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908|回复: 2

姬广武:"六二六"医疗队在陇原(连载)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4-10-14 22: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载:历史深处: "六二六"医疗队在陇原

  
  作   者:姬广武
  
  出版方: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历史深处:"六二六"医疗队在陇原》共分为二十一篇,主要内容包括: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广阔天地显身手;千里陇原迎亲人;岁月记忆;甘肃欢迎您;高山仰止等。《历史深处:"六二六"医疗队在陇原》讲述的就是那个年代的那些人物,用梦想和智慧播种在那片土地上的故事。这些故事将带您走进历史深处,触摸他们的灵魂,感悟生命的真谛,接受心灵的洗礼!他们用智慧和大爱演绎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那些动人心魄的场景、那些献身医学的人物、那些和农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真情,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忠,而是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的心里。

http://www.wengewang.org/read.php?tid=40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22: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到农村去,为农民服务

  
  主席并中央:
  
  今年一月初,主席指示组织城市卫生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并为农村培养卫生人员;六月二十六日,又指示卫生部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批评卫生部只给占全国百分之十五的城市人口服务,而且是主要为干部服务,广大农民得不到医药。主席的指示和批评,是完全中肯的,完全正确的。
  
  据一九六四年的统计:在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上……这就是说,用于八百四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
  
  ——摘自《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报告》(1965年9月3日)
  
  ……实践证明,组织城市医务人员上山下乡,不仅是多快好省地解决农村缺医少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措施,而且是针对卫生部门特点使医务人员和工农结合逐步实现思想革命化,改造世界观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准备在不长的时期内使城市全体医务人员都轮流到农村去,一部分人要长期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
  
  ——摘自《北京市卫生局贯彻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情况和意见》(1965年9月8日)
  
  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在全党内外、举国上下和全国人民心中引起热烈反响。各级党委和政府,响应号召,安排部署;卫生系统率先行动,坚决贯彻;农民群众欣喜若狂,深受鼓舞。一个“到农村去,为五亿农民服务”的热潮,从首都北京,从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向农村、牧区、边疆涌动。
  
第一篇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是毛泽东主席对卫生工作一贯的指导思想,也显示了毛泽东安邦治国的战略思想。他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能不能正确地解决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键。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特殊的国内国际历史背景下,医疗卫生工作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也是保证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措施之一。城市医务人员下乡,特别是高级医务人员下乡,除了为农民防病治病,以他们的医疗技术直接为农村服务以外,还由于这些城市医务人员接触了农村实际,可以使他们从事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今后更加适合农村的需要,有利于医生的成长。组织城市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的作用,不简单是替多少农民看了病,更重要的是促进整个卫生工作更好地面向农村。
  
  让我们透过定格在1965年的那一个又一个历史画面,对这一运动在当时的背景和全貌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和全面地理解、认识——
  
  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社论指出,党和毛泽东同志一再教导我们,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工农兵.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这是卫生部门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首要任务,是有关医药卫生工作的根本方向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早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要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样,医疗卫生工作才不会脱离主要的服务对象,才能体现出人民卫生工作的根本特点;才能适应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才能把社会主义的卫生工作纳入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轨道上,促进生产,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才能适应农村文化革命的需要,逐步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才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医务人员同工农群众结合,特别是同广大的社员群众结合,培养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逐步实现思想革命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全国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广大农民对于医药卫生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由于旧中国留下来的农村医药卫生底子太薄,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彻底改变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面貌。
  
  长期以来,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城市,很少着眼农村,以致医疗力量大多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一直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最薄弱环节。在农村、特别是在边远和偏僻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社员群众的疾病医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因此,摆在各级卫生部门面前的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用革命精神,迅速地大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切实地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社论说,农村的医疗卫生力量必须为农民服务,城市医疗卫生力量的重点也要转向农村。
  
  城市医疗卫生力量的重点怎样转向农村?
  
