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62|回复: 0

胡悦晗:共产党干部眼中的新旧杭州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5-27 22: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uyuehanhyh@163.com


尽管海峡两岸有着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官方史学,但双方均把1949年视作划时代的分水岭。大陆官方史学将其纳入“辞旧迎新”的话语中,台湾官方史学则将其纳入“沦陷”与“光复”并用的话语中。1949年对两岸的史学家而言,历来以其彻底的时代断裂性为特征。然而,这一历史分期法在近来的海内外研究中开始日益模糊。出于对两岸官方历史叙述构建出的时代断层的反思,研究者开始以1949年为原点上下延伸,试图将抗战结束至19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新时段纳入研究视野,考察其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中的断裂性与连续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的提法也由运而生。①

这一新时段最主要的政治进程无疑是中共通过对旧政权的接管,建立了一个将触角遍及各个城市与乡村的新政权。然而,中共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历史细节中如何处理象征着自身统治合法性与道德优势的农村与象征着革命对象的资产阶级、物质与奢华腐朽的城市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如何调和革命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研究者致力探究的重要问题。尽管Kenneth Lieberthal与Ezra Vogel分别以天津与广州为个案,考察了共产党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在城市扩大权力,掌握社会资源,为其接下来进一步革命奠定基础,然而中国地域社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这项具有宏观问题背景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深耕拓展空间。毕业于耶鲁大学,师从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史景迁先生,现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从事现代中国、东亚及中美关系研究的James Z. Gao注意到了位于广州与天津之间的杭州。作为“鱼米之乡”的杭州在中国现代史上没有经过类似山东、江西等许多革命老区所长期经历的战乱与灾荒。杭州表现出其他城市少有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其城市居民也因此而缺乏相较于其他许多地区普遍高涨的革命热情。作为一个历来以其非工业生产结构与商业化氛围及深厚的人文底蕴著称的城市,中共在这里的渗透与影响十分有限。这使得类似Lieberthal对聚集大量产业工人的近代天津的研究更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在杭州,则呈现出一副别样复杂的图景。(页6)由于没有作为内战时期国共对峙的主战场,杭州得以保存大量的地方档案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作者致力于探究导致中共从建国初期社会现实的清醒判断到狂热的激进革命的根本原因。作者认为,要想进一步厘清此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中共早期的社会控制方式,将其视作一个长期、持久的动态过程而非一个短暂的过渡因素。(页2)由于看到中共在1949年后致力于文化层面的彻底革命,作者在本书中采取文化与政治的双重视角,通过在仪式化层面考察中共的社会控制方法,试图从文化的维度探究中共何以使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对其政权与革命目标产生根本性认同,以此加深对1949年后中国政治进程的理解。(页2-3)作者在该书中穿插运用了中共有关杭州的内部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往来信函文件及大量杭州、山东、浙江等地档案馆收藏的地方档案,并采访了相当一批已年届高龄的历史当事人,为本书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全书分为八个章节。作者首先聚焦于1948年中共围绕着接手杭州问题制定的政策以及由此训练出一批来自基层农村,旨在肩负共产党使命并全面接管杭州的党员干部。其次,作者考察了这些身处1950年代国家控制加剧与文化转型之中的党员干部在杭州的行为方式与背后的文化意涵。最后,作者探究杭州的城市文化与中共的政治权力二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作者提出三个主要观点贯穿全书。首先,中共地方干部对城市接管的过程中体现出扎根于中国农民本性中的机会主义倾向。中共高层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为地方干部在实际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提供了灵活操作的余地。地方干部基于实际情况与自身利益的综合考虑,常常对政策采取不同程度的变通。1940年代末,中共领导层一致认为在接管旧政权的过程中,道德层面的合法性应当与军事占领同齐并进。然而直到1948年底,尽管中共已经成功接管了东北、华北等地的许多工业城市,但毛在关于如何处理如杭州这样以商业与文化著称的城镇上,仍然没有清晰的结论。(页40)当解放军大举渡江南下之后,各地普遍反映出针对先前在白区工作,没有经历过整风、土改等政治运动的地下党员及本地干部缺乏信任的态度。尽管毛本人在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讲,“在推进解放区的各项工作时,必须十分注意扶助本地人管理本地的事业,必须十分注意从本地人民优秀分子中大批地培养本地干部”,但在中共看来,这里所说的本地干部,更多还是指那些本地出生,外出革命,经历了一系列考验和训练的本地干部,并非是指新占领区土生土长的本地干部。如果没有这样的本地干部,就必须要大量引进北方根据地的经过考验和训练的基层干部。②中共决定由主要来自山东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基层干部全面负责杭州的接管工作。这些视城市的商业繁荣和物质享受为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农村干部肩负着改变杭州现有文化的使命。尽管他们没有时间去学习专业技能,但他们并不会为自己无法处理城市问题而焦虑。(页63)在维护新政权稳定与恢复城市经济秩序的目标下,他们主要依靠其在农村根据地时期形成的灵活的管理策略与经验技巧取得了成功。城市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中共的政治领导层与城市专业技术人员构建的良好同盟将新政权打造成为一个高效运作的政府。(页64)1949年后,尽管毛泽东与中共干部开始制定许多朝向现代化发展的政策目标,但他们并未改变骨子深处的机会主义传统特征。作者指出,这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传导过程的层层过滤与扭曲导致此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农民尽管对地方干部满腹怨言,但却从来没有将怒火指向毛本人。(页250)尽管这种灵活多变的机会主义方式能够帮助毛和他的党成功渡过多次危机,但却无法使他们避免自身的错误并作出根本的改变。(页250)作者认为,由于中共的绝大多数农村干部都存在类似杭州干部一样的机会主义特征,只习惯于机会式的渐进策略,而从来没有一个持续的、长远的现代民族国家所必需的现代化政策,故不能将中国计划经济的失败全部归咎于毛一人。(251)

