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4|回复: 2

揭秘河南鹤壁浚县档案馆馆宝—1959年的浚县庙会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发表于 2021-1-24 2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0年前的浚县庙会长啥样?看看这组照片就知道了# {3 n7 E9 E) ]& H
' }  n# }( P' N. C0 m2 n

( M) c# }$ r. s  W, e
  A& u$ v* l" M% |& r: S, d 7 O( b1 ]/ \* A! A) V0 B
1959年浚县划旱船和舞狮子表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
3 O/ v7 F* t4 z
/ }$ B& l1 G" v" f, z/ i& q6 e
% X3 K$ k. b) x, ]% C- {+ G1 b“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家乡浚县传承已久的社火表演,每逢元宵,都会勾起我浓浓的乡愁,总忘不了小时候,父亲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带我见识表演,搂我坐在肩头……”,这是2019年正月十六大河报豫直播网友在浚县庙会直播间的留言。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浚县庙会,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成为当地人共有的一份乡愁。
  @) m) s6 R* ]( Y7 Q* }' F : i& W; Y- I5 _) |
4 X. w: \& g% ?1 `- E6 B
浚县正月古庙会远近闻名,在中国庙会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河南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早期的浚县庙会是什么样的?表演内容跟现在有什么差别?来看看浚县档案馆里保存的这组老照片。在大河报和河南省档案馆联合发起的“新中国记忆·兰台寻宝”活动中,浚县庙会照片档案被推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 j* D4 K# w6 i9 u/ s0 e7 K' X * y0 Z+ M% i- H6 R) P  X9 {$ E
& _8 T! e9 ~6 |) z

% V0 k; \& V3 z' @8 P
8 y6 Y- E5 x( Y4 N& c( _0 \7 G 8 l! O3 Q6 L8 a0 }3 y3 }$ V

& W* {) H# |$ ?80年代的浚县庙会表演
/ D0 K' f& ?2 }1 f " Y% K" m# r8 Z+ [9 V- I
; y: @- W% u1 y( O0 t# @9 x2 _9 @2 c6 ~
【1】比档案馆年龄还大,浚县庙会照片档案已经60岁了
: \* @" f4 a0 t: H& o, G) }
# o8 U3 s5 H$ R2 v! E - U  S9 F3 E6 B7 A
坐落于浚县主干道黎阳路上的浚县档案馆已经有32年的历史了,档案馆里保存的一组老照片,比档案馆库房的年龄更大。1959年10月1日,国庆节这天,浚县全城的武术、花船、高桥等文娱团体全部出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据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介绍,这是最早记录浚县庙会的照片,已经60岁“高龄”的照片底片保存完好。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庙会表演道具相对简单,但人民的参与热情同样高涨。到了80年代,参与表演的演员们已经开始描眉、画眼、涂口红,有了统一服装。近年来的庙会从幕后组织、表演、妆容、服装、道具上都有质的改善,庙会的影响力也从县城走出全省,走上世界。
( @9 ^! X5 h% i* w; q) N $ S3 |- v( G; @
/ ]; z  P. o$ W8 ]. r" T* U
大河报·豫直播已连续2年对正月十六的浚县庙会进行直播。2018年浚县庙会直播,曾引发200万网友观看参与。2019年浚县庙会,大河报·豫直播持续直播近9小时,两天时间内,有1090万网友通过豫直播APP和豫直播抖音号等平台观看了这场狂欢。
0 Q( S  C) ?( }" w4 ^; Z
$ q( K- \& s+ k4 W
5 _. b! ]8 g) Y6 m7 _: ?$ D, M; s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总人口约71.3万人。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 _) D0 w3 d8 `( ^9 N
2 n' b2 S8 k4 M* l2 O, {( h* e+ o
% x& x* f4 O; Y* }2 K4 @3 I# D( z 9 `* ^5 `+ D$ y  S& W! K+ m3 \

