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43|回复: 0

王玉贵  近十年来人民公社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0

主题

9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发表于 2012-10-21 2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
http://www.hprc.org.cn/cnki/zdsj/200906/t20090610_7603.html

近年来,学术界对人民公社问题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公社化运动发动的 原因及其与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关系、公社制度的功能与绩效、公社制度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争鸣。但是,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单 ,研究成果特别是高质量的成果偏少,研究队伍不够充实。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进行学科整合,拓宽研究思路与视野,加强比较研究。

人民公社作为一个曾经在中国农村存在了近30年之久的重要制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凡想理解中国现代化的人都不能绕开公社,研究公社是把 握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1]正因为如此,人民公社制度一直是学术界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对人民公社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取得了不少成果。

第一
,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专著与论文。就专著而言,有凌志军的《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张乐天的 《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中共嘉善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的《田家英嘉善调查与〈农村人民公社60条〉的制订》、康健的《辉煌的幻灭:人民公社警示 录》、罗平汉的《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辛逸的《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宋海庆的《人民公社兴亡录》(2)、安贞元的《人民公社化运 动》、宋连生的《农业学大寨始末》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高王凌的《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等。此外,不少专著也专辟 章节对人民公社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如薄一波带有研究性质的回忆专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邓子恢传》、董辅礽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及苏星的《新中国经济史》等,都专设章节对人民公社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就论文来说,据中国期刊网统计,1995年以来共发表以人民公社为题的文章百余篇。

第二
,一些学位论文或科研项目以人民公社为题目或涉及到对人民公社的评价。辛逸的博士论文《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0), 公社化时期我国农村的收入分配制度做了深入、独到的研究。王玉贵的博士论文《人民公社研究》(苏州大学,2000),探讨了人民公社制度由确立到解体的 过程、公社化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变迁及其特征和人民公社的制度功能与绩效等。孙怀新的博士论文《建成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初期农村人民公社的实践》(中共 中央党校,1996),重点探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与人民公社制度的初期调整。崔伟的学士学位论文以昔阳大寨为个案,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中 期至70年代中期人民公社体制的变迁过程[2]301-328。罗平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民公社史研究”及其最终成果《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 版社2003年版),把人民公社史的研究在总体上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
,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研究领域有所拓宽,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人民公社史的研 究内容和方法。如张乐天运用社会人类学方法,对人民公社进行个案实证研究,其《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一书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 认为是“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新突破”。除了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十分关注对人民公社史的研究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方志学研究中也有不少成果 涉及到人民公社问题。第四,出现了一批在农村人民公社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专家学者。较为突出的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罗平汉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副 教授辛逸博士等。

主要观点述评

近十年来
,学术界在农村人民公社史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党的主要领导人与人民公 社化运动的关系1.毛泽东与人民公社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的提倡下而兴起 ,完全是毛泽东个人意志的产物[3]1051。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人民群众的自发创造,是经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倡并在全国推开的。还有学者 认为,“公社”一词虽然不是毛泽东最先提出的,但由于它也能充分体现毛泽东一直要求办大社的想法,因而他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欣然接受,而且当时认为人民公 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解决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重要问题,而能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按照党内当时的习惯,非毛泽东莫属。 从这一角度看,认为公社化运动是毛泽东发动的,也有一定道理[4]。关于毛泽东决定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学者们在赞同中央有关决议以及薄一波相关论 述的前提下,又有新的认识。有的文章详细考察了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之间的关系[5]。有的学者认为,人民公社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浓 厚的空想共产主义与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我们党和毛泽东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 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轻率地发动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6]。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包含着毛泽东构想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思路,这一模式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1)实行“一大 二公”的所有制形式;(2)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副渔结合;(3)全民武装,全民皆兵;(4)政社合一;(5)向全包下来的福利制度努力。正是这些考 ,构成了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并长期坚持人民公社制度的主要依据[7]2.关于刘少奇与人民公社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后不 ,刘少奇就冷静地指出人民公社是一场社会试验,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就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全党对人民公社的认识程度而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这也 是他从生产力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地考察人民公社的必然结论[8]3.关于邓小平与人民公社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最初邓小平和毛泽东一样,认为人民公社的 出现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途径,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根本弊端,并超过了毛泽东 的认识深度,但不能被毛泽东所接受。因此,邓小平能在其第三次复出后积极支持并推动对这一制度的彻底变革[9]

