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593|回复: 0

周平:板桥溃坝三十五年祭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11-13 19: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板桥溃坝三十五年祭5 B' x9 K4 e  f8 A
1975年我和祥都在河南西平县化肥厂工作。
! e' a( |& B6 m& ]- P3 O2 C; d, b" Y$ ~, y
那一年的夏天格外的热。 八月初祥和 几个同事去湖北出差, 八月八日, 我有事去郑州, 那天天气阴沉下起了大雨。 下午办完事后我想着只有婆婆和才一岁的姗姗在家里,今天一定要赶回去。一路上看到沿途许多庄稼已经被淹,有几处水已快淹到路基。 到了西平雨小了些, 出了车站, 看到平时热热闹闹的车站已经没有人了,车站前的路积水已到小腿肚。 我冒着雨,淌着水深一步浅一步赶回家中, 看到婆婆抱着姗姗正眼泪汪汪巴望着我回家呢。我把在郑州买的蛋糕给姗姗吃,姗姗还要给婆婆一块, 婆婆舍不得吃, 说留给姗姗吃。后来我才知道我乘坐的这一班是京广线上最后一班车, 我后面的一班车走到一半,因路基被毁, 没能通过。
" i; k3 |" y" o
. o" s$ Z. m$ p# v0 d" v当晚电闪雷鸣,雨越下越大。那雨就像把水龙头拧到最大忘记关了, 就一直不歇气地哗哗地下, 到了半夜, 一道照亮天空的闪电后,听到一声像要把天空撕裂的巨响, 化肥厂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嘎然止住,天地间一片黑暗,那种黑暗可以这样描述, 人们睁着眼和闭着眼没有区别, 。化肥厂的职工习惯了厂里日夜不停的机器轰鸣声,看惯了厂里日夜不熄的灯光, 听着这声音吃饭睡觉, 心里有一份踏实和安宁,现在这些声音和灯光一下子消失了,大家心里充满恐惧和不安,仿佛到了世界的末日,预感要有什么大事发生,可 在那暴风雨的黑夜又都无能为力。婆婆起来点了个蜡烛, 她说要发大水, 赶紧接点水存在家里, 我心想, 这漫天漫地都是水,还接水到家里干什么。 她自己到外面把家中所有的容器都盛满了水。 到后来我才明白,水灾过后, 这漫天漫地的水是不能随便喝的。
; B+ A" @# t5 r& q- H; D/ e5 ?4 }. a9 S. `( Y2 p1 H6 @
第二天大家看到的是西平县已全部停水停电,铁路和公路交通全部中断, 和外界的电话电报也已中断,我们已经和外部世界完全隔绝。那么昨天夜里究竟发生了什么?3 {" b+ G  g0 C/ T
; E. D5 g; k1 q+ [1 C5 O
许多方面的消息证实, 昨夜位于遂平境内的板桥水库承受不了这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坝堤被洪水冲毁, 堤上保坝抢险人员全部被巨浪卷走, 洪峰扑天盖地势不可挡地向下游冲去, 所到之处, 像扫帚扫地一样,把地上的所有一切, 房屋,庄稼, 牲畜和熟睡的人们一下吞噬掉,洪峰从西向东扑向京广铁路,把铁轨高高卷起又狠狠摔下去, 从西平到驻马店一线的铁轨已被拧成了麻花。京广铁路全线中断。当时京广线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线一中断, 半个中国就瘫痪了。
2 ]9 g2 E* Q. i) }& m- x. l
2 z) U6 X9 G3 k% y% S: c7 J由于没有公开的信息, 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真真假假,有的越传越邪乎。人们关心的是这两天雨还要继续下,上游的洪峰还要一波一波继续冲下来。
. x! J7 L2 L; \* h# n% J& u; }1 D. [+ \! v0 H/ \