$ M6 r& q5 O" j9 U7 h4 S' \3 B% s浚县正月古庙会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鹤壁市浚县一直保留的一项传统民俗,其以浓厚的古风民俗特色,吸引了晋冀鲁鄂皖以及海内外数百万游人,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庙会上的“民间社火”和“泥咕咕”也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 ^8 J3 W2 P! h+ ^
1 j5 C4 ?& S8 }3 b0 q& e) b3 k

3 e( @+ E3 Y1 H, N( Z, w浚县庙会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期求神灵保佑的愿望最为强烈,浚县古庙会恰好迎合了这种愿望。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争相赶正月第一天的庙会。浚县城里有“登高祈福”,“散百病”的习俗,一直流传“上山转,百病散,老奶奶(碧霞元君)显灵验”的说法。9 Z* [; K$ R& t' R8 H9 O- k4 V
- F4 e# Y7 C2 t7 A) [/ d  z

/ n, S- Z" L- U( u9 i7 ?2 L0 T8 `+ z* t1 E* N  Q$ `
现代庙会上的舞狮子表演* O" W9 U7 Y  |- @! Z$ g, |" r

2 ?( _/ u& w' K7 |/ X7 S" D / l6 J3 M- T, P. Q
【2】社火表演、工艺品展示、名吃荟萃,浚县庙会成一场大狂欢
1 ?' h! S$ `" C! O+ E1 ?4 n
2 e1 m# T" f; z3 m
- X. Y2 v, y! K* [浚县档案局局长田希福介绍,浚县古庙会流传至今,其操作、运行的程序及仪式过程早已相对稳定。如高跷表演队伍由九个方阵构成,每个方阵演述一个相对独立的传说故事。它将当地的民间杂技、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曲艺、民间传说等融为一体,显示出极高的观赏性。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插科打诨、凤趣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显示出群体动态的民间艺术的魅力。+ v: _. ~! W) [, R' c
2 P. H! v3 k, _, V/ z- f$ _' l3 \

3 O% A/ o) Q6 c& T) ?5 @& `浚县庙会上的社火表演技艺超群装饰精致,扭秧歌的、踩高跷的、跑马上竿的、耍把势的、说书唱曲的,各怀各的绝技,人们可以欣赏和体味到传统香会的风情。
+ y/ P6 m( ^- n7 J' t9 x1 Q; k $ d$ H1 E; S8 J5 Z  h3 H

7 h8 ~* l& z" |) x- Q- ?1 j同时,浚县庙会能够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表演内容紧跟时代、与时俱进。7 F8 {% i( g: Y/ p: b

$ L: N( x/ J7 _8 w0 O- H* t, y # h9 O  d7 u) d' q1 o) r* I
浚县的民间工艺非常发达,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建构了庙会集市交易的平台,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烘托了庙会的商业和文化气氛。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庙会得到集中展示,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也丰富了人们的民间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不同风味的民间文化得到交流,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延续下去的动力。民间艺人在家乡父老面前尽显才艺,在一阵阵喝彩声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2 R; \: N/ ?: b: \
4 m; u# M1 S  t ) Q  V* ~5 J7 q/ F: M1 \! \
此外,浚县自古为通衢之地,商旅络绎不绝,所以南北风味、东西佳肴在正月庙会上汇集。香气扑鼻的榆皮饴铬面、质白细嫩的豆腐皮、外酥里嫩的石子馍、清咳利喉的梨膏糖等都是流传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吃,游人可以在浚县庙会上大快朵颐。- ]  P! U* d( t! n5 a( g
9 u8 o7 P1 n' ~6 @9 g. L$ f
* T- Y8 j3 n) _; T- u$ u6 K( _% C. F
【3】市、县、乡、村四级调人成立组委会,庙会组织越来越专业化
: j2 a3 ^) K  T  v2 v6 M
, C8 p; K- X( X, l . s; T  n6 a! l$ Q7 i6 b
浚县庙会不仅是一场狂欢,还寄托了浚县乃至所有中原父老乡亲浓浓的乡愁。$ D$ |4 [% }* r& t+ i9 S+ k
( L" M8 S0 I$ |! F" @2 ]% r! X