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得以仓促发动的 原因

学者们普遍认为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是头脑发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产物[10]。具体来说,有党的领导人的大力提倡与推波助澜;有自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因人为推动而形成的高潮迭起的社会心理在起作用;“大跃进”运动所掀起的狂热气氛的影响;是跑步进入共产主 义的现实需要。在理论上,主要是受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的错误认识以及“不断革命论”的影响[11]。还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发动,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以内因为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以主观原因为主;既有下层原因又有上层原因,以上层原因为主[12]。还有学者 重点对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发动并最早实现公社化的原因进行了个案探讨,认为河南省委此前对所谓右倾错误的批判助长了“左”倾情绪的发展,主要领导人为迎合上 级口味而对大社优越性片面夸大,毛泽东对此作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由于河南是全国首先全部实现公社化的省份,其主要特征如“一大二公”的基本制度、平均 主义的分配方式、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制度、大办公共食堂和供给制的实行等,都对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13]

关于人民公社的评价

1.关于人民公 社的历史地位。学者们普遍认为,应把195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前后延续了20多年之久、作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人民公社制度区别开来。对一哄 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无论就其领导方法来说,还是就其直接后果而言,都应基本否定。对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基层制度,学者们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对于 当时的决策者们来说,公社制度之所以能存在20多年之久,除了有其主观上的政策偏好外,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政策预期,集中表现 1)满足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对巨额资金缺口的需求;(2)适应了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广泛介入与全面干预,维持了农村地区的长期 稳定;(3)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障功能[14]。另有学者认为,建立在“一大二公”基础上的政社合一的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体制、近乎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制 度、对农副产品几乎垄断的统购统销、对公社社员在择业和迁徙等方面超经济的严密控制、农村人口形势的日趋严峻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地窒息了广大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导致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长期停滞,延缓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15]。有学者认为,尽管在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 村社会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进步,如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村的社队工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也都从无到 有地有了发展,公社化时期我国农村社会也基本是稳定的,但是这不能归功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如果没有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我国农村 地区的发展肯定还要迅速得多,结果也会更好,因此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在总体上应予以否定[16]。还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地区 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虽有某些进步,但由于公社体制存在着严重弊端,最主要表现在生产和管理上的政社合一以及产权不明的“三级所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是公社内部强迫命令、“瞎指挥”和“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始终不能根治的根本原因[17]414-421。笔者认为,对人民公社的评价不宜过分肯定, 为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人民公社制度在总体上不能说是成功的。但也不应简单化地予以全盘否定,作为一个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了26年之久的政治、经济组织,自然 有它长期存在的依据,应以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给予客观冷静的分析,得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结论[18]

2.关于人民公社的历史分期。有 研究者认为,应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提出与确立把人民公社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者为“大公社”时期,后者为“公社”时期[18]。有学者又进一步将 这两个时期细划为若干个小的阶段。其中第一个时期可分为公社化运动的酝酿准备、正式发动、初步调整、出现反复、再次调整等几个阶段;后一个时期可分为“三 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文化大革命”中试图推行基本核算制单位由生产小队向生产大队过渡的曲折与反复、公社制度的最终解体等阶段[19]6。还 有学者以人民公社制度变迁中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作为人民公社分期的依据,认为人民公社的历史可以分为建立、调整、稳定和解体四个历史阶段[20]。我们认 ,就全国范围和宏观而言,按照人民公社制度自身不断演变的过程,将其分成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似更为合理:19588月底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 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起到1962年初“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提出为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阶段,1962年初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为巩固阶段,197812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到1983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 政府的通知》为解散期或消亡期。

