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芒果是巴基斯坦所送也得到了该国自己的证实。2004年8月7日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发出了一篇题为Pakistani mangoes now make it to Chinese market (巴基斯坦芒果现在进入了中国市场),其中提到巴基斯坦1968年访华的巴基斯坦代表团送给毛泽东主席“一篮芒果”(a basket of mangoes),而毛主席当时表示“I want to share them with Chinese peopl ”(我要与中国人民分享)。这样,这则报道不仅证实芒果确实是巴基斯坦所送,而且送了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整整一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下面的分析考证中还会用到)。而且,这一次巴基斯坦朋友不但送了芒果,而且还送了芒果树苗。在广州天河区棠下小学的校园内,有两颗芒果树矗立在学校南面的围墙边。树的周围用不锈钢围栏保护着,围栏中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毛主席委托中央办公厅送来的芒果树”。原来,巴基斯坦友人不但送了果实,还向中国赠送了100棵芒果树苗。因为1968年正好是毛主席视察棠下十周年的日子,中央办公厅转送给棠下25棵栽种,但最后只有棠下小学的这两棵活了下来。据棠下小学的校长说,两株树是一雄一雌,但是栽种多年都不挂果。直到1993年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前夕,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儿媳邵华将军等专程来到棠下村缅怀毛主席,并且为这两棵芒果树浇了水。韶山少先队员开展寻找伟人足迹的活动,来到棠下小学与广州的小学生们共同种下了一株榕树作为“友谊树”,同时师生们把韶山土撒到芒果树下培土,又为芒果树专门洒上了从韶山冲带来的泉水。没想到奇迹出现了,第二年两棵芒果树焕发新颜,长出了繁茂的花朵,随后第一次结出了果子。
芒果在中国的奇遇,令外国人感到匪夷所思,称之为“芒果崇拜”(cult of mangoes)。此后许多来中国访问的外国友人,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穷朋友,来中国之前不知道带点啥,以为毛主席喜欢芒果,往往投其所好,带些芒果就上路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中国人搞不清初到底是哪个国家的朋友送了芒果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毛主席确实收到了来自好几个国家的芒果。其中有案可查的是菲律宾总统夫人马科斯1974年访华时给毛主席送的芒果。据毛主席的翻译章含之回忆,那年9月伊梅尔达来华访问,为其丈夫马科斯总统的访问作准备。那时,毛泽东主席不在北京。在见过周恩来后,李先念会见她,并正式告诉她由于毛主席不在北京,这次就不见她了。夫人先是表示非常失望和难过,希望中方重新考虑。李先念又一次说明并非毛主席不愿见她,而是确实不在北京,请她谅解。此时,伊梅尔达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取出一方手帕,开始擦眼睛,继而听到她细微的抽泣。一时间,弄得李副总理不知如何是好。伊梅尔达接着把她抹眼泪的手帕轻轻地抛到茶几的李副总理一边,不再说话,也不告辞。李副总理望着面前那方手帕,不知是不予理睬还是应当捡起来还给她。最后,伊梅尔达成功了,李副总理答应她再考虑毛主席会见的可能性。伊梅尔达此时破涕为笑,热烈握手后告辞。另据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回忆,外交部得知马科斯夫人要求见毛主席,急忙报告毛泽东。毛泽东说:“见就见吧。”于是,马科斯夫人乘专机飞到了武汉,拜见了毛泽东。马科斯夫人高兴地对毛泽东说,她已通知菲律宾有关部门,请他们尽快从菲律宾运些新鲜的芒果,送给毛泽东主席及其子女。果真,没多久,几筐芒果空运武汉。毛泽东从来不大吃水果,更不喜欢芒果。芒果放的时间久了,怕坏了,张耀祠要生活秘书张玉凤向毛泽东报告一下,是否可以给他在北京的孩子送一些?毛泽东笑道:“你们照顾我,比我的子女周到得多。谢谢你们,请转送给大师傅、警卫和护士们。”张耀祠照办。事实上,这次菲律宾送来的芒果数量较多,受益的不仅是大师傅、警卫和护士们。当时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11岁小童星,名字叫祝新运,在《闪闪的红星》中饰演小党的孩子潘冬子,人见人爱。三十多年后祝新运在央视《艺术人生》节目中接受朱军采访的时候透露,那一年一位首长用专车给他们家送来一颗芒果。当时首长神秘兮兮地问小冬子:“你知道谁最喜欢吃芒果吗?”冬子说:“谁?”“毛主席!”冬子说:“难道这是毛主席送的?”首长说:“是!”祝新运到现在还记得那个芒果,父亲用玻璃器皿装着,用药水给泡上,斜放在里面,永远保存着。当时谁吃过芒果啊,连见都没见过,并且是毛主席送的芒果,他们全家就把这个芒果供起来,放在家正中间。谁来了,父亲就特别荣耀,“哎,去看看毛主席送给我儿子的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