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560|回复: 4

章彰:回想五七中学(1-6)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6-9-4 06: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想五七中学(一)


有名无实的五七中学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有两所一时赫赫有名的学校,那就是五七干校和五七中学。学校的出现和消失与时事政治息息相关,它是伴随着“文革”的产生而产生,最终也与“文革”的消亡而消亡。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文化教育产物,学校声誉一时的辉煌和其生命力(办学时间)的短暂,都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但五七中学在当时被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生事物,是探索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学校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不可思议而又难以磨灭的印痕。


初中毕业那一年,我有幸被评选上五七中学,内心无比的激动和充满了信心,怀揣着奋发读书和加强锻炼、直至将来能有一份工作做的梦想,在心中勾画出一幅美好的人生蓝图。在那只讲政治的年代里,能上高中读书确实令人兴奋不已,我把能继续升学当作自己人生的新起点和里程碑。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开学前我心中充满了希望,开学一到学校所看到的情景使我的心冷了半截:几间房子兀立在深山里的半山腰上,显得孤单而渺小,四周长满了杂草,几十个民工在那里忙着建校舍,有的打砖有的削横条有的搬泥土。我心中自问:这那里像个学校?也不像个村屯,倒像是工棚一样。事实上,五七中学只有名声在外而已,根本不具备学校最起码的办学条件,连教室都没有,只有粉笔和一块木板。名堂称为学校,其实就没有同类学校的学习环境和锻炼机会,而是进行劳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聚居点。我们一走进学校就与山水为伍、与草木做伴,被重重大山包围起来,我以为我们真的与世隔绝了。几乎是在封闭的环境里办学,我们遇到了不可想象的困难,校舍还没有建成,打地铺睡、在草丛中上课、挖坑煮饭,山洪暴发、蛇虫出没,构成了不安全的因素,处于野外生活状态,这就是我们学校真实的生活片断。对此我曾苦闷迷茫,甚至产生自动退学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念头。但为了个人前途和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我暗自下定决心,告诫自己绝不做时代的逃兵。


中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是打知识基础的阶段,高中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而我的中学生时代是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同时,也要学农、学工中度过,尤其是高中两年是在山弄里以劳动锻炼为主,整天与山水为伴,没有接触到任何的社会信息,处在一种孤僻的状态,怎么谈得上世界观的形成呢?然而,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我能进这所学校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所以,我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积极投身到学校勤工俭学活动,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刻苦自励,从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努力把自己的思想溶入时代潮流,造就成一个将来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作为原平治县的老县城和平果县最大的产粮基地,榜圩公社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在“农业学大寨”、“造田造地”、“工业学大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等历次政治运动中,所办的事样样都走在前列和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创办五七中学时,就选取到一个信息不通,没有路、没有电,喝水要到陡峭的山岭脚下去提,与同老、海城公社交界处荒无人烟的六牙深山建校,离榜圩公社所在地有十多公里的路程。由公社从各个生产队中抽调精兵强将的劳力去建校舍,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劈山开路,在半山腰上挖出一条羊肠小道通达建校所在地,面对半山腰挖出一块u字形的场地,就地取土打土砖坯、烧砖瓦,沿u字形边缘建教室和宿舍,中间就当作操场,用木头柱起两块篮球板,成为学校的唯一活动场所。学校处在崇山峻岭之中,山间真的很寂静,四时分明,清早可听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晚间可仰望幽寂而灿烂的星空。如此天天守望那一坡坡草木丛生绿浪翻滚的荒草,听惯了山风的呼啸,看惯了空旷的野岭,心情倒也有了几分安静,反而有了此心安处便是故乡的感觉。我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逐渐把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当中,开始喜欢上那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和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


不说别的,只就学校编排班序而言都令人费解。那时高中学制是两年,1975年秋季学校开始招收一个班的第一级学生,编为高一班;第二年招收两个班的第二级学生,按顺序编为高二、高三班,往后顺推到高六班。人们一看班别编号以为刚入学的高二班就是毕业班了,而已是高二年级的高一班又变成了高一年级的学生了,后面怎么又蹿出高四、高五、高六班的高年级来?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这到底是学校老师一时的糊涂,抑或是都没有那个意识?在编班序时是以招收班数顺序来编班,或许是学校的老师图个简单明了,或者根本就没有人考虑到这个简单的问题,便以进校先后顺序来编排班序,容易使人产生颠倒错觉。学校编班其实很简单嘛,也有其它老高中学校的编班前例参考,而且我们的老师都是高中学历,不得吃鸟肉也见鸟飞过,一般是以年级来编班序的,比如1975年进校的编为高7501,1976年招生的编为高7601、7602……以此类推,很简明。现在谈这个有点马后炮的感觉,但它却反映了学校办学条件的先天不足。


开学时学校还在建设当中,我们两个班还没有教室,是在陡峭的山坡上铲草开挖泥土填平,便成了我们的临时学习场所,那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室了。蓝天是我们的屋顶,青山是我们的围墙,土坯是我们的课桌,木条是我们的椅子。学校地处荒僻,环境幽静,春鸟飞翔,夏蝉长鸣,秋虫唧唧,冬雪纷纷,演奏成我们百听不厌的校园音乐。最值得回味的是,那时漫山遍野的山花,山间潺潺流淌的溪水,充满野性气息的浓厚山风,树林中此起彼伏的蝉鸣,夜空中灿烂的星光烘托出一轮静静的明月。现在想起来,那是一段可遇不可求的全生态生活美景和青春快乐时光。
我们开学时只有两间男女集体宿舍和一间教室(第一届用)。男生宿舍更紧,全校五六十个男生就住一大间房。床铺是沿着墙壁内四周用木头整体搭架、中间排满两列的上下两层大通铺,形成一个开口的“回”字通道,从头起按蚊帐的宽度一字排开,人挨着人被连着被,摆满为止。回字内的通道只容得一个人走动,而且肩膀已触及床架了,要侧身才能走的,若是对向则一人先斜身让路或坐到床铺上,另一个才能走动。刚入睡时,同学们不时翻动身体床架发出吱咯吱咯作响,还有夜里打呼噜、磨牙、说梦话等,此起彼伏,刚开始有的不太适应而难以入睡,半夜醒来就发一通牢骚话,又引起大家清醒过来,这时大家只是制止不要乱讲话,对睡梦中不能控制的声响并没有什么的谴责,过后习惯了反成为一种催眠曲,大家睡得挺香的。宿舍门似乎是摆设的,从没有关过,只有逢风雨时住门口的同学为挡风雨才用得上。教室还没有建成之前,每当上课时在那场地上竖立一块黑板,老师站在草丛边上课,学生用一块砖头垫坐,垒起土坯当课桌,上面铺一层树叶隔离泥巴灰尘,打开课本和笔记本在上面写字记笔记。经过全公社三十多名民工和全校师生半年多的连续奋战,后两间教室才建成。这样半山腰上的两间男女生宿舍、三间教室(三个班)、还有一间煮饭房,一小排小房间隔成六间老师宿舍,加上中间那块泥土操场,就构成了五七中学的全部建筑物和校园。