化肥厂家属区后面有一条河叫洪河,这条河在厂后面突然拐了个90 度的弯向北流去。洪河的河堤高过县里的许多房子,如果洪峰冲下来, 在拐弯处冲破堤坝,直冲县城, 整个县城就会成为一片汪洋。
$ x) L6 W* y( V+ x9 [! B- M  `/ V8 k" P
板桥水库的崩溃让人们明白了,在大自然强大的威力面前,人类是渺小的, 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县里和厂里没有组织护坝保堤突击队,叫各单位派人轮流值班,如果破堤就敲锣打鼓叫大家逃难。
' Q6 @. k, c2 Z0 y  E) r# p! T3 ?& ^7 r6 a2 B+ ~- [$ Y- s
化肥厂大部分职工都是本地人,老早就跑回家了,厂里剩下七八家外来户和值班的厂领导, 各家自己想办法自救, 有的拆门板, 有的把床上的萡篱重新绑结实。拿萡篱当救生圈。祥不在家, 婆婆就成了我的主心骨。她拿旧衣裳做了个结结实实的大布兜,可以把姗姗放在里面绑在身上。家里有一张八仙桌, 是用上好的木料打成,婆婆千里迢迢从丹阳把它运过来。据 她说,那年丹阳发大水,她就是靠这张桌子捡了条命。如果洪水来了,就把姗姗绑在身上,我们三人在这八仙桌里就能活命。厂里几个男人们商量说, 家属区离河堤太近,地势又低,叫厂里的男女老幼晚上不要在屋里过夜,到厂里未盖好的造气楼去。造气楼是钢筋水泥地基, 有三层,比洪河的河堤高,在上面呆着比较安全。
' n( Z1 i/ Y2 }4 h. Q
4 r8 V. T9 k2 A& }当时家里只有四五斤白面和七八斤红薯面了。如果洪水十天半月不退,这些粮食就是我们娘儿三个的救命粮。傍晚婆婆给姗姗赶了几根面条,就着蛋糕让她吃下去。她又做了几张饼, 把剩下的粮食放到篮子里挂到房梁上,就跟着大伙上了造气楼。造气楼到处是钢筋钉子,还有大大小小的洞眼,二三十口人挤在上面。女人们怕孩子乱跑掉下去, 紧紧抱着孩子不让他们乱跑。( U* Z% u2 e9 z
) |! v, q2 H8 ~, y$ ]! X
当夜幕降临时,黑暗再次笼罩了西平大地,又像昨晚一样的暴雨。好在这次人多,大伙在一块壮壮胆。男人们在一块儿吸烟聊天,女人们在一起哄孩子。借着烟头微弱的亮光,还有孩子的哭闹声,你能感觉到这个世界真实的存在。1 u( J& G3 l% D, Y- s

) \5 Z- Z9 E' {7 p那个晚上天气闷热,又有许多蚊子,姗姗一直在哭闹, 我和婆婆轮流抱着她,给她搧扇子赶蚊子,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了一会。
+ o/ o2 y& `! Q1 x. R5 m1 C9 O# J1 M' r
早上起来一看,洪河没有决堤,雨也小了些, 就陆陆续续回家。 出了生产区,看到许多难民从乡下往城里跑,连家带口, 扶老携幼。家属区也挤满了难民。我们都不敢开门回家。时任副厂长的万良看到着个阵势,赶紧叫厂食堂熬了几锅面糊糊汤让难民都喝了些,一碗糊糊汤喝下去后, 人们都缓过了点劲。万良对着大伙说:乡亲们,毛主席他老人家派飞机给咱灾区老百姓送大饼来了,大伙快往城里去,直升飞机正往下扔大饼呢。8 x# b, r* d4 ?* v9 N

7 K0 f9 n9 r9 U. A; c难民 听说县城里有 大饼,就都赶紧往城里去了。那几天确实有飞机往下扔大饼,但是抢的人很多,年纪大的和妇女根本抢不到。$ b7 O6 g1 ]: Q
8 o9 ^5 S0 l7 X$ _1 K
难民们走后院子里清净下来, 大家才敢回家,我们看到梁上吊的粮食还在,桶里存的雨水还在,就放下心来。5 T: }3 |) n) |
+ E# ^% u/ z6 \" P
当时各家都存了些雨水, 都还能坚持几天。 老人们说, 水灾过后, 河里, 塘里甚至井里的水是不能喝的, 因为洪水卷走了地上所有的污物,还有死人, 死牲畜, 腐烂的庄稼。洪水过后瘟疫就是由此引起的。历史上洪水过后瘟疫死亡人数往往比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我真庆幸当初婆婆存了那么多雨水。
8 X" k: l9 B) G5 [. [/ z. \
