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7-22 0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lub.news.sina.com.cn/thread-44282-1-1.html
原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干校情况调查
关于原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干校有关情况的调查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通称《五七指示》。毛泽东说 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完了,随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毛主席接着指出:工人、农民、学生也要这样做。 在这一指示的感召下,中央国家机关的9万工作人员,1万工勤人员,3万家属,5000知青,先后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06所五七干校(不包括个省市自治区和市县自己建立的五七干校)。据初步调查建立于我区的中央国家部门级的五七干校有:平罗西大滩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贺兰的中宣部五七干校,青铜峡的水利水电部五七干校,原陶乐的民航总局五七干校,中卫常山头的铁道部五七干校,贺兰山军马场的航空航天部五七干校。中科院1968年在原陶乐也曾建立过五七干校,但由于种种原因,仅持续几个月以后就搬迁到湖北大冶。
在我区的几所中央国家级干校中,尤以平罗西大滩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的规模为巨,仅次于江西共青城的中办五七干校。2008年是平罗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建立40周年的日子。为开发旅游业,造福石嘴山人民。石嘴山市委书记田明同志非常重视对那段历史的梳理挖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交给了市人大常委会。常委会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调查小组从五月十日到七月十九日,历时两个多月,在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对隆湖地区方圆百余平方公里内原国务院五七干校遗迹进行了摸底调查;并采取走访和外调相结合的形式到银川、平罗、北京等地寻访历史见证人,搜集整理和挖掘相关历史资料。截至十月二十日共走访历史见证人六十余名,搜集文字资料近六万字,拍照历史遗迹照片数百张,基本摸清了隆湖地区原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干校遗址的基本情况;并对即将消失的有关文物采取了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并在随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三上北京寻找当事人和见证人,两次举办相关人员聚会,联系到一大批历史见证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历史沿革既干校当时的情况
1.沿革
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管委会辖区即为原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所在地(比现有规模大)。该五七干校成立于一九六八年十月,撤消于一九七二年四月,历时四年。五七干校成立时接收了原潮湖劳改农场(由公安部建场于一九五二年,辖八个站所,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的全部设施和农田;五七干校撤消时,由五七干校创办的造纸厂移交平罗县成立了国营平罗县造纸厂,干校创办的农场移交平罗县成立了国营平罗县农场。造纸厂移交固定资产103万元(折旧以后)。农厂移交固定资产71万元(其中有偿移交19万元,主要是600只羊、500头猪、数百只鸡鸭以及牛马等),土地58120亩(实际移交25000亩),其中可耕地8000亩;房屋1000余间(包括圈棚仓库等);链式拖拉机一部。后来国营平罗县造纸厂和国营平罗县农场也先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制和搬迁。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原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干校的基址上从隆德移民2。3万余人成立一个归隆德管理的吊庄。原国务院五七干校基址和土地基本上全部移交隆湖吊庄。随后原平罗造纸厂(前身为国务院五七干校造纸厂)被隆湖吊庄以230万元拍卖给私人。2002年隆湖吊庄划归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管理。
2.干校当时的情况
初步调查表明,干校成立以后分两大块:一块是农业,一块是工业。干校的管理施行军代表管理制,干校的运作基本上处于半军事化状态。干校的农场(有六个站的面积)主要生产小麦、水稻、高粱、玉米以及水果蔬菜等。所有这些农产品干校基本上做到了自给有余。由于经营有方,干校很快便发展起了养殖业和多种经营,主要饲养牛、马、猪、羊、鸡等家禽家畜,并发展了以保障生活自给为基础的醋酱加工业。随着农副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麦草的出现;加上周边村队麦草的剩余,随即发展起了干校的造纸业。
来五七干校的人员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务院直属口的下放干部,另一部分是他们的家属及子女。据有关同志提供的线索,加上我们根据住房等情况的推算,认为来这里的人先后有两千人之多。三、现已调查明白的干校情况大致如下:
1、干校全称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学校。学校共有八个连队和一个直属排。八个连先前分为四个营,不久改为两个营。军代表为:丁江、山桥、刘笃庆;其中山桥到平罗呆的时间最长。其他的人因为属于整个国务院国管局的军代表,因此到平罗的机会不多。日常工作由校长魏书明(军代表)、副校长李梦夫、刘毅负责。当时叫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为:魏书明、李梦夫、刘毅、崔荫升(一营长)、赵庆云(二营长)、刁杰成、王守贤、丁凤歧等九人。校部下设生产组、后勤组、政工组。生产组组长:田耕、副组长丁凤岐,后勤组组长:王荣、副组长:段志谦、政工组组长:刘毅、副组长:王守贤。
2、干校的八个连大致情况如下:
一、二、三、四连为国管局人员。五连为国务院秘书厅。六连为外办、外政。七连为文秘办、八连为四单位(文办、文政、文改办等)。直属排为青年连,既后来成为造纸厂的主力。
