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90|回复: 0

徐泽荣:有关朝鲜战争的面访纪录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2-9-10 00: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地址: http://blog.boxun.com/hero/xsj1/391_1.shtml


吳瑞林 四十二軍軍長
    我曾兩次負責將解放軍中的朝籍官兵遣返回朝事宜。兩次遣返總數約為五萬人,其中一萬八千人帶武器。他們基本上都願意返朝,只有極少數要做說服工作。第一次遣返是在一九四五年,在安東。當時接待金日成和其下屬幾千人(大部分是原解放軍中的朝籍官兵)。我陪他做帥服,給其餘人做軍服,讓他們回去開國。第二次在一九五○年,在鄭州。遣返費我記得是每人五元。朝籍官兵分布於各野戰軍,但以四野總部機關負責遣返工作。由於負責遣返工作,故我對要打仗一事曾有所聞。
    六十年代末反英抗暴時,毛、周曾交代我:率三、五艘砲艇進入香港海面,砲擊英海軍艦艇,斃、傷其二十至三十人;如其追擊,則反身將其擊沉。任務圓滿完成,但英艦沒有追擊。陸上黃永勝受命集中一百門砲轟擊對方邊界陣地,但結果連一輛吉普車都沒傷著。此舉的目的是支援香港地下黨和左派。雙方都沒公開事件。
    周還曾交代我和印尼共之第三把手談,勸其將黨員移居蘇門答臘、西伊里安等山高林密地區,以利發動游擊戰爭。印尼共產黨員的集中地爪哇,地形不利於游擊戰爭。印尼共沒怎麼聽進這個建議,只移居了一部分人到西伊里安。
    我在一九五○年七月初朝鮮戰爭爆發十來天後,即率二參謀人員到北朝鮮勘察地形。一九五一年春,毛曾單獨約我談五個小時,了解朝鮮戰況。(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北京)
    四十二軍有個獨創,就是自一九四五年起搞了個「電訊報」,收記電台播出的時局電訊。翻譯成中文後,複寫三、四十份,發到全軍營和營以上單位。韓、日、美電台都有華語廣播,「六·二五事件」第二天上午就聽到了,告訴了我,但我當時連政委也沒告訴,直到事件公開後才講。四十二軍戰士至一九五○年時有二分之一是解放戰士,來自全國各地。能通過「電訊報」了解自己家鄉的情況,很高興。麥克阿瑟的講話我們都知道。
    美軍發性交證,從俘虜兵身上搜到的。我親自問過一美軍上校俘虜,證明真有其事,二戰時有,歷史上也有。沒有證做了要受處罰。證的上面是英文,下面是韓文。以此作教育我軍士兵的材料。志願軍強姦朝鮮婦女的,開始要槍斃,二次戰役後金日成講了話,以後一般的便不槍斃了。
    對士兵的教育包括強調我國人民是優秀的民族,長期強盛,只是晚清時弱了,慈禧不搞軍隊,不用好人;中國人不當別的民族是敵人,而是當親兄弟,有文成公主、王昭君和親之舉。
    分析朝鮮的地形。我國是東流水,朝鮮是西流水。清華大學、東北的大學教授來講都沒講到這一點,他們講的與軍事聯繫不起來。朝鮮山高水高,山地多,河流多,森林多,有利於我,不利於敵的重型裝備。公路一斷,敵坦克、大砲就沒辦法。森林多有利於我隱蔽。但朝鮮半島三面環海,不利於我大踏步迂迴包圍,敵人有海上迂迴的優勢。人民軍後來有了教訓。
