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66|回复: 2

钱大栋:上中(上海中学)日记(1965-1967)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8-15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者曰: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了原博文% F  S# ?/ _) y6 A( w

; e4 Q+ B' _. ^; ^. x. A5 ? * E, e! c- l5 |# }
* a* ]/ Y, t7 \8 d5 f, Y/ m# u0 C

) k3 p# W: f' t- [0 F上中日记(九)3 V$ V% L9 ~, z" S
                 1965年2月26日 星期五 气候晴( U+ k+ h7 B" ]# V8 H
   下午开了一次团员民主生活会,会后副支书说让我帮助邓小华同学,我知道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因此一口答应下来。其实对于帮助邓小华,少体校篮球队里早就叫我做了,只是我没有尽到一个团员应尽的责任而去帮助他。前几天我与潘章立已讲好,两人同心协力帮助好邓小华同学,让他早日加入到共青团组织中来。现在组织上又委托了我,那还有什么犹豫呢?因此我更有信心帮助好邓小华,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 p1 P( @4 x7 _: B   今天本要少体校篮球比赛,结果改期了,因此我和邓小华约好去帮助班级女子篮球队训练。当时我拉肚子身体不舒服,但是为了提高女篮的技术水平为班级集体争光,另外正好利用训练看到邓小华有为人民服务的可贵精神,因此克服困难坚持与他一起帮助女篮训练到结束。通过这次训练,我更有信心同邓小华同学一起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 O1 L; I! Y# U* V6 u   (当时我班少体校三位男同学邓小华、潘章立和我,咱们经常在一起无话不谈,记得我和潘章立钻在被子里一起听26届世乒赛直播,好像就在昨天。)
, z% o: s- U" U7 \6 \( J+ o
4 [4 i4 X# z4 S ( _8 q7 v% z" A# i# e+ j4 ?
3 M  T# {& U; n% \
上中日记(十)$ j9 X* u1 b& h' V
                1965年4月20日 星期二气候阴
# N& O8 k$ K8 M$ p/ y6 V2 r! G                       闵行参观记) w# F1 w' w5 N- Z' Q* J$ W. A
   清晨,我们冒着含有凉意的细雨,兴高采烈地去闵行参观。
" f2 a! [6 e6 T! ^/ [( X; m" t   八点半,我们骑车到达了上海汽轮机厂。该厂是我国解放后,自己设计建造的一座大型的、设备俱全的工厂。在这里每年有成批的高档机器输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l4 H2 }) V" V
   进入厂门,眼前便出现了花园般的美丽环境。笔直、宽畅的柏油马路,从厂门口深入进去。路旁五颜六色的花朵,阿娜多姿的杨柳树,绿草如茵的草坪,真使人眼花缭乱。远处两栋高大的厂房隔着马路遥遥相对,庞大的火车头拖着长长的列车,从厂房内进进出出,有若钻山洞一般。火车头上喷出的浓烟和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混杂在一起,冲向朦胧的高空。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气势澎湃的,现代化工作体系的图画。" w) G/ g; u6 g$ O2 U
   参观开始了,我们排着队伍首先进入金工车间。一进车间,轰隆隆的机器声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我们朝着发出巨响的地方望去,只见三四部行车,自由自在地在头顶上行驶着。它的下部吊着巨大的物件,行车下面是一排排大型的车床、磨床、冲床、钻床等。巨大的钢制物件在这些机器上,有若脱衣般地被削去了一层层的“皮”。瞧!眼前一台钻床开动了,一只一尺多厚的钢轮横躺在上面,一把螺丝形的金属刀,从轮子中央直钻下去。不一会,钢花便向四处飞溅开来,形成了一幅“铁花”绽开的景色。……随后我们又陆续参观了锻烧车间,模型车间等等。. W1 ]  `) m6 Q6 ~7 Z8 R: ~
   以上这一切,不论是高大的厂房,还是高入云霄的烟囱;不论是金工车间的大冲床、大磨床,还是模型车间的大模子,都是总路线、大跃进的产物,都是工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显示了我国自力更生地进行工业建设的成就,显示了我国工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0 X) [6 i( K% v( K
   吃过中饭,我们又骑车来到了全国闻名的上海重型机器厂,参观万吨水压机。万吨水压机是由中国工人阶级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自己设计制造的。因此参观它,尤其使人感到欢欣鼓舞。/ o+ i4 x$ C0 z5 g( N/ w8 B- M7 r
   进入厂门,穿过横躺着的铁轨,面前便出现了一栋高大的建筑物,这就是陈放万吨水压机的厂房。由于迫切想看到万吨水压机,我们加快速度奔进厂房大门。顿时一座小山般的水压机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得不仰头高视它的全貌。它巍伟地矗立在厂房中央,不,它不是屹立在厂房内,它像一棵永不衰落的红松,挺拔苍劲地屹立在东方。它使得西方的老爷们颤颤发抖,它使得东方的无产阶级更加精神振奋。“水压机开动了!”不知谁叫了一声,顿时所有的眼光都投向万吨水压机的锻压部。只见巨大的锻锤顺着四根大柱,渐渐上升了,然后又渐渐放了下来。那种大气磅礴的气魄,真使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因为再没有什么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了。我们凝视着水压机的每一个动作,心中感到无限的兴奋和自豪。因为它不但体现了我国无产阶级的高度智慧和顽强的斗争意志,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 ?4 g" D. u' W6 l8 G
   参观完毕已是午后二点多,天气已有些寒意了。但是在我们的胸中,却洋溢着工人们那种冲天干劲、改造世界的热流。
# }* B! |) V. U' ^   (那天是全班同学还是部分同学,我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是参观大工厂的印象深刻,不知大家还有记忆不?赵雷琪,你的记性好,能回忆起点什么来?)
# E8 I: j; Q# ]
& J% L5 j  g2 Y  e6 ~( V! o( ?9 I1 A 5 w9 i9 R' e4 {3 [5 b- y7 r& `# f

7 j; }; u3 R  C, V5 e一叶知秋
' Y4 {( N* [4 _. N3 b6 U参观重型机器厂的经历我有过。万吨水压机的操作表演印象深刻。但是实在想不起是什么时候的事。读了大栋的这篇日记,本以为是在上中时的事,读到文中说的“骑车”,还怀疑“部分”还是“全部”,我也疑惑了。吃不准!只好请赵武军出马回忆回忆了。
7 m- g* N4 A5 t9 \2013-11-5  11:23
* b3 M0 D$ D7 V( ?回复(0)
# \( z3 u3 M2 V  k) j% o2 o$ F& G难忘上中
+ s$ L4 E' w* }仿佛记得是在高一学期,我们在听了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沈鸿的专题报告之后,校方组织我们去闵行参观三个大厂:电机厂、汽轮机厂和重型机器厂,皆是万人大厂。这是我第一次到闵行,想不到以后自己就分配在闵行工作并安了家,真是“万事老天注定”啊!这次活动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感谢大栋记下了具体日期,真是太令人感慨了!(李杰)
7 R/ O& Q! f* m; p8 o2013-11-5  11:425 c; ?- U* k" n/ j
回复(0)% z: |: }! w3 `( f
难忘上中
, E; e  L' f! m) [; T3 g- D ; D, \# P$ B; W, ~* ]8 o
, v# j- a7 u1 X& \6 c
李杰同学说的对。是校方组织我们去闵行参观三个大厂的。(潘凤鸣)3 n1 c' x$ ?$ [5 a" m
2013-11-5  19:51" X1 t+ l3 S; y' U8 E0 ?
回复(0)8 X% @' I' Z! B; u) p+ H
新浪网友
& V' F) r/ [: |# r$ x2 y大栋1965年4月20日这天的日记非常具体翔实,既有参观活动的流水帐,又有内心活动的观后感,而且行文流畅,描绘真切,语言生动,思想进步。关于这次参观活动,我记得是由学校组织参观闵行这几家大厂的,我班大部分同学前往,少部分同学因各种原因未去。而去的同学中有一小部分人是骑自行车的,因此,有时我们大部队到下一个工厂时他们还未到,我们便等他们;有时他们又比大部队先到再下一个工厂,他们便等我们。我还记得,上海重型机器厂参观万吨水压机时,大家先参观一台一千吨的水压机,工人师傅介绍说是造万吨水压机之前的试验。在万吨水压机厂房里,工人师傅们还进行了操作,就像大栋日记中所描绘的情景。工人师傅介绍说,用万吨水压机锻压过的大型铸件,密度极高,可以运用于万吨轮船的龙骨、轴承以及其他承受巨大承重力的钢铁立柱等。看着万吨水压机把通红通红的钢铸件像揉面团似的来回挤压,同学们都啧啧称奇,连呼过瘾,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参观,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当数此万吨水压机,这与当时正好宣传万吨水压机“大长中国工人的志气”也有关系,所以前往参观的单位也特别多。对大栋这篇日记,我的印象就是这些。我想,尽管时过境迁,也许我们的记忆已不甚清晰了,但因为是日记,大栋所记录的情形,肯定是非常真实的。谢谢!(赵雷琪)
# y2 N7 ?/ y0 w" `. a6 m! i2013-11-6  10:38% E- J8 I9 e# v. S8 S% g: i
回复(0): E2 g" Y$ H; l) q5 T0 d
一叶知秋! y) O( \: N5 Q3 k& U
% A, E2 y- j. F5 R
- P, {3 ~5 M$ |
赵武军的回忆不会错,再对照大栋的日记,那一定是我在上中的阶段,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的闵行大型工厂活动。
$ f9 K' T, M1 T2013-11-6  12:18. }% w5 L% W" K& c! M3 ]7 r
回复(0)- W+ T* d$ w3 j( u+ e4 @8 Z8 D
坚信天道8 I1 x/ p( [5 J+ ?3 ~
赵雷琪同学的评论留言很详实、具体,结合大栋的日记,更使我班同学对那次活动非常难忘。其实这万吨水压机很少启动的,费用很高,一般都是锻造万吨轮的主轴才用,平时使用的是锻压车间的小型水压机。(李杰)  y. i4 r3 D& Q# Y
2013-11-7  09:58' l" w: d2 b" S
举报分享回复(0)5 E2 D* j  d; T; K% v" @: a
day乒乒小可爱
$ E/ G) w4 z; q我记得当年去闵行参观汽轮机厂与高三1杨世林 高三2朱宝年 高二6潘章立 许墨华等等对汽轮机厂队比赛乒乓球.
2 m' A9 P7 m- {" j- ~
* f$ F8 F/ W: n- X$ b# |
4 |  F. k9 d1 J3 z* x
2 R. |" V  Q' C5 _8 o4 Y( J/ i上中日记(十一): x/ @) O/ b6 P. [: V9 S
                             1965年5月5日 星期三气候阴转晴
( W$ T( t* o, b1 o# Y" ^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纸上只能谈兵,沙上不能游泳;意志要在生活中磨练,经验要在斗争中增进。
, ~: ]4 i. i3 G5 k3 \1 t. Q   以上这一真理同样适合于我们民兵的行军。现在我来谈一下自己五次行军的感受、体会及怎样在行军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进自己的经验。
* R1 @$ x2 M: Q9 d& E   在第一次行军的时候,由于自己没有思想准备,对行军认识不足,另外加上没经验、体力不足,因此在整个行军过程中,我都是跑一段、走一段、说说笑笑。而行军一结束,即感到疲乏不堪,马上倒在床上休息了好大一阵子。以后通过学习雷锋日记和徐寅生报告,尤其是学习了他们的两段话,即“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也就是胜利即将来到的时候,可也是最容易动摇的时候。因此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个考验的关口。”“……多想有利条件,少想不利条件;多考虑国家利益,少考虑个人得失,可以长自己的志气。”我便结合分析了自己第一次行军的情况,行军刚开始,我是坚决要求自己行走别跑的,但是后来脚骨走疼了,便不知觉地跑起来,影响到后面的队伍拉开疏散了。另外由于自己没有从实战出发,认为行军只是玩玩的,于是一路说说笑笑影响了行军效果。总之这些都是怕困难,没带敌情观念的具体表现。由于思想通了,认识上有所提高,所以在以后的四次行军中,我处处以高标准严要求从实战出发:步子放轻,用鼻子呼吸减少气喘声,尽量行走不跑步等等。就拿今天的行军来说吧,一开始我就要求自己不能跑,因为我在居中位置,一跑不但会使后面也跟着跑起来,而且嘈杂声大,容易使前面队伍也乱起来。所以当脚骨酸痛走不动想跑时,我拼命压制住自己,脑中想着雷锋同志说的那句话,激励自己要闯过这个考验的关口,结果终于胜利了。通过这几次行军,使我深深地感到:见到困难要敢于上,敢于斗争,敢于克服,最后胜利总会到来的。  E, C4 x' Z9 A( B+ C
   (上中组织行军是经常的,有徒手、有打背包、也有武装的,老沪闵路、梅陇路、上中路、百色路都留下过我们的足迹。现在回忆起来,对我们身体锻炼和意志品德的提高都有好处。)
" N$ u: S8 ?+ ^* F5 {9 ]4 }8 |- S
* v, E9 z$ _( P+ T8 I* C0 G
) g- f$ G$ ~# o
! ^4 D! c$ v  V: Y7 r- Q& ^+ K0 D# w老雕
2 A4 ?+ v# Q7 m  b! R3 ^4 _/ s原来大棟在在居中位置!怪不得每次行军队伍不乱。居中一乱,后面必乱。也怪不得大棟从南下遵义、执掌国企、直到现在仍然是班级的中流砥柱。居中果然了得。称得上一个棟“字”。虽游泳强于晓明却为晓明欢呼,其稳实其君子其坦然,实在令老雕佩服啊佩服!
( H5 v2 O  m7 y  H! I今天抢沙发了。哈哈。4 j" p+ Y) }& i+ c% b' Q
2013-11-13  18:35. A3 d0 Y1 Z* c* _8 x, k
回复(0)
/ v5 U0 N5 @* ?! P9 U0 r- Y& S一叶知秋  q* a( O& P. v7 t
  O) W: t" J& F/ [# U, @

) ]- w" w- ~) t+ P3 c0 z     上中时期,除了行军外还常有紧急集合的训练,记得常常是在清晨起床前。集合之前消息是保密。那时班级为一个连的编制,我曾因为是团委委员,自然被委任为连指导员职。女生中只有我能事先知道紧急集合的布置。于是那晚的我,常常是和衣而睡,整夜不眠。第二天天不亮就已经睁大眼傻傻地等待着,只等起床铃声一响,我即一声令下:“紧急集合!”我总是第一个穿戴整齐,跑出宿舍大门。策略也好,作弊也好,我总不能被拉在后面吧! 大栋的日记总能勾起我们对上中时期的点点回忆。
/ M8 Q) E' |" T$ W2013-11-14  14:42
" r: K* Q- x3 j1 N- U + V" w/ h! f9 m$ K

" v  s, \- p: b9 e" ]; X, |( N + V  ~1 |4 E; |2 f3 c2 m# w
上中日记(十二)! ]( W* i- g) E5 w  v$ ^
                          1965年5月30日星期日 气候晴
& S, |, x4 p* S- u, J   上午风和日暖,黄浦江上微波起伏。曙光初照,划船俱乐部码头上,工人、农民、学生、战士、机关干部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他们之中,有年近六旬的老人,也有年仅六七岁的儿童,男女老少人人精神抖擞、个个意气风发,大家决心翻波逐浪、大显身手。上海市副市长李广仁、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沈涵等同志,昨天也同广大群众一起游泳渡江,这更加激励了大家。我校共有20名师生参加这一次群众性的渡江活动,我是其中的一分子。八点五十分,一颗红色的信号弹划破晴空,我们第一批群英便从登陆艇上跃入江中。霎时水花飞舞,千条手臂拨开万层浪,一群“浪里白条”浩浩荡荡勇往直前,直把急流视作坦途。昔日令人生畏的宽阔江面,今天成了健儿们逞威的场所。我们三人一组九人一队地随浪直驰对岸码头,不一刻群英在互相鼓励、帮助下,便全部到达了对岸。这次渡江是一次锻炼思想、身体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意志的考验;它能检验思想、身体的软硬功夫,同时也能测出意志的强弱。
! C; L2 ^3 g4 j. ]5 S   黄浦江上,           黄浦江上,          黄浦江上,
0 k" k" C9 B0 C8 ?' b+ R9 o# R2 n   风和日暖,           军舰矗立,          群英逞威,4 H0 O, l! ^: n7 D
   微波起伏,           汽艇窜梭,          挥臂破浪,
7 h& c1 j: {0 ]. f8 H( z   白浪粼粼。           白帆林立。          誓保国防。3 ]- G2 _3 Z. a/ _. ?+ z' j0 g1 j
   (上中组织黄浦江游泳,特别是渡江活动印象深刻。我记得班级同学跃跃欲试,都积极参加。这次市里组织,不知我班有几位参加?时间长了,记不起来了,遗憾的是日记没写下来。)
. y. Y) v# O# Y% Y6 e
  N9 `; s1 U  n2 S1 {5 n
! L( Q' X6 v* }: | 3 D3 z  |6 [' u( `# v: j( v; t2 F
[发评论]
6 O8 l8 p1 J3 [9 v7 Z, E- c  S/ T难忘上中9 I9 A) g! o  e% ?
记忆中,我也参加过一次横渡黄浦江的活动,但记不清是什么时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游泳活动。说是横渡,实际上是用登陆艇将参与者送到上游的对岸附近,从艇上下水,努力向对岸游,但由于水的冲力,实际上游的是一条斜线。记得还有一次是参加劳动,我班的男同学,从劳动的地点下水,沿江边顺流向下游,到学校附近上岸,再走回学校。具体情况,也许只有赵雷琪能记得住了。(余明)
5 q$ [6 m3 g, x, K/ ~8 R2 S2013-11-18  19:52$ c6 C+ j& |, F0 Z
举报分享回复(0)$ I# A* w5 J% o* V* f
难忘上中  X( @: r+ V+ o' D# J
老余明记性不错,的确是用登陆艇摆渡。另外是有一次劳动结束,我们男同学游回港口,这以后在日记中披露。(大栋); e9 }$ t" A6 K8 v# T
2013-11-20  11:32$ Q* u; [3 \7 B0 v( S. s/ Z
回复(0)4 h" f: ^! Q# \4 X0 ^, E6 \& n
一叶知秋
. P: J' U; |8 y6 q1 q+ L劳动结束后,顺小河游回学校的记忆我也有。隐约记得我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说到是游回港口的,我就有点吃不准了。
  d& Z' u! F9 H! E2013-11-22  09:049 e9 t( x" E% s! B
回复(0)( g1 X  A1 w* a5 c+ j! e% j
难忘上中: ^% \5 A& G) A7 L0 g3 e
6 a5 U: Q; R. ]2 ^
% K& Z$ A0 _) u0 J
不是顺小河游回学校,而是沿黄浦江顺流游回学校,在港口上岸,再走回学校。游泳时前后拉得很长,很危险,如果出问题,互相是无法施救的,幸好没有出问题。(余明), {8 `, U- L5 `3 ?
2013-11-22  10:42/ o0 K& q5 @' B4 d1 E. h
回复(0)
: v7 n- v6 F! J* I$ k; Y" x& qday乒乒小可爱
( i/ h8 g) c# F+ L. J3 [0 f / [/ u& ^5 ^4 T. K
8 W" \/ R# [2 D# q" x
上岸地点在港囗划船倶乐部.5 h+ z; L' ?. ?, ?! u7 u. A+ S/ c

) n: S3 J1 J5 J; {$ E/ V0 g; a $ g( ?) p* @0 m. r# [6 x

7 H: r1 j8 {# r, T3 z上中日记(十三)
; o4 i3 E  _* k4 [2 \6 c                    1965年5月31日 星期一 气候晴# z" y4 H- z1 S( |8 j
   “三夏”战鼓敲响了,我们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直奔华浦大队参加劳动。七时半由学校出发,八时许便到达了目的地。我们三、四小组男生,被分配住在一中农家的客堂间里,中农是团结对象,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做好这方面工作。+ P! k8 L/ |4 }4 T6 I; `
   整理好寝室后,约九时,我们便集合队伍到麦地里捡麦穗。烈日骄阳象一盆火似地烤着我们的身体,不一会便满头满脸全挂满了黄豆大小的汗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腰逐渐酸痛直不起来了,这除了缺少平时的劳动锻炼外,与打球扭伤过腰也有关系。虽然客观上困难重重,但主观上我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持劳动至中午。但这只是刚开始,“三夏”劳动的时间还很长,何况今后有数不胜数的农业劳动在等着我们。所以我必须在劳动中逐步锻炼自己,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前进。
! @% v: G8 c/ w6 n7 q0 }* e   中午我和另外三位同学被分配去扛饭桶,李晓明和我搭档,这工作比较吃力,特别是下雨天走田埂路要有点本事。但我们表示决不辜负同学们的委托,一定不出差错完成任务,让大家吃好吃饱更好地劳动。
$ M$ E3 f/ c; f! _$ J- u   午睡时,外面小孩吵闹睡不着觉,结果还是李滨生想出一个办法,即将他们组织起来派专人负责,给他们看小人书,效果很好。今后还可以讲故事,组织其他活动。( k- U  Q3 D8 t' a/ V" u, r6 [
   下午劳动照样是捡麦穗、搬麦子等,由于自己下决心,越疲劳越是要坚持,因此越干越感到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傍晚收工,照样我们四人去扛饭桶。
6 X+ |/ D% M3 Q3 h7 U   晚上听生产大队长介绍,他说我们所在的第二生产小队规模较大,共有五十多户人家,三百多亩地。同时成分也很好,只有一家富农,其他除几户上中农外,都是贫下中农。这对我们来说,正好可以多为贫下中农服务,也可以多向贫下中农学习。我暗下决心,不能放弃这次好机会,努力学习培养自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为了隔天更好地劳动,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我和李滨生商量讨论了明天的劳动服务计划。
& K2 s7 f6 v1 o/ X5 w   (这好像是我们进上中第一次参加“三夏”劳动,李晓明还记得我俩扛饭桶吗?李滨生“小孩王”是这时候“当”上的,想想真有趣。)  U' C  m) m  r2 h" n

