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8|回复: 0

王宁序《时尚与政治:广东民众日常着装时尚(1966-1976)》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3-9-22 11: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宁
在很多人眼里,“文革”是一场难以忘却的浩劫,一种挥之不去的精神创伤,一件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的确,从一个常人的角度看,在深受其害以后还说“文革”好话的,会被人觉得不可理喻。受害者眼里的“文革”,必定是一场噩梦。但是,为了防止这场噩梦的再现(从重庆的“唱红打黑”运动的群众基础来看,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仅仅停留在受害者的立场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一个学术的角度来剖析“文革”。学术的角度要求我们要力求客观,而不是带着受害者情绪,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后者容易让我们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文革”。一旦如此,就会妨碍了我们研究的客观性。这反而无助于我们发现“文革”的本质所在。孙沛东的著作,就是一部从学术的角度,对“文革”期间的一种奇特的同质化行为模式——时尚,以冷静客观的立场,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力作。
该作描述了一种异于自由市场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的着装时尚。它高度同质,举国雷同,上行下效,整齐划一。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时尚,一种政治高压和意识形态裹挟下的时尚,一种自我归类的,从而避免自己被社会归入“另类”的,类似于动物保护色的时尚,一种可视的、无言的“自己人”的立场宣示,一种驱除恐惧、获取归属于“革命队伍”荣耀感的认同行动。这样一种时尚,与自由民主条件的下时尚有什么不同?它背后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它导致怎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得到认真深入的研究。孙沛东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不但勇气可嘉,而且显示对自己的学术能力有足够的自信。事实证明她是成功的。她的著作揭示了“文革式”时尚的深层机理,对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反思“文革”,从一个侧面提供了鲜活的田野资料和深刻的理论提示。
在某种意义上,“文革”是一场千载难逢的、由最高领导人在不经意间对人性之善恶所做的大实验。在这场大实验中,人们以“革命的纯洁性”的名义,从事着种种反文明、反人权的行动。尽管人们戴着“崇高”的面具,但人的各种阴暗的、丑陋的、凶残的本性,在“文革”这个大实验场暴露无遗(当然,我们不否认各种善心的存在)。诡异的是,人们可以以各种方式施害,但最后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难以避免受害。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相互伤害的境地。为了在这种相残社会生存,人们学会了虚伪,学会了违心,学会了表里不一,为的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自我保护。而服装作为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消费品,一旦选择不慎,也会遭致抨击或批判。于是,为了适应环境,自我保护,以革命的参照群体作为服装选择的依据,就是当时着装的行为逻辑。在“文革”中,工农兵就是这样的群体——在当时的意识形态话语中,他们是最有革命性的。于是,在“文革”期间,全国居民的着装显示出千人一面的外表,到处都是“蓝蚂蚁”、“黄蚂蚁”或“灰蚂蚁”。一个本来应该是鲜活的、色彩斑斓的世界,被活生生整成一个单调无聊、死板无趣的世界。
“文革”期间的政治恐惧,并不能完全归因于领袖一个人。某人之所以崇高和伟大,是因为大家都跪着。的确,我们心理上的奴性,正是导致我们盲从,进而成为施害者,并最终成为受害者的原因。“文革”带给我们的警示意义在于,要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不能不完成未竟的启蒙和未竟的理论反思。而文明社会已经证明了的普世价值,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承认它、接受它、普及它。其中,人权与法制,两个“文革”中可以肆意践踏的东西,正是这样的价值。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关于“文革”的反思,有时居然成为敏感的学术问题,但设置学术禁区的后果之一,是“文革”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于是“文革”死灰复燃的迹象又出现了。因此,以冷静的态度来研究“文革”,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因为弄不好,连论文都没有地方发,不但妨碍自己的学术生涯,而且还牺牲了许多机会成本。但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幸运的是,有不少学者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这样的事业。孙沛东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她的著作并非尽善尽美,能够有勇气从事这样的探索,就已经值得我们钦佩了。
是为序。
2012年11月4日于中山大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e9831a0101czz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4 04:25 , Processed in 0.040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