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7|回复: 0

欧阳龙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一个错位的类比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4-12-8 00: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一个错位的类比

欧阳龙门

  被指控为“林彪集团”武装政变计划的《五七一工程纪要》〔1〕在描述当时(1971年前后)的社会状况时,使用了如下的类比: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本文通过研究当时的历史材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一个错位的类比,更为恰当、更为准确的类比应该是: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失业。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劳改。

  本文进一步认为:出现这种错位的类比,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草拟者当时的社会地位是相适应的。

一、“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文革前主要是一种安排就业的手段。〔2〕〔3〕

  文革从1966年开始,进行到1968年,各行各业都陷于停滞状态,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使当时在校的中学生无法升学、就业。一些地区在1968年开始动员中学生上山下乡,虽然有些成效,但是阻力很大〔4〕。对此《人民日报》在1968年12月22日发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5〕

  在当时那个对毛泽东充满“个人崇拜”的泛政治化年代,一项解决城市就业的措施就变成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但是,“上山下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实际上是把矛盾转嫁到农村、转嫁给农民、转嫁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个人和家庭。因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诸如青少年犯罪、“走后门”等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不认为自己的就业得到了解决,都千方百计地想各种办法回到城里。所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失业”。

二、“五七干校”

  1968年5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在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送到庆安县柳河的一所农场下放劳动,以后定名为“五七干校”。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毛泽东对此批示道:“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于干部是一个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要分批下放劳动。”〔5〕于是,全国各地都陆续办起“五七干校”,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劳动。

  “五七干校”大都在艰苦的边远农村,集中劳动、学习,有严格的纪律,不能随意离开。有些还由军队或“工人宣传队”监督管理,所以许多亲身经历过“五七干校”的人,都将他们的经历类比为“劳改”或者“改造”。例如:

  肖凤在《〈萧红传〉、我的笔名及其他》中写道:“那时候,我从河南五七干校劳改回到北京不过几年时光。”

  陈虹在《中国作家与“五七干校” 》中写道:“因此当批斗与劳改同时摆在他的面前让他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去干校接受体力上的惩罚与改造。”

  该文同时还提到:“张光年在他的《向阳日记》中也留下了相似的记载:‘我们是怀着真诚的愿望,到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的。’”

  何蜀在《对“文化大革命”历史分期的思考》中写道:“机关干部无论‘左派’还是‘右派’被‘一锅端’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变相劳改。”

  高骏千在《韦君宜二三事》中写道:“这四年里,我和韦君宜在‘五七干校’一同改造,……”

三、结论一

  基于以上简述,本文认为将“上山下乡”类比为“变相失业”,将到“五七干校”类比为“变相劳改”更恰当、更准确。事实上,虽然许多人在引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的这些类比时,都是引用原文。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改用的本文的类比。例如:

  刘晓波在《林彪与毛泽东的冲突》中、郑贻春在《现代君主论》中、马怡阳在《重新评价林彪 》中、方壶斋在《从美国总统辩论看中国政治透明 》中,都是将“上山下乡”类比为“变相失业”,将“五七干校”类比为“变相劳改”。

  本文认为:并非这些人不知道《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原文,而是他们认为与本文相同的类比更能说明问题。

四、结论二

  现有的材料都认为《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参与拟定者有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1〕〔7〕。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出现这样的类比错位,与这些人的身份是相适应的。林立果当时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作战部副部长;周宇驰,当时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于新野当时任是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处长;李伟信当时任空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属于享有较多特权的社会精英集团,尤其是在空军的领导机关,他们所能够获取的信息比其他的社会集团都要丰富。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又不免有些狂妄;他们能够看到当时社会的弊病,了解到一些民众的疾苦和怨言,所以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他们列举出了:

  - 农民生活缺吃少穿。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 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已经发现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 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同时由于处在特权阶层的地位,他们对民间的疾苦诸如“上山下乡”、“五七干校”、“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等等,没有直接的、切身的感受,再加上《五七一工程纪要》只不过是一份手稿,所以在表述的时候出现了本文认为的错位的类比。

注释:

〔1〕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五七一工程”纪要》,《华夏文摘增刊》zk0209a 〔2〕《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4月8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1964年1月 〔4〕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天津延安中学军训组:《协助天津延安中学革委会做好毕业生上山下乡工作的体会》,《人民日报》1968年7月28日 〔5〕《人民日报》编者按,《人民日报》1968年12月22日 〔6〕《人民日报》编者按,《人民日报》1968年10月5日 〔7〕严家其、高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刊登在 2005 华夏文摘增刊 zk0503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5 23:03 , Processed in 0.0413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