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76|回复: 0

毛泽东唯一直接描写“文革”的诗作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0-1-12 1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唯一直接描写“文革”的诗作
                  —《七律·有所思》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的序幕。当时的北京却保持缄默,北京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报都没有立即予以转载,因为京剧《海瑞罢官》的编剧是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直到毛泽东同意让人民出版社出版姚文元的文章时,北京各报才先后加以转载。但除了《解放军报》转载时在按语中认为《海瑞罢官》“是一株大毒草”外,其他各报都只是强调“百家争鸣”。
     1965年12月24日,毛泽东从杭州去了一次南昌,在南昌小住几天并赋下《七律·洪都》后,又回到杭州。在杭州,毛泽东讲了姚文元批《海瑞罢官》还没有“打中要害”。
     1966年2月3日至7日,以北京市市长彭真为组长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在讨论对《海瑞罢官》批判的情况时强调“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并主持制定了《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所谓“二月提纲”),中共中央不久将这个提纲转发全党。于此同时,上海则由江青受林彪的委托在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写出了《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这个纪要与二月提纲针锋相对,强调批判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黑线。4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纪要。紧接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评了“二月提纲”,决定撤销“文化革命五人小组”,成立新的“文化革命小组”,并由陈伯达任组长。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由毛泽东在杭州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这一“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正式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五·一六通知》指出:要警惕混进“党、政、军的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正睡在我们的身旁”等等。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诬陷彭真联合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搞政变。5月25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在校内贴出了第一张大字报。6月1日晚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聂元梓等七人的大字报,称之为“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此时,毛泽东仍在杭州遥控着北京的政局。6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放手发动群众,彻底打倒反革命黑帮》的社论。社论号召:“必须采取彻底革命的办法,必须把一切牛鬼蛇神统统揪出来,把他们斗臭、斗垮,斗倒。”
     6月15日,毛泽东离开杭州后,途经长沙,于6月17日到故乡韶山滴水洞,住了11天。在滴水洞,毛泽东写下了《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有所思”是诗的题目。有所思,本属“汉鼓吹曲辞·饶歌”,写男女相思之事。其中有词云:“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它心,拉杂摧烧之。……”这里用“有所思”作诗题,与汉乐府完全不同,意思是“有思考或思虑之处”。
首联,点明写作背景、地点、心情。
     首句“正是神都有事时”起笔突出,如浩瀚大江迎面而来,给读者以紧迫感。第二句“又来南国踏芳枝” 反映了作者既置身事外、又在静观事态发展的心境。显得很镇静,很闲适。
    诗中的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有事,指“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的发动。南国踏芳枝,指作者南巡。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踏,这里有追赏的意思;芳枝,芳香的花或叶枝。
    颔联,写景。“青松”、“败叶”均是“踏芳枝”时之所见,且均有所指。实际上是以景色比喻“所思”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现状与前景的乐观估计,也透露出他的“兴味”之所在,体现着他的“兴无灭资”的战略意图。
     出句“青松怒向苍天发”,青松,借喻那时人们常说的“革命派”的“高大形象”。也许是作者自喻:他们面对“神都有事”的局势,高歌“造反有理”,向着“反革命黑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牛鬼蛇神”发起猛烈的攻击。怒,颇有气势的意思。苍天,即上天。也有释为春天的。如《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对句,“败叶纷随碧水驰”,形容当时“黑帮”、“走资派”和“牛鬼蛇神”的状况,斥他们为“败叶”,谓他们在“西风”劲吹下,即被“革命群众”斗臭、斗垮、斗倒后,必将随“碧水”而流走。这正合“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之意境。驰:走,跑。这里有“流走”的意思。
     颈联,写所思之展望—“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情景,表明了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设想。
     出句“一阵风雷惊世界”,有泛指和特指两种寓意。泛指则指那个时代中国和世界的人民革命的风雷。如“一从大地起风雷”、“五洲震荡风雷急”、“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都是泛指。特指则是指“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一阵(意为短时期)革命风雷不仅震撼全中国,而且惊动全世界。
     对句“满街红绿走旌旗”,意即“风雷”一动,“革命群众”高举红红绿绿的旌旗,如潮水般涌向街头(指革命群众空前的革命热情)。旌旗,旗帜的总称。走旌旗,后来演变为“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全国城乡的一种特殊景象—红袖绿装的红卫兵和革命群众,高举红旗,挥舞着“红宝书”(即红色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上街游行的情景。
     尾联写静听之中有所思。点明主题,引人遐思,使人有沉郁以至苍凉之感。。
    “凭阑静听潇潇雨”化用南宋岳飞《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此时,作者也是“怒发冲冠”,从那时的一些激烈而严厉的言辞便可见一二。不过,他在“怒发冲冠”时,却于1965年12月离北京南下,离开中央长达8个月。他神秘地在“西方的那个山洞里”认真地“有所思”。这里的阑同栏,潇潇:骤急的雨势。常用以形容风雨声。
     有学者认为,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悲壮的词。岳词中有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不是也有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怀呢?如果有,这样的壮怀,不能不带有悲壮的味道,也就是不能不带有沉郁和苍凉的一面。