    朝鮮戰爭爆發,周總理發表聲明後第三天,六月三十日,高崗召我去瀋陽,命令四十二軍集結到鴨綠江一帶。我即提出化裝偵察,高同意。七月初,我即率一作戰處參謀、一情報處參謀,化裝成火車司機到平壤以北偵察。從新義州至平壤,再從平壤經江界回來平壤。中部、臨江、東部都去了。一路上下車看,指手劃腳,我講,作戰參謀記,情報參謀畫。去了六天,主要是沿鐵路沿線看。政委、副軍長都不知道,我對他們說是去開會了。坐在車長室裡,吃飯也在裡頭。事先沒通知朝鮮方面。後來其內務部發現了,以為我們是特務。告訴金日成,金估計是我,沒驚動。如發生問題,只好出示身分證。金後來對我講「估計是你」。
    朝鮮方面給的地圖很一般。四十二軍偵察隊一九五○年十月十六號就入朝,十七號曾接到過一項入朝口頭命令,十九號就打響了。訓練士兵用爆破筒、炸藥包打坦克。用日本舊坦克,我先做示範,副軍長接著做。包圍住敵軍,一夜解決不了,白天就不好辦。我越打越勇,越打信心越高。四十二軍的傳統曾給越南人講過。我寫的回憶錄就取名為「美軍敗於我手」。
    四十二軍繳獲多,包括一二○榴彈砲。司機跟部隊走,繳獲汽車先開走。我曾將一輛新吉普車送給彭總(第三次戰役後),彭總很高興,以後將一輛戛斯車送我。三十八度線是我四十二軍首先突破的。曾想送一架五十倍望遠鏡給彭總(在龍頭嶺時),彭說留給我用,頂一個團。
    聽外台華語廣播,知道朝鮮戰爭爆發了,心想生產任務要結束了。一九五○年三月四十二軍奉命轉入生產,兩個師在河南、安徽、湖北的大別山開荒,一個師修水庫當臨時工。既然是分散生產,以後又會與人民爭地,乾脆決定去北大荒,那兒土地多。我心想,我四十二軍搞生產也要搞出個名堂來。四十二軍曾流行一對聯:「興安嶺下練雄兵,兵強馬壯;黑龍江邊開屯田,為國為民。」搞生產時,決心二至三年達到自給並有餘糧上交。強調了生產同時不要忘記手中槍。
    砲一、砲二、砲八師車輛多,砲重,在江南丘陵、水網地帶不適用,撤回東北,但騾馬馱的砲都留下了。
    戰爭爆發時,只有四十二軍一個軍在東北,高崗說我是空軍司令,要將其人員編足。四十二軍沒復員,其中解放戰士有七千人。將四十二軍充實後達七萬多人。高崗是誠心誠意建設這個軍的。周發表聲明後第二天,毛就指示高崗,將四十二軍調通化。六月三十日高召我到瀋陽交代任務,回哈爾濱後第三天,即七月三日,高即派來專列,運兵七天,集結到通化,其他車讓路。我去瀋和回哈時均使用專用車。
    四十二軍駐北滿時沒見蘇聯運武器給北朝鮮,聽說都是由海參崴用船運去了。毛一九五○年二月回國時,四十二軍警戒滿洲里以東三百公里。
    入朝前什麼軍事地圖都沒給,軍中亦無蘇聯顧問,也沒心理準備蘇聯出空軍。更沒說要打南朝鮮。蘇聯人從來看不起我們。(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北京)
    入朝作戰前曾對敵軍作過研究。美軍作戰時間並不長,二戰時在歐洲和太平洋島嶼和德國、日本打過兩年多。我軍自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五○年打了二十三年。美軍和其他國軍隊亦無法比。英國軍隊打得稍長一些。
   
    四十二軍有個特點,它一成立就與美國訓練出來的新一軍、新六軍作戰。與美軍作戰的方法,四十二軍從打新一軍、新六軍時就知道了,當然也有所不同。
    供應情況:根本不能取之於敵,也不能取之於民。靠士兵背五天乾糧。朝鮮道路窄、彎,坦克一壓就壞了,嚴重影響後勤供應。
    麥克阿瑟是老資格,夜郎自大。其實本事並不大,在菲律賓時,美軍那樣的裝備,他都打敗仗。同毛、朱沒法比。沃克穩重一些,李奇威是少壯派,敢命令,有北非登陸經驗,反應快。敵軍官多從學校出來,戰鬥經驗不如我豐富。敵人內部經常火併,會為了女人火併,俘虜兵講的。我指揮官比美、日指揮官都年輕。