  首先,城市医院要向农民开门。这就是要彻底破除医院工作中不方便农民、限制农民看病的清规戒律,彻底反掉那种不关心病人疾苦、不考虑农民经济负担的资产阶级作风。对于来城市就医的农民,要尽量从方便病人出发,为广大农民着想,给予及时治疗。一次能治好,就不要让农民跑第二次;千方百计地让病人少花钱,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必须彻底实现城市医疗卫生工作的革命化。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城市医院的潜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贯彻勤俭办院的原则。当前许多医院向农民开门的问题所以解决得不好,主要是存在着严重的资产阶级作风,把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诊疗陈规当做“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我们的医院是社会主义的医院,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医院。一切不合乎社会主义原则、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陈规陋习都要取消,同时制定一套合乎社会主义原则、适应工农群众需要的革命措施。只有坚决破除那些不符合实际的、过时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陈规陋习,下决心革资产阶级作风的命,才能彻底解决医院工作向农民开门的问题。
  
  医疗卫生工作、特别是专区以上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要把重点转向农村,必须有计划地有领导地组织医务人员长期地或者短期地下乡上山,把医药送到农村去。今春以来,各地卫生领导部门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已经组织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其中包括一批老专家、教授,走出了医院大门,到农村去巡回医疗,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今后还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组织更多的医务人员下乡。不但医务人员要下去,医院的领导干部也必须一起下去。
  
  下乡上山的办法,应当多种多样:可以从医院中分出一部分人员、设备,到农村建立基地,可以从医院中抽调一批医务人员充实农村基层,在农村安家落户,也可以继续组织巡回医疗队或其他形式的流动性的医疗机构,到农村巡回医疗。这几种形式必须密切配合。
  
  到农村去,是为了大力加强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因此,城市医务人员下去以后,除了巡回医疗、治病防病外,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积极地培养半农半医的医生,培训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把医疗卫生技术的种子撒播在农村,使之在农村扎根,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扎根。
  
  这种“播种”和“扎根”的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下乡的医务人员就是“播种者”,要在所到之处播下医疗卫生的“种子”,把当地不脱离生产的卫生人员培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卫生事业的长远建设问题。
  
  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就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把医院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去,把医药给农民送上门去。专区医院、县医院、地区医院、公社卫生院,等等,都要把医疗力量组织好,采取各种形式,把医药送到农民群众中去,把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加强起来,支持农村的三大革命运动,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斗争……
  
  社论还说,到农村去,到农民群众中去,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场深刻的革命。这不但可以促进医疗卫生工作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为五亿农民服务,同时可以促进医务人员的思想改造。革命的医务人员,学习毛主席著作,同时到工农群众中去,把理论同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这就有利于逐步改造思想作风,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各地卫生部门组织城市医疗队到农村巡回医疗的经验证明,许多医务人员一旦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认真地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就能深切地体会工农群众的优良品质,培养“急农民之所急,痛农民之所痛”的阶级感情,逐步解决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
  
  社论最后指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进一步实现医院工作的革命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革命的过程……各地卫生领导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坚持突出政治,端正方向,提高认识,改进作风,坚决实现医院工作革命化,抽调更多的医务人员下乡上山,把医药送到农村,为保护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
  
  农民健康国运所系
  
  9月1日,《健康报》也发表社论:一定要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社论说,今天,摆在各级卫生部门和全体医药卫生人员面前的一个头等重要的任务,就是面向农村,面向五亿农民,坚决地迅速地切实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为什么卫生工作要面向农村、面向五亿农民呢?
  
  首先要认识农民。毛主席反复教导我们,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必须予以极端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农民。早在二十年前,毛主席就强调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体,军队的来源,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文教卫生离开了农民,就会大半成了空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说:“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重新学习毛主席这些有关农民问题的指示,非常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极为重要的作用,才会真正懂得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大政治意义。否则,就不可能建立起为五亿农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就不可能把卫生工作做好。
  