' J# ^5 H$ U8 { $ j* v9 d9 I# V  i

2 O' I- s  K+ s 上中日记(十四)1 x0 Z6 w$ T/ [2 N; Q( M& y
                       1965年6月9日 星期三气候晴
  t& p) g0 f' |' I9 j   上午劳动在黄浦江滩涂割稻,旁边就是浪涛滚滚的黄浦江。由于大家的劳动干劲都很足,因此一上午就基本上将大块田地的麦子割完了。在劳动间隙休息时,我眼望大江,心胸无限宽广,因为祖国的大好江山实在引人入胜,太让人感到自豪了。午后劳动捆麦子,由于我力气较大,所以被分配抛麦束、堆麦垛。起初由于麦垛低,因此不感到吃力,后来麦垛越堆越高,抛起来就越来越困难了,有时甚至一连抛二、三次才到位。老农几次叫我休息或换人,都被我拒绝了。我想人在最累的时候,也是最能锻炼人的时候,咬咬牙坚持住就是胜利。由于晚上要回学校看电影,因此劳动到下午四点一刻就结束了。但是麦子还没堆完,因而我和几位同学留下来一直干到五点半,才将麦子全部垛好。这样我们时间虽然紧了些,但心里却无限兴奋,总算为贫下中农作出了一些贡献。这里还要提一点,那就是贫下中农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当他们知道我们看电影可能来不及时,主动借自行车给我们。后来虽然没用上,但他们助人为乐的心意,很使我们感动。# U: ^% j. K% O7 I
   今天学校组织放映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部影片反映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英勇的苏联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故事。从电影里可以看出,希特勒等反动派嚣张一时、貌似强大,但终究是只纸老虎,逃不出失败的命运。在回农村的路上,听说周坤元老师劳动一结束,就要去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们感到很惋惜,舍不得这么好的班主任离去。还不知道谁来做我们的班主任呢!
$ w7 x% }1 `6 V4 N
. E5 T5 m# ~0 ]; x3 `
* V* j2 P: w. T5 c
9 O; N" ]& ~4 p6 K. }上中日记(十五)
* |7 z" y( o# e- \7 d$ e                     1965年7月12日星期一气候晴7 J7 m' d& t- E' `9 N6 c
   军事夏令营开始了,清晨四点三刻起身,随即便进行救护训练。一会儿功夫,我们浑身上下被搞得一塌糊涂、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明白战前的刻苦训练,就能使战时少流一滴血,以便更好地打击敌人。2 R$ M, V3 h4 |9 S
   随着紧张而有战备意义的军训结束,又一项政治任务便接踵而来,那就是游泳。游泳场所坐落在绿草如茵、白波粼粼,美妙如画的划船俱乐部。我们一到那儿,就开始执行一对一包教任务。结果由于组织疏散、经验不足、进展缓慢,到头来几乎一无所获。但我没有因此而灰心,相反遵照主席“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导,苦苦思索了一番,终于给我想出一套“妙计”,即带初学者扶一根木头到深水区踩水、浮体。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初学者的胆量,另一方面能迅速练好踩水呼吸,然后教他们游泳技术方便多了。初见成效,我决定明天胆大心细,让更多的人闯一闯。$ e/ R3 D* {# `) v  y. z
   午后,最吃劲的挖砖石劳动开始了。一开始由于大家的劳动干劲十足,所以进度很快。慢慢地,随着越来越猛的烈日高照和体内汗水的流失,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头脑发晕。但是我脑中的念头是: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于是便去喝了一通盐开水,坚持挖下去。
1 L1 d- _0 q8 B3 E( N5 ]7 w" P% P" v9 Q   一天的军训、游泳、劳动结束了,我感到筋疲力尽、浑身乏力,但是我内心很高兴,因为第一天总算坚持下来了,胜利就在前面。2 w7 |& d! n( G- R9 \
   (军训夏令营一周,由解放军带教,营长、教导员训话,以学救护、游泳、劳动、操练为主,全班一致行动,大家还记得吗?)
$ z) e& S, l6 k' n ' Q' N" e- {) G" S" T0 ^5 W( r
5 A& n; s. h7 P3 n; ]0 M

5 r( m3 i2 J* R! O% y/ Z上中日记(十六)% I+ _0 D6 I: f/ E% C7 w
                  1965年7月14日 星期三 气候晴
5 u5 n$ l( K! I: y& b& C) `5 v   听说今天要我去带教女同学游泳,我感到很不自在,同时怕不能胜任。因为划船俱乐部池内水浑浊,根本看不清动作,男同学没关系互相摸摸就有数了,但女同学就糟了。有了这种想法,带教从一开始就没有进展,弄得双方都不大高兴。我生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学校,由于心烦意乱什么事都不想做。中午休息,我随手翻开《为人民服务》,主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有若“清凉油”般,抹得我脑袋瓜子豁然开朗,早先的烦恼全被抛到九霄云外。我想既然游泳是一项政治任务,而我们大家都是来干革命的,那为什么不能打消顾虑、齐心协力练好本领呢!因此我下定决心在明天的带教游泳中,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 K* B8 J/ x( U1 [
   思想通了,心情也开朗了,下午劳动干劲也就足了。由于两天劳动,体力技能的基础打好了,所以今天就不感到累了。我一鼓作气挖着,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抗着,石块泥土清理结束仍感到不过瘾。在劳动间隙,我们吃到了学校送来的冰冻盐汽水和番茄,对于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只有以超额完成劳动任务来报答。
4 @- ~) c$ G1 v: \6 j+ }   晚上看电影《在烈火中永生》,影片中江姐、许云峰等英雄人物的形象,他们那种舍己为人、抛头颅、洒鲜血的大无畏革命气概,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
3 ?, s1 Q# R9 k) Z2 a7 Z, W; V' O   由于明天清晨要劳动,接下来军训、游泳,于是大家便早早睡了。/ `6 g8 b: V1 ]4 {4 k! G) I

8 U  ^- I* b0 e6 T# f
: t' s% V- W- o5 H& r  d
) r2 t9 c: E, d% r- D' M0 P2 }上中日记(四)
: {0 r. s% z: P- f, o                            1965年8月8日星期日气候阴
+ }+ D: f' b: E0 w   朝霞初晨,晨曦微露。我们四人潘章立、李宾生、邓小华和我,披着阵阵薄雾、踩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朝宝山滨海游泳场飞驶而去。! p7 r4 m' R' e0 E4 |3 V: w2 z
   沿路只见一大块一大块碧绿似海的毛豆地,以及烟囱林立的大型工厂,再就是一群群红光满面走向工厂的工人和早出晚归耕作田间的农民。总之到处充满了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展示了新的一天的开始。
( t4 ?$ S1 @: b/ ^3 ~   八时许,我们进入宝山公园,园内东北方向便是游泳场。一进场内,首先出现在你面前的便是两大间现代化的更衣室,室内共可容纳三、四千人换衣、寄放、淋浴,真是一应俱全、称心如意。这一切都说明了党和国家为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为大力推广游泳运动,并适合于当前的形势,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 T% K8 c8 h3 [# m* J4 j- G   从淋浴室走出,沿着奇曲的水泥路走到尽头,便是宽广的游泳场了。这伸长三、四百米,横跨五、六百米的广阔江面,座落在长江出海口,因而展眼望去,三面都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波浪随着此起彼伏的海面,冲击着岩石垛成的堤岸,发出了一阵阵“嘶…嘶…”的咆哮声,使人听得有些胆战心惊。但是一群群响应毛主席“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号召的男女老少,却毫无惧色地在白波潾潾的海里挥臂猛进,有如出水的蛟龙一般。“你们看,多快呀!”突然我身旁的人嚷了起来,我沿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排年轻小伙子正生龙活虎地挥臂,乘风破浪有若一队“浪里白条”。我情不自禁地搓搓手,朝海边奔去。海岸边是一群初学者,他们正怯生生地划动着笨拙的手臂缓慢挪动,但是每一张严肃而坚毅的脸,似乎有一种学不会誓不罢休的神态。我被这片热烈的场面所感动,耳边似乎再也听不到波浪的嘶叫声和呼呼的风声,听到的只是“到革命的大风大浪中去锻炼”的召唤声。我们四人再也待不住了,一头钻进滚滚的浪涛中。* ~3 H* e- S2 s8 G& K) f
   当夕阳西射的时候,我们带着胜利者的欢笑,再一次跨上了自行车。这时我们的身体是疲乏的,但心情是舒畅的,是经过磨练的感觉。
* G4 g( W/ A' ~, \- b( Q$ s9 \, A* j                            (暑假活动,不知潘、李、邓还记得不?)
- n6 P3 Z/ E& Z- l+ J4 }
" r  }% H$ m) k) s4 | 0 G( {  k: b0 {8 W- C( g1 k4 h& H$ f

) u& X" t0 p* D8 `& p7 U上中日记(十七)2 F2 w5 b6 z( f6 m
                  1965年9月4日 星期六 气候晴转阴( L. \! r. q+ D, g9 X( V
   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异常兴奋的、更是自豪的。其兴奋在于自己为之出过汗、流过血,现在为自己服务了;其自豪在于它同样也在为别人服务。我正是带着这种错综复杂的兴奋和自豪感,踏进学校新开张的游泳池的。站在游泳池边,我对微微起伏的水波及生龙活虎的游泳者凝视着,脑中油然而生出现了一幅幅动人的场面。那是一群汗流浃背的男同学,正热火朝天地在这块当时的荒地上,挥动着铁镐、铁铲挖着土,扛着竹筐、柳条筐运着土。而另一场面是一群干劲冲天的女同学,她们挥舞着铁榔头,在尘埃飞扬中敲得砖块粉身碎骨、堆成山。还有一长蛇形的男女队列,他们在搬运碎砖、水泥,大家忙得连鼻尖上的汗珠也来不及擦一下。真是劳者必有其得,往日的辛勤劳动,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成果——游泳池。让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发挥出它应尽的责任吧!也让劳动成果的创造者,永葆激情开创美好的未来!3 y8 X1 g6 h% j4 F; Q
   (学校游泳池是当年全校同学劳动的成果,这是不争的事实。男女同学的分工,和忘我劳动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而后,我们班级对游泳池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管理、救生员、教练员一些同学都当过。所以,对上中游泳池,我们班同学应该更有感情。大家还记得吗?)
+ T$ d. I; F  b5 |) l0 I
' T6 [9 E* R: d0 z / d, C0 n8 V* e/ a& F
建造上中游泳池,是我们应届上中男女学生当年参加的一项大型土建工程,为此后的上中学子创造了又一个强身健体的场所。1965年暑假至开学期间,在炎炎烈日下同学们挥汗如雨拼命挖土、抬筐、碎石的劳动情景犹在眼前。游泳池造好后,每当盛夏季节,望着那湛蓝湛蓝、碧波粼粼的池水,听着那知了们在梧桐树上的一声声歌唱,看着钱大栋、邓小华等游泳健儿们劈波斩浪,更是让我们难以忘怀。文革中有一段时间,我班许多同学包括钱大栋、邓小华、潘凤鸣、我、奚建松、史员生、王贵宝、石定栩、任玉良、倪建民、薛经国、董建树、王惠丰等同学,都义务担任游泳池的管理人员,其中钱大栋、邓小华、潘凤鸣等几位游泳高手还担任救生员呢!(赵雷琪)8 F. K5 p/ z9 Y
2013-12-10  13:53/ T3 ^  C8 R6 ?* G+ C
回复(0)1 C" f+ R8 o9 a7 s
一叶知秋
) J% \& B( _0 t  _ $ K: @! z) E* Z" M1 p

* k, [7 x7 B( ]+ c$ }% ~) M- p7 ]8 ~在上中建造游泳池的事,我没有忘,但是那些场面和细节却已模糊了。看了大栋日记的描述,好像是回到了当年。我能记得的是,参加过救生员的培训,学会了侧泳。也有过穿着宽大的外衣武装泅渡的训练。年纪老了,往事记不住了。
, |9 D, m. H7 y& @5 O! [  O2013-12-10  14:37) G0 a7 g( e, \
回复(0)$ z0 @$ L% Y. g- ]& x
老雕3 o7 h/ L4 a7 H" O0 x  Y) p3 B
+ c4 T+ ^+ B8 [
2 j  H- d8 B: \4 b, k  F
记得啊,而且在那时成立了上中民兵团。亲手建造上中游泳池,很骄傲。有了大棟的日记,具体的时间度有了。6班除了赵雷琪,钱大栋也是一朵奇葩。* Z3 w/ Q) \# y8 o9 o
2013-12-10  22:055 d( a: h  ^- t2 a
回复(0)
" t* v% _  r) J- P! H" S新浪网友& a: V; e0 Q0 y
上中于1965年暑假期间动员组织学生开始建造游泳池。那时,65届的初三、高三学生均已毕业参加高中升学考和高考,已离开上中,他们就不参加劳动了;而初一、初二的学生身体比较单薄,高一的学生又进校不久。所以,高二学生就是建造游泳池的生力军了。我们高二(6)班更是其中的主力军。(赵雷琪)& p. @$ b' C, h; M! d
2013-12-11  08:448 X/ y8 Y: e9 Q& S
回复(0)7 b" _# v3 u2 ?8 y5 o" h
新浪网友
3 c0 O* |2 F; ?' |我班还有许多同学担任过游泳池的义务管理员,包括章柏林、李滨生、潘章立、何行烈、李康琪等,而且章柏林、李滨生好像也担任过救生员的。(赵雷琪)1 i; U# B$ R$ Q8 ^, c- M7 m
2013-12-11  08:50
: n$ O5 s2 i- }) r回复(0)! o1 b$ f. r, H3 O2 a
难忘上中: k5 L: u2 g$ j* G0 ^
赵雷琪的记性就是好,这一连串的名字,现在回想起来隐隐约约浮现在目,应该没有多大出落。前几天与倪建民通电话,他还说道:当年担任救生员,中午休息睡游泳池水泥地上,可能也是造成他得风湿病的因素之一。可见大家对修建、管理游泳池记忆犹新。(大栋)
- [$ Q8 k8 [1 N/ ^2013-12-11  11:51
' g, I( P/ h1 h" y- X# ^回复(0)% [3 G7 e( \$ K  j) [4 s
一叶知秋2 y/ l" x- E, F8 Y. Y* w
5 z  q7 z; }8 n# D
& r/ y& \( d, X4 Q+ U- J
我想起了,那游泳池是用白水泥做面子,并不是如今普遍用的白瓷砖贴面。不知道记错了没有。
- l/ K' @+ j" }6 h! C% ?) F( R2013-12-11  13:12
( @8 e) `- b! R9 V4 x0 W# S+ b  H  {5 }回复(0)( t% |; d7 e2 s
新浪网友
: _9 {0 t- Y. N  r* g9 F# K 5 D3 H" H; G3 t5 P" U$ y9 d
6 \4 ]0 F& A5 O: \
沈秋飞记得对的,游泳池的池底、池壁、池面,全部是用的白水泥(当时,白水泥是很难弄到的)。游泳池长25米,宽15米,最浅1.2米,最深处我记得大约是2.4或2.5米。我班倪建民的游泳水平也很高,也担任过救生员。薛经国腿脚不好,也参与了管理工作,在外面收收门票、帮助照应什么的。管理工作包括开关门、打扫更衣室、冲洗游泳池周边、收门票、救生等等。文革中的大热天,由于从下午3、4点钟开始,到傍晚甚至到晚上,游泳池要开好几场,对学生、教职员工及家属都开放,有一段时间附近长桥居民、华明救护车厂职工也来游泳,所以管理工作很吃重的。不过,随着68年9月份以后大家都先后离开上中走南闯北去了,这样的情景就不见了,这段历史也就告一段落了。(赵雷琪)( _4 k/ E8 ]6 s' }4 }% C

6 J  h9 v' \, D* |( S
& |! [, m6 F0 i+ A) }" @# k 6 {9 T3 N( b. W" z0 y* N" {$ N
上中日记(十八)
! x6 c, H+ O' n& E+ G4 r                  1965年9月17日 星期五 气候晴/ r' P  h; k# t) D, B: M
   工业劳动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而操纵机器更是我意想不到的。因此,当我走进学校小工厂听着轰隆隆的机器共鸣声,当我怯生生地站在刨床前,就感到非常恐慌,真恨不得远离刨床去干农活。然而刨床的巨大威力及学习技术的渴望缠绕着我,使我舍不得离去。此外更主要的还是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嘱言,给了我勇气、力量和信心。于是,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我便埋头学习技术、操纵机器,使刨床任人摆布、听人使唤。三个钟点的劳动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整理好刨床、清理好铁渣,便离去了。这时我再听着那轰隆隆的机器声,就不再那么恐惧,反之感到这是一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交响曲”,优美动听。* v2 u+ J: ~! V6 {% d$ u
   可喜的很,今天洪善美被批准入团了,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这事不但说明他本人的确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也为少体校篮球队创立了一个先例。我相信将有更多的队员会跟上,其中就有我班的邓小华。
* w' |0 G0 }8 _$ O' S, ?" a! U0 I   (学校小工厂劳动,也是上中的特色,同学们不会忘记吧?学工学农,培养动手能力,受益一辈子。)' y0 x8 i* _; g1 _/ w0 X7 K2 s) U6 \( {( N
9 t/ |4 i5 f( M4 k0 ^

3 h( q8 R7 t( r7 k' R4 L5 O
  F2 Z! U& [8 h+ j. @. R上中日记(十九)" w5 Z& J; @# k7 z
                  1965年9月27日星期一 气候阴雨) n: a1 E, U" F* t3 ]
   今天我们班少体校三位男同学,加上班里另两位体育同仁,抽空练习了国庆联欢节目《毛主席语录板》。在练习时,大家兴致高涨、干劲冲天,纷纷表示一定要把这次联欢会开好,绝不辜负全班同学对我们体育“粗人”的期望。从这次练习的自始至终,油然而生使我想起班级新任文娱委员刘巧英。自她担职后,处处都积极带头,把文娱活动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甚至普及到我们体育老大粗身上。除她之外,象福利委员奚建松也是满腔热情,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班级同学服务。0 x8 J3 a+ v: [0 w- K
   (文娱委员刘巧英,福利委员奚建松,历史记载不会错。当时两位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肯定,也是千真万确的。看了日记,勾起回忆,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8 O: y$ x* ?. }2 w+ c0 v : g' A" h; I5 y9 p+ T$ L( ^- [

6 Y7 `; s8 L2 C( \/ H
; b: N* i2 J: P1 v一叶知秋# f! }" [0 M7 F1 R
是日记忠实地记载了被遗忘的往事,每一件都让我们想起青纯的年华。感谢大栋同学。
) ?' d( E. U, s5 D9 u1 J! b2013-12-17  12:34
/ d$ W& r9 g% G, K& S% u/ ?3 B举报分享回复(0). \: E# g8 L8 D6 T1 a) ?* S' t
新浪网友0 |) L/ R0 @( U
关于我班曾经排练与表演过的文艺节目,我在今年8.25 和 9.5发送到班博上的两篇回忆文章里,列出了十几个节目的清单以及参加表演同学的名单,看来还有遗漏,把大栋他们的男生表演唱《毛主席语录板》漏了。这首歌的曲子与主要歌词我还记得,共有5段。大栋讲的另外两个同学,我记得好像是李晓明、李滨生,不知对否。我在8.25的文章里提到:“刘巧英在排练中很热情,很起劲,因为她当时是个新团员,而且在班级里还担任了一定的工作,谁排练不认真,她要说的。”可见与她担任班级文娱委员的大栋日记记载是一致的。当然,奚建松这位福利委员也是位新团员,对班级工作也是非常起劲的。我班的文艺活跃分子其实真的是挺多的。(赵雷琪)
1 @$ d' X7 t" g2013-12-17  12:52
+ T8 o% }5 d. g! ^. J回复(0)4 h# \5 U& U7 r) @  W5 g5 ~
难忘上中3 J' [" U+ A9 `& i( I) S
还是赵雷琪的记性好,曲子歌词我是一点也不记得了,你说另两位是李晓明、李滨生,现在回想到依稀有点印象,不知他们两位能记起来吗?(大栋)
  K- a: R: q6 D+ ~& ?( e( M- f2013-12-17  13:22% b6 G' }) K% z
回复(0)$ J0 k! c& q" v8 N! Y& v0 l
难忘上中. Y) [: f$ Z3 Y* i
0 O" W+ X! a- H# [6 T2 W