    蘇聯估計我軍一過江,敵軍就會來轟炸渡口和東北,故先派來了一空軍師。我們從來沒有把勝負寄託在空軍上,解決戰鬥主要靠步兵,去一個空軍師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彭總當時(一九五○年十月八日)就同我講,不要把勝負希望寄託在蘇聯出空軍掩護上,寄託就會犯錯误,但苏聯空軍將來可能會來。
    一九五○年十月八日大會,由高崗主持,介紹情況。彭說帶耳朵來,先按次序聽取各軍備戰情況。沒有出現高崗講不同意見的情況。
    四十二軍匯報達二個小時,高崗想要彭總多講,故打斷我,但彭總很有興趣要我繼續講,說:「你放心,你講完。」講敵我特點,如何對付敵人的具體作法。政委周彪也講這些。
    彭總問有什麼困難,我提要換背包帶,兩指寬的背包帶。東北無庫存,請示中央。三天後就用火車運來了。當時知道中央沒有武器庫存,故不伸手要東西,相信可以從敵人那兒繳獲過來。
    第二批出國作戰部隊換了蘇聯武器。蘇聯武器如步槍還是不錯的。調集第二批部隊需要時間。第五次戰役,老部隊輕敵,認識跟不上去。一八○師失利責任在師長,敵人並不強。個別損失難免,沒有常勝將軍,趙子龍也有天水之敗。金日成部隊損失也很大,從中國回來的部隊紀律好,新組建的部隊紀律不好在所難免。
    人民軍北撤後,放在鴨綠江邊整訓,其中有南朝鮮俘虜兵五萬。
    原子彈問題:有大山阻隔,原子彈的威力就大減了。敵人用過氣浪彈、細菌彈。一九五二年時,彭總曾下過命令,細菌戰過後準備打原子彈。
    一九五二年三月某日晚上,敵機一百多架在我四十二軍防區上空盤旋,不投炸彈,只投細菌彈。開始不知道是投細菌彈,彭總即指示各部準備明日敵投原子彈,然後以機械化部隊衝上來(彭指揮部離我部僅距五十里)。彭總司令部上部覆蓋厚度達三十公尺,就是為了預防原子彈。彭總的司令部和四十二軍在一個範圍,有三條路相通。我向彭保證敵人過不去,因已指示部隊在公路兩邊山崖裝好了六百公斤炸藥,到時爆山阻路。彭總說,那我就放心了。是在鐵原駐地,三九八.四高地,估計敵人可能在這兒打原子彈。志願軍進了洞子,老百姓也下了地道。考慮敵只會在第二線打,因第一線即前線距敵僅一千公尺。布置:第一線是團,第二線是師,第三線是軍。
    毛說把北朝鮮幾百萬人口的吃、穿、用全包了。人民穿得跟我們一樣。
    四十二軍傷亡很多,但也不到一萬人。(一九九三年九月二日,北京)

師哲 毛澤東的俄文翻譯
    朝鮮戰爭爆發後第三天(二十八日)早上八點毛臨睡前,我持文件去見毛澤東(例行公事),毛告訴我朝鮮爆發戰爭了,毛說他的消息來源是法新社。北朝鮮方面在戰爭爆發後一星期,才派一少校來北京通報中共中央。
    金日成在戰爭爆發前曾三次訪蘇談戰爭計劃問題。斯大林曾告訴毛金的打算,但沒透露詳情。毛告訴我,金和斯一直在嘀嘀咕咕。關於金——斯會談的細節,中方通過大使館、蘇駐華顧問以及其他情報渠道知道一些。毛對金只和斯大林談的舉動,心裡是很不舒服的。
    又過了三、五天,毛對我說,金的戰爭從策略上、戰略上說都不正確。從策略上說,金應等到美軍事人員從南朝鮮完全撤出後才打;從戰略上說,金打過三十八度線之後南下得太快,後方未得鞏固。
    金個子大,但心胸不夠寬廣。我見過他和別人爭論,臉都青了。金不著重和中國商量發動戰爭的事情,有小人得志的成分在內。我記得毛當時也有這種看法。但毛肚量大,容忍了金。
