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61|回复: 0

唐巴松:廣西容縣清代田賦與公購糧初比較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3-4-23 16: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 O% _2 U5 g" c" {/ O" c- ]' ]- C5 J) ~
毛澤東時代農民負擔的公購糧是清代田賦的十六倍
—— 廣西容縣清代田賦與公購糧比較作者:唐巴松
% E) d% L; }. s序 言$ J5 k1 \( o4 J0 y3 M
────農民該向朝庭交多少皇糧?) b; J  `* L6 h9 K  o4 O6 f/ ?
 
$ K/ l) U9 p" ?我最近讀了十來部縣志。縣志是地方志最多的一種,記載一縣之地理、經政、前事、人物、文化等五大類,細分爲地域、氣候、沿革、山川、關獈、里甲、圩市、城池、官署、學校、廟壇、亭閣、橋梁、物産、古蹟、職官、兵防、食貨、戶口、田賦、風俗、前事、人物、科舉、仕進、封贈、著作等內容。這麽多的篇目肯定讀不完,所以是選讀。我因爲研究農民負擔問題,著重讀記載田賦的部份。7 Z' N, Q- K' x0 Z
清代農民種田要交多少皇糧呢?對此,以廣西容縣爲例。因爲容縣自明清至民國到現在,其沿革都未有改變,且我能夠找到兩部容縣志,一部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一部是一九九三年《容縣志》。關於清代容縣的田賦,在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一田賦》中有詳細的記載。清代田賦有實物秋糧米、貨幣白銀兩部份,要感知清代的稅率,要對大米的價格折算爲白銀的兩,再折算爲現代的人民幣,需要使用到庫平制、市制、國際公制三種計量單位。爲方便計算,引用書中的數字全部改用現代記數法表示。各種單位換算包括: 1庫平斤=596.82克=16两,1两=37.7994克=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毫=10絲,1絲=10忽, 1石=10斗=100斤,1斗= 10升,1升=10合,1合=10勺,土地1頃=100畝,1清畝=0.9216 市亩。一九四九年後,田賦改稱爲公糧。因爲當局推行統購統銷政策,以很低的價格收購農民大量的“餘糧”,所以統購統銷制度下的餘糧是田賦的擴張,與公糧合稱“公購糧”。當局低價收購農民的糧食,也具有田賦的性質。
# Z! P7 I2 o3 P5 E$ @4 i! z" N3 s4 w兩部《容縣志》裏有一大堆人口、土地、田賦、公購糧等數字,讀懂這些數字的方法就是逐項驗算。驗算完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一田賦》的計算量與一個中學生一個月的數學作業差不多。一九九三年《容縣志》則記載有一九五零年之後,特別是實行統購統銷政策之後,當局瘋狂地搜刮農民的糧食的具體數字。& N3 s. W+ X# |# M
 . k2 z7 n8 n% K9 E
一、下則民田的田賦
" S& X" N) c) A; v; S$ S' n. w 
; y1 D& D9 \0 r3 u  k! u7 Q, v清代容縣有下則民田共161990.629畝 [1],占田畝總數190361.425畝 [2]的85%。, J8 b4 \5 O) C# `
每畝征畝銀0.009兩[3],共征銀
$ b: F  ?& }& o7 y5 A0 i161990.629×0.009=1457.91566(兩)(地畝銀之一)5 I/ p  `: y# ]8 ~' [) ^, g) c
每畝征折色秋糧米0.0428石[4],每折色米1石折銀0.348兩[5],折算爲銀兩,得 ( j* t* w, m; A% \3 @* O7 e; P
0.0428×0.348=0.01489(兩/畝)(每畝秋糧米折銀之一)
8 @( C- ^3 C( A  k共征秋糧米7 S2 n; W0 B1 G
161990.629×0.0428=6933.1989(石)(秋糧米之一)
$ j# e) M  k( o- E" W' T/ G* @秋糧米折銀
5 Z3 ?' w4 D( ]9 c6933.1989×0.348=2412.75322(兩)(秋糧米折銀之一)
- P0 Y5 Z3 _0 l! O折色秋糧米1石科里甲、均徭、驛傳、兵款(四差銀)0.314兩[6],征銀數爲:
% k6 ?) U6 p/ Y  t0.0428×0.314=0.01344(兩/畝)(每畝四差銀之一)+ G# o, I* b5 D! g8 V7 A
共征銀 ' f/ k6 T' H" K+ z, B
161990.629×0.0134392=2177.02446(兩)(四差銀之一)2 R* [: e0 L# X( l
折色米1石加征胖襖、魚線膠、藥材、翎毛、鋪墊、水腳銀0.00813兩[7],征銀數爲:
: Q- e2 h) m' Q7 d3 k0.0428×0.008133=0.00035(兩/畝)(每畝加征銀之一)  J  K5 X, m# Y3 c9 I- P0 H
共征銀
; ?! ]5 ?1 [9 y+ g161990.629×0.00035=56.38771(兩)(加征銀之一)
9 R1 ]! b& g6 s  V附:康熙五十年,容縣丁人數4867.8丁,征丁銀1031.278兩。之後實行攤丁入畝政策,雍正五年奉文將丁銀攤入地畝內征收,丁隨糧納,計每石民米該占丁0.727丁[8]。