3、中央国家机关前后有三批人员来到平罗五七干校。第一批68年12月来到,人员主要为机关干部,人数为200人左右;第二批为69年4月,人员主要为干部和家属,人数为800——900人;后来陆续又来了一部分。这样干部人数约1400人左右,家属400——500人,两下合计约1800——1900人。
4、到“五七”干校的主要干部大致如下:
周荣鑫(国务院秘书长,后任教育部部长);
张稼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后任国务院文教办副主任)
张孟旭(原湖南省副省长,后任国务院文教办副主任)
赵鹏飞(原北京市副市长,后任国务院第一副秘书长)
杨放之(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党组书记、局长)
(以上五位为正部级)
魏今非(原广东省副省长,后为国家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林汉达(原教育部副部长,后为文改会主要负责人)
杨正亚(原天津市副市长,后为建设银行行长)
叶籁士(文改会主要负责人,世界语言?副主席)
金树旺(
刘毅
(以上六位当时为副部级干部)
返京以后成为副部级的还有:
李梦夫(国务院办公室副主任兼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武博山(建设银行副行长)、
孔筱(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季龙(第二轻工业部副部长)
彭泽放(国家文物局局长)
杨冀平(重庆警备区中将司令员)
辛业江(海南省副省长,后为人大副主任)
丁雪松(中国驻荷兰、丹麦大使,著名作曲家郑律成的夫人,郑律成,朝鲜族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
王晓云,具体待遇不详,此人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影响很大,被人称之为:“王旋风”;他曾经在平罗五七干校呆过。
(其他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其他人员在进一步地调查了解中)
5、文化名人有:林汉达、叶籁士
周有光(汉语拼音的奠基人)
陈光尧(汉字改革的先锋)
倪海曙(著名语言学家)
高景成(著名语言学家)
祈建华(著名语言学家)
二.如今干校遗迹情况
根据我们最近的调查,干校遗留物如下:
1. 造纸厂厂部全部及部分机械。
目前占地数百亩的厂部、数百间的厂房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后来由知青建造的办公室依然在发挥作用(上述物品均已属个人)。
2. 建于上世纪50年代前期,干校干部家属住过的旋窑两排十余间,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五角星等物件数十处(件)。
3. 干校干部家属住过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干打垒式的住房近二百间,由干部及家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修建的住房三排约七八十间(隆湖一站,二站)。
4. 干校干部住过的六十年代的三合院一处,约七十余间(隆湖三站)。
5. 干校干部家属的打麦场一处,篮球场一个,以及用来生产和生活的石头磙子等器物若干件(个)。
6. 被网民(干校)经常在网上提起和回忆的种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长四公里的沙枣林带一条。
上述遗迹都已经被相关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
三.有关于干校的文字资料和口碑传说
1.有关于干校的口碑资料
这次被调查的人普遍反映:干校干部家属的作风就是老八路的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的作风。被调查者无不为干校干部的那种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说,五七干校的干部家属衣服虽然补了又补,但却洗得很干净;房屋虽然很简陋,但却收拾的很清洁;田地虽然不少,但却是种的最好的,他们种得地不但田里没有杂草,就是田埂上也很难找到杂草。本地人原以为大机关的人不会种庄稼,谁知比当地人种得还要好。干部们不仅自己生产,而且还给当地群众传授制作酱油和醋的方法。特别是周荣鑫同志光着膀子,戴着草帽,赶着毛驴打场的场景;杨勇同志的夫人林彬同志制作酱油和醋的事迹,杨北北满脸灰尘烧锅炉的事迹至今还印刻在当地群众的心中。
2.文化精英们在这里完成了不寻常的壮举
据有关资料和网络文字介绍:简化汉字的奠基人——陈光尧先生在平罗五七干校完成了第二套汉字改革方案。陈先生在酝酿第二套文字改革方案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并进行。白天他和周荣鑫同志一起腰系草绳挖猪圈粪,晚上还在挑灯夜战,就这样硬是完成了那套方案。等他回到北京时已经吐血不止(72年上半年),随后就与世长辞了。周荣鑫同志在这里也落上了心脏病,回去没过两年,这个山东大汉也长眠九泉!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3.劳动艰苦也快乐,精英风流传佳话
据周有光同志的外甥撰文介绍:“1969年舅舅被下放到宁夏平罗的国务院五七干校,在那儿劳动了两年零四个月。去干校不能带研究资料和参考书,不愿让头脑闲置的舅舅灵机一动,带上了二三十本各国文字的《毛主席语录》,劳动之余就做“比较文字”的研究。他还利用带去的《新华字典》作字形分析,为他数年后发表的《汉字声旁读音便查》的研究成果积累了敦实的素材。在干校劳动时,65岁的舅舅和71岁的教育家林汉达被派去看管高粱地。两位老先生每天仰望着长空,热烈地讨论着中国语文大众化、现代化的问题。一天,林老问:‘未亡人’、‘遗孀’、‘寡妇’哪一种说法好?舅舅玩笑着回答: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又说,从前有一部外国电影,译名《风流寡妇》,如果改为《风流遗孀》,观众可能要减少一半……讨论逐渐深入,最后一致同意,语文大众化要“三化”:通俗化、口语化、规范化。二老高声地交谈,好像对着几万株高粱在演讲。
到了冬天,舅舅被派去看管白莱窖,奉命每天翻查一遍,并将每天拣出来的欲烂的白莱送往炊事班,整个一个冬天大家都没吃上过好菜。舅舅把它戏称为‘白菜理论’:烂了才吃,不烂不吃,吃的全烂。”——————
四.几点建议:
1.以原国务院五七干校造纸厂为中心建立平罗五七干校纪念馆和纪念碑,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力度;
2.保护好现有的老厂房和老住房,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3.适当征集隆湖群众的土地或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种植生态农业,建立红色旅游基地,带动隆湖地区经济的发展;
4.内引外联,对内加强石嘴山新区、隆湖地区、沙湖地区的联系,对外加强与原国务院五七干校遗老和子女以及知青的联系,以此为纽带促进隆湖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员的交流。
目前很多遗迹以及数据,历史见证人,历史事件知情人等正在进一步调查搜集了解中,下一步如何工作请唐主席指示!
