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79|回复: 2

徐庆全:话说戚本禹

[复制链接]

154

主题

173

帖子

859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59
发表于 2022-9-13 10: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戚本禹
7 X6 ]9 @5 |' D* d/ t
. x9 v/ [) e$ a) ]9 a3 W, k作者:徐庆全. G3 y% Z3 N- N' v& X
来源:八十年代# r. w' S8 J( E  t2 F0 b
- ~# t( y- c5 }: V! F, f3 m
《话说王效禹》一文推出后,有家乡耆老告我,你再接着写写戚本禹吧。在那个年代,山东人称呼二人为“二禹”,而且“二禹”命运也大致相似。我不知道当年山东对二人有这样的称呼,觉得很有趣。况且,在我经历中,这位胶东籍同乡常若隐若现。
# i# Y4 J. B, v, o1 h. S
- j+ {+ N' `6 U! U+ U  `' z/ W若隐若现的同乡
. f  E7 a( k- [- l, @" z
7 R7 g/ s. d2 g' y: F7 C' w1 ~第一次对我说起戚本禹的人,是我的同校大学长、前辈傅崇兰。) b" f# E, B9 ?8 M
; R' w. _9 v; i! j
一九六四年,傅崇兰从曲阜师范学院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学部历史所工作。两年后运动初起时,傅扯旗,戚本禹是他的后台。运动过后,他受到“三种人”的审查,后转向城市规划研究,成绩斐然。
" h8 S7 X$ ]# y2 F5 a; \* H+ a
- j9 [6 Q0 H0 D, p8 O一九九四年初,傅为福建教育出版社主编一套书,经我的师兄介绍,提携我这个小“乡党”,让我任这套书的副主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相识、相熟,并从他口中知道历史所和戚在运动初期的一些事。此后,开始留意戚的“本事”。
1 V9 E% y1 K2 _7 G" \$ R) e; ?4 y
一九九七年,我参与创办《百年潮》杂志,社长郑惠曾与戚有过交往,念旧,为困顿中的戚的女儿解决生计,她成了我的同事。我有时会问起她关于戚的一些往事,并希望通过她见到我的这位同乡。戚的女儿谈乃父少,但说了不少乃父被关押后他与弟弟被驱逐出北京的细节。& J; G6 ]0 [: X- f1 D; |6 n- @
# W& C: d' ?. |5 `5 T/ ]( O1 w& p
二〇〇五年,我认识了另一位乡贤、山东大学教授孟祥才。孟在历史研究所读研究生时,一度被借调为戚的助手。一九六六年运动初起,他与傅崇兰是一个阵线的。晚年,他以历史学家的深邃,回忆历史,反思历史,有《我所知道的戚本禹》等文章问世。他也跟我谈过他接触到的戚本禹。! V+ m/ M& f7 O

" Q/ E$ g, p& s二〇〇七年,我又认识了乡贤阎长贵,他与戚交往更密切一些。是戚把他带到写作班子中,使他卷入漩涡之中。戚倒台后,他作为“王、关、戚安插在首长身边的钉子”被拔掉,送进秦城监狱,一关就是七年半。晚年,阎接受我的朋友史义军访谈,口述历史,也反思历史。我对他与戚交往的历史很感兴趣,数次听他讲过。/ a9 a5 ^! j0 N4 f; s

1 _/ @' _( C" g! N0 M% m二〇一二年九月,我和阎一起南下,想见戚。此行算是我的一个小策划。上海搞这段历史研究成绩斐然的“二金”——金光耀和金大陆——是我的老作者,老朋友,他们采访过朱永嘉,我此前也因“二金”见过朱。阎也想见朱。我想,“二金”约朱,阎约戚,大家一起见面,应该是一个“历史性时刻”。阎说戚同意。“二金”约好朱,我陪阎南下,“二金”负责接待。结果,戚变卦,只单独见阎,未见我们,与戚失之交臂。1 h" z3 Z; ?( l; E6 X
) Q5 F; m4 \$ U% s' K
同为胶东人,戚在我经历中的这种若隐若现,也算是一种缘分吧。8 u3 j# x9 u/ D" K8 q0 ~