    關於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出兵援朝之事,我記得毛自始至終強調兩點,一是不能見死不救,一是唇亡齒寒,別的沒多說。毛欣賞彭德懷能吃大苦,打硬仗。朱德生活上就要有一定的標準才行。毛對彭的主要意見是彭不大聽話。
   周恩來當時對朝鮮戰爭的態度,認為這是朝鮮的事,對於出兵援朝一事一直猶豫,考慮國家需恢復元氣較多。他似乎一直在設法找折衷的辦法,但苦於找不出。
    周一九五○年十月八日飛蘇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對出兵援朝一事的意見是一半對一半,因此他到蘇聯後便對斯說不出兵了。但從斯大林休養地返回莫斯科後,又接毛的電報說決定出兵,他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他是國家的總理,必須顧及國家的建設。
    周為了謹慎起見,找了林彪一起去和斯談。周去蘇時乘的是美國道格拉斯飛機,慢,又要加油。林乘的是蘇軍飛機,比周晚幾個小時到斯大林的別墅所在地。周於林未到時參觀風景,等林到。林此行表現得吊兒郎當,建議讓金開展游擊戰,斯沒採納。
    周——斯會談開始前,斯等了一晚上沒睡覺。會談從晝到夜,又從夜到晝。午、晚、早飯賓主均一起吃,邊吃邊談,喝很多酒。斯視自己為東方人,對中國革命的動機和心地都是好的。彭後來想出部隊輪番換裝的主意,蘇聯顧問有意見,斯卻說聰明。周大約十八日回京,十七日他署名的電報(見「毛澤東建國以來文稿」)可能是讓人代簽的。(一九九三年八月三十日,北京)
    高崗沒有不同意見。只是東北負擔重,希望國家支援他。
    金日成於二月,四、五月之間,九月來過北京。
    粟裕個性很強,過於自信,好高鶩遠有一點,主席喜歡他。彭德懷的想法,不出兵則已,一出兵就要打勝仗,彭的威望比粟裕高得多。
    劉少奇不懂軍事,只是第二把手,不能表現太充分,在部隊裡威信不高。
    任弼時,歷史長一點,理論基礎好,沒獨立性,不反對毛澤東,敢發表意見,毛絕不見怪,一講一兩個鐘頭,毛聽得進去。
    林伯渠、董必武跟毛的尾巴,沒有個人的意見。林彪也比較敢講,不在於有新意,而在於表現自己。高基本上說不出什麼東西,基本上順應林,東北部隊是林的。
    李克農很乖,聽中央,沒有什麼獨立見解。
    一九五二年談判,金要依靠我們,斯大林很清楚。推金到第一位,實際上事情都是由中國辦的。
    金見到斯,頭都抬不起來,不敢說,害怕。斯說金在戰場上很勇敢。
    金說不來俄文,會幾句,但會東北土話。
    口頭協議:如果需要的話,在一定的條件下,蘇答應出空軍。
   
    斯這樣告訴劉少奇:金為國家統一而求戰,我不便表態,精神是好的。金很勇敢。同時說金有任何行動都必須和中國談。大人物往往不往清楚裡講,只用暗示。斯說金很勇敢,說他有勇無謀的意思也在內。我陪周去蘇聯時講的。(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四日,北京)
    共產國際裡有關中國的檔案於一九四九年以後就交還給中國了。
    一九五○年十月二日毛澤東給斯大林的電報(說出兵的),有沒有發出去,我不知道,我當時還沒回中央。