石嘴山市人大调查组
2007年5月15日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10-04-08 23:34:40
http://bbs.yulindayday.com/thread-98733-1-1.html
原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干校情况调查(上)
一、历史沿革和“五七”干校当时的情况1.沿革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管委会辖区即为原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所在地(比现有规模大)。该“五七”干校成立于一九六八年十月,撤消于一九七二年四月,历时四年多。“五七”干校成立时接收了原潮湖劳改农场(由公安部建场于一九五二年,辖八个站所,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的全部设施和农田;“五七”干校撤消时,人员一部分回京,一部分到石家庄某飞机制造厂继续劳动锻炼。由“五七”干校创办的造纸厂移交平罗县成立了国营平罗县造纸厂,“五七”干校创办的农场移交平罗县成立了国营平罗县农场。造纸厂移交固定资产103万元(折旧以后)。农厂移交固定资产71万元(其中有偿移交19万元,主要是600只羊、500头猪、数百只鸡鸭以及牛马等),土地58120亩(其中可耕田8000亩,实际移交25000亩);房屋1000余间(包括圈棚仓库等);链式拖拉机一部。后来国营平罗县造纸厂和国营平罗县农场也先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制和搬迁。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原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干校的基址上从隆德移民2。3万余人成立了一个归隆德管理的吊庄。原国务院“五七”干校基址和土地基本上全部移交隆湖吊庄。随后原平罗造纸厂(前身为国务院“五七”干校造纸厂)被隆湖吊庄以230万元拍卖给私人。2002年隆湖吊庄划归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管理,原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属地随归大武口区管理。2.干校当时的情况(五七干校以下简称干校)初步调查表明,干校成立以后分两大块:一块是农业,一块是工业。干校的管理施行军代表管理制,干校的运作基本上处于半军事化状态,干校的基本任务是劳动锻炼,其次是开展运动,主要是清查“五。一六”份子。干校的农场(有六个站的面积)主要生产小麦、水稻、高粱、玉米以及水果蔬菜等。所有这些农产品干校基本上做到了自给有余。由于经营有方,干校很快便发展起了养殖业和多种经营,主要饲养牛、马、猪、羊、鸡等家禽家畜,并发展了以保障生活自给为基础的醋酱加工业。随着农副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大量麦草的出现;加上周边村队麦草的剩余,随即发展起了干校的造纸业。来五七干校的人员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务院直属口的下放干部,另一部分是他们的家属及子女。据有关同志提供的线索,加上我们根据住房等情况的推算,认为来这里的人先后有两千人之多。二、现已调查明的“五七”干校情况大致如下:1、干校全称国务院直属口平罗“五七”学校。学校共有八个连队和一个直属排(人员主要是由各连队抽调出来的不足十八岁的高中没毕业的准知识青年,既后来的九连)。八个连先前分为四个营,不久改为两个营。军代表为:丁江、山桥、刘笃庆;其中山桥到平罗呆的时间最长。其他的人因为属于整个国务院国管局的军代表,因此到平罗的机会不多。日常工作由校长魏书明(军代表)、副校长李梦夫、刘毅负责。当时没有党委,“五七”干校的主要组织叫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为:魏书明、李梦夫、刘毅、崔荫升(一营长)、赵庆云(二营长)、刁杰成、王守贤、丁凤歧等九人组成。校部下设生产组、后勤组、政工组。生产组组长:田耕、副组长丁凤岐,后勤组组长:王荣、副组长:段志谦、政工组组长:刘毅、副组长:王守贤。2、干校的八个连大致情况如下:一、二、三、四连为国管局人员(包括财办、经办等部门人员)。五连为国务院秘书厅人员。六连为外办、外政人员。七连为文秘办、八连为四单位人员(文办、文政、文改办等)。直属排为青年连也称九连,既后来成为造纸厂的主力的那部分人员。3、中央国家机关前后有三批人员来到平罗五七干校。第一批68年12月来到,人员主要为机关干部,人数为200人左右;第二批为69年4月,人员主要为干部和家属,人数为800——900人;后来陆续又来了一部分。这样干部人数约1400人左右,家属400——500人,两项合计约1900——2000人。4、到“五七”干校的领导干部大致如下:周荣鑫(国务院秘书长,后任教育部部长);张稼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后任国务院文教办副主任)张孟旭(原湖南省副省长,后任国务院文教办副主任)赵鹏飞(原北京市副市长,后任国务院第一副秘书长)杨放之(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党组书记、局长)魏今非(原广东省副省长,后为国家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汉达(原教育部副部长,后为文改会主要负责人)杨正亚(原天津市副市长,后为建设银行行长)叶籁士(文改会主要负责人,世界语言学会副主席)金树旺刘毅(以上为部级和副部级干部),返京以后成为副部级的还有:李梦夫(国务院办公室副主任兼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武博山(建设银行副行长)、孔筱(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季龙(第二轻工业部副部长)彭泽放(国家文物局局长)杨冀平(重庆警备区少将司令员)辛业江(海南省副省长,后为人大副主任)丁雪松(中国驻荷兰、丹麦大使,著名作曲家郑律成的夫人,郑律成,朝鲜族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王晓云,具体待遇不详,此人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日本影响很大,被人称之为:“王旋风”;他曾经在平罗“五七”干校呆过。(其他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人员在进一步地调查核实中)5、文化名人有:林汉达(著名教育家)叶籁士(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汉语拼音的奠基人)陈光尧(汉字改革的先锋)倪海曙(著名语言学家)高景成(著名语言学家)祈建华(著名语言学家)6、领导人家属:林彬及其子女杨冀平,杨北北,杨京京:杨勇中将的爱人和子女,胡耀邦同志的表嫂,回族。汪志馨及其子女项小白,项小米等:项南同志的爱人和子女,其中项小米为《英雄无语》电影的编剧。由于事过四十年,很多同志已经去世和年事已高,我们只能找到当年九连的一部分“年轻人”(全部名单附录与后)。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10-04-08 23:38:35
http://club.tom.com/item_632_1601_0_8.html
07-11-10 09:46:13 回复此帖 举报 三.如今干校遗迹情况
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干校遗留物如下:
1. 造纸厂厂部全部及部分机械。
