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01|回复: 0

刘小晖:记著名"红墙作家"王凡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6-1-21 14: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朋友王凡,文气多,客套少,语速慢,很少臧否什么人,在热闹的场合中他往往是最沉寂的一个。


  我们约在10年前相识,那时他和我“同事”了一个时期。或许由于我父亲曾在中南海工作,而他在“文革”前也长时间生活在中南海的原因,比起其他人来,彼此话题多一些,熟悉得也更快一些。尽管年龄相差很多。


  从那时起,多年以来,即使大家各奔东西,也仍还断续地保持着联系,同事不成却成了朋友,发展到现在,与他的夫人东平女士也成了不错的朋友。仔细想想,这大概是缘于对“海里”人物、事物或多或少的认知,以及大家对历史,特别是对当代口述历史的敏感、热爱与关注吧。


  一直以来,我都在关注着他的作品,从90年代初连续几辑的《知情者说——与历史关键人物的对话》,到在众多重量级刊物发表的口述纪实文章,像《田家英之死》、《回顾给毛泽东做秘书的日子》、《我所接触的中共领袖和中共秀才》、《田家英之死》、《一、二、三见赵朴老》、《与蒋经国从挚友到分手》等等,再到他用数年的时间积淀而成的“红墙”三部曲——《红墙警卫》、《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红墙医生——我亲历的中南海往事》,包括手边这本刚刚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亲历者口述”之《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都是他执着与专注当代口述历史的结果。他的三“红”每一部出版后,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居纪实类图书的畅销前三甲,被视为了解和解读中南海的词典。渐渐地,他形成了自己风格,也成为深受海内外关注的“红墙作家”。


  其实,在出版界,写“红墙”中南海或毛、刘、周、朱等伟人传记的作家也不算少,文笔与风格自是各有千秋。但可能由于了解的渠道狭窄,写作内容只能凭作者与相关人士偶尔短暂接触而更多地凭发挥想象衔接和资料拼凑,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还有一些人借追溯伟人突显自己,使叙述背离真实,这样,没有红墙经历和深厚史料积淀的人就无法对之辨别。因此,像他这样真正在中南海生活过,对“红墙”有着深厚的情感,三十年来都在挖掘历史的细节、反映红墙内真实历史,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父辈们的理解与热爱的作家,我看,在当下的中国文坛,恐怕也是惟一的。


  记得在很早的一次聊天中,他曾透露过写“红墙”历史的缘起。那是在1992年,王凡父亲的老友、曾任毛泽东办公室政治秘书12年之久的林克决意撰写回忆毛泽东的书,邀他做助手。在爬梳资料时,他发现“很多民间传播的历史是失实的”,并萌生了真实地纪录父辈的友人、友人的父辈们亲历往事的追溯工作。因为生长在特殊的环境,长时间地与特殊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血脉相通,理解他们内心的追求,了解他们思维的方式,以致濡染上与他们相似的价值取向。所以,当他问起那些鲜为人知的个人经历时,被访者总是能不厌其详地娓娓道来。


  依我看,这恐怕也是他独享的一份资源。


  他采访的追忆者,从最初的 “文革”前在中南海内工作的秘书、保健大夫、警卫们,到在中南海内居住的领导人的子女们;后来,追忆者的范围逐渐扩大,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高层领导,或因工作关系,亲历或与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政治事件的特殊人物,也愿意由王凡来把他们对往事追溯的口述转换为文字......于是,很自然地就有了现在这部《我在不寻常年代的特别经历》。


  顾名思义,书中的主要人物“我”,实际上就是十位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亲历者,追溯他们在历史关键时刻的特别经历,首次披露历史的细节。他们中间有上个世纪30年代,亲历第十三世达赖转世灵童坐床大典,记录下不容口墨篡改的历史的吴忠信先生;也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海里的工程师田恒贵,追忆了二十多位我们熟悉的人物,在那个不寻常的年代,在中南海内某个屋檐下、某块院落里,发生的最琐碎、最鲜活的故事;真实的记忆令那些早已远离我们的面孔,透过铅字生动着......实际上,在这部口述历史中,王凡把写作的重墨依然放在大事件的小细节,大人物的小故事上,他一贯秉持这样一种观点:许多风云人物性格情操,常常通过一些琐碎的事投射出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因为某些细节的缺失让人坠入五里云雾。故而小故事、小细节,颇能说明一些问题、印证一些历史真相。同时,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的口述历史,更难免加之时间迁移和纷繁信息的干扰,有些个人追述的准确性也需要推敲斟酌,就需要更多的口述历史纪录,用以互相比较印证辨析,去谬存真。


  亦如这部“特别经历”,在王凡的口述史中,不太会用大帽子一样令人似曾相识但又一时察无破绽的标题;也没有煽情的又绝不会出格的连篇修饰;你甚至觉得某些词句过于平白恬淡,某些情节过于直接而缺少铺垫。其实,这就是他写作的个性所在,把智慧藏在朴实本质事实的驾驭中。而并非大多数的人可以洗尽修饰露出朴实的文字,也并非大多数的人能够从复杂的句、段的逻辑中勇于亮出思想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代表了人。


  我时常在想,什么样的人,不偏激、不矫情、不懈怠地一直埋头于亲历者们琐碎的追述,又将黑发写到花白呢?除了自身专注的性格与毅力以外,也许正是对历史、对他人、对人生 的一种客观公允宽容的态度,成就了他独特的写作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又融合了文字的精神。


http://book.sohu.com/20060628/n24398253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5:29 , Processed in 0.0583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