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82|回复: 0

浅谈谢晋对文革等运动的反思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1-11-19 06: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野航写了谢晋系列电影的短评,有些独特的看法,也来凑个热闹,谈谈谢晋对文革的反思,从《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来简单聊一下。

一、伤痕文学的反思边界
  1978年,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由此开了伤痕小说之风,多数写个人感受,大致的表现形式是个人由于真诚地崇拜伟大导师的金科玉律,认真地去实践,响应号召,最后不仅理想破灭,很多人还家破人亡。表面上是对四人帮的控诉,实质是对崇拜的质疑,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以正面肯定为主的。

  二、突破伤痕的反思
  如果突破了这一边界,我认为就不属伤痕文学了。有些作品把矛头指向四人帮极左以外的,很多作品暗示或者明指,那些在文革受到迫害的干部并非完美,当时许多积重难返问题,并非全是四人帮造成的。
  记得在1981年左右,我曾看到过一本杂志,类似于内部发行,或者类似非法印刷的,是一本白皮的《这一代》,就是讲一些老干部特权的。我只依稀记得其中一些内容,有一首诗,轿车匆匆从街上驶过。从这本杂志里可以看到,原来批过四人帮如何享受的特权,老干部们也一样,甚至是跟他们学的。

  三、吴遥的一贯正确
  在文革中被打倒,粉碎四人帮后复出的领导干部,在伤痕文学中,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而吴遥就不是了,并且,他的虚伪已经不是所谓立场或政治观念的错误,从结局来看,无疑是个人人品,似乎无可救药了。
  从大跃进开始,他就很有心计,既紧跟上级,又不失时机地附带个人利益。文革中,他也受到迫害而下放劳动,复职后,他原有品行就恢复了,而且表现得更加独断。

  四、李国香的左右逢源
  吴遥还有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背景,而李国香纯粹就是投机钻营获得成功的典型。政治运动风向不断变化,有人今天在台上斗别人,明天就上台被人斗。这是从大跃进或者更早时期就开始了。吴遥在反右时,他是左的,而到了文革的极左面前,他又是右的走资派了。而李国香在四清中,整胡玉音,明显为左,但是,由于四清和刘邓路线挂上了钩,被城市来串连的红卫兵押上了街头,不过,这并不能动摇她在当地的地位,终于成为新的公社书记。四人帮粉碎后,这个极左干将,却躲过了被清算,能够利用和老干部的婚姻而攀上更高地位。
  吴遥可以利用职权,不给罗群的右派摘帽,因此,不管怎样,只要有权力的庇护,就能左右逢源。

  五、王秋赦以恶洗恶的理由
  革命是暴力,可是,有谁愿意在和平年代对熟悉的乡里乡亲使用暴力呢?
  回顾当时,一般有:政治上狂热崇拜者,认真盲目执行者,利益驱动者。
  对于前两种人,作为一种信仰驱动,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前两种人在具体执行过,对于被迫害者的申辩,都会为之却步,而只有第三种人,没有思想,没有是非,心狠手辣,敢于下手,往往能达到让被迫害者完全崩溃低头认罪的目的,于是革命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好向上级交账了。
  当时的利益有什么?吃喝和当干部。
  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工作组往往能有好的伙食提供,参与斗人改善了伙食,象王秋赦那样好吃懒做的人当然愿意,另外,当时的劳作比较辛苦,如果能够脱产,无异于脱胎换骨。李国香醉眼矇眬地说:让你当个脱产干部,王就感动得下跪。王也对满庚说,运动一阵就过去了,坐了干部的位置就能享受,还风光,以后要提拔他当芙蓉镇的一手把,要是他下来视察,就得好好招待他,不能糊弄。
  再次革命的理由,是王秋赦这样的人还在受穷,土改果实也保不住,那么,通过运动,把王变成特权利益者,广大人民还是无法受益,王等新权贵,仍然为他们自己的地位在奋斗,全然不顾人民的利益。这和历代干部都一样,位置是上级给的。
  因此,王秋赦是运动的实用工具,用得来,也抛得掉。以恶制恶,用脏水去洗刷污泥浊水,用地痞混混去斗争牛鬼蛇神,结果只能是换了一批享受的人,对于任何伟大事业的前程只能是倒退的。

