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2|回复: 0

彭嘉林 再见中国:和支那说再见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6-5-25 1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首发于。作者 彭嘉林。】
四十多年前,大陆文革进行得一片火热,中港台关系仍极度敏感时,香港独立女导演唐书璇与演员一行穿得普普通通,冒着生命危险,与台湾海关「赌一铺」。她们想拍摄文革,拍摄文革中的中国青年逃亡到香港的故事。而当时的中国如铁桶一般,进不去,出不来,于是她们改道台湾,想在那里拍摄实景。


她们带着五星红旗、毛泽东像、毛语录、解放装等「共匪」违禁品,试图蒙混过关,赴往仍然处于「白色恐怖」时期的台湾。幸好海关没有截查行李,要知道,当时携带这些违禁品进台湾,一旦被截获,可以不经任何法律程序,就被以「中共匪谍」之名判以终身监禁甚至枪毙。


「唐书璇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文化研究学者游静曾在美国亲身访问过这位神秘的导演。「她出身军政家庭,在历史书上就可以看到她祖父唐继尧的名字。因此她对政治有一定的洞悉,看不起政治的规范,当然更瞧不起殖民地的思维。她20岁在美国读电影,见到美国领事馆欺负中国人,竟然胆跟美国领事说,你给我电话,我要打给美国总统。」


就是这样一个大胆的女导演,在台湾取景,拍摄了一部记录文革逃港故事的电影《再见中国》(原名《奔》The Dissidents)。


唐书璇,祖父为民国军阀,云南出生,香港长大,美国求学。上世纪七十年代返港拍摄电影,仅有四部长片,行事独立不群,1979年之后淡出电影制作。


第一部被禁的香港政治电影


这是第一部香港人拍摄的文革电影,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也成了第一部因为落入「C类影片」而被港英政府电检处查禁的香港电影。


文革前,港英政府电检处曾因认为美国电影《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 (1954))有可能鼓动香港工运,而禁止放映,还查禁了1962年的《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电影描述韩战时苏联掳走美国士兵到中国满洲洗脑,变成受人控制的杀人凶手。


游静引述2003年立法会公布的会议记录,1965年至1974年底,共有357部电影于第一次送检时被禁止公开放映。《再见中国》让港英电检处打响了对香港电影的审查第一枪。1974年,该片因被指「损害邻近地区关系」(damage good relations with other territories)遭禁。与《再见中国》同类被禁的还有15部影片,全部都关于中国,比较为人熟悉的有《红色娘子军》、《东方红》、《鸦片战争》(原名《林则徐》)。


「这些例子很能够看到港英政府审查制度的特质。我们看到港英在很小心地踩一条钢线,一方面禁止像《再见中国》这些得罪大陆的电影,另一方面不允许电影拥护大陆政权,同时又会害怕《码头风云》这些电影,怕香港的工人为自己的权益抗争。因此只要你明显写政治题材,不管是批判还是支持,都不受欢迎。」游静分析道。


不仅在香港,《再见中国》在大陆和台湾都曾被列为禁片。


据闻新华社看过此片后亦邀约唐书璇「倾偈」(聊天),问她是否被人收买与煽动。后来该片在台湾亦过不了新闻局的关,原因是电影出现了毛像、五星旗与《东方红》歌曲。


电影-再见中国,导演:唐书璇,上映日期:1974年。电影截图



丰富而不刻板的文革想象


《再见中国》因政治原因而被禁,却不是政治电影,其中不见耸人听闻的政治内幕、文革偷渡奇观等画面,亦完全没有炒作和煽情文革的企图。


电影背景是1966年的广东:文革渐渐蔓延,广州医学院的学生宋铨自感家庭成份不好,前途不大,于是同妹妹宋兰与其男朋友梁汉伦、向往西方文明的金浩东,及熟悉偷渡门路的杨医生,一同计划偷渡到香港。他们五人一路攀山涉水,途中身陷各种险境,结果只有两男一女来到香港,却发现香港并非想象中的乐土。


「今日重看《再见中国》,仍觉得电影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这部电影是香港第一部拍文革的电影,但不是唯一一部。不过比起以后的香港电影,它呈现的文革视野更为复杂而有深度。文革结束后的香港电影,呈现的文革倾向单一平板而妖魔化,落入一种地狱式的想象。」游静说,《再见中国》注重宏大政治漩涡中的个人,今日看来,仍然是很前卫的文本。