    一九四九年七、八月間劉少奇訪蘇。金日成也去了莫斯科。斯——劉會談,以後斯——毛會談,有時就我一個翻譯,斯此時想表明相信中方。斯、劉、金三人會談。劉、金曾為某事弄得不太愉快。金對中國人擺架子、聽不進中國人的意見,不尊重我們的戰爭經驗。金有個人英雄主義,要在蘇聯人面前吹牛。又對其黨內軍內延安派懷疑。斯自認是東方人,他是高加索人,黑頭髮。把劉當成小弟弟。斯所說革命中心轉到東方,劉不敢承認,我敦促劉誠懇一些。
    毛澤東訪蘇時,斯和他談金的計劃。毛心裡下了決心,同斯的看法一樣,但在外表上要擺擺架子,不能讓人看出是斯指揮我。毛往往接受了斯的意見,然後改頭換面說出來成了自己的意見,對內做法也一樣。為了避免予外界蘇聯參戰的嫌疑,毛建議蘇給中國軍隊日本軍火。為了避嫌,蘇給越南的軍火也是以中國的名義給的。中國人出兵幫朝鮮好辦,中朝人分不清,蘇聯人一看就知道,打仗不可能一個不死。斯想說具體一些,但毛不願談具體事。在國際事務上毛總找周恩來出面,自己怕講錯話,又想留回旋餘地。
    蘇軍在東北給了幾支槍算什麼?共產國際給了一些美元算什麼?毛根本瞧不起,這樣襯托得身分更高了。
    高崗和金日成是你兄我弟,親熱得很。
    毛的決策方式,是開會時讓大家往完全裡講。別人的意見,毛很願意聽,自己不大作聲,然後再把大家的意見歸納起來。在寫決議時,他自己心裡有數的就自行寫出來,後來可以看出哪些是毛的東西。在出兵朝鮮問題上,開始時眾人的意見是一半對一半,毛沒表態。最後毛說出兵,誰都沒有說話。林彪不考慮政治,而毛既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毛考慮朝鮮如被日本、美國占了,東北會不安寧。
    中國出兵朝鮮後,皮克自己一人曾上街遊行,慶祝毛澤東不是狄托。
    周恩來本人是不想出兵的。
    蘇朝邊界很短,通過能力差,北朝鮮軍民要避難的話只能湧到中朝邊境去,將來也只能以中國為大本營,滲透回國打游擊。(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北京)

王政柱 志願軍司令部副參謀長
    我於一九五○年三月(編者按:韓戰爆發於一九五○年六月,此處時間有误)中旬被調派志願軍任副參謀長,經過北京時總政幹部部副部長徐立清找我談話,說解方要接受新任務,準備談判,故要我去接管直屬機關事務和作戰參謀業務。到了朝鮮,鄧華也證實了中央這個意圖。關於談判,敵人放風早,中央早就考慮過了。彭總對守不守得住很擔心。
    各兵團代表各個野戰軍、各個軍區,打得好壞,有個名聲問題。
    三兵團過鴨綠江時,帶的東西負荷超過體力承擔能力。炒麵受潮、發霉,戰士吃了大部分瀉肚子。
    九兵團是華東部隊,冬裝標準不同。中央有考慮,過江以前,做了準備。但九兵團沒很好執行指示。九兵團首長主觀主義,不知道過了江那麼冷。志司也不一定知情,過了江再補發就有困難。九兵團司令宋時輪後請求處分,但沒給處分,中央考慮到有經驗不足的因素,審察此事的原始資料仍在。
    一九五一年三、四月後,有蘇聯顧問來到志司,不管作戰,主要搞情報,還搜集新式武器和被擊落的敵機殘骸,飛行地圖、報話機、美日密碼機等。和我方經常發生摩擦,有時候東西只有一份,他們也要。我們提出要先送回國,然後再由國內轉送蘇聯,他們就不高興。人民軍搞到的東西,蘇顧問和大使館要過去就容易得多。
    彭總治軍很嚴、艱苦樸素、身先士卒、不搞山頭、討厭奉承。(一九九三年九月六日,北京)

龍道權 六十三軍政委
