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30|回复: 0

祭园守园人 探青稻香湖:老鬼.黑子.崔永元的另类实话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8-7-26 0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青稻香湖:老鬼.黑子.崔永元的另类实话




    屏风似的石山,只在红楼梦画卷中依稀见过。久居京城,我从未到过凤凰岭一带,从未见这样一派天然气韵:既不同于桂林山水、又迥别紫金峰列……只惜乎不太宏阔邈远。
    老鬼兄弟为什么选择猫在这样的所在,可曾对崔永元实话实说?
    一整天都由老鬼、丽娜夫妇盛情陪着——为中国第一也唯一的知青陵园的主题群雕,他们又不辞辛劳地昨天长途往返至夜,刚刚来的路上丽娜都还打着盹儿。今天,说是相聚探青,可是乍暖还寒时节,稻香湖马场、京密运河旁的白桦林,均寂寞着绿意......
      好在青春,就本在我们长长的探觅与彼此的倾吐中........
      而使我大为惊诧又不虚此行的竟是,始于稻香湖马场,始于黑子——却是黑子半下午那阵海阔天空的“实话实说”,让我拥有了一个春气盎然、浸浴灵魂的周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黑子与马


    据说“黑子”的大名本身即是稻香湖马场的人文品牌——他是京城休闲马术界的拓荒者。他的事业乃至他姓甚名谁对于我,似都遥不可及,或近不必及;他的实话实说却使我们贴得很近很近。他见证过“联动”的初诞:那是父母纷纷落马时一代红色天骄的悲情与激越抗争:“火烧中央文革”,“油炸江青”,“生烹蒯大富”……江青的嗲声嗲气与“小将再不可爱”,被黑子在另一个世纪惟妙惟肖传达出来,却终于碰撞、沉淀、定格为一个联动系狱者对思想的女囚——王容芬恒久的萦系。这真是戴晴的《女政治犯王容芬》中难得一见的精神景观。
    比如对话中,丽娜谈到她博客中关于纳粹神奇洗脑术的一篇转载——一个纯洁的日耳曼青年成为一个铁血的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分钟!——黑子即现身说法:阶级、父辈、传统、江山……长期的洗脑定神于一霎何须五分钟哪?!无辜的同胞就倒在我的第一棒——我红色的使命感之下!“真是我第一棒啊,致命的一棒!再有多少人随之而上,都不能减轻我沉沉的罪孽!”
    老鬼动情地看着我:像他这样真诚而坦然忏悔的的“联动分子”,你是不是第一次见到?!
   “贺诚(总后卫生部长)的女儿,对胆敢在八一八向毛泽东声明退出共青团的王容芬的狱中反戈,就更不需要五分钟了!”黑子继续再现他刻骨铭心的记忆:狱内的宣判台上,贺X“义正词严”,连根兜底,被反扭强按着的王容芬,依然连喝几瓶敌敌畏直奔某大使馆的那股刚烈,依然喝斥伟大领袖“把中国引向何处去”的那份清醒,她拼却全身之力挣扎着,竭声抗辩着:
    “历史会证明真理在我一边……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狱中黑子高举五元钱送别王蓉芬


    原来有一种刚烈有着超阶级的震慑力——戴晴的采访纪实是不会有这个细节的:奋力挣吼着的王容芬押出会场的一片肃然愕然中,突然,一个十七岁的“联动”囚徒高举着“五元钱”追了出去,他莫须有地高叫着:
   “王容芬王容芬!还你钱!”
    他忘记自己的红色使命了吗?绝无可能!他在送别一种含蕴着精神的高贵吗?也不纯然!他当时绝对依然压根儿不承认黑色贱民也有尊严,只是在内心深处,他无法抗拒地把王容芬视为了一个“特例”,一个献身他莫名的使命、值得尊敬与仰视的尊严人格,“我和我真正使命的、尊严的群体,应该有所表示!”
    他高举着莫须有的五元钱冲出去示意了…..
      我知道,其实那也是红色尊严的自觉、自信与自炫!
    ——他就是我此刻正面对着的黑子!
    我听得玄乎:“今晚我就给(遥在德国的)王容芬发一电邮(求证)!”
    黑子手一甩:“发吧!”