( [2 V/ u. h, p# m$ |  ~
5 y0 p4 }  e7 p% l8 f9 {" i7 V& Y5 [2 F, A' x" V
(戚本禹,图片来自网络)+ d$ ]* K! j- u4 \9 y
  H, m  J9 s$ p# t7 n; x7 K, P+ }. N
追求进步的年轻人5 E/ J- j7 }4 Y: [! ?
  t4 ?  W8 v& F7 z+ G+ c" \
戚一九三一年生于山东威海,十一岁,到上海投奔父亲。一九四八年十月,在中学加入中共,后被选送至北京中央劳动大学学习,一九五〇年五月到中办政治秘书室工作。
" X* O7 T8 I( i3 m7 I
- @1 W8 j# P- B! E: y  o' u此时,这个机构聚集了一批既有革命资历,又学识渊博的人,如田家英、陈伯达、胡乔木等等。这一年,戚不满二十岁,还是个小伙子,资历当然无从谈起。就学历来说,就是个高中毕业。但他是个读书人,也是积极要求上进的人,对工作精益求精,慢慢就获得了认可。他在回忆录中说到两件事,比较典型。: E9 ?- y* L& m  z8 g( [

6 o: w, {; D2 ?" d第一件事,在参与《毛选》的编辑、校对过程中,他专攻标点符号,《毛选》一、二、三卷的标点符号,“最后都是由我校对的。这也是文字基本功之一”,戚说。为此,他获得了“戚标点”的美誉:“六十年代初康生叫我进他们的写作班子,去跟他们搞“九评”,他们在校对文章,念到标点符号时,我甚至一听就能指出哪个标点符号用错了。为此他们封我一个‘标点符号专家’称号,叫我‘戚标点’”。
  G8 Q3 x+ L4 ?; w
, l8 p: V9 E7 ]4 T: Q  N  X- i“戚标点”只是戚本禹的一个侧面,另一个重点是,在编、校毛选的过程中,他对毛的著作更重视,“用心到位”。“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毛主席对什么事情是什么观点,对工农什么看法、什么态度,对知识分子什么看法、什么态度”。他说:“对毛主席的主要著作了然于心,毛主席的思想就变成我的血液了”。“写起文章来就会自觉地、自然地融会进去一些毛主席的思想,带着一点毛主席的风格”。
" ?, E. V+ W0 l$ {+ ]/ E8 |0 N/ ]
, w# `9 Y5 ^8 m朱元璋《咏竹》诗云:“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似乎就是此时戚的写照。他职位较低,甚至有“雪压”的局促,但因“对毛主席的思想的领悟有飞跃性的提高,”对毛文风的把握很到位,当一九六三年他公开发表站位政治的文章时,就“与天#齐”了,毛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后话。! G: M- F  D  i

  a+ W6 c" Z$ ^6 h! x8 g第二件事,认真钻研,体会意图,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他在参与为毛读报、摘报的任务时,他所编辑摘录的报纸信息,毛看得最多,画圈最多,以至于中办领导特意对有大学学历的人说,“你们要向戚本禹学习,他送上去的报告总能引起主席的注意,而你们的东西总给退了回来,这多浪费啊。”
- w6 x. K, Z" I/ n1 ?4 c
3 a% f3 S( H. x, _9 W! I' V- {; L戚对此也很得意,他在回忆录中说:“田家英开始重视我也是从这时开始的,因为我搞的东西,主席退回来都经他手的,他看到了主席都划圈,而且还条条道道的。一次他对我说:‘你送的东西主席都看过,都划过’。”$ [: K" O2 }; {2 F
4 W: ~% @: s# G- e+ E, u! C
善于揣摩上意,才能更好地服务领导,这是中枢工作人员的必备资格。不得不说,戚对这项工作非常胜任。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导致了他悲剧的人生。
( l6 D* v) _7 y5 Y: Q
% h4 J% [' b- Y7 A! d1 a6 H) @1 W评李自成自述,一鸣惊人0 [/ V7 T2 E" T* Q" u+ M
( R! C  P9 q4 d5 r; n7 r
一九六二年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从好久不讲,变成了“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了。进入一九六三年后,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批判便开始了。此时,抓住历史脉搏的戚本禹,冲天而出了。$ g) j1 G7 S. o4 o' k, j- ]3 [) h4 q