目前占地数百亩的厂部、数百间的厂房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后来由知青建造的办公室依然在发挥作用(上述物品均已属个人)。
2. 建于上世纪50年代前期,干校干部家属住过的旋窑两排十余间,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五角星等物件数十处(件)。
3. 干校干部家属住过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干打垒式的住房近二百间,由干部及家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修建的住房三排约七八十间(隆湖一站,二站)。
4. 干校干部住过的六十年代的三合院一处,约七十余间(隆湖三站)。
5. 干校干部家属的打麦场一处,篮球场一个,以及用来生产和生活的石头磙子等器物若干件(个)。
6. 被网民(干校)经常在网上提起和回忆的种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长四公里的沙枣林带一条。
上述遗迹都已经被相关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
四、.有关于干校的文字资料和口碑传说
1.有关于干校的口碑资料
这次被调查的人普遍反映:干校干部家属的作风就是老八路的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的作风。被调查者无不为干校干部的那种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他们说,五七干校的干部家属衣服虽然补了又补,但却洗得很干净;房屋虽然很简陋,但却收拾的很清洁;田地虽然不少,但却是种的最好的,他们种得地不但田里没有杂草,就是田埂上也很难找到杂草。本地人原以为大机关的人不会种庄稼,谁知比当地人种得还要好。干部们不仅自己生产,而且还给当地群众传授制作酱油和醋的方法。特别是周荣鑫同志光着膀子,戴着草帽,赶着毛驴打场的场景;杨勇同志的夫人林彬同志制作酱油和醋的事迹,杨北北满脸灰尘烧锅炉的事迹至今还印刻在当地群众的心中。
2.文化精英们在这里完成了不寻常的壮举
据有关资料和网络文字介绍:简化汉字的奠基人——陈光尧先生在平罗五七干校完成了第二套汉字改革方案。陈先生在酝酿第二套文字改革方案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并进行。白天他和周荣鑫同志一起腰系草绳挖猪圈粪,晚上还在挑灯夜战,就这样硬是完成了那套方案。等他回到北京时已经吐血不止(72年上半年),随后就与世长辞了。周荣鑫同志在这里也落上了心脏病,回去没过两年,这个山东大汉也长眠九泉!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3.劳动艰苦也快乐,精英风流传佳话
据周有光同志的外甥撰文介绍:“1969年舅舅被下放到宁夏平罗的国务院五七干校,在那儿劳动了两年零四个月。去干校不能带研究资料和参考书,不愿让头脑闲置的舅舅灵机一动,带上了二三十本各国文字的《毛主席语录》,劳动之余就做“比较文字”的研究。他还利用带去的《新华字典》作字形分析,为他数年后发表的《汉字声旁读音便查》的研究成果积累了敦实的素材。在干校劳动时,65岁的舅舅和71岁的教育家林汉达被派去看管高粱地。两位老先生每天仰望着长空,热烈地讨论着中国语文大众化、现代化的问题。一天,林老问:‘未亡人’、‘遗孀’、‘寡妇’哪一种说法好?舅舅玩笑着回答: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又说,从前有一部外国电影,译名《风流寡妇》,如果改为《风流遗孀》,观众可能要减少一半……讨论逐渐深入,最后一致同意,语文大众化要“三化”:通俗化、口语化、规范化。二老高声地交谈,好像对着几万株高粱在演讲。
到了冬天,舅舅被派去看管白莱窖,奉命每天翻查一遍,并将每天拣出来的欲烂的白莱送往炊事班,整个一个冬天大家都没吃上过好菜。舅舅把它戏称为‘白菜理论’:烂了才吃,不烂不吃,吃的全烂。”(有关周有光事迹见本人《百岁奇人周有光讲述的故事》)
4、当年人回忆干校的故事。这次我们到京以后收集到相关的故事和照片等几万字,照片几百幅;等适当时机公布与众。
借此机会向给于帮助和支持此项工作的周有光、高玉英、赵庆云、李江、凌玲、赵宏等老前辈和老大姐老大哥致谢!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10-04-08 23:39:44
http://club.tom.com/item_632_1600_0_7.html
(附:九连既青年连人员名单:
宁夏平罗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造纸厂编制(1970年)
一、生产基层编制:122人
第一排:22人
排长:邱省光。
副排长:王新玲、王义生。
一班:锅炉:△王义生、○申大京、张健、叶斯哲、李凤珍、
郑义菁
二班:
切草:△王光斗、汤勤芝、田庚。
蒸球:葛志成、○徐莉。
化碱:宋向明
三班:
筛洗:○罗运达、郑小凤
漂白:王爱萍
打浆:任莉茹、李萍
四班:
纸机:△王新玲、○黄南平、王光立、杨淑琴
第二排(24人):
排长:刘仲书
副排长:牛文立、葛华建
五班:锅炉:
△李扬、○杨北北、袁建、陈永华、吴会艺、任莉文
六班:
切草:凌丽、董砚英、宋建国
蒸球:董彬、牛文立。
化碱:杜全岑
七班:
筛洗:庞阳、姚玉芬、刘仲书
漂白:△张明、○乔宁
打浆:李宁、李小平、赵秀云
八班:纸机:△葛华建、○金嘉满、王大选、闫粉莲
第三排(26人):
排长:黄莉基
副排长:阮宝德、刘建晨
九班:
锅炉:△张东生、○孙洪慈、于新宪、董益民、竹卫红、洪欣
十班:
切草:王琢伟、阮宝德、于桂琴、王桂英
蒸球:△史明、孙学进
化碱:○魏友晨
十一班:
筛洗:△凌玲、陈全光、
漂白:○苏玲玲、李建光、老崔、
打浆:曹禾、李宁、李小平
十二班:
纸机:△王志英、○朱小波、韩小慧、刘建晨
第四排(18人):
排长:
副排长:郭敬然、武丽
十三班:
切纸:杨兰英、△白元、田继祥
打包:陈永强、顾忠新
化验:武丽
检验;赵宏
焊网:于莉、侯海英。
十四班:
选纸:△郭敬然、王焕仁、李学文、高兰增、常芝、孙维林、邱淑琴、吴晋华、彭爱萍
机械排:32人
排长:梁大河
副排长:祁志明
一班
保全:祁志明、○洪兆锐、王强
车工:△万峰、许芙、季小洋、张桂芬
二班:管工:王仲和、陈大为
电工:△韩国信、吴雪芳、李江、李东祥
电焊:冯玉源、王淑芳
木工:张英、冯庆伟
三班:杨兴文、房承先、王德林、王春泉、张树青、邢云龙、张全印、刘义、宋启元、李永鹏、纪寿海、王学文、
李伯承、魏树增、梁大河
二、非直接生产机构(42人):
生产组:3人
彭则放、高玉英、曾祥集
供销组(14人):郑仁戊、李保岭、辛业江、徐脉志、
张永革、苗淑黄、王燕平、△崔伟清、李新民、沈新胜、刘本宏、王振清、刘企新、武虹明
后勤组(20人):张培义、刘庆林、△刘大文、○杨玉田、吴康寿、付炳奇、祝友良、李永厚、冯良明、高山、唐义生、石文荣、宋全福、姚礼耕、莫爱英、聂国祯、叶元驰、张朋、陆根尧、周清亮
办公室(5人):杨振亚、宋新中、宋德慈、靳如英、陈启干
以上总计164人,生产规模日产值5吨,前期规划筹建为杨振亚、高玉英。△为班长,○为副班长。
· 另有十三人七一年参军,他们是:杨冀平、刘光增、贺雷雨、李东声、刘光华、谢本键、刘毅、龚毅、田继昌、赵东祥、杨超辉、侯海滨、杜军。)
· 石嘴山人大 许长礼提供,撰稿:许长礼。参加此次调查的还有石嘴山人大丁兆林等同志。
鄂尔多斯(szsszb)发表于07-11-10 09:44:07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10-04-08 23:45:08
http://tieba.baidu.com/f?kz=284507611
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讲述的石嘴山的故事218.203.136.* 1楼
百岁奇人周有光讲述的故事
石嘴山市人大 许长礼
2007年11月1日,新闻联播消息《:周有光语文集 》获吴玉章社会科学特等奖,这是继郭沫若、吕淑湘、胡绳、王力之后第五个获此殊荣的社会科学家,值此谨以此文向周老致贺!