0 c2 M% L+ K4 y婆婆熬了点面糊糊,把最后的两块蛋糕给姗姗吃了, 告诉她再往后就没有蛋糕了。6 E* t- V/ c2 |
大家正在吃饭, 在厂区看门的小翟急忙跑来,说有一孕妇走到厂门口走不动了, 马上就要生了。他把产妇放到堆煤的屋子,就跑来求救。9 o0 \' C- T) y! t
9 m, @8 Y1 K, J# z  H1 {  T1 |
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妇女拿了些小孩的衣服赶了过去。李婶叫我到化验室拿把剪刀, 酒精和干净的纸。 当我拿了东西赶到时, 我听到了产妇凄惨的叫声,她斜躺在煤堆上, 身下垫了些报纸和化肥袋。我不知该干什么,李婶叫我回家去熬点姜汤, 我回到家和婆婆熬好姜汤赶回去时,孩子已经生出来了, 是个健康的男孩, 但产妇却昏死过去。大家叫婆婆来给看看,婆婆在产妇的人中使劲按了几下, 又 灌了几口热姜汤,产妇就缓过气来。几个有奶的妇女轮流给新生的孩子喂了几口奶,孩子就·安安静静睡了。那产妇的婆婆看到媳妇孙子都平安, 感激得给大伙作揖说:谢谢各位救命之恩, 这孩子就叫水生,长大后一定回来报达各位大姐大婶的大恩大德。大家商量刚生完孩子就在这煤堆上躺着不行,就叫厂里两个工人拉架子车把他们送到县医院去了。* ]  S; L' q: S
, S7 L, X$ P0 f
接下来几天,雨停了洪水也慢慢退下来, 但厂里依然是没水煤电, 我们就靠家里那点水和粮食过活,天气炎热,没有净水,无法洗澡,姗姗浑身起了痱子。 又没有蔬菜吃,蛋糕也吃完了,每天也就跟着吃点面糊糊,大人小孩都嘴里起泡上火。 婆婆就跑到厂外去挖 野菜, 先在河里把泥洗掉, 再拿回家用清水冲一下,剁碎了给姗姗包了几个野菜馄伅。姗姗吃到新鲜的野菜馄伅, 可高兴了。; b8 z. I0 Y: f) `* m
- ]- o9 H0 H' c' c" ~
那几天,河边还经常有飘过来的尸体,天气炎热,几天几天泡下来,空气中散发着令人恶心的腐臭味。县里组织了埋尸队,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县里就同意发加班费外加两顿饭。 一些年轻人看有钱赚, 有饭吃, 就去了, 回来后说这活真不是人干的,有的人恶心得好几天吃不下饭,他们看到的死尸 男女老幼都有, 有的 妇女还抱着孩子, 很惨。 尸体是就地掩埋, 挖一个深坑撒上些石灰就埋了, 每天向县里报个数。 据统计西平死亡人数大约在千人,因为西平不在板桥水库的泄洪道上,没有被洪水冲下直接死亡的。而在西平的邻居遂平县就惨烈得多,死亡的尸体太多了,没有人手掩埋, 中央派了解放军,有的就地方是挖大坑集体掩埋, 几千个解放军埋了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埋完。不管官方数字怎么说,老百姓估计,板桥水库的泄洪道上几乎无人生还, 遂平县的 死亡人数在二十万以上。遂平县和西平县这次受灾情况相似, 两县的人口基本相同, 但死亡人数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只能说明,遂平县95% 以上的死亡是由板桥水库的崩溃引起的。
. T  O  K( i! \3 M/ f3 R, c. S& M. ~. B6 R
) [- K. @8 d4 N8 N几天以后, 祥他们一行出差的人也回来了, 经过这场生死浩劫, 亲人重逢, 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 t) J; G( n( K6 }
% H7 i" X( O# ]他们带回了灾区急需的火柴, 蜡烛,电池, 手电, 药品和一些食物,还给姗姗买了蛋糕。祥把一些急需的东西分送给了邻居。