& v. z+ E1 h( r1 x+ ]% _: x3 t9 k一九六三年《历史研究》第四期发表了戚本禹《评李秀成自述——并与罗尔纲、梁牯庐、吕集义等先生的商榷》一文。文章认定:李秀成自述是一份背叛太平天国事业的自白书:“‘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秀成却含着羞愤的眼泪,怀着失节的悲痛,回到了他的‘天国’。”判定李是叛徒,“认贼作父”。* Q$ @* ]# ^3 t9 H3 A

0 |1 j; n" C8 r9 E既然是商榷,本应是一篇学术探讨文章,戚的文章却是政治站位,是以后大行其道的“影射史学”之滥斛。他对毛的文风非常熟悉,也引用诗词来强化其表达力,而像其中“诗词化为长江的波涛,也洗不净这一页投降变节的可耻记录”,是代表性的名句。( e' Z$ P- ]5 }
- ?6 V, U& G) V) {% l1 S
不仅文风是贴着毛的,写作这篇文章的动机,也是因为揣摩毛引发的。: @, T' d# n; v6 o0 I2 s* o. y) A

6 `8 J! _& d$ y3 ?6 x( Z( _  T# J6 `0 @戚本禹说,他写作的动机是两条:一是他从毛阅读书目中知道毛在看和太平天国相关的书,也就找来读,其中就有《李秀成自述》。二是“党内对赫鲁晓夫背叛列宁、斯大林的行径正在进行严厉的批判。对革命叛徒深恶痛绝的感情在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我的思想观,并激发我写作的冲动”。戚本禹说,“三年困难时期,有一股很大的为彭德怀翻案的力量。当时演出《李秀成之死》是为彭德怀翻案,我认为是攻击主席,应该起来作战。”8 h0 {! m+ @- |8 O+ o

2 `( H# z/ h# \这种政治散文体写历史的手法,在当年的史学界很新鲜,获得年轻人的青睐。譬如,当年大学历史系在读生孟祥才,多年以后说: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 轰动了史学界。他的文章气势磅礴, 先声夺人, 文字华美,酣畅淋漓, 使历史系的青年学子佩服得五体投地。0 N2 j3 w; `+ @* [! E* I8 x! ?

