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82|回复: 0

杜钧福:“文革十大武斗事件”置疑

[复制链接]

0

主题

9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5-10-7 09: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十大武斗事件”置疑

杜钧福

往事:

2015-05-24新浪博客杜钧福

所谓“文革十大武斗事件”在网上流传已久,被多次转载,原始出处已不可查。其内容真伪莫辨。现将全文照抄如下,不加引号。

文革十大武斗事件

曾经有一个调查组,名为“中共中央文化大革命武斗事件调查组”,于1978年6月-1979年8月,经向当事人了解情况、经整理相关材料、复核有关资料后统计出:从1966年至1975年间,向当地革命委员会、政法部门、军管会(组)报案、备案,伤亡10人或以上的武斗事件有57227件,其中伤亡100人或以上的武斗事件有9790件,地方驻军奉命介入的事件有2355件;申报、报案亲属失踪的有227300多人。

以下是其中伤亡最严重、最惨烈的十大武斗事件:

一、 1967年青海西宁“二二六”事件

1967年2月26日,青海西宁武斗扩大到省委、省政府、军民用机场。省公安厅、西宁市公安局被占据,3所大学、12所中专、职校、35间军工企业职工参与造反,从2月26日到3月5日持续武斗,曾出动“T55”型坦克等重型武器,造成2177人伤亡,死亡822人。

二、 1967年7-8月黑龙江伊春武斗事件

1967年7-8月,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局筹备革命委员会,因派性激发,对立的两大派都以“革命造反派”“毛泽东思想捍卫者”自居,经过15天协商,双方均拒不接受在席位上的妥协,又因争夺财权,矛盾激化,发生冲突,开始抢掠市财政、银行。地方驻军参与支左,导致武装对峙。8月2日-8月25日,武斗升级。37座政府建筑物被毁,两座军营遭炮弹攻击,230多名官兵伤亡。在武装冲突中,有3750多人伤亡,有记录的死亡名单为1944人,多数是林场职工和家属。

三、 1967年8月-11月湖南怀化武斗事件

1967年8月-11月,湖南省怀化市职工红卫兵造反派占领、接管了怀化劳改农场、劳改工厂。军队奉命进驻,遭到武力阻止。劳改农场、劳改工厂的囚犯们被武装起来编成敢死队,向军队发动进攻。军队奉命镇压反革命武装叛乱,造成37700多人伤亡,其中死亡13300多人,军队伤亡430人。

四、 1967年6月-68年3月四川宜宾大武斗

1967年6月-68年3月,四川宜宾地区两派群众组织,就“刘结挺、张西廷,是毛主席司令部战士还是刘邓司令部黑干将”发生激烈斗争。中央文革1968年1月表态:刘、张是毛主席司令部战士,长期受到刘邓在四川的代理人李井泉、廖志高之流的迫害。当地驻军随即跟着表态,对另一派群众组织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展开了激烈的武斗。参与动用武器武斗的有17万多人,有两个团兵力介入,造成43800多人伤亡,死亡21100多人。军队在宜宾地区实施戒严长达15个月。

五、 1967年10月-69年5月内蒙古内人党事件

1967年10月20日-69年5月底,内蒙古发生“内人党”特大惨案。中共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农牧民、知识青年(主要来自北京、河北、山东的66届、67届、68届大专毕业生),有56200多人被杀害,多达377000多人被关押,受冤案打击迫害的人达355万多人,占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六、 1968年5月-9月安徽蚌埠、淮南武斗

1968年5月-9月,安徽省蚌埠、淮南,85间企业单位的职工发动第二次造反,要揪出“李葆华在安徽的代理人”,包围了两地的革命委员会,占据了铁路、公路交通长达12天。中央文革派调查组,毛**派往东兴带队下去了解情况。中央文革把事件定性为反革命性质,说“搞反攻倒算要追查黑后台”,从合肥等地调动5万武装民兵,配合驻军限时缴械自首。期限到后,展开进攻和逮捕。在长达35天围剿、追捕中,有7300多人伤亡,其中死亡3433人,军队、民兵伤亡525人,827间建筑被损毁。

七、 1968年12月-69年2月陕西宝鸡武斗

1968年12月-69年2月,陕西省宝鸡地区八间兵工厂展开“清理阶级队伍”政治运动,7万名职工有45400多人(一多半)被列为阶级异己分子、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其中有297人被当地军管会宣判死刑立即执行。第二天,全地区发生大动乱,驻军报称发生反革命暴乱,展开追击,于是追击和反追击战斗开始,出动了坦克、装甲车、四筒平射炮、喷火器等投入战斗,死伤48300多人,其中死亡13300多人,死者中包括军管组组长、政委、宝鸡市革命委员会军代表。宝鸡驻军营房两栋被炮火击毁。

