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档案馆开馆时所保管档案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革命历史档案集中于北京,为了完整、系统地保管好这些珍贵档案,中共中央决定筹建中央档案馆。1956年8月,中央档案馆开工建设,1959年10月建成,10月8日正式开馆。开馆之前,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对档案的保管部门以及所属序列进行了规定。
中国论文网 /1/view-307137.htm
当时明清历史档案也保存于中央档案馆,因此,1959年中央档案馆开馆时,内设了三个保管部门,即明清档案部、国家档案部、中央档案部,这三个部门所保管的档案组成了中央档案馆开馆时的馆藏档案。
一、明清档案部――保管皇室�1�7和内阁大库的明清历史档案
这批档案有数十箱及数万卷,其中清朝历史档案占绝大多数,重要的有清王朝的玉牒、灾录、宝训以及军机处、内阁、内务府等各部的档案。它是研究我国明清历史特别是清史的第一手珍贵材料。20世纪70年代,国家在故宫西侧西华门附近设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专职保管明清历史档案,明清历史档案便搬出了中央档案馆。
二、国家档案部――保管抗日时期各根据地边区政府所形成的档案,建国后成立的各大区人民政府和军政委员会所形成的大批档案
1954年,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年8月6日,国务院秘书厅发出通知,大区政府撤销后,其档案必须集中于北京,不得损失。中共中央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西南局、西北局、中南局等大区政府的上万卷档案集中到北京,在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局设立了第三处(档案馆筹备处),专门保管这批档案。中央档案馆成立后,这些大区档案便全部交国家档案部保管。同时,国家档案部还负责接收保管当时国务院在机构调整中被撤销的国家部委的档案。
三、中共中央档案部――保管党中央及中央各部委档案。这是当时馆藏主体部分
这部分档案不仅数量大,而且建国前的中央档案来源比较复杂,许多档案的保管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有在白色恐怖环境下保存下来的;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档案人员靠肩挑背扛,甚至牺牲生命运到延安的。有在战火纷飞的险恶环境里冲过敌人包围抢运出来的。这部分档案来源分为三大部分:上海地下文库、中央从延安路经西柏坡带进北京的档案,以及苏联移交给中国的共产国际档案中的中国档案。
(一)上海地下文库
上海地下文库是党中央在上海时期建立的档案库,代号为“中央文库”,它的正式名称是“中央秘书处文件保管处”。
中央文库的档案有1921年至1934年中央的各种文件材料和记录,有中央各部委的文件材料,有各区中央局报送中央的材料,有各地方、红军各部队、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群众团体向中央报送的文件材料,有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的文件,有旅欧、旅美等中共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文件材料,以及党内书报刊物等。
中央文库从1929年每年接收材料约1万余件,到1931年年底,已经收集积累了20余箱档案材料。当时中央要求中央文库保管要以“家庭化”的形式出现,1932年陈为人和妻子韩慧英、妻妹韩慧如三人接手中央文库。陈为人工作尽心尽力,高度负责,但由于环境恶劣加之积劳成疾,1937年3月,在上海病逝。随后,中央文库负责人几经变换,保存地点也在白色恐怖下不停地辗转迁移,但在负责同志机智勇敢、小心翼翼的保护下,这些档案始终得到了妥善保管。
1946年春,中央驻南京代表团打算将上海中央文库档案全部运到延安,为此,周恩来专门派刘少文同志赴上海转移档案。当时中央文库的负责人是陈来生,他首先将中央档案取出一部分约5000余件,装在两个大皮箱里,交给刘少文。然后刘少文将档案改装在两个航空皮箱内。运往南京,其后由中央代表团派人乘飞机到西安,再从西安运往延安。但由于内战爆发,中央文库档案仅仅运了一趟,就中断了此项工作。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来生将所保管的其余约15000余件中央档案交给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委将此事报告华东局,随即报告中央办公厅。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下,1950年2月,中央文库由专人负责清理登记,装箱后,安全押运到中央秘书处。1959年,这批档案成为中央档案馆开馆时中央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延安及西柏坡时期档案
中共中央1937年至1947年的驻地是延安,随后辗转迁往河北平山西柏坡,1949年3月进京。在延安时期负责档案保管的是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处的机构很简单,人员也很少,但很重视档案的保管,1938年便成立了专门保管中央档案的材料科。
延安时期党中央机关档案工作的特点:1、文件材料和电报档案分别保管,文件材料由中央秘书处材料科保管,电报则由中央机要处电整科保管。中央各部委由于驻地分散,他们的文件也各自分别保管。按制度规定,党中央各部门不得保存电报,阅处完毕就要退译电部门集中处理和保存。2、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并未完全分开,档案和书刊资料也未分开。
延安时期的档案不仅有中央在延安所产生的档案,还包括红军长征时携带的中央苏区赣南5个根据地所产生的档案材料,其中包括:中国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材料(出版物、会议发言报告)、红军长征的材料等等。
到达延安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抗日时期文件不断地增加,接收档案的范围和数量也不断扩大增加,主要包括:1、中央发出的指示、决定,经机要处印发后送材料处抄存,机要处存原稿。2、中央领导阅示后退、存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不定期由秘书送交到材料科,但对此并无明确的制度规定。毛主席在退文件时,常批有“存”字,以示这些文件在日后都有非常重要的用处。3、1941年中央决定中央各部委所存文件应向材料科移交统一保存,但由于驻地比较分散,移交归档工作受阻不便,所以保管的多是各地方报来的材料,各部委内部的文件很少。4、地方党委经地面交通送给中央的报告、党刊和他们发出的文件,这类档案量较大。5、中央编印出版的文集资料和报刊。6、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周恩来从上海运回的中央文库保存的部分档案。