$ j3 |% X! U. n7 ]1 M6 D" p如何丁銀1031.278兩攤入地畝內?按下則民田的折色秋糧米肯定是民米,共6933.1989石,折丁數爲( d9 \5 B5 H; ^% u1 L
6933.1989212×0.727=5040.4(丁)+ k  ]6 v  Z4 e( y# n$ S
又每丁征銀0.21186兩,得丁銀數爲
3 T2 G: x0 G7 u0 z& b' \9 j5040.43562×0.21186=1067.86669(兩)(唯一的丁銀總數)2 |0 m" L! E/ J
此數比1031.278兩多36.58869兩,無法再攷究爲什麽有這一差異,但把下則民田的秋糧米看作民米應是正確的。把1031.278兩分到下則民田共161990.629畝內,得
; H( z* P8 d% K0 R* r& P" ~+ }1031.278÷161990.629=0.00637(兩/畝)(丁銀攤入田畝數)
: Y! @  a: p8 p( a+ s2 O把地畝銀、秋糧米折銀、四差銀、加征銀、丁銀攤入地畝銀相加,得下則民田科率爲( v! S$ F$ k; }/ T) o+ _
0.009+0.01489+0.01344+0.00035+0.00637; T  Z8 l5 x0 S/ y+ Z. D; E6 P$ Z4 E' ~
=0.04405(兩/畝)。(下則民田每畝征銀數); f8 M- j+ k" Z8 `8 w2 H
按當時1石秋糧米折銀0.348兩,轉換爲實物田賦是0.1266石/畝,即每一畝田賦約13斤秋糧米。不過這僅是名義上的田賦,還要加入征收的成本,在後邊有說明。
/ u+ a! y' ]; i2 v4 Z" z未加入丁銀時的折色秋糧米折銀加地畝銀等項共征銀
" v2 _5 @: `3 q161990.629×0.03768=6104.08105(兩)(下則民田征銀數,未包括丁銀)4 Z$ R' |# \+ W3 W" y7 ~9 X
 # `/ j/ b# q1 O2 `9 W
二、清代田賦之上則歸民職田的田賦. s& R; b9 d/ W' R% s
 & }% f5 p; }) G# B
上則歸民職田共292.914畝[9],占田畝總數190361.425畝的0.154%。6 j9 M+ {* ^7 P5 l( s
每畝征畝銀0.009兩[10],共征銀% _; {2 s. k8 m. q0 }) |( l; T
292.914×0.009=2.63623(兩)(地畝銀之二). ?3 s1 e8 Y% t5 j, @
每畝科折色秋糧米0.3652石[11],每折色米1石折銀0.348兩[12],折算爲銀兩,得 1 a. K) m/ V4 F5 h* h
0.3652×0.348=0.1270896(兩/畝)(每畝秋糧米之二)
0 a& ]* m- c8 }6 H9 v; [共征米  {; A3 y- v9 P# ?1 {+ u
292.914×0.3652=106.972(石)(秋糧米之二); I4 e/ e7 g% H0 M+ r
米折銀
+ J4 i" \2 r, s: `+ M( u; I" `106.9721928×0.348=37.22632(兩)(秋糧米折銀之二)$ m6 q' i0 l5 Z8 `1 _2 K- q
科率1 R8 B- L, G9 O/ B4 Y, K
0.009+0.1270896=0.13609(兩/畝)(每畝秋糧米折銀之二)
2 z- O$ o% _2 _地畝銀加折色秋糧米折銀兩項共征銀/ P# g  V4 ~2 R/ R. d+ H- F
292.914×0.13609=39.86256(兩)(上則歸民職田征銀數)+ |3 d. Z5 m; Y. I$ |) o! P
 : l9 K  S) ?* l" X
三、清代田賦之中則官學僧道田的田賦
. H8 P/ |) N8 O  O, O1 s( e 
) L7 q6 `+ ]2 {中則官學僧道田共2284.78畝[13],占田畝總數190361.425畝的1.20%。" I. C; a9 U9 l; T' @: I9 Z
每畝科地畝銀也是0.009兩[14],共征銀+ z+ `6 W8 {# o* g) ]4 a! S
2284.78×0.009=20.56302(兩)(地畝銀之三)
3 r3 D6 p) D( w) \% ^每畝科折色秋糧米0.1656石,每折色秋糧米1石折銀0.348兩[15],折算爲銀兩得
+ X; a# d  d, @+ ?1 ]0.1656×0.348=0.0576288(兩/畝)(每畝秋糧米折銀之三)
1 D8 ?- _# M( [7 }征米
" F2 \# g% z$ q2 d2284.78×0.1656=378.360(石)(秋糧米之三)( F) [$ C5 X  O- `
米折銀 " V5 Z/ {; ^1 G- F
378.359568×0.348=131.66913(兩)(秋糧米折銀數之三)1 P0 c2 t* O- ~* R- {
科率:' J6 n" G% D2 F/ i$ g" W) ^
0.009+0.0576288 =0.06663(兩/畝)(中則官學僧道田每畝征銀數)
1 M6 Y+ ]0 p8 O  l. v7 u地畝銀、折色秋糧米折銀兩項共征銀0 u3 N! D! ^5 C  I) L7 |! y
2284.78×0.0666288=152.23215兩。(中則官學僧道田征銀數)! G+ N7 m( p# b) S$ y9 E) V' n
 
0 K0 S% W, `5 H" h5 X四、清代田賦之屯田的田賦" ~8 F6 u- J1 d" s3 v' u
 
7 \2 ?4 P3 n; n* [$ v# w7 _屯田共11761.72畝[16],占田畝總數190361.425畝的6.18%。