4 U" c- K% ?' L, u) p9 Z# }6 E/ M
( i! @' B: P- L. ?: b) k# Q( `( v" J) s  k6 W
(戚本禹与阎长贵)
% R5 y4 h: b( \* \1 K' G( S8 G4 c4 `, c( ^& H+ G. x
关于戚文发表的过程,我曾采访过当年担任《历史研究》编辑的史学家丁守和,他说:
  @$ G! V+ t2 }  Y. Q$ H4 ?  {; P/ q+ Z
戚本禹的文章寄来很早,大约是在那年元旦前。稿子前并附一信,说看了有关太平天国的话剧,认为对李秀成被捕后的描写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写了此文。文章主要是评论李秀成被捕后写的自述,认为这是李秀成明确表示的投降书,是其投降变节的有力证据。所谓与罗先生等商榷,实际是批评他们的看法。我看后觉得文字清楚,讲了些道理,可以发表,进行讨论。从信封上看,作者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黎澍同意我的意见,并说戚本禹既在中央办公厅工作,排印后送给田家英一份,请他看看,也送罗尔纲一份,听听他的意见。记得还送给了一些人。以后我曾打电话给田家英,问他对此文的意见,他说,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大家进行探讨,总是有益的。还说戚这个人不是好东西,可以压一段时间再发。所以拖到第4期才发表的。罗先生看后写了《关于李秀成自述考证的几点说明》送给编辑部,并与戚文一起发表。这篇文章发表后,反应不一。不久,听说中宣部一位领导看了此文有意见,认为对农民革命英雄人物不要轻易否定,并要近代史所开个会澄清一下。. I  D8 E4 i7 E9 i
/ t. |" ^; X1 f5 |( H! Q
丁先生所提到的“中宣部一位领导”是副部长周扬。其实,不仅是周扬,史学界的著名学者,如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邓拓等,都对文章持批判态度。* t- ]) S9 ?6 u) B" t7 }
  R3 I  h/ ?# r1 ^; ~6 ]  B" e/ @
翦伯赞的态度尤为明确,他说:“李秀成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功勋卓著,在国内外的名声都很大,作为历史上的农民出身的农民革命领袖,评价应当慎重,应当看主流,看大节。是‘伪降’?‘真降’?还是‘争取曾国藩共同反抗外国侵略’?都不要轻易做结论。”他尤其反感戚文盛气凌人的态度,他说:“共产党员应当虚心,应当学会以平等待人,不要因为自己学了几句马列主义就盛气凌人!”4 j. D+ T7 t5 U9 h

2 e8 w. ?% _9 G( @翦伯赞这几句话,大概很伤戚本禹。一九六六年《红旗》第四期发表了戚的《翦伯赞同志的历史观应当批判》一文,对翦进行大批判的清算,算是报了一箭之仇吧。
; Q, N! ^6 N6 _+ n! o1 M% H8 ]2 E. e- ^" w; x3 @0 I
周扬主持召开召集学部、近代史所及《新建设》杂志负责人开会,专门讨论戚评价李秀成文章。周扬认为戚的文章是一种“翻案风”。他说:& `8 F  ~% m0 Q, F

+ J$ h! R) N7 d  ]5 `8 j李秀成文章发表不够郑重,应向中宣部请示,并报中央。这是对革命先烈的估计问题,是阶级分析,说他投降是阶级观点,还是把我们今天有联系的革命人物翻掉的阶级观点,现在文章已发表,有点麻烦被动。李秀成无论如何功绩是不能抹煞的。近代中国反帝是第一标准,第二是有保护群众的想法,不要加害群众,这是过去的人物,历史人物,不能按共产党员要求。即使共产党员,动摇一下,最后被敌人杀掉了,也不能认为是叛徒。糟蹋了这个人物,第一学术上站不住,第二政治上不利。2 S$ S0 m5 }0 o* z3 O) k) w8 X

) H. k" Q2 h9 B  T2 h: ^周扬最后提出了两个“补救”办法:
5 K, W% t9 m! o
, A4 v" L  n( g1 T; l- C" D. }& b6 C由中宣部在内部发一个通知,要各地对戚本禹这篇文章不要转载,不要公开评论或讨论,随后由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大年写一篇正面评价李秀成的文章,仍由《历史研究》发表,作为史学界的基本意见。
% u0 P1 u3 G+ {8 p# R$ W+ a: x1 @. S
第二、刘大年的文章写出、发表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北京史学界人士先开个座谈会,会后发个消息,在报上刊登一下,表示北京史学界不同意戚本禹的意见。让大家知道,戚本禹的文章不作准。# L8 t3 K, c8 g. [0 K7 g  T

. W/ I! w5 l8 K' h( d北京史学界人士座谈会在近代史研究所召开。刘大年主持,翦伯赞在会上作了系统发言。这次座谈会后,报道报送中宣部审查。
2 F4 K5 c* R7 W0 ~
) @8 @! k& Q+ S5 @而此时,戚本禹正在闭塞的冀东农村做调查,对北京的争论一无所知。他回到北京后,北京的调子已经通过这篇报道传达出来,戚惶惶不可终日,只好准备写检讨。$ X8 g' P& }$ `' S& h1 G

