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题为《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的研究专著。作者胡素珊(Suzanne Pepper)女士曾就学于加大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该书(以下简称“胡著”)系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之上修改而成。这部当时在内容与出版时间上均已不能令作者感到十分满意的作品,后来在中国研究界却得到高度肯定。胡素珊藉此书而成为欧美学界公认的权威专家,著名的《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系列中有关第二次国共内战(即“解放战争”)的章节即由她完成。1997年胡著中译本的问世,使其学术影响进一步延伸到中国大陆学界。
“精英”(elite)是舒尔曼关于社会系统与社会革命的理论框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工具。这清晰地表明,他所接续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而是政治(社会)学中的精英论传统。简单地说,所谓“精英”指的是社会系统中享有权威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亦即“统治阶级”(ruling class)。例如,在舒氏眼中,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乡绅阶层就是他所谓的“精英”或“统治阶级”。实际上,舒尔曼将中国革命视作一个剧烈的“精英更替”(circulation of elites)过程。翻开舒尔曼的大作,我们很快就会在其序言中读到诸如“一切社会革命都将矛头指向精英、统治阶级”之类的理论陈述。他认为,统治阶级(革命对象)的性质对革命的性质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中国士绅阶级的乡土性促成了中国革命的民粹性,从而形成一条与法、俄革命截然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中国革命彻底摧垮了旧的社会系统,消灭了士绅阶级这一传统精英;取而代之的则是新的精英,即共产党这一在革命中国享有高度权威的现代组织。舒尔曼在其提出的历史社会学框架中将中国乡村革命划分为三个阶段: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其中,土改被视为最具决定意味的成功。他在书中明确写到,土改“真正(打击)的对象是乡村精英”。具体而言,这场乡村社会革命一举消灭了乡绅地主,而基层党组织则成为广大乡村地区新的统治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