百岁老人我见过,但是百岁以后不糊涂的老人我没有见过;百岁以后不糊涂,而且仍然在作学问的老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周有光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奇人。
知道周老先生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巧合。因为要了解宁夏平罗县原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往事的缘故,有幸从网上知道了周老先生。十多天的时间,我和我的同事们陷入了周老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编制的语言文字的“陷阱”而不能自拨,迫使我们不得不从祖国的大西北来到首都北京,急切地结识周有光老先生,了解周有光老先生。
周老先生是汉语言文字的著名学家,他和郭沫若、陈光尧、叶籁士、倪海曙、祈建华(除郭沫若之外,其他人均在平罗五七干校呆过)等人一起为我国现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简化字的推广、普通话的使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周老先生有关比较文字学的酝酿、陈光尧老先生有关第二次简化字方案的酝酿,仅是在我们宁夏的西大滩平罗五七干校磨砺而成,令人汗颜和肃然起敬。
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周老先生在北京的家。预约我们在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两点半来到了周老先生的家。离约定时间还有半个小时,由于外面正下着大雨,我们一行三人(向导:资深计算语言学学者董亦农、石嘴山市人大丁兆林、笔者)只好在周老先生的书房呆了下来。周老的保姆为我们倒上了茶水,我们三个人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开始品味着周老先生的“书香”。这是一个普通的书房,处在六层楼的中间层,一个百岁老人就在这里上上下下的确令人称奇。书房的摆设简单而朴素,可以说除了书还是书。我大致打量了一下,四个书柜里的书足有几千册。这些书大部分都是语言文学类的。我所知道的中国语言文字专家吕淑湘、朱德熙、张志公、王力等都能在周老的书柜里找到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的文学家里,周老的书柜里仅放着沈从文老先生的全集,后来交流才知道周老先生仅和已经作古的沈老先生是连襟,由此可见周老先生与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名人的历史渊源。难怪在周老先生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张照片:一张条幅自艾菲尔铁塔顶端飘然而下,上面公公正正地写着这样一行大字:“祝贺周有光老先生一百岁生日!”周有光,周有光,百年有光,还能说什么呢?墙上的照片里的这条标语已经说明了一切。时针指向三点,我们等待多时的周老先生准时起来了!
丁兆林同志递上了介绍信并说明了来意,周老先生非常高兴。当他看到董亦农先生时,连声说道:“你的脸非常熟。”董亦农先生告诉他二十年前他和周老因为工作的关系有过接触,我们对周老的记忆力感到诧异和惊奇。当我们把原国务院五七干校遗址的照片递给周老先生时,他连连说道:“真有意思。”然后便和我们说起了当年五七干校的事情。
“我在那里呆了两年四个月。干校很有意思,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誓永远不回家。有的人到干校愁眉苦脸,我觉得很好。我那时身体经常有病,一下去病就好了。干校让我见了好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有个同志叫杜孙寿,他是陕西人,现在已经去世了,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是毛主席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的。毕业以后(党)派他到陕西搞青年运动,不到一年就被国民党抓住了。(就这样)先后被抓住三次。后来他到干校(被大家)称作“老叛徒”。还有一个同志就住在我家的楼上,他到干校以后说道:‘这个鬼地方,我一天也不想呆。’结果就被批判了。所以大部分人都宣誓一辈子都不回去了。”
说到这里周老先生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最有趣的是,林彪死了好长时间(九一三以后)大家还不知道。有一天干校通知大家第二天(到广场)开会。第二天天气非常的热(当地人称之为秋老虎),我们带着小马扎到广场集合,我还戴了一顶大草帽。到了十点钟,天上飞来了成千上万只大雁。领头的大雁够噶够噶的叫了几声,所有的大雁都屙起浠屎来,许多人的头上都被屙上了稀屎,几天都洗不干净!说到这里周老开心的象个孩子。他说这是一万年都遇不到的大喜事(稀屎),吉祥事。(小时侯成群的大雁我们见过,每逢大雁路过我们都颠着个大肚皮,抬头向天高叫道:“开喽!开喽!”,意思是尽快散开,然后使劲高呼道:”落河喽,落河喽,想不到周老先生他们在我们的家乡遇到了这样的稀奇事,真叫人开颜开心,难怪叫周老一笑就是几十年。
周老与宁夏,与宁夏的西大滩一切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和林汉达老先生一起在西大滩看高粱,一边走一边谈学问(见另一篇报道),不仅如此,他们还一起观赏西大滩的芨芨草和红柳和沙枣树。林老说:“西大滩非常荒芜,可是五月一开闸(灌水开始)土地就好的不得了,从北京带去的黄瓜种子,种在那里长出的黄瓜比北京的大一倍。荒芜的土地一灌水什么都绿了,好的不得了。”结束干校生活的周老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曾经有宁夏的领导问周老:“你到过那么多国家,你看宁夏怎么样?”周老回答:“比瑞士还要好。”别人以为他在说反话。周老告诉那位领导:“古代瑞士人把儿子卖到梵帝冈去当兵,人虽然换了,直到今天还穿着过去的服装|。瑞士有500万人,宁夏也有500万人(现在600多万),瑞士没有资源,只有发展不需要大量资源的钟表业,后来发展高精尖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宁夏有水利,宁夏有铁路,宁夏的山里有有色金属和三个好煤矿。有一个煤矿的煤好极了,日本人用袋子装起来运到国内。宁夏的黄瓜好的不得了,黄瓜在美国1。5美元一条。在宁夏种黄瓜可以变成大富翁!