  卫生工作是否面向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也是一个阶级立场问题,原则问题。毛主席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主席还教导我们,革命者要全心全意为中国和全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在旧社会,卫生工作主要为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服务。在新社会,卫生工作首先和主要的是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卫生工作同资本主义卫生工作根本区别所在。而社会主义卫生工作要为工农兵服务得好,不能光看到城市。这不仅因为农村卫生工作比城市薄弱,还由于五亿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5%。卫生工作为农民服务,就是为我国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服务。如果卫生工作没有为农民服务好,势必脱离劳动人民的绝大多数,也就谈不上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粮食和工业原料,吃饭、穿衣、工业生产等什么也办不到。卫生工作不好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保护劳动力,也就谈不上什么生产观点。所以,卫生工作是否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是衡量卫生工作是否体现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社论指出,卫生工作面向农村,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第一,旧中国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下,农村贫穷落后,农民历代经受残酷剥削,经常遭到天灾和疾病的摧残,各种烈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广泛流行,广大农村极端缺医少药,甚至无医无药,农民的死亡率很高。解放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的医药卫生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有了大量的增加,很多烈性传染病消灭了,防治危害农民的主要疾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城市医药卫生事业相比较,农村卫生工作还是很薄弱的,距离党和广大农民的要求还很远。这说明我们要彻底改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极端落后的农村卫生面貌,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第二,从当前看来,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正在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新高潮已经开始出现,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卫生工作更应面向农村,大力保护农民健康,更好地为农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第三,从长远看来,卫生工作面向农村,大力改变农村卫生落后于城市的状况,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培训大量的亦农亦医的新型卫生人员等等,将有助于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三个差别,有助于防止修正主义,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共产主义建设创造条件。
  
  ……
  
   社论最后强调,卫生工作面向农村、面向五亿农民,是为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的大问题,是一件大事,这是卫生部门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有关医药卫生工作的根本方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卫生工作中去的问题。全体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各级卫生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充分认识卫生工作面向农村的重大意义,下定最大的决心,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采取革命的措施,实行卫生工作革命化,迅速地坚决地切实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普遍掀起一个为农民服务的热潮,更好地保护农民健康,促进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农村
  
  8月12日,《北京日报》发表社论: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社论说,组织城市医务人员下乡,参加农村卫生工作的建设,是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方向,促进卫生队伍革命化的极其重要的措施。我们的卫生工作要为全体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生产服务,首先和主要的应该是为工农兵服务,而工农兵中农民又占绝大多数。卫生工作是不是面向农村,为不为农民服务,是个为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问题,是为不为生产服务的问题。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农村,不仅因为农民人数众多,而且因为在我们的国家里,农民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的前身,又是军队的来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生产粮食和工业原料的劳动力,又是工业市场的主体;农民也是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因此,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来讲,都必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村的疾病减少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但是,目前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城市比起来还是相当悬殊。所以,从长远的意义来看,加强农村医疗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水平,也是为逐步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社论还说,要使卫生工作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还必须要有一支革命化的医疗卫生队伍和一批革命化的医疗机构。实践证明,医务人员深入农村、直接为农民服务本身,正是促进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革命化的有效途径。医务人员通过巡回医疗,与社员群众打成一片,在思想政治上和业务技术上都有很大收获,并且初步同社员群众建立了感情,能够做到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许多人对于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促进了世界观的改造。……有些医疗队在农村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城市现有医疗机构的许多诊疗制度和方法不适合农民的需要,现在的医学教育也不能适应广大农村的要求,迫切感到我们的医院、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研究机构都必须进行改革,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
  
   社论最后指出,城市医务人员下乡为农民服务,这是个革命行动。组织医疗队到农村,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形势下,城市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地、积极地组织医务人员到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设。要长期坚持分批分期地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上山,同时为了更彻底地为农民服务,将来有一部分城市医务人员需要到农村安家落户,长期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还要为农村培养训练医生和不脱产的卫生员,改革医疗机构等。在组织巡回医疗队的工作中,各单位应当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派出好的医务人员为农民防病治病,同时要派好的干部带领,以便加强医疗队的领导。争取在不长的时期内,创造出一套卫生工作为农村服务的好经验来。
  
  大进军的序幕
  
  1965年13期《红旗》杂志,刊发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署名文章:卫生工作向农村大进军的序幕。
  
  文章说,今春以来,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热烈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组织了数以千计的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这是卫生工作向农村大进军的序幕,也是医药卫生人员思想革命化的良好开端。
  
  钱信忠的文章,从四个大的方面,对农村巡回医疗队工作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述。
  
  钱信忠说,医药卫生人员下农村,鼓舞了群众,也改造了自己。
  
  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教育下,明确了医药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医药卫生人员必须同工农相结合,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改造自己的思想。他们是带着这种新的认识到农村去的。
  