当时五七中学的学制总称为半工半读,其实像我们学校地处深山,根本没有什么工(业)可做,而是开荒种地、上山砍柴等劳动,叫半农半读较为合适,即边劳动边读书。我们学校是一天劳动,一天上课,或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劳动课程,即晴天劳动雨天上课。但有一点不变的定律是,劳动课被延误的往后一定补上,而学习课被延误的不一定能补上。劳动课有的开荒种地,有的去砍木材建校舍,有的挖土打砖,跟农民工一起劳动建校。全校就靠一台调频收音机放大音量早晚收听外界的消息,同学们最为关注的是听播报北京整点时间,因为山间空旷时间点难确定。那时每周星期日才放假一天,让学生赶回家准备下一个星期的粮食。星期六周末吃中午饭后就放学,安排两三个同学留下守校,其余的师生都回家。有时学校还要安排顺便挑柴火出来卖,这样当天早上或提前天就砍好柴火,过秆记录在册,一放学就挑担出发。同学们分布在全公社各个村屯,远的要走十多二十公里路,为了不误课程,不论是寒风刺骨还是日晒雨淋,同学们都得在这一天赶回家,路远的同学夜晚才赶到家。星期日早上准备好一个星期的大米,吃中午饭后背着行囊出发又赶回学校,如此往复不变。与其说五七中学是一所学校,倒不如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工地场所更为恰当,是一所有名无实的学校。


榜圩五七中学选择到深山野岭的山窝中建校,究其原因是有以下几方面:一个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毛主席的教育制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到偏远艰苦的地方去才能锻炼人的意识;二个是那里有大片大片的荒山野岭可开发利用,附近还有一片十几座山头数百亩相连的原始森林资源,建校的横条及桌椅板凳所用的木材都是从那里砍伐来的;三个最主要的是公社领导有意在六牙山挖山造小平原,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新村,这个名称比现在少了一个“农”字。计划一炮开挖60亩,每座山头开一炮,在那里造几千亩的耕地出来,让大石山区贫困的农户搬迁到那里居住,作为开发和建立社会主义新村示范样板,并已修建了一条简易的机耕路(由于机耕路环山绕道,路程长,我们没有走过)进山。工程项目的前期一切准备工作已就绪,动员组织和炸药物资等也准备到位。这个“人定胜天”和“改天换地”的宏伟目标,随着1976年中国政治领导层的突变而流产了。除此之外再很难理解创办人选址的意图了。从此,与其它普通中学完全不同的新的生活学习开始了。


http://bbs.bsyjrb.com/viewthread.php?tid=78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6: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五七中学(二)

五七中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五.七”中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对军队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作了亲笔批示,提出要在全国党、政、军、民、工、学、商等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所大学校”,这个学校要根据各个行业学员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既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并明确指出:军队既要学军,还要学工、学农;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农民以农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主席这些批示精神,总的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教育思想,也就是我国当时的教育方针。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为了纪念毛主席的这个讲话精神,1968年5月,黑龙江省庆安县以毛主席这个讲话日期为校名,在柳河率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同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宣传。随着全国各地省市级也陆续创办了五七干校,招收一些在职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右派分子,一边就读马列理论一边劳动锻炼,后来被称为劳动改造。接着各地方基层教育系统也效仿纷纷兴办了五七中学,可以说五七中学是五七干校的衍生物。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平果县也和全国一样,首先在新安公社的那劳大队创办了一所五七干校,从全县各单位中招收被称为所谓的“右派”干部学员,也招收一些骨干青年积极分子学员。积极分子学员进学校被称为学习锻炼,具有管理学校和学生代表的双重身份;“右派”学员则称为劳动改造,受学校和积极分子学生代表的管制。

不知何原因,自从毛主席发出五七指示之后,时隔九年的1975年,平果县才在全县各个公社都创办了一所五七中学,并于当年招生。学校的学制定为半工半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配合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精神,当时文艺界还有针对性地摄制了一部著名的《决裂》影片,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各级学校巡回隆重播放。影片讲述了在延安抗日大学出身的龙国正,组织上委派他到江南一个叫松山的偏僻山区办一所“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国防大学的前身)式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他自命为最坚持走毛主席教育路线的践行者,也是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带头人,他表示一定按领导的指示把学校办好,决不做书本的奴隶,要做知识的主人。主要内容由如下这么一条主线贯穿的:以龙校长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教育思想路线,与曹副校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观念的两种不同的办学思路,在阶级路线、思想观念、革命立场、政治路线等进行最彻底的划清界限,用当时的话也可以说是一场政治觉悟的斗争,并相互进行决裂(也就是影片名《决裂》的引索)的故事。从建校起,龙校长的主张就遭到了曹钱副校长及孙主任等知识分子的质疑,甚至是对立。龙校长主张一定要到边远地区山头去建校,并招收工农群众为学员,这样离城市远,离贫下中农就近了。才能体现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曹副校长等知识分子(教师)极力提出反对的意见,认为远离城市建校,缺少资金、缺少校舍、缺乏教师,学生文化基础差,难以实现教学目的。还退一步妥协说,即使要到山头建校也要到城市招收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生源。也被龙校长否决了。龙校长主张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劳动生产锻炼为主,从而才能达到改造人的思想意识的目的。这时曹副校长沉不住气地质问龙校长:你是想办农场还是办大学呢?龙校长始终立场坚定地按他的办学思路走,誓把学校沿着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为三大革命打先锋的办学道路前进,努力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新一代社会主义革命接班人。

影片里有一段联系到现实的故事情节:孙主任上课时抑扬顿挫地讲述“马尾巴的功能”,这时学校附近的一位老农牵着一头病牛过来,想请孙主任帮医治。因为孙主任讲马尾巴的功能、马的消化系统、马的肠胃结构等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好像是对畜牧生理疾病非常的熟悉了解。因而老农认为他懂得马的生理知识也就一定懂得医治牛猪的疾病,因为马与牛猪疾病都是同一兽医专业的范畴。但孙主任只懂得讲马的生殖结构理论,根本不懂得医治马的疾病,更不懂得医治牛和猪的疾病了,态度还有点不端正地支走那位老农,是明显脱离实际的资产阶级学风的表现。这样孙主任遭到一个叫徐牛崽的学生提反对意见说:我们这山区很少养马,都是养猪和牛,所以应少讲点马,多讲点猪和牛,还贴出了大字报。孙主任勒令徐把大字报撕掉,徐撕去后又写一张更大的贴出来。这种行为正符合龙校长的教学思路,从而得到龙校长的肯定和支持,也更加坚定了龙校长的教学改革意识。