    我想问黑子:
    那你也就该感念着孙维世了——周恩来最宠爱、狱中最刚烈的红格格!那可是无须超阶级的红色感念呢。
    黑子说狱中我没见过孙维世。
    自然,总是与王容芬相对又相并,宋彬彬也是今天黑子海聊的焦点人物之一。他或许知道,在这个共和国嗜血的红八月符号问题上,我与王容芬是唱和着的。黑子的妻子与王友琴一样也是师大女附中的。前年九月九日宋彬彬的校庆展牌风波——宋彬彬给毛泽东献戴红卫兵袖章成为女附中跨世纪风采而遭举世诟责,黑子夫妇至今认为:这主要应归咎于校方。而在我看来,虽然宋彬彬成为历史符号主要是时代使然,是不由自主的,虽然校展风波严重凸显的恰是需要遗忘、强迫遗忘的体制肿瘤,但至少后者,宋彬彬是有充分自我干预的自由与从容调整余地的。一块展牌,既然关乎历史符号与民族新世纪价值走向,漠然也罢,默许也罢,认同也罢,自我欣赏也罢,就是终于沐浴过西风美雨、年已六旬的宋彬彬自己的责任所在了:她在可以也必须提防的时候,在同一地方,又“历史性”地摔一跤!
    黑子把我带到楼厅一张放大得长如画卷的相片前,在照片中草原马队与巾帼群中向我指认谁是宋彬彬,谁是刘进……多么年轻,多么英姿飒飒——八九点钟的太阳!
    可为什么太阳就要落山了,卞仲耘之死、老舍之死,嗜血华夏的红八月......依然混沌在世纪和谐之中?!这难道不是又历史又现实的体制——人性悲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给红司令佩戴袖章的宋彬彬


    有感于我与黑子的激情交流,丽娜对我说,对丁一岚阿姨——邓拓的妻子对毛至今的迷崇,她也忒纳闷。邓拓自杀于那个惊心动魄的“五.一六”的仅仅第三天。因平反后参与出版《邓拓文集》,丽娜与丁一岚一直走得很近。四十多年过去了,邓拓还在丁一岚深深的眷念之中,可毛泽东也似乎还在开国大典那天天安门城楼上的丁一岚激情的泪光与欢喊之中。白发的丁一岚真诚地稀释着丽娜的纳闷:“我们就是这样信着、爱着、敬着、哭着、喊着过来的啊!......”无所谓真相!无所谓人性与实质正义!丽娜说着,看着我的眼光当然更纳闷了:“这可是丁阿姨亲口对我说的,你说,这和邪教区别何在?!”
    黑子又发飚了:“那个岁月,那种教化!那些一贯的针尖刺头儿学生,有的倒还收敛些,倒是那些平常规规矩矩文文静静的,平常越蔫越闷声不响的,打起老师来越是上前,下手越狠!......”




      所幸,黑子的忏悔着又同情着、记忆着也感念着......都再与红色使命感无关。今天他的海阔天空中我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同胞——我们的同胞!直面这种直抒胸臆又似超然混沌的侃侃,也如同读老鬼的《血色黄昏》,粗粝却雄浑,铿锵又柔软:一派拂面的青气,一派撼动沧桑灵魂的生命原生态!……
    难怪黑子与“鬼哥”夫妇“处”得这么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黑子、作者与老鬼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8 13:15:3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8 13:26:3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8 13:36:0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8 14:06:11编辑过]
祭园守园人 发表于:2009/3/18 13:09:00
评论 探青稻香湖:老鬼.黑子.崔永元的另类实话




探青稻香湖:老鬼.黑子.崔永元的另类实话(下)




    绝尘稻香湖。
    入夜时分,来到北师大红一楼老鬼兄弟的家。
    这也是青春中国的“红一楼”吧——它栖息了华夏两代青春最热血的歌者,又一直倾听着她与他代表各自时代最高亢的歌:母亲杨沫的《青春之歌》,儿子老鬼的《血色黄昏》。在如此奇特的家庭的客厅墙上,读着启功老人、吕正操将军为杨沫的题诗题挽,我被稻香湖马场惊动的“青心”,怎能不在启功大师的笔力里“更上一层楼”,远眺那“黄河入海流”的无穷碧色?
    所以,当在“雪獒的屋里”掠过《钱钟书的生存方式》与崔永元的一篇实话实说:《刘亚洲讲真话,老鬼有勇气》,那“真话”、那“勇气”、那“生存方式”……在我的探觅中,就似乎回环着黑子半下午侃侃着的青青的余韵了,又似乎在展现青春的儿子相对于青春的母亲的另一精神界面了——难道不会是与大海、春天的相望相融吗?
    好在“雪獒”——鬼弟的丽娜给了我链接地址,回家便展读起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老鬼与崔永元
        崔永元这篇另类实说的文字不长:
    “最近我一直在看刘亚洲的《思想文库》系列,是刘亚洲送给我的……我非常喜欢这套书,刘亚洲是一个讲真话的人,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因为他的真实和深刻,读《思想文库》的时候可以忽略文笔、忽略结构。”
    “在这之前我看了老鬼的《母亲杨沫》,也是老鬼本人送给我的。这本书非常打动我,我觉得它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老鬼剖析的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可以看得出,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杂念,非常客观,把母亲作为一个人来进行描写和分析。这种客观的人性剖析正是现在这个社会所稀缺的一种精神。我觉得老鬼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