其次,作者指出,杭州的地方干部通过日常生活中召开的各种政治学习会议,将共产主义的宏观革命意识形态灌输到杭州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之中。与国民党通过无休止的征税实现对民众的经济剥削不同,中共通过在各级层面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通过在会议上唱革命歌曲、背诵毛语录以及高呼革命口号等行为,在仪式层面对民众进行强制性精神灌输,使民众对中共建立的新政权产生认同感。从“第一面红旗”到政治学习会议,农民干部开始逐渐将城市居民的政治生活仪式化。(页97)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别政治学习会议中,政策从上至下灌输传达,信息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公开,共产党干部与老百姓均按照其各自的身份级别获得相应的信息。中共政权通过这种方式以其刻意制造的神秘感维持民众对其的敬畏感。地方干部得以通过一次次会议将自身与中共的权威合法性相关联,并由此在杭州确认其新的精英身份。杭州的两个主要城市阶层,代表着城市的优雅文化与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与代表城市雄厚的工商业基础的资产阶级,在以会议为主要仪式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边缘化。在思想解放运动过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需要在一次次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中怀着最大的敬意阅读毛选,并积极跟随党的指令。他们不得不在中共的政治体制下为生存而斗争。杭州的地方干部在改造了知识分子后,有把握攻克资产阶级这个难题。通过三反五反运动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这些农民干部开始通过中共不可挑战的至高权威纽带展现他们个人的领导权力。

再次,作者指出,这些来自山东的农村干部在接管杭州初期,将其视为商业化氛围浓厚的城市,并打算按照社会主义革命理想改造这个城市的靡靡之音。他们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而不是用向既存城市文化发起猛烈攻击的方式。(页97)在这些农民干部的眼里,这个城市是一片让他们感到不舒适的土地。为了吸取早先太平天国占领城市后因为中断了其与农村的关联而最终被清军围剿的教训,中共的农民干部始终将其与农村的关联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从而导致他们始终倾向用农村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页124)他们在确保城市稳定的同时,坚信必须阶段性地将这些农民干部不断送返农村,重新扎根于农村土壤及革命传统。中共的领导者坚信,通过农村经历的再教育,城市的工人、学生及下层民众最有可能认同中共的意识形态并成为在杭州的农民革命中可靠的同盟。(页124)这些南方的农民干部标榜他们农村的出身,倡导与资产阶级在内的剥削阶级文化截然相反的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与老实忠诚的道德原则。他们对杭州城市文化的改造受到了效果。在三反五反运动及四清运动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遭到普遍唾弃,象征着艰苦朴素革命传统的中山装、布鞋等生活用品开始在杭州广为提倡。