影片的主题歌就当作我们五七中学的校歌,同学们在劳动生活中时时都哼唱。我现在还记得:“共大花开分外红,教育革命起东风,起东风,劳动大学办得好来,又红又专方向明。光辉的道路毛主席来指引,共大培养着一代新人。反修防修斗志坚,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青春//共大花开分外红,教育革命起东风,起东风,彻底决裂旧传统来,为无产阶级专政当尖兵。光辉的道路毛主席来指引,共大培养着一代新人。学好本领接好班,向着共产主义奋勇前进,奋勇前进。”

但龙校长的办学思路也受到了来自一些上级领导的否认,后来被称为党内资产阶级代理人的地区赵副专员当时就曾下令砍掉“共大”,同时宣布调换龙校长的职务。龙校长非常愤慨地就要离开学校,这时又传来上级领导肯定“共大”办学思路的消息(一封文件式的公开信),全校师生又再一次欢欣沸腾起来。这时龙校长又信心倍增地登台发表讲话,号召“共大”全体师生要与传统的所有制和传统观念进行彻底的决裂。

所不同的是,那时榜圩五七中学从第二级招生起确实有优先录取的资格,招收到家庭出身好、思想表现好、成绩优良的学生,生源相对来说质量是比较高的,这与龙校长不分年龄和知识基础面向工农群众招生是有区别的。除此之外,榜圩五七中学就是《决裂》里的一个缩影了,在师资条件、教学水平、劳动锻炼等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五七中学就是在如此的教学思潮和时代背景下应运产生的。由于学校跟风建立,仓促筹办,凑合上马,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回想五七中学(三)

五七中学的老师

虽然校舍拥挤,师资配备不齐全,但是我们的老师豪情满怀,干劲十足,为建设好五七中学倾注心血,对新办学校的教学充满了信心。学校教学质量虽然不算高,但老师个个都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学生建校劳动和学习,真正发挥了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朴实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在这里我想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师资情况和教学水平,使大家对学校师资概况有个初步印象。
全校两个年级三个班,仅有六位教师,每个班两个科任老师,其中,四位只能上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的课,两位能上数理化,都是高中学历以下。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句实在话,我不是说我们的老师不好或是水平低,但他们所具有的文化知识与中学教学要求实在是有一段差距。当时广播电台经常播报本台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我不理解什么叫特约评论员,它的职位是什么,这个名称的含义和由来是什么?就带着这些问题去问老师,老师解答道:“特约评论员就是特约评论员了,还有什么职位、含义和由来的。”经老师解说后问题似乎极为简单,我听讲解也感觉到很容易,没有什么着力,但问题的疑点依然是一片茫然。在这里我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出来,并不是说我们的老师不行,更不是看低我们老师的水平,而是想让大家知道名噪一时的五七中学是怎么一个的学习环境。不用多说,学校不但学习生活环境艰苦,而且劳动密集强度大,体力不足是难以应负的,只为一个政治任务,不然谁都不愿意去。其实被抽调的老师也很无奈,不管抽调到谁谁都得服从,不得讲条件提要求,那是政治原则性的!有的老师被抽调本来就像赶鸭子上架,不得而为之。要说责任,那是公社领导和教办室领导不了解下属情况而强人所难,调配老师不妥当,乱点鸳鸯。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凡对我任课的老师我都是从内心里感激怀念他(她)们,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教我文化知识的老师们,敬佩老师们教书育人的高尚品格和那种蜡烛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我上五七中学时学校的师资条件和教学水平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与上高中课程的要求很不匹配。几位老师都是从各大队中(初中)小学校抽调或招收民办教师上高中课程的,这只有在那知识无用论的年代里才出现的奇怪事情了,这不能怪老师,只能怪时代出现的一个不和谐音符。当时我们从教师的传授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确实太少,学校没有给我们创造一个可以学习的环境条件,也没有给我们提供必要的生产技能。反过来又可以这么说,学校虽然没有出名的老师,却有良师益友。最使人难忘的是,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老师与学生建立了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让同学们学到好多的生活智慧与为人之道。

回顾起来,几位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事迹让人感动一辈子。被抽调到五七中学的老师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也是老师们的精神动力!老师们听从组织的召唤,离开原来在本地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远离家庭,不求名利,不怕苦不怕累,到深山里带领我们一帮孩子劳动学习,像学生的父辈一样指导教育学生,用当时的话来说,是具有顾大家(学校)舍小家(庭)的革命精神,是真正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辛勤园丁,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那个年代学校的教书与育人并重,只可惜是教书的环境条件不具备,才显得育人远远比教书更为重要。在育人方面,老师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高尚文明的言行风格引导和影响学生,起到师表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学到了如何做人的道理,面对困难如何去克服,这是我们那时学到怎么做人的弥足珍贵的精神文明财富,现在不管你到哪所学校交多少的学费都难以学到!老师们从没有说辛苦,更没有摆资格、讲功劳,还表扬学生爱校如家、勤奋好学,以资鼓励。老师对我们寄予厚望,以革命精神和传统美德教育人,鼓励学生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学好本领,不断磨砺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老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样样关心,处处关照。我们已是高中生了,老师每早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到床边呼叫学生起床,手把手地教我们整理好床上被单和衣物;带领同学们勤工俭学,挥舞锄头开荒种地;上山砍柴,帮力气小的同学捆绑柴火,与同学们一起挑着一担担沉重的柴火到山外去出售;到火房帮我们劈柴生火,教我们煮熟透而又清香的饭菜;出操时注重观察,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早上列队集合,听取学校领导布置一天的劳动和学习任务,下午还要列队听老师总结当天的生活学习情况,等等。如此诲人不倦,周而复始。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师表作用,让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在育人方面,我们能有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何其的荣幸!何其的骄傲!在我们成长的背后总有老师们洒下的辛勤汗水和那关爱的目光。在此,我忆起我高中的老师们。