  广大农民对医疗队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医疗队所到之处,群众奔走相告:“毛主席派来了好医生!”他们说:“这样的医生在旧社会请也请不来,现在自动把医药送到门上,送到田边炕头,这都是共产党领导得好。”一些多年的盲人重见了光明时,一些濒于死亡的病人重新获得了生命后,激动得流着热泪,喊“毛主席万岁”。广大农民从医疗队的工作中深深感受到党和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鼓舞了他们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热情。医疗队的活动,使党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
  
  医疗队的队员们在巡回医疗中,在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对当前农村阶级斗争的形势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阶级观点增强了。他们经过同农民群众密切接触,为农民服务,学习社员群众坚定的阶级立场和优良的思想品质,思想感情也开始产生变化。急病人之急,痛病人之痛,一切为了病人的好作风开始形成了。他们深深感到:“下乡三个月,胜读十年书。”他们形容到农村后自己的变化是:“饭越吃越香,心越来越热,路越走越宽。”
  
  这次巡回医疗队下乡,通过巡回医疗,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农村卫生建设,使卫生工作一步一步在农村扎根。巡回医疗队,既是保护农民健康的医疗队,又是党的政策和卫生知识的宣传队,又是加强农村卫生建设的工作队。事实证明,组织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为五亿农民服务,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革命化的必由之路,是医药卫生队伍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因此,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不是一项临时性的措施,而应当是一种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
  
  钱信忠指出,巡回医疗队的任务是使医药卫生工作在农村扎根。
  
  为了逐步解决广大农村的医药卫生问题,医疗队必须在农村播种和扎根,努力做到医疗队走到那里,医药卫生工作就在那里生根、开花。
  
  为此,医疗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认真地有步骤地实现以下任务:第一,要全心全意、勤勤恳恳地为农民防治疾病;第二,认真为农村培养医药卫生人员;第三,整顿和加强农村卫生组织;第四,积极开展预防工作,改善农村卫生面貌;第五,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同时,医疗队在农村初步形成的一些好的思想作风,应该带回城市来,加以发扬,推动城市卫生工作的革命化,使城市和农村的卫生工作互相促进。
  
  他认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的农村卫生事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革命意义,艰苦奋斗,完全可以在不很长的时期内,改变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后面貌,大大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
  
  钱信忠强调,必须突出政治、坚持政治第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实践证明,巡回医疗队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突出政治,学习解放的四个第一、三八作风,才能始终保持充沛的革命热情和昂扬的革命斗志,始终坚持面向工农兵的方向,为广大农民服务。
  
  突出政治,就是毛泽东思想挂帅。为了实现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改变农村卫生面貌的历史任务,为了使卫生工作适应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必须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在卫生战线上掀起深入地经常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在同疾病和自然作斗争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医疗队的成员,有医生、护士和行政工作人员,有青年人和老专家,他们的经历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思想状况也不完全相同。医疗队突出了政治,技术工作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因素,使每个医疗队变成一个团结的战斗的集体,即使在困难的物质条件下,也能作出优异的成绩。
  
  巡回医疗队怎样突出政治呢?
  
  他认为,突出政治,首先要真正懂得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战略意义。突出政治,必须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就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突出政治,还要自觉地投身到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在斗争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巡回医疗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农村做好医药卫生工作,但同时也要自觉地关心和参加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突出政治,最根本的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必须随时带着问题,请教毛主席著作,从中找寻方向,汲取力量,才能做好工作。特别要注意用毛泽东思想来检查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抓住自己思想中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意识的锻炼和改造。
  
