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24|回复: 0

王文畅:刘平平追思会和我补充的3个故事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5-18 1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平平追思会和我补充的3个故事
1269e220051g215.jpg

平平儿子亮亮,妹妹亭亭,小小


1269e226ea0g214.jpg

弟弟刘源


1269e22c49dg215.jpg

亮亮10岁妈妈脑溢血,他回忆万分疼爱他的妈妈
1269e220051g215.jpg


2009年12月29日下午3点半,刘平平的追思会由刘亭亭组织在王府井的希尔顿酒店举行。敝博主上周接到邀请但未能参加。先是亭亭、小小和亮亮分别讲话回忆平平,然后给大家看了平平成长的纪录片其中回顾了平平的一生。接着是自由发言。邓小平的女儿邓榕,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成,陈毅的女儿陈姗姗,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去了,亮亮的父亲是王炳南同志的儿子,他和小小的丈夫以及小小的一对儿女也参加了。





    这批超高级干部子女们讲述了童年在中南海生活的故事,怎样在一起玩耍,文革后怎样在美国留学,后来怎样回国工作,以及平平在美国生活的点滴。罗瑞卿的女儿是平平师大一附中的同学,她一个人就说了近20分钟!邓榕也极为善谈!其他高干子女也有许多话要讲并且发言踊跃,大家回顾了许多“红墙内的生活”。亮亮,源源,亭亭也都追思很多。有人把话筒递给平平的一位曾上师大女附中的女同学,她讲了几句话并朗诵了草上飞填的悼词。





    源源是最后到的,他讲了平平发病的过程和去世的具体情况。源源像平平一样,特别忠诚厚道,他还专门对大家提到平平困难时,草上飞援助了钱。说的时候,还特意朝平平的女同学那里望了望。





    其实敝博主根本未能在文革中尽多少力--平平亭亭源源和小小他们是互相照顾相依为命的,特别是在平平发病时本人未能及时建议他们去天坛医院开颅放血,导致人在还清醒并且可以治疗的情况下长期昏迷。在病发时找不到认识的能人开刀,天坛医院的医生们延误的时间也太长了!等了两天之后光美同志才去签字可惜太晚了(我院里一人59岁脑溢血,他二伯吴英恺院长立刻到天坛医院找专家开颅放血,此人现在完全清醒正常还能拄拐走路)。这件事完全可以投诉医生,但刘家太憨厚了,也令俺为平平后悔终生。然而他们对俺的一点儿帮助,却这样铭刻在心,这都是因为遗传了光美的厚道性格啊!她遭江青嫉妒居然被关进《秦城》12年之久!有几个在秦城关这么长的?





    这里讲几件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博主的父亲于文革中曾经给刚蹲监狱6年出来没钱看病的22岁的平平检查出腰间的小肿物不是肿瘤而是囊肿。那是在一个夜晚,平平一个人骑车来我家担心地问:“伯父,您看我腰上长的这个是肿瘤吗?”尽管父亲在中国医科大学教书,但文革时期教学停止所以也看门诊,他有很多临床的经验。他把灯光移近细观看并触摸,根据几种征兆父亲说不是肿瘤而是由于监狱的卫生条件差造成裤腰带摩擦感染而形成的小囊肿,经过涂药会自动好的。





    父亲很喜欢平平和亭亭也根本不知“刘案”会翻(他丝毫不懂政治),他不但不怕最大的走资派的两个女儿常来我家,还在一个初春的星期天借来当时最贵重的登月球使用的瑞典“哈思布拉得”72张胶片连拍照相机在大院儿里给我和平平照相,有逆光的,有测光的,有高调的也有低调的。那时候的平平脸侠消瘦,头发稀疏地各在耳边松散地打一个节儿,可是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在两道浓眉之下,配上稍厚的嘴唇,姣好的身材,真是美丽极了。父亲还亲自在家中的小暗室里,为平平找来的她一家人的未抄走的部分旧底版冲洗放大(家里当时有135和120两种放大机和洗放像设备)。我现在还保留着6岁的小小在中南海里蹲着看牡丹的照片。





    第二件事是有一次博主去九层楼访问,得知当时在山西插队的源儿患有肝炎或肾炎(他当时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几天后博主试图模仿给自己看心肌炎的医生的笔迹在医院给源开了一个月的病假证明,护士本来都拿起章来要盖了,又说再去问问医生让我等着,我一看情形不妙赶快从狭窄的候诊通道里逃走了--险些被那个护士逮住!按当时的情况博主肯定会被处罚而且别想找到回城的工作了。





    但他们那时候真是太穷了,没钱看病不说,夏天连一个清热利尿的西瓜都买不起,偶尔要等到深夜从“九层楼”公寓乘电梯下来,溜到附近的商店外面从覆盖的席子下面“拍”个西瓜,与文革中什刹海和北海的“拍”婆子差不多。平平也曾成功地“拍”了一次西瓜。为了给源儿养病,这些少年荒唐事都是没法子啊!那个时代使国家主席的儿女们买不起一个西瓜,病了也还要回去插队!更可气的是亭亭晚上远途骑车上班被工人们在她进厂的大门前栏上一道钢丝,大半夜的她看不清楚,冷不防连人带车翻了个儿,牙也磕流血了。





    第三件事情是平平当初暗自喜欢我的一位同学兼朋友,我看出来了并且劝过这位朋友和平平好。但是由于双方家庭的原因他们不能进行。平平掩盖住内心的失望,不但没有怨恨,而且小小年纪还没事人似地对我像往常一样友好—来家里聊天,参观不收钱的展览,缝制衣服,学习外语等等。我曾帮她介绍的她喜欢的目前在芝加哥大学教中文的一位多才多艺的大作家的儿子也未能成功,尽管这位男士也喜欢平平,还在九层楼上为平平弟妹大显了一次厨房技艺。饭后别人跳舞,我让小蔡去拉平平跳,可是男方初次见面腼腆,女方内敛坐着抽烟,不愿在弟妹面前表露什么(她是一位姐姐,又是一家之长)。临走时,还是亭亭热情地代姐姐送客:“有空常来玩儿啊,再给我们做一次饭!”我只好私自带着平平骑车去访问了他家,边看他的油画边聊天。终因这位男士不敢背这个最大的家庭包袱而没有成功,使我心里一直遗憾。她30多岁出了国才在哥伦比亚大学第一次找到了一位留学生伴侣。她曾经担心高龄难产,谁料想生下了这样一个聪明又漂亮的儿子!





    远远小于遗体告别的规模也不同于28号商务司和食品所的《刘平平追思会》,除了三个女同学,整个追思会只有大约30个认识平平的高级干部子女参加。像遗体告别一样,家属也会把今天的活动制作成光盘留念。


http://wenchangwang.blog.sohu.com/14116055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6 21:59 , Processed in 0.0437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