八、 1968年4月-7月广西南宁“四二二”惨案

1968年4月-7月,广西南宁地区两派群众组织130多万人参与武斗和自卫反击,军区5间武器库的枪支弹药被抢掠一空,包括支援越南抗美战争的武器在铁路线上就被抢掠。4个月时间,发生规模性武斗22起,有175000多人伤亡,其中死亡人数101000多人,报失踪33115人。周总理派去的调查组中,也有3人被枪杀。据说,广西南宁武斗是文革中死伤中严重的。

九、 1975年5月新疆生产兵团“兵变”大镇压

1975年5月,新疆生产兵团石河子、奎屯梁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发生所谓“集体兵变”、造反,投向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事件,于是出动军队、建设兵团进行整顿、整肃,引发武装对抗,展开激战,石河子地区有7330多人伤亡,其中2170人死亡。两地报失踪8137人。武装镇压中,出动了武装直升飞机。

十、1975年云南镇压回民事件

1975年4月,云南省施甸“伊斯兰共和国”事件,造成3700多人伤亡,其中回族村民有1220人死亡。施甸地区政府建筑物被炸毁。这是一宗人为造成的政治性冤案,当年中央拨下2000多万抚恤金才平息了这个事件。



现逐条评论这“十大武斗事件”:

一、 1967年青海西宁“二二六”事件。

1967年2月23日,青海西宁发生著名的二二三事件,可在很多文革史著作上查到,有关回忆录也容易找到。这事件不算武斗,而是包围青海日报社的军队开枪屠杀占据报社造反派的事件。事后诬蔑造反派开枪,但是搜查了几天,一支枪也没找到。当时开枪后“十几分钟,几百人就倒在了血泊中。”(孙言诚《青海二二三事件》,《炎黄春秋》2009年10期)事后统计群众共伤亡347人,其中死169人,伤178人。

“文革十大武斗事件”所说的西宁“二二六”事件,完全是附会“二二三”事件编造出来的,并将伤亡人数夸大一个数量级。实际上,不但青海,而且就全国而言,只有在1867年夏季以后,才发生动刀动枪的大规模武斗。在1967年2月,不可能出现动用坦克的大型武斗。

二、 1967年7-8月黑龙江伊春武斗事件

《黑龙江省文革大事记》逐日记载事件甚详,对武斗也不避讳。在1967年7-8月所记载武斗事件有:

8月12日 “哈尔滨港务局一派组织与哈工大一派组织在哈工大门前发生武斗,当场死亡3人,伤100多人。”

8月16日—17日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两派群众组织发生严重武斗事件,造成8人死亡(其中6人为武斗时乘船渡江翻船溺亡),700多人受伤。”

8月27日 “下午2时许,哈尔滨674厂、港务局等单位的‘造反’组织出动装甲车一辆,坦克3辆,共1000人在市内举行武装游行。28日下午2时多,674厂和港务局200余人,手持机枪、步枪、手榴弹等,在两辆坦克配合下,用机枪扫射另一派造反派组织人员,造成12人死亡,20人受伤。”

未见记述伊春3750多人伤亡、1944人死亡的大型武斗事件。上述在1967年8月黑龙江省内发生的三宗武斗,即使编写者人为缩小死伤人数,和“文革十大武斗事件”的描述在规模上也有很大的差距。

三、 1967年8月-11月湖南怀化武斗事件

怀化原为黔阳。《怀化大事记》记载:“8月1日,黔阳地区两派群众组织,在安江汽车站为覆盖大字报引起纠纷,进而展开武斗。一派连夜撤出安江到邵阳等地活动,8月22日武装打回安江,全区性武斗开始。双方在安江僵持和交战近一个月。9月l6日,另一派群众组织撤离安江,一派群众组织追击到溆浦、沅陵。11月20日,武斗双方从湘西自治州大庸县境内交出武器撤回。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全区性武斗18次(其中黔阳县境内6次,溆浦县境内3次,沅陵县境内8次,大庸县境内1次)。武斗期间,两派都成立武斗指挥机构,全区12个县和地直机关、单位、厂矿共有3000多人分别在不同场合参加武斗;黔阳军分区、各县武装部和47军415团等单位的部分‘支左’人员,也介入武斗事件。武斗中两派动用各种枪6700多支,子弹75万多发,60炮12门,手榴弹5OOO多枚。武斗中共死亡268人,耗费粮食220万斤,资财508万元。”

所以,武斗确有其事,但未见劳改农场事。至于说37700多人伤亡、死亡13300多人、军队伤亡430人,可能是夸大了。当时有清华大学学生到常德参与武斗,没听说有这样大规模武斗在怀化发生。

四、 1967年6月-68年3月四川宜宾大武斗

确有其事,就是所谓三次“武装支泸”。所描述的规模也大致不差。《泸州市志》说“仅三次‘武装支泸’即打死2000多人、打伤16000多人(内8000余人致残),非法动用国家资金3亿多元、粮食6840万余斤,损失汽车1000多辆和大批物资。”但是“十大武斗事件”所述总死亡人数不能确认。

五、 1967年10月-69年5月内蒙古内人党事件

确有其事。官方宣布死亡人数是16222人被迫害致死(图门、祝东力《康生与“内人党”冤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但群众反映称更多。如果把自杀人数算进去,56200多死难者不是没可能的,但需要确切证据。