2 f& K" U* l2 |0 E, v大栋日记中的男生5人小组唱《毛主席语录板》,共5段,每人一段。歌词较长,我还依稀记得一些。现将能回忆起的写下来。
% i* D' |7 r1 A* U
8 U% w  X) H: Z- R " {* i% P% j( p) l3 d
一、
/ L& w: e: [! B6 J0 X9 G+ A. N
9 K, x2 i! i: i* Q ' W. p# w! a7 b  \; c3 f+ ^: j- X* T& V
参加解放军,来到了咱们班,
9 a- N0 \* z& x0 h7 v, B% M
! E4 W5 G- U9 ^* H6 A+ a& _
$ `; @1 j1 g" E7 s* f- C  U/ ~  Y# n第一个知心的朋友,就是那个语录板。$ D6 P* u8 }( U9 f6 Z8 o! l3 v0 A
# z/ @/ ]( L0 S; v, ^8 ]6 _9 Y

' P8 s/ o1 N  A9 r∙∙∙∙∙∙∙∙∙∙∙∙∙∙∙∙∙∙
6 _: i& O- U' @: r4 u1 F+ o% ~; ?
# _; F. m8 }- M7 n
7 T; r. d4 [/ c( K) K二、
/ x5 ^+ z1 I# D
5 d  d2 Q: H0 Q% `2 u9 u; q4 f/ ^2 u 2 O1 h( h( P& k# K3 t, e1 n* f9 h, `& t
(唱): 我原想入伍后,当一个驾驶员,
# J1 b5 V: O! ]0 ?: ^
! b+ s; p1 }; J# @. s
& ^% s; |+ z' h% T( M( O4 p. q(白): 哪晓得当步兵,  G0 W/ q! r3 p$ `3 W; F
$ h% h! W, j0 ~) n( y5 J

8 E3 h/ M/ e2 z5 @$ S  E(唱): 整天拉枪栓。/ Y2 v5 w3 V% r. h" a
* L2 p! K6 Y  o) t$ W# K
5 \' \: ?0 R! l) N8 L' H# @( }
可惜我满肚子的文化水儿没处用啊,
, @/ A7 m; D4 V) I5 |, X - D, E7 t4 \0 v3 G* l

. E9 c/ o* X; y# W3 W 板凳子呀白白坐了十来个年。
/ b- \5 E  @, z, K6 o/ V 7 c+ j3 k# v! ]& L$ @: j  p% F2 \  K3 b

) i/ u2 z  k) U/ y( ~' Q3 x; C 这真是高射炮打蚊子,不呀么不合算。
& _# Q5 t: M6 e7 p! A: K& Q
$ y! K& [& E" x7 `0 G
( {  o" w/ t" w' t: d& [& i9 @  U    (白): 指导员,你让我当技术兵吧,我保证干好。
& J7 i0 ?1 w$ J/ T2 F- [! ]
- W3 u) I' M6 @) _6 y+ o* I
! `! b$ p+ f% n% Z" e1 Q              奥!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毛主席是怎么说的?
1 k# }/ \: t0 C7 \) X3 M3 c; R1 z $ k8 t7 T9 `# V+ w. z
! o5 O# G9 B5 @; u
(唱): 一抬头我看见了主席的语录板:
" `- Y# R0 S, [+ `1 B$ W# M % E$ M7 }( t) M9 W
0 }1 l. G7 v* `+ I' r/ P8 j9 C
(白)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 {) i$ W( X  Q; H9 v, n. D

# W; h. {$ s# t% z
6 s2 ~1 R) N; ?2 P, N1 E(唱): 从此后,把主席教导记在心间,1 V( d" n: l) L$ ~
0 a, Q) g7 Z  g) E
; f+ d! r4 ?/ S2 w
    (白): 联系实际,改造思想,
7 i0 c" g0 o: n/ K; T: U - V& S0 J  N  M4 U
- n2 f! [3 v/ f. ^
(唱): 做一个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1 U! G4 Y& @8 ~: P' ? 7 v/ ~& m8 }- O  V; a
( g& J* k# @6 ]5 ^0 V4 }: n
三、歌词是讲打靶,有几句唱词是这样的:6 t/ {8 Y# l4 G8 L0 s
* _' ^6 X# b+ L; Z, e% X2 a; u7 K

3 t: l5 A7 S7 Q8 J/ R+ ?“我原想,当步兵,技术最简单,
- N* k4 `1 d2 u
: L' ^* ~9 G" H8 n; O' M ) G2 L5 W# m, @, X
  没想到第一次打靶就吃了个大呀么大鸭蛋。
% d8 z! ^$ J. L5 h4 a
+ M. a  L6 T' H( R9 g2 \ + R$ ~! B4 }( G# Q: ]
  靶场上我看见了主席的语录板:, A3 w! Q6 h5 [' R" t* i4 K, h

: S, W0 m# J& E* c1 L" Q8 b+ h
  V% u. [' u# Z2 Z' H* j& k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4 ^! m2 r$ l; N
2 j' B( p' m- p5 f" h& Y& M( c
  y% s# U. Z/ M9 k  从此后把主席教导记在心间,∙∙∙∙∙∙∙∙∙∙∙∙
1 l  V* b4 \! _; e+ S1 B. J ! X! r; N* ]6 ^+ k  [' o" {

! S8 J/ X: P: p4 F5 _. z* v  下定决心,不怕困难,
' Q7 l+ ]- x% m; ^ 勤学又苦练3 Q+ y! M1 C/ u$ Q

$ A! E( H" e! N8 q! E/ K/ z! ^ ! u4 G! ]* Y" k8 K( X/ U
现以第二段为标准,曲调如下:. j/ E# T  m, W. w

' Q- @+ K& R0 K0 z& c: Y8 Y
# ?7 P& O& ^; F  Y$ p! L11563321,55651,5532351。- I& U/ u; P6 G' G- E

/ _- V  W/ N+ K- ~ & }3 T, o& o: T! m
5127765,156112765,
6 D, J6 R5 _% i : D6 ?" V" F/ b" d

; b8 A, N- e' E8 }0 X1 ]56535653523565235,
1 z/ |6 D  |9 W4 \: @0 G9 k8 m
8 B( Z& }. y8 p8 w2 F) e) W - a& s1 [4 e, ^% ^
321,2232165615532351。" T0 I( C3 Y: f0 A: y

; Y/ e& u1 w, u# a' P 0 l6 J7 v5 ~1 k0 m- c( D% u# P3 X
36357765,5532351。
4 P' o7 n1 r# {* E8 V 1 r) j' H. |9 O/ [3 k5 @" f2 w
, W# s( L: t9 C; h
因为没有小节线、节拍、音符记号,所以可能不一定看得清楚。" f! M+ g& d" ^$ h9 K4 f) C
6 c* _$ C- e& o# K9 O' G6 u1 `" P

0 b# M  z) Q& R' {. m(赵雷琪)
) o9 N6 l7 g3 ]) z8 `0 ?2013-12-17  15:57, C5 O4 y/ o. f
回复(0)" J! I* q0 c# K, b1 I' [7 n
老雕
6 b1 K: D8 P5 P! K' g* S1 y
3 u5 a' P$ H  J7 b& k+ ]2 k
' M2 g( k- i/ ]8 Q# b" V  S/ W6 N$ H赵雷琪---奇葩!斯诺登也比不过他。5 k. h, c/ Y' X- T3 t) Q
我想起了刘巧英,她对我最神气活现,高二下她当团支部宣传委员时,就把班文娱委员的工作手册交给我了。她后来叫刘淑华吧?我回上海时去看她,她得意洋洋地走到厂门口,手里挽着脸盆,刚冲好澡,把湿湿的秀发又撸又拂,两米之内都是满满的香气蓬勃飞扬。那幅画面会永远定格在我脑中,因为我那次以后就没有再见到过她。! q9 U$ o+ M) A; G
2013-12-17  23:30! G# X/ O( r2 \# N" r/ T" p: w
回复(0)" f3 U" ]) c2 s0 q* l
新浪网友" L3 S# s& O) H& _6 ^$ F
建松小老弟,去年6月4日我班在马勒公寓聚会时,来了近30位同学,刘巧英也来了,遗憾的是你正好没来,原先的中学校长在家改当幼儿园园长了。不过,以后总会有机会见到刘巧英的。其实,班级里文艺骨干多的是,包括你建松小老弟。说实话,刘巧英对文艺其实不大在行的,有时唱歌也会跑调,但因为她凡事认真,不讲情面,敢于批评,又是新团员,所以请她担任宣传委员,效果也很好。如果你那时不是福利委员的话,我们就举荐你担任宣传或文娱委员了。不过,你即使不担任文娱委员,也照样为班级文娱活动出了大力。你和李晓明的对口词表演——《心在最前哨》,“山在呼,海在啸,革命战士心在最前哨!”那铿锵有力的诗句,那干脆利落的手势,至今还回旋在我的脑海里。(赵雷琪)
9 ~- X: D/ S! Y8 `
; H+ t) f- [1 _
9 B: @' K7 e7 f, w( r 3 m' m  I! Q. {, z* U6 D0 y
上中日记(二十)  r- S2 i' w* \& x2 I
                         1965年11月1日 星期一气候阴
1 s2 p* T" Q& f  q6 {5 R   三秋劳动开始了,我们全体篮球队员,由于要锻炼比赛,所以集中劳动。劳动内容是挖掉全校近百棵枯树、死树,今天是劳动的第一天。# M1 J7 ~! q- i
                          挖     树1 U9 V0 \  T6 N0 ^! E. R
   晴秋的早晨,一阵“哗啦啦……哗啦啦……”的枯树倾倒声,那样沉闷、干脆、而又雄壮,象一颗闪亮的流星从我的心灵中一闪而过。这是一种感人的号声,它报告着新的一天劳动的开始,也报告新中国的学生在革命化、劳动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高歌猛进。* r' a. Q7 ^( i6 }5 a/ C
   我们一行十三人“全副武装”,带着铁镐、铁铲、锯子、斧头、绳子等,在号角声中向枯树、死树开战了。……一棵钻天枯树,在大伙齐心协力地推拉下倾倒了,即刻我们收起工具走向新的阵地。
2 a! ?; |3 y* B% @   路旁几棵钻天白杨树,一直耸入云霄,枝桠稀稀落落,显得没有一丝生气。我们一眼就看出这是几棵枯树,于是放下工具,满怀信心地向它们开战了。瞬间,一棵白杨树旁就围满了人,有的砍树干、有的挖树根、有的爬树套绳,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一会儿功夫,就见树干、树根都砍了近半,根部泥土也挖空了。绳子套牢后,我们一行齐心协力,在劳动号子的伴奏声中,拉绳的拉绳、推树的推树,直至枯树倾倒为止。在拉最后一棵熊腰虎背般粗细的白杨树时,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我们数十人肩背绳索拉树时,由于这半死不活的枯树根部韧性十足,所以被牵制着了,一时拉不断;如果这时一松手,树根重新被泥土覆盖,便前功尽弃。正在这左右为难的时候,只见斜端里窜出三个人,直向树根扑去。他们两人拦腰齐抱树干,一人生龙活虎挥斧,直向树根砍去。只听呯的一声,闪亮的斧光在眼前一晃,齐天高的枯树就在山崩地裂的巨响声中倒地了。“鲁智深下凡显神了!”不知谁高喊道。顿时,大伙不约而同一起欢笑起来,那三位队员竟被逗得捧着肚子、笑弯了腰。
* Q  X- n7 i7 N( C& q   然而,我想“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虽然神通广大、力大无穷,但只是好为人打抱不平,而今日的“鲁智深”却是在革命化、劳动化的道路上,打下扎实的劳动基础,为世界人民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切。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k8 R5 n: k/ T# Q4 b9 _5 g0 A
   (邓小华还记得吗?这是我们脱离班级的一次三秋劳动,篮球队十三个大个子在一起,整天嘻嘻哈哈、互相打闹。): o- n* L* |0 X% C- }
# e( Z% `; p3 m  }, n* h

$ g2 A! V! v* }: T7 S' T( I   K8 s0 C* I. k
上中日记(八)
$ }5 _6 G: ]% S) L1 Q                   1965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气候阴
% b+ J8 f2 u" D+ A. ?, r; z   时事摘要:周恩来、朱德、林彪等国家领导人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题词。
: D0 A2 [3 o- B" ^: C, `- i   周恩来同志的题词是录王杰的诗:“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原把青春献人民。”3 n% T$ U3 q$ e
   朱德同志的题词是:“学习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 N/ _5 _+ v$ S* S3 w% R5 W2 `   林彪同志的题词是:“向王杰同志学习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一心一意为革命。”$ {; T* {5 p$ A. @3 X
   我班女生找我谈话,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但今天竟然发生了。
) u6 b& t1 r  `" ~   下午班级小组比赛军事项目结束后,沈秋飞同学找我谈了半个小时。她在谈吐中,对我提出了一系列的批评。如团员以身作则不够,团员的战斗力没有发挥,思想工作做得不到家等等。同时她也对我提出了希望,即多找同学谈谈心。这样有助于班级、别人,也有助于自己:发挥团员的战斗作用,在任何地方都必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等。我思索后,感到自己是有以上所说的缺点,特别严重的是入了团,可暂停一下的错误思想。我决心好好学习王杰同志,改掉这些缺点,同时也希望沈秋飞同学今后不断对我提出批评。这次谈话还给我一点启示,即互相谈心能促使进步。
8 j8 \/ O- R& |; H   (沈秋飞同学不知还记得这次谈话吗?48年过去了,翻日记才依稀有那么点记忆。同学间的真诚难得呀!)  G/ G* j5 x% O  p
( V5 c. O' \! ?" d

: i0 S5 E) h7 o8 R* N2 H
9 p0 O6 x& U6 q老雕+ X+ t# {9 f2 ^; e: z9 a" ^
难得。: G2 z7 d2 H2 }# S# ~& p+ K! W
2013-10-22  19:02
# N3 N, ?. b3 t$ g) |6 c回复(1)
, W" M" V1 x; n! B5 |( j9 m一叶知秋
% z4 j$ i: {6 w& q% e
4 C8 I- F: @; L5 _5 g. E# e9 P8 n: L
# v0 k5 Y' I& y1 x      说实话,我真记不清当时谈话的细节,就连时间和地点,走着聊的,还是坐着聊的,都难以想起。但是我还是坚信这是真的。因为日记是最真实的记载,感谢日记吧!/ o3 N; d0 r3 d6 ^
     找同学谈思想是上中的风气。当时校团委提出要求:校内开展谈心活动,团委委员要带头找团员谈心。我被赶着鸭子上架。看的出讲的也都是些空洞的教条。那些批评也好,希望也好,按在谁的身上都错不了。回头再看是有点可笑。可喜的是,那个时代没有假话。
  ?  v- v- a2 W  N! D7 z     大栋性格随和,又是我的同桌,选择你作为我自身的一次锻炼会有安全感。. r1 z0 s! ]" Y3 r8 h1 @

( l3 B. f  T' o! ]# X1 K$ }1 U2013-10-23  11:05$ C$ ]: q8 B3 _2 o6 k4 u9 r
回复(0)
* Z5 G0 `  L$ Z7 V- t6 h老雕3 C& \6 J: z' a. A6 X  b
王忠浩找我谈心,感觉最舒服。6 U! B( U+ H( A/ A
李晓明找我谈心,感觉要去印巴当苦行僧。4 i* d6 B$ I3 s# y
贺网兴找我谈心,感觉会跟他私奔,哈哈。2 O' b$ O4 u9 K
------不敢再写下去了,呵呵。0 `! E! l) A" g! f( [0 s; T1 [- R
2013-10-23  21:03# O; u( _8 T; m
回复(0)
9 l- y, K9 o% @7 _+ @难忘上中' u8 @: k1 o& Q0 ~8 ]" i( ^7 o! d
: b2 F. q9 K! n, S6 B( m
$ a/ I8 h+ k8 x# J+ J. ~* C
    记得王贵宝在“高二(6)班轶事” 其九 “组织委员的无奈”中有形象的描述:“在支部雄心勃勃的“团员班”的目标下,亦或是组织安排,亦或是自告奋勇,组织委员亲自与本人结成帮教对子。自此,团章团规时时见诸于本人眼前,萦绕于本人耳畔。然本人愚钝,一年有余,难见硕果,及至文革,“春雷”响起,最终也只得无奈作罢。”    印象中的“谈心”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而带着鲜明的色彩,更像是一种履行公事。(邢)1 @' ~% l& }  M  B: V( K

* y6 u  V, b7 f9 x+ e$ Z
' Y$ u* G' ~7 }
" J# o' Z3 h4 \1 M7 W2 N上中日记(二十一)
, w; O  L7 q. A$ b) d  L                 1965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气候晴转阴
- ?- ?2 c' \2 w  \# y, T5 t: S   我班政治辅导员朱浩兴老师,召集我们六七个同学开了关于《谈谈学王杰后感》的座谈会。会上我谈了自己的学习收获:王杰同志改造思想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参加政治学习和活动,他学习时事、毛选,了解形势和真理。而他学习中最大的特点是,将当前的形势、毛泽东思想,联系到自己的任务、工作、学习、练兵、劳动中去,落实到行动,从而使自己革命的方向更明确、动力更足。我以前学习毛选、学习形势,与自己学习文化、工作、劳动、锻炼,从没联系过。所以政治学习只得到点理论知识,而学习文化、劳动、锻炼、工作,则方向不明、动力不足、糊里糊涂。学了王杰后,我便督促自己学习政治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例如,学了毛选《为人民服务》,主席说:“碰到困难时,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便结合到自己的锻炼、学习,果然有效,克服困难的信心油然而生。学了毛选《改造我们的学习》,主席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我便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就是这幅对联的生动写照,于是有了踏踏实实学习的动力。此外,学了形势、时事,更清楚地了解世界上仍有三分之二人口过着痛苦的生活,了解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真面貌,了解革命大旗有待我们去接、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有待我们去解放。因此对于当前学习的意义、目的更明确了,动力也更足了。
" J9 d) ^& H6 H3 O# n& Y   现将发言内容记录在案,督促自己按自己所言去做,一定要使自己的所言落到所行,所行符合所言。
* k5 V# v$ h6 h) v& F0 s; N   (朱浩兴辅导员,我怎么记不起来了,我只有史耘老师印象深刻。那时学生的思想就是这么纯真,思想交锋如此激烈,不过对自己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e, }1 K$ A* r8 j  Z , Q9 y; m/ g( y3 e+ k+ n

$ m" h0 n& T9 {5 q0 M- d8 k . \6 r; Z2 T! c2 V  u5 Y/ O
难忘上中, _# J1 x8 j6 r9 l' @/ }- U2 M