被称为全能教师的梁允聪老师,文理科音乐都可以上,在课堂上他循循善诱,幽默风趣,他还兼任我们的音乐课,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新歌,又教我们识音乐曲谱,同学们最爱听他的课。他梁老师曾说过,物理最实用,现在课堂上虽然教不了多少的知识,但你们学好电路基础原理,不久的将来家用电器普及使用,家里的电器出点小毛病就可以自己动手修理,到时你们会体会这个好处的。他还用自己的一台旧收音机来折散又组装起来给同学们观摩,使我们现实感。劳动时梁老师力气大过人,进山林砍伐木料时,他常选择那些一个人合抱的大树,砍成一百三四十多斤重的方料,抬上肩膀就扛回学校做课桌板面。

韦文威校长看起来个子壮实高大,不苟言笑,严肃认真,讲究那个时代一个领导的威严和作风,劳动时他像头牛不知疲倦地干活,每次从山里担柴火出来都是一百二三十多斤以上。他上政治课,讲到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时,他举例说,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正如适当的温度可把鸡蛋孵出小鸡来,但任何的温度永远不能把石头孵化成小鸡。这是当时我们听到的一句富有哲理而又经典的话。

李修成老师上我们语文课,班主任,到高中了是他教我们汉语拼音,明懂我们口音已定型,木已成舟,但老师还不怨其烦地矫正,特别是卷舌音,老师先做示范让我们看,又发音给我们听,我们像门外汉一样看热闹,辩不清,怎么训练都分不清“王”我“黄”的区别,干部和看到的“干”“看”怎么读才能辨别,谁也说不清。问老师怎么学好拼音?老师说要多练多听,他就是这么学的,也是这么读,就这么教法,看来他对拼音也不是很熟悉,教了我们二三节课就停止。李老师还训练我们打篮球,演示手腕准确投篮的动作,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他年纪最轻,劳动很卖力,开荒种地,他一锄开挖一个桶口大的土方;一百多斤重的木头他一口气翻几座山头扛到学校,半路不需停下休息;帮我们这些气力小的学生捆绑柴火,把担子抬到我们肩膀上让我们走在前,他在后照看,保证同学们的安全。

以上讲的是三位公办教师,以下是四位民办教师。李建林老师是全校老师中两位党员的其中一位,因而任副校长,讲话有板有眼,纪律严明,学风端正。他上我们数学课中的代数部分,第一课,他一边板书,一边慢条斯理地讲,学代数必须要熟练掌握“x+y=z”式子的含义,后来“x+y=z”便成为我们的口头禅。他个子高,显得身材瘦小,劳动时他积极带头,出工在前,收工在后,给学生树立了榜样。种玉米种蔬菜都是他先开种植沟划行距做示范,然后大家一起跟着做。

黄孟碧老师是全校温文尔雅的典型代表,专上文科班的语文课,他引经据典,或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讲课,我是学理科的,有时他上课我还跨科去听他的课,在全校中可以说他的课讲得较好,循循善诱。我就听他讲这个故事的:旧社会有个穷小伙子给财主放牛,有一大寒天他赶牛到山里放养,又砍一大担柴火挑回来,因下雨路滑有头牛跌下山崖死。晚上财主不让他进家,让他进磨房睡觉,有意以冻死来惩罚他。一个寒冷的冬天身上又只穿单薄的衣服,怎么睡得着呢?他就去推磨让身体发热度过严寒的夜晚。第二早财主去察看,以为他被冻死了。谁知,却见小伙子冒着汗坐在磨房门口,财主很是惊讶。问他这么冷的天你刚穿单衣怎么还出汗?小伙子说,这件衣服是我的传家宝,穿起来冬暖夏凉。财主一听就从他身上抢夺要那件衣服。为了验证,财主迫不及待就脱掉身上的衣服穿起那件单衣试一试。小伙子说,冷天刚穿它还不暖,穿越久越暖,你走出去几百米才发热。为了那件宝衣财主坚持走出去,半路就被冻死了。

黄老师态度温和,关爱学生,课外他经常到同学中间来跟同学们畅谈,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劳动等都在交谈的范围内。他身体虽然单薄,但是,劳动课很少缺勤。是最受同学爱戴的老师之一。

黄大硕老师是上理化课,他还有一手漂亮的木工活,他亲自用木材做教学仪器,做的比例尺和上课用的大圆规都分不清是机器做还是人工做,课余他摆弄他的木工工具,为学校制桌椅板凳。进山砍木材或柴火时,黄老师都钻到山林深处或悬涯上去选取那些可用作桌椅板凳的质材,有时还用斧头就地削成方料才扛回学校,过后稍加工即可制台凳了。他上课不打开课本就能写出哪页哪面的例题来,他注重讲解例题原理,以例题来引导做练习题。不用圆规他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很圆的图形和抛物线来。77年末恢复高考时,第一届毕业生和黄老师及师母都同场参加考试,结果学生连中专都没有一个考上,老师和师母却双双一炮打响,一个大专一个本科,成为当地的重大新闻。

卢焕琚老师78年春季开学不久来接替黄老师上我们的课。那时学校刚搬迁到山外的权头(地名)公路旁,学校从半农半读改为全日制上课,不再用劳动了。卢老师教学热情度高,全身心投入教学,写出几大本教案,并自费到书店去买了好多的辅导书,又到榜圩中学跟他的兄弟卢焕琼老师搜集许多高考学习资料,然后又油印题海发放给同学们练习,甚至从头起一题一题地演算给我们看,其内容已大大超出我们原先的学习范围,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甚微。尽管卢老师的理化知识丰富,却因刚走上教师岗位,或是教学经验不足,他所上我们这一届也没有培养出一个学生高考成功。

也许有人要问,介绍到每个老师时为什么都提到他的劳动态度呢?因为五七中学的学制是半工半读,劳动锻炼是学校的主要教学课程,而且那时政治是决定着人的前程,劳动态度就是政治表现,劳动积极政治就合格,政治合格前途就广阔。

榜圩五七中学停止招生后,学校还得继续把最后一届(第五届高六班)学生教到毕业为止。好一个争强好胜、办事追求完美的榜圩人典型事例,开始带头建立新学校,末尾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然后才就地自行解散学校,这叫做善始善终。次年,学校解散时,公社一时还没有确定几位民办教师的去向,他们就等待公社领导的安置通知。这期间黄孟碧等三位民办老师的口粮真的不能落实,出现了真空。问题反映到公社领导后,公社领导没有忘记我们的老师,经过商定,当即决定由公社发给粮簿(口粮)和每月二十元多的生活过渡补助费,让他们安心等待安排新的工作。为保障老师们的教师身份,公社领导最后决定安排所有的老师回到各自大队小学继续任教。其中韦文辉老师调入榜圩二小(现榜圩初中);李建林老师回到永旺小学;李修成老师回到老家果化初中,几年后又调入果化小学;卢焕琚老师调到榜圩中学;黄孟碧老师到常星坡合小学,后又调入榜圩初中;梁允聪老师回到乐圩大队小学不久就调回他的原籍田阳县绢纺厂子弟学校。此后,在老师们的努力下,经过参加考试,卢、黄(孟碧)、李(建林)三位民办老师经数十年的努力和等待,最终都能转为公办教师。但其经历也极为艰辛。卢老师攻读广西师院本科函授毕业,黄老师考上田东师范取得中专学历,李老师参加公办教师考试获得转正。