宁夏可以种水稻/农业能搞,矿业能搞,石油能搞。可是那时限制的太死了,养羊只能是25只,多了就是资本主义。当地人太封闭了,宁夏的开发需要人。资本没问题,资本用了可以再生资本。这个地方还可以开发的。后来宁夏的同志找我让我帮助宁夏搞开发,我因为年事已高加上工作忙所以就没有去。(周老在国外学的是银行经济,并不是语言学)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就要离开了。我们请周老给我们题词。周老欣然应允。在我们的本子上写下了:“周有光,2007。5。22。时年102岁。”送走了我们,他又给黑龙江的一位同志修改专集。一个真正的世纪老人,一个奇人学者————周有光,祝你健康长寿,永远发光!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8114047/
文化名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遗痕
文/高贵山
公元1969年11月18日晚,河南省息县东岳公社轧花厂仓库里,搭满大大小小的通铺,集中宿住着100多人,在这些人中,有文化名人钱钟书及夫人杨绛、俞平伯、沈从文、胡绳、何其芳、吕叔湘,有经济学家孙冶方、骆耕漠、顾准、吴敬连、林里夫等—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中央机关单位在息县“五七干校”的历史一幕。
据息县县志记载:1969年前后有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社科院、对外文委、对外经委、全国总工会等中央机关单位在息县办“五七干校”。到1970年,有几千北京人来息县,住在各个“五七干校”驻地。他们在参加政治运动和田间劳动的同时,也进行着各种思考和创作,留下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手稿和作品,这其中包括著名学者的理论文章,著名作家的诗歌、散文、日记等等。今天品评这些文字,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文化浩劫之中,这些学人的睿智和个性。
俞平伯及在息县创作的诗
俞平伯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作家、批评家兼诗人,他一生潜心写作,辛勤笔耕,以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双重建树,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为数不多的硕儒。特别对中国古典诗词和《红楼梦》,他有着很深的研究。
俞平伯一生作诗数量极多,他把“人生譬之为波浪,诗便是船儿”。1969年,他随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五七干校”来到息县,这一段生活,成为诗人一生最特别也最难忘的经历。朴素宁静的乡间生活与喧嚣压抑的政治气候形成巨大反差,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这期间诗人进入晚年创作的高峰期,农舍茅屋、河塘竹林、杂乱的集市、泥泞的道路均成为素材。乡亲们常看见他随身携带着一个破旧发黄的小笔记本,上面写满了七言或五言诗词,从这些草稿的流畅程度上看,几乎每首诗都是一气呵成,很少改动。在息县一年多的生活里,诗人共创作了近百首诗词,具有代表性的是:《息县杂咏》、《纪东岳事》、《至日》等等,其中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还在香港单独出版。这些诗词对息县农村的田园风光和民情民风作了真实的记录,有“泥他双宿与双飞,传道邻村燕子归”的佳句,有“落日明霞映水鲜,西塘小坐似公园”的情感,至今读起来仍然感觉清新爽朗。
五言律诗《纪东岳事》里诗人写到:
樱子黄先赤,红桃更绿桃。
塘春多扁嘴,延颈白鹅高。
东岳庙恢扩,闻当街北头。
他年遭劫火,空有集名留。
明日当逢集,回塘撒网赊。
北头卖蔬果,南首有鱼虾。
诗人住处,村前屋后有很多楝树,当紫色的楝花盛开时,随风飘来阵阵清香。但是,这位久住苏杭和京城的老人,从未见过楝花,也未感受过楝花扑鼻而来的芳香。为此,老人在一封家信中满怀喜悦地写到:“顷看见一树,地面落花紫色,此花在诗词中每见之。所谓‘二十四番花信风’,其第二十四番,即楝花风。开到此花,春信全了,故诗人每每用之。我却从未见过,因口占二诗。”名曰《楝花》:
天气清和四月中,门前吹到楝花风。
南来初识亭亭树,淡紫英繁小叶浓。
此树婆娑近浅塘,花开飘落似丁香。
绿阴庭院休回首,应许他乡胜故乡。
诗人夫妇俩在息县东岳住了一年零二个月,在此期间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 《农民问字》一首:
昔年漫学屠龙技,讹谬流传逝水同。
惭愧邻娃来问字,可留些子益贫农。
在农村过端午节是非常热闹的,特别是邻居的热情关照,常给他们带来许多喜悦和快乐。1970年端午节是在邻居家度过的,诗人写到:
《端午节》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
知是天中近,邻居为我留。
清润端阳节,茅檐插艾新。
分尝初刈麦,惭荷对农民。
由于诗人夫妻年纪大,有受人尊重,劳动时一般安排较轻些的活干,“绩麻”是其劳动内容之一:
《绩麻》
脱离劳动逾三世,来到农村学绩麻。
鹅鸭池塘看新绿,依稀风景似归家。
农村的生活也常给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一次,下雨天需外出开会,步行返回至半路时,道路泥泞,立在其中无法自拔。幸有农人路过,在其搀扶下昏黑时才回到住所。这次经历正是“冬至”那天,所以,以诗名《至日》记下:
2 文化名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遗痕
至日易曛黑,灯青望眼赊。
泥途云半舍,苞信一何遐。
已湿棉衣重,空将油伞遮。
风斜兼雨细,得伴始还家。
1971年元旦,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俞平伯等十多位老知识分子,提前从干校“毕业”。在离开东岳时,老乡们都来相送,真情之下,诗人用息县方言赋诗一首《与农民话别》:
落户安家事可怀,自憎暮景况非材。
农民送别殷勤意,惜我他年不管来。
俞平伯一生当中,有二十年住在苏杭,有五十年住在北京,但是,在息县的这段生活经历给老人留下的印象之深,却不亚于北京和苏杭。在后来的京城生活中,老人与东岳房东之女顾兰芳有书信相通,于是,常勾起老人的思乡之情,并在《辛亥杂诗》里写到:
五七光辉指示看,中洲干校一年还。
茅檐土壁青灯忆,新岁新居住永安。
日日风寒已是春,农娃书信慰离人。
却言昨梦还相见,回首天涯感比邻。
雨中行路一趑趄,昏暮思归味所趋。
自是人情乡里好,殷勤护我到茅庐。
... ...
