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480|回复: 0

杨志垣:荆轲“刺”西电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11-2 22: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轲“刺”西电
5 V, ^" J) x( V) E# k6 O, k                                            # V: N# i0 _) ], H5 e6 V/ }9 |; Z
                                            杨志垣
! Z% u7 t* f% x - \6 ?. Y  F+ M5 Q0 [# Q! |! z
荆轲刺秦记于《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率人在易水河边送别去刺秦王的荆轲。太子丹和宾客们,以及荆轲的几个挚友,穿戴着白衣白帽,一路相送,直到易水河畔——今河北省易县附近,挥泪诀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合节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激发送行者无限感慨。唱罢,荆轲头也不回地踏上通往咸阳的大道。
+ `8 I; d+ i. s0 w有史学家说,荆轲当时是被迫提前起行的。荆轲原计划等待一位与自己相约同行的“战友”,可是在这位助手尚未到达时,太子丹见荆轲迟迟不动,怀疑其有动摇之意,无奈之下,荆轲只好带着太子丹推荐的孙舞阳仓促走上不归之路。孙舞阳虽被“誉”为12岁即能杀人的“勇士”,但心理素质太差,又没见过世面,以致见到秦宫的威严,还没进得大殿就“色变振恐”引起秦王的怀疑,滞留殿外,最终坏了大事。此时是公元前227年。
' m  p0 H% t2 L' |荆轲壮志未酬身先死,留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诗句,后世之人,代代相传,每逢天凉起风,不免脱口诌一句:风萧萧兮……,但有谁会想到这句话会给自己惹麻烦呢?似是荆轲刺秦未成,阴魂不散,四处徘徊,终于在经过2193年以后,游荡到咸阳东边的西安时,刺伤了一位无意中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西电人,姑且称此学员为 A 吧。
( i" Y: ^' G0 b' U" Q, E话说“文革”开始后,“革命”“造反”“破四旧”“抄家”“批斗”“大串联”风起云涌,继而发展到“派性”“武斗”“大联合”“清理阶级队伍”等等。西军电学员 Z 趁着暑天去东北边境,躲过边界哨卡,涉江而过登陆俄罗斯(当时叫苏联),惊煞西军电。
, Y8 F6 ~3 v4 U( c大约三周之后,苏联哨卡升起了金星红旗——苏联国旗为红色,上绘一颗金星和金黄色镰刀与锤头交叉的图案。按照当时惯例,界河一方升旗,表示要求与对方会晤。于是,我方守军应约前往界河中心线会晤苏军,苏军将 Z 移交我边防军领回。  y& Q3 m# L8 ?$ Q) U( J8 e
在审讯中,重点之一是找同谋,一是出境时的同谋,二是出境前的同谋。
1 Y# v2 W* a0 L( {: I# w+ Q3 M先说审出境时的同谋。这个问题关系到边防军自身,内部有没有人接应协助?执勤人员有没有过失?防范巡逻有没有疏漏?责任重大!传说大致如下:
# i) L& y& ?3 \. H问:你怎么过的界?答:游泳。问:地点?答:某某地。问:哪天?答:某月某日。问:何时?答:某时。问:为何选择此时?答:凭我的灵感。问:你认为你选择的这个时间有机可乘吗?答:不,只是灵感告诉我这个时间能够成功。问:你为什么这么相信你的灵感?答:我运气好!问:何以见得?答:以前学校组织劳动,刨地时我曾刨出一块元宝。……& ]% N/ s" k- Y8 K# x- [$ a# h, p2 v3 B
再说审出境前的同谋。这个问题关系到Z的亲属、同学和朋友,有没有人事先知道?有没有人参与?有没有人帮助?传说大意为:$ A7 [- t- o# a  W! ^! i
问:你何时起意?答:某某时。问:谁能证明?答:没有。只我自己一个人想。问:对谁讲过?答:没有。问:有人参与你的行动吗?答:没有。问:有人帮你准备吗?答:没有。问:没有人事先知道你的行动吗?答:没有。问:何时开始行动的?答:某月某日。问:从哪里出发?答:西军电。问:谁能证明?答:没有。6 \% d/ k$ d3 k" L  ]& g5 m+ s
……% N' @# B  v) H" C' b8 P2 Q: t
问:按你交代来此之前最后一站是北京?答:是。问:据我们掌握有人在北京火车站为你送行。答:没有。问:当时还有人念诗,什么内容?答:没有。问:坦白从宽,老实交代。答:想不起来。问:提醒你一句“风萧萧……”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问:谁念的?如实交代。答:(沉默)问:谁念的?答:这首诗都知道,但没有人给我念。问:这么多天谈了许多事情,你聪明,记忆力好,不是想不起来,而是不想说,讲“义气”是吧?答:当时的确没人送我。问:那好,其实我们都掌握。提示你一下,这个人戴眼镜,个头偏高……。. h, ]% N- K; Y1 `
现在该 A 出场了。A系名门之后,父亲是国家高管,此时 A 正响应号召,投身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中,为“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奋斗。当身着绿军装,头戴红五星帽徽的正规军大员威风凛凛 “升堂开审”时,穿着西电土黄色没有帽徽、领章旧军装的 A 茫然了,如遭晴天霹雳。他那里会想到,一次去北京站送校友D的偶遇,一句不知情,不经意,脱口而出的古诗带给他的麻烦呢!
- T+ A3 X" X3 m0 c: j  C" U6 P, w问题听似简单,翻来覆去就一句:你怎么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时的A张口结舌,无言以对。那个阵势不好受啊!脑子里只有四个字“鬼使神差”。经过反复多次讯问,好长一段时间之后 A 才终于脱离干系。
9 T8 v: X$ }5 e6 b" B& T4 w定案以后,Z收押,A与我相伴,成为驻军农场的战友,以后有机会我再继续回忆。  t2 q* l! z* s& x6 P
我也与Z相识,一介书生,斯文聪慧非一般人所及,其父虽身居东北某省要职,但却是个文化人。7 C  k7 K3 C' M9 L  Y9 t
如今,苏联早已解体,成了俄罗斯联……,A已从领导岗位退休,Z早已成为著名教授,现在颐养“天年”。
7 g) D4 c/ u! e! L& M, W这一回说的是:Z 涉大江赴苏联,A 吟古诗惹祸端;
' {# B& W; n) X1 A! a; i, S              风萧萧兮易水寒,西电奇闻天下传。& k6 C9 P0 M% B) y6 @
' x: o: e$ M5 q( q9 }6 l5 C- 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cc034c0100bwo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4:44 , Processed in 0.0994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