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2|回复: 0

支安生:无锡动力机厂内迁红岩纪实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1-2-13 05: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以生产柴油发电机为专长的重庆红岩电器厂可谓蜚声中外,然而其由无锡动力机厂内迁易地重建这一史实却鲜为人知,44年前,无锡动力机厂全体干部职工为服从国家“三线”建设的大局,舍己为国,舍小家为大家,以奉献精神与朴实的年华谱写了曲曲感人至深的绚丽篇章,并被永远地铭刻在滚滚前行的历史年轮之上。

    无锡动力机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19世纪末,无锡民族工商业者周舜卿、杨艺芳、薛南溟、荣宗敬、荣德生等投资兴办纺织、染织、面粉、碾米等工厂,由此带动机械配件及维修。1909年,朱晋良从上海买回一套小型发电设备,使无锡初现电灯光华。不久,他又买回一台车床,为一些小厂加工零件,在棉花巷挂出“协记机器厂”招牌,成为无锡第一家机器厂。1912年协记机器厂迁址工运桥堍,租地12亩建造厂房,工人和学徒达到40多人。1916年,协记机器厂仿英国茂仁洋行制造烧球式的二冲程柴油机,以轻质煤油为燃料,功率达15马力,适用农业排灌和粮油加工,成为无锡制造内燃机的开端。
    1929年末,无锡有机器厂、翻砂厂、模型厂、电镀厂等54家,产品以柴油机、水泵、碾米机、缫丝机等,较大的有顾聚兴机器厂、合众铁厂等9家工厂。1937年9月,无锡遭日军飞机轰炸,全市70%以上的机械制造企业遭破坏,信丰、振新、兴联等厂变成一片焦土,工艺、震旦、公益、合众等厂被日军查封,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美国产高速柴油机和水泵假借“善后救济总会”之手输入中国并冲击民族工业,无锡民族机械业出现萎缩。
    新中国建立后,无锡民族机械业迎来新的发展。1950年10月27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无锡机器制造工业第一联营处”(简称“机一联”),主产品是25马力柴油机和煤气机。1955年12月31日,无锡市第二工业局宣布“机一联”以合众铁厂、大达铁厂、陈荣昌机器厂、信丰机器厂等59家私营企业组成公私合营“无锡动力机器制造厂”。该厂建在位于南长街华新桥堍的原“华新制丝养成所”旧址之上,生产4120型60马力柴油机,1957年改为地方国营。
    解放初,由上海汽轮机厂改型仿制的6250柴油机,技术指标先进,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适宜作工矿、船舶动力或建造小型电站。1957年元月,一机部安排无锡动力机厂向上海汽轮机厂移植试制。1958年上半年,无锡动力机厂成功研制6250柴油机2台,1959年又成功仿制12V175型1000马力柴油机,此为当时江苏省内制造的体积、重量、功率最大的柴油机。1960年4月,国家计委给无锡动力机厂下达生产纲领为年产250系列柴油机30万马力,12V175型柴油机20万马力的扩建设计任务书。由于此目标与该厂实际产能不符,同年9月农机部将生产目标削减为年产250系列柴油机9万马力,12V175型柴油机20万马力,总投资900万元。即便如此,由于时值国民经济第一次调整,资金、材料、设备、施工力量紧张,该厂扩建工程三起三落,其间,对该厂归属问题,铁道部、农机部互有争执,各不相让。1962年7月,经国家经委协调该厂确定划给农机部,基本试制成功的12V175型柴油机转给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175”工程已建的车间和购置的设备转作250型柴油机用。1963年,国务院发文重新确定无锡动力机厂的生产规模为年产250型系列柴油机367台,10万马力。一机部第二设计院据此目标要求制定了《规划设计说明书》。