逃港的这几个大学生不是刻板的形象,每个人都有血有肉,背后都有大小不一的差异,不是纯粹的反共分子,也可能认同国家政权。当中只有金浩东因意识形态原因,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而逃港。宋铨则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家庭背景而报国无门,为了个人发展逃离。宋兰和汉伦则因为「儿女私情」的原因,不想毕业后分配到不同地方工作而逃港。他们都不是彻底的背叛者,宋铨和宋兰甚至心怀纠结,觉得对不起国家,背弃了国家和人民,仍然希望在海外服务国家。在逃港的过程中,他们亦有内斗、有争执。这几位饱受教育的大学生,为了自保和粮食,曾企图杀害农民和小孩,电影细细呈现了他们在活命与知识分子尊严之间的心理挣扎。


电影最后,三个大学生千辛万苦逃到香港,但他们面对的不是自由幸福的乐园,而是一个资本主义的牢笼:影片的最后,摄像机由挂着美国旗的希尔顿酒店,横摇到竖立着「毛主席万岁」标语的中国银行大厦。


「对我来说,电影最有趣的是将中共政权与香港社会放在类比的层面,而不是对比的层面,两者都值得批判。电影没有一面倒的拥护香港,对香港的批判甚至不下于文革。这几位新移民知识分子来港是为了寻找安居之所,却发现香港并没有令他们找到真正的家,各有各的不幸。他们不懂英文及广东话,无法发展所长,只能做着资本主义最底层的工作:在股票交易所被唤来唤去,在工厂干体力劳动,在铁笼似的家中穿胶花。」在游静看来,电影用短短篇幅就深刻呈现出香港政治经济结构的种种问题,包括金融机构的垄断、贫富悬殊和房屋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今天,仍然存在。


电影最厉害之处,还将香港的殖民统治和教会的合谋和盘托出。「金浩东在最后戏剧性的告解,简直是神来之笔。个人的政治郁结只能通过教会帮你解决,这很难不令人想起电影前段文革与人民的关系,这种信仰是很类似的关系。」


解禁之后,审查制度的重要案例


直至八十年代,《再见中国》逐渐解禁,但仍未能与普罗大众广泛接触。


一方面,由于电影太超前,缺乏相应的发行、市场支持,虽曾发行激光光盘(Laserdisk)和VHS盒带,但这些制式逐渐淘汰,再没公司愿意收购版权,重新发行DVD。除了每隔十年八载的文化活动放映外,大部分观众都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电影只能悄然隐没在「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港产类型片背后。幸好今日网上资源丰富,这部近乎消失匿迹的作品才可以「重见天日」。


另一方面,电影审查背后的政治计算和官僚画地为牢,在港英殖民时代前后都阴魂不散。


1981年,《再见中国》几经波折终于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的「电影中国」通过电检,但在1984年又遭遇小风波。当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策划了「七十年代香港电影研究」专题,选映《再见中国》,尽管征得电检处和布政司批准,但市政局竟然要求放弃选映该片,后来要出动民众联名信才迫使市政局改变主意。


1987年,《亚洲华尔街日报》以头条新闻篇幅,揭露自1953年以来港府执行的电影审查,原来没有法定权力,只是「行政命令」。当中披露的一份行政局文件更指出,港府一直顾及与中国的关系而禁制「令北京不悦」的电影。


这份报道旋即引起香港社会对审查制度的热烈讨论,其中《再见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例子被反复引用,最后立法局通过法定的「电影三级制」。但港英对政治审查仍不肯放手,保留「损害与其他地区友好关系」条文,直到1995年才正式废除。但这不代表曾用来查禁《再见中国》的条文掣肘,从此彻底消退。


「今日的政治分析很多时强调特区政府与港英政府的断裂性,但我们看到,香港政府对港英政府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程度的继承。以前香港跟中国政权没从属的关系,但港英每一分钟都看中共政权的面色,以《再见中国》为案例就可以看到,因为他觉得自己在治理这个背靠中国的殖民地没正当性,如果不探视中国的鼻息,是治理不了的。英国人关心的,不是香港社会的需要,而是设法延长自身的利益。今日的香港政府官僚,也是以揣摩上意的策略治理香港。」游静说。


历史的确在诡异地延续。


三年前,「透过台上的一道墙,穿越明代清代、经过民国、文革到今天」的香港芭蕾舞团《红楼梦—梦红楼》舞剧涉自我审查,删掉文革场面;几个月前,票房爆满的《十年》未获太多戏院上映,康文署亦出现「去『国立』」事件。


当年查禁《再见中国》的「损害邻近地区关系」殖民恶法,在主权移交后的第十九年,不单没有离我们而去,反而徘徊在很多官僚心中。这条法例像个萦绕不去的幽灵,不时冒出来提醒我们:今日香港统治集团的构成和社会的殖民性质,其实没有本质的改变。


http://www.inxian.com/20160524/53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5:53 , Processed in 0.0284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