3.关于人民公社与民粹主义的关系。这是学术界争论得特别激烈的一个问题。1998年底,著名学者、党史专家胡绳发表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一文,认为毛泽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曾染有民粹主义的色彩。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幻想不经过生产力 的大发展,就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是最明显的表现。胡绳的观点获得了大部分学者的赞成。有的文章还对人民公社与民粹主义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考察, 认为二者在思想根源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在根本实质上都试图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理论渊源上,都源自于空想社会主义[21] 另有学者则认为晚年毛泽东的思想中并没有民粹主义色彩,仅有某些空想社会主义的成份[22]

4.关于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这是学界投入很多精力并取得许 多重要成果的一个方面。其中,辛逸的专著《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23]。就研究论文来说,有学者对公社化之初的供给制进行了具体 考察,认为供给制主要有3种具体形式:即粮食供给制、伙食供给制、基本生活供给制。实行供给制的主要原因有:当时的决策者认为这一分配制度是尽快实现向共 产主义过渡的主要措施;相信虚报浮夸的数字,认为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增长,从而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很强的政治意 ,为人们共产主义觉悟的养成、为实现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的转变、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供给制的主要弊端有:造成了粮食的巨大浪费; 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助长了平均主义;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主要教训是:不顾生产力的现状而人为地改变生产关系,把平均主义 的东西当作共产主义的内容加以推广,结果只能是欲速而不达,阻碍社会的进步。从而让人们更加认识到这样的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绝不是平均主义,共同富 裕不是同步富裕,更不是挖富济贫,而应是允许一部分有条件的地方、个人先富起来,发展生产力,然后才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24]。有学者在充分查 阅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对人民公社由实行供给制为主的分配制度到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转变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25]。另有学者认为,公社 化时期分配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平均主义,尽管它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以及国家对农村地区还难以全面顾及的情况下,有着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说,这一政 策严重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在客观上隐蔽了农村地区的人口紧张状况,并导致了农村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26]。还有的学者将人民公社的分配制 度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公社化之初实行了以供给制为主的分配制度,20世纪60年代调整后实行了以工分制为主的分配制度,但仍带有严重的 平均主义特征,这正是最终被以大包干为特征的分配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27]

5.关于公共食堂。公共食堂是公社化之初的一项重要制度,不少学者对此 进行了专门考察。关于公共食堂之所以能一哄而起地普遍建立起来,研究者认为其原因是复杂的:“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劳动力紧张,刺激了公共食堂的发展;人民 公社的建立,则加速了公共食堂在全国的普及;当时人们在对公共食堂“优越性”的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公共食堂的兴起在当时也确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与一些领 导人对公共食堂的赞赏有加也不无关系[28]。有研究者对公共食堂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将其划分为一哄而起、勉强维持、最终解体三个阶段 [29]。还有学者对始作俑者的河南省公共食堂进行了个案研究,认为河南省在大办公共食堂问题上对全国起了坏作用,是加剧“大跃进”失误和造成农村严重困 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付出了血的沉重代价[30]。关于公共食堂的严重问题和历史教训,研究者认为主要有:严重脱离了我国国情,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脱离 了农村生产消费水平的实际,引起了群众的普遍不满;脱离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严重侵犯了群众的物质利益[31]

6.关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学者 们认为,20世纪60年代初确立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制度为人民公社此后长达20多年的稳定提供了制度保证[32]。但也有学者指出,“三级所 有、队为基础”仍存在严重弊端,主要有:为穷过渡保留了具体形式;由于仍坚持政社合一,从而使人民公社不仅干预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是生产队的自主权,助长 了瞎指挥和强迫命令,而且削弱了党的领导和基层政权建设;存在着四面八方向生产队伸手的问题;排斥家庭经营,无法解决社员与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所有 这些问题都是在公社体制内无法彻底解决的,只有彻底废除公社制度,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33]