    一九五○年五月底六月初,彭總召集我們,指示要沿隴海路洛陽至連雲港一帶布防,防止美軍登陸華東後深入腹地。西北剛解放,起義部隊多,要做好他們的工作,以鞏固東西戰線的腹地。當時鄭維三(鄭維山?)軍長休息,政委是王宗淮,我是六十三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粟裕曾去了趟蘇聯,將有關長江江防、解放台灣的圖紙洩露給朱可夫,叻戳思o律。毛不同意這種作法,把他調到了中央。可能因此沒去東北邊防軍赴任。
    彭去了三次中央,開始談西北準備情況,西北野戰軍做準備,能調動的只有十九兵團。當時也沒有多少修鐵路任務。六十四軍駐寶雞,六十五軍駐寧夏。
   
    決定一野派十九兵團,二野派三兵團,三野派九兵團,四野派十三兵團入朝作戰。
    十九兵團入朝前在山東換蘇式裝備。蘇聯槍枝質量還可以。原來的裝備是什麼都有一點,日本的、美國的等。
    蘇支持我半心半意,飛機本可飛到平壤,但只飛到清川江。國內兩個蘇聯空軍師在上海,三個在安東。
    蘇給了我兩個師的坦克,是衛國戰爭的剩餘物資。蘇聯是平原,坦克履帶只有八十公分高,到了朝鮮容易陷進水田,履帶得要一百公分高才行。所以第一至第五次戰役都用不上坦克。美國坦克前面有鏟車,而蘇聯的沒有。我們只好靠火砲,其中無後坐力防坦克砲最重要。
    九兵團凍傷不光是責任問題。國家困難多,有東西也運不進去。
    第五次戰役,中央原不太想打。火砲猛烈,將美騎兵師一個連全部打死。美騎兵師的俘虜被人民軍全部殺死。第五次戰役六十三軍完成任務,六十四軍基本完成,六十五軍沒完成。第五次戰役志司指揮協同不夠。戰後覺得美軍確實有點厲害,有人說美國人太厲害太高強了。我六十三軍一天一宿傷亡一萬八千人,生病也多,有二萬多人。我和其他軍指揮員均拉痢,要坐在馬桶上指揮。
    鐵原阻擊戰:為了防止四、五個軍被美軍切斷,要六十三軍阻擊。彭總說情願把六十三軍打光,也要保五個軍。
    第五次戰役時,看過原子彈投擲廣島長崎的電影,感到原子彈確實厲害。在高級幹部裡頭講過防原子彈問題,士兵不知道。馬林諾夫斯基這時候是蘇軍總參謀長,指示說通過中國東北的蘇軍要注意美國人丟原子彈。
    張耀祠,江西老表,現在成都軍區。(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五日,廣州)

徐焰 國防大學教授
    金日成要發動戰爭之事,毛澤東事先知道。一九五○年初,斯大林在毛訪蘇時給打過招呼,但沒具體談。金向斯提出此議,斯於一月三十日原則同意,但要金拿出具體計劃。金四月份又去。一月朝派人來華要解放軍中朝籍官兵時,此事還沒定,因毛、金都在蘇。五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金來京,和蘇駐華大使羅申一道同毛談。毛明確表示不滿,態度冷淡。金對毛故意保持距離。這些情況在朱健榮的「毛澤東和朝鮮戰爭」(日本出版)以及師哲的回憶錄中都有提及。都知道六月份要打,最近要打。金當時的意思是不需要中國支援。
    一九四九年七月劉少奇訪蘇,斯要中共管亞洲共產黨。此項許諾在先,故朝鮮戰爭事一定要問毛。蘇聯乾脆不管越共,又把日共推給中共。
    斯似欲故意挑起中美衝突,不過此事尚無文字根據。斯對毛仍不信任。
    林彪派觀察組赴朝之事不可能(衡學明「生死三八線」一書中提及)。外事無小事,紀律不允許。
    一九五○年八月軍事觀察團停派的問題,不是朝鮮方面的問題。二百多人代表團安置要求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毛沒下定決心。
