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87|回复: 1

书评《文革的政治與困境-陳伯達與「造反」的時代》两篇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6-14 0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訪文革的另一種視角

林柏儀

重訪文革的另一種視角
    《文革的政治與困境》
    作者:白承旭
    譯者:延光錫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台灣)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對於文革,你想到的是什麼?是無緣由的暴力鬥爭,還是抱懷希望的造反有理?它還能對當代的政治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嗎?透過韓國學術界白承旭敎授出版的《文革的政治與困境:陳伯達與“造反”的時代》,我們有幸能從另一角度,重訪文革的意涵。
    讀者可能疑惑:“韓國學者,也能夠硏究得好錯綜複雜的中國文革歷史嗎?”但閱畢此書,不難受作者的旁徵博引與細緻論證所折服。熟悉中文文獻的白承旭,在此書中的叙述,有充足的歷史硏究佐證。
    他同時提出了嶄新的視角來重訪文革:能否在過往視文革全然為“極權主義”的負面意涵,或是強調“毛澤東主義”正當性的兩種論述之外,從群衆的角度來重新理解文革中的“造反”嗎?文革究竟遭遇了什麼樣的政治困境,有什麼樣的理論意涵?
    白承旭透過聚焦於“陳伯達”——這位毛澤東身邊的核心秘書、諸多文稿的實際撰寫者——的思想與經歷,說明了文革中的課題:如果說,革命後的“過渡”階段是個漫長的過程,而這之中該如何處理官僚階層與群衆間的矛盾?如何維持黨與群衆的有效結合?以及,如何打造出能邁向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
    《文革的政治與困境》觀察到,文革要對抗的“走資派”、“資產階級”,似乎缺乏清楚定義,甚至有着前後矛盾,以致於衝突重重,但這模糊似乎又是為了創造某一種抵抗的空間。白承旭在書中指出:“毛澤東並未將社會主義下的階級問題清楚定義為‘特權名單制度(Nomenklatura)’或‘官僚階級’等特定社會集團,而是保持它的模糊性、打開可能性,使得這樣的提問能夠連接到社會結構問題。但是,‘社會主義下繼續革命’理論,卻沒有走向對於社會關係和結構的分析,反而在此停下,擴散了理論和政治上的誤解。”(頁132)
    此一不同於過往的“階級鬥爭”,在理論藍圖尙未清晰、以及黨內外權力劇烈鬥爭下,的確造成某些負面效應。例如文革歷程“把階級人格化,把揪出具體的‘走資派’人物,等同於‘階級鬥爭’的態度,這是簡便而誘人的解決方案。高達一千萬人的激進派,手中高舉‘結構變革的許可證’徘徊於街頭,但他們並沒有掌握‘結構’;相反的,他們把‘結構的人格化’誤解為結構本身,幻想他們只要找到問題人物、進行處理,就可以改變結構。”(頁133-134)但歷史的現實給予了否定的回應。
    白承旭的此一觀察相當關鍵。文革或許不是沒來由的鬥爭,但對於毛澤東、文革歷程中的“階級”概念究竟為何?能否與馬克思主義對話?造成了什麼樣的局限或風險?是對文革進一步硏究的關鍵之一。
    白承旭似乎期望能自文革的群衆視角中,重新詮釋文革,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思想資源。他在書中以文革的經驗,具體地反思革命後的過渡階段,如何面對“節制武鬥”、“工厰民主”、“學校與工厰的差別”、“工業發展計劃”等問題,以超越對文革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的論述。
    這樣的工作,在資本主義面臨危機、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社會主義中國”亦面臨資本主義復辟危機的此刻,有什麼樣的意義呢?我想,它一方面是更加地急迫,以對抗當前將過往所有中國過渡經驗,全盤抹煞的右翼叙事動力(但又不走回無條件地擁抱過往);另一方面,則是對社會主義民主的可能,從具體歷史經驗中再次提煉出希望,或反抗絕望。就這而言,《文革的政治與困境》只是個開端,還有相當漫長的路要走。
    林柏儀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4-03/09/content_88465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0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現代政治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文/賀克