    “故国人民有所思”,化用唐杜甫《秋兴》诗:“故国平居有所思”句。故国,《秋兴》诗中指京城长安,本句指祖国,因手稿原作“七亿人民有所思”。这里,写的是“故国人民有所思”,当然也包括了作者。眼前发生的事情将向何方发展,作者确实颇费思虑。这实际上是作者自己有所思,或者是毛泽东代表故国人民有所思。
     有学者提出疑问,作者的原稿为“七亿人民有所思”,出版社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又改为“故国人民有所思”,为什么要把“七亿”改为“故国”?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写《有所思》,从他的主观意愿来说,所思的是:故国和人民。
    这里的尾联与前两联相比,气韵却又所收敛。既然是“一阵风雷惊世界”,为什么要凭阑沉思呢?毛泽东思的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确定,作者自觉和不自觉流露出他对于“文化大革命”自信中有迟疑,坚定中有犹豫的心态。
    从当时的情形来分析,作者的所思所行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酝酿“文化大革命” 。
    细细阅读毛泽东的这首诗,从他在1965年前后的思与行中,我们大致可以触摸到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和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作为一位坚定的革命家,毛泽东终生信奉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斗争哲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他仍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为此,不倦地领导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运动。毛泽东执着地相信,惟有不间断地推进革命和阶级斗争,才能推动中国的进步,并永葆中国革命的青春。他设想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不是长期的,只搞一阵子而已。他设想怎样发动群众,使“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他设想“文化大革命”的高潮甚至胜利时的声威和盛况。可惜和遗憾的是,他没有“所思”这场“文化大革命”的反面结果。
    不久,毛泽东的《有所思》很快就有了思索的结果。而且这个思索结果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表现了出来。6月28日,毛泽东离湖南北赴武汉。7月16日,一声惊雷震惊中国和全世界,73岁高龄的毛泽东在武汉横渡长江,突然在人民中现身,在响彻云霄的“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与人民已水乳交融,他似乎终于在这里找到了领导与实现这场“革命”的具体形式。
    几个月后,他说,通过三件事,吹响了“文革”的号角:一、批准广播聂元梓的大字报(6月1日晚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报聂元梓等七人的大字报。之后,毛泽东在离京南巡回来后的8月5日,便贴出了那张举世闻名的《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在这张大字报里,他把党中央划分为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他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一个是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一红一白,泾渭分明。文化大革命的真正目的,至此才显出庐山真面目之一角—把斗争锋芒指向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议》(即十六条)。“十六条”号召把斗争矛头指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十六条”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向了全国,并很快把“四清”运动纳入其范畴之内。一个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联的高潮在全国兴起。);二、8月1日写给红卫兵的一封信(8月1日,他发表致清华附中的信,对红卫兵的行动表示热烈支持);三、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1966年8月8日在西安门大街8号接见红卫兵,说“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身穿绿军装,在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接见红卫兵,通过广播、报纸,全国人民很快知道了这一特大喜讯。以后毛泽东又多次接见红卫兵)。
    毛泽东点燃的冲天的“文革”烈焰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今天,穿越时光隧道,我们仿佛听到历史在这里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
    历史的悲剧是,毛泽东对当时的形势的估计脱离了实际的状况。他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几经曲折,不但没有达到他的目的和实现他的理想,而且实际上他也已经很难把握和控制局势,陷入了欲罢不能、骑虎难下的境地。他晚年的心境,至少某些时候的心境应该说是孤独和悲凉的。因为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当时拥护的人不多,反对人不少;并不像他有所思的那样。
    史无前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疯狂的阶级斗争打乱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历史已经证明它既不是文化领域的革命,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但在当时,不但毛泽东自己,也包括党内绝大多数同志和卷入这场运动的广大群众,都是把它当作文化和政治上的一场大革命来发动和参加的。当时毛泽东所思的“一阵风雷”后来演变成了十年浩劫。这是毛泽东和这些人始料未及的。
     《七律·有所思》这是毛泽东唯一直接描写“文化大革命”的诗作。诗中既有作者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心态显露,也有“文化大革命”高潮和胜利的热闹场面的描绘。揭示了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短期设想,透露了他在重大历史关头的内心自白,记录了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深沉思考,有重要的文献和历史价值。
     这首诗熔情、景、事、理于一炉,对仗精工,造语纯熟,风格含蓄深沉。则于怒发时有欣慰,于豪壮中见苍凉,于深沉中寓轻快。直舒胸臆,真切地透露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复杂运思。
    这是目前所正式公开发表的确认为是毛泽东原创的最后一首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由出版社根据作者审定的抄件刊印。
    这首诗原题为《颂大字报》,初稿照录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看花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水栖之。
        一阵风雷惊宇宙,满街红绿竖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七亿人民有所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1 22:03 , Processed in 0.0418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