* c) I0 I; U. \# f( k. j2 L 3 V3 W; Q$ [7 q* E) Q* u# G3 a6 \
朱浩兴老师给我们班讲授过哲学课,但其形象,我已经不记得了。(余明)& o4 }* m3 U3 {5 o* D  i: v
2013-12-23  11:48
4 h! |% N2 x5 s6 E( P" p" R回复(0)( c& M9 F6 `. E0 \; V2 z
难忘上中; E2 q+ P+ K! {6 t4 f
我记忆中的朱浩兴老师:个子不高、肤色黝黑、戴眼镜,操一口浓重的上海农村本地口音,喜欢写毛笔字。曾为我班墙报题字——前线。记得某次哲学课,余明同学还与他PK呢!呵呵......3 {; c% |8 J$ R2 d, o1 j, C
2013-12-23  12:09! C4 x7 G8 b( O9 M
回复(0)
' n  M! E; X0 _0 P; x2 Y新浪网友9 f3 e1 N8 a' |# L2 k
朱浩兴与史耘都曾是我们的政治辅导员,朱浩兴还兼任我们的哲学课(政治课)老师。 不过老实讲,他的教学水平并不怎么样。讲到《矛盾论》中关于对“矛盾”的理解时,经常在黑板上画一只大饼,点上十几粒芝麻,中间再画上一条竖杠,把大饼分成两部分;然后指着这两部分对学生们说:这就是矛盾的两个部分、两个方面。我班不少同学都自学过许多马列毛专著,好钻研,好辩论,经常下课后还与他探讨哲学方面的问题,包括老余明、章柏林、程华清、史员生等同学;也有诚心与他调侃的,包括李滨生、杭伟、奚建松等同学,他们会指着大饼说:“朱老师,不能这样理解矛盾的。”当然,那时的哲学课确实枯燥无味,老师比较难讲,但我们学生也不大买账。(赵雷琪)
/ y7 ?3 P4 h" \8 m2013-12-23  13:322 q/ G, Z  f$ [) T+ K7 N
回复(0)0 @7 S2 \: t' w3 ?" g% z
一叶知秋
4 T# b; u6 T, l" m , `, F: x" C# H& Z2 Y& X: u
' O7 p: L8 H. a" F
我还隐约记得这位政治老师朱浩兴(名字是读了这篇日记才有记忆的)。印象较深的还是他那堂讲“矛盾”和“矛盾的两个方面”,还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这些看似枯燥之极的内容。画在黑板上那一个个大圈小圈,我还有记忆。老师的讲课确实有失吸引力。不过在领会了其中的哲学意义后,我还曾在上大学的考试中,运用过该哲学分析法,分析答题。# B9 S7 g9 {( ^; E$ Y+ b
2013-12-23  15:12) }1 S- R4 o' o, Y; n
回复(0)* S( v: L: @) Q: ^' a! B
老雕
/ h4 H  z6 |% o9 {6 W9 x
9 Z$ X8 j% r" U$ I1 C( M
/ K, B3 O4 K! K* c记得朱浩兴,还记得王冠伦,我记得这两位,因为当时觉得他们最好玩,是我大不敬,小少不懂事。呵呵,不过想想还会笑。6 [' N! K/ F; ^, Z4 g
2013-12-23  23:47
% o$ m% r. X0 F- I回复(0)
& c* D+ W, F, V3 v. y. z% V2 [难忘上中
7 k1 J8 u$ P' M- b) A3 }# d记得女同学中经常在政治课上跳出来的还有许墨华。印象最深的还数周坤元老师,我班的第一任班主任,本人又是数学科代表,“一沓里过去”的标志性授课语,浓浓的常州普通话十分经典;“啥体哭!哭点啥?哭哭耍耍!…”的《三角》记忆口诀,也在日后的教学中借鉴过。(邢)% s6 s0 L2 o* m4 l
2013-12-24  10:04
; D5 d; G9 `( j+ u' a# k* H* v回复(0)
% k4 ~+ v  W; r. \' z! D难忘上中  h. ]- z2 Z: U; X$ T2 V$ T" c
友情提示:2014再发可别忘了“选择分类”,21篇“上中日记”基本都代劳了。(邢)
1 \" T, k5 R( l/ L7 f7 _2013-12-24  10:22+ O7 ~- Q# \2 n6 H
回复(0)
. N/ r5 o3 U+ A0 |5 c难忘上中
  g3 a" z/ c* w8 C1 H老同学,你就代劳吧,我到现在还不会分类。脑子不行了,你看朱浩兴老师,自己日记上明明写着,却已忘得精光。同学们指点,我才勉强记起划圆圈,中间一条杠,俗称大饼夹油条。(大栋)' `  ~) C$ i. ~( D& M" {
5 C3 G8 r* x8 O7 ^7 h5 t9 m# M* Z

; s3 b" g5 X, r! R ) g: U+ y" k: D/ w& u- B- j
上中日记(二十二)
! `9 i+ S3 Z4 T5 L+ q4 y                 1965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气候阴! G3 d4 x  }5 `4 @' _
   为了准备明天学校民兵团比武大会的横幅,我们几位同学与李宾生一道忙了一个多小时。在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李宾生同学满腔热忱、乐于助人的态度,同时也看到了邓小华同学积极要求上进的表现。他们俩,一个是已发入团志愿书的准团员,一个是正积极争取入团的积极分子,他们的冲天干劲和模范带头作用,是值得我这个团员学习的。
2 X+ R, x' R+ v$ i" r4 I! e , |# {  l  U) ?3 h% C6 {+ o
               1965年12月29日 星期三 气候晴' V& K1 l6 t! J. {5 Q! f: y
   今天是学校民兵团比武大会闭幕式,会上高三(5)班表演了集体刺杀,他们队列整齐、动作迅速、杀声震天、技术熟练,让人看了油然而生,有股子“兵”的风范。我看了他们的表演,对比一下咱们班,感到差距的确很大。我们几位知己暗自嘀咕:必须抓紧时间苦练本领、迎头赶上,准备随时上战场。
, {2 @8 @* t- s$ V- d4 B, v   中午,我将与潘章立统一的关于帮助邓小华进步的意见,找时间同李康琪谈了一下,同时也将自己近来的思想情况汇报了。他肯定了我们所做的工作,也跟我指出了不足之处,并表示今后多帮助我们,即多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让我们少体校的几位同学共同提高。
8 T% s4 M+ J: K   (李宾生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在好些地方,在我的日记里经常有记载,并且他和我们少体校几位玩在一起,大家混得很熟。李康琪应该是团支部书记,所以要向他汇报工作、思想。我是少体校篮球队的团组织负责人,所以帮助邓小华入团,便成了当仁不让。潘章立是团员,又在少体校,所以我俩站同一战线。)
7 W' Z8 s; ]# e2 m0 Y : b( ]- D+ [9 ^1 @3 X* W! N
* L$ x# k/ {" w" M1 s8 X9 g7 ?

% p6 d2 [* j! ]) R2 z* o上中日记(二十三)
7 M" }# Y1 l0 \& W& L                   1966年1月16日 星期日 气候阴* w8 o% \( b% g" }: E( g0 M
   今天我校少体校篮球队、乒乓球队,赴上海汽轮机厂参观、访问,并展开友谊比赛。在参观、访问中,我们看到由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奋发图强敢超世界水平创造的二千二马力的高精度柴油机,以及六千千瓦的内汽轮发电机。同时,我们也很幸运地听取了工人同志的精彩介绍。他说:在炎热的三伏天,工人们如何衣服内裹着冷水管坚持工作;在碰到技术、工作上的困难时,又如何不分昼夜刻苦钻研,攻克一个又一个壁垒,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我们问起他,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样做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毛泽东思想,是“二论”指引了方向;是为无产阶级争光,是赶超世界高水平的强烈愿望、信心,给我们力量。我听了很受感动,同时也感到惭愧。因为工人阶级为了革命,敢于牺牲、流血流汗、献出自己的一切,而我却连最起码的学习任务也没好好完成。怎么办?只有重整旗鼓、踏踏实实从头做起。
+ v2 |7 e  Q5 c$ `% X* z" R1 X   (少体校乒乓球队经常同篮球队一起活动、劳动,潘章立、许墨华、乒乓小可爱,你们应该有所记忆。真如乒乓小可爱所说,在校劳动挖树运树,现在回想咱们篮球队与乒乓队是分开干有所竞争。)
* C- f! D& p% N; w7 J
4 L' M2 G8 @6 h' \  s+ E" L% J
' u. {/ P* L! T4 X- E/ u0 O" s 上中日记(二十四)7 w1 _: W0 l5 e: N2 Z1 t, E5 x
                 1966年1月17日 星期一 气候阴雨2 [' w0 O* A, j, F& b( S8 x
   很荣幸,我校请来了留苏归来的老校友,作关于苏联一般情况的专题报告。他讲得很生动,基本上让人了解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变迁、堕落的情况。如私人经营者增多,自由市场普遍,学生学习马虎、一心只想成名成家,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片混乱、人心惶惶等,这一切都体现了苏联正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蜕变。然而历史的巨轮是不允许倒转的,苏联人民和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一定能将现代修正主义者赶下台。这位老校友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在苏联不满政府的现象普遍存在,讽刺领导集团的事件时时出现;各地、各阶层、各领导机构内都有反修的马列主义组织,而反修、反美的游行示威、罢工也经常爆发。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修、反帝的大规模运动,一定会在具有革命传统的苏联爆发。: j# l2 s6 ], P9 G
   (48年后,看如今的俄罗斯感慨万分,再看中国的变迁浮想连绵。)/ S+ c# P0 e. K

) Y0 t/ M- I. _% M1 R) O' C! V& m
0 s; \  J" R* V
7 \% Q" G' K6 U8 Y' [  \4 z2 V上中日记(二十五)) h/ N$ ?' h9 R  N
                 1966年2月2日 星期三 气候晴
4 I: h! a% q/ [   非常荣幸,上午我校请来了劳动模范、工人工程师杨新富同志,为我们作《永不忘本,永远革命》的专题报告会。他怀着无限的阶级仇恨控诉了吃人的旧社会;满怀感激之情倾述了他对新社会,以及对党和毛主席的热爱。同时他无限激动和兴奋地叙述了,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相会的情形。
/ t% Y9 y% Y4 I: Z4 d6 I   在报告中,处处体现了两个字:恨和爱。恨是指他从小受欺压,对日本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对剥削阶级及黑暗的旧社会充满着恨。爱体现在他奋发工作、努力学习,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说:“作为一个工人,最最痛苦的是工作没做好,辜负了党和毛主席的期望。”那么我们学生呢?毫无疑问,我们最最痛苦的是学习没搞好。他还说:“一个人有一颗建设社会主义的红心还不够,还必须有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这是一句警语,也是一句指明方向的标杆话。它警示我们年轻一代,不能向两个片面极端发展,即只红不专或只专不红。它指引青年一代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做一个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3 s  y7 U  m. d" L9 B" q( a
   我必须以毛主席的“你们青年人要好好学习,今天的学习就是为明天更好的创造。”这句话为准则,提高觉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 \# ~! I# J& G7 b0 z. z5 u   (学校经常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学生代表和党团干部来校作报告,这在当时对我们帮助教育很大,是一种很好的社会教育形式。)
# z$ G$ R* V& }3 F$ K# k2 i 7 w0 l' t3 O9 U2 q
$ O( o: ]1 T2 P; [" i6 ~
2 |0 r' j6 @/ U# x
上中日记(二十六)1 ~! g0 G) w. ]1 W! _5 Q" }& T3 e
                   1966年3月2日 星期三 气候晴& C/ I2 b/ X9 B% u
   清晨,我本想去班级篮球队锻炼,活动一下手脚,但由于人数正好插不进,故希望落空。我想既然不能打球,又帮不上忙,还是一走了事。但转念一想,又感到不对,为人民服务不能忽冷忽热,只要对整体有利的事就要去做。主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我于是就站在一旁观战,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热心递毛巾、茶水。待早锻炼临近结束,我先回到宿舍,挨个将队员们的被子整理好,因为我知道他们锻炼结束回来洗脸、擦身、再上课,时间已够紧张,外加整理床铺,必定来不及。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人。
; K. q, R# i5 F* ~' Z  o* T   批判《海瑞罢官》的讨论会越开越深入、越开越白炽化了。今天语文课,我和余明联手将自己对“让步政策”以及“实质”的观点提了出来,经过一番周折,得出了较统一的结论。随后在“告状”是否是阶级斗争?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认为“告状”是阶级斗争的低级形式,因为“告状”是农民阶级反压迫、反剥削的一种形式,只是达不到斗争的目的罢了。有些人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告状”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我认为你死我活是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在斗争中先整个死活。如工人阶级自发的经济斗争,也是为活命而斗争的,这斗争也不是你死我活的,但同样是阶级斗争的低级形式。
4 a; K& `4 S1 c' p3 u* t. s+ u5 K   (批判《海瑞罢官》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兆,当时讨论激烈我记忆犹新。但谁也想不到,半年不到,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铺天盖地而来,比起先前的讨论,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8 j3 Q4 A& `: X: W

2 @4 K0 U+ i5 m, ` 3 c3 R4 O$ Z3 M0 t' D6 H8 q' c
上中日记(五)
0 V( x7 u  k% \# _4 c9 q                       1966年3月7日 星期一 气候雨
: r  C# {. T" b6 g/ h  n   好久没运动了,手脚都软了,早晨下蹬200次真够呛,由此看到自己“虚”了。我必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坚持天天锻炼,去争取胜利。- R6 o& }8 ^  B# D% i$ j" \
   中午金惠忠在宿舍帮同学们剃头,我总不放心让他剃,因为他是新手。怎么会是这样呢?是资产阶级的审“美”观,在我脑中作怪。毛主席说:“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我应本着这种态度去改正。' E7 R1 o6 g! {! c' P
   女篮队员很积极,先后向我们提出了批评与多项建议,并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即不怕苦,不怕累,为革命而打球。今天她们冒雨进行锻炼,兢兢业业学习球技,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1 d$ d9 Q/ R; c+ m   李宾生找我谈,说班上有团员讲我学习目的性不正确,退出少体校就是一个例子。我承认自己的学习目的是有问题,考虑自身多一些,但是退出少体校,我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我前后数次找团支书商讨,与教练、队员沟通,主要认为球技不如人,怕拖累球队。所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才最后作出决定的。
4 `8 D4 W' q' [( v! R8 M   余明的思想小结是一份很好的教材,尤其对我就像一面镜子特别适用,因为我有很多恶思想都类似于他。为名利、为“物博广大”我有,学政治书籍求理论我有,为人民服务求表扬我有,干工作求自利我有,干什么事都冷冷热热我有。总之资产阶级思想在我脑中是够深得了,虽然现在改了些,但并不彻底、并不干净,唯一的道路是找毛选,进行“痛苦”的思想改造。
. ]4 o% j  I! a% s2 T% p  o1 ]3 w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7 z  @, S7 d# ?. @, d+ L   (老余明的思想小结内容还记得吗?我为你留存了几句,现在看来还满有道理。)7 y0 N1 B7 i+ _& L

8 j' `/ t; C) w) ]; `. x5 |难忘上中  ]$ m, t9 u+ S/ m+ I
大栋的日记很有时代感和青年时代的热情,前几天,翻看了自己的68年以后的日记,也曾为自己当时的天真和幼稚发笑。但,那就是我们曾经留下的脚印,尽管歪歪扭扭,那毕竟是自己的脚印,而且是不能重复的脚印。(孙雪兴)0 J* X* _; N& ^0 g4 R/ V
2013-9-24  21:16; r8 t+ o9 l3 k& K( r& w  V- C" z$ }
回复(0)
& \$ }" [* W3 G难忘上中2 v4 {7 j% V( ~
如果大家写文章没时间,而手头又保留着上中日记,不妨挑一些出来大家共享,可能是很有味道的。近七十岁的眼光重温十七岁的日记,会是什么感受?(孙雪兴)
+ k) f, `: w0 L2013-9-24  21:22
( Y7 f! ?( L  q9 H6 \回复(0)# H* `8 a5 M8 v+ U5 m& x
新浪网友) e6 q5 d5 {4 y4 K
8 @/ V4 p- a" y$ U* N
) k- _# H) `& }/ u) A3 u: }- J! c1 ?
大栋的日记真的很好,很珍贵,很感人。等我回沪后,也来翻翻我的上中日记,兴许与大栋的日记有同工异曲之妙呢!(赵雷琪)
! B8 e/ E6 R4 `% \2 E! W2013-9-27  04:58! \) r2 e. \: G+ F# k( t& k' L: `. ^
举报分享回复(0)
3 l% r. L, e& }) j2 o) ?, e ! R' h3 t$ p/ `/ T  x3 P

7 m5 ~: I) \6 H$ U6 k0 |$ D% h ; l  G3 o! i5 j, b
上中日记(二十七)
1 n6 `- X1 i7 A) {                 1966年3月5日 星期六 气候阴雨+ @" y( C: ~2 d) w; y# b: v8 `6 a
   看来班级女子篮球队还要我暂时负责训练,这是意想不到的,因为我的思想、技术、能力都达不到这个水平。另外她们几位不声不响的,很难知道需要怎样的帮助。但通过学习吴浮山的文章及民主生活,我和她们沟通思想,明确打球目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训练和比赛打好了基础。/ O2 U$ ~, n8 h+ C! ~- p
   下午,全体团员开了“学习高三(1)班动员大会”。会上向全体团员提出四点要求:8 G/ P3 V2 ~% y) z, L
(1)把共青团办成学习毛选的大学校,使共青团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共青团员必须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改造自己、实现革命化,在阶级斗争中成为争夺青年的先锋。
: r/ W$ u0 ?: D; b(2)以革命的精神创造四好,团员应带着强烈的阶级感情投入工作。工作应该是自觉自愿的,而不是被迫奉命的;是深入细致的,而不是马马虎虎的;是平易近人的,而不是摆老资格、倚老卖老的;是坚持到底的,而不是半途而废的。; r. u9 B( O9 `8 Z( v1 R4 L
(3)用毛主席的话启发同学的觉悟,解决不同类型的思想问题。
7 L6 S3 I9 g+ B! x9 L(4)用滚雪球的办法来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整个青年队伍都争取过来。
  n6 P' b# j0 k   我要以“有团员的样子,无团员的架子。”作为座右铭,争取圆满完成以上四项任务。1 _8 \9 p8 e9 P+ t& a
   会后,我赶往中山医院看望薛经国同学,他在昨天已开刀,今天看来恢复得很好、心情极佳,他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 U$ X1 H# a! t$ x
   晚上,随篮球队去风雨操场看篮球比赛。上海女篮一队—江苏队,山东男篮—南京部队队。前者打得很出色,整场比赛大起大落、争夺激烈,最后江苏队靠顽强的战斗意志赢得了胜利。7 ~3 b4 d$ |9 E2 G
   (现在知道了,当时我们就是“工具”。薛经国是什么病开刀,我已经忘记了。)
* Q; S) Q. X) u! [. }9 ~, V * ~& F  m/ X  C7 j
/ C* D/ t. f0 c% j" c
" Z$ C8 D: a1 ~3 I; U  P$ f
上中日记(二十八)2 d/ w4 X  M+ f  `/ v: G
                  1966年3月17日 星期四 气候晴
: @  b) i: b% d# h: x7 p/ s   今天团市委书记张浩波同志来我校高三(1)班作报告,我很幸运听到了这次讲话,他从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谈起,陆续讲到毕业前途、学习毛选、战备、教改、及当前形势等。其中有三点给我教育深刻,其一是他指出每一个人脑中都有一个资产阶级的“办事处”,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有的“办事”能力强些,有的弱些;有的大办而特办,有的却受到重重包围。但是“办事处”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事的,我们要努力抑制、消灭它。其二是他引用斯特朗老太太对日本青年讲的一段话,即“我已八十岁,你们只二十岁,你们有些人在二十年中做了不少好事、干了不少工作,你们还可以有三倍多的时间去干好事;有些人在二十年中做了一些坏事,但没关系,你们还有三倍多的时间去改进、去干好事。”由此张浩波同志说:“你们青年也是十八、九岁,有的人干了不少革命工作,有的人则犯了一些错误,但没关系,青年犯小错误是常有的,你们还有三倍多的时间去改正错误、去革命化、大化而特化。”其三是他引用柯老一段话来说明“学生”的含意,柯老曾与学生说过“什么是学生?”这个问题,他说:“学生就是要学‘生’而不学‘死’,就是要学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无产阶级思想是新生事物、是‘生’的,而资产阶级思想是腐朽的、末落的、是‘死’的,所以学生必须学‘生’而不要学‘死’。”. L" ~) @- U" Y# [2 C; C
   我脑中肯定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办事处”,并“办事”还满灵,危险呀!真象张浩波所说:“你们青年人不与脑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决裂,而去用资产阶级思想的‘笔’去描绘‘共产主义’的蓝图,国家就会变颜色。”我如不将这“办事处”层层包围,就很有可能做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即学“死”不学“生”了。好在还有三倍多的时间去干革命,但主要在于如何迅速改正缺点,因为不改正错误而去干革命,其实是自欺欺人、是假革命。我必须改正错误,越迅速越好。
8 k; ]9 M; Q( d- s& ~" C- h   (张浩波的报告我印象深刻,记得在黑龙江我当团干部,还贩卖过他的说教。不知同学们还有没有印象,赵雷琪好记性一定记得,就不知道当时去听否?)1 Z( d& f  M  R/ \+ n. b7 m

