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04|回复: 0

丁东:周良宵夫妇的文革工程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1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1-31 1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a5a2a0100f6r9.html

周良宵夫妇的文革工程(2009-09-16 10:38:52)


最近,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妇完成了一项篇幅浩瀚的文革工程。他们就是今年78岁的周良宵先生和75岁的顾菊英女士。他们夫妇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长期从事史学研究,是元史和蒙古史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他们晚年转入文革研究,李慎之生前曾力表支持。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完成了篇幅长达600万字的文革研究成果,于2008年底由香港新大陆出版社有限公司公开出版。这项成果由三部分构成,前两部分是光盘,第三部分是纸质书籍。第一部分是《十年文革前期(1965·11—1969·4)系年录》,约250万字,以编年体方式逐日记载了文革前三年的重要事件,重要事件有作者的分析评点。第二部分是《十年文革中首长讲话传信录》,约300万字,共收录文革期间“中央首长”讲话1100余篇。作者在序言中说:“我们这本册子所保留的却很难说有哪一篇是真话。这里面有的是装腔作势,挟虎皮以吓人;心口相违,虚委蛇以作态;有最肉麻的歌颂吹捧,有昧良知的攻击中伤。在人生百态中间,所有最虚伪、最丑恶、最阴险、最凶残的东西都可以找到。表演者们都是文化大革命中大大小小炙手可热的所谓首长。当时的运动,主要就是通过这批首长们的讲话来进行导演、部署和节制的。因此,它虽然满纸谎言,却是研究文化大革命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值得我们整理、保存。”值得称道的是,讲话者既包括文革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包括被官方否定的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也包括被定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周恩来、陶铸、李富春等。作者不以官方结论划线,为尊者隐,而是一概收入其中,体现了努力还原历史真相的良史品格。第三部分是《十年文革大事记》,50余万字。《大事记》前有作者撰写的长篇序言,表达了对文革的痛切反思。

可贵的是,周良宵夫妇在思想不囿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而是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探讨文革发生的原因和真相,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给人以启发。最近,周先生在回答友人提问时还谈到——

当然,我们也应该同时承认,毛泽东是二十世纪农民革命在一个大国的胜利者,也是新世纪农民空想社会主义有影响的思想家。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提出的“当权派”这一概念,是极具深刻的理论与现实含义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党通过专政和剥夺,把全国的资源控制在自己手里,在特权垄断下,以国有的名义,分任各个部门的当权者掌管,国有实际上就成了官有。这个制度必不可免地大量滋生官僚主义、特权享受、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而终至于发展成为溃败的不治绝症。毛泽东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大胆地把它揭出来,希图通过群众运动,不断革命来克服。这是他远远超出他的同辈庸人们的地方。为了克服这个脱离人民与人民日益对立的官僚主义当权派,他修正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已不存在阶级与阶级矛盾的论断,认为这个在社会主义里新生长出来的官僚主义当权派(他称之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走修正主义道路,要复辟资本主义。它们与广大人民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里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你死我活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然而在生产资料已全部国有的情况下,这两个阶级的分野如何划分呢?毛泽东完全抛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定义,提出按各人的思想来划分。然而,思想是个形而上的东西,几乎难以捉摸,于是这个分野最后只能划定在个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出现在文革中依其人与毛私人的关系来划线的荒唐现象。公有制和党的特权垄断是官民之间矛盾无法解决的根源,毛泽东就声称要依靠“不断革命”来解决,甚至像文化大革命的运动,便要每七八年进行一次;斗争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还要进行。毛泽东至死不愿承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即官僚主义阶层当权派的形成,是由于共产党的经济政治垄断所造成,他自己就是这个垄断的始作俑者和这个特权集团的总后台。因此他当然没有可能来纠正和禁绝。这就决定了他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又必然失败。因而也无可辩驳地表明了毛的空想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破产。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官僚主义当权派与人民的对立与矛盾,只有废除一党的特权垄断,实行民主,完成真正的民主主义变革才能达成。然而这又正是毛泽东所不愿和不能采行的。我认为这原应该是我们从文革中可以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遗憾的是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政治的改革被搁置,官僚主义当权派事实上已在复活和发展,并且还和金钱结合了起来,形成新的权贵资本主义,文革仅有的一点积极意义也就完全丧失。如上所述,全面深入评价毛泽东仍是一个十分艰巨而炙手的问题。要想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恐怕不是短期所可能的事。

这种对历史和现实复杂性的思考,正是周先生高明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2 09:02 , Processed in 0.0363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