  钱信忠要求,要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几个关系,更好地发挥巡回医疗队的作用。
  
  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普及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对广大农民来说,正如毛主席所说的“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实质上就是一个卫生工作的大普及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跟着就要提高。要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我国医药卫生工作的民族特点和革命传统,创造出自己的一套社会主义卫生工作的方法;防治普通疾病要和防治疑难疾病相结合。寄生虫病、传染病、地方病等普通疾病,对人民健康和劳动力的危害是最大的,防治起来一般也是比较有办法的。因此,医疗队应和当地基层卫生人员在一起,集中力量加以防治,尽快地为多数人解除疾病痛苦,促进生产;一专要与多能相结合。这样做,在医疗队的规模不可能很大、活动又必须适当分散的情况下,更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要不断积累和总结本门专科的实践经验,并且可以根据条件,组织一些专科的防治队、手术队,以提高治疗和预防工作的水平,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医药卫生工作既要质量高,又要费用省。应该大大发扬“一厘钱精神”,发扬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努力做到少花钱,治好病,不花钱,也治病。是不是精打细算地为农民看病,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立场问题;预防和治疗应该结合起来,从治疗入手,不断加强预防工作。当前广大农民对医疗队最迫切的要求是为他们治病,如果只防不治,空谈预防,群众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我们只进行治疗,对大部分可能预防的疾病,不注意积极开展预防工作,这也不是对人民负责到底的态度。我们提倡,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加强预防观点,做一些预防工作;从事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根据群众的需要,也做一些治疗工作。只治不防,或者只防不治,都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都不符合人民的愿望。


转载自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官方博客
ttp://blog.sina.com.cn/u/23295694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22: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广阔天地显身手

  
  毛泽东主席“六二六”指示发表后,中央决定,在全国撤销专为高级干部设立的保健机构,取消高级干部专职保健医生和保健护士的制度,并向群众开放专为高级干部看病的医院。接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群众运动率先在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大城市开展起来了。
  
  1965年的中国大地上,春潮涌动。广大农牧民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各地城市医院、医学院校、卫生和医药科学研究机关,响应号召,迅速行动起来,把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历史篇章,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画卷。
  
  “我国医疗卫生史上这一前所未有的大迁徙是人们对理想的大挑战,对人类战胜恶劣环境的大挑战,只有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人们才能有这样大的气概、这样大的魄力,中华民族固有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在那个年代表现得尤为特殊,尤为自然,尤为淋漓尽致。他们是那样的无怨无悔,思想感情是那样的一致,那样的团结,工作是那样的认真负责,医患关系是那样的和谐融洽,那样的相互信任。”
  
  思想下乡 医生下乡 药品下乡
  
  新华社的消息说,在城市卫生工作人员中间,正在形成一个“到农村去,为五亿农民服务”的热潮。今年上半年,全国参加第一批农村巡回医疗队的县级以上城市医院的卫生工作人员,总共是29 000多人,而参加第二批、第三批农村巡回医疗队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第二批、第三批巡回医疗队在政治思想、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比第一批更加充分,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更加适应农村的需要。除了巡回医疗队以外,山东、山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城市医院和县医院,抽调了成套的医疗技术人员和设备,组成了“流动医院”上山下乡,同时还派出医疗小组,到周围村庄巡回医疗。
  
  生产和供销药品的部门,也把让农民用到质量好、疗效好、价钱便宜的药品,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些基层供销单位,还到农村巡回销售成药。生产医疗器械的部门正在适应农村医生的需要,积极试制和生产价廉物美、携带方便的小型常用医疗器械。
  
  各地医药卫生工作者,把培养政治和技术质量好的农村卫生人员,当成头等重要的任务。有的到农村举办农村医学系或医学专科学校,有的在劳动大学农业中学附设卫生班,有的在公社或生产队举办短期训练班,实行“社来社去”的办法和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替农村培养亦农亦医的医生和不脱产的卫生员。有些城市的医疗、卫生防疫、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研究机关,正在从城市延伸到农村,负责一个县或几个区的医疗、预防和培养农村卫生人员等农村卫生基本建设工作。一批政治思想好、技术好的城市医务人员也提出申请,志愿到农村去扎根,充实农村医疗机构,长期参加农村的社会主义卫生建设。
  
  让农民看得上病,用得上药,还要让农民看得起病,用得起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合理地降低药价和收费标准,推广经济有效的土方土法,实行合理用药,防止浪费之外,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地研究摸索便利农民看病的医疗制度。
  
  许多医务人员通过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和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思想感情和医疗作风起了显著变化。一些城市医院和县医院正在改变分科太细、层次过多、关门办院、坐等病人等不合理的制度。一些高等医学院校正在打破老框框,一面采取既积极又稳妥的步骤,对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一面延伸到农村去举办分校和训练班,替农村培养又红又专的卫生工作人员。
  
  要面向农村
  
  怎样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怎样解决农村对医药的迫切需要?
  