7 M5 A7 q! X" u; n$ i, w; h/ m不久,形势就发生了始料不及的逆转。有人找到戚,口头传达毛对李秀成是否投降变节的十六字批语:“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忠王不终,不足为训。”她并说:主席认为党内叛徒问题长期未能解决,他的文章正好针对这个,为党立了一功。她还转交给戚本禹台湾出版、主席看过并夹了条子的《李秀成供状》,鼓励他继续写文章。+ P1 }3 s1 L# g3 e
! D, l8 V# }  E% H. U  B
戚本禹一扫阴霾,立刻再接再厉,写出《怎样对待李秀成的变节行为》,明确提出了叛徒问题,从李秀成到汪精卫,再到苏联的考茨基,在国内引起了更大震动。戚本禹成随即成为学界明星,也在毛那里挂上了号。
8 a6 g# y8 y; |' S5 o4 b  ~- k$ [# J+ ?7 ^: p6 e& F9 G; Z
中办信访科长的职务,对于戚本禹来说,显然屈才了。于是,在钓鱼台写“九评”的理论班子,向戚招手。《红旗》杂志总编辑陈伯达则捷足先登,将戚调到《红旗》杂志,委以历史组组长。《红旗》为中央党刊,组长均由比较有名气和地位的大理论家担任,而毛又十分喜欢研究历史,对历史组特别重视。置身这个位置,戚本禹政途上了一个大台阶。
) u' P( C, H: ^. Q% y  v" E8 T9 h! [; U9 s) O
“戚大帅”5 c2 a# o" ?5 P! {
7 X1 t4 G+ N; @$ y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一南一北的两个人遥相呼应,上演了一幕“双城记”:南边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被称之为揭开了那场运动的序幕;北边戚本禹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提出“造反有理”的口号,都博得毛的期许: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说:“戚本禹的文章写得很好,我看了三遍,缺点是没有点名。姚文元的文章也很好,点了名……”对戚的褒奖高于姚。% ^4 A- F$ C/ h5 z6 A0 E

5 V) M) c& F* h# k: S+ k戚本禹回忆说:一九六六年毛和他的谈话中讲,文章好就好在提出了“造反有理”。这句口号,此后成为那场运动的行动纲领。
$ V+ Y# H# y* K0 V7 R6 A9 A* o! ]9 a7 E( {* p
戚本禹的地位急剧上升:五月底,取代田家英的任职;成为中央领导那场运动的小组成员之一,排名并在姚文元之前,一下子成为中央首长了。- O$ g+ z7 O& ~2 R7 I: p9 A) A
5 J* J$ D1 m2 e" ]/ w
一九六六年三月三十日,毛在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几次表扬戚本禹:“现在的权威是谁?是姚文元、戚本禹、尹达”,“你(指陶铸)对官僚主义就闹嘛!要像戚本禹等人那样闹独立性”+ I) N7 D7 r! h/ L1 e6 \4 H+ U4 Y