    一个空军中将穿透中国文化与国民性的“真话”!一种直面亲生母亲透视体制深深异化人性的“勇气”!崔永元既然把话说到“掷地有声”、“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份上,一种体制绵亘着什么?一个社会稀缺着什么?一个时代渴盼着什么?就自在其中了。作为《实话实说》的央视名嘴,崔永元在我脑海里留下了从容的幽默,留下了人性的诙谐,也留下了平民化的智睿与敏捷……可坦率地说,并没有留下多少话语。而今天他这不长的几句定将深铭我心,就像此生再难忘怀黑子今儿下午的忏悔与侃侃王容芬——因为如此实话,远远超越了“小崔”在主流而平庸的CCTV被容许的“深刻”……
     对,这已与幽默无关了,思想、精神、境界蕴涵腾升其中,这是纯然而“掷地有声”又洋溢着春之气息的“实话实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老鬼《母亲杨沫》
    再读完又一篇实话实说——《李 劼:钱钟书的生存方式》,我心灵的天地就更浸润着早春的青涩了。
    是的,崔永元大屏幕上的实说,钱钟书《管锥集》的堆砌,固然同黑子拓荒京城的休闲马一样,都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面对体制的生存智慧;当代如钱先生般堆砌学问而与思想、人文关怀绝缘的精英,更是多如过江之鲫,涌似天云海涛;只不过他们即使登上百家讲坛,也发不出“方鸿渐式的窃笑”罢了。体制重压下生存意义上的苟活也罢,存在意义上的逍遁也罢,既然凡存在都是一种自由,“生存,也具有权利意义上的自由”,那么非但启功大师宁静致远的题诗、吕正操上将眷扼着信念的挽词,都应视同春光一华;即使余秋雨、于丹式并不面对春天的“窃笑”,也就都由他(她)们去吧。不能也不必苛求——否则林昭提篮桥的呐喊,王容芬在青春沸血的贺X、黑子眼前的挣扎,就意义大折了。
    但即便陈寅恪的壁立千仞,也未必就是林昭的春之境界吧?所以,我一直也误以为不多的几个当代人,比如李敖,乃至“小崔”,笑起来似乎有那么一点“方鸿渐”的味道。可正如今天上午我才知道马背上的黑子也在青青地忏悔着、记忆着、感念着,今夜我才知道:我错了——小崔未必系仰视钱钟书先生之辈,他的这篇实说里就深邃着春之期许,而钱先生与杨绛先生的相濡以沫尽管多么动人,在思想着的小崔看来,也未必“划着时代”。而且我确信:崔永元“实话实说”着刘亚洲、老鬼的时候,未必笑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青春之歌》作者杨沫
    是啊,母亲杨沫与儿子老鬼之间举世瞩目演绎着的,是世纪革命异化人性又被人性颠覆的中国传奇。革命最风靡的时候,《青春之歌》甚至被野坂参三作为日本青年献身共产革命的教科书;革命最疯狂的时候,立志洒血抗美援越最前线的老鬼,率铁血团抢劫了自己的家,还把姐姐捆了起来,以赢得时间直奔火车站驰赴南疆。革命吞噬自己最忠贞的孩子,拒绝任何人性的异思,狼孩变成了鬼,又在鬼蜮炼狱成人:这就是“血色黄昏”的“青春之歌”。小崔之所谓《母亲杨沫》的“划时代”,说到底,就是大彻大悟的老鬼通过剖析亲生母亲省思、诀别一个时代,又呼唤、期待一个时代——人性乃至人间至情不再被扭曲、被异化、被冰冻时代。老鬼客观冷峻的笔触深处,是一个至创至痛的民族对春天的渴望。当代的钱钟书们以更精英、更悠闲、更堂皇的生活方式逍遁着体制、也消解着春之渴望的时候,我竟在一个休闲马场拓荒者对“同胞”的忏思与眷缅中窥探到了早春之韵。更令我大大意外的是,今天才发现,央视名嘴崔永元也曾以他对《母亲杨沫》“划时代”的极评,在春之寂寞中平添过缕缕暖意.......
     如果小崔再深入与老鬼兄弟说说石山、狗、寒居、一个个严冬苦行僧般的执着、千万里一次次为六九知青陵园及雕塑的往返、劳顿、焦虑……乃至这一切的一切,与草原血色黄昏,与林昭、王容芬铁窗守护的自由、生命与尊严的关联,小崔肃然的心境中,会不会也浮现一抹庄严的绿意呢?


    子夜灯光下,我却笑了——早晨驱车凤凰岭探青时读着的晨报上“今日气温飙升十七度”,就是我此刻的心境。到达老鬼兄弟的村居时,确实还很冷:丽娜冷得坐不住,老鬼直把军棉大衣往我身上抛。可一天下来:屏风似的石山,笑脸绽如春花的农家院,稻香湖马场,黑子惊我心的侃侃、小崔远离幽默却与春天相关的一篇“实话实说”、不同于钱钟书先生、与人性的记忆、思想与求索相系的“生存方式”…….都在飙升着我心灵的温度。
    那么,还用问我今天探着“青”了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启功大师题赠杨沫雅居


                                                            2009-3-15子夜-17于北京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 ... p;ct=clnk&gl=j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2 23:00 , Processed in 0.0190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