- q' [, G% K* N“现在青壮年人在外打工的居多。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新疆……打工的乡亲们四散各地,但是不管离得多远,过年一定要想方设法回家。”浚县档案局局长田希福告诉大河报记者,从腊月起,乡亲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庙会了,整个正月,庙会的大小表演接二连三,正月十六是表演的最高峰时刻,表演队伍按照事先排好的位置放置庙会表演队伍的家伙什儿,远一点乡镇的就在前一天晚上就放好东西,一到凌晨街上就热闹起来了,各个队伍热身表演此起彼伏。3 U1 ?: ?4 J8 C( |
& E* r1 a& ?1 n8 Q( d8 s  s% m" P- f
& m# w0 T) z* u* E3 }4 @
为了保障庙会安全有序进行,鹤壁从市、县、乡、村四级抽调人员组成活动组委会,负责庙会的安保、表演、协调等各种事宜。2019年正月的浚县庙会,光安保警力就达到了2000人。2019年的浚县庙会社火表演队伍有几十支,这些表演队伍大多来自浚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也吸引了周边地市的社火队前来。正月十六,浚县气象局发布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坏天气没有影响演员心情,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地完成表演。; u1 l' L9 X7 a# p

$ _, n# g1 X  {  N# O 8 k$ I$ i  x7 ?! v& E# e) r
浚县档案馆保存的浚县庙会照片档案,记录了庙会60年来的变迁。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庙会照片,存放在浚县档案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案卷内,从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庙会、社火是以宣传庆祝国庆十周年为主题而展开的。因此浚县庙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
2 D3 R. i) n5 B0 Z. ]* ]$ P3 M. |! ~4 N) ~1 u0 r

* Y: [9 D3 D/ g+ a  q" L+ W
. U3 I( v% E5 A8 a. G 6 r8 X0 K+ P+ \* _
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 ^, F' W# s; Q2 ?2 u- U1 _, i% V

+ D2 _. [, _1 m * d; m  B2 C4 {0 g
档案馆馆藏内容反映政治方面的多,反映民间活动的材料少。因此,浚县档案馆有关浚县庙会材料非常少,而照片材料就更少了。此外,有关浚县社火材料大部分存在于民间,由于民间保存条件有限,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因此,这几张“上了年纪”的照片非常珍贵。, ]2 o- z. g" }8 {1 V9 g7 `, h
) p3 [5 p; m  L) }4 v

3 P- z. s; U0 C) _; y4 ~% c: e' S; h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1990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浚县档案馆工作,一干就是30年。1970年出生的栗建国喜欢摄影、研究计算机技术、钻研厨艺……,同事评价他对工作和生活的劲头比年轻人还足。
2 Q6 b, ]9 r: A6 ~9 x' Z* J6 Z
% g- N2 W( v7 G  d! l0 }
- ?$ C- S; J+ W; B& ]  t. L8 s/ A据了解,栗建国的父亲也是一名“档案人”, 浚县档案局局长田希福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栗老先生是馆里首个提出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人,子承父业,栗建国也对档案感情深厚,父子二人接力守护着浚县的记忆数十载。1 X. T4 h' ?1 }) w6 ?

5 H) |. o; s/ V: a4 M* w 8 L+ _- v: L2 U1 N
浚县档案馆是国家二级档案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浚县档案工作一直是省、地、市先进单位,曾受到原地委办公室、省委办公厅的嘉奖。1984年3月,浚县档案馆开始进行档案著录标准化试点工作。1985年1月,将计算机用于档案管理。1991年浚县档案馆被国家劳动部、国家档案局授予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曾经是河南省一级档案馆,2011年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三级档案馆”,2012年在国家三级档案馆基础,成功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浚县档案局局长田希福表示,全局人员将进一步充分重视档案的管理、保护工作,不断推进基层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以信息化工作为引领,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整理、留存更多宝贵的浚县记忆,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 L/ c$ E' E* I* |' g
7 o1 z$ T2 E- s* L# ~
; q6 O: C  @7 O" i0 p3 j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鹤壁网_鹤壁市广播电视台网站)及本页链接。4 e* N7 ?& W: D5 I& o5 P( s" _
4 a) Q: `" r" c% Y
3 V$ @, H, p3 l. G. D: Y' J
原文链接:http://www.hebitv.com/news/521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0: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浚县档案馆馆宝——60年前的浚县庙会长啥样?看看这组照片就知道了+ B8 Q# X2 s7 n2 V7 G0 u, Q
9 i; N, N7 S( b; q  h
' [1 b2 A/ U1 c, \# X
1959年浚县划旱船和舞狮子表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 k" K. |0 R: |$ q2 V- k8 ]  J
! z$ M3 G7 m, `) @% }  q