' \* c# j7 i/ R6 B' \  U9 C : }1 C, U) x& {& e! c3 v& F  S

' R5 `" Q) i& w" u 上中日记(二十九)8 U  [% }( Q4 m4 R
                 1966年3月24日 星期四 气候晴5 [4 S/ ~: K' r+ X$ g5 R
   听说为了战备,学校将组织跳伞队和摩托车队训练。我对摩托车是早就喜欢并迷恋上了,睡梦中也梦到过几回。因此,一听到这消息,我兴奋得手舞足蹈。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有另外两种结果,即由于我初中参加过跳伞运动,对跳伞技能比较熟练,因此极有可能去跳伞队训练,当然另一可能就是两队都不能参加。我必须做好多种思想准备,如去跳伞队则绝不患得患失、计较个人得失,将自己的经验教授与别人;如一队也不让参加,也绝不妒忌别人、埋怨领导,坚决服从命令。当然,能参加摩托车队,那将是天大的喜事,我定会倍加珍惜。6 O4 I9 m4 p: m2 O
   三人小组选我当组长,这是余明、倪建民两同学对我的信任,我绝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一定尽全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同时,还必须抓住活的思想苗子,尤其是倪建民同学,这样有助于他早日加入共青团组织。
9 g/ u2 C7 a+ o' l   (学校后来摩托车队训练没组织,跳伞队只在高一年级招生,我们白高兴了一场。三人小组我记忆犹新,我们相处了很长一段时期,大概一直延伸至文革吧?老余明、倪建民有印象吗?)
) g) R1 I% Z( T& D4 h 7 ?% z- P7 u+ g' A
, F& q$ N" ^- V4 K
上中日记(三十)
+ w! |( K9 k9 T2 T7 {! p; m8 L                    1966年3月31日 星期四 气候阴雨4 L& V6 K6 k9 w
   继上次政治课关于《我班中主要矛盾,如何解决矛盾》的讨论,今天又第二次进行班级讨论,结果“一无所获”、讨论僵持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二次讨论都无所进展呢?我抱着这种想法翻看了《矛盾论》,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这二次讨论,我们只是一味地找主要矛盾,对于矛盾的排列、矛盾间的联系,却一点不讨论。这样对众矛盾不了解,不知道矛盾的激化程度,不知道矛盾的牵连关系,不知道班里哪些问题属于一类矛盾,怎么能找出主要矛盾呢?我不禁对自己漫无目的寻找主要矛盾而感到可笑,于是将自己的这种看法提供大家参考,结果有些同学表示同意,有些同学则不表示态度。我想事实胜于雄辩,只有自己好好去调查一番,才能得出结论。由此我联系到对自己的思想分析,利用这次机会正好狠挖思想根源,找出自身的主要矛盾,加以解决。
& _8 r7 G8 C' b; n, O! M) m+ ]; `5 b   出乎意料之外,今天选举团支委宣传委员时,有两位团员投我的票。我这个人哪配当支委呢?团员的榜样还成问题呢!这可能是邻座两位“捣鬼”,但我还是真心实意想把团组织工作尽力做好,特别是对积极分子邓小华与倪建民的帮助、发展工作。
$ ]/ r8 Q+ S+ {7 r   天气好像存心与我作对,连绵阴雨,弄得老伤口微微作痛。女篮室外锻炼不成,只能改计划,进行一系列室内训练活动,我忍着痛尽量做好示范动作。
- @  J' a* A/ Z+ z, B# z/ G   今天最大的收获,可算是晚上的阶级控诉会了,老工人倪正华讲述了他一生的遭遇。他的前半生简直是一部血泪史,他讲道:由于不能忍受旧社会的残酷剥削,他甚至与师兄相约准备去跳河自尽;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时,满眼看到的尽是鲜血和尸体,简直没法过日子。帝国主义、反动派惨无人道的野兽行径,我们决不能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1 R  H" D, S' c# O
   (班级政治课讨论主要矛盾,我已经忘记了。这又要拜托赵雷琪的记性了。训练班级女篮倒有印象,好像是与李滨生、有时邓小华也参加。女篮头是徐杏娣,成员有沈秋飞、邢建平、陈小春、顾思琼等。)2 w0 S4 Q2 W1 ]- J8 c9 R$ M
+ \* ?! }. B  x5 Q4 v5 E' x! l
# B0 F! U) H0 _4 b2 W
                      上中日记(三十一)$ u+ ^: B9 B& J3 P$ b
                    1966年4月23日 星期六 气候阴( l  V, a* b* R+ H
   再学谈建华日记,明确人生观问题。脑中没个“框子”,肩上有副担子,因而心胸开阔、私心杂念少了,能经常暴露思想、对不良倾向也能毫不留情批评指正。今天,为昨日倪建民不接受王忠浩意见之事,我写了纸条与他指出问题所在,不知后果如何。对一个人、一件事进行批评,光批评是不够的,还必须帮助别人分析;同时要特别对照检查自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之,对待别人的缺点,要像对待自己的缺点一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批评;分析别人的缺点,要像分析自己的缺点一样,深入细致、追根刨地地挖根子;总结别人的经验,要像总结自己的经验一般,全面真实、有血有肉地摆事实讲道理。
) i; Z, i& H6 n   咱们小小组又开了一次小结会,三人针对个人小结谈了各自的看法。倪建民认为通过这次小结,看到了不少同学都在进步,深感自己落伍了,以至有点消极对待。不过,通过学习、相互帮助,他表示努力学好毛选迎头赶上。倪建民同学不久前还是闷声不响的,如今能大胆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了,这是他的一大进步。我作为小小组长,对他的帮助实在太少,难得谈一次心、互相也不够了解,在这方面要向刘巧英等同学学习,努力做好小小组工作。另外我们三人还与其他小小组找差距,认定交流思想不够,落实行动还有差距。三人一致认为要好好学习毛著,随时暴露思想、互相交“底牌”,共同分析、批判、总结、解决,如解决不了再向组织汇报。而在现阶段,必须抓好军训和教改两关,即苦练杀敌本领,准备打仗;以及积极主动配合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我的工作(1)经常找他俩谈心,以心换心,解决个人、集体的问题。(2)以身作则通读毛选甲、乙种本,努力做到三好,即为人民服务好、配合教改好、苦练杀敌本领好。(3)进行思想改造,做好社会工作,即当前的《劳动报》的出版任务。
! y2 [- S- p; |. B+ h7 E   关于《劳动报》,我与工人周师傅谈了一下,请他把参加小工厂劳动各班的劳动委员名单交与我,这样有利于我们联系、收集文稿;同时还请他让工人、学生,对《劳动报》多提建议和意见。另外我的搭档俞水娣说,沈秋飞、蔡方、李晓明和奚建松都主动表示,要求帮助我们干,这是对我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最大支持。
  m+ f8 x0 G# {6 j; [   扫兴得很,运动会4X100米接力,我班正好被挤出。中午开总结会,有人对我指出太紧张,原因是有思想包袱。这意见很中肯,由于准备不足、信心不足,心里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生怕跑不好,所以影响了成绩。接下来还有一个集体项目4X400米接力,我要重温主席语录,抛开一切私心杂念、抓紧锻炼、密切配合,争取创造好成绩、为集体争光。4 @# X) k$ n: ]7 K( K4 I2 [* q8 A
   27日将是我入团三周年纪念日,回想三年来,自己走了不少弯路,也得到了不少教训,在这三年纪念之际,值得好好总结一下。李仁文日记上写道:钱大栋前进的动力不足。的确如此,我深有感受。利用三周年纪念,理一下思想,甩掉一切包袱、轻装上阵。" G, `9 X1 o/ _. f9 K1 [; k" S
   (三人小小组由余明、倪建民和我组成,思想交锋经常在一起无话不说,大家彼此有更多的了解。《劳动报》我记得在小工厂出版,当时的确有很多人帮忙,有一段时间也办得有声有色。接力运动不是我班的强项,但在校运动会还能拼一下。). x: {' J9 a: b6 U4 r7 M
6 a: _, z3 K  {/ J2 V0 n/ B
: m% q+ b& m& u7 q+ x7 E: |
5 ~7 |! ~- t& |4 L6 C5 E
上中日记(二)
% c5 R" j* I" Z3 ^                                 1966年4月17日 星期日气候晴/ Z) q" U( Y8 M4 @
今天我们一行六人决定去佘山锻炼、游玩。
! l* I  n% u% J& I3 \天蒙蒙亮,我们便整装出发。每人一只挎包,里面塞满馒头、课本、小说和毛主席语录。跨上自行车,我们由梅陇路、虹梅路转入沪闵路。天已经半亮了,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路面又宽,我们的兴致来了。不知谁一声令下,六人一起猛踩车蹬你追我赶,向前疾驶而去。阵阵微风,由于冲撞的原缘,在我们耳边发出有若西北风一般的呼呼声。- r8 o( q- [" [! {
突然“呜…”一声长鸣,盖住了风声,传进我们的耳中,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原来在我们的左后侧,正有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拖着浓烟飞奔着。一转眼功夫,它便在“轰隆隆”的雷鸣声中,赶上了我们,它头上那道乌黑的浓烟,由于高速的原缘,几乎与车厢平行了。) [/ w3 _' @* N& i' [
我们的视线随着车厢的移动而横扫着大地,大自然美妙的景色都落进了我们的视野。近处是碧绿的小麦田,较远处是绿中夹花的蚕豆地,在绿色和花色的中间游动着一条巨大的“昆虫”——列车。最远处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地,地与天的相连处,有若水彩画中黄蓝颜色的分界线。好一片美妙的景色,使我们油然心胸开阔,深感自豪。随着踏车的节拍,我们不禁唱起:“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不知哪一位高声朗诵起毛主席的诗词:“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眼望祖国大好河山,耳听雷鸣战鼓,我们的热血在沸腾,为了建设更美好的未来,我们要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献给党。
8 W: I1 k4 z9 w! H经过二小时半的连续行车,我们完成了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到达佘山。佘山是上海十二大名山之一,是游览圣地。它是由四、五座土石山组成,在主锋上有教堂、天文台、斜塔等建筑物,其他漫山遍野都长满了大树与毛竹。我们寄放了自行车,便沿着石阶向主锋攀登。路旁除了耸入云霄的松树、橡树外,便是挺拔的竹子,初露苗头的毛竹有若锥子一般从地下冒出来,一眼望去就像大地上布满了锋利的竹签。
% K; A- b# \& N我们喘着粗气爬上顶峰,巍伟的教堂出现在眼前,这座外国帝国主义用来剥削、欺骗中国人民的“魔穴”,曾经欺诈了多少人,而中国劳动人民为它的建成,又曾流了多少血和汗。如今我们站在它面前,我们痛恨万恶的帝国主义、痛恨吃人的旧社会;同时我们又为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劳动成果感到自傲。
* M3 y, g4 q5 q7 x. h绕过教堂前门向左转,便是一大块草坪,我们决定坐下休息一番。边休息边举目张望:宽广的天地,美丽的远景,整齐别致的庄稼地,各有千秋的建筑物。于是我们有的眺望远景,有的绘画,有的互相交谈,有的则仰卧着朗诵毛主席诗词……。  t& J) Z* M+ d& Q
为了锻炼意志、体力,在爬第二座山时,我们决定从林中小径爬上去。王贵宝与金惠忠在前面开路,我断后,大家一步一停地向上移动。路旁的荆棘好像故意捣蛋,不时地刺向我们的手脚;路上大小不等的石子也好像显威一般,不时地随脚板的摩擦滚向山脚。我们抬着酸痛的两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坚持爬上了山顶。山上有一伙学生正在做游戏,他们兴致勃勃的情景感染了我们,大家好像又不觉得累了,在山顶各处转了一遍。
6 Q. S/ F3 U  g2 l十时左右,我们一路小跑下山准备上车。这时大家的腿酸透了,屁股由于坐垫的碰撞也有点疼痛,考验人的时候到了,是上路还是休息?大家一致决定上车开路,因为它既可锻炼人的意志,又可锻炼人的体力。由于这种“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思想在鞭策着我们,从而使我们在午后二时左右顺利回到学校。7 p* r! S! m. Z  @3 C0 V$ l) \
这次外出累得够呛,但却取得了意志和体力的双丰收。5 ~% Y1 O0 A% |3 W& m6 e

' b4 s( X. b  V. |7 v' A; d, L! ]' H (全是当年的思维,见笑了。还有三位是谁?记不得了)+ ~" P& H  L$ o! b

! }; X' l( q( J9 M
; F: K- v9 t" |, Z4 N* V/ y3 a + X1 N. {' W0 O* }0 k7 C, k9 G
难忘上中& n! _6 \; U% P9 R
我记得我班有几个男生是骑自行车去佘山的,我也参加了。(李杰)( k7 ~: i* k1 B" e" [" W- Y1 ]
2013-9-3  15:05
( f' F$ U) B9 h/ m- G回复(0)
# W; A8 P3 J+ b& k; h5 X* V难忘上中
3 T. l' Q6 a, q4 G松江佘山好地方。东,西佘山各有千秋。现在的佘山风景比起当年要好多了。66年那次好像我没有去。老年自行车队基本上年年要去。今年春节松江欢乐谷上海户籍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我单骑来回,还拍了一些照片。就是可惜好多项目老人不能游玩。有可能的话,老同学们可以地铁前往。如果高二(6)班有个老年自行车队就好了。
2 W0 R4 V  U5 g& e2013-9-3  15:32( {4 J; w4 E- A/ \
回复(0)
9 h$ [5 K0 n! y+ Z) p+ }- h* \/ B难忘上中- Q9 p- R1 |* h) R/ Q* N/ Z8 _/ c
老李,除了你、王贵宝、金惠忠和我之外,还有两位是谁?能想起来吗?没有记载真遗憾。(大栋)
4 S% f9 H9 u! w3 X( t! X2013-9-4  10:53
/ X. a' p3 [) N5 b回复(0)
) Y' _% o0 Y) B3 n难忘上中% F/ q" J( F% _! d
大栋你好,我也记不清了,很遗憾。那时我刚用孙雪兴同学的“老坦克”学会了骑自行车,胆子很大也。之后,我班同学还骑车去苏州,那次我没有去, 我只记得邓小华同学去了,我还记得他们一回到206就躺下了,累极啦!呵呵...4 e# Q2 u5 y- {: d/ u+ I
2013-9-4  11:02* q; R( i, J- ]; a9 h
举报分享回复(0)
# P3 G5 O- s/ J( S# `' ~8 Q难忘上中$ E( I' q: o1 I2 }" W
苏州之行我有记载,会发班博的。(大栋)) S/ S/ ~& d5 L! B! ?! Y) _8 ^

( |) X) s2 s- U: Z+ ^- y6 z 4 Q& {3 v/ N' s( A3 n" K

/ d% A3 |+ G( f3 c: N  上中日记(三)7 O' J( f: G4 Q: ?4 b( z& q+ b
             1966年5月5日 星期四 气候晴
: m3 [* J% p9 A. w1 b) p4 c上午写了两张“五四共勉”纸条给邓小华、倪建民,说了我的心里话,对他们分别提了不同的意见,并希望他们努力学习毛著,争取早日加入共青团组织。
( Q4 b4 N& e+ i( t( F中午团小组开会,我谈了自己的思想小结,大家诚恳地向我提出了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Y  L0 t2 @: O
1. 以身作则不够,摆老团员资格。——解决方法:多读毛著,多想想自己入团前后的表现,多看看团章,多找找差距。
4 Z& n  t: P' w2. 对家庭认识不足。——解决方法:了解家史,寻找家庭对我的影响。! m: F5 ]% m' d2 _/ ]2 k
3. 怕暴露思想,因而与同学接触少,别人不敢提意见。——解决方法:多暴露思想,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多与同学接触,不摆老资格。
- V0 P4 Z: S# _0 }+ }! V4. 对集体出力少。——解决方法:干好现任的墙报、小小组长、篮球教练等工作,并尽力为集体出谋划策。
- K7 O, g% D, l' r0 X下午班级女篮队员提出:女篮最近训练不正常,我对她们的训练不负责任。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如开运动会、田径训练等,外加近来文艺活动也多。但我思想上不够重视也是一大原因,如训练计划不訂,训练不主动、忽冷忽热,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必须尽快改掉。! T" ^! O) I4 a/ n2 C
今天又抽空赴小工厂出《劳动报》,在这工作中,蔡方、俞水娣、杨秀云、王惠丰、奚建松、任玉良表现积极负责,帮了大忙。这种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I4 v, e7 q, w! p$ m( f4 f9 k
       (学生时代思想单纯、真诚,多么美好的回忆。)+ J1 ~5 G5 b( F% C9 ~  O3 `: q
3 a. X( B1 q1 O# w3 @
+ n, ^  w8 @5 ]' u

2 l8 N9 U" @* S; W 上中日记(三十二)" _0 }2 S* C' }( d! P; g. ~
                              1966年5月17日星期二 气候阴
9 s* D# c7 O$ K   上第一节课时,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情,即先棉堂化学实验室的窗外遮阳布,由于楼上教师扔香烟屁股而失火了。我看到后,召唤好些同学一起冲出教室。一奔出跃进楼,我首先想到的是救火工具,因为赤手空拳赴火场啥都干不了。正好倪建民在一旁,我俩一嘀咕便直奔图书馆取了灭火器。但是遗憾的很,手提两只灭火器,我猛跑了几步便气喘吁吁、力不从心。关键时刻,恰好迎面撞上石定栩,他毫不犹豫接过一只灭火器,转身朝火场跑去。待我们赶到现场,火基本已被扑灭,但这次失火救火的教训却是不能忘怀的。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忘记随意扔烟头带来的恶果;对于我们来说,不能忘记锻炼不够,到关键时刻拿不动灭火器的教训。
; ~( D: d: x" q1 E( v, X$ I   由于近来篮球锻炼比较刻苦,所以今天在与高二(4)班比赛中打得比较顺手,我也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但是顾小失大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传球不快、犹豫不决、配合不默契等。
, E- U6 j+ C5 ?- {; `   与倪建民交流思想,从他的谈吐中,可看出近来的思想进步很大,但是在学习毛著和向组织汇报思想方面还不够。这方面我向他提了出来,并将自己的教训也与他谈了,指出入团是自己的事,不是靠别人“请”,而是靠自己努力,一个真正革命的青年即使现在还不是团员,他也会做出团员的样子来。另外团组织的大门向广大青年始终敞开着,只要真正符合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就一定能够早日加入团组织。他表示同意,并一定努力去做。
  I4 O7 m8 H  }! x2 W  W   今天遗憾的是《劳动者》由于时间来不及,没有按时出版,只能放到明天赶出来了。今后必须适当安排好时间,早作准备、确保准时出版。另三夏劳动即将到来,可訂一下计划,并和劳动委员沟通,使这次劳动更有意义。! t2 k7 }1 F% Z% ^! m. \! P
   (那次先棉堂失火,虽然火势不大,但有印象。跃进楼应该就是龙门楼吧?我怎么日记上写跃进楼呢?). g1 e( S. t7 U1 M  B$ F
一叶知秋
9 z' I. E* T/ I1 a) x0 @: |看日期是1966年5月17日。发动文革的“516”通知前一天面世。“跃进楼”的名字,一定与当时的形势有关。短命的命名,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记忆。要不是你白纸黑字珍贵的早期日记,也许没多少人还记得它。
+ T: D. G1 ~/ r' P+ P; D/ r: x2014-2-10  11:23
5 A# \/ i, W5 s" f- W4 }& e举报分享回复(0)
9 l6 r+ h2 z% O: w( ~新浪网友
. `" [1 b2 H. ~/ Q' w( e- P 6 n; y  M9 d7 }5 [, [% r" N3 w

, {  B1 [, `. d$ n大栋,上中的龙门楼是曾被叫过跃进楼的。关于这一点,我在《让实物与记忆见证我的上中情结》一文中有一句描述:“我还依稀记得,受文革“左”的影响,龙门楼曾一度被迫改名为‘跃进楼’,文革结束后才重新恢复了‘龙门楼’这个既有内涵又有外延、既典雅又响亮的名字。”
) h6 ~6 d* _, E7 \9 E, \) p关于先棉堂失火之事,我也有印象,正如你日记中所记载的那样。当时我们高二(6)班教室就在龙门楼二楼东南角,黑板砌在教室西侧墙上,窗户外就能看到先棉堂。
+ W, _* l3 q1 ^: D4 b% G(赵雷琪)
5 b' E. x' b. e: u& P* k 0 k; }, `$ M4 z1 Z3 F
- f" F5 z- K$ U5 u9 W5 g