五七中学从1975年建校至1981年停办,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一共招收五级学生六个班(第二级两个班),学校经历了两次建校、两次搬迁、住三个校址的艰苦历程,用颠沛流离来比喻一点都不过分。至此,名噪一时的五七中学自然销声匿迹了,一段荒唐的教育史才宣告结束。
母校不在,思念依然。参加工作几十年了,我常梦见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的情景,真的很想找个机会重游故地。尽管母校已不复存在,但校址地处深山幽谷,远离都市的喧嚣,有的是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空气新鲜,很是宜人。走一走那崎岖的山道,看一看过去的一草一木,闻一闻路边的野花,品一品那美味的野果,听一听小鸟的歌唱,掬一捧山涧的清水……重温那昔日曾经激情的野性,尽情地呼吸山间芬芳的气息,感受满山青翠,感受万物之灵气,感悟自然的荣枯规律,那会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遗憾的是,1996年5月7日,我们78届在平果县城举行第一次同学集会,有三位老师因工作关系未能到会,只有梁老师、李修成老师、黄大硕老师前来参加,师生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可惜!才过七八年时间,梁、韦、卢三位老师就先后故去,永远离开了同学们。在这里我只能记住他们的名字,以此寄托同学们的哀思!同时,愿这里的几行文字,为他们远去的灵魂送上一缕温馨,祝他们走向天堂一路顺风!

岁月如歌,人间沧桑。不觉让人感叹时间飞逝,可谓人生苦短,流水恨长。

http://bbs.bsyjrb.com/viewthread.php?tid=79431&extra=page%3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6: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五七中学(四)
五七中学从深山里搬出

我们上高二年级的时候,1977年底国家恢复荒废多年的高考招生制度。这个特大喜讯一传开,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教育战线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学校随着从深山里搬迁出来。

我是五七中学的学生,这在当时是一个响当当的名校和荣誉。因为规定说凡是五七中学毕业的学生,今后不用再回乡参加生产劳动锻炼,可以直接评选参加招工招干或升上高一级学校就读,因而许多初中毕业生趋之若鹜,把能评上五七中学当作一种最高荣耀感。也只有领导干部、队干、党员、革命军烈属等子女才能被评上五七中学。那时榜圩公社有榜圩中学和榜圩五七中学两所学校招收高中生。五七中学是社会主义一件新生事物,学生毕业后不再用劳动锻炼,名气远比已有几十年办校历史的榜圩中学大得多。我们紫塘大队当年共有11个名额上五七中学,除我是“投机倒把分子”的子女之外(可能是我的成绩较好,班主任极力推荐),全是干部(包括队干)子女或革命军属,包括大队初中校长、离休干部以及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子女等都一同上五七中学。我们是中国教育史上评选上学的最后一批扫尾毕业生,能走进这个校门去,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于学校跟风建立,仓促筹办,凑合上马,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事实上,五七中学只有名声在外而已,根本不具备学校最起码的教学条件,连教室都没有,只有粉笔和一块木板,名堂称为学校,其实就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和锻炼机会,而是进行劳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本营,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革命接班人。

五七中学名堂是半工半读,其实是工多读少,几近荒废学业。但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件新生事物,五七中学成立初期确实是像一面旗帜深深地树立在人们的心目中,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的感情远远大于理性,几乎是在一片赞歌声中诞生,在虚无飘渺的目标中发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耗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结果像做一场恶梦后惊醒起来一无所获。进入五七中学除了劳动能锻炼人的顽强意识外,再没有什么收益可言了,根本谈不上学习文化知识了。
我们入学的时候,教室刚建到一半,房屋砌砖是由民工做,学生协助民工到山林去砍伐木头和横条,扛回学校加工桌椅板凳。学校离山林不远,翻过两座山即到。山林曾有野猪伤害过人,学校要求学生进山必须有三人以上组合,不准单独行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当时提倡分工不分家的协作精神,同学们都积极响应,大的帮小,快的帮慢,大家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在农村不管是干部子女还是农民孩子,上高中年纪绝大多数人都能做体力劳动了,但砍木头来建房屋做桌椅板凳等许多人还没经历过,砍回的木材有一大部分仅能当柴火烧,影响了建校进度,学校就定标准定任务到人,规定每生每天要完成一条一丈二长、尾径三寸以上的横条,或者20条如脚母指大、长二米以上的小木条做格条。由于横条难砍难扛出来,大多数同学都砍要格条,横条又供应不上,学校又改为每两人一天要共同完成一条横条即可,并且指定男同学和高大的女同学一定要砍横条。

平时星期六回家时就顺便挑每人一担柴火出来卖换钱,有时一个星期要挑柴火出去卖两三天。卖得的钱作为班会费开支,主要用来买油盐和青菜等,偶尔买猪肉来加菜,让我们付出的劳动变成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食物成果来享受时,同学们很高兴,更激发了同学们的劳动积极性。一斤柴火一分钱,如果不够干还打折扣或降价收购。卖柴火学校要求学生力所能及,学生也是尽最大努力挑够挑足柴火数量。

学生饭堂则由学生自行管理。当时学校的生活学习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煮饭煮菜也由学生轮流当给养工。

五七中学并不是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型学校。说句不好的话,五七中学是一所从事生产劳动而又没有效益的学校;说句实在话,五七中学的学生是当时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试验品,甚至是时代的牺牲品。我们刚进入五七校门的第二周,不祥之兆就笼罩到全体师生的头上了。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从广播中传遍神州大地,从此,世间再无毛泽东!巨星陨落,举世同哀,苍山顿首,江河呜咽,万民同哭,那种全民悲痛场景举世罕有。同学们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全校师生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悲哀以至悲伤全部用哭声来体现,哀哭声惊动了肃静的山岭,以表达同学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当晚半夜女生宿舍不约而同一起悲伤地哭了一场,同学们用最朴实的感情呼唤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都走了仍叫他万岁!一代伟人的去世,标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此只是指他老人在位的时间。可以断言,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如果说当今世界有人能比上毛泽东的话,那是把历史的事实开天大的玩笑了!),也就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到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七中学像一颗流星一样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耀的光芒之后,稍无声息地消失了,这个令多少人难以忘怀的校名已载入中国教育史册上,成为永久的怀念。不可否认,五七中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为追求远大的理想,许多干部子女和优秀学生义无反顾地投奔到这个大熔炉里锻炼自己。在那艰辛的日子里,幼嫩的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反而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我们坚持上学,以校为家,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硬是在那荒无人烟的偏僻野岭的六牙山上盖起土墙瓦房的教室和宿舍来。