7.关于《农村人民公社60条》。除了有专题资料集《田 家英嘉善调查与〈农村人民公社60条〉的制订》对60”的制定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外,还有不少专题论文对此做了深入探讨。由于60”的颁布明显地 将整个人民公社时期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60”的一些基本规定也能得到有效地坚持,从而保证了农村地区的长期稳 ,因此有论者将其称为人民公社“宪法”[34]。另有学者认为,《农村人民公社60条》是对公社化之初“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的重要突破,主要表现在: 缩小了社队规模,确立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经营管理体制,在分配制度上扩大了工资部分的比例,恢复了农民经营自留地和从事家庭副业的合法权利。这一 条例的颁布,表明党的主要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公社化之初急于过渡的左倾思想和做法,对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农村形势的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限 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该条例仍把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经营管理制度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加以坚持与固守[35]

8.关于人民公社化运 动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在人民公社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不仅引发了党内矛盾的产生,而且随着这一矛盾的不断加剧,特别是在对为巩固人民公 社制度而发动的“四清”运动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使得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36]

9.关于人民公社制度的遗产。有学者认为,公社制度的集体主义情结,政社合一的社会组织结构,乡镇企业的经营理念,严格控制、高度统一的文化体制,抓革 命、促生产的思维观念,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等重要遗产,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和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7]

10.关于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研究者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制度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主要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 ,不能急于变革,急于过渡;任何工作都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典型试验,不能一味地依靠发动群众运动;搞社会主义应该允许多种模式、多种途径并存, 能强求一律;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发现了缺点、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能硬坚持,甚至加以发展[38]457-471。另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必须正确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避免做出超越阶段的事情;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应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不能以抽象 的平等公正为原则;贫穷绝对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9]

11.关于人民公社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人民 公社体制内孕育成熟的,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扬弃[40]。不少学者对此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正是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最终导致了人民公社体制退 出历史舞台,二者是一种此消彼长,难以共存的关系[41]。一些经济学研究成果还对人民公社体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根本区别做了深入研究,认为二者并不存 在相融性[42]。还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公社化时期不彻底的责任制对公社制度的最终解体起到了催化作用[43]。有的文章则对公社化时期以自 留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家庭副业进行了探讨,认为以自留地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副业,是公社时期给予社员的所有权较为完整的一项制度安排,它赋予社员对自留地较 长时期的使用、收益和部分占有之权,同时允许农民对其实行家庭经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公社体制消失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就是对公社化时期家 庭副业的继承和完善[44]

关于人民公社的比较研究一是与城市人民公社的比较。

有学者认为
,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既有某些相同的特点,又有 明显的区别。相同点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在指导思想上都有明显的“左”倾色彩;在组织形式和所有制结构上都有“一大二公”的特点;政权性质都实行“政社合 ”的管理体制;“共产风”等现象都很严重。不同点则表现在6个方面:与农村人民公社相比,城市人民公社的类型比较复杂,有的实行城乡结合,有的以街道为 中心,有的以国营企业和机关学校为主,有的以整座城市为一个公社;所有制结构不同,农村人民公社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城市人民公社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主要任 务不同,农村人民公社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城市人民公社则以发展工业生产为主;社员成分复杂程度不同,农村人民公社较为简单,城市人民公社比较复杂;党的 主要领导人在发展城乡人民公社的态度上不同,对发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热情很高,对办城市人民公社则比较谨慎和冷静;分配方式不一样,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工 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城市人民公社则实行工资制[45]。二是与国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比较。有的学者把人民公社与苏联的集体农庄相比较,认为 两者在成因方面同中有异,在组织形式上都实行高度集权,具有相似的组织职能和激励机制,人民公社的生产效率更低,且对农民更不公平[46]。还有的学者把 人民公社和以色列的基布兹进行比较,认为二者在所有制和劳动制度上是相同的,但在组织程度、管理方式、分配方式和发展命运等方面有明显区别[47]。三是 进行历史比较。有些文章还把人民公社与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规定及其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48]。简单化地把人民公社与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虽不一定恰当,但却有利于将人民公社的研究推向深入。