9 O% ^$ B. t) U! t& V3 u* d1 t5 g  “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家乡浚县传承已久的社火表演,每逢元宵,都会勾起我浓浓的乡愁,总忘不了小时候,父亲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带我见识表演,搂我坐在肩头……”,这是2019年正月十六大河报豫直播网友在浚县庙会直播间的留言。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浚县庙会,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成为当地人共有的一份乡愁。
9 Q% x% @9 }; l9 t. y+ r
6 q1 x% o2 \( u2 p9 n. p. m; C6 a) n. V
  浚县正月古庙会远近闻名,在中国庙会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河南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早期的浚县庙会是什么样的?表演内容跟现在有什么差别?来看看浚县档案馆里保存的这组老照片。在大河报和河南省档案馆联合发起的“新中国记忆·兰台寻宝”活动中,浚县庙会照片档案被推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7 t* q0 v0 l, Z4 C5 z
3 f1 _& N  ^8 Q" V2 K  W- E+ S) i
' D1 v# H* k( q; D
; O2 U+ w5 S4 m* [( r3 G! R
' c! Q* u  ?- p+ f$ s  M. P
80年代的浚县庙会表演
: W# k! Q  M! k/ B1 `4 ^9 p7 Q% n
1 l5 s( @3 t, M: ~- K6 @% J
  比档案馆年龄还大,浚县庙会照片档案已经60岁了
2 p6 \3 D" `- `; t
  }9 [0 w$ M* ?  T9 y6 E; ?
8 F- N/ t9 C" X; }  坐落于浚县主干道黎阳路上的浚县档案馆已经有32年的历史了,档案馆里保存的一组老照片,比档案馆库房的年龄更大。1959年10月1日,国庆节这天,浚县全城的武术、花船、高桥等文娱团体全部出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据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介绍,这是最早记录浚县庙会的照片,已经60岁“高龄”的照片底片保存完好。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庙会表演道具相对简单,但人民的参与热情同样高涨。到了80年代,参与表演的演员们已经开始描眉、画眼、涂口红,有了统一服装。近年来的庙会从幕后组织、表演、妆容、服装、道具上都有质的改善,庙会的影响力也从县城走出全省,走上世界。. u+ l. \- e: p4 h

( [) Z* k' I, t! l7 |  U4 P5 l6 N- I' Y5 J3 j; M& k
  大河报·豫直播已连续2年对正月十六的浚县庙会进行直播。2018年浚县庙会直播,曾引发200万网友观看参与。2019年浚县庙会,大河报·豫直播持续直播近9小时,两天时间内,有1090万网友通过豫直播APP和豫直播抖音号等平台观看了这场狂欢。! C: F( g# T* U9 U! w
% N" w% Y: \( f+ k
5 W( s: N9 p( J) s# X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总人口约71.3万人。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 z0 |! T# a) w* D* k
+ |' L9 m* K7 Z- o) M+ H1 b
* |% S$ I7 v) J+ \, M7 Y: N: Q
  浚县正月古庙会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鹤壁市浚县一直保留的一项传统民俗,其以浓厚的古风民俗特色,吸引了晋冀鲁鄂皖以及海内外数百万游人,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庙会上的“民间社火”和“泥咕咕”也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I8 O  o, ~