    一九五○年七月下旬就估計到情況不好了,可能要持久戰。八月時就講了,情況可能不妙,有可能參戰。毛發出命令稱有必要就入朝。六月二十八日美國一插手,就知道此事美國不會罷休。開始中國對是否參戰猶豫不決。斯是希望中國捲進去。六月二十五日後蘇援朝軍火通過東北,(駐蘇)大使館很惱火。
    毛兩手準備,六月三十日下復員令,照常復員,希望儘量不參加,金宣布八月為勝利月,毛又暫停。八月下旬知道完了,八月二十三日雷英夫報告仁川登陸的可能性。駐朝使館也講,解方報告也講。九月初李相朝來京見毛(見「文藝春秋」一九九一年第六期載之回憶)。金說:「我從來沒考慮過撤退。」九月一日發動第五次攻勢。毛曾勸金撤退到錦江,金不聽。後來說朴憲永主戰是欺騙。決定權在金,金欲推卸責任。
     粟裕不願去,原因可能是十三兵團是四野的,怕指揮不動。一九五五年才去蘇訪問(針對龍道權所言)。當時東北邊防軍準備從每個野戰軍抽一個兵團。粟裕司令部不到職是件很普通的事,戰爭年代許多事不是程序化的。
    賀龍經綏遠一仗證明不行。聶榮臻、陳毅都不會打大仗。徐向前病,劉伯承傷殘,只剩彭德懷一人可選。彭與毛在對敵鬥爭方面是一致的。
    備戰時間長,要齊裝滿員,補充大砲,令彈藥與槍枝口徑一致等,很費時。
    十月十七日已過一個團,停下,十九日又前進,十八日才真正下決心。十二日曾說暫不出動。見「中共黨史資料」一九九一年第三期。
    蘇有四個空軍師在東北已有二、三個月。
    毛的會議是非程序化的,不一定標準化。一九五○年九月三十日就開會了,楊尚昆有參加。大多數不同意,毛也變過卦,何況其他人。周則依毛。毛的「別人……心裡難過」的兩句話。十三日的電報最根本。兩次停止都是顧及本國的利益。
    當時尚不清楚麥克阿瑟和杜魯門的分歧,對麥克阿瑟的言論特別注意,將他看成主流派。第五次戰役後毛就不太管了。
    第三次戰役過了三十八度線。彭是想休整後再過,毛是想過了再休整。
    金、朴曾吵一架。毛電報中說的「民主國家」就是指北朝鮮。蘇聯其時已撒手不管,中國願意怎麼定就怎麼走。這時只有彭與李奇威心裡明白誰也趕走不了誰。
    九兵團以為越往東南插越暖。彭催促其餘兩個兵團趕快上來。運輸有問題。十九兵團不滿員,每師只有六千人,裝備沒換。三兵團修寶成公路,換了蘇式裝備。彭曾認為十九兵團不需換裝,那樣的話上去也夠嗆。十三兵團於八至十月都沒換好裝。
    第五次戰役情報錯误。三月份就有決心打。提前打是怕敵側後登岸。供應不足,連吃奶的勁兒都使上了。第五次戰役令部隊知道現代化武器的厲害,以往第一、二、三次戰役的勝利,令有的人頭腦發燒。此次戰役誰指揮也贏不了,沒有新辦法。
    秋季戰役後才覺得有可能守得住。從平壤到三十八度線修了三條防線。美國要攻也消耗不起。
    第五次戰役五月二十六日結束。第二階段對第一階段不死心。人民軍二、五軍團不行了,金集團不行了。金日成明白,一軍團在東線。六月三日通知蘇聯,斯大林、高崗、馬立克。
    毛以為談判十天以後可以完。美國純粹搗亂,中方缺乏經驗,但原則上是美國錯。秋季攻勢之後,中國認識到短時間停不下來。
    戰俘問題,北朝鮮理虧,讓解放戰士五萬加入人民軍。
    三兵團被俘二萬?二野的解放戰士多,打完淮海戰役後,二野只剩十三萬人,補了很多解放戰士。幾十萬人中百分之八十是解放戰士。
    六十軍幹部不強,一打仗非出事不可。一萬四千人本來就是不革命的人居多。
    第五次戰役一萬七千人被俘,只有湘江戰役可比。