1 K& |" q4 d, b) z: d, U不征地畝銀、四差銀、不加征,每畝征折色秋糧米0.0734石[17],每石折色秋糧米折銀0.35兩[18],折算爲銀兩,得# r0 H3 K9 D! V6 y! z
0.0734×0.35=0.02569(兩/畝)(折色秋糧米折銀之四)(屯田的科率)
1 e, p3 D3 |  a; C# H征米( C; C: r7 ^% {. K- @4 j
11761.72×0.0734=863.310(石)(秋糧米之四)
4 v* g3 ]2 O5 z, o( q米折銀
9 l6 u" ]/ ~0 {3 C6 W& {6 Q11761.72×0.02569=302.158587(兩)(秋糧米折銀之四)- F! o( X# P" U  h7 R) r
 
: P. {7 F2 `1 R4 a0 d五、清代田賦之附征田的田賦
% [: ]+ F1 P  O6 F; B 4 P+ }2 E& x. }
附征田包括部份“下則歸民田”和“猺田”,共14031.38畝[19],占田畝總數190361.425畝的7.37%。$ c$ N# e3 s" M- V/ M$ U
不科地畝銀、不科四差銀,亦不加征,每畝僅征折色秋糧米0.0746石 [20],每石折色秋糧米折銀0.38兩[21],折算爲銀兩,得/ S" ~0 n0 }5 r6 m" C
0.0746石/畝=0.0746×0.38=0.02835(兩/畝)(每畝秋糧米之五)(科率)* @" i! d* [% e
共征米% k1 \9 U" r' M0 W
14031.38×0.0746=1046.7410(石)(秋糧米之五)! v3 I& [4 c% g3 y6 p4 }
米折銀  
  Z- N$ F' p- F14031.38×0.02835=397.76156(兩)(秋糧米折銀之五)
7 G! C" b: v! \8 k; } 
- b( {( V' v& E! o" m" s: J六、對上述數字的驗算
- Y; z  o2 V6 v$ a* W 
2 i3 x2 O6 m/ l- R7 H5 ]9 H" ^9 W原文:“實征折色秋糧米9328.5895石,折銀3287.194兩[22]。”將各田畝征數用電腦中的計算器驗算如下:# l9 _- W' E0 ?1 U  l; _% p
6933.1989+106.9722+378.3596+863.3102+1046.7409=9328.582(石); Z" s/ V3 h& i/ E2 [2 q4 f- F7 z
2412.75322+37.22632+131.66913+302.15859+397.76156=3281.56882(兩)! B! ^& J( e5 x5 ]
上述計算的結果,秋糧米比書中數字9328.5895石少0.0076石(7斤6兩),折銀數比書中數字3287.194兩少了5.62518兩,差異微小。1 K- c. ?% h  {( H) F5 y! `
又原文:“實征地畝四差及續編胖襖魚線膠鋪墊水腳等銀3714.7726兩[23]。”將各田畝征數驗算如下:9 Z& I. n2 M* d
1457.91566+2177.02446+56.38770+2.63622+20.56302=3714.52708(兩); F6 c8 _) G  n) Z3 A) h9 I
此數比書中數字3714.7726兩少了0.24552兩,也是差異微小。# `( ^0 @: b* t, q5 g5 l0 k0 t
又原文:“應征丁差銀1031.2921兩” [24], “合計地丁實征折色銀8033.2595兩[25]。”驗算如下
3 Z- x7 N" _( l7 Y! A3281.56882+3714.52708+1031.278=8027.37390(兩)
3 G2 G/ c" `) Y4 F4 M0 u5 O差異微小,說明理解了書中各數字之間的關係。
( {& Y6 j! E$ M# ]5 W6 |驗算結果與書中數字差異微小,說明基本理解各個數字的關係。+ Q5 Q  ~# w) Y+ \
 " @( ^' n6 T1 z; k- Q, p  U8 g
七、嘉慶年間提高田賦: E4 ^" s; E% f( j* [
 
' M) [( G9 ?. q( q0 e- |0 V) R* O雍正間容縣的田賦,總計是8033.2595两,這是上交戶部、工部(加征魚線膠等銀)的數額。收稅的成本,比如辦事的吏書的工食銀、紙墨錢、將零粹銀子鑄成的標准銀錠的費用,將銀錠上解朝庭的費用等,全由民衆分擔。這些費用是有彈性的,成爲縣太爺和吏員貪汙的機會,一兩加收七八錢是常例。對交稅的小戶,收稅的吏員使用大戥計量,致二三分銀收到二三錢銀。大戶交得多的,又有官設銀店收取高額熔銀費用。到嘉慶年間,田賦浮收現象非常嚴重。
8 j% R' q. D+ D( \嘉庆九年(1803年)四月,容縣鄉紳控於梧州府,狀告官吏刻意多收田賦,知府下令禁官設指定銀店,但仍未能控制。嘉慶十一年,知府又再下令整改,仍未能控制。嘉慶十二年,書吏鍾泰串通舊役,坐樻勒收,鄉紳又控於梧州府。知府魏札調懷集知縣審訊二次,蒼梧縣令審訊二十二次,到十二月知府自審,查明其歷年串同舞弊細節,並定下加耗比例爲42%。秋糧米折銀價,民米由0.348兩/石提高到1.03兩/石,職米由0.348兩/石提高到0.3738兩/石,官米由0.348兩/石提高到0.403兩/石,猺米不變(0.38兩/石)、屯米不變(0.35兩/石)[26]。民米折銀價提高,應該是因米價上漲的結果,1.03兩/石作爲嘉慶年間正常年景的米價。
1 |$ d- S* L2 I9 Y* h如何將提高的銀數加入雍正年間的田賦之中?