& l5 }% ^  t0 i. k
4 Y& \' u- G& a6 b; ?6 u4 m  浚县庙会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期求神灵保佑的愿望最为强烈,浚县古庙会恰好迎合了这种愿望。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争相赶正月第一天的庙会。浚县城里有“登高祈福”,“散百病”的习俗,一直流传“上山转,百病散,老奶奶(碧霞元君)显灵验”的说法。
0 d2 v' c! S% [/ D* d/ e- z- f1 N8 j& i$ z, s9 H: O

' A# M5 ]9 J8 j0 v5 ]  现代庙会上的舞狮子表演% }( [! g3 \' G  R( y9 b3 }1 i$ s4 [3 ~

$ A& ]' y2 q* R& ~! k) R+ e5 w; w7 }  ~7 D
  社火表演、工艺品展示、名吃荟萃,浚县庙会成一场大狂欢4 \# }. j' T5 Y9 W) n; j0 A% k

, J4 v% Q* `+ `* j8 Q9 f) Z, K9 h/ E$ Q- v/ T" L! K
  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介绍,浚县古庙会流传至今,其操作、运行的程序及仪式过程早已相对稳定。如高跷表演队伍由九个方阵构成,每个方阵演述一个相对独立的传说故事。它将当地的民间杂技、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曲艺、民间传说等融为一体,显示出极高的观赏性。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插科打诨、凤趣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显示出群体动态的民间艺术的魅力。
- U6 d5 v  S; b6 @7 o% r" h: S! ^5 k/ Q; k. v

! F! X1 g4 b# n  O- @) l  d, T  浚县庙会上的社火表演技艺超群装饰精致,扭秧歌的、踩高跷的、跑马上竿的、耍把势的、说书唱曲的,各怀各的绝技,人们可以欣赏和体味到传统香会的风情。  q! v% Z/ q& t$ P4 i

8 M- k* V2 Q5 M! Z- P
3 E/ v$ K" _2 R. s: n6 v3 Q  同时,浚县庙会能够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表演内容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 y4 L! ^2 F1 k8 \: }. k  w0 h1 Z
- \+ |6 i0 ^7 O
* |- j2 X8 z  {3 U! g  浚县的民间工艺非常发达,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建构了庙会集市交易的平台,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烘托了庙会的商业和文化气氛。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庙会得到集中展示,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也丰富了人们的民间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不同风味的民间文化得到交流,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延续下去的动力。民间艺人在家乡父老面前尽显才艺,在一阵阵喝彩声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7 N; B: Z6 Y; k, }) R
( N# X6 h0 S8 o% [
3 V5 r  R& B8 v* c; k  此外,浚县自古为通衢之地,商旅络绎不绝,所以南北风味、东西佳肴在正月庙会上汇集。香气扑鼻的榆皮饴铬面、质白细嫩的豆腐皮、外酥里嫩的石子馍、清咳利喉的梨膏糖等都是流传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吃,游人可以在浚县庙会上大快朵颐。  H* n" @  l, H& P' r8 K8 t8 d9 K
) ]- q6 L9 e* G. {

- E; {9 c; m( {, U  市、县、乡、村四级调人成立组委会,庙会组织越来越专业化
+ H, J. E: Y5 U4 U
3 M& c8 h4 I" w% [7 @0 s7 }
5 O5 d" {! y- P- V( L  浚县庙会不仅是一场狂欢,还寄托了浚县乃至所有中原父老乡亲浓浓的乡愁。( l9 b2 i, L" e2 @" b
: S$ ?9 d0 A# Z# I% `5 w& Z

