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0|回复: 0

黄土情缘 延安讽刺文字背后的事实

[复制链接]

896

主题

1099

回帖

747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74
发表于 2020-8-21 14: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字背后的事实
分类:真实生活 | 标签: 延安   萧三   高岗   王实味   李锐  
2007-11-24 07:56 阅读(?)评论(0)
    是人,就有弱点;是组织,就有层级。有了层级就有了不平等,加进了人很自我的一面,就产生了特权。抗战爆发后,许多爱国青年奔赴他们理想中处处平等、自由、民主的革命圣地延安,就在他们为延安的新气象欢欣鼓舞时,他们突然发现,延安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般纯洁。他们对延安的好些事情看不惯,忍不住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一边是拼死疆场,一边是歌舞升平,王实味发出“歌啭《玉堂春》,舞度金莲步”的牢骚;针对干部服装及大中小灶的区别,又是王实味,发出了“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的愤懑。几十年过去了,仔细回味一下当时的情景,还是能生出许许多多的感慨来。在此,不妨根据有关史料,罗列几条:
    1,李锐的《想当年》。讽刺某些老干部,没有新建树,只一味摆老资格。文中虽然没有点名,但所举的例子:“想当年我在苏联如何如何”,“想当年我与高尔基如何如何”……人们一看便知是指萧三。萧三是毛泽东一辈的革命家,著名诗人,曾任“左联”驻苏联代表。李锐等一些青年却瞧不起他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几首白话诗,觉得太缺少“诗味儿”,萧三似乎一时还拿不出更如人意的诗作,言谈中只好常常“想当年”。
    2, 陈企霞的长诗《丘比特之箭》。讽刺了当时延安女青年的择偶标准:“王明的口才,博古的理论”,非此不嫁。20世纪40年代初去延安的青年男女比例为16:1,女青年们找对象眼睛都盯着大官儿、“大知识分子”,工农干部和“小知识分子”就被冷落了。
    3,韦君宜的《论师道》。韦君宜在“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时写了《论师道》。文中说,老师就要比学生高明,而当时“泽东青年干校”某些教师的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
    4,萧平的《龙生龙,凤生风》。当时延安的牛奶极少,除供应高级干部以外,只有幼儿园才见得到。而幼儿园里牛奶数量有限,便只给高级干部的孩子喝。《龙生龙,凤生风》批评的就是这件事。《龙生龙,凤生凤》被国民党的一个叫做《良心话》的杂志转载后,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5,《论离婚》。作者是一位少数民族干部,内容是批评延安某些领导同志在婚姻问题上喜新厌旧换偶频繁。据说从前线回来的某将军看了此文拍着桌子大骂:这些小资产阶级搞什么名堂!
    6,批评高岗窑洞的窗户纸。那时延安的窑洞当然没有玻璃,窗户是用纸糊起来的。像高岗等高级干部所住窑洞的窗户纸就比较白而亮,普通干部窑洞的糊窗纸就较黑而粗。作者认为不必在如此细小的生活细节中都体现出等级差别。
    不管是牢骚,还是揭露阴暗面,总之,现象是有的,批判是有过,但不久,就什么都没有了。1942年5月23日结束的一个座谈会,在开辟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宣告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http://ht-980.blog.sohu.com/7140346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3:50 , Processed in 0.0671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