    内迁问题的提出及搬迁经过
    1964年前后,毛泽东主席基于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作出全国要“立足于战争,立足于早打大打”的决策,并提出要调整工业布局,加强三线建设。为此,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建设委员会,由程子华负责这一工作。计划将一半以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内地开发,在四川、贵州建成一系列新的工业基地,改变工业基地偏于东部一隅的畸形布局,以期遇有战事,东部沿海遭敌破坏或占领,内地有足够的工业实力支撑反侵略战争。农机部将所属工厂分为三类:第一类工厂产品、人员、设备全迁或基本全迁;第二类工厂一分为二,留一半、迁一半;第三类工厂抽调部分人员支援三线建设。
    1964年初,在一次中央召开的汇报会上,毛泽东主席表示:“三线建设搞不好,睡不着觉”。农机部部长陈正人谈到“6250柴油机军民两用,现在是舰艇辅机”,毛泽东当即指示:“这种产品应该放到三线去。”无锡动力机厂内迁在最高领导决策下一锤定音。
    1964年9月11日,无锡动力机厂厂长徐伯年和基建科长方肇明为工厂扩建问题赴农机部请示,陈正人部长告知他们农机部决定无锡动力机厂内迁四川,并委派徐伯年、方肇明代表农机部赴川选择新厂地址,新址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选在300公尺相对高度的高山旁侧便于借山势掩护;2,有下马厂的基地,可迅速展开兴建;3,在附近的水陆交通干线上看不到厂房,便于隐蔽。
    翌日,农机部办公厅为两人出具赴川接洽选址的介绍信。
    两人抵成都后,由四川省计委安排四川省机械厅协同选址,最后认为北碚的“北碚钢铁厂”旧址较为合适。徐伯年即向程子华汇报并确定了这一地址。1964年11月3日,农机部通知无锡动力机厂党委书记杨飞、厂长徐伯年赴川,和部计划司司长刑安民一起实地讨论起草了内迁方案。新厂址离歌乐山不远,厂区基岸和小说《红岩》描述的紫红色砂岩一样,因此新厂定名为红岩机器厂,属意期望新厂能成为坚强的革命企业。1964年11月20日,农机部下达《无锡动力机厂搬迁重庆地区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1965年2月10日,新厂开工典礼举行,西南建筑四公司3000名施工人员进场施工,至10月底,全部101个项目、6.5万平方米建筑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
    内迁前的无锡动力机厂是无锡市的大中型企业,有职工1930人,搬迁任务异常艰巨,为了确定搬迁有序展开,部和厂建立了迁厂委员会,设宣传秘书组、人员调查和家属工作组、设备拆运工作组、生活福利工作组、生产组,抽调120人组成专门工作班子。
    1965年4月1日,全厂停产并搬迁设备和物资,共运出16个车皮435吨。与此同时,进行搬迁动员和思想教育,分别召开了党委会、中层以上干部会、党员大会和团员大会、积极分子大会和全厂职工大会,自上而下地宣传工厂内迁的意义、政策、做法及相关事项。
    在4月15日的全厂职工动员大会上,八机部(原农机部)黎玉副部长到会动员,无锡市市长江坚告诉大家:“无锡人民全力支持你们去三线建设,这是无锡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无锡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有什么困难来找我们。”表现了领导与家乡人民对内迁干部职工的关怀。全厂职工以主人翁意识均表示服从党的需要,愿意离家乡别亲人,克服个人困难支撑三线建设。涌现了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例。全国劳模傅海泉的妻子积极支持他内迁。无锡柴油机厂副总工程师陶荣宝调任红岩机器厂总工程师,和妻子华明英带着两个不满10岁的儿子全家支内。老党员过锡宝、省劳模张长根及其子张永南、干部杨公西等,均变卖住房,举家内迁。青工孙洪根作为独子携年迈的父母赴渝。技术干部朱寿海与妻子怀抱刚满月的双胞胎女儿去重庆。青工任伯青与不肯随迁的妻子离婚后独自赴渝等等,不一而足。
    1965年6月至9月,全厂职工和家属分4批从江阴乘长江轮船赴渝。至年末,计内迁职工1491人,其中干部496人,工人95人,加上随迁家属共1658人。

内迁后的发展和成就
    从无锡动力机厂到重庆红岩机器厂,经过这一艰难转身的全厂干部职工发扬新中国产业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川渝大地建功立业,再创辉煌。搬迁当年,共生产6250型300马力柴油机71台,较上年多产11台,成为八机部全迁企业的成功典型。“文革”期间,大多数职工坚守岗位,完成任务。1967年3月,《人民日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报导了重庆红岩机器厂职工抓革命、促生产的模范事迹。1968年12月27日《重庆日报》刊登了题为《红岩机器厂提前六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文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重庆红岩机器厂迅速得到发展壮大,步入国家级企业之列。至2008年末,全厂有职工3000多人,产品从单一的柴油机、柴油发动机组发展到气体发动机及发电机组,柴油机由300马力增至4000马力,并能生产功率从160~1250KW(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产品达到70多个。其中主导产品6250Z型450马力柴油机1982年9月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产品被广泛运用于国家的卫星通讯、远洋航行及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发电或应急动力电源,并远销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
      四十多年来红岩厂的辉煌发展,融注并蕴含了当年无锡动力机厂内迁干部职工呕心沥血的付出与奉献,大部份人离开无锡便未再回故土,少数人在退休后返锡定居。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返锡定居的老职工捐款6810元,表现了心系第二故乡人民的热烈情怀。
    太湖澄波生生不息,嘉陵江水东流不止,都将交汇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无锡动力机厂内迁的史实,无疑是历史长河之中一束绚丽夺目的浪花,会成太湖儿女和山城人民最美丽、最永恒的记忆。

    作者:支安生                                                            

来源:http://szw.wuxi.gov.cn/web101/szkw/18943/ljsy/518513.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23 , Processed in 0.0316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