9 f3 J' D$ L1 o0 A9 @: D3 m  “现在青壮年人在外打工的居多。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新疆……打工的乡亲们四散各地,但是不管离得多远,过年一定要想方设法回家。”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告诉大河报记者,从腊月起,乡亲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庙会了,整个正月,庙会的大小表演接二连三,正月十六是表演的最高峰时刻,表演队伍按照事先排好的位置放置庙会表演队伍的家伙什儿,远一点乡镇的就在前一天晚上就放好东西,一到凌晨街上就热闹起来了,各个队伍热身表演此起彼伏。
5 r( X9 Z1 C/ Z! }7 ~" o' L) P' \2 e! ~
' w( c# w0 x, \
  为了保障庙会安全有序进行,鹤壁从市、县、乡、村四级抽调人员组成活动组委会,负责庙会的安保、表演、协调等各种事宜。2019年正月的浚县庙会,光安保警力就达到了2000人。2019年的浚县庙会社火表演队伍有几十支,这些表演队伍大多来自浚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也吸引了周边地市的社火队前来。正月十六,浚县气象局发布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坏天气没有影响演员心情,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地完成表演。
, C8 @) f9 E6 U$ P* t8 V( u0 P+ J4 ^4 n, @8 q' t
( d: y! p: z# q' u+ q
  浚县档案馆保存的浚县庙会照片档案,记录了庙会60年来的变迁。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庙会照片,存放在浚县档案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案卷内,从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庙会、社火是以宣传庆祝国庆十周年为主题而展开的。因此浚县庙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 `. m2 M/ C7 V9 I- m! z

: ^  F  C8 S% w8 |$ |$ Z1 ]" U3 ^$ c& x4 ?. R( ]
  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
& W9 M) O9 d) w! S1 P. i, [& P6 e# r- `+ |3 ~8 c

! C6 V5 C9 e7 ?) b  档案馆馆藏内容反映政治方面的多,反映民间活动的材料少。因此,浚县档案馆有关浚县庙会材料非常少,而照片材料就更少了。此外,有关浚县社火材料大部分存在于民间,由于民间保存条件有限,流传下来的非常少。因此,这几张“上了年纪”的照片非常珍贵。
  Q. D( ]" L9 N& H% ?/ C3 T# j5 h2 D# H# A  D
  Y- x$ C! }( d
  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1990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浚县档案馆工作,一干就是30年。1970年出生的栗建国喜欢摄影、研究计算机技术、钻研厨艺……,同事评价他对工作和生活的劲头比年轻人还足。
' T/ r* H7 @. ], S) ]+ e$ D- t8 W% S/ {! |$ Z4 ~
8 g4 p9 t; m. O4 Z! j2 v
  据了解,栗建国的父亲也是一名“档案人”, 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栗老先生是馆里首个提出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人,子承父业,栗建国也对档案感情深厚,父子二人接力守护着浚县的记忆数十载。) R" y1 i- \. f( @" p) E2 G; K
8 f" ]" M: D/ h, C0 D" L- K/ P

; U! o" z" P: {  浚县档案馆是国家二级档案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浚县档案工作一直是省、地、市先进单位,曾受到原地委办公室、省委办公厅的嘉奖。1984年3月,浚县档案馆开始进行档案著录标准化试点工作。1985年1月,将计算机用于档案管理。1991年浚县档案馆被国家劳动部、国家档案局授予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曾经是河南省一级档案馆,2011年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三级档案馆”,2012年在国家三级档案馆基础,成功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表示,全局人员将进一步充分重视档案的管理、保护工作,不断推进基层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以信息化工作为引领,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整理、留存更多宝贵的浚县记忆,实现档案资源共享。7 y: S; X" L( P* d: W; _) S

8 J3 T- t# P( t
. f  J# i& g7 t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沈晨& u1 t$ k6 @" j

! v. D1 L& T4 P( m3 i0 @& F1 F%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LP5JA2105372WJN.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2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60年前的浚县庙会长啥样?看看这组照片就知道了

“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家乡浚县传承已久的社火表演,每逢元宵节,都会勾起我浓浓的乡愁,总忘不了小时候,父亲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带我见识表演,搂我坐在肩头……”这是2019年正月十六网友在浚县庙会直播间的留言。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的浚县庙会,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成为当地人共有的一份乡愁。) b0 l9 Q& E$ K# A1 ?