六、 1968年5月-9月安徽蚌埠、淮南武斗

《蚌埠大事记》在1968年未记载任何武斗事件。在1967年记有下列事件:

7月3日 “P派与G派两派群众在坏人挑动下发生武斗,造成‘七·三’流血事件。”

9月6日 “部分群众在少数人带领下,去凤阳县人武部抢枪,当场打死打伤多人。8日,以所谓‘铁红总’为首的一部分人去泗县抢夺武器,打死六四○八部队班长一人,打伤连长、战士各一人。”

9月 “市机床厂、水泵厂、空压机厂等一批工厂因两派武斗造成停产。”

《淮南大事纪》载1968年也没有武斗事件记载,在1967年有:

5月17~18日 “‘炮’、‘支’两派攻守淮南矿务局大楼,武斗中30余人受伤。”

5月20日 “煤矿因武斗全部停产。”

这里语焉不详。根据一些网文介绍,在6月11日,发生唐家山武斗,开了武斗第一枪,死一人。8月22日,淮南“红卫军”开了一列专列运送武斗人员进攻定远县炉桥,打死守方8人,惊动中央。

当事人说:“整个武斗的季节,淮南市发生了‘火烧猴子兵’、‘血战九龙岗’、‘火烧高皇寺’、‘炮击八公山影剧院’等等大型武斗,参战双方百人、数百人不等,围观群众往往数千人,伤者众多,死者惨烈。”(老樵《曾经参加武斗》,作者博客,2013)根据他描述的武斗规模,不太可能有上千人死亡。

至于他说的1968年两地“第二次造反”,未见记述,不能证实。而且在1968年,两地均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整了大批群众。如果仍处于群众性武斗之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七、 1968年12月-69年2月陕西宝鸡武斗

宝鸡地区武斗持续到1968年夏。例如“6月6日,歧山县蔡家坡地区发生大规模武斗,涉及歧山、扶风、眉县、陇县、凤翔、宝鸡等6县1市的30多个单位,参加武斗的有800多人,动用不同口径的土炮40门,各类枪支500余支,手雷近千枚,及坦克等重型武器,当场打死20人,打残32人。”(《宝鸡市志》,三秦出版社,1998)可是中央七二四布告传达后,收缴各种枪支,武斗始被制止,局面基本得到控制。“文革十大武斗事件”所述后来发生的事件,不见志书记载。

八、 1968年4月-7月广西南宁“四二二”惨案

所述基本符合事实,但实际上不算武斗,是军队直接屠杀造反派。官方口径是杀死近10万人,实际人数可能不止。所以这里说死亡人数101000多人,应接近真实甚至可能不止此数。

九、 1975年5月新疆生产兵团“兵变”大镇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1975年3月撤消。在1975年的兵团大事记里不见任何事件记载。按说这样大的事件应该震动全国了,但是我询问当时在新疆兵团的朋友,说不知此事。

十、1975年云南镇压回民事件

基本符合事实,施甸应为沙甸,但称“伊斯兰共和国”事件不妥。所说回族村民有1220人死亡也大致符合事实。



综合起来,所谓“文革十大武斗事件”中,一些可基本肯定,如宜宾、内蒙、南宁和云南沙甸发生的事。少数基本否定,如西宁事。其余无法证实也不能轻易否定。这是因为说有易说无难。一些事情可能确实发生过,但并非全局性,没那么大影响,也没死那么多人。总的感觉是夸大其辞了。按照中外战例,参加人数、受伤和死亡人数有个比例。平型关战役才打死多少敌人?内蒙、南宁和云南沙甸的事不是武斗而是虐杀,所以才死那么多人。

当然官方编辑的大事记也不可全信。按说一些事,如劳改犯造反事、“二次造反”事、反抗清理阶级队伍事,如果确实存在,也是典型事例,值得研究。

文革研究者余习广先生是文革武斗研究专家,治学也比较严谨。他似乎接触过一些有关内部材料,所以他披露的很多武斗事例为别人所不知。但是在他的著作里,我主要质疑的事件均未见到。

这一“文革十大武斗事件”开头给出文革中总武斗事件数。其中死亡100以上的9790件,共死亡979000人以上;死亡10-100人的是57227-9790=47437件,共死亡474370人以上。二者合计死亡1453370人以上,再加上失踪227300人共1680670人。这是最低限,再加上死亡10人以下者,实际总数应为几百万甚至接近千万。

这个估计对不对,我不敢说。比较丁抒的估计,他说一年多的武斗,死亡人数大概是30-50万人。(《文革死亡人数的一家之言》,《燕南社区》,2004)但是丁抒估计的是“真正的”武斗,像内蒙的内人党不算在内。

我的印象,丁抒可能估计过低,而“文革十大武斗事件”数字过高。真实数字可能在两者之间。

http://776830028.blogchina.com/253076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4 10:17 , Processed in 0.0424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