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0

李晓岑:行走在南诏史与白族文化之间——记张锡禄老师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发表于 2023-1-9 03: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锡禄老师是大理喜洲人,白族,生于1947年。我从小就叫他叔叔,他与我的叔叔李万青是同学,二人情如手足,我父亲李万昌是他的小学老师。从我记事起,他就像亲戚一样常来我家,家里大小事情都让他参与。每年上坟,父亲不忘让我们叫上张老师,像家里人一样同去,有时要走较长的路程,张老师从不畏惧,从山间小路一直走到感通寺。父亲爱讲历史特别是云南史,由于张老师13岁时骑车扑地受伤,手术不成功,左腿不幸留下残疾,我父亲建议他可在民族史方面钻研一下,也许是一条出路。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以后他不断努力,终成南诏史和白族文化研究的名家。

1970年代,张老师在下关制药厂工作,就开始系统学习和研究云南地方史,平时闭居斗室,埋首读书作文,刻苦自学终于成才。最初的成果是《白族对鱼和海螺的原始崇拜初探》,引起了到下关约稿的马曜先生和何耀华老师的注意。约1983年,我去制药厂的宿舍看望他,听他谈大理考古和民间家谱情况。1985年,父亲希望我做点白族科技史的研究工作,让我去找张旭先生和张锡禄老师,张老师向我介绍了大理古代的祥云大铜棺、铜鼓、铁柱等文物,以及一些白族研究的动态,说明这个领域非常有潜力。

1980年代中期,张老师从制药厂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工作,开始系统地调查和征集民族和民俗文物。期间他努力工作,为州博物馆搜集了不少民间珍品,几十年后,州博物馆的老职工还称赞他为收集藏品做出了贡献。此外,他调查发现大理地区民间保存有各种年代久远的家谱,有的家谱甚至可追溯到南诏时期,成为非常宝贵的南诏史新材料,从此开创了白族谱牒学研究,在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上,他发表了《从白族家谱看南诏大理国洱海地区的白蛮大姓——兼驳“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论”》,对论题正本清源,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1986年,他到北京出差,采访了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是白族学者中唯一采访过梁先生的人,梁先生的母亲是大理喜洲白族,与他是亲戚,这次访谈开始了梁家与大理白族乡亲的交往。

张老师虽然行动不便,但克服困难走遍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山山水水,致力于白族历史文化的田野调查。以前每进一个村庄,因左腿有疾很怕狗咬不能快速逃离,一直是他无法解决的大难题。一次马帮调查时,有个好心的马锅头给了他一小块虎皮,他外出调查必用线系在腰带之下,以后狗竟然不敢再扑咬上来。由于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大理州很多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使他在民间有相当高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这方面,自张旭先生之后,无人能出其右。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古代文献、大理碑刻、白文资料、口传文化,民间文物等方面,他均有大量收集、整理和研究,调查材料之丰堪称第一,这使他的研究取得了扎实丰硕的成果,写的文章不仅有天然的乡土气息,而且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直到今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张老师,仍然拄着拐杖,不断行走在苍山洱海的田野上,把调查研究作为人生和事业的一大乐趣。
227631195_1_20210804031323410.jpg

1980年代出版专著的学者甚少,但张老师与其他学者一起出了两本专著,一本是关于大理民间文学的《赶马调》,与有音乐天赋的李纯先生合作;一本是关于大理考古和历史的《大理古塔》,与考古专家李朝真先生合作。另外,还与杨宪典等学者一起,搜集、整理了《龙神话传说》。张老师每出版一本书,都会亲自送来我家,父亲为他的成就感到由衷地高兴。
在张老师的学术生涯中,前辈学者、南诏史学会创会会长张旭先生对他的指导尤为关键。以劳苦大众的生存和发展为学术宗旨,重视田野调查,熟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张旭先生所要求的。张旭先生树立了楷模,张老师和我深受张旭先生的熏陶,从不同角度研究大理地区的白族文化。由于张老师的丰硕成果,著名白族学者马曜先生曾专文介绍张老师的成绩。省民委老领导张贡新先生也非常欣赏他的研究工作,不止一次对我说张老师是大理真正拿出实绩的白族学者。
当时,张老师还协助张旭先生做大理州南诏史学会的日常工作,学会秘书处和联络地址就设在下关人民路他的家中,大理的学人路过时,往往会走进他家坐一坐,几乎成为大理地方学者聚会的场所。1980年代后期,一次父亲和我到张老师家,见到一个老农模样的人在场,父亲对他甚是敬重。出来后父亲告诉我,别看老先生像个农民,他可是大理著名的学问家——杨延福先生。
1995年3月到10月,张老师半年多的美国之行是一个契机。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邀请他讲课、或作学术报告,不仅在世界顶尖名校传播了大理白族文化,也开拓了他的国际视野,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以后,国内外来大理的专家学者,一般都要找张旭先生和张锡禄老师请教。这期间他出版了几本一生中都堪称亮眼的佳作,一本是文献和田野资料丰富、观点有创获的《大理白族佛教密宗》,一本是潜心古籍、下了考索功夫的《元代大理段氏总管史》,还有一本《南诏与白族文化》的论文集,其中不少佳品,为学界所珍视,后两本收入《学术名家文丛》。他与王明达先生合作出版《马帮文化》,对这一风餐露宿的下层民间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究。
227631195_2_20210804031323753.jpg