0 X  l# G2 q- s4 T/ E下則民田秋糧米科率爲0.0428石/畝,乘以增加值1.03-0.348,得  l$ `4 m- b3 G! m0 B& P  b3 A
 0.0428×(1.03-0.348)=0.0428×0.682=0.02919兩(用電腦的計算器算出)2 }) ]& m0 E1 a8 ]! x. Z
加入到下則民田原稅率0.04405兩/畝中,得
! ~* a+ h( q+ O0.02919+0.04405=0.07324兩/畝(用電腦的計算器算出)
  U2 ]% V0 t3 k上則歸民職田秋糧米科率爲0.365石/畝,乘以增加值,得, t. u0 Q6 n( p1 H( P
0.365×(0.3738-0.348)=0.00942(兩/畝)
' {' x) f' X1 ]$ i- [; H8 k加入到上則歸民職田原貨幣稅率0.13602兩白銀/畝中,得  
/ L( V& B. Y6 ?& y+ M0.13602+0.009417=0.14544(兩/畝)/ I/ R) w, J/ Y& L; M2 B
中則官學僧道田秋糧米科率爲 0.165石/畝,乘以增加值,得
: s2 _* A7 w2 v/ n# G4 _  U* i0.165×(0.403-0.348)=0.00908(兩/畝)$ @2 ]& q/ T: W8 v& l  q
加入到中則官學僧道田原貨幣稅率0.06642兩/畝中,得
1 g/ m% f- x) f! v5 z% \) k; w0.06642+0.00908=0.07550(兩/畝)
+ \- `' U3 k# D屯田之稅率不變仍是 0.02569兩/畝。* r5 E# Q8 ?& [+ a5 I
附征田之貨幣稅率不變仍是 0.02835兩/畝。
2 ]8 C2 _7 s5 |6 J! A* d! N. U按梧州府批文加收42%之後,各田真實稅率分別爲:1 R* F3 o7 V2 `  S- ^% \$ j
下則民田0.10340兩/畝;  \% }# f; z  [0 Z
上則歸民職田0.20652兩/畝;  l4 }3 G/ G: S( M
中則官學僧道田0.10720兩/畝;
( B& q, ?; P- ?* t屯田0.03648兩/畝;
8 v% P5 h6 N: ^# o+ |2 b# w附征田0.04025兩/畝。
: h! m6 }# ^8 T9 O) m上述結果才是容縣嘉慶年間的真實田賦,其征稅成本由業主負擔。如以以貨幣形式對比,嘉慶年間的田賦比雍正年間的田賦高得多。但是從秋糧米折銀的角度看,雍正時每石秋糧米折銀0.348兩,嘉慶時下則民田秋糧米折銀1.03兩/石,即米價提高了。比如以下則民田的真實稅率進行實物和貨幣對比比較,雍正時下則民田名義稅率爲0.04405兩/畝,加42%得真實田賦0.06264兩/畝,按當時每石秋糧米折銀0.348兩,實物田賦爲0.17999石/畝;嘉慶時,下則民田貨幣田賦爲0.10340兩/畝,按每石秋糧米折銀1.03兩,得實物田賦爲0.1010石/畝。可見,經雍正到嘉慶一百年間,貨幣形式的田賦提高了,但是由於米價上漲,折算這實物後田賦反面降低了。* p; ~9 i- O" d# I
容縣的坤紳在嘉慶時狀告官吏刻意多收田賦,出了大力,所以該項田加稅少,秋糧米折銀由0.348兩/石提高到0.3738兩/石,差不多沒有提高,但該項田的部田賦原來就比較高,在嘉慶時提高田賦後,上則田也還是比下則民田的田賦高得多。" D' U5 ~' b/ Y
按各田比例,用加權平均公式計算平均田賦如下:
: M! W# c5 u: R. F+ T0.10400×85%+0.20652×0.154%+0.107203×1.20%+0.03648×6.18%+0.04025×7.37%. q5 v) `* o6 L5 z! u" o' a5 L
=0.08840+0.00032+0.00129 +0.00225+0.002973 U2 E5 n) P: E2 |! p