3 \0 n* U. O( L$ ^( T. i5 S如同王效禹一样,戚本禹也是得志猖狂。一下子亮相在全国的舞台上,戚有些冲昏了头脑。到处传达指示,发号施令。他身高一米八,典型的胶东大汉。孟祥才说,戚说话口气非常大,而且很“冲”;傅崇兰则说,戚很有“派”,我们都把他看成统帅。不久,造反派便送了他“戚大帅”的名字。
2 H; q) Q+ O3 r3 i0 U, q3 H6 ]2 }0 E! K2 ^+ |
傅崇兰谈到戚本禹给他们做后台的事。他说:
( U8 i8 I% C1 K3 t* `# Y# A" h
, I: X2 d" t7 Z. l7 P' M6 a) N一九六六年六月开始,历史所分为两派,我和孟祥才等人,属于造反派,和所里的“保皇派”对立了。“保皇派”认为,尹达主持的历史所,一直是贯彻陈伯达、康生的革命指示;而尹达又是领导这场运动的中央小组成员,我们造他的反,当然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了。为此,“保皇派”对我和孟祥才等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我们只好检讨。: N4 p, ^) {. g1 B$ K5 L
/ V. b( J* @  F$ Z3 }
这个时候,戚本禹站出来支持我们。他到历史所说:“检讨收回。你们造反是对的, 重新起来给他们斗。”直到他倒台,一直支持历史所的造反派。! ~  `6 y, x; n4 `3 A( P' T

9 n4 L: g8 z$ ]  q1 O6 l5 {造反派拥他为帅,中央老资格的理论家,也让他三分。譬如陈伯达。( c' l- }) Y' S

& B9 s/ l  o4 E, \' s( w一九六七年四月三十日,陈伯达对中央国务院联合接待室全体人员讲话时,开场说道:“我的上级是戚本禹同志,再上级是汪东兴同志,我这个老百姓是归司令官管的,他今天叫我来跟你们这些人民勤务员见见面”,“所有的问题请戚本禹同志回答,我就请这个司令官上任”。
: v6 a& a( V9 H; a
1 K5 C8 }/ J8 J$ h4 i“戚大帅”毫不客气,随即发表长篇讲话。开场的口气就很大:
8 J( h" q6 p7 f, ^
* n8 z, s' j1 R) Q3 x( [刚才听了很多情况,我负责把这些情况回去向小组反映。还有你们对接待站工作上的意见,这些问题,接待站的领导同志、汪东兴同志都在,他们会负责解决的。9 g" H. O5 Q0 {2 g' G9 M& O$ _( J

9 i# K. D& i& h/ e& u2 f: y不说接待站的领导,连汪都成为他安排工作的对象了。
8 x7 L8 u- C2 |8 s! `8 Y2 a1 c* j1 A* \, @* g' u+ y: j$ V
阎长贵曾对我说:/ I" s( ~& f" ^$ t/ w

/ F6 c7 a3 {8 e: m其实,运动初期,戚本禹就“怼”汪。中办和全国其他单位一样,也分成对立的两派。戚支持一派,汪支持一派。戚这一派居然都可以写出《汪东兴的屁股摸不得吗?》的大字报。戚还授意我,去告汪的状。6 R- S- h5 Y/ l: Z$ n1 B( h
0 N; o& d/ h: I% F* f9 ?' L# @: s
由此可见,“戚大帅”的确一时威风凛凛。/ V, p; I0 Y/ Z! M. B

' a4 S' D4 U! C  {7 k( G4 f此后,“王(力)、关(锋)、戚”结合在一起,成为那场运动的马前卒——后来他们倒台时,则成了 “小爬虫”。“火烧英国代办”、武汉“七二〇事件”、“围攻中南海”等事件,都与他们三人分不开。
! v/ R7 h% P4 z2 x- i' Y
  v3 S2 B* l+ Q! X' h- w) ]“王、关、戚”,戚年龄最轻,居末位,但就发号施令来说,戚一直居首位。有人统计过,从一九六六年五月到一九六七年十二月间,戚在各种场合发表指示性讲话就有一百二十多次。' n2 Y1 n! X3 S5 [) p% V' m

% n. E8 m4 i/ Z) E: ?8 _一九六七年三月三十日,戚本禹署名发表了《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一文,是戚善于揣摩上意最典型的一篇文章。( P' e# N# W1 B% Q