$ Q% \: j# `/ P9 l3 }$ t" U上中日记(三十三), `% d- C! _' Z1 R; V5 [( r& w) i
                    1966年5月21日 星期六 气候晴* t5 q9 {9 T/ \3 d( V
   早晨班级女篮训练跳石凳,由于事先关照不够,结果邢建屏脚踝骨撞出了血。这是女篮训练以来第一次发生体伤事故,以前我一直没重视锻炼安全,以后要讲清楚注意事项。邢建屏伤口包扎后,仍想坚持训练,我们劝其在一旁休息。
1 C; A, W. p4 B' c7 o, d% d: p   今天体育课游泳,天气很好,太阳高挂,但水温很低。下水后牙齿直打架,大家召唤猛游了一阵子就不感到冷了。一部分同学游泳尚不熟练,水又冷,不易在游泳池里停留时间太久,所以熟练者赶紧分头教练并学习水上救护。& g" l$ X& D; D+ @0 ^
   下午团小组活动,讨论三夏劳动注意事项。毛主席说:“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我在三夏劳动期间一定要起到一个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劳动中“英勇作战”,在组织性、纪律性方面坚决执行命令,遵守一切纪律,在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中起模范作用。是“英雄”还是“狗熊”?一切看行动。) G6 @! C9 j2 P( _2 [
   (邢建平,当时还是“屏”,记得撞伤的事吧?如今还留有伤疤吗?体育课游泳是全班还是部分,已经不记得了。每次赴农村三夏、双抢、三秋劳动表决心,还记忆犹新。)
/ C6 N: w9 D' Z# \$ G& B- l( Z
! v* q  _  |9 d1 D# _
0 g% N# Y1 f- a. d4 D4 s4 w/ p 1 u# i$ T% ?" J" \! Z
上中日记(三十四)
, n" G6 h/ x4 i1 U, S% |7 M                    1966年5月26日 星期四 气候晴0 ?2 f0 {* B, I6 o* P$ j
   政治辅导课第三次讨论下乡三夏劳动注意事项,史耘老师除了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以及服从劳动分配外,又谈到为贫下中农服务适可而至,以免越帮越忙。我想再三强调有点多此一举,只要同贫下中农真正有了感情,我们越帮他们是会越欢迎的。这次辅导课篮球教练陈理明来参加,他和乒乓教练将同我们一起去马桥公社民主大队第七生产小队劳动,政治辅导员不去。2 t7 Y7 ^, M: O% M0 r
   听说第七生产小队人员较复杂,四类分子、一贯道都有,这看起来是坏事,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即给我们的思想教育、锻炼会更大。因为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会更好地擦亮我们的眼睛,增强我们的政治嗅觉,提高我们的阶级觉悟。
% w2 {" m! o* B! X" }* B   午后看上海青年女排与我校男排比赛,然后帮王忠浩剃头,最后与杭伟相约游泳池教授蛙泳。我较认真地手把手指导了一番,但由于天气太冷,他游了一会就有些吃不消,结果没教多少动作便上来了。以后抓紧时间教会他及其他同学,要使我班成为拉得出、打得响的陆上猛虎、水中蛟龙。& T# x6 S' T& X+ x
   报上方泽生又写了一篇《海瑞上疏》必须继续批判的文章,文章中点名中宣部副部长,可见这条黑线是又“长”又“牢”,不同它作坚决的斗争,是不可能轻易砍断它的。时势还要发展下去,我要注意时局的进展,参与这次文化大革命,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识别能力。% j, q: F+ K3 R) k3 e
   (这是文革前最后一次三夏劳动,记忆犹新。文化大革命的硝烟已经升起,不堪回首。)
( H% v* O! i# w8 T7 _! r5 \ " z. u* Q- T; i9 q* s* [
新浪网友; p8 i- g0 X4 ^* g$ [
在我的上中日记中也记载着这次下乡劳动的情景。这其实是我们上中学习生活中的最后一次下乡劳动。出发时间是:1966年5月29日(星期日,晴),马桥人民公社民主大队第七生产队;回校时间是:6月10日(星期五,晴)。
, P" X3 @# ]  n0 }' G下乡前,方老师(大概是方启敖老师吧)还专门介绍了马桥公社的情况(包括概况:2000多户,31000多人,20个大队,等等;四清运动),并对我们提出了下乡劳动的意义(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和具体要求(四条)。
+ Y* K9 G: P& c3 [( k- [: w而一回到学校,我们就看到满校园已经贴出的三千多张大字报,到处充满了火药味,文革十年浩劫已经开始了。; h3 X1 V& D3 s& F
(赵雷琪)
1 `% i2 S- D9 \$ S0 A2014-2-17  13:377 x% f' z  |% r) g6 |
回复(0)( D3 {2 L1 e' g$ R
新浪网友
: }  ~( g8 E  Z$ m$ F6 e" c没想到,这次下乡劳动回校后,就再也没有上课,也无法上课了。因此,我们在上中最后一天的课,是1966年5月28日。(赵雷琪)- l  p: ^' |$ L: Y
2014-2-17  13:47
# b7 O4 _! H. k# r回复(0)
$ o/ {* |) Y( O5 Q9 y5 R  a难忘上中0 ~( @: d) k# M( T/ B, b$ {4 L" f
时间、地点完全正确,这是我班的最后一次“三夏”劳动,到八月份还有一次“双抢”劳动,再后来此类劳动就不复存在了。正常上课是在5月28日结束。(大栋)
- ?; R4 C. C! F' \* a0 X7 {% X
: e. M, J; @+ X" R! `" ~/ b  m
: r3 J0 t4 a! C* f  e
9 E$ F* z. _: L. Q: o上中日记(七)4 `& R: L4 n: y8 \0 B
              1966年6月3日 星期五气候晴' i& `$ b$ C5 ^5 t% _/ J$ ]8 q* n
   看到赵雷琪等人在洗东西,我也凑上去帮忙,一看盆里尽是些尿布,我本能地缩回了手。但又想杨怀远一个大男人还不嫌脏、不嫌臭地为顾客洗尿布,再且赵雷琪等人不是也在洗吗?我自己口口声声说为人民服务、为贫下中农做好事,现在要我去干了,怎么能打‘退堂鼓’呢?于是,我便重新伸手和他们一同干起来,直至全部洗尽。下乡五天来,我为贫下中农干了些好事,如扫地、剥豆、洗衣、学毛选等等,但还很不够,只是些零星活。利用后一个星期,多为他们干些劳累活;还有学习毛选方面,应加倍努力。" p1 Y3 a9 ~# s# x1 k( X6 `  U0 f
   为了抢收光油菜籽,我们加班到晚上六点多,一天干下来,手脚都有些发软了。但是看到全队的油菜抢收完、广场上遍布的油菜籽和堆积如山的油菜杆,看到贫下中农的冲天干劲,我们再也不感到累了,唯一感到的是我们还差得很远。
' d4 Z; B" f. }+ @9 a6 f   史耘老师四肢麻木送医院了,我班也有几个病号,真是非常不幸的事。我必须注意身体,并尽力照顾好大家,保证二周劳动后健健康康回校。
1 X! J& m8 l+ f
2 |9 t. u8 m/ z5 t) W                1966年6月4日 星期六 气候晴2 T3 E3 C) D4 j! R9 w
   上午我们小组被分配捆蚕豆杆,大家分工有的编稻草绳、有的捆、有的运输,干得热火朝天,进度也非常快。我自告奋勇干运输,因为这是项重活,一气运六捆,真够受的。
7 T# [: ^# }$ u( n   中午没睡着,午后继续参加更艰巨的割麦子劳动。开始时还可以,我遥遥领先;后来就不行了,腰酸背疼时不时直直腰,速度拉下了,好在总算坚持下来了。
8 P! z" e/ T$ N9 P& G   晚上编了一只“五学贫下中农”歌词,配“五学为人民服务”之曲。赵雷琪等二人帮我一起搞的,不知贫下中农欢迎否?) `/ x' u( Z+ j$ C8 g
   “五学贫下中农”:一学贫下中农觉悟高、觉悟高,毛主席著作学得好,革命立场站得牢,集体大道上带头跑。0 p+ P3 G$ \- p& C/ q7 }2 I
                    二学贫下中农斗志昂、斗志昂,早出晚归生产忙,干劲冲天争分秒,年年丰收粮满仓。
" S: e2 L7 E' P" `) K* y                    三学贫下中农风格好,一人有难众人挑,阶级弟兄、阶级弟兄团结牢,革命路上心一条。
3 \7 N: l" H# d5 ]1 M% y                    四学贫下中农好作风,艰苦朴素永不忘,勤俭节约、勤俭节约闹革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5 }; G( i4 A7 H/ F9 q- H* x
                    五学贫下中农好榜样,主席思想是红太阳,革命意志坚如鋼,永远跟着共产党。5 }9 L# p2 o* h: e3 z/ f, W
   倪建民到大队文化室参观,可能到深夜才能回来,明早问问他情况怎么样?
% |4 q2 V% L1 K$ C   (赵雷琪你还记得吗?如有日记在,请对一下。如没有,凭你的好记性,依稀能想起点什么来?)
: o5 ]5 |5 e- f0 r" L: o8 I
! h$ h. b$ C( p9 j6 @新浪网友
) v! ?  |2 T* `7 r4 q" z4 A  k & D9 x6 U6 U8 n

! f- J6 g! \7 L7 `, v3 ]% }6 `非常感谢大栋!你深藏了几十年的日记,真让我如雷贯耳,醍醐灌顶。
3 T+ M/ K: m  i9 ]' G) E% {3 H0 e% w日记中所描绘的情况,有些我还略有记忆。文革前夕的1966年,我们下乡到上海县北桥人民公社劳动,6月1日后,当时已听说校园里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大字报了,我们大概是6月10日返校的。那时在乡下,我们每天收油菜籽、割麦子、棉田间苗、翻地、挑粪等,各种农活都做。休息时候,大家还为贫下中农做好人好事,和他们打成一片,与他们一起学习毛选,为他们表演小节目。只是大栋日记中所写的为贫下中农的孩子洗尿布之事,印象浅了些,好像是和几位男生还有徐杏娣等女生一起做好事的。大栋关于我们一起编写《五学贫下中农》的歌词,配《五学为人民服务》之曲之事,是有那么回事,歌词我记不住了,但曲子我还记得,也还能唱出来。(不带小节线的简谱如下:323   6616565323   535321  661653516132   335323213216   612355327651 )。
2 G3 R+ ~, x: b9 T% ^; W大栋的日记,是我们班级的瑰宝,我们真心感谢大栋。我的日记本不在身边,回沪后,我会翻翻1966年6月3、4日的日记,看看是否也记下了大栋所写的难忘情形。+ ^7 t; [. ~4 n8 T- G1 b; ~/ F
(赵雷琪)3 F; g8 c9 k$ s3 [
8 S' u6 e8 g: W0 ^& @6 D1 S

2 X/ e7 f9 h! r6 ]# e& w% M8 X : d- d5 J$ Z! o0 A, a
上中日记(三十五)
; |% F" l% L1 u8 q' O: s                   1966年6月9日 星期四 气候晴
' r$ d9 E$ C' K# V* c2 _   今天是三夏劳动最后一天,陈理明老师总结了九天来的劳动情况,他首先讲到九天我们一共干了十九种活,其中有割麦、打麦、捡麦穗、耘稻、摘蚕豆、捆蚕豆杆、剥蚕豆、打菜籽、扬菜籽、挑粪、扛河泥、打药水、卖菜籽、拔玉米秆、涧苗、锄草、包桃子、科技实验和杂务。我除了剥蚕豆、卖菜籽、锄草、包桃子、科技实验和杂务没干,其他全经历了,而且自我感觉干得还像模像样。应该说,这次三夏劳动内容多,劳动技能比较全面,给大家的锻炼很大。然后根据班委、团支委讨论提名,陈老师还表扬了二十位同学,我也在其中。这我感到没必要,因为我们下乡是来改造世界观的、是来劳动锻炼的、是来向贫下中农学习并为他们服务来的,而不是来受表扬的。( Z4 z: c2 `% q$ [1 X2 G% n& p
   上午我们抓紧会后时间又干了一项先前没干过的活即锛地,这活并不重,但由于早饭没吃饱(馒头没有了),又是连续作战,所以干到后来没力气了,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考验自己体力的极限,我们还是坚持干到中午。
" P' e  T' K. i7 J: R" ?4 K   午饭后休息,徐杏娣、沈秋飞等同学主动放弃休息,帮我们男生宿舍住家看管小孩。我们很受感动,因为一连几天男同学都睡不着觉,原因是小孩哭闹。而我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怎么就没想到放弃休息去抱小孩呢?女同学的行动对我来说是当头“一棍”,使我清醒了不少,今后不管在什么场合,一定要先人后己,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
" A* ~: }* ~7 v( p) t+ s# n   下午到桃园与工作人员告别,并互相传递了感谢信,大家一致表示在不同的岗位上,坚决投入到文化大革命中去。
8 z& z0 g6 @- y6 u( a8 F/ h, G   晚上大队党支部书记同我们作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他从“东家一声叫,长工心里别别跳。”“外面落大雨,屋子里落小雨。”“夜里睡觉,抬头望星星,翻身听蟋蟀声,侧身看过路人。”“日出愁早饭,日暮愁晚饭。”的旧社会,谈到“每人有七鞋,下雨穿套鞋、下田穿塑料鞋、平时穿布鞋、出门穿胶鞋、晚上穿拖鞋、冬天穿棉鞋、开会上街穿皮鞋。”“家家都有自行车、手表等,年终能分到一百多元。”的新社会。他还谈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伟大意义,它使得忘了本的贫下中农们猛醒过来,催马加鞭往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他深有感触地说:“是党是毛主席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救了我,给了我当头‘一棒’,使我猛醒过来,我要感谢党和毛主席。”
) h- @+ Y5 e/ D6 t; G; L   真正的大众的革命的文艺,必须从群众中来、从生活中来。经过十天的与贫下中农的接触,我们基本了解了贫下中农的所恨、所爱;了解了贫下中农的优良品质,于是收集、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于农村,满足于贫下中农的节目。今晚集中精华演出了几十个节目,受到广大社员的热烈欢迎。
4 r6 j" Z' }  Q0 o& c   (三夏劳动干得这些农活还记得吗?受阶级教育、农民的直白话语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8 w5 B. \, y" Z $ S+ c9 f; m+ {

2 S0 a; t& n2 w: z6 C* Y 上中日记(三十六)* _* s* P7 j9 R/ f7 D) Y
                    196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气候晴* g* k7 _+ b3 a* W+ e' t
   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办法。这一决定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人民脖子上的文化桎梏,打碎了产生精神贵族和高薪阶层的温床,打碎了产生现代修正主义的阶石。全校师生顿时沸腾起来,革命的激情冲荡着每一个革命师生的心灵。大家控制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一部分同学马上自发组织了校内游行、集会;另一部分同学包括我在内则拥向党支部办公室,要求党组织允许我们外出游行。由于天色已晚,党支部请示上级组织,同意革命师生派代表赴市教育局表达心意,而游行不能举行。这使我们非常扫兴,于是一致要求立即打电报给党中央、毛主席,表达我们的心意。校领导同意了,电报内容如下:. {3 C; z1 h5 A% @( b# k0 O
“敬爱的党中央、敬爱的毛主席:/ \2 u. A3 e/ w, Y: ~4 G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高等学校升学考试制度的决定,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早就盼望能够改革这反动的剥削阶级的科举残余。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定真是大快人心!这个决定也表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7 M, }$ i6 h5 n. r   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8 l( r, G3 {7 u* K! l8 g$ _0 u                      上海市上海中学全体革命师生8 b8 V+ t( J* W% b1 F* W7 f  g
                                   1966年6月17日”, R# m0 t2 i* G0 V' H7 _/ k/ b6 o
   为了表达我班革命青年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大家聚在一起写了一封信,托《解放日报》编辑部转交党中央和毛主席。全文如下:
, ^, ]. O" X2 m: G“亲爱的党中央、敬爱的毛主席:
, H6 s; }3 g$ `7 V   我们最最坚决地拥护您的英明、及时的决定,最最坚定地走您给我们指引的革命道路。
/ J3 i, t4 I2 h% a+ `   我们是在您亲手抚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重任。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誓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 a% v0 i) x7 c   亲爱的党中央、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坚决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做消灭三大差别的急先锋,做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4 p0 Y9 l. X% @" S5 z; f   祝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8 G$ F! ]' M) k- W
                         上海中学高二(6)班全体革命青年
6 R9 x) u( X. }9 g                                   1966年6月17日”2 I6 E$ ~9 o( ~# A2 M7 P7 k
   在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要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为做好学校的治安保卫工作,我和李晓明主动到民兵团部要求任务、担任校际巡逻工作。二小时走下来,已是半夜12点,我俩回宿舍感到腿酸心里却是甜甜的,因为这也是革命的需要。2 d  E: Q: R! I+ f
   (我班的这封信是谁起草的?我已记不清了。这件事还有点印象,废除高考制度记忆犹新。)
: i7 Q- o+ `( F6 m8 q: x
4 K5 p% B: d. j' I) v9 d* |( D8 _ + r% ?# |0 F1 \3 z
上中日记(三十七)2 O3 O$ h, W5 x& t9 O) {9 `
                  1966年6月18日 星期六 气候阴雨- [# f2 m, `5 H! Y3 t+ _
   《解放日报》刊登了北京第一女中高三(4)班与北京四中高三(5)班革命学生写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两封信,强烈要求废除旧升学制度,建议高中毕业生直接到工农兵中去,和工农兵相结合,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首先取得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给予的“思想毕业证书”。党从无产阶级优秀儿女中挑选出更好的,真正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青年去升学。
% f1 a8 i! T9 g/ L4 J; O   我校高三(2)班在五月初也曾写信给党中央、毛主席提出同样的要求,当时这一革命行动没得到学校与市教育局的支持,可见教育界的保守派众多,我们一定要群起而攻之,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B$ I( J% Q3 o) B
   在全校革命师生的一致要求下,学校立即开了一次大会。会上各级、各班、各教研组及教师团组织、工会等代表陆续发言,坚决拥护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这一决定。数理化组教师向全体革命教师提出:全体教师必须直接到工农兵中去,和工农兵相结合,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首先取得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给予的“思想毕业证书”,才走上无产阶级的革命讲台,否则就不配并坚决不走上无产阶级革命讲台。这一表态使得全校革命师生革命激情更加高涨,全体教师一致响应,革命学生一致拥护。8 ]- \$ H$ l* C
   党支部书记叶克平代表学校领导,决定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期考不举行,并立即采取措施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这两项决定立即得到全校革命师生的一致拥戴。9 w2 L, `  n9 c7 g/ r" C: A
   会上,我们高二年级代表一致要求校领导请示上级党委,允许我们在半年内读完高三年级的课程,完成教育大纲的要求。争取早半年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滚一身泥巴、沾一身油污,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5 [; g8 @9 c. D2 u
   会上,教师代表也要求学校停课搞文化大革命运动。以上两项要求,不知上级党委能否同意。由于大家要求革命的心情异常迫切,于是在上报市教育局的同时,又将这两项要求提到市委,要求市委尽早作出决定。
, C/ t  S1 N+ \7 d  a   (我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好像是从废除高考制度开始的,在之前上课下乡照旧,大字报稀稀拉拉,辩论会零零星星。之后就不对了,上课断断续续,劳动频率尚可,大字报、辩论会趋于轰轰烈烈。)
; V; K& h" H! I$ ^+ a" u) G% b. C
' R" F; ~3 E! ]. t% q
0 k8 v; H, S% c  c8 ~: ]3 p 8 `5 F9 j$ B0 ^& Z
上中日记(三十八)4 `0 X# K1 V) D, `$ O  v; Z5 P
                    1966年6月27日 星期一 气候晴
8 Y1 L# i1 n' f5 D  ?3 ^$ J   叶校长作有关文化大革命深入发展的报告:(1)还必须继续贯彻市委的号召,深入发动群众,彻底揭露、揭深揭透,将党内外的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一切牛鬼蛇神楸出来、横扫掉。(2)强调要在斗争中学习,通过这场斗争,锻炼提高自己。提高学习毛泽东思想水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斗争的能力。(3)注意贯彻党的一切政策。
; i* U8 l# K" W4 a9 ]   本星期开始,学校规定每星期劳动一天半,其他时间安排即每天上午学习毛选、文件,下午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即写大字报、看大字报、讨论、争论等。今天下午工厂劳动敲模子,由于没听工人师傅讲清楚就干上了,所以出了好多次品,后经老师傅指导修正,才避免更大的损失。以后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凡做事前必须调查清楚,绝不盲目行动。
- E, {7 Q% ^" r9 i3 j( P2 ]+ C   晚上班里几位同学针对昨天讨论的几点想法写了大字报《评校领导》,其中概括三点:(1)在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资产阶级保皇派?(2)学校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3)学校领导贯彻的教育路线是无产阶级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最后我们希望全校革命师生起来审查党支部,用事实来证实校领导是“真金”还是“杂草”。我们的大字报还未贴出,高二(1)班部分同学就赶来支持我们,这是意想不到的,其实我们已做好挨批的思想准备。
' Q  R9 Z0 E9 o$ J( C   (《评校领导》是我班贴出的第一张较有影响的大字报,随后高三(2)班的《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以及来自各班的《十问叶校长》、《问叶校长》、《两封信的遭遇》纷纷出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矛头指向校领导,我班是“罪魁祸首”。)/ G) X. L0 h, D# [) x
大栋的日记,既是我班的宝贵财富,也是上中、社会的宝贵财富;既是我班4年上中学习生活时期思想教育、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军事训练、文艺活动、同学友谊、师生感情等各方面的真实记录,也是我们国家在那个年代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尤其是反映了关于文革爆发前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潜移默化的演变过程。大栋的日记是一部沉甸甸历史记忆,是历史学家们进行研究的极佳素材。我建议大栋专门撰写一篇关于《我的上中日记》的文章,入列我班文集,一定会引起读者们的极大兴趣。而且,将这十几本日记本放在一起拍张照片,加入到文集图片中,效果更好。其实,作为上中遗物,包括我的学生证、课外辅导教材、诗抄、同学赠物等其他班级拿不出的东西,是我班共同的记忆财富,也可选少量照片刊登于文集图片中,会使这部文集更具有历史的沧桑感、亲和力、观赏性。(赵雷琪)
0 e) G$ Y, C8 k  ^ % M$ ^" Z! p% U5 Y' L9 e  ^6 T) F- e
/ n; U2 s' A  ^
" a; i2 `+ r$ J# k$ t. M
  上中日记(三十九)
& ]! r: a$ n. M8 _) N3 V! u                  1966年7月15日 星期五 气候晴
$ o" y' |9 I- g! L8 O% Q+ J+ N   清早班干部开会决定毛选谈用会改期,而转为开民主生活会,主要是向团支委干部提意见。会议前半截开得挺好,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坦率地提意见谈看法,并且事事对照主席教导找差距。但是到会议后半截,有点冷场,这时发生了两件令人遗憾的事。一件是注意力分散了,大家由支委的问题扩散到个别人身上,再谈到女同学之间的矛盾问题。另一件是团支部委员XXX起来为自己“开脱”,一副受委屈的样子。当然同学们的批评意见会有出入,甚至有时出入还很大,但是作为支委干部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才对呀!
5 T: r7 U9 p3 f; U   会议结束,市委派来的联络员孙明同志讲了话。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大家态度都很诚恳,这是好现象,但不能就此了结。会后支委干部必须检查一下自己的问题,该改的马上改;牵涉到个别干部的问题,个别干部应立即改。同学间有不同意见的,可保留、可通过“二人言”解决;解决不了的,学习毛选再统一认识。二.在文化大革命中必须狠抓毛选、社论学习,同学间存在的问题可以开小会解决。三.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揭党支部、揭叶克平校长,有什么问题尽量揭。- h# ]. q' t6 u  O1 G, V
   天有不测风云,下午还是好端端的一个人,游泳后外出,脑袋瓜昏昏沉沉就不行了。没得法子赶紧睡觉,一躺下去便起不来了,真是“硬汉”斗不过“病魔”。何行烈等同学听说我病了,百般照顾关心我,除了帮买馒头打菜端开水,还劝我陪我上医院。我手脚软绵绵,饭也吃不下,但还是决定睡一觉出身汗,到明天再说。. [! A) a: a* a8 [
   (民主生活会那时经常开,但是市委联络员来参加实在太荣幸了,这只能是文革初期的特定时期才会发生。)* ~2 a& @# z' O- L  l* l
新浪网友
; l4 I2 W0 s2 G+ K! L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大栋能出一部《钱大栋上中日记全集》,李杰能出一部《李杰博文全集》,雪兴能出一部《孙雪兴诗歌全集》。即便不出全集,出选集或精典汇集也行。(赵雷琪)) J& ?+ A" I! f* U
2014-3-10  14:326 d1 y" M# n" J. u6 y
回复(0)* ~+ v' d( O( J8 M/ |
难忘上中+ d9 @2 ^6 J: N# O+ t1 p" s
此议甚妥。雷琪兄那么多收藏和记忆,建议也汇编一册书,这样可以形成《难忘上中》丛书。如果有兴趣,印刷厂我代为大家寻找,但是费用由各人自行和厂里洽谈。我可以争取的是,绝对不会高于我们这次文集的单价,而且不像制版印刷,一定要上千本,如果需要100本,就印100本,不会因此而单价上涨。(孙雪兴)
! Z( x; H- Z/ {; V/ A9 g5 f) x; f9 [ % \6 g* `8 Q' O. ]) I- c4 T. s
- m  s' T4 f; H# U