=0.09522(兩/畝)) U5 J3 u: |, J9 e9 y
清代容縣的平均田賦有多高?可以從銀兩、秋糧米化爲人民幣去感知。0.09522兩白銀,乘以37.7994換算爲現行的國際單位,得3.5994克。按2012年12月22日折銀每克6.060元人民幣,值人民幣21.81元。按嘉慶時米價1.03兩/石,0.09522除以1.03得 0.092450石,即是9. 2斤秋糧米。這是庫平斤,乘以1.2換算爲市斤,得11.04市斤大米。除以0.7換算爲稻穀,得15.77市斤稻穀。人民幣21.81元/畝和15.77市斤稻穀/畝的兩數相除,得每市斤稻穀的價格爲 1.38人民幣元,這與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的中國稻米市場行情基本相符。
0 r4 b0 M& \' x4 G$ A$ f通過白銀的價格將清代的田賦折算爲實物的稻穀的市斤,是爲了與一九五零年後的公購糧進行比較,因爲公購糧是收實物的。2 g4 R( x3 E, d/ A% a
咸豐四年至同治三年,容縣會黨首領割據容縣城,所有地畝糧米各冊盪然無存。同治四年,知縣徐延旭令民自報田畝,只征得六千餘兩。之後,知縣陳師舜組織查田,全部田畝改爲民田,分九個等級,將原額8033.259兩分攤,不再加入嘉慶年間提高下則民田折色秋糧米折銀部份,另加42%征收[27] 。+ H7 z! r  [, f
 6 C( m" ]$ {" j
八、代替清代田賦的公購糧有多高?+ R' I& ]: U% e' w- F8 l* F3 i
 ! `- R8 o( x5 P; ^0 Q" d
因爲民國時期連年內戰外戰,所以民國一朝不是一個正常的朝代,田賦肯定高於清代。
4 A9 E7 I# y; G) r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代的田賦改爲公糧,且全爲實物形式。另外,當局又實行統購統銷,大量低價收購對農民的糧食,名義上是收購農民的餘糧,對田賦進行十倍以上的擴張。雖然叫做收購,但價格只有真實價格的一半。官方不斷提高農民的“賣糧”任務,而且把大多數糧食調出。成立人民公社之後,農民因爲失去了土地所有權,也失去了對於糧食這一重要財産的處分權,當局需要收購多少糧食,只需給榦部們下一道命令,農民的糧食就會順利“入庫”。
: q3 U+ w, O' B" K' `& `3 ^- n& m4 R一九九三年《容縣志》寫道:1 h' X( L; k# L+ {  z$ [- o. ?
“1955年上半年開始實行糧食‘三定’(定產、定購、定銷)。根據農戶土地的數量、土質和自然條件優劣, 評定出單位面積常年產量,然後從定產數中扣除種子、口糧、飼料三項後即為余糧。國家定購余糧80%~90%,對於富農的余糧定購率適當提高到95%,統購數量在正常年景下三年不變。 全縣11個區146個鄉鎮,糧食常年定產103123.8萬公斤,三項扣除後有余糧1789.57萬公斤,定購1467.79萬公斤,為余糧82%,平均每人負擔43.6公斤。[28]” 
  e% S  [, x; }$ }' X* K7 m% n用“糧食常年定產103123.8萬公斤”這一個數字,和1954年容縣的的田畝(水田)數349600畝,計算得單位面積産量为* t& D& x; @) o8 M* G: ^$ h
1031238000÷349600=2949.77(公斤/畝)
. G% n4 ]1 l- G0 j7 _  f2 a這個結果結果嚇我一跳,畝產水稻2949.77公斤是天文數字。懷疑是錯了小數點的位置,應該是10312.38萬公斤,平均畝產可能是294.977公斤。查一九九三年《容縣志》,一九五五年,容縣全縣水稻平均畝產爲290公斤[29]。在一九五零年代沒有化肥的條件下,水稻的單位面積産量不會有大增加,可以把103123800公斤這個數字看作是1950年代容縣年度糧食總産量。用年産糧食103123800公斤這一數字,計算容縣農民年人均可支配糧食是多少?