  六、运动的急功近利和结果的南辕北辙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个理由,似乎还可以理解。但是历代有多少有作为的君王,都是倒在这个愿望下,不顾实际的竭泽而渔,在辉煌灵光一现后,迅速走向崩溃。
  领袖的直线式管理的愿望,其实是办不到的,他希望打破千年的官僚管理体系,全国成为巨大的公社,彻底消除中间官僚对政令的阻碍,反右,拔白旗直到文革也都是这一套。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官员,使他们不敢怠慢,这也是“窑洞对”中摆脱周期率的方法。那么,人民需要什么呢?创造天堂社会,人民一定幸福,而人民只关心眼前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遥远的理想,人民根本没这个奢望。于是,对官员的打击,只是因为他们不执行最高领袖的宏愿,而坚决执行的,多数是为了保官而作的造假行为,并且,坚决执行者实际上直接侵害了群众利益。
  于是,这场运动能够积极对付过去的干部,多数成了下一场运动的打击对象,因为和群众结了冤。群众渐渐对运动失去信心,瞎折腾成了运动的代名词。并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定律,不仅没有根本性的扭转,反而,以政策谋私利成了天经地义,因此,在位有权就能任意解释政策和制度的方便之门,就是这一系列运动开的先河,现在的腐败官员虽然不会喜欢文革的斗官,但是,文革的行政方式他们是求之不得的。
  满庚与胡玉音为青梅竹马,但是,胡的出身不好,组织上问满庚,要党员,还是要胡玉音?满庚不想离开党,就选择了与胡分手。其实,这还是背景不强所致,解放初多少南下干部娶资产阶级小姐,抛弃农村老婆,还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仲星火想演吴遥,谢晋怕他年纪偏大,他说,老干部娶年轻妻子的很多,最后,他演得非常成功。因此,只要有足够的级别,信仰又算什么?

  七、反思文革的意义
  反思文革,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不让文革重演。但是,没想到,芙蓉镇竟成了反思文革的最后界限。现在的影视作品还根本没反思到那个程度,巴金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建议也没人采纳。难道,芙蓉镇中的李国香们还真的很有势力吗?
  从目前来看,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谐,是不会反思文革的,否则,就断链了。可是,堵又堵出另外一个问题。
  从我们经历过的人来看,文革如此荒唐,不可能重来,忘却也是一种办法。然而,盼望文革的倾向似乎正在成长,很多愤青们,没见过文革,因为恨现今的贫富不均,开始向往那个他们并没亲自见过的文革。还有经过文革的许多人,尤其是比较贫困的阶层,却公然散布文革中政治清明、治安良好与“多数人民”感觉良好等不实内容,看来,新一轮假造“忆甜思苦”又开始了。至少,文革重演不是没有可能了。怎么办?是疏还是继续堵,成了一个二难悖论。

  八、反思的延伸
  谢晋的这两部电影,都作了延伸,即向四清和大跃进延伸,文革不是孤立的,是这一系列运动的最疯狂阶段,也是结束阶段。
  如果进行延伸反思,那么,在历次运动的高压下,主要干部会不会多数人有错呢?记得胡耀邦同志曾感叹,在他的手下也有很多同志被错打成右派。这本与他无关,他也无须承担,但他愿意反思,愿意自责。他对平反是大刀阔斧的,如果再要下面去研究研究,又会有多少冤假错案永世不得翻身了呢?
  最后调侃一下,不是谢晋的贡献大,而是传统势力太强了,去看一看白桦谈《苦恋》就会更有感触了。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93237.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6:30 , Processed in 0.0345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