俞平伯1990年以91岁的高龄逝世于北京。然而,他的诗词成为息县人民永远唱不完的歌……
钱钟书夫妇及杨绛的《干校六记》
在息县东岳有位老农这样说:“五七干校”的人个个通晓天文地理,人人能懂八国文字。这正是“五七干校”的文化名人留给老百姓的印象。其实,这样的话用在钱钟书身上是一点也不夸张的。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绩,被誉为文化大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管锥编》、《围城》等。
杨绛是翻译家、文学家。早年任清华大学西语教授,1949年以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最著名的译著是《堂•吉诃德》。1980年,她根据“五七干校”的亲身经历写成了《干校六记》这部散文集。在这部散文集里,记录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状况和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里乖蹇命运和达观精神,以及他们夫妻恩爱、互帮互助、相依为命的感人场景。“文字简约而诙谐,感觉微妙而真切”,“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当时,去“五七干校”的队伍从北京出发,“学部敲锣打鼓进行欢送,年逾七旬的俞平伯及老伴打着红旗领队当先,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经信阳、罗山和息县县城,另一路经驻马店、正阳到息县东岳。刚开始,杨绛他们暂住在村里副队长的家中,“六面泥的小房子,半尺高的窗洞,我的床位在没风的暗角落里,伸手不见五指,除了晚上睡觉,白天待不住”。干校的劳动有多种,如种豆、种麦等农活是大田劳动,也有些杂活,如:脱坯、养猪、打井、种菜园等等。“清晨三点钟空着肚子下地,早饭六点送到田里,劳动到中午休息,黄昏再下地干到晚”。在“凿中记劳”和“学圃记闲”里作者记录了挖井的劳动过程和感受:“挖井一开始是干土非常吃力,到后来是带有水分的烂泥巴分量更沉重,由于天气很冷挖到三米深以后,越挖越困难”。当然,杨绛干的只是为打井人送饭和烧水的杂活,有时也凑凑热闹,脱了鞋袜,把四处乱淌的泥浆铲归一处。 “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可是把脚踩进泥里,觉得它更亲近了”。在水井挖好的那天,杨绛还特意打来烧酒,买来泥块糖(劣质糖块),为大家开了个庆功宴。
杨绛在一个村庄看管菜园,钱锺书则在另一个村庄看管工具,他们相隔咫尺却不得见面。后来,钱锺书找到一份到邮电所领取报纸、信件、邮包的工作,凑巧的是到邮电所的路正好要经过杨绛看管的菜园子。这样,他们夫妇俩可常在菜园相会,杨绛养的一只小狗也在钱钟书来时围绕着他们亲热,相映成趣。“远胜于旧小说和戏曲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在这期间他们还度过了六十岁的生日,为此,还开了一个红烧鸡的罐头。
他们的菜园种了很多青菜,有韭菜、雪里蕻、莴笋、胡萝卜、香菜、蒜苗等等,但是,常有老乡来“拣”他们的菜。一天,有一位老大娘带着女儿拣了许多干老的菜帮子,并说“先用水煮一下,和些面糊,一搅,可好吃哩!”。“我见过他们的‘馍’是红棕色的(高粱面做的),面糊也是红棕色的,不知‘可好吃哩’面糊是何滋味”。此后,杨绛经常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还对小女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3 文化名人在息县“五七干校”的遗痕
在干校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小故事。当时,钱钟书人又黑又瘦。一次到诊所看病,心直口快的黄大夫看他签名薄上写的是钱钟书的名字,怒道:“胡说!你是什么钱钟书,钱钟书我认识!”后来说出杨绛的名字,此事才得以结束。钱钟书和另一位一级研究员吴晓铃,从来就没有用柴草烧过火,一次,别人让他俩烧开水,结果半天时间都没有烧开,这事让大家笑话了很长时间。更有趣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一天,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何其芳同志忙拿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一份,可是吃起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没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还没拿掉,大家看完后都笑了。同时,也带着无限的同情。
顾准及他的《息县日记》
顾准是一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当代思想家。他才气横溢,见解深邃,知识渊博,一生在历史、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进行着执著的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早在五十年代,他就发现了人为设定的经济体制的弱点,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 的理论。他在一生的论文和著作里,全面研究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尽力弄清楚西方文明的渊源,在比较中西文明的基础上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他说过,只要能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问题的所在,我们的祖国不久就会“雄飞世界”。他认为,“民主是方法不是目的,根本的前提是进步,只有进步才是没有止境的”。他是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梦寐以求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腾飞富强。
顾准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历尽了种种苦难。与信阳地区的不解之缘是他亲身经历了1949年以后的两大重要历史事件,一次是1959年被下放到商城县劳动改造近五个月;另一次是1969年随学部“五七干校”来息县生活近两年。时代使这个大学者与信阳地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次经历带给他的是苦难,而他在苦难当中想的是整个中国的“雄飞”。
1969年11月,顾准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放到息县“五七干校”。在此期间,他留下了一二十万字的《息县日记》。当时政治运动频繁,很多知识分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然而,被两次打成“右派”分子的顾准,来到息县就进行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他在日记里写到:息县地处淮河之滨,在淮河的紧北面……,东岳环境,并不如在京所闻那样严峻。土地辽阔,村落田地,景色与淮海区依稀相类。此次来息县,对千里淮上有了一番新的认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要米有米,要面有面。”这是息县的民谚,实际情况也确是如此。淮上的自然条件如此优越,作为农业基地,前途如此有望,水利加化肥,仅仅千里淮上,就可抵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的谷仓。对于千里淮上锦绣河山所知较多,更加觉得我们祖国的宏伟壮丽。
比起大城来说息县东岳的生活比较艰苦,但顾准来到这里却少了许多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也相对稳定。干校又有较多的农业机械,人工干的都是较轻一些的杂活,如修建房屋、打井、养猪等等。“巫宝三脱坯,章有义制瓦,杨坚白和泥,骆耕漠装麻,林里夫拉车。”在生活问题上,除正常在食堂吃饭外,自己还可买些炼乳、糖果。1971年元旦日记是这样写的:虽在运动中新年伙食极其丰盛。运来猪四头半,鱼恐在四百斤左右,集体伙食供三顿好菜,鱼、饺子、溜肉片。全天的劳动任务是绞饺子肉馅,这是五年来未干过的活。
随着生活的好转,他在息县的日记越写越多,越写越长,有时每天的日记达到二三千字,成为探讨和研究理论的文章集锦。为此,引发出许多重要的学术思想,形成了对祖国建设有重要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今天许多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有着惊人的相似。
关于三峡建设,他在1971年的日记里写到:昨闻三峡上马,晚间浮想联翩,不能入寐,…… 三峡电站若以450Kw输电半径计,达周边为汉中、西安、洛阳、九江、长沙、重庆。其年发电量若上500亿KW,以0.05元/KW计,每年收入达25亿元。这样,这个电站即使投资100亿元,也是划得来的。