然而,他们一方面改造了这个城市的商业化与文化格调,另一方面,却也在受其耳濡目染。他们开始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感受到杭州的城市美景与文化氛围的感染,并且懂得利用杭州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同中央讨价还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官僚集中制更偏向一个标准化制度,但却造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态。当许多城市开始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候,杭州则以“东方日内瓦”著称,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留了传统旅游业商业的发展。这个发展战略需要城市的领导者将城市文化视为荣耀,但同时他们又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当地的宗教生活的控制以及戏剧改革。(页243)在这一过程中,南方的干部发展出了一种能够更好理解城市文化资源的方法。通过打造“东方日内瓦”,南方干部能够他们得以享受的新生活合法化与正当化。(页243-244)这里的优厚居住条件使中央在建国初期将许多重要会议放在此召开。杭州的地方干部同中央建立着积极的关系。他们开始被视作“杭州的同志”。由此,他们与他们想要改造的杭州市民一起产生了对这个城市的新的认同感。但他们没有忘记他们的政治目标。他们为社会主义改造与工商业转型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样就建立了开展新理想主义色彩的文化转型的能力。(页244)作者认为,这种互动互渗的结果,导致了这个城市的居住者与中共在这个城市的管理者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认同方式。
综上,作者认为,中共的机会主义为地方干部在政策执行中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通过高频度的、被仪式化的各级政治会议,中共将激进的革命意识形态融入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杭州的地方干部一方面在政治会议中不断形成自身精英阶层的群体认同感,并通过反溯农村的方式保持他们对杭州进行理想主义改造的信念不变;另一方面他们也受到杭州的城市生活与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杭州产生了认同与归属感。上述三个方面的结合,即是中共在1950年代初期在接管杭州的过程中能够平稳过渡的重要原因,又为中共此后的文化革命埋下伏笔。

尽管作者该书所提及有关中共的机会主义倾向及中共建国初期召开的各级政治会议这两个方面早已被许多学者所注意并论述,但此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杭州为个案,清晰地呈现出了中央政策与杭州地方干部的执行措施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中共地方干部召开的政治学习会议如何借助一套仪式化的程序在日常生活层面对民众进行思想渗透,进而形塑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与拥护这两个动态发展过程的演变图景。作者关于杭州地方干部形成城市认同感的的论述颇类似顾德曼(Bryna Goodman)在《家乡、城市和国家——1853-1937年上海的区域网络和认同》一书中关于近代上海城市居民对上海产生认同感的论述。③二者都描绘出一幅生活在城市的特定阶层形成城市认同感的过程。区别在于,顾德曼把城市间的同乡网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家乡,第二层次在旅居者城市(上海),第三层次在国家和城市之间。可见,顾德曼的关注点在于同乡组织、同乡网络及民族主义三者在形塑城市认同感方面起到的作用。James Z. Gao在该书第五章考察了中共借助抗美援朝的战争旗帜对杭州城市居民进行的社会动员与国家认同感的形塑。杭州地方干部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帜在城市展开对城市居民与知识分子的反美帝国主义道德与政治观的灌输教育,从而体现出民族主义情绪对塑造认同感起到的作用。但作者并未将该部分内容放入杭州地方干部形成城市认同感的总体论述之下,作者关于认同感的考察主要集中于杭州的杭州城市文化对中共地方干部的潜在影响以及后者对城市生活的逐渐适应。这似乎是该书在框架安排上一个值得商榷之处。此外,该书第七章考察中共对妇女干部的任用过程,从而指出中共并未兑现妇女解放的诺言。尽管在政权接管的过程中伴随对妇女干部的任用,但此部分论述的归结点更多侧重妇女史研究,与该书主题并无太多关联性。这使得该书作为一部学术著作,不免给人以框架松散、主题模糊之嫌。

尽管作者在绪论部分即指出此书希望解答的核心问题,但正如Pauline Keating所指出的,作者在分析从建国初期的“黄金时段”到此后“激进十年”的演变过程时,没有能够提供成充分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④作者固然展示出一副中共地方干部在接管杭州过程中既融入当地城市生活,同时又坚持革命理想主义信念的调和图景。然而,这一图景如何演变为文革期间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激进与狂热?在此过程中最高政治领袖的革命意图与杭州地方干部的基层革命实践如何相互作用?这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究之处。

继该书之后,James Z. Gao近年来重点考察近代上海米市的发展,运用社会经济史的分析方法考察从清政府到国民政府再到中共新政权三者的社会控制能力的变化。尽管与《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ang Zhou》中主要用政治与文化的视角有所不同,但其背后的问题意识则一脉相承,始终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建国后的城市政策与影响以及在此期间国家权威的塑造,试图通过透过这些现象最终回答中共何以从建国初期的高度社会控制发展到文化大革命。这种将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的变动不居与背后问题意识的延续纵深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也是学术研究中值得充分借鉴与肯定之处。


James Z. Gao.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ang Zhou——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and Cadre,1949-1954.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① 该提法为杨奎松教授首先提出。杨奎松关于此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第1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第2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

② 杨奎松《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之考察》,载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第1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5页。

③参见【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1853-1937年上海的区域网络与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④ Pauline Keating. Review of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ang Zhou——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and Cadre,1949-1954.by James Z. Gao. The China Journal. No 53.Jan 2005.pp271.


本文刊于【读品】105辑
                               
【免费】订阅 点击 http://blog.sina.com.cn/dupinjournal 网站订阅框。
或发邮件至dupinjournal@gmail.com订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16:18 , Processed in 0.0401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