关于人民公社制度最终被取消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
,人民公社制度的失败是这一体 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导致这一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1)政社合一,政企合一,政府直接操作、经营农业,是根本原因;(2)排斥市场体 ,企图跨越不可逾越的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主要原因;(3)严重的平均主义是重要原因;(4)用群众运动来发展经济是又一原因;(5)农村干 群文化素质较低和国内民主的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49]。还有学者从考察人民公社的体制弊端着手,认为公社制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主要有:调整后 的公社体制是纠“左”不彻底的产物,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思想的大解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直接导致了人民公社的最终解体;农村商品经济的大规模 发展也是促使人民公社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50]。也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的失败是由这一制度的目标手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具体表现在:公社化 剥夺了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解构了广大农民的心理基础;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能动性,解构了这一制度的内在动力;剥夺了农民当家作主的 权利,解构了公社政治平等和民主参与的政治基础;过度提取农村资源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构了集约化生产的规模效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农民 质疑公社制度,解构了人们对公社发展前景的心理预期;承包制的实行使农民有了明晰的土地使用权,解构了“一大二公”的集体所有集体使用的公有制,农户对劳 动成果的自主支配解构了劳动贡献与劳动分离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相对分离解构了“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 是公社制度本身的发展解构了这一制度自身[51]。另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特征为国家全面控制和干预生产队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使得生产队的产权严重残缺,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严重下降和农业生产的长期徘徊不前,这是公社制度最终失败的真正根源[52]。还有学者认为,人民公社迅 速瓦解是由于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行为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公社化运动存在明显的空想色彩,实质是一种反现代化的运动,忽视了农村社会主体 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3]。此外,学界还对人民公社制度的解体过程、公社化之初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 人民公社的退赔工作以及农业学大寨运动等进行了研究。

