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69|回复: 1

中红网:董良翮在京遗体告别仪式报道两则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5-1 12: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稿:在董良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组图)












简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奉者、全国知青的楷模董良翮同志追悼会4月25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办。来自各界的人士千余人前来向董良翮遗像鞠躬致敬并向其亲属慰问致哀。笔者看到不少来自北京四、六、八、四十一中,北京八一中学、师大女附中等学校董良翮的老同学、老朋友,其中有一些人也是与开国元勋董必武同志同一时期的老革命的后代。俞正声、王岐山、刘延东、栗战书等国家领导以个人名义向董良翮敬献花圈。据悉,董良翮于2017年4月11日19时55分在瑞丽不幸病故,享年72岁,4月16日在当地举行了告别仪式并遗体火化。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董良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送别我们的一位兄长、一位挚友、一位亲人,寄托我们的哀思。


    董良翮,1945年生于战争年代的延安,父亲是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董必武,母亲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何莲芝,随父母在红色摇篮的延安、敌后的重庆和进京赶考前的西柏坡度过了童年。据良翮说,他曾在八一、四中、六中读书,1966年高中毕业,文革中先后两次被捕入狱,时长达一年多。1969年到河北下乡务农,1973年《人民日报》发表介绍他先进事迹的通讯——《革命的好后代——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讲述了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后代扎根农村的经历,曾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80年代后一直在国家部委及商界发展。晚年患白血病,顽强与病魔斗争,2017年4月11日19时55分在瑞丽不幸病故,享年72岁。


    今天在这里沉痛悼念良翮同志,一起缅怀他非凡而又普通的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董必武的幼子,60年代他是北京学生中主张稳定的学生领袖,70年代他是全国知青的楷模,但他从未对身边的人炫耀过自己的身世和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我们眼中,他只是一位忠厚的老者,一位真挚的朋友。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他始终怀着热爱生活、笑对生死的坦荡心胸,总把痛苦留给自己,把积极向上的感悟分享给大家。哪怕医生对他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他也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世界观和从容面对生死的豁达生死观,安详平和的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没有给医生、亲人和朋友带来任何麻烦。他曾向我讲述他自己总结的社会以平行四边形模式发展的理论来佐证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尽管身患绝症,但他也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大事小情,敢于严厉抨击社会上的错误舆论和不良现象。他一生为人正直、两袖清风,从没有用自己特殊的身份谋过私利,也从不愿给任何人增添麻烦,直至逝世都一直乐观豁达、超然于世。


    我与良翮是半个多世纪的诤友,1966年10月,良翮在北京组织首都红卫兵农垦团,我去报名,在北京学院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内,我们第一次相识。他说:“红卫兵学生运动迟早要和工农运动结合,我们要先行一步到南方去种植橡胶,中国的橡胶过关就要靠我们了”。于是,我们一行50多人从北京出发到了广东。在广东我们曾步行500多里到一个海岛上住草棚睡地铺,立志为实现年轻的梦想而奋斗。



他这一生似乎都与农字有缘,不喜欢大城市的奢华,而是喜欢农村、农业、农民。他曾服务于国家部委农业部门,晚年曾想去内蒙养鸡,但最后我们又重逢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瑞丽。他积极参与了瑞丽的扶贫攻坚工作、农村种养殖和农村电商发展,曾到山区养小耳朵猪,大面积种植西番莲,为帮助瑞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极大的心血。他临终前4天还到离城几十公里的农户家中与老农促膝长谈,对农户的副业发展表示极大的兴趣和关心。凭着对中国农业的熟悉和了解,他对瑞丽的农业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提出过几条建议,他曾说到,企业与农户合作既要考虑公司的前途更要考虑农户的前途,要让企业与农户在产权上独立又有市场上的联系;要注重培育农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向农户输入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与方式,转变了观念的农户有条件会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会上,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艰苦奋斗光荣传统!良翮热爱瑞丽这片土地,他曾多次在北京的朋友圈宣传瑞丽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直至逝世他把人生的最后几步留在了瑞丽。


    良翮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英名、功绩、思想、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悼念他,学习他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缅怀他为革命事业、为人民群众所做出的贡献。良翮同志逝世前还有两个遗愿未完成,一个是他一直心系的瑞丽农村发展工作,另一个是他一直没有空闲时间到四川巴中老母亲的家中看看。请良翮同志安心的去吧,您的遗愿我们一定会替您完成!


    良翮同志安息吧,天堂路远,多加珍重!(2017年4月16日)


http://www.crt.com.cn/news2007/n ... KA700H3193B6_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12: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董良翮同志遗像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

    中红网北京2017年4月28日电(赵朋洋)2017年4月2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模范的领导者董必武之幼子董良翮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俞正声、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花圈悼念。刘源、彭小枫、张海阳、董良驹、孔丹、陈洪生等亲临吊唁。来自全国各地的开国将帅后代、家乡代表、生前好友、同学、同事等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前来吊唁送别。董良翮同志的亲属向前来告别的人们表示感谢。
    董良翮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奉者董良翮同志,因长期患病,经抢救无效,于2017年4月1 1日1 9时55分在云南省瑞丽市不幸病故,享年72岁。
    董良翮同志,1945年1 1月1 3日出生于延安,父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母亲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何连芝。战争年代,他随父母辗转南京、上海、延安、西柏坡等地。建国后,他曾在八一小学、北京四中、北京六中读书,是1966年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  “文革”时期,他与若干志同道合者共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曾两次错误的被囚入狱达一年多,但仍不改赤子之心。
    1969年5月,董良翮同志为积极响应党和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在父母的支持下,到河北省晋县(现晋州市)周头公社(现桃园镇)贺家寨村下乡务农。他与当地的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共同劳动、艰苦奋斗达十年之久,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间,董良翮同志于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2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当年8月任周头公社党委书记兼贺家寨党支部侈记,1973年任河北省晋县县委副书记。
    197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革命的好后代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讲述了国家领导人的后代扎根农村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使他成为一代知识青年的楷模。
    1979年,董良翮同志调回北京,进入农机部农业机械化服务总公司工作,其间在农机部干部管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专业。
    80年代后,董良翮同志下海经商,但他一直充满着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爱,多次回到他曾经劳动、工作过的地方。他始终关注着农业的发展和最基层农民的生活,受邀担任了“中国扶贫开发基金会老区基金”的副理事长。甚至在他生活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最后的人生时光里,仍然积极了解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继续为农民群众做着有意义的工作。
    2012年5月,董良翮同志患病入院治疗,他虽然逐渐脱离了一线工作,但仍然关心国内外大事。无论是存住院治疗期间,还是在家休养期间,他与前来探望的亲友畅谈时,往往对他的病情淡然带过,而更愿意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直至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董良翮同志,一生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忠诚党的事业,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从不动摇。他坚决支持拥护改革开放,拥护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他痛恨腐败现象,坚守“朴、诚、勇、毅”的家训,默默地为党和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董良翮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好朋友。我们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朴实、厚道的品德,对疾病与人生的豁达。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人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董良翮同志安息吧。



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HStop/174281095E2F4KF0AH3BFD9GH4EEF_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5:06 , Processed in 0.0345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