺口,賺取外滙。周恩來曾囑香港左派勿急於解放香港,要「長期打算,充分利用」。他說:「你們要好好保護它,不要破壞它。要維持香港的現狀和地位,包括英國的殖民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制度。」六十年代任新華社高層的金堯如在回憶錄中指出,文革初期,新華社曾收到北京指示,文革不會輸出海外,包括香港。
「由之前的對港政策可以看出,自開始之初,(六七暴動)已無中央授權。」張教授說,因文革局勢大亂,香港左派與內地溝通機制失效,左派自行詮釋北京的意思,稍有風吹草動,便以為形勢大好,到周恩來在文革中站穩陣腳,立即撥亂反正。
其中,香港左派認為北京支持的關鍵「信號」之一,是一九六七年六月三日的《人民日報》社論《堅決反擊英帝國主義的挑釁》(六三社論)。「六七暴動並非由北京直接參與,多是左派自行猜測及揣摩北京的意思,這篇社論措辭嚴厲,支持港人『反英抗暴』,但據金堯如記述,北京一向重大政策多是口傳,而當時與內地的溝通機制混亂甚至失效,因此左派只能拿着《人民日報》,揣摩北京可能轉軚支持。」
中港溝通機制失效 左派捉錯用神
香港左派捉錯用神之處,見於港英政府對同一社論有不同看法,而事後亦證明其判斷正確。「英國檔案記述,暴動爆發之初,英政府四出收集情報,認為六三社論雖然措辭強硬,但並未提出具體要求,若中國要收回香港,只需截停水源或派軍到邊境便可,因此社論只是空洞的政治辭令,並無具體政治行動。」
不過,有資料指出,當年《人民日報》談及匯款二千萬元到香港支援罷工。張教授說,因內地檔案大都不公開,很多政策亦是口傳,要了解當時北京取態,頗有困難。但據現有資料,他相信當時中港的溝通機制失效,負責香港事務的關鍵人物廖承志一度失勢,就算黃文放、金堯如等新華社高層,亦搞不清楚北京意向。「我們暫時無法得知,北京支持罷工,是否四人幫的主意?會否是周恩來失勢,因此中央指示左派行動?但就算真的如此,左派的行動亦非周恩來的原意。」
據金堯如記述,周恩來叫停左派「反英抗暴」行動時,曾訓斥:「主席和中央根本沒有任何指示或想法要改變香港的地位,要收回或解放她,這都是你們自己搞出來的。」
問題三:六七暴動如何改變香港政治形勢?
六七暴動是本港歷史最長(約八個月)、受傷人數最多的暴動,死亡人數達五十一人,僅次於雙十暴動(六十人)。張教授說,左派因人數眾多,未至於如右派在雙十後一蹶不振,但暴力行為未獲中央認可,反失民心,亦是大勢已去。「經過雙十、六七暴動,冷戰後的兩大衝擊力量(親共的左派及親國民黨的右派),已相對削平了棱角,變成順民,再無法撼動英國主權。」
因中共在內地仍有主導地位,故左派在港未如右派般一蹶不振,張教授形容,六七暴動剝走了左派「意識形態的牙」,變成「無牙老虎」,證明講「無產階級革命」行不通,自此工聯會等左派組織放棄意識形態宣傳,集中做福利、社區工作,在港英政府「後政治」框架下尋找生存空間。「左派要繼續在香港生存,也不能只坐着,於是與港英政府走相近的後政治化路線,主力搞福利、文娛康樂事務,以保存實力,不再硬碰,將主要角色放在地區工作,是當時沒有選擇中的選擇。」
左派轉戰民生事務 意外收穫政治資本
值得留意的是,以地區工作建立領導地位,籠絡人心,本身亦是政治舉動。其政治成果,意外地體現於日後(八十年代)的區議會選舉中。「他們始終要繼續在香港的社會有角色,過去赤裸裸的政治行動做不到,就要選些大家接受的,即是民生事務。當刻他們是否預期到,這些地區工作能成為日後參選區議會的政治資本?相信他們當時也不知道。」
問題四:暴動令港英政府改善施政?
有說,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銳意改善民生,才有接任戴麟趾成為港督的麥理浩帶來十年建屋計劃、免費教育等措施。但張少強有不同看法:「我不敢說這些改革與六七完全無關,但這都是次要因素。麥理浩來港後,在短時間內推行大量社會、經濟各方面的建設工程,主因很清楚,是希望透過這些措施爭取港人認同,作為日後與中國就後九七(香港)主權問題談判的籌碼。」
施政惠民 欲增九七談判籌碼
「好多人談到六七,特別是左派,強調六七的貢獻,是令政府終於在七十年代正視社會問題,開始大規模改革,如建公屋等,但麥理浩來港之初,決定管治香港的策略,最大的考慮是如何增加日後的談判籌碼。六七當然對英國管治有一定衝擊,但英國人不擔心修補(與巿民的)關係,因為左派放炸彈,令英國人成功將他們的形象塑造到有如恐怖主義者。巿民一想到親共愛國主義,就想起放炸彈,令他們(左派)在意識形態的立場上完全失勢。」
麥理浩於一九七一年來港,在其一九七三年提交的周年報告中,認為日後香港前途的談判充滿變數,惟當下政府能作出的最大貢獻,是將香港的內務管理妥當,盡量發展得繁榮、團結、(民眾)滿足,以至不會成為被批評的話柄,為日後與中方談判製造政治籌碼。
總結及預告——六十年代已有公民抗命?
經過六七暴動,冷戰左、右兩派勢力已無法威脅港英政府的統治。六七後,英政府大力推動民生改革建立管治認受性,以「後政治」操作,為日後談判製造籌碼,左派亦褪去意識形態外衣,以福利文娛活動,建立社區網絡,表面上追求經濟、民生發展的「後政治」統治成為香港政治的基調。但張少強強調,後政治化並不等於政治消失,八十年代發生的兩次騷亂正是證明。
他說,香港政治的脈絡,冷戰是一條主線,另一條主線是香港的本土意識,起點正是一九六六年蘇守忠反對天星小輪加價而引發的九龍騷亂。今天我們談「公民抗命」、「本土派」,但香港的本土主義何時成形?原來「公民抗命」早於六十年代便出現,那麼是以什麼形式「抗命」?詳情留意下一篇訪談。
六七暴動
由勞資糾紛引發
六七暴動始於一九六七年五月六日,至十二月結束。 暴動由左派人士發動,他們稱其行動乃「反英抗暴」,暴動由工廠勞資糾紛引發,由初期的示威、罷工,演變為針對港英政府的襲擊行動,甚至在全港各處放炸彈,並於沙頭角爆發槍戰。暴動中,暴徒及警方均有傷亡,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炸彈亦炸死無辜巿民,最後共有51人死亡,4,498人被捕,848人受傷。
文:黃熙麗
圖:黃熙麗、資料圖片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 ... 00005/14668785261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1 22:54 , Processed in 0.0342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