  7月27日,卫生部邀请首都参加第一批农村巡回医疗队有关人员座谈怎样加强农村卫生工作问题。大家得出一致的结论:农村是卫生工作者的广阔天地,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我们的医院、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都必须进行改革,面向广大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的巡回医疗队正副队长黄家驷、叶恭绍、朱颜、邓家栋、徐荫祥、钟惠澜和郗霈龄,以及张孝骞、林巧稚、周华康、李洪迥等各科专家教授30多人。他们根据自己在农村几个月的实践体会,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许多人都谈到了卫生工作在农村扎根的问题。大家认为,城市医院除了应该抽出骨干力量充实基层,和继续派医疗队下乡外,还必须培养当地的医务人员,尤其是农村不脱产卫生员,他们是农村开展防病治病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北京医院医疗队的同志等着重介绍了他们举办半农半医班和培训不脱产卫生员的体会。大家认为,卫生员是很受农民欢迎的,今后要采取具体措施,重视和加强对卫生员的领导,使他们的医疗技术不断巩固提高。
  
  大家还有一个共同体会:为农民服务就要考虑到使他们少花钱而能治好病。不少人认为,针灸应该在农村大力推广。中医研究院医疗队副队长朱颜介绍:他们在农村三个多月治疗了37 000多人次,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用针灸治疗的,这种方法既简便而又安全有效,深受农民欢迎。其他像按摩、拔火罐、贴膏药等也是很好的疗法。在用药方面,大家建议药品生产部门要生产和供应农村需要的常用药。朱颜和郗霈龄还主张多开小方小药,有些民间土方草药也有作用,它既能因地制宜,又能因时制宜,农民容易接受。
  
  各医疗队在农村还作了许多卫生宣传工作。大家认为加强农村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是一项重要工作。如果能利用各种形式反复向农民宣传预防疾病的常识,那么,目前农村有些疾病如肠胃道疾病、沙眼等,就有可能减少发生。
  
  大家对基层卫生组织、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药械生产以及城市医院面向农村等方面的问题也发表了许多意见。
  
  座谈会由卫生部钱信忠部长和副部长史书翰同志主持。
  
  钱信忠部长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我国部分农村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后,农村面貌起了新的变化,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医药卫生人员都应该考虑卫生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农村服务这样一件大事。他还指出:农村是卫生工作者的广阔天地。农村有五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我们的医院、医学教育、科学研究都必须进行改革,要面向广大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
  
  钱信忠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继续到农村去,为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把农村巡回医疗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在城市中发扬光大。
  
  把最好的医生派下去
  
  8月5日,北京市卫生局召开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干部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区、县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负责干部,共850多人。
  
  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党组书记阎毅作了关于将全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农村,为农民服务的报告。他首先指出,几年来北京市的医疗预防工作,在取得不少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突出表现在贯彻面向工农兵的方针不够,没有很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城市医疗机构、医疗制度还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情况。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将医疗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农村,为农民服务,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村的医药问题。他对城市和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农村方面,必须加强医疗预防组织的建设工作,今后在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上应着重放在农村,整顿健全现有的医疗组织,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县级医疗机构要改变向城市医院看齐、分工过细、强调“正规化”的现象;医疗、防疫、妇幼等卫生工作互不结合的倾向,也要改变;县医院要马上抽调更多的人员下到农村,要建立健全公社以下的医疗预防网,生产大队设半农半医医生,生产队设不脱产卫生员;医药费用力求降低;也要组织适应农村、价廉、使用方便的医疗器械的生产等。在城市方面,要继续组织城市医务人员下农村进行巡回医疗,做到郊区每个公社有一个医疗队,人员五到十人。在下去的人中,有的要长期留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结合下乡,城市医院应本着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病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等原则进行改革。护士学校改为半工半读,两年的护士学生可到医院做护士,顶替出有培养前途的老护士,由医学院校培养为医生。要进一步整顿分级分工医疗,增设街道医疗点,改变住院、门诊的集中情况。
  
  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到会,并作了重要指示,他着重讲述了城市卫生工作如何为农村服务,如何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的问题。他号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为广大农民服务。
  