# a. A' P* |$ B$ X8 q1 Y/ B  一九五五年,容縣征公糧9690500公斤[30],人均負擔爲27.70公斤,畝均負擔爲27.72公斤。“收購餘糧” 14677900公斤 [31],人均負擔爲41.96公斤,畝均負擔爲41.98公斤。公購糧合計24368400公斤,人均負擔69.67公斤,畝均負擔69.70公斤,或139.4市斤。' i# l  ~4 i* X1 J
當年人口數爲349779人[32],田畝數爲349600畝(同上年,田畝兩年記載一次)[33]。先是每畝留種25公斤,乘以田畝數,得种子粮总数为5 L+ v, r5 ^8 p
25×349600=8740000(公斤)
# N, g$ `  Q1 d* ]* F2 O再按年總産量103123800公斤減去公購糧、種子,得
  L0 U+ f' k3 i! y103123800-24368400-8740000=70015400(公斤)7 f& r$ ~6 n: A; |3 L% ^
全縣人口349779人,1950年代容縣農業人口比例爲95% 左右[34],去掉非農業人口,則農業人口數大約爲332290人,人平均可支配糧食數爲0 S0 _$ m6 V1 Y
70015400÷332290=210(公斤/人)=420(市斤/人)8 g& v! R( Z) ~/ Y) T- }3 a
稻穀磨成大米,出米率爲70%,420市斤磨出大米294市斤。每年365天,每天只有0.8市斤大米,肯定是吃不飽的,0.80市斤大米只夠成年人一頓飯。讀過上述數字,也就知道自當局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之後,容縣農民就沒有吃飽飯的可能了。
, t- V0 k+ D2 R* ]8 u. {8 ]! I  R一九五六年,征公糧9062000公斤[35],人均負擔25.61公斤,畝均負擔26.54公斤。“收購餘糧”無數據,而按1955年定下的“一定三年不變”之說法,應該和1955年相同。' |+ e. t+ o; g, ~
一九五七年征公糧公糧9723000公斤[36],人均負擔26.83公斤,畝均負擔28.47公斤。 “收購餘糧” 14310000公斤[37],人均負擔39.49公斤,畝均負擔41.90公斤/畝。公購糧合計24033000公斤,人均負擔66.32公斤,畝均負擔70.37公斤,或140.74市斤。8 G) @+ s' E0 g' D
當年人口數爲362337人[38],田畝數爲341500畝(取上年數據)[39]。5 ?0 C) T$ S5 s. Q- l: |- [
每畝留種子25公斤,乘以田畝數,得种子粮总数为  m( A) \, K9 i: o8 Z
 25×341500=8537500(公斤)
. x5 M$ W5 r* b: M+ G' `4 n. a8 O0 X再按年總産量103123800公斤減去公購糧24033000公斤、種子8537500公斤,得容縣農民一年可支配的糧食數量爲 
' F" z* A$ Q3 q2 Q" ^9 r& \+ Z103123800-24033000-8537500=70553300(公斤)
- R" h8 h# d6 l% T8 S也按農業人口比例爲95%,乘以人口數362337,得農業人口數2 x* T% ?. j0 C
362337×0.95=344220(人)( X2 n- }  m2 k" i/ i/ G
年人平均可支配糧食爲4 D' `9 T: E6 E8 u
70553300÷344220=205(公斤/人)=410(市斤/人)! [0 ^" C) |( f
因爲人口增加和耕地減少,人均可支配糧食比上年又減少。$ q! n8 S- ^4 R8 Q$ Y3 c: T' X  @
一九五八年,由於人民公社的建立,當局對於農民的糧食進行掠奪的過程更加容易了。全年征公糧9749000公斤,人均負擔26.68公斤,畝均負擔29.80公斤。 “收購餘糧” 28150000公斤,人均負擔77.045公斤,畝均負擔86.06公斤。公購糧合計37899000公斤,人均負擔103.73公斤,畝均負擔115.86公斤。
2 r0 G2 l' M& v5 s一九五八年人口數爲365361人[40],田畝數爲327100畝[41]。農民人均可支配糧食是多少?* p. `. c/ ]$ J  |- q
每畝留種子25公斤,乘以田畝數得( x. V2 p# N2 M1 z0 V
 25×327100=8177500(公斤)
! I4 o; j: C& p) B/ E- @* @8 I再仍然按年總産量103123800公斤,減去公購糧37899000公斤、種子8177500公斤,得容縣農民一年可支配的糧食數量爲) X# a+ ~1 @8 e# R2 N; ?