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在中央撤离延安前,中央各机关对自己保存的档案都进行了清理,并进行了自行转移和疏散。此时材料科需要疏散转移的档案共49箱。1946年10月至1947年3月18日,这些文件的疏散转移工作分四步进行:
1、1946年10月以后,中央秘书处派田风起将16箱不太重要的资料、机关印章等运往保安县永宁山区西北农场埋藏,请西北局代管,半年后,由于敌情紧急,经中央批准。这批资料印章于1947年7月烧毁。
2、1947年4月,将13箱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资料《向导》、《红旗》、《斗争》及各地
在抗日初期送中央的报告等文件,运往延安东北的清涧县寺家塬子保存,并委托清涧县县委负责保存。1947年4月2日胡宗南部一个营到寺家塬子活动,这一天,曾三同志一行已转移到河东――临县三交镇。得悉此事后,曾三同志感到形势危急,当即指派谷先南、杜思儒去抢救档案,谷、杜二人到村子后,敌军刚撤走,所幸档案未受损失,他们连夜运回4箱,埋掉1箱,烧掉8箱。埋掉的1箱又特意去取回。
3、6夹报纸和2箱有关文艺、政治、经济政策,条例、丛书等资料则被保存于瓦窑堡吴家寨子,在军情紧张时,由中央办公厅行政处代为处理。
4、最核心、最重要的20箱档案,包括中央秘书处材料科保管的文书档案和中央机要处的电报档案,则在曾三同志的带领下由材料科携带转移。
1947年3月,曾三率领材料科在武装部队的保护下,经清涧县、吴家堡过黄河进入晋西北老根据地,4月,在兴县刘家曲驻扎下来,并同中央办公厅机要处、中央组织部材料科、总政治部秘书处资料组联合组成一个临时的材料保管委员会,由曾三负责。各单位在材料保管委员会指导下,对92箱档案材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工作。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到达平山西柏坡,同时中央下令,中后委和材料保管委员会也向平山转移,中央秘书处人员陆续到达平山,恢复了中央秘书处的建制。中央秘书处在西柏坡期间,又接收了中央工委的档案若干箱。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中央各部及军委一、二局和总政的档案由本部门自行运进城,剩下的中央档案,包括在延安和西柏坡时期的档案,由曾三率领转移,由平山安全无损地运到了北京香山。
1950年1月,这批档案搬进城里,档案存放于丰盛胡同23号院平房里。次年,丰盛胡同开始修建中赢党委和中央秘书处办公大楼,地下修建中央档案库房。1953年办公楼建成,从此中央档案搬入大楼地下库房,放入了在上海定做了100个大保险柜里。1959年中央档案馆建成,上述档案全部移交中央档案馆保管。
(三)1956年从苏联接收的共产国际档案中的中国档案
共产国际档案中的中国档案大概包含四方面内容:
1、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同共产国际有着联系密切,并派代表常驻共产国际,在此期间形成的大量档案文献。如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会议记录、文件,旅莫、旅欧支部的工作计划、组织系统表等,还有部分代表团成员的手稿、发言记录等,如:瞿秋白关于研究中国问题的笔迹等。
2、由于中国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决定中央产生的档案一分为三来保管,中央文库一套,共产国际代管一套,顾顺章代存一套(顾叛变后,这套被烧毁)。中央将一些重要的档案定期送共产国际保管,共有2万多件。从时间跨度上,包含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一直到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时的重要档案。在内容上,涵盖了党中央和地方组织、共青团、工会、军队等革命组织的重要文件。如中共一大至五大历次代表大会文件、同十九路军签订的停战协定、“五卅惨案”和“马日事变”的报告。还有一部分估计是送到苏联保存的文件,如:西北局、南方局的会议记录、东北抗日联军部分文件、抗日初期编写的军战史稿等。
3、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六大所产生的档案。
4、其他一些政治情报材料,如:改组派、托派、汪伪政权的部分材料等。这批档案记录了我党早期的许多重大事件,有些是国内所没有的。
1956年,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苏共中央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把保存在苏联的共产国际档案里的中国档案移交给中国。对苏共的这一表示我们立即作出积极反应,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曾三派裴桐、田风起、乐尔耕等前往苏联进行整理、清点、装箱、封存,由苏方将清点完的这批档案送到北京,这批档案也成为中央档案馆开馆档案的组成部分。
以上这些珍贵档案组成了1959年中央档案馆开馆时馆藏档案。它们能够完整地留存下来,最后存入中央档案馆,是与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分不开的,是与档案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分不开的。1931年,瞿秋白亲自起草了《文件处置办法》,周恩来在这个《办法》上批示:“试办下,看可否便当。”对于档案转移保护,毛泽东曾指示:“档案材料的片纸只字不要落入敌人之手。”1947年7月2日。刘少奇、朱德在听取曾三汇报中央档案撤出延安以后的情况时,立即作了如何保证中央核心档案万无一失分类保管的指示,并把此分类办法向中央写了报告,报告中指出上述分类的目的,是为“以便在必要时或埋藏或销毁,或务必带走,无论如何不得遗失”。同时决定由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负责档案的安全,何时转移“以后听中央命(令)”。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中央批准。
老一辈档案人员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尽心尽责,呕心沥血地保护了这些中央档案,有的还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如谭明、潘心元、张宝泉、陈为人等烈士。正是他们的努力,1959年中央档案馆开馆时才能有如此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档案存入库房之中,我们今天才有机会看到这些记载着历史风云的珍贵档案史料。
陈小枚,王军华.中央档案馆开馆时所保管档案[J].中国档案,2009,(第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