不足与展望

尽管学术界对人民公社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研究队伍不够强 大与充实。在“国史”学界,有的人长期研究社会主义改造,有的专门研究“文革”,有的侧重研究知青问题,有的侧重外交问题,但专门研究人民公社问题的学者 还为数不多。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不够。三是资料特别是档案材料的发掘和利用还有待加强。要改变上述状况,不仅要大大充实研究队 ,加强组织工作,召开必要的学术讨论会,更关键的是要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拓宽研究视野,转变研究思路。1.从更深的层次挖掘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 动及其始终坚持人民公社基本制度的原因。作为在中国社会延续了20多年之久的人民公社组织,单纯从毛泽东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角度来论述,或简单地予以全 盘否定,显然是不够的。作为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杰出政治家,尽管毛泽东的晚年思想严重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但毕竟还没有发展到完全以空想来取代实际的地 步。同时,对这一制度的功能和作用也应给予客观冷静的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2.人民公社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单纯运用某一 个学科的理论,从一种角度进行探讨,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3.应继续加强比较研究。 一方面是加强人民公社与中外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比较研究4.在加 强档案和口述史料的征集与运用的基础上,重视对个案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学术性,力争避免使学术研究单纯成为方针政策的注解。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崔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人民公社体制剖析[M]牛军.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3]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王玉贵,.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5]王玉贵,.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张春海,.新村主 义理想对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郑黔玉.人民公社中的毛泽东乌托邦情结[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2(4).
[6]韩曦.毛泽东人民公社思想探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姜建芳.试析毛泽东的公社“情结”[J].河南职业技术 师范学院学报,2004(1).
[7]陈立旭.50年代后期毛泽东由人民公社构想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J].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2);陈立旭.“人民公社”到构想中 的社会主义模式———略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8]杜本礼.刘少奇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9]刘金田.邓小平对人民公社的历史思考[J].党的文献,1999(3).
[10]冯志来.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N].经济学消息报,2000-09-08.
[11]温锐.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熊启珍.试论人民公社兴起的动力与理论依据 [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2);李占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社会经济思潮[J].东方论坛,1997(4);黄金魁.农民 社会心态与人民公社化运动[J].零陵学院学报,2003(4);孙怀新.建成社会主义的理想与初期农村人民公社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博士论 ,1996;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兴起的原因[M]当代历史问题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王礼生,.人民公社兴办原因再探[J].求索,2002(6).
[13]孙保定.“大跃进”期间的河南农村人民公社[J].党的文献,1995(4);袁德.对河南首先实现人民公社化的历史考察[J].河南师范大学学 :哲社版,1997(6).
[14]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3);辛逸.实事求是地评价农村人民公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 ,2001(3).
[15]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7(2);谢志岿.论人民公社 体制的组织意义[J].学术界,1999(6);王秋成.关于“人民公社”的历史反思[J].理论学刊(济南),2000(1);徐祥临.走出关于人民公 社的认识误区[N].经济学消息报,2000-08-04.
[16]曹水苗.应准确地为人民公社定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7]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8]王玉贵.人民公社研究:6[D].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0.
[1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0]辛逸.关于人民公社的分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21]焦金波.从制度变迁的特征看人民公社的历史分期[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2]郭计中.民粹主义与人民公社化运动[J].党史教学与研究,2000(5).
[23]刘志光,.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与民粹主义研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00(2).
[24]辛逸.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5]罗平汉.人民公社供给制探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3);罗平汉.人民公社建立之初的供给制[J].党史研究资料,2002(3).
[26]周彪.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形成[J].社会科学研究,2002(6).
[27]翟全祯,.剖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中的分配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3).
[28]邓智旺.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分配制度[J].浙江档案,2004(11);梅德平.60年代调整后农村人民公社个人收入分配制度[J].西南师范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29]罗平汉.1958年农村公共食堂骤然兴起探因[J].党史研究资料,2000(10).
[30]罗平汉.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王逍.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兴衰之历史演变[J].党史研究与教 ,2001(1).
[31]贾艳敏.“大跃进”时期的河南农村公共食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6).
[32]梁淑珍.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0(3).
[33]范晓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体制探析[J].党史研究资料,1999(12);陆世宏.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为何徘徊不 ?———毛泽东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确立[J].桂海论丛(南宁),1999(5).
[34]黄道霞.人民公社:从诞生到消亡:[J].半月谈,1998(11).
[35]罗平汉.《农业60条》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36]高永昌.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根源初探[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5).
[37]刘倩.人民公社制度遗产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C]费孝通.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于建嵘. 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5).
[38]郭德宏,.人民公社的经验与教训[M].梁柱,.历史智慧的启迪——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9]甘毛文.略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蒋励.人民公社的失败和教训:,[J].南方农 ,2003(1,2);张雅丽.试探人民公社实践的教训[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6).
[40]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3).
[41]曹水苗.应准确地为人民公社定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2]林志友.人民公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温静.人民公社与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机 制的比较[J].调研世界,2003(6).
[43]郑有贵.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率先进行并首获成功[J].中共党史研究,1998(5).
[44]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家庭副业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0(5).
[45]李端详.城市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2004(5).
[46]薛风伟.苏联集体农庄与中国人民公社之比较[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47]李忠俊.基布兹与人民公社的比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48]刘佐民.《天朝田亩制度》及其实践与人民公社[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4).
[49]刘洪英.人民公社的兴亡和历史的反思[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1).
[50]范晓春.浅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公社解体的历史原因[J].党史研究资料,2001(1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M]当代历史 问题札记二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1]刘娅.目标.手段.自主需要——人民公社制度兴衰的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
[52]辛逸.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曹水苗.对取消人民公社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 ,2000(2).
[53]章征科.人民公社骤兴速散的内在原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 Style Definitions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7 06:17 , Processed in 0.0627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