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先生的研究成果《邓小平时代》(英文原书名直译:《邓小平与中国的转型》,Ezra F. Vogel,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中文版译者冯克利,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大陆简体字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后一版本有删节)是一本用功甚勤、影响甚大的名著。中译者也是学界名家,译得很细,正如后文显示,实际上是连译带校,对英文版的不少地方有所校正,但是也有一些误译。
还有,“M收复了晚清政府丢掉的大部分中国领土,包括上海、青岛等地的租界,但他却未能收复台湾和香港,这个重任落在了邓小平的肩上。”(437页)类似M收复国土的话在本书中还出现了几次。这也是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有趣的是英文原著此处并无“租界”一词,原文是“regained most of China's territory lost by the late Qing—Shanghai, Qingdao, and elsewhere”,即M“收复了晚清丢掉的大部分中国领土——上海、青岛和其他地方”。显然,译者也觉得说晚清丢掉整个上海而后由M收复是不合适的,才又加上“租界”一词。其实傅高义本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笔者猜测他本来想表达的是“晚清在上海、青岛等地丢掉的领土”,即China's territory lost by the late Qing at Shanghai, Qingdao, and elsewhere,但是由于笔误,该用at或in的地方却用了破折号。然而,即使这样的原意仍然有问题,而修改后的中译文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马共一直认为新加坡独立是帝国主义搞“分而治之”,而沙捞越、沙巴与马来亚诸州结合为马来西亚联邦,则是帝国主义的“合而治之”,两者都是“阴谋”。在今天马来西亚的国土内当时有两个gcd,即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活动的马来亚gcd和在沙捞越活动的北加里曼丹gcd,它们都不承认“马来西亚”。中译者似乎也感到这里有错,遂把英文原著的“马来西亚革命之声”电台改正为“马来亚革命之声”,并在“马来西亚gcd”后加了个英文原著没有的括号:“(1983年后改称马来亚gcd)”。不过译者这一改动仍然是错的。因为马共自1930年成立后虽然英文名称有MCP(Malayan Communist Party)和CPM(Communist Party of Malaya )的变动,中译却都是马来亚gcd,并无“大马”的影子。只是到马共临近灭亡时曾经分裂出一个很小的派别叫“马来西亚gcd”(这与译者所说的改称恰好相反),但知道它的人很少,它自己简称“马西共”,与一般所说的马共也根本不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这个“马西共”从未得到中共的承认(其领导人张忠民曾力图取得中共支持,但中共恪守共产国际时代“一国只能有一个gcd”的教条,并未答理),谈不上邓小平对它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