# E1 D) O) L1 ]
- n: _# b0 _# ]$ u7 B4 ~2 H祥告诉我们,他们在新洲化肥厂听到板桥决堤的消息后就急忙往回赶,到武汉后, 京广线已断线。 他们就坐飞机飞到郑州,郑州到驻马店地区所有的铁路公路也已阻断。 看到的是郑州市的大街小巷的居民都在烙大饼, 说是让飞机送给灾区人民。他们想了解西平的情况,没有人给他们答案,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他们找到几个西平老乡, 听说省里派了飞机去查看灾情, 看到西平城关塔的塔尖在水面上, 其余都是汪洋一片。城关塔 是西平县城地势最高的, 如果城关塔被淹, 其他地方一定泡在水里了。 想着家里的男人不在,老幼妇孺碰到这么大的洪水可怎么办,越想越害怕,几个大男人坐在招待所里呜呜大哭起来。仔细想想, 与其坐在这里胡猜乱想,不如赶紧想办法回去。他们把手中的钱买了些急需品,就到处打听往南的车子。 刚巧碰到西平农机厂的两个老乡, 开着拖拉机准备回西平,也愿意带上他们, 多些人壮壮胆, 以防路上的劫匪。据这位老乡讲, 通往灾区的路已经戒严, 一是防灾民跑到大城市, 二是防止灾区瘟疫蔓延到城市。 但他对这段路很熟,可以穿小路。为了防止路上被拦截, 他们决定傍晚走, 赶夜路回家。他们坐在拖拉机后面的拖斗里颠簸了一夜, 天亮时赶回了家。 看到家人平安,化悲为喜,心里终于踏实了。 ! j% w- Z6 R+ `2 |. Z
+ o- a; E# o4 ?
过了几天, 县里的救灾粮发下来了。 厂里组织了救灾队给厂里领导和职工送救济粮。首先是给领导送, 如果职工和领导在一个村, 也就跟着沾光了。我被安排去师灵公社。 车子一路开过去, 满目苍痍,地里庄稼基本死绝,今秋绝收已成定局,大部分的土坯房已被洪水泡成一滩泥,只有少数砖房还在。我们来到一个工人家里,他家的房子是在土坯的地基上用树枝撑起个屋顶, 树枝上盖了用化肥袋拆的朔料布。周围压了些土坯。屋里除了一个炕和几个碗, 基本没有什么东西。外面的土灶支着一口锅。他们烧了些水, 放了些野菜,拿我们送去的面粉打了点糊糊,让我们一起吃,我们没有吃, 又继续送了几家, 家家情况都差不多。回来的路上, 大家心里都很沉重, 不知下半年西平老百姓的日子怎样过。
/ `) m1 Z. C, K  {' T8 Q0 b# F6 Z# f% ~" O. _! Y+ f$ I& x7 o4 C
驻马店地区的大水灾 在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大小报纸没有提一个字,但这个消息不知怎么比现在的internet 跑得还要快传遍全国,我的父母亲当时在南疆兵团农场里, 他们很快也知道了, 他们听到的和祥在郑州听到的一样,西平县城已被淹。 他们曾经打过电报,电话,都没有打通, 音信全无。那一阵他们天天都没有睡好觉。 半个月后当邮局重新开门那天, 我立即给父母发了个电报, 只有四个字“全家平安”。 母亲接到电报后, 说了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5 T- j/ \0 E) Y( M+ ?
; z* t7 X* }7 ?( d) c' u" u几年后我们出差经过遂平板桥水库遗址,看到从被冲垮的大坝洪水流过的痕迹,那里仍是一片没有生命的砂石地。
8 E$ Z0 \6 T) O# N+ E' ^9 r9 E& S1 }; L6 S; Z4 |
如今, 三十五年过去了,那个叫水生的孩子,已是 三十五岁的男子汉了。 关于这场灾害的记录不多, 前几天看到 CND 上的报道,作为这次洪灾的幸存者, 我把自己亲历的见闻写下来,谨以此文祭奠那些逝去的亡灵, 也祝愿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大难不死, 都有后福。$ M! ]( f& I$ ^- G4 G; \6 G- s1 a

, [3 P/ p- k) c! n$ rhttps://junshuyuan.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8 18:52 , Processed in 0.0870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