103123800-37899000-8177500=57047300 (公斤)/ y7 b9 @3 h* U( S& \3 T
也按農業人口比例爲95%,乘以人口數365361,得農業人口數爲5 A- I( x; _7 C& f1 r
362337×0.95=347093(人)0 G) S( o( u7 C  t
年人平均可支配糧食爲5 O8 Z7 v. {1 U/ r) |/ B
57047300÷347093=164(公斤/人)=328(市斤/人)! |* D1 {( G" f. A1 M2 m4 `. ~
農民年一年只有328市斤稻穀,229.7.4市斤大米,每天只有0.63市斤大米。% g' I# M$ s8 Z: S$ J, c
對於這幾年對農民糧食的掠奪,《容縣志》寫道:“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 糧食由大隊統一管理, 以大隊為單位交納公購糧。當時,受 ‘大躍進’影響,浮誇風盛行,隊與隊之間互打高產擂臺,放‘高產衛星’,虛報糧食產量。‘容縣高產衛星’ 最高畝產上報1.5萬公斤,參照浮誇數對糧食進行大收大購。1957年糧食征購實際入庫1431萬公斤,1958年下達任務3005萬公斤,完成2815萬公斤,比1957年增購96%; 1959年又下達任務3286萬公斤,入庫3602萬公斤,比1957年增購151%。全縣1884個集體食堂,實行糧食供給制,一日三餐集中開飯,又吃了過頭糧,加上大辦鋼鐵,大辦水利也耗用了不少糧食。造成1959~1961年糧食緊缺,出現嚴重糧荒。糧食缺,肉類少,農村人口普遍營養不良,不少地方出現水腫、幹瘦、婦女子宮脫垂、小兒營養不良等病癥以及不正常死亡現象[42]。”7 h" J1 h" Y+ F& M
一九五九年征公糧9703000公斤,人均負擔26.79公斤,畝均負擔29.66公斤。 “收購餘糧” 36020000公斤,人均負擔99.44公斤,畝均負擔110.12公斤。公購糧合計45723000公斤,人均負擔126.28公斤,畝均負擔139.78公斤[43]。當年人口數爲362228人[44],田畝數爲327100畝(取上年數據)[45]。每畝留種子糧25公斤,乘以田畝數327100畝,得種子糧總數爲
' I  W* T* A# O: F25×327100=8177500(公斤)  Z% R7 {, z5 e0 e% a" a; Y# V, U
再按年總産量103123800公斤,減去公購糧45723000公斤、種子8177500公斤,得容縣農民一年可支配的糧食數量爲# Q, T4 _* z* p9 Y) i* g  K* R; r
103123800-45723000-8177500=49223300(公斤)3 W$ V0 X- ]& O: t5 L; A" ^$ \/ d: M$ C
也按農業人口比例爲95%,乘以人口數362228,得農業人口數爲
/ f9 }  d: _9 I5 i. b8 R* f& C362228×0.95=344117(人): ]" V  `% ~: L
年人平均可支配糧食爲
$ h3 B+ f; d! R5 Y. h48869800÷347093=141(公斤/人)=282(市斤/人)
: p9 [3 u8 a- k: O: f9 U/ N8 w282市斤稻穀可以磨出197.4市斤大米,每人平均每天只有0.54市斤大米。
4 _  J( T8 U6 t8 r4 p) n每天只有半斤米下肚,肯定饑餓到極點,有人餓死是肯定的。1959年到1961年,容縣連續三年人口減少,平均年增長率是—19.02‰。1958年有人口365361人, 1959年有人口362228人,比上年減少3133人。1960年有人口346502人,比上年減少15726人。1961年有人口344904人,比一年減少1598人。三年累計減少人口人20457人 [46]。0 I! U, m  A. }, Q- P. a4 L
 , a# v% a# c. w) K, P& m$ v' P0 o
用數字進行對比,是最能夠說明問題的科學方法。清代雖然有地主,但是一縣之糧食即使有很大部份轉到地主手上,也還是大部份留在地方。毛澤東登基之後,田賦全部收取實物,然後將大量的糧食外運。清代在嘉慶後,容縣田畝的平均田賦是0.0952兩/畝,按嘉慶時米價折合實物秋糧米是12市斤/畝,或者稻穀17市斤/畝,而一九五九年公購糧是139.78公斤/畝,即279.56市斤/畝。再嚴格地區分一下清畝與市畝,按1清亩等於0.9216 市亩,以清畝計算容縣一九五九年的公購糧,爲257.64市斤/畝。這兩個數字,反映了兩個相隔四十年的朝代的田賦和高低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清代,土地所有人向朝庭交納的田賦是15.77市斤稻穀/畝,而在一九五九年的公購糧是257.64市斤稻穀/畝。注意到從清代到一九五零年代,中國大陸尚未有化肥使用,糧食單位面積産量的增加不會很大,最多每畝增加數十斤,但是田賦卻增加二百多斤。請記住一組數字,清代容縣的田賦是每畝16市斤稻穀,一九五九年的公購糧是每畝257.642496市斤稻穀,農民負擔的公購糧是清代田賦的十六倍。直到算是回歸“正常”之後的一九六零年到一九六九年,容縣年平均公糧8242000公斤[47], 年平均收購餘糧16396500公斤,公購糧合計24638500公斤[48],畝負擔82公斤,即160斤[49],是清代田賦的十倍。可以想象,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的三十年時間,當局從農民手中擭取的公購糧折算爲白銀,已經大大超過滿清二百七十年的田賦的價值。 6 p. r4 e  |/ `: u& G1 I
 
( o- c5 j, p3 I- i索引* r- l7 j! s6 @' w; R6 {
 
' \) w5 c# Z  w1. 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田分九等,下則民田包括下上則、下中則、下下則三等,爲低等級之田。
% B2 \) i0 M3 r, Q$ T, Q3 r2.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2 I/ w# P6 c/ g! k( U% m% d
3.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M5 e4 J8 |; Y$ ?; |0 _4.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h% j- W+ o* j: ^0 v/ @( R$ X9 s9 e. ?5.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U* v! C$ z* Z9 F( b9 W6.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3 A. _& @# ]! _6 V3 U3 I
7.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 k3 s0 ~6 ^+ d# x- h1 ?8.光緒二十三年《容縣志》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第1頁。
$ r" G, ~7 r' S  p1 f2 V; J+ H9.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X, Z& _3 B" W8 Y7 Y: v
10.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G: r6 H" m! H, `9 U: d# K
11.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S/ h3 s! X9 B  e
12.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9 k, `) r* B$ D5 O7 v$ t
13.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u4 y5 D2 {# E0 G6 F% a$ }
14.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D( a2 Y0 m" w- e, X15.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3 o% x5 [9 [/ }& k5 ^9 X" y2 M7 k8 m