在五七道路的指引下,一个名声红得发紫的学校,招收的是全公社家庭出身好、思想进步、成绩一流的学生,培养出来的第一届毕业生连一个最小的技工学校也没考上,第二年的1978年第一届毕业生都不敢再参加高考了,被时代潮流所抛弃,不能不说是个极大的悲哀。也许是这个事实触动了公社领导的神经,或者说是领导思想跟上时代气息,他们随潮流而动,及时果断决定把五七中学从深山中搬迁出外面来。1978年初公社领导宣布搬迁学校。得到这个消息时同学们既高兴又有点依依难舍,高兴的是以后不用再爬涉山路上学,也不用再以劳动锻炼为主,可以全日制专心上课学习了;舍不得的是尽管我们的学校处在深山野岭中,但校舍刚建成不久,同学们洒下不少的汗水,还没得享受多少天,就这样丢废真叫人难以割舍,我们种的油茶树正长得茂盛的时候,丰收在望,舍不得离开它,还有那一片宽广的森林,和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及山中那叫不出名的小鸟……到我们即将离开时才觉得这些东西是如此的可爱,以至让我们眷恋不已。

学校是搬到公路边的权头(地名)一个公社办而已停产的磷肥厂上课。搬迁时第一天各人各搬自己的桌椅和床架,第二天搬黑板、锅头等公共物品,其余的挑柴火,只用两天时间就搬迁完成。车间变成教室,桌椅比废弃的机器矮,老师在机器前讲课,我们在机器后隔山听课,但总比在原地的六牙山上好多了,开始能静坐在教室里正常上课。学校搬迁到这里只是权宜之计,没有适合的教室上课,过了一个学期,学校又搬迁到龙足大队部旁边的原县气象局气象观测站旧址,起了一间新的教室,至此学校才能正常上课。

直到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的有关通知》,各地五七干校才陆续宣告撤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各地五七中学也随着从当年秋季起陆续停止招生。但是,榜圩五七中学在1979年夏季还坚持招收最后一级学生。作为五七干校衍生的五七中学就这样宣告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榜圩五七中学也走完了自己不同寻常的短暂经历。1978年榜圩五七中学第二届毕业生两个班90多个同学全部参加高考,因当年规定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大学,不准报考中专,把中专指标留给离届毕业生。连报考中专我们都没有把握,叫我们去考大学怎么能行呢?结果,除了一位女同学是非农业人口考上技工学校外,其余全军覆没。我个人经过补习后才考上。

五七中学从1975建校年至1981年停办,短短的六年间,一共招收五级学生六个班(第二级两个班),学校经历了两次搬迁、住三个校址的颠沛流离过程。至此,一度知名度很高的五七中学自然销声匿迹了,一段荒唐的教育史才宣告结束。五七中学从它的诞生直至消亡,都是在一种政治盲动中进行着,是一所为政治运动而建立的无教学基础的学校,并不是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是培养和锻炼人的地方。说句实在话,五七中学是误人子弟的学校,五七中学的学生是当时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试验品,耗费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http://bbs.bsyjrb.com/viewthread.php?tid=78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七中学的衰落
名噪一时的五七中学好景不长,刚建校两年就开始陷入了衰落的境地。从它的诞生到衰落直至最后的消亡,都是在一种政治盲动中进行着,是一所为政治运动而建立的无教学基础的学校,是彻头彻尾的政治附属品。它并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型学校。说句实在话,五七中学是误人子弟的学校,学生是当时社会主义教育所谓的新生事物的试验品,同学们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在那里白白被耽误了,以至无法挽回。

我们刚进入五七校门的第二周,不祥之兆就笼罩到全体师生的头上了。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从广播中传遍神州大地,从此,世间再无毛泽东!巨星陨落,举世同哀,苍山顿首,江河呜咽,万民同哭,那种全民悲痛场景举世罕有。那天同学们正从山里砍柴回来,学校一打开收音机就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被反复重播着,很多同学就地静立默哀,我们几个还下意识地转身面向北方三鞠躬,有的同学忍不住泪水哭出声来,整个校园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那是发自内心的悲哀,同学们以种种朴拙方式或带地方凡俗的仪式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当晚半夜女生宿舍里同学们不约而同一起悲伤起来,集体哭了一场,惊动了肃静的山岭,同学们用最朴实的感情呼唤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都走了仍叫他万岁!

在这里又有一段小插曲了:地处深山野岭的校园,夜静更深,同学们恸哭的时候哀号悠长,听起来哀声遍野,很是叫人产生伤感。这时黄老师起来去劝阻同学们不要哭了,好好休息,明天还要上课劳动,黄老师就是省略了一句“化悲痛为力量”,从而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风波。第二天学校有个领导去质问黄老师,为什么阻止同学们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黄老师只好在全校师生面前反复表白内心,说自己真的不是阻止同学们悼念毛主席,内心的出发点是要求同学们化悲痛为力量(坦白地说当场我确实没有说出这句话),努力学习,积极劳动,以实际行动悼念毛主席。黄老师还动情地说,当我劝说同学们不要哭的时候,我的眼泪也跟着掉下来了,只是不好在同学们面前表露出来而已,怎么能说是我阻止同学们悼念毛主席的去逝呢?最后因为几位老师中都没有人赞同领导的说法,虽然领导与老师一个是大腿,一个是胳膊,但领导你仅是一家之言,孤独无助,一人说了也难以成立,所以这件事才算平静下来。那时文革遗风还盛行,如果罪状成立,这个帽子可不轻,那完全能把黄老师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

18日那天,全校师生戴着从山岭上摘回的白花,一大早就从学校开始列队整齐走十多里山路,下午4时到公社的会堂里参加追悼会。会堂的窗口全部用黑布遮起来 ,一走进去阴森森的漆黑一团,挤满了人群,我感觉到呼吸都有点急促。在里面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电视转播音像的画面,没看电视之前我只是看过屏幕电影,见到那个像小木箱盒大的电视里也有人物画面和声音,我内心很好奇,但默哀场面非常肃穆,我也专心注目看画面,不敢有半点的动静。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上,朝代的更迭与帝王的去留有着十分密切的相关。一代伟人的去世,标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在此只是指他老人在位的时间。可以断言,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如果说当今世界有人能比上毛泽东的话,那是把历史的事实开天大的玩笑了!),也就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现实中,毛主席去世底层群众悲痛欲绝,忧心忡忡。凡是有点头脑的人在为自己前途担忧的同时,还想到了国家的命运,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毛主席走了,我们怎么办?中国将走向何处?”