0 q& K* z$ h; f9 m7 C& D! Z0 t  浚县正月古庙会远近闻名,在中国庙会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河南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早期的浚县庙会是什么样的?表演内容和现在有啥差别?快来看看浚县档案馆里保存的这组老照片。5 R. R+ f: a, i$ R% N7 l! \

0 G; ^8 a/ o" |2 a6 Z: a& R- D4 Z( b; J7 l' p3 P  R# H# _: r
6 H& D8 r" r8 i1 X. e
% M) J6 I* n" S! O
 比档案馆年龄还大庙会照片档案都60岁了+ c( q# Z% f2 p  o& w
* R( I( a- L9 p/ ~+ h! m: e
9 M$ B& T+ m, h. \8 O' @3 R
  坐落于浚县主干道黎阳路上的浚县档案馆已有32年的历史了,档案馆里保存的一组老照片,比档案馆库房的年龄还大。1959年10月1日,浚县全城的武术、花船、高桥等文娱团体全部出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据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介绍,这是最早记录浚县庙会的照片,已60岁“高龄”的照片底片保存完好。从照片上能看出来,当时的庙会表演道具相对简单,但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样高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参与表演的演员们已经开始描眉、画眼、涂口红,有了统一服装。近年来的庙会从幕后组织、表演、妆容、服装、道具上都有质的改善,庙会的影响力也从县城走出全省,走向世界。, g) ~, Q  ]0 `7 T
, j) q* [1 d$ t4 N; k
, r0 J4 g$ v/ C' @  z% B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总人口约71.3万人。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八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g& j  B# y7 g

3 u- p9 W0 V$ c
$ [! @  i  U, u1 I- {  浚县正月古庙会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鹤壁市浚县一直保留的一项传统民俗,其以浓厚的古风民俗特色,吸引了晋冀鲁鄂皖以及海内外数百万游人,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庙会上的“民间社火”和“泥咕咕”也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u  ^/ A7 k0 ^, N. X7 q, G

7 ?+ O) X! j) ]; ]8 Q# u
* }; B; ~8 h/ Q5 i% o  `: l9 p  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最为强烈,浚县古庙会恰好迎合了这种愿望。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完年后,人们争相赶正月第一天的庙会。
, T8 ?4 W- @- f' l% ]* }$ p" m0 q
& q* J" Q$ Z. ^, a8 q' J- y
" S0 W4 F% k' o1 k  社火表演、民间工艺等浚县庙会成一场大狂欢
: S  g. y/ D2 p/ x/ Y8 j9 Z6 A4 Q( n* k: c& l

/ D- h9 a2 n5 K  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称,浚县古庙会流传至今,其操作、运行程序及仪式过程早已相对稳定。如高跷表演队伍由九个方阵构成,每个方阵演述一个相对独立的传说故事。它将当地的民间杂技、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曲艺、民间传说等融为一体,显示出极高的观赏性。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插科打诨、风趣的故事情节,显示出群体动态的民间艺术的魅力。. }+ e) y' X$ ^- y
+ p! a2 y: U/ U+ G5 k+ X

2 ?8 }  x9 f( q+ z8 ?7 j! |: A$ B  浚县庙会上的社火表演技艺超群装饰精致,扭秧歌的、踩高跷的、跑马上竿的、耍把式的、说书唱曲的,各怀各的绝技,人们可以欣赏和体味到传统香会的风情。浚县庙会还能够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内容与时俱进。
) p# d6 u1 [, H0 \( L! K- B, E& |* y6 r, M7 n
0 y" w. D0 _! J
浚县的民间工艺非常发达,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产品建构了庙会集市交易的平台,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烘托了庙会的商业和文化气氛。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庙会得到集中展示,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也丰富了人们的民间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不同风味的民间文化得到交流,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延续下去的动力。民间艺人在家乡父老面前尽显才艺,在一阵阵喝彩声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o  ~' @, r; Q& m$ E* L

& l# J* W6 f  w" `9 G7 A2 j# |( h. ~( l- o
  此外,浚县自古为通衢之地,商旅络绎不绝,所以南北风味、东西佳肴在正月庙会上汇集。质白细嫩的豆腐皮、外酥里嫩的石子馍等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吃,游人可在浚县庙会上大快朵颐。. k. P$ B3 i) F9 Q