6 i' T& ]: C5 n/ ?, ]: Q据孟祥才回忆,早在一九六六年底,戚就布置他们去搜罗全国有代表性的批判刘少奇的大字报,分类编成两个集子,报送中央。
* l/ f2 I- X4 l9 P' [% p  ^+ I/ W& p2 k5 Z) t/ B; r2 q
在此期间,戚几次听到毛要批判《清宫秘史》的讲话。经过了解。他才明白毛的意思。他开始写作《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一文。成稿后,毛作了修改,增加驳斥义和团是暴民胡作非为,以及表扬爱国女青年“红灯照”等内容。这篇文章向全国发出打倒刘的信号。
1 J/ {! g7 M, N' H3 P
% n8 G7 O( b! l  X( O! I一九六七年八月,“王、关、戚”失宠。王、关被停职检查。毛保了戚本禹,让他又延缓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一九六八年一月,戚被中央宣布“请假检讨”,随后就被关进秦城监狱。
9 l6 \/ ]6 D& H7 M* W, h  x' L5 s  [& a+ w% m
一直到晚年写回忆录时,戚本禹一直在思量如何会有这样的结局,也说到其中的原因。在我看来,戚因为活在自己建构的历史中,无法反思那段历史以及自己的作为,没有说到点上。
( j2 B( q9 k- |3 }0 Y6 e) F0 {$ c& w3 j% z8 U) k, }4 p; x
在那场运动中,戚本禹因为体会上意比较快,他一时会成为弄潮儿、宠儿。加之,少年得志,性格张扬,常常免不了得志便猖狂的人性弱点。
  [4 @2 d1 _5 `# f6 U. u& K# ~; Z1 n  s/ y4 Y8 x
但是,上意常常无定式,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原来的弄潮儿和宠儿,大多就是革命的代价,或者说牺牲品。都是昙花一现的角色,得志时好像一颗新星,可是还没有在轨道上运行几圈,很快就摔下来了。
$ v4 ]9 ~/ m. E6 S/ X/ s* [( c
6 ]; t! o& s. V研究历史人物的命运,我常常喜欢把“冲锋陷阵”这个成语分开来用。说到这个词,人们想到的是褒扬一个人作战威猛之功,其实,溯源这个词的本意来说,讲的倒不是战功。这个词出自《北齐书·崔暹传》。说的是文官崔暹为官清廉正直,经常上书弹劾贪官污吏,并把他们送进监狱,得到执掌大权者高欢的赞语:“冲锋陷阵,大有其人。”但崔暹却命途多舛,后被以“谋反罪”检控,差点丢掉小命。' d" Y7 i0 M& w& P
* [5 @! T3 u! X  u7 Z# A2 X
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下来说,崔暹的命运都具有代表性。在政治场域明昧不分时,围着领导指挥棒转的冲锋者,往往也是陷阵者——“冲锋陷阵”这个词拆分开来理解,或许更具这个词的本义。
- e9 @0 l" D( L; p
. P7 b1 P4 V$ I3 c" G/ a9 e/ k+ m. n2 ~: U就那场运动来说,冲锋者大致都成为陷阵者了。戚本禹如此,王力、关锋如此,陈伯达也如此。地方上的王效禹等人,也如此。我想,戚若能认真地反思那段历史,他应该比我明白得多。
  Y" E) w3 z" p9 s: Q; Q, r. d
0 y1 b" m. c( [1 f2 e陷阵太深了,在当年被关起来时,戚本禹的待遇就比王、关差。到一九八〇年“两案审判”时,王、关被开除党籍,但免予刑诉;而戚本禹不但被开除党籍,还被刑诉,并在一九八三年被判刑十八年。
* {) S& f0 S$ }) a# `% k0 x) ?
% b4 l. F, a! r) N6 h4 Q3 L为个人执念构建历史
3 N' {( L# m/ E. X; d; b& t+ w, z
  H4 x2 L0 \1 v晚年,戚本禹把自己的历史分为“两个十八年”。前一个十八年,是活在主席(这是戚回忆录中对毛的如一称呼)的光环中,后一个十八年则是在监狱中度过。尽管前后反差巨大,戚对主席始终如一,他回忆录开篇就是“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导师”。
. X7 y) B. P9 `& u4 `/ a: f, L3 y1 X- P3 Z
为了传递这种崇敬,他不惜片面叙事甚至想当然地书写他需要的历史,这为不少史学家所诟病。, W7 J, Z  n- B/ I7 x4 k
& l6 W/ \9 e+ \" D/ y1 q0 K