    一九五二年六月份,在停戰問題上中朝有分歧。毛還想抗一抗,十月份又較量了一下。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份最受威脅時都沒讓步。二月份就中止。七月等大選。政治問題。民主黨繼續掌政。
    抗登陸不等於抗原子彈。蘇聯有點害怕。北朝鮮人易走極端,打勝要追,打敗要急停,走兩個極端。(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北京)

方子翼 空四師師長
    混成四旅原為保衛華東,下轄四個團,殲擊團、強擊團、轟炸團、護航團。
    蘇空軍別洛夫師,後來是別洛夫軍,常轄四個師,一個師駐瀋陽、遼陽、鞍山,一個師駐安東,一個駐大東溝,一個在甫山,十一月即開始作戰。
    我四師於十月成立,到安東,別洛夫師將一師飛機撥給我作二師用(一二四架除以二師等於六十二架/師加六十二架/師),它自己等新到飛機重新裝備。
    十二月二十日跟隨蘇飛機起飛作戰,一頭一尾是蘇軍,中間是我軍。一打就亂了套了,開始志願軍還看不到敵人,很不好意思,後堅決跟上蘇軍,才打下敵機。美、英空軍英勇靈活,蘇、我軍飛行呆板。空中聯繫環節是:蘇空指→蘇地指→翻譯→中空指,極不方便,後強學俄語。這一階段,劉亞樓強調摸經驗。
    後獨立作戰,此時蘇、中共六、七百架飛機。蘇顧問從軍、師到團。別洛夫一九五二年走了,提其副師長當軍長。蘇聯人打仗勇敢,沒說的。
    聶鳳智學蘇聯大編隊。美經常是四架一組,到了作戰完成後再集中,靈活。後蘇也改小編隊,中國過了一段才改。聶鳳智不許改大編隊,使翼機受損失。
    中國三個師共用浪頭機場,還有朝鮮一師,自己飛。
    米格十五和米格十五比斯戰鬥半徑平均只有二百五十公里,故難掩護地面作戰。
    後在朝鮮搶修機場,蘇空軍挺進至清川江,中空軍挺進至平壤,強擊機挺進至沙里院,蘇也想進去,但限於陸地上空,掩護後方,又派新飛行員來學習空戰。蘇空軍對我嚴格保密,情況不告訴我,擊落多少敵機,被擊落多少都不知道。(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五日,北京)

■■■■■■■■■■■■■■■■■■■■【以上全文完】
    以上《有關朝鮮戰爭的面訪紀錄》,是以《傳記文學》雜誌第461號(2000年)同名內容光碟版文本爲發佈底本。收入析世鑒時,對光碟版文本的訛誤作了訂正,並將個別潛在亂碼字轉換爲簡體。
    ◆如欲转载析世鉴各系列内容以广流传,请务必保留原著有关重要信息(如发表原文的期刊名称与期数等)并阅读HGC关于发布内容版权的声明!
    ◆除特别注明者外,凡简体字发布内容,原文均为繁体字。除有时对若干内文标题序数作技术性处理及将繁体字原文转换为简体字外,HGC成员对所有发布内容的 正文均未作任何改动。凡原文固有讹误,均一任其旧不作改动,必要时另在发布文本中以符号“【 】”插入HGC校勘说明。
    ◆除特别注明者外,析世鉴各系列内容均是由HGC成员完成数字化处理与发布制作。
    ◆阐发观感、分享网际网路稀见历史文献,请至彰往考来——
    http://www.peacehall.com/cgi-bin/forum/bbs.pl?id=zwkl
(徐泽荣: 有关朝鲜战争的面访纪录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7 07:23 , Processed in 0.0405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