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15|回复: 0

九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1967年九江接收侨生纪实

[复制链接]

896

主题

1099

回帖

747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72
发表于 2021-3-8 1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侨生之情和侨务之缘 ——回忆四十年前接收侨生的往事
作者:九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2-06-28
我是1953年从印尼回国定居的,55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改革和开放以及繁荣和发展,在祖国的怀抱里,我经历过心酸,更体验了温暖,感受到真情。而令我最为自豪的是四十年前的一件往事,开启了我从事侨务工作的生涯。

    那是1967年初冬的一天,我接到了市里的一个通知,让我和市教育局的倪国斌,九江县一位姓周的同志一共三个人前往广州市暨南大学接收从印度尼西亚回国的华侨学生。临行前领导特别交待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定要认真对待,严密组织,圆满完成。大家知道,1967年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工人、学生都热衷于搞大串联、闹文化大革命去了,工厂几乎停产,学校基本上都不能正常上课,交通运输更是混乱不堪。但不管怎样,我心里知道这项工作的分量,更由于我曾侨居印度尼西亚,一种沉甸甸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也是那一年,或是更早些时候,印度尼西亚政局发生动荡,反华排华浪潮席卷而来,大批华人华侨深受其害,为了能让华侨子女免受伤害,3000多华侨学生离开父母辗转回到了祖国。国内接待安置华侨的工作组暂时把侨生安置在广州市暨南大学等待安排。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国务院做出了决定分别由江西等省、市负责接收并安排侨生。当时分给江西省的侨生是500名,省里立即把任务分解,南昌350名,九江100名,景德镇50名。

  为便于工作,我们九江市成立了一个华侨联络站,设在市文化馆二楼办公,罗才焕(九江地区医院外科主治医生)、林银安、余士全来联络站协助办公,并负责与市政府副市长张炳杰、办公室胡主任及分管侨务工作的其他领导沟通,以尽量调整把握好对华侨的政策,保证侨生回国后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平等待遇。

    当年的11月上旬,我们三位同志启程前往南昌,向省侨务处负责人陈飞汇报了九江的准备情况,接领具体任务。按省里的安排,九江接收组由我带队前往广州暨南大学报到。第二天,我们到了广州,住在暨南大学招待所。3000名侨生大都是广东和福建籍的,去外省安排又将是第二次背井离乡,所以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根据暨南大学工作组统一安排,各省、市负责人分别向侨生介绍本地情况,动员侨生报名。在动员大会上,我们九江由倪国斌同志作动员:倪国斌同志详细介绍了九江的地理位置,山青水秀,环境优美;九江人口,人民生活水平情况;九江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九江的农产品丰富,水产品及水果种类多等等。介绍过后,我们分别下到侨生中摸底登记,动员他们报名来九江。到11月29日时登记来九江的归侨学生达到66名。12月2日我们带着这66名学生启程来到南昌,第二天上午向省侨务处负责人陈飞作了汇报。因为九江只完成了66名印尼侨生的接领任务,联络站的罗才焕又前往南昌接来了31名缅甸的侨生。两路到南昌汇合后共97名侨生一同乘火车回九江。

    当天中午12:15时,我们在九江老火车站下了车,当步行走到新桥头时,忽然听到附近砰、砰几声枪响,那是造反派在实行打砸抢,我们一边掩饰住恐惧,一边尽力安抚好侨生,直到把这97人顺利带到目的地——南湖宾馆小三楼安置住下,心里才算松了第一口气。但这只是开始,为了保证侨生能安下心来,我们先是抓安全,我们严格规定任何外人不准随便进入侨生居住的南湖宾馆小三楼。我们还向全体侨生介绍九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比较混乱,希望他们不要轻易外出,更不要在外面到处乱跑,特别是晚上不要上街,以免遇到危险。我们还特别交待侨生白天外出时要八、九个人结队而行,碰到造反派、红卫兵盘问或骚扰时一定要说是侨生,刚回国来念书的。说实在的,这97名侨生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也不过才18岁,活泼好动的年龄和动荡不安的环境,更加上不少人个人起居生活问题都要靠人照料,真是叫人操心,我们的工作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艰难的开展着。为了不辜负党和政府的重托,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我们华侨联络站的几个同志像父母那样一天到晚都守候在侨生身边,教他们学会自己洗衣服,自己用好钱料理好生活,侨生之间要相互帮助,让他们渐渐地熟悉和喜欢上这里的环境。在当时的情况下,涉侨工作非常敏感,按常规,凡海外来的信件都要经过组织的拆开审查,对侨生也是一样。当我们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找来管理的同志,我对他大发脾气,最后闹到了市领导那里,才彻底解决了问题。我们接待站的每一位同志真心对待侨生,赢得了广大侨生的尊重,侨生管理工作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安全等意外事件。

    根据上级安排,要对侨生进行政治教育,我们安排的第一堂课是忆苦思甜报告。我到九江火柴厂找革委会负责同志联系,请来了老职工李春华同志给侨生们作报告。报告时间虽然不到一个小时,但李春华讲得很生动,也很打动人心,许多侨生认真做了笔记,下午讨论时大家发言也很踊跃。看到这个情景,我们也被深深的感动着。过了几天,我们又带着97名侨生到九江火柴厂参观,随后还参观了文化宫,对这种教育形式都能接受,效果也很好。

    在南湖宾馆小三楼住了两个月之后,九江的学校要开学上课了,我们通过市教育局把侨生分别安排在了九江市一中、二中,和九江县一中上学,而当时的学校是边学习边劳动,侨生们在学校的表现也都很好。经过学习和劳动活动,侨生们陆续毕业时,我们又通过市劳动局联系把这97名侨生分别安排到国棉一厂、国棉二厂、九江火柴厂、化工厂、磷肥厂、电杆厂、电瓷厂、农机厂、内衣厂、粮油机械厂、石油公司等11个单位工作。这97名侨生经过了学习到毕业、分配工作后,华侨联络站也随之撤消。

    总的来说,1967年来九江的97名侨生,经过党和政府的关心培养,他们由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健康成长,逐步成熟。看到这批都已成家立业,在九江扎根,生活幸福的侨生,我内心如释重负,我也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没有辜负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

    40年过去了,但我参加接收安置侨生工作的经历以及侨生们那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和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是它,让我对每一个侨生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侨务工作倾注着终生的情怀。
      (作者曾任九江市侨联副主席)

http://www.jjsql.cn/qhsb_236/201206/t20120628_3093827.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17:19 , Processed in 0.0262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