在黄淮海开发问题上,他在70年12月20日的日记里写到:黄淮平原苦于三料俱缺,东起海州,西迄信阳……应修筑五六条简易铁路,于是燃料可以运入农村,畜产品、农产品可以运出,这块大平原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片的精耕高产农业区。……经营这个大平原农业的经济效果,远胜于山区的治山治水。大寨型的农村是可贵的,然而这块大平原的农产量却是无限的。
关于西部开发,他写到:东侧建设,无论工业或农业,都是事半功倍,西部建设,并不是没有必要,关中、河西、四川、以至京汉西侧的广大地区,资源现当开发,工业理应发展百年来偏枯局面当改变。东西并举,速度更快。但愿今后十年,我国工业能十倍于今日。
在人口与发展的问题上,他写到:我敢设想的极限,是一半人口在农业,农产品自给的工农业大国。但是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限制。这种局限,其实不能摆脱农村贫困和农村人口增殖率无法抑制的困境,也是永远达不到真正现代化的目的。
在研究新会计问题上有日记写到:在会计上引起的新的问题有二,第一,在企业而言,全部用工用料分成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两部分;第二,在国家全体的而论,决不可以再抄袭苏联,以当年财政的收支为企业会计计算的唯一内容,经营基金,尤其是固定资本的增减,是全体工人阶级一年辛勤劳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1964年前曾设想,国家要有一个总会计局。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更成为必要。
从1957年开始到文革结束中国的政治运动取代了经济建设,成为全党的中心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当时最响亮的口号。但是,顾准用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来研究国内国外经济发展规律,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中国的前途,重心其实应放在经济发展上……。以经济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经济发展在我国必将愈来愈急成为中心,其他一切,势必围绕这个中心而转动……。造成一个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的局面,再干二十年,二十年后中国就是雄飞世界的中国了。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这些文化名人已离开息县三十多年了,同到中州是胜缘。息县人民至今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茶前饭后之余仍以谈论“五七干校”的人和事为自豪。收集整理这些文化遗产形成一种本地特有的“干校文化”,而“干校文化”更能激励和帮助我们建设更幸福更美好的家园。
http://www.cass.cn/file/20100329262436.html
宁夏石嘴山“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
再现一段难忘的历史
本报记者 庄电一 发布时间: 2010-03-29 08:18 来源:光明日报
走进位于宁夏石嘴山境内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就好像翻开了一段历史,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令人顿生恍如隔世之感。
多位高级知识分子、大专家曾在这里居住
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院落。砖砌的大门上方是个半圆形的钢架,上写“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几个大字,
大门左侧的砖墙上挂着“校部旧址”的牌匾。院内是排列有序的几排砖瓦平房,墙壁上描绘的是“文革”期间特有的宣传画,当年军代表、政工组办公的房间依然完好。这里现在被称作“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的“遗址馆”,共有平房60间,均是40多年前的旧建筑。
别看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简陋破旧、平淡无奇,当年却是藏龙卧虎,一份“从干校走出去的部长、将军”名单显示,有40多位省部级干部曾在这里居住。这里留下了周荣鑫、赵鹏飞、钱李仁等高级干部的身影,也留下了周有光、叶籁士、林汉达、倪海曙等著名专家、学者的足迹。
在“五七干校”旧址旁,是新近落成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也被称作博物馆的“综合馆”。馆藏的2000多件文物、5000多册图书、20多万字的文史资料,被分为4大展区、9个篇章、23个单元,以实物、图片、雕塑等形式,再现了当时人们劳动、学习、生活的真实场景。
一些学者当时创作的诗歌,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而大量珍贵照片则再现了当年人们插秧、修渠、整地、拉土、拾粪、放羊、喂鸡、拉煤、打篮球、田头演出等真实场景。许多画面鲜活生动,引人驻足观看。
整个博物馆再现了一段特定的历史,把参观者带入特定的氛围。
“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缘何落户宁夏
1966年,根据当时中央的相关指示精神,中央、国家机关的9万多名工作人员、1万多名工勤人员、3万多名家属和5000多名“知识青年”离开北京,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创建了106所“五七干校”。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一站渠北村的“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便是宁夏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那里原来是下辖8个站所、拥有4万亩土地的潮湖劳改农场,有关部门接收后把它改造成“五七干校”。当年先后来这里的干部职工有1160人,家属有532人、知识青年有119人(不包括200名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五七干校”以生产水稻、小麦、水果、蔬菜为主,也有造纸厂之类的简单化工业。当时实行军代表管理制,基本是半军事化。
这个“五七干校”创办于1968年10月,1972年4月就撤销了,前后存在不足4年时间。“五七干校”撤销后,一部分人回到北京,一部分人被安排到石家庄某飞机制造厂继续劳动。
一个思想教育的课堂
岁月可以冲淡记忆,风雨可以磨损痕迹。40年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基本都荡然无存了,但石嘴山市境内的这所“五七干校”,由于受到的破坏较少,较好地保存了原貌。2007年5月,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它进行保护、开发。按照“原汁原味、再现旧貌”的原则,有关部门在大量征集旧物的同时,对旧址、旧物进行了维修、复原,同时也新建了部分建筑。在此生活过的许多老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有些人还十分慷慨地赠送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充实展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闻讯后也赠送了价值4万多元的办公用品。
宁夏又多了一个令人关注的新景点。2008年8月29日,“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正式开馆,至今已接待了10多万名参观者。
记者从一些照片上看到,尽管当时物质匮乏、劳动艰苦、生活水平低、政治压力大、甚至前途渺茫,但许多人仍然保持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看不到悲观、消沉、颓唐的情绪,这真是难能可贵。而一些学者当时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挤时间完成的、已经发黄变质的研究手稿、读书笔记和业余创作的手迹,更令人肃然起敬。据介绍,有些后来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成果,就是在那低矮、拥挤的房屋里诞生的。当极左思潮甚嚣尘上、垄断一切的时候,当艰苦的劳动把人搞得筋疲力尽的时候,仍有一些信念坚定的学者不肯蹉跎岁月、虚度时光,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努力和贡献。这个信念、这份执著、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精神财富。就此而言,这个“五七干校博物馆”不仅再现了一段历史,而且开设了一个思想教育的课堂。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0-3-29 10:59:40
http://www.booyee.com.cn/bbs/thread.jsp?threadid=6780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