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常年从事中共高层政治的研究,是文革问题的专家。他撰写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三部曲(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探究了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情况与政治环境,以此探索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他2006年与瑞典学者沈迈克(Michael Schoenhals)合著的《毛最后的革命》(Mao’s Last Revolution)被视为西方学术界关于文革最具权威性的记述之一。4月中旬,85岁的马若德在与纽约时报中文网的采访中阐述了文革对当今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影响。采访以英文进行,发表时经过删减和编辑,分两部分刊载。以下为上半部分。
关键是,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也在毛泽东的鼓舞下拿下了他们所在的城市,摧毁了各城市的政治体系之后,红卫兵各派系之间便为争夺掌权资格而开始内斗——只有上海是个例外:在那里工人夺下了城市。红卫兵阵营的形成方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斯坦福大学的魏昂徳教授(Andrew Walder)曾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他的著作(《破碎的造反:北京红卫兵运动》,Fractured Rebellion: The Beijing Red Guard Movement[2009])告诉我们乱世之中人在命悬于一线时,并不总以意识形态定位自己,而是以敌友划分界限。他们会与他们的朋友采取一样的立场,而不跟从那些听似和他们有共同想法的人。因此红卫兵派系的形成取决于政治信仰以外的许多复杂因素。
答:我首推魏昂徳教授的书。另外我还推荐一本由冯克(Frank Dikötter)撰写即将出版的新书《文化大革命:人民的历史,1962-1976》(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 — 1976)。如果我的书是以宏观的视角俯瞰文革,他的书便从底层入手仰视文革。有一些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文革的著作也很有意思,但文革的实质最终不是“八个样板戏”之类的文化作品,而是政治与暴力。如果学术研究不涉及这些话题,实在有些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