  北京市副市长崔月犁在会上讲了话。他着重指出:北京农村的医疗力量与城市比较,相差很大,今后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这不是临时的措施,而是长远的方针,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因此,城市医务人员下乡也是长期的,而不是临时任务。对知识分子来讲,下乡就是一个革命。他要求各医疗机构的负责同志,要先把好的医生下到农村,创造好的先例。
  
  扎下根来
  
  8月12日,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在农业中学举办卫生班的联合通知》。通知说:“凡举办农业中学的县、市应根据需要的可能,积极在农业中学设置卫生班,为农村培养卫生技术人员。”
  
  同日,卫生部邀请出席全国农村医学教育会议的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座谈卫生工作如何面向农村,更好地为五亿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问题。
  
  会议认为,要使卫生工作普及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在农村扎下根来,必须采取革命措施,继承和发扬革命军队和老解放区培养卫生干部的经验和优良传统,多快好省地培养出大量不脱产的卫生员和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生,建立起一支适合农村需要的又红又专的农村卫生队伍,把农村的医疗卫生网普遍地建立起来。
  
  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情况和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举办了几百所半农半读的卫生学校和短期的卫生员训练班,有90多所农业中学设立了卫生班,有些高等医学院校和城市医院组织的农村巡回医疗队,也在农村就地培养基层卫生人员。现在,全国各地农村已经有了一批不脱产卫生员和半农半医的医生。他们生活在群众之中,劳动在群众之中,和农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有了小伤小病,他们能用经济、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替农民就地治疗,并且积极地进行各种预防工作,减少农民得病的机会,对保护农村劳动力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地方农村中的大部分防病治病工作,是由不脱产的卫生员和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生完成的。会议认为,这支群众性的卫生队伍是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之一,要发展和巩固这支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除了要帮助他们解决物质条件的困难和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他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帮助他们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五亿农民,为广大的社员群众服务的思想,做又红又专、又会劳动又会治病的农村卫生工作者。
  
  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还认为,坚持以半农半读的方法培养半农半医的卫生人员,采取从公社、生产队招收一批政治思想好、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中学毕业生或小学毕业生,经过短期训练仍回到公社或生产队去的“从社队来,到社队去”的办法,是普及农村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许多代表在交流经验时还谈到,在培养农村卫生人员工作中,必须实行“中西结合”,既学一些中医的治病方法,也学一些西医的治病方法,特别是要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多学一些像针灸、按摩等这样的经济简便、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农村卫生人员不仅要学会防治小伤小病的医疗技术,而且要学会各种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本领,在以加强饮水卫生、粪便管理和除“四害”为中心的农村卫生运动中,发挥领导和骨干作用。
  
  钱信忠部长和张凯、史书翰副部长都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希望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积极参加农业集体生产劳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和卫生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五亿农民服务。
  
  做白求恩一样的战士
  
  8月14日下午,中山公园音乐堂气氛热烈,群情振奋。北京市卫生局在这里举行农村巡回医疗队报告会。3700多位医务工作者和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干部参加大会。会议总结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农村巡回医疗队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并决定组织1600多人参加的第三批农村巡回医疗队。
  
  北京市卫生局阎毅副局长指出,农村巡回医疗队是一支革命工作队,一方面要改变农村缺医少药、卫生水平低的现状,使农村逐步地解决广大社员需医需药的问题,讲究卫生,移风易俗,战胜疾病;另一方面,医疗队成员在为农民服务中,需改造立场、观点、方法,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世界观,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范瑾副市长讲话,她勉励参加巡回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后,要广泛地接触社员群众,和社员群众在共同斗争、共同生活中建立阶级感情,急群众之所急,乐群众之所乐。在工作中要突出政治,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切工作都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千方百计地为农民着想,防病治病,特别要研究适合农村的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便利群众,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做好人民的勤务员。要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白衣战士。
  
  卫生部副部长张凯在讲话中着重说明了城市卫生工作为农村服务的重要意义。他说:在全国一片大好形势下,城市卫生工作必须面向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城市医疗卫生单位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地、积极地组织医务人员到农村去,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三万多医务工作者下到农村,受到广大社员群众的热烈欢迎。最后,他勉励全体去农村的医务工作者,好好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在工作上思想上取得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20 , Processed in 0.0438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