2002年,张老师调到大理学院工作,任民族文化研究所教授、常务副所长,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基地的首席专家,学术舞台随之扩大,这是张老师人生的又一转折。在他和赵怀仁先生的领导下,民族文化研究所的工作风生水起,国内外的学者纷纷来学习和交流,首届南诏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大理隆重举行。研究所人员也逐渐多了起来,有赵敏、寸云激、吕跃军、李学龙、王伟等白族的后起之秀。数年来,民研所出版大理文化丛书专辑等著作多达40多部。我在张老师、吕跃军老师的帮助下,也在大理学院兼职,与好友侯冲一起聘为基地的学术委员,这是与家乡高校互动的难忘时期。

新世纪以后,张老师出版了《白族民间故事》、与段金录合作出版《大理历代名碑》、与日本学者合作出版《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等著作。论文《苍山洱海地区居住环境的历史变迁》对大理环境考古领域有开创性意义,他对白族佛教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发表了数篇佛教密宗对白族民俗和社会心理影响的文章,都是学风纯朴之作。2005年4月,作为对田野考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院专门请张老师到北大英杰中心举办讲座《西南田野的当地经验》。

退休后,张老师出任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这个默默无闻的民办研究所从此声名鹊起。特别是在大理古城武庙东漏阁举办系列公益历史文化讲座,这个讲座属于大理的普通人,是民众学习地方文化的重要场所。除专家外,主要是热爱大理历史文化的大众参与,不乏民间草根人士登台开讲。张老师对普及民族文化工作非常热诚,几年来已进行了100多讲,逐渐成为大理地区的一个文化品牌。来大理的专家学者,常被邀请去讲课,我也受邀去讲过南诏大理的天文历法知识,除李公、吕跃军、杨云、胡云龙、李树华等老师外,更多的是一般街坊乡亲的热情参与,场面令人难忘。

227631195_3_20210804031324316.jpg
我与张老师有近40年的学术因缘,回大理常到他家拜访,我带到大理考查的外地专家,也常常请他一起接待,张老师从不推辞,还经常热情邀请专家学者到他家品尝地道的白族菜。我们一起对大理的若干地点进行了多次田野作业,共同调查了大理周城、才村、萂村、海印、下龙登等地的白族民间科技文化,到海东野外考察古代冶炼遗址。他与村民非常熟悉,往往一进村,“阿锡禄来了!”成为村民最受欢迎的人。张老师做田野工作就像串亲戚,用民间语言拉家常,与村民共享民族文化带来的愉悦。很多村庄逢年过节都要邀请“阿锡禄”到场,让他用白语说几句话,暧暧乡亲的心。有时移动文物之类的事,村民往往要问问张老师的意见才行。那种与调查对象水乳交融的关系,不仅接大地之气,也非常感人,是其他学者无法企及的。

得益于张老师和各位乡亲的鼎力支持,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会议多次在大理举行。例如,1998年召开第三次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会议,昆明云南农业大学开幕,下关的大理州博物馆闭幕;2008年召开第八次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会议,是张老师专门到北京申请下来,由大理学院承办,国内外很多重要的专家学者与会;2019年大理大学与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合办“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科技与社会”,他全程参与。每次来开会的专家和学者,对张老师的热诚待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李迪、陈久金、华觉明、万辅彬先生都与他有学术交流和交往。

近年,张老师的一大贡献是主编出版了《云南大理下关文革亲历记》。1968年1月16日发生在下关的1.16事件,是大理绕不开的沉重历史,这一事件对下关特别是关迤的数代人产生了深重影响,但50多年来却没有了历史记录。张老师以其对历史的忠实态度,揭开了沉痛的盖子。书在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在下关民间引起了强烈反响,纷纷传阅此书,很多人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多难兴邦,存史资政,这件事张老师做得有胆有识,必将在大理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如今,张老师已70多岁,虽然步入老境,仍然不废著述,活跃在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学术界。记得2015年是张老师学术研究工作40周年,这是值得纪念的大事,我最初想到应该举办一个纪念活动,但一时没见相关迅息,心里有些着急,后来终于看到大理大学举行了纪念会,让人非常欣慰。希望在张老师学术研究50年乃至60年之际,大理都有相应的纪念活动。

我觉得,张老师一生最大的意义在于“民间的张锡禄”,这一点足以傲视绝大多数学人。他坚持民间立场、以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利益为学术追求。他情之所系,全在下层民众的文化传承,这是一个真正文化人的追求。现实中虽然官文化流行,云南尤甚,但经验表明,那些远离权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学者才有长久的生命力。这方面,除前辈白族张旭先生甘冒风险,做出了救苍生于水火的彪炳史册业绩之外,大理还有两位学人树立了表率,一位是一生务农的布衣学者杨延福,一位是与民众融为一体成长起来的张锡禄。他们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享有广泛的知名度,杨、张二位作为南诏和白族文化研究的佼佼者,各有所长,但他们的不懈努力代表了白族薪火相传的文化精神,其事迹将会一直流传下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804/15/27794381_98948991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8 19:59 , Processed in 0.1061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