毛主席逝世当年,国内的形势表面上平静如常,但内部里已稍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敏感的人已预感到形势将发生变化,甚至有点暗流涌动和山雨欲来风满城的感觉,激进派的人则希望新形势加快变化发展;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则担忧社会主义国家变色,希望社会稳定平安,能保持往常一样平稳地过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五七中学仍然依旧照常运转,公社、教办室领导也时常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毛主席逝世一年以来,作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示范性学校,还没有什么迹象表明五七中学即将跟随巨星衰落或被淘汰的征兆。

然而进入1977年的下半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忽如春风一夜来,整个教育界沸腾起来了,全国招生制度除义务教育以外的所有院校实行统一考试按成绩录取学生的决定。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五七中学的声望从此却开始从高峰直接滑下低谷,不久直至消失了。

我们五七中学全体师生这时才如梦初醒,像是被社会哄骗一场,中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时光几近被消磨掉了,无可挽回的青春年华就是如此流逝。是怪时代还是怪命运,成了道不清、讲不明的时代伤痕,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五七学生的心中。我们76级招收两个班80多名学生,招生时在各个大队优先挑选干部子女、家庭出身好、自来红、成绩好、思想进步的优秀学生。由于办学宗旨的偏差,以劳动锻炼为主,学生不但学不到文化知识,反而过度的劳动强度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恢复高考,也就宣告了多年来实行的评选升学制度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上大中专院校就读考试已替换了评选,成绩已代替了阶级成分,能力已代替了家庭出身。这一政策的贯彻实施不亚于给五七中学校园投下了一颗毁灭性的定时炸弹。

入学时有规定并得到社会上认同而广为流传的是,五七中学毕业生不用再回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锻炼,可以直接优先评选升学、招工、招干等政治承诺一下子变成子虚乌有,全体师生及家长都感到被形势欺骗了一场,好像是社会与学生开了一次莫须有的玩笑。五七中学的学生只能义无反顾的朝前走,不得不面对和接受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惨淡结局。由于原先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以一边劳动锻炼、一边学习文化知识的半工半读性质为目标,所以我们与其他同级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差距很大,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点已经落后于人了,终点怎么能不输掉呢?!

面对现实我们从不怨天尤人,默默地承受社会不公留给我们的心里伤痕,而是加倍努力,把过去耗费的时光夺回来,用我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花开花落两由之。五七中学除了我们1976级招收两个班外,其余各个年级只招收一个班。在短暂的六年办学过程中,前三年名声远扬,后三年沉寂衰落,直至消亡。由于人们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加上政策从中央到地方要经过千山万壑,山遥水迢,传到地方已开始变味,贯彻落实必然出现一些偏差和曲解。尤其是人们以高涨的革命热情代替了一切实际行动,五七中学的筹建决策偶然,仓促上马,轰轰烈烈推出,并被冠以“社会主义教育新生事物”的名堂,一时享誉教育界。由于先天不足,撑不了几年,最后注定了其寿命不长而无声无息地以失败为告终的悲惨结局。因为创办五七中学是在没有任何基础条件下创办的,最后只经历了几年的办学时间就被历史的浪潮所淘汰,事实足以说明它的盲动性了。

http://bbs.bsyjrb.com/viewthread.php?tid=81514&extra=page%3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6: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五七中学(六)

难忘的日子,辛酸的记忆

最令人值得怀念的是母校,是母校教给我们文化知识,培养了我们成长,增长了我们的才干,锻炼了我们的劳动生产技能,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然而我们的母校──榜圩五七中学早就消逝了,多年来,对母校的那份思念和情感始终珍藏在我们的心中。母校虽不复存在了,但高中两年的勤耕苦读,两年的朝夕相处,我们有太多的共同记忆,崎岖的山路上留下我们深深的脚印,茂密的林间洒下我们不少的汗水,欢乐的校园里弥漫着同学们淳朴的情谊。那是难忘的日子,辛酸的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五七中学像一颗流星一样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耀的光芒之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个令多少人难以忘怀的校名已被载入中国教育史册上,成为永久的怀念。不可否认,五七中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为追求远大的理想,许多干部子女和优秀学生义无反顾地投奔到这个大熔炉里锻炼自己,为实践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把青春热血洒在深山野岭上。

追忆往昔,仍然可以想见当年同学们那朝气蓬勃,满怀信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热情和干劲;也能读到同学们对那段不平常岁月的眷恋与自豪。同学们那纯洁无瑕的心灵,以及不离不弃地追求心中渴望的那一个美好前景,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令人敬佩、令人难忘。提起往昔那点点滴滴的事例非常感人。

曾记得,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那艰辛的日子里,幼嫩的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反而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我们坚持上学,以校为家,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硬是在那荒无人烟的偏僻野岭的六牙山上盖起了土墙瓦房教室和宿舍来。

曾记得,我们是新时代的年青人。一年三百六十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冒风雨、顶酷暑、战严寒,上学、劳动、学习、生活,来回穿梭于几十里的羊肠盘山小道上,一路洒下欢歌笑语,路旁的草木频频向我们点头致敬,夸赞我们是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新一代年轻人。

曾记得,我们努力勤工俭学。十六七岁的年纪,就承担起了难以想象的勤工俭学重担,打砖建校、上山砍柴、开荒耕种、喂养猪羊、挑水煮饭,样样都得靠自己亲手去做。同学们遵守纪律,勤劳刻苦,严格按照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用稚嫩的肩膀从山岭上挑出一担担柴火,为勤工俭学增添一砖一瓦,累得腰酸腿痛,心里却是甜滋滋的,因为那是我们点燃心中希望的火种和锻炼成长的时候。