作为历史学者,我同样对他构建的那部分历史颇有微词,但同为胶东人,我有时候甚至可以充分理解他。这种理解,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带着朦胧伤感的泪水”。若从胶东独特的文化看,或许可以尝试理解戚本禹的认知。
+ O# ?( V" c. ?& g/ v1 J5 Y5 T$ S3 d; R* v" f: s- _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胶东至今弥漫着“东夷之风”:淳朴、服从,执念、甚至守旧。胶东人的观念中,似乎未有“敢为天下先”的豪迈,却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壮。因而一般说来,我说的是“一般说来”,战争年代胶东籍有将无帅,将也似乎只到少将而已;和平年代,胶东籍兵,是全国最好的兵,构成中枢保卫者多数;胶东籍领导人,多半出身幕僚,由省市一把手者出身,有,但比例少,至今如此。戚本禹是其中的一例。
% a$ y0 ^+ ^: p- U3 ?% T% ^& F/ j  o; ~9 ]0 E9 P1 ]5 C
胶东的“东夷之风”很强劲。在“东夷之风”面前,“任尔东南西北风”,都会被消解。譬如,改开以来,青岛、烟台(威海也包括在内)是较早一拨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但是,占据了最好海上地理位置的这两个城市,与大连、温州等地比,步履蹒跚。* x- h# L6 U& S/ J9 Q
. U% y% u/ z5 t# {) s
再譬如,几乎与深圳大学同时创办的青岛大学和烟台大学,同样是清华、北大援建的底子,但教育界的人都知道,至今这两所学校与深大不可同日而语。& F$ @2 r, w/ R
; `5 w8 t) [% A* z
戚本禹在威海生活到十一岁,周身流淌着“东夷之风”的血液。他十九岁进北京,到一九六八年被关押,在北京生活了十八年, “乡音无改鬓毛衰”,至死还是口音浓重的胶东话。而与他同事、大致也年龄相当的人,如逄先知、龚育之,则基本上丢掉了乡音。, K6 K. p1 ~3 [  A# X" A# D
7 o, i& `% F+ L! Z1 |' c. L$ h
乡音,只是说明问题的一个小小侧面。在戚本禹身上,显露的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执念。他在毛身边所得到这份知遇之恩,缠绕了他一生。. H2 ]- K/ P7 b7 g, R' q  d

/ E- Y6 m8 H. k+ A7 P二十多岁时,戚本禹就被肯定、被表扬,尤其被崇敬的“主席”表扬,对他的成长,则既有心理学著名的“赫洛克效应”,又有“伯乐一顾”的知遇之恩。后来,又多次得到“主席”肯定,知遇之恩盎然。4 A! g0 n$ \* a8 h3 a0 w
: t3 D  u9 ~! b/ u' I& |
这种盎然,贯穿了他的一生,尤其晚年回首往事的时候,这是他自认为历史最辉煌的一段。我想,如果自我否定了这段历史,他也就不成他了。/ |! _4 F6 B( J. n9 ~) b" p, w
  g: X: }0 D" {) b/ e2 i+ f; E
https://mp.weixin.qq.com/s/Nw9CXjU4CX_Leh-LhZdUkQ0 {$ W* R, l2 W

2 }" Y( Z; C2 D. e% S, T2 v+ X/ o; B: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1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59
发表于 2022-9-19 03: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儿还是把毛当成”皇上“来对待的, 可见中国的封建思想有多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发表于 2022-10-1 00: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老的八十年代公众号給封了,可有历年文章目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03:55 , Processed in 0.1121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