  i9 V6 p' f% y  u' N( _  上中日记(四十)
  y  z; S$ r5 @! s; ^6 X% F                   1966年8月4日 星期四 气候晴+ N; {3 X6 \3 d2 p5 o0 H, e
   明天在文化广场举行全市革命师生员工代表会议,这是一个大好的消息。代表会是组织左派力量,团结多数群众的一个好形式;是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群众,彻底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好方法。代表会将促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深入地开展。5 ]- p( ~% O2 d
   听说代表会上,将由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首长作录音报告,其他还有市委负责同志的讲话等。这些指示将进一步擦亮大家的眼睛、进一步明确方向,更深更好地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 w- v  k5 J& r: ~   这样的会议谁不想去开?但每班只有一个名额,学校领导强调放手发动群众,充分发扬民主选好代表。我深知代表的作用,是革命积极分子在群众中的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和带头作用。因此必须选出一位毛选学得好,党的政策和策略贯彻执行得好,信任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能代表全班同学的代表。我再三考虑认为何行烈同学在这方面比其他人做得好:其一.他能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二.他能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比较坚决地向一切牛鬼蛇神及四旧开火,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其三.他能自觉、认真地活学活用毛选,较坚决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策略。其四.他能团结大多数同学,但团结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还不够。其五.他能较明朗地倾吐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改造自己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绩。因此,我在战斗小组中提名他,不少同学也提了他。团支委干部及各战斗组代表开会决定,在何行烈、刘巧英、王惠丰三人中进行无记名投票,结果不负众望何行烈被选为正式代表。( C- f' V& d9 J; w$ q4 u
   我是非常想去开此会的,有部分同学也提到了我的名,但我深知代表的标准和责任,更知道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何行烈等同学。( Z+ O2 w1 X( Z) H9 u
   (每班派学生代表参加市委组织的会议,这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3 x- d! L) `5 D7 o2 ?8 }% |) p ( g# A+ E: r0 ~; L
) t6 l& ^) W5 ?3 l" h! B

" }* E" J7 ^; x1 w6 Q: Z上中日记  g( l; B! w4 n1 {, v
/ Z2 Z& C% i( L3 w+ ~: Q, q
1966年8月19日 星期五 气候雨
4 g# I, I8 x' J6 \6 s我们一行二十五人提前到李晓明家,起先大家看看书、玩玩、听听首都百万革命群众共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实况录音,而后由李晓明谈了他家乡解放前后的情况。他说道:解放前老家的贫下中农为革命奋不顾身,他们缩衣节食供给八路军共产党,自己吃野菜、地瓜干等等,有的甚至为此中毒死亡。但是他们仍是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直至解放后到现在,他们仍时不时甘愿吃一些野菜等,这样一方面能不忘本,另一方面能为国家承担一部分困难。老解放区这种生为革命而生,死为革命而死的崇高精神,使我们热泪盈眶。我们抱着学习贫下中农、誓做劳动人民的心情,开始吃由野菜拌地瓜粉做成的杂粮馍馍头。前半个吃吃还可以,后半个就不行了,怎么也噎不下。但当我们想到老区的贫下中农还在吃这东西,而我们一再讲要学习贫下中农、做贫下中农的好后代,于是又硬塞了下去。随后我们又吃了地瓜干、干饭,对比之下我们的的确确是生活在幸福之中,平时单吃干饭还不行、还要菜,现在吃干饭简直成了世界上最“美”的食物了。
) n! y; j6 q+ w( K8 X' I* K( c中午时分,得知上海市将要举行百万群众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共庆大会,我们也得到通知,在二时许赶到教育学院。! ?$ F; ~9 ]" l2 ^# g5 e
我们全校大部分革命师生聚集在巨鹿路等候游行,谁知由于陕西路游行队伍川流不息地前往人民广场,我们从下午二时多一直被“关”到晚上十点多。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淋着雨、高唱革命歌曲、高呼革命口号,一次次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克服了寒冷。另外由于肚子饿,我们一部分同学开往潘章立家,他爸爸热情招待了我们,而我们老实不客气,把他家一切食物一扫而光。李宾生也赶回家做了十几斤面饼,拿来分与大家。这种同学间无私的友情,是任何语言没法表达的。3 ?( ~* T: O% f
十一时左右,我们开始向人民广场推进,我非常幸运,仍然负责推毛主席像。一路上雨大、风大,身着单薄衣服的我们冷得身子直发抖,但我们没有退缩,大家高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继续前进。在游行中,一旦冷得吃不消,我们就跳几下,或者相互拥抱暖暖身子,这种革命友情,使我们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0 ~  h& {" J- U% X
人民广场灯火通明,革命群众川流不息通过主席台,台上曹市长等领导不时向大家挥手致意,我们向在这次运动中坚强的上海市委表示最热烈的拥护。
* h0 E5 h4 X- t3 r9 |: z3 y游行结束已是后半夜三点了,由于交通管制车辆不通,我们好大一部分同学,在将毛主席像、宣传画、红旗等送往团市委后,便只好再到潘章立家住一宿。我们一到,他全家总动员帮拿被褥、垫铺等等,直至大家入睡。我们这么多人去他家,的确给他们全家带去了麻烦、影响了他们休息,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 ?( g+ b9 ?7 E* t; R, ~- Y(二十五位同学,你们还记得吗?)& P' `$ u  F4 p1 T/ G
+ e4 m, U' O/ {6 C: J' E& q4 |
$ ]0 h) ~9 ]7 t6 ^

0 n8 b& c/ P" O7 B" ^. C难忘上中
% z! n% W4 r1 l& Q大栋的“上中日记”很精彩,记叙也比较详实,令人回味无穷。- H) Z2 s) d6 }$ I# N
那一次活动我也去了,感受很深刻。" U- ~! z# Z/ s. ], i8 a& ?
我没有去阿大家住宿,我回家了,那时我家离开人民广场不远。0 v+ }; y/ \" f# A
(李杰)4 O: H1 x' {) n9 V, a5 y0 L
2013-8-28  12:59) z0 Y+ Q! o2 I
举报分享回复(0)
* h8 `1 v) ]5 e& R难忘上中5 }0 ^( b5 [  j4 I2 C7 e1 N" q7 ?
吃忆苦饭我参加了,游行我也参加了,但这两件事是同一天的事吗?我对两者的联系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有大栋的日记为证,应该是不会错的吧?游行结束后,我直接回家了,我家就在人民广场对面。(余明)6 |% C1 `* w  N* d3 C
2013-8-28  13:17  n4 I: D) f6 T$ q0 M( n
回复(0)
6 {& ~6 s' Q- v) z9 j2 }一叶知秋
' H2 ], M- L* }3 ?0 x : R  r% Z7 O' v  D2 t& Z+ ^: m# Z, ?
2 M8 _. {- N; ~( [
这次的游行记忆确实无法忘怀。就是那个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之夜以后,我的嗓子沙哑至今,再也唱不出美妙的歌声了。
# q+ N  ?7 w2 {, ^2013-8-29  10:00; W9 P, Q* W3 t& {: v3 ~; o9 i* Z, a4 j
回复(0)1 m2 z, T/ v" f# D
一叶知秋5 n% B% A* K) N) D; ?0 n3 r( {
. Y# D; }9 i0 {# Y7 B2 h
# Q1 J9 [0 E# z# R# H- j5 \% o
唉!操作不熟练,又发了两遍。不好意思。
) F; Q- b6 T# W2013-8-29  10:02
7 z9 ^  |6 A8 Y2 |, g回复(0)
; w. b  I, Z5 G% H  t难忘上中
. L+ v  x# B  w; i" S, F* `
: X# _4 ?- |6 x2 Y) z: N9 G( v
4 j- b( T# J! {, n点击“发评论”后,有一个反应的过程,不要着急,等一会。如果出现发两遍的现象后,可以删除一个。我已经替沈同学删除一个了。(余明)
9 M7 C2 ~& J* y0 F  Z) `2013-8-29  10:05, m2 h: W0 [, C! ~' O  e4 F
回复(0)
6 R% ~0 p* s& K! ~8 u一叶知秋! ~/ R, q! g* n: Y+ c
谢谢余明同学!" B7 W' e9 M& U* W" k  `

8 y5 d$ J* f1 n' a
1 P( m7 m$ @6 }, w, X / @" m6 v7 O. B+ }! X$ {
上中日记(四十一). I, v) ]0 \) W% j
                    1966年8月12日 星期五 气候晴
; l0 l4 S& g: @" N% @   “双抢”劳动基本完成,今天我们到七队的劳动是接近尾声的,内容是整田、拔秧。由于“双抢”劳动即将结束,受文革影响以后不一定组织下乡劳动了,所以我们鼓足干劲一口气干了半天没休息。沈秋飞把她弟弟带来学校一起参加今天的劳动,这非常好,因为能使弟妹同样得到劳动锻炼和教育。遗憾的是劳动可能就此结束,机会没了,否则叫我两个妹妹也来参加劳动,省得她们在家虚度光阴。
/ l; F0 |3 u5 [8 B2 m1 f+ x   几天来,正在积极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广大革命群众,为欢呼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夜以继日地参加游行,向市委、区委递送决心书。我校决定今天晚上由学校出发,到市委表达我们全校革命师生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决心努力学习十六条,忠实执行十六条,勇敢捍卫十六条;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 I" u; f7 \( h  E5 `, J3 \
   晚六点,我们由学校出发,一路上我们满怀激情高喊口号,情不自禁地一只接一只地唱着歌,通过口号和歌声将我们每一个革命师生的肺腑之言表达出来。我们一行八百多人,由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校旗、及无数面红旗引导,通过一条又一条马路,直向市委进军。我们五人负责毛主席画像的运行,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光荣在于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全世界、全民族的旗手,而现在又是我们队伍的引导人;艰巨在于车子较重、阻力较大,推行起来很费劲。但是我们五人齐心协力,表示一定尽全力坚持到底。* \) }3 t& S% u
   一路上自行组织的,里弄、学校、单位组织的学生、妇女和解放军战士,一再为游行队伍送水、送毛巾,这种崇高的品质和阶级感情,使我们异常激动。夜深了,我们一行来到市委门口,市委不少负责同志在大门口列队欢迎,大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革命师生代表送上决心书,然后带着市委领导对我们的无限信任和鼓励离开了市委。" V4 N: {5 d% M2 R
   (这一天是我们在上中下乡劳动最后一天,也是文革中第一次大部队步行到市委表决心。)" q/ f" T7 x* E" K) t

+ }, ^9 o  m1 ?% O ; v" H& s$ w! v+ x" j0 P& R8 k: J
* _$ V8 b* A5 Y" h/ A
上中日记(四十二)7 T5 j" b3 a: X' }4 |# w& n
                   1966年8月17日 星期三 气候晴$ R9 S" v6 F2 l0 ?0 k4 M5 ?1 A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毛选大量出版了,我拿出尽存的三元私房钱准备购买,但是遗憾的很,直至今日还没买到。本来学校新华书店今天开门说可能来一批毛选,所以大清早就有人排队等中午开门。结果好景不长,有人打电话问说没货,大家只好散伙,真是扫兴。2 a% @  B( T! b1 M
   何行烈的妹妹寄来二本“东方红”日记本很好,我托他写信购买一本“革命赞歌”日记本和毛选,不知什么时候能寄到。另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我写信给哥哥,让他把毛选四卷带回家借我阅读。# E0 f( ^9 D: p; W" E
   李晓明由老家山东回来了,他带回几十斤地瓜干、野菜等,为了体验当地农民的艰苦生活,他建议星期六到他家吃地瓜面。我们十几位同学认为这是受教育的好机会,决定一起到他家里去。
' O8 U+ e, N& g  A) L& R1 r   李仁文等同学看了报上登载高三学生批判“连升三级”的文章,感触很深,决定组织批判由周立波汇编的散文集。为此,他们准备到图书馆等各处收集材料,这种敢于革命的斗争精神值得我学习。
& {' _( M: q+ t+ ], e& j2 J9 B   明天班级要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中共中央决定中指出:“候选名单,要由革命群众充分酝酿提出来,再经过群众反复讨论后,进行选举。”班内选举标准已经提出,今天我组围绕标准和上次提出的名单对照酝酿了一下,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基本统一了意见,这样明天选举就有了保障。# L; n8 @) b7 a
   (文革初期对毛选的狂热,和融入大批判的狂潮历历在目。我班文革领导小组由哪些人所组成?记忆考试题。): R) |$ K1 w& y8 @
, |  o; {0 h, u4 K* s8 T. E* B

/ n2 P" B4 a! X- w' |. _ 4 {: \& }' r* z% d" H' @' `
清荷墨客. e* ]! b" w4 j, o/ c& |. h

$ ^7 J- u0 K  b" a1 s. i
( j" w  N  l/ I4 J" \6 N大栋的日记记得很认真,翔实,可是我自己已经毫无印象了。(李杰)$ ^% f/ ^; T* q( v! \/ S
41分钟前
" V  f6 N; Y. p2 S2 _% ?2014-4-11  12:43
/ J  t9 }! X7 v# Y8 _举报分享回复(0)
( L8 i' G6 M" i3 H* |4 m8 r难忘上中: c; K9 Y; i: f; ]2 s6 ^& s
大栋:
& `# j& R4 h; w  G8 Y' Y( H+ S你要把在班级同学每个关键时刻和重要活动的日记挑选一批编入文集,这等于将班级同学(包括尚未成文的同学活动)一一再现,很有意义。感谢大栋至今保留着这些珍贵的上中记忆。(孙雪兴)# z* y5 a9 A1 d( d* t7 H4 f
2014-4-11  14:159 X# C. \' P4 n$ C$ I7 T$ `' @6 u0 B
回复(0)( X) `* i  I- o! X0 H; g+ `, R: e
难忘上中
4 Y9 v* g5 i, _  B& [
4 |9 P; y/ a" Z" r9 D1 t 5 E5 j% Z; q  ]2 o, X
我也保存着一些日记本。其中包括“东方红”和“革命赞歌”日记本。“革命赞歌”日记本是何行烈同学送给我的,上面有他的题词,落款时间是1969年5月3日,正是我离开上海赴内蒙兵团的日子。这本日记本我已经保存了45年。前些日子,我将何行烈同学在日记本上的题词拍摄成照片,发给何行烈同学,也不知道他是否收到。烦请大栋让何行烈看看他的邮箱,查收一下邮件。如果他同意,我可以将他的题词照片发到班博上与同学们分享。(余明)
& Q' I! N" C% ^# J# j- Q2014-4-11  14:18
. E. E2 W9 h- r2 ?回复(0)
8 Y# z- X0 E6 C- x新浪网友
. I4 F& V2 s6 [, }3 }据我所知,大栋、沈秋飞的上中日记是我班同学中最完整、最全面的日记。现在得知还有余明也保存着上中日记,希望有机会也像大栋那样拿出来晒一晒,亮亮相。我的上中日记比起大栋、沈秋飞、余明,那就稍逊风骚了。“革命赞歌”的日记本我也有,记得扉页上是郭沫若的一首诗,好象写的是“火中的凤凰”,其中有“凤凰涅磐”的字句。很想见见何行烈45年前的字迹,他字写的很好,漂亮、柔和、温婉,真正是字像其人。雪兴兄的建议很好,非常赞成!请大栋考虑。(赵雷琪)
$ u, N8 r) w- v6 y) l/ m2014-4-11  15:261 ^6 w% W* z) G7 [. S* u$ i( U
回复(0)
2 c- |& q1 |4 s0 Y$ F! e* M& m4 t' z* d难忘上中
% o8 O* E+ m+ L6 }1 p& V+ t
  q3 Y4 b# c7 ^0 _% x! @7 p; j 0 o! J( u( }2 C
我又想到,其实,沈秋飞的日记也极其完整。仅就告别上中之后的几十年里,她的日记就从未停止过,着实是难能可贵,精神可嘉,令人感动。这近四十本日记本,承载着她的人生阅历,刻划着她的人生轨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发展变革过程的部分缩影。沈秋飞的日记与钱大栋的日记可谓旗鼓相当,有的一拼,但他们都是佼佼者。我们为这么多同学拥有自己几十年前的日记而自豪,也为我们的高二(6)班而自豪!(赵雷琪). E, k; V9 t! l& l3 n! g
2014-4-11  20:228 u3 [8 L' D( n. C6 B/ h; ]0 V
回复(0)
& m. R; m* h7 E) y一叶知秋: h! @& M4 |7 l# y5 I2 P2 d
  l  G3 V3 b5 w* e( m