曾记得,在实际中积累生活经验。深山里四处野茫茫,学生中教室里没有一个钟表,我们是用物候来做标记计时的,以树梢作参照物,以太阳光线投影的长短来观测和确定作息时间,一般八九不离十,那是因为习惯成自然。有时候阴天下雨,山里阴沉沉一片,就凭我们的经验判断,还没有到晚饭时间,大家早就到饭堂等候开饭,往往吃饭过早,当时学校又没有开早餐条件,第二天上午劳动或上课饿肚子咕噜叫,影响了劳动和学习效率。我们的起居生活和学习劳动,都是与值日老师的呼叫声在同步中进行着的,从没有出现缺勤或迟到的现象。

曾记得,山林校园书声琅。每天清晨,山风呼啸而来,山中草木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像是最亲昵的絮语,更像是为我们练操伴奏的优美乐曲,比任何一首现代流行的歌曲还要柔和动听,山野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当我们坐在土坯上读书时,琅琅读书声在林间悠扬传播,那是我们播种的希望。

曾记得,挥舞锄头开荒地。在自力更生精神鼓舞下,为改善生活条件,我们扛起锄头上山开荒种地,精心栽培玉米、花生、红薯苗,用我们的汗水浇灌幼苗茁壮成长,换来硕果累累的丰收果实。

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使我们的人生难得一段深刻的历练,增长了自己的阅历,铸就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五七”精神,这是我们拼搏奋发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永不忘怀的记忆,更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蓦然回首,一晃就过了近二十年时间,岁月的风霜消磨了同学们的青春年华,年轮已无情地镌刻在我们的脸上,也留下了同学们对中学生时光的深深记忆。五七中学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多少年来它一直交织在大家的真实感和梦幻感之间。艰难的日子,蹉跎的岁月,无意之中,同学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洒在虚幻忙碌的五七中学校园里,最宝贵的学习成长时光白白地耽误了。

回忆往昔,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一代人生在国家最困难时期,生活充满了艰辛;上学的时候正遇上文化大革命运动,学业几近荒废;刚跨出校门走上社会时,恰巧又赶上最后一批知青下乡插队(指城镇非农业户口的同学);达到婚姻年龄的时候适逢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为文化知识等基本条件不足,出外找(打)工难,在单位里面临着重重压力,如行政改革、企业改制又是分流下岗的对象,一路磕磕碰碰,似乎社会所有的不公都是落在我们同侪人的头上。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带有浓重的悲观论调和唯心色彩,但慢慢琢磨起来也有它的道理性。一路走来,即使今天还有种种不公不平的事物令人担忧,但是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不但可以自由尽展个人的一切能动性,还看到了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局面。

谁都不可否认或质疑,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学校都是围绕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治学的,政治教育和劳动锻炼是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没有能够开展正常的文化知识教学活动。特别是进入到五七中学后几乎没有学到什么文化知识,徒有高中毕业生的虚名,加上非农业户口的同学大多都是下乡插队一段时间后再被招工工作,没有进修的学习机会,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基础差,技术水平低,是导致我们这一批同学在行政改革、企业改制的时代潮流中被列为分流下岗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生长在六十年代初的我们,是受“文革”各种政治运动冲击影响最深的受害者,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所暴露出的各种突出问题都集中表现在吾侪身上,尤其在教育、就业上,我们失去许多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尽管命运如此多舛,但同学们从没有为逝去的青春而惋惜,也没有为现实中的激烈竞争而长吁短叹,更没有为未来的挑战而惆怅,而是满怀信心,发扬“五.七”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命运抗争,人人都走出了一条踏实的人生路。

回顾过去,我们风雨兼程,踌躇满志;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充满希望。同学们有过自己的青春年华,有过自己年青时的愿望和梦想,有过自己艰难的求学历程。直至今日,同学们还有当初的气概:我们曾经是那个时代活跃的中学生。尽管时代对我们这一代人有些不公平,但同学们不怨天不尤人,自信逆境能造就人的坚强意志,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成为无愧于时代的参与者。

诚然,五七中学这段历史给同学们的成长经历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心灵创伤,也出现了是非颠倒的“白卷英雄”和“臭老九”的反面教材。对这段历史,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一方面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真正培养了我们这样一批能吃苦耐劳的青年人,为我们跨出校门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是吗,五七中学的同学们,如今多在各自领域成就了一番业绩,不论是在乡村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商海上,还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里,个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处处留下校友们闪光的足迹,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人。我们同学当中,有的在家乡依靠科学种养当了专业户,成为致富路上的领头羊;有的用智慧在商海里遨游成为响当当的大老板,以实际行动靠自己的双手成为了“先富起来”的带头人;有的兢兢业业在行政机关供职,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更为自豪的是,有的同学凭着自己的才华走上了领导岗位,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虽然生活的路不尽相同,每个人所取得的业绩也迥异,但是,英雄不问出处,职业不分贵贱,永不改变的是同学们的情意和友谊。儿不嫌母丑。不管怎么说,五七中学都是我们的母校,它在我们的心目中曾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说来,五七中学不愧为一所时代新生事物的学校,能走进这个校门去,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幸中的万幸!

人生路漫漫,难忘教我们成长的师长,难忘一起奋斗的同窗,更难忘中学生时代的青春年华,母校已打上时代的烙印走进了历史,记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虽然岁月已经泛黄,那段经历却依然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里,历久弥新,弥足珍贵。在当时看来岁月不无蹉跎,现在我们则不那样认为了,相反地觉得那是一段虽然艰苦但却是充实丰润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去怀念,值得我们的骄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改革浪潮涌。想起那纯真的年代,重温那一段激情的岁月,校友们总是忘不了坎坷而又光荣的中学生时光,她为我们提供了见证历史、思考未来的难得机遇。同学们已把自己青春年华的痛苦和欢乐、追求和幻灭、梦想和失望,全部投入并消融于五七中学的校园里,她是我们一段永远的记忆。我们在五七中学那艰苦的环境里劳动、生活、学习,抚平伤痕后苦恋着精神故土的家园,吞咽下岁月的沧桑与苦乐,一路走过所曾经拥有的阳光或风雨,奏出了一曲特殊年代的青春之歌。同学们这并不是诉苦,也不是重温旧梦,更不是想旧情死灰复燃。我们是来寻找学生时代的激情岁月,发扬奋发拼搏的精神;我们是来互通信息,总结经验,促进共同进步。如今,我们怀着对青春的眷恋,跨世纪的喜悦,昂首阔步迈向新的世纪。同学们,让我们携手起来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这个时候能相聚在一起回忆难忘的往事,怎能不感慨万千呢?昔日同窗是一种缘分,今日相聚是一种惦念。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同学们的情谊依然天长地久。(此文写于1996年5月7日五七中学高二、三班第一次集会上)


http://bbs.bsyjrb.com/viewthread.php?tid=82200&extra=page%3D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20:13 , Processed in 0.0290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