16.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3 m3 D% w6 J) }+ |$ ?: J
17.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B, t$ l/ G  a; z1 f' i
18.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z" c9 _3 O9 _1 x19.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8 o0 x+ @# T5 u2 _8 v# V- Q20.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I2 V* P- V  R$ K# f21.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3頁。
. B) M* n, ?9 }+ T" @22.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4頁。
* a; i6 J  v- v* T  \: E9 x0 J8 R1 ^23.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4頁。' f) F6 z/ p4 z' u( }7 H; y
24.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4頁 。
; l" f; e$ b9 K8 v( c! K) e25.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4頁。# O7 m1 U% q+ z, M
26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6頁。
; ?# q0 z) Q) }* B! C' e27.光緒二十八年《容縣志》卷九《經政志田賦》第6頁。" J7 J/ M& [% {% {
28.一九九三年《容縣志》第十七篇《糧油》第一章《糧油收購》第一節《糧食統購》,附該頁圖片(局部)
4 v' t" n. X( `$ e3 f2 f29.一九九三年《容縣志》第五篇 《農業》第三章《農業生産》第三節 《作物種植》。1 v; q6 E6 {/ e# x, r$ d
30.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四篇 《財政稅務》第一章《 財政》第一節 《收入 容縣歷年農業稅征收統計表》。
' |) \5 M( V4 {$ h# |% E9 D9 I31.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七篇《糧油》第一章《 糧油收購》第一節《糧食統購》。! ?, _& u( e3 w) ~& L  Q
32.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三篇 《人口》第一章《總量分布》第一節《總量 容縣人口統計表》。
4 w- [" D' b2 c33.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五篇 《農業》第二章 《生產條件》第一節《耕地 容縣部分年份耕地面積和人均占有耕地演變情況表》。。$ w$ ^1 O! ]! z# B" Q( |
34.一九九三年《 容縣志》第三篇 《人口》 第三章《人口構成》第二節《行業職業構成》。3 A- d! m* k4 o7 |
35.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四篇 《財政稅務》第一章《 財政》第一節 《收入 容縣歷年農業稅征收統計表》。& D& Q, i1 t( |! P
36.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四篇 《財政稅務》第一章《 財政》第一節 《收入 容縣歷年農業稅征收統計表》。
+ e# z6 o  G  m* k9 i37.一九九三年《容縣志》第十七篇《粮油》第一章《粮油收购》第一节 《粮食统购》。' @- g- M6 g( l
38.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三篇 《人口》第一章《總量分布》第一節《總量 容縣人口統計表》。& }7 s4 M" l' M6 J
39.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五篇 《農業》第二章 《生產條件》第一節《耕地 容縣部分年份耕地面積和人均占有耕地演變情況表》。
0 u) e- I' y5 w) v40.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三篇 《人口》第一章《總量分布》第一節《總量 容縣人口統計表》
7 s  p( R9 A: @7 k8 {' s4 B41.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五篇 《農業》第二章 《生產條件》第一節《耕地 容縣部分年份耕地面積和人均占有耕地演變情況表》。
0 ?  }, G2 l  G. u7 k- X, O42.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七篇 《糧油》第一章《糧油收購》第一節《糧食統購》。
  E' w) ~0 i$ b# X. T43.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七篇 《糧油》第一章《糧油收購》第一節 《糧食統購》。1 N3 A! H5 Y& o8 p7 `. v" u
44.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三篇 《人口》第一章《總量分布》第一節《總量 容縣人口統計表》。0 ^) q8 G5 g- f7 M+ U
45.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五篇 《農業》第二章 《生產條件》第一節《耕地 容縣部分年份耕地面積和人均占有耕地演變情況表》。
3 A2 L. k( s$ n, N' }) u9 K46.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三篇 《人口》第一章《總量分布》第一節《總量 容縣人口統計表》,在第三篇 《人口》 第二章 《人口变迁》 第一节 《自然变动 容县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表》中是減少11623人。
) Z5 A6 v+ z) o, d7 y: J0 ~47.取十年平均數,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四篇 《財政稅務》第一章《 財政》第一節 《收入 容縣歷年農業稅征收統計表》。
6 x& {3 k: l6 h7 s4 C1 P48.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十七篇 《糧油》第一章《糧油收購》 第一節 《糧食統購》。
; r! ?' d3 U6 t0 \- W! p; u49.按一九六四年水田畝數計算,忽略清畝與市畝差異。一九九三年《容縣誌》第五篇 《農業》第二章 《生產條件》第一節《耕地 容縣部分年份耕地面積和人均占有耕地演變情況表》。
& H+ ~& ~/ B9 h 
; `: U4 ^* y  g, R8 ]: S! u6 D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6 J( O4 r9 V9 Q2 s7 U8 F- q# w0 K0 m/ W' {  N9 w
2 x9 D# R+ V9 _5 L
http://www.canyu.org/n71770c1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2:54 , Processed in 0.1144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