( d$ R+ A( q9 n- Q; C. P
3 m! S9 g3 |9 N  _; x+ j  四级调人成立组委会庙会组织越来越专业化
+ z3 w, h0 {; p* s! l8 `# }1 P+ T. g- o; v* z
5 w: K1 Q8 z; u7 P
  浚县庙会不仅是一场狂欢,还寄托了浚县乃至所有中原父老乡亲浓浓的乡愁。* u" i$ g; k. R4 M  h/ R7 ^
) u: t8 t# \# \3 P4 F
  x$ @  s' }0 ~
  “现在青壮年人在外打工的居多。他们四散各地,但不管离多远,过年一定要想方设法回家。”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告诉记者,从腊月起,乡亲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庙会了,整个正月,庙会的大小表演接二连三,正月十六是表演的最高峰,表演队伍按照事先排好的位置放置庙会表演用的家伙什儿,远点的乡镇就在前一天晚上放好东西,一到凌晨街上就热闹起来了。; w2 b1 O0 B+ p6 R) i' z' f6 q

& K: Z* i7 q9 N* F$ s1 D, |+ Z' i& F3 s+ S0 z6 v6 F0 F" g+ |- `
  为保障庙会安全有序进行,鹤壁从市、县、乡、村四级抽调人员组成活动组委会,负责庙会的安保、表演、协调等事宜。2019年正月的浚县庙会,仅安保警力就达到了2000人。2019年的浚县庙会社火表演队伍有几十支,这些表演队伍大多来自浚县县城及周边乡镇,也吸引了周边地市的社火队前来。, t. j- n' D3 I! i2 n
) U' |' p5 s; v) J' {9 k/ \

1 Z2 i8 q0 {: B  v% M  浚县档案馆保存的浚县庙会照片档案,记录了庙会60年来的变迁。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庙会照片,存放在浚县档案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案卷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庙会、社火是以宣传国庆十周年为主题而展开的。因此浚县庙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7 E6 g& c3 u. y

# l( W  K( t/ M! h! p3 V$ U% X) |$ ]/ P2 g2 c
  档案馆馆藏内容反映民间活动的材料少。因此,浚县档案馆有关浚县庙会的材料非常少,照片就更少了。此外,有关浚县社火材料大部分存在于民间,由于民间保存条件有限,流传下来的很少。因此,这几张“上了年纪”的照片非常珍贵。
0 N. z6 ?" e% ?* w& s
+ @5 K5 [3 Y5 C' m% o8 N+ `
% X$ Z  R, V9 q# C  浚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栗建国,1990年从部队转业后,来到浚县档案馆工作,一干就是30年。1970年出生的他喜欢研究计算机技术。
- d  E) O1 a$ x# S* b4 X3 |* O- K' f9 m: E

' _  `5 o/ {. Y0 ^" l7 G  据了解,栗建国的父亲也是一名“档案人”,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说,在上世纪80年代,栗老先生是馆里首个提出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人,子承父业,栗建国也对档案感情深厚,父子二人接力守护着浚县的记忆数十载。+ ]% G) U4 g8 y4 n
1 I2 L) O( m4 {' ~9 e

0 K+ j" l+ h4 c1 B3 t# `  浚县档案馆是国家二级档案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浚县档案工作一直是省、地、市先进单位,曾受到原地委办公室、省委办公厅的嘉奖。1984年3月,浚县档案馆开始进行档案著录标准化试点工作。1985年1月,将计算机用于档案管理。1991年浚县档案馆被国家劳动部、国家档案局授予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曾经是河南省一级档案馆,2011年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三级档案馆”,2012年在国家三级档案馆基础上,成功晋升国家二级档案馆。浚县档案馆馆长田希福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充分重视档案的管理、保护工作,推进档案馆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收集、整理、留存更多宝贵的浚县记忆。
- _3 [& F9 r1 r0 D8 L1 J7 ^* f$ \) b: l5 M4 k

$ s+ z1 H0 o# l/ hhttp://hn.zhonghongwang.com/show-140-11387-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09:05 , Processed in 0.1114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