書名:文革的政治與困境-陳伯達與「造反」的時代
作者:白承旭
譯者:延光錫
出版: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4/1

本書最重要之處,在於挑戰了習以為常的白癡語法、反對「反歷史」思維,如作者說,「應避免將今日政治立場投射來評價過去」。長期的學術禁制,強化了「全面否定,或積極強調」的二元對立之文革評價,卻實際上啥也沒解釋。但文革不同於稍早的「反右」,其不同時期也存在人們各種有意識介入社會改造的痕跡,既然實際歷史材料告訴我們這不是「瘋狂十年」,那麼問題來了,它如何演變至後來?鎮壓、殺戮的現象遮蔽了什麼樣的真問題?本書呼應晚近文革學的要旨。另方面,由於關切「我們現在」的社會變革,故本書也展示了「東亞」學術社群參照共同命題之嘗試,值得讀者挑戰。

作者的探查方式具有創造性,他認為至為關鍵的是「造反派─中央文革小組─毛澤東」之關係,及此關係的變化,故應考察文革理論家陳伯達在文革中的起落。從保皇派現身,到造反派林立,到紅衛兵全面退出歷史,不能僅以「混亂」來解釋;文革進程很歪曲,「陳伯達-毛澤東」公式如何轉向「張春橋-毛澤東」?也無法回收到黨內官僚權力鬥爭的解釋。反之,作者提醒,當毛澤東轉向支持「張春橋-上海工人」、陳伯達最終退出歷史舞台,雖意味知識份子紅衛兵被推進了死胡同,也還帶著「上層建築、基礎建築」如何改造?如何持續社會主義革命?之考慮。

歷史過程所揭,是陳伯達構思「巴黎公社原則」之文革核心價值時的不足、「黨」結構的各種內在矛盾,更提醒我們,這些矛盾、模糊、模稜的現象,是理論家們思考「生產關係」到「體系結構」等問題時,遭遇的現實性、具體考慮與猶豫。用作者的話,「陳伯達因此象徵性地呈現了巴黎公社、工廠文革、工業問題,三個文革重要領域和癥結」,他嘗試理論化,與阿圖塞、巴利巴爾、巴迪烏等人對話,指出文革呈現的正是現代政治的核心問題。文革衍生多環節悖論,若我們還關心社會變革,就應持續探索文革帶來的可能性與危險。本書理論性的「普遍化」,將「歷史性的他者」置於思考的內在,也因此帶有倫理意義。

普遍化企圖,是其開創性,卻也是侷限。文革參與者楊曦光在《牛鬼蛇神錄》提到,他發覺與鄰床對立派紅衛兵有同樣的對社會、未來之關懷,足見文革真實喚起人們的積極性。但更重要的是錢理群在《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所提,他同時不容於後毛時代,亦不容於今天還迷戀毛澤東時代的那些人,正是因為,他除了嘗試對毛澤東做最徹底的清理和批判,也承認自己深受毛澤東時代的塑造。面對「普遍性」的政治大論述,又如何積極看待錢理群稱「每個中國人都『被專政』同時又『專政別人』」的「全面攪動每個中國人的心靈」的文革政治、歷史性的「特殊性」?

文革記憶,有無數反人性故事,也有無數人道的故事,但我們需要跳出這些,揭開各種認識迷障。如何如錢理群所說的,在「承認」的基礎上進行清理與反思?如何對歷史負責?對自我負責?而「毛主義」又如何成立?相應陳伯達的起落,其他思想者的狀況為何?如今,我們又還能正當的談「左」之必要嗎?在本書之後,還有許多工作待我們去做。

http://www.pots.com.tw/node/123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5 11:13 , Processed in 0.0359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