  Z$ s/ Z- M: H' K) q我“上中日记”早被付之一炬了。如今保存的几十本,或许可以称作“后上中日记”吧。那是始于1969年8月,下乡插队的第一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自身的成长,记录的一些思考会多一些。有时间,也翻出来看看,挑几篇晒给大家。5 |; s) D' O. r: ]3 |% H/ M
2014-4-12  09:23- q0 Y5 @1 w" s2 }$ o4 X+ T6 z3 u
回复(0)
/ Q* q# h! E5 D( L用户lvysn1cg07
: r, R/ Z! n) q# H. `8 n' R@买粉丝qq顶顶顶 [搞怪-o]
" M- d- F8 k  u9 W' q2014-4-12  09:57来自用户lvysn1cg07的评论
1 C" _9 d, j5 H( q回复(0)9 r' }% W# o. F
难忘上中
0 T. `4 I, N; B5 @- ?8 e孙雪兴的建议很好,但我真没时间翻,那时字又写得小,现在眼也花了,看起来很吃力。已发表的四十几篇,花了我好多时间,也是慢慢过筛子挑出来的,麻烦就在里面选吧。其他我尽量抓紧在最近二个月中挑一下发班博,能挤进文集最好,来不及就等下回分解了。沈秋飞应该把上山下乡的日记晒一晒,这也是我班27位同学有共鸣及文集目录内容欠缺的地方。(大栋)
0 [& W/ d. R/ F, g( `2014-4-13  07:51
  b8 f: ]$ `7 N  m! W/ r% V" y回复(0)" d2 j7 V7 s# m3 |. i
一叶知秋
) E' N# A- n% k8 m4 C4 m0 M. i
! K! J& ^% p7 f # @5 ~+ Z" X7 A+ ?$ d) T8 K7 I
几十本日记都存放在上海,这次编入文集肯定来不及。以后在班博上晒晒吧。
/ i, H; P( E& O& m2014-4-13  10:06+ R4 T) \0 v- F. |
回复(0)
* @" Z4 d: Q& c6 H& n难忘上中& \+ e) ^% X) s3 Q1 h
老余明,我帮你问过何行烈了,将他的题词发班博没问题。他这几天没上网,故没见到你拍照片,他会很快给你回应。老余明你上中的日记也拿出来晒一晒,大家回忆一下有趣的往事。(大栋)
; f' K! W7 }% ~ , ^7 r0 S. }8 V( m( ~3 b( L
$ \$ z; ?5 M# m* O8 J+ H% M
- Q" H! [8 c0 y) J- o
上中日记(四十三)9 `& x' Z2 r4 V6 t$ C0 f+ V" L
                    196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气候晴- P7 ]: G; c) t, w
   半夜时分,何行烈的哥哥来我校送两张赴南京的火车票,这是何行烈与徐国平昨日搭船赴大连前特地关照的。我们很感激,决定不放弃,由我和董建树先行,商量好在无锡等章柏林会合转车北上。
% H% h( f' B/ s: V- q, d% A! I' o; X   六时许,我们乘92次列车由北站开出,八时许已到无锡。途中有两件事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件是举目四望:广阔的大地一片绿意葱葱的海洋,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展示了即将来临的丰收景象。另一件是车上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做得挺好,自始至终能听到我们伟大领袖、伟大舵手、伟大导师、伟大统帅毛主席的声音。8 q- S! d5 v4 o3 T4 d* L  ~
   到无锡后,由于要等章柏林,我俩没敢离开车站,办事也是轮流外出。为了腾出足够的等待时间,我们签票642次车要晚上才开。结果还是没有等到章柏林,估计没拿到票或直接上北京了。晚18︰32分,我们无奈乘上642次学生专列离开无锡,21︰15分到达南京,列车上轮渡过江继续北上。, C# u$ V3 [0 f* q

8 X( _6 W4 F& R5 W
6 d3 h, h3 ~, F% ~$ A3 i7 I                   1966年9月29日 星期四 气候晴/ _5 i1 V: H  p3 I6 ?4 o
   由于外出进行革命串联的学生很多,车很挤,因此一路上几乎没有睡觉。黎明时分我也不想睡了,一直观看窗外祖国的大好河山:泰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一眼望去山峰奇奇曲曲、怪模怪样,真看不出雄伟壮丽的面貌;黄河真是名副其实,一片“黄汤”气势汹涌,有若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泻千里。巧得很,在列车上竟然又碰到何行烈的哥哥了,从他那里得知章柏林已乘第二天92次车到无锡,看来只能到北京迎候他了。
2 U: T1 D2 g+ G  X   伟大的党、敬爱的毛主席对我们革命的后代、红卫兵、革命师生真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每趟学生专列都有不少解放军战士保护,他们一边执行保卫职责,一边进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及为人民服务。解放军真是一座学习毛著的大学校,也是一座强大的堡垒;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人民的军队,也是一支忠实为人民服务的战斗队、宣传队、学习队。我们一定要向解放军学习,做解放军强大的后备军。
; ?* Y& m6 y' p$ ?  x, X3 S( H$ G   19︰45分到达北京,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们顺利办妥入住手续,乘包车去中古友谊小学。路途中,司机同志非常理解我们外地革命师生初来北京时的心情,他驾车在天安门前绕了一圈并停了稍些时间。天安门,宏伟壮丽的天安门!在你那巍伟的城楼上,伟大领袖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还是在这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亲手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我们是多么期待在此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呀!在车上,我们浏览了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些象征着新中国的生命、象征着革命人民斗争史的建筑物,也使人心旷神怡。4 @) _6 [! ^! S0 X9 ]1 ]( s+ X8 E
   好消息真是一个接一个,车到中古友谊小学就得知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将接见我们,大家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笑呀!唱呀!叫呀!跳呀!大家一起高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另外国庆晚会放烟花,我们也可进驻天安门广场观看,到时看那五彩缤纷的礼花、那象征新中国新人有若礼花般在祖国广阔天地放射出生命的火花。
( t' ?5 }$ X$ [   中古友谊小学的革命师生满腔热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师生,那个热情劲儿、那个关心劲儿,真如遇上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     北京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给人一种宽畅、大气、舒坦、美观、状严的感觉。同时北京也是既有城市风度,又有农村风光的城市,因为城内随时都可以见到马车等、到处都可以见到大块的绿化地,而巍伟的高楼大厦穿插其中,增添了城市的风光。# [6 y* W  S$ a- }/ Y' g/ U
   (这是我第一次到首都北京,也是文革第一次外出串联,记忆犹新。)" G7 H; n1 K: S3 j0 ?, G) y

$ {9 N3 }  L, `
6 L& S- m" s5 V! a% b+ E 7 x( M4 p! O: y7 F
上中日记(四十四)
4 f2 j! |% A2 F) K6 ~                      1966年10月1日 星期六 气候晴4 R$ p2 z& l# U$ Y4 Q9 D) j$ m2 D
! \0 X, O+ o0 D. y) }7 v5 s
    国庆庆祝活动从上午十点开始,会上先由林彪同志主持讲话,然后工农兵代表、红卫兵、革命师生代表及外国朋友相继发言,他们满腔热忱、发自内心地说出了热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心里话。随后规模庞大的游行开始,我们一直在外围等待,直到下午才步行进入天安门广场。幸运的是我们所在游行队伍离开天安门城楼最近,毛主席他老人家我们看得很清楚。只见他老人家满面红光,迈着矫健的步伐从城楼东面走到西城角,一而再、再而三地挥手向红卫兵小将、革命师生致敬。最后毛主席还下城楼到广场接见大家,遗憾的是我们已经走过头了,没有近距离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
" p' u# O; d: b0 l7 {0 T   今天下午二点半正,我见到了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这是我一生中最最大的幸福,我向敬爱的领袖宣誓:努力学习最高指示、忠诚执行最高指示、热情宣传最高指示、勇敢捍卫最高指示,做一辈子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学生。# {9 r: W- o9 o! c
   (我和董建树、章柏林在北京于10月1日和10月18日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后一次还有何行烈、徐国平、孙雪兴,这真是我们的莫大荣幸。): d# m- T: m3 R4 G7 d2 L4 K

+ A% ?8 H" Y2 Y8 B3 e # E! y- v1 B( X! n- \( j
                      上中日记(四十五)
9 R" s! r5 w5 I                    1966年10月9日 星期日 气候晴. B# G, F2 T( C1 Q8 }' z' s
   火车票拿到了,是明天625次车,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有许多情况有待了解,更谈不上游玩了。我和章柏林、董建树三人正在犹豫不决,巧遇何行烈、徐国平俩位,商量决定明天不回沪。为了在北京留个纪念,我赶往大舅家,设法让他带照相机,为我们五人在天安门广场照了好多相。, U" Q$ G( S0 y/ R/ P2 c. z) I
   何、徐俩位是由大连经哈尔滨、沈阳来北京的,他们一路学了不少新东西,主要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即与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我们再留一段时间北京,也主要是了解两条道路的斗争情况,当然能再次受到毛主席接见那更好。
' V& g* h* E* e. q2 Q# B) Y1 ?- S   听说大舅妈的哥哥就是胡启立,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以前我只知道她是留苏学生党支部书记,同时又是我大舅的入党介绍人,想不到还有这一层关系。但在与她接触的七、八个小时中,从她的言行举止还真象个共产党员的形象。
& F- `/ e8 f% s2 U   晚上八大院召开了批判工作队谭立夫的斗争大会,同学们都去了,我则上二叔家串门。在二叔家遇到二姑夫,他是香港两航起义人员,由于受冲击牢骚满腹。他长期生活在国外,出身又不好,旧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对文化大革命有抵触情绪。我没有勇气当面作斗争,只消极抵制不于作答。/ W# P6 l4 v, W# Y. ^5 P6 `
   (照相簿里的五人北京照,就是在这一天照的。当时我们都左的很,好像只有自己最革命,好在当天我没有与二姑夫争起来,否则会后悔一辈子,因为他最后是在文革中被整死的。)
! c2 x9 Y* v# @; I9 i 9 l! ]9 [, B- a6 d
8 _# G3 @6 l/ M& l9 W
1 M# |! d- ~. W* C" _, r* ?
新浪网友* M: }% ~% U, {3 o9 M5 ]% f: x+ A4 u
大栋:1966年10月1日,我也在北京。天不亮就随中央气象局的队伍到达天安门广场,基本上就在城楼东侧接受检阅。那天,我妻也在北京,而且作为戴着红领巾和团徽的观礼嘉宾,坐在天安门东观礼台上。我11月3日再次接受主席检阅时,是席地而坐,毛主席、林彪等领导人的敞篷车分别开过我们面前,只相距3、4米远。大栋、章柏林、何行烈、徐国平、董建树五人在天安门前的照片,我已排版到班级文集图片中去了。(赵雷琪)
3 ^3 T& w' P5 s% K- k, x2014-4-22  13:57/ j. H: U: ]  ^0 }* s( P
回复(0)
& X$ R' l( D# w) f& k4 o" r难忘上中, @+ R5 }( A% ^% [/ J

  T: a8 ~* o1 O" i $ E* V% V3 e' ]+ @3 _5 [( J
记得我们和大栋他们会师前,我和王惠丰从兰州借了棉大衣来京:住东四地区内蒙驻京办事处。当时第一次接受毛主席检阅是坐在西长安街南侧。那天早上4点多起床,每人发2只鸡蛋几个包子,以充早中歺。等看到毛主席后离场撤离,已是下午3点多了。当时我们撤到外交部家属区。家 属们煮了面条招待我们。我们念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相拒,而家属们以"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相回敬。实际上,那些所谓的群众,也许比我们要贵出好几倍呢。这就是少不更事。在毛泽东语录战中,我们吃了面条,返回驻地。
' h5 Z! v, w: ^9 \: P2 W2 x! E后来,我们和大栋他们会师,在京继续革命,并在10月18日再次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这次在京好像呆了近一个月。
; [/ o4 p: K2 A! Z0 q8 M) r: `后来,我们结伴南下,去韶山参加韶山水库修建工作。在那里,发生了人被狗咬的惨剧,和夜半摩托闯家乡送电报索取钱粮的紧张一幕。在韶山阶段,我们记得班级同学在橘子洲头搏风击浪,我在江边为大家看守衣物的经历历历在目。而老董同学在岳麓山坡滚滚而下的惊险场面好像就在昨天。回沪时的收获,是一书包的小字报和书店买的毛主席语录宣传单以及在学校浴室洗衣时漂满一脸盆的虱子) a5 @$ p9 R8 y' |7 @8 Z
在回沪后,可能是被走南闯北的传奇蛊惑,我的一位邻居小弟居然要我带他去京开开眼界。可惜的是,我们刚出北京先农坛车站,就被滚滚人流冲散了。由于这邻居只有15岁左右,吓得我在京四处乱闯寻找,并在车站附近贴出寻人启事。直到家里来信告知这小子先我一步跟另一批上海同学回沪,才放心地在京和去各地继续革命。(孙雪兴)3 n$ k" |$ F1 S+ c; F
2014-4-22  21:03
3 O0 x$ v/ _8 W' F回复(0)
; f) D0 K* s8 S. c新浪网友( I0 C" q% ]: V: }/ e
其实,我班的日记达人,除了“上中日记”钱大栋外,还有沈秋飞。沈秋飞满满登登的三四十本“后上中”日记,有谁人拿得出?钱大栋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成绩报告单(幼稚园10张,小学6本,初中3本,高中3张,还有大学的,又有谁人拿得出?近期得知,董建树从上山下乡第一天在火车上开始写的“下乡日记”也有5本。如果各位真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建议他们可以出《钱大栋上中日记选集》、《沈秋飞日记选集》、《孙雪兴诗歌集》、《李杰文集》、《钱大栋个人成长历程佐证珍藏集》,等等。当然,我班的《上海中学1967届高二(6)班影集》、《上中珍藏集》,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筹集,争取明年问世。这样,我班2013年创刊班博,2014年出班级文集(争取同年出幻灯片光盘),2015年出《班级影集与上中珍藏集》,就可谓“大功告成”了。不知大家以为然否?(赵雷琪)
4 M* F) @1 i- A# y2014-4-23  17:16
% A$ Z: ~  [( `! f回复(0)
' o  C/ J# X5 k5 ^难忘上中: e4 I; h6 E1 A- k; R2 W6 t" A
何行烈提起的毛主席另一次接见,我翻日记查了是11月25日,我们四人何行烈、章柏林、徐国平和我是当天下午,汇同六十多万革命师生一起受到接见的。第二天毛主席继续接见了一百八十多万革命师生,这是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小将,报上登载了二天的人数。潘章立当时也在北京,但我们没有找到他。(大栋)7 s$ h7 [! q3 E6 ]0 D0 D6 Y

  k9 b0 }6 |: H' q0 |
- ?6 u& `/ @( W  x: T # S$ ?* U4 b% W/ X# P
上中日记(四十六)
- L( B& U5 ?2 P! r' N$ {                  196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气候晴雨0 `& Q9 l9 ]; \- R
   毛主席接见还没有音讯,而我们又迫切渴望早日回校投入战斗,所以决定去订返程火车票,结果拿到17日中午的票。9 [# q* a% q3 w; J) q
   本打算今天早晨到颐和园转转,下午去人民大学及附中瞧瞧。由于在西直门挤不上车,只好步行到展览馆,看了老挝爱国战线党及中立派主办的照片展览会。然后赶到动物园,参观了天文台,再乘车到颐和园。
6 q1 U: A) q. y0 p+ I   颐和园的一系列建筑物好多是参照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建造的,有南方园林的味道,经过精雕细刻的画廊堪称一绝。0 o/ ?. q( m8 G; ~2 g6 h
   真是万幸中的不幸,董建树连“毛主席语录”、钱、粮票、学生证等一起丢了。他总是粗心大意,以前提醒他还硬的很,这回可好家当全没了。日后在京生活怎么过?暂且只好大家接济一下,然后去市委接待站申请救济或借款。! G" e5 C! t% y( o* `1 d; ?# D
   何行烈不准备回沪,他还想在北京留二、三天再走。董建树由于想寻找失物,也决定留下来,于是何行烈晚上去办理退票手续。我与章柏林俩人,到东风商场内的新华书店去看看有啥好书没有?东风商场非常之大,书店也是五、六家排在一起,遗憾的是我们需要的书里面一本也没有,看来有关文化大革命的书籍太缺乏了。
4 n8 d0 B0 t/ s* `" D7 D2 R; l   回校后任务很紧,其一必须将我校文化大革命的前后大事记汇编:其二必须针对我校贯穿运动前后的两条路线斗争分析总结一下,并对如今存在的错误路线展开斗争:其三学习、学习、再学习,赶上当前的大好形势。
, U$ c; a0 W5 {! G) e + J) a0 R4 |9 ^/ V
, b2 y3 O- u" X* D! h
4 \/ a( X  ]/ I& m& [
上中日记(四十七)
+ f  n" V( Z$ O3 b                               196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气候晴
) K3 b5 @* D. W9 `. s& {# i   清晨便赶往学校,结果大失所望,学校里人都跑空了,只留守有几位高三及初中的同学,在做外地串联红卫兵接待工作。
+ e5 o" @- V0 Q& w( `) h# f   听在校几位同学说,黑六类分子的子弟及问题较严重的教师二百多人,被发配在北桥“三秋”劳动。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好,其一形“左”实右,放弃团结对象,没将黑六类与其子弟分开来,没把死心塌地追随反动老子和要求改造、参加革命的区别对待。其二让他们集中在一起互相影响,容易消沉堕落,同时也加重农村的负担。6 T" s% l# z" b. m- |
   在校偶然遇到李政军、潘章立、李杰三位同学,他们与大队人马分开后,由武汉、长沙、广州回沪的,看来他们准备再次上北京。8 X7 t* d: ]! C& r4 i  h) u
   刘刚、吕峰谊、李素兰等几位同学,参加上海市红卫兵总部了。听潘章立等说,她们还写信讲什么观点不变等等,反正只要看实际行动,到哪里都一样。
7 R% a) T, K' {# d1 a8 E   学校内要接待二千多名外地革命师生,留校的同学老师终日忙在事务堆里,看起来学校中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只能暂且告一段落。由于人多手杂,校园里很乱,学生宿舍里好些东西都没了,徐国平的自行车也失窃了,真是混帐。在如此乱的环境中如何学习生活?没法子只能回家另做打算。* a4 u( w: T7 y( Y" u3 Z3 T8 }' D1 g
   (这是大串联返校后的情景,没得法子,大部分同学选择再外出串联,也有部分待在家里逍遥,“逍遥派”就此诞生。)$ ~4 ^4 @3 l! i+ a
) V& k6 b' h* e. @: ~
, ?9 Q+ h8 e/ p! R& ?
; J- r! t7 N6 b" B5 Q( k
  上中日记(四十八)$ L! R9 H* t4 f6 F$ p3 k
                            1966年11月30日~1966年12月3日6 W* ?7 q- E5 D7 l% x& `& S" k* q
                   途步由北京大学—昌平—十三陵—八达岭—迴龙观
8 ?8 ?- [( m" q( }+ h  A                             196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阴转晴7 F+ r) t9 O; U  e
   今天是我们长征预征的第一天,正巧遇上来北京后最冷的一天,北风呼呼吹得人眼也睁不开。早晨我们三人,章柏林、徐国平和我由北大出发,由于食堂人太多,我们连早饭也没吃,一鼓作气用二个小时赶到清河镇。一路上由于寒冷,哈气使我们的口罩都结冰了,于是我们干脆摘下不戴了。长征开始阶段感到脚发麻、手僵、耳朵冷,后来觉得腿酸、背酸、眼睛酸,但这一切都吓不倒我们,咬咬牙坚持住。在清河镇吃早饭化了一个半小时,看来以后要抓紧。由清河到沙河、再到昌平,我们一直没有停顿休息。一路上沿路旁的溪水结成厚厚的冰,我们踩在上面结结实实,由于风特别大,所以我们为了避风干脆跳入沟溪中前进。冒着寒风,我们三人互相鼓励高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 [* [" {' K+ G8 Q- i+ d, e2 N
   晚上5点,终于抵达昌平,我们在接待站住下了。一天走下来的确非常吃力,休息后起身人有点摇摇摆摆的,但这只是刚刚开始,一天算计下来只走了35公里左右。( y, P. G& k) R" |3 s3 E, H& X

8 @7 y9 _7 q& g9 N' [% V                                 196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晴3 ~: y1 |4 \9 f3 P( L! P
   清晨8点不到由昌平出发,为锻炼毅力和体力,同时也想更广泛地了解社会,我们决定离开公路走山间小道。出了北门便是高山峻岭,我们沿着山间羊肠小道吃力地行走,由于风沙很大,我们迈不开大步速度很慢。过了不到一小时,路断了,我们没法只好爬上身旁一座最高的山峰找路。山上尽是些乱石、杂草,人弯着腰爬还时常打滑,更可恶的是那些带刺的荆棘,扎着裤腿不放,往往让人进退两难。到了山顶已是满头大汗,但又不能脱衣服生怕感冒,没想到在山顶也找不见路,没法子只能认准方向下山。谁知下山比上山更难,一滑便仰天睡倒,否则将不知滑到哪里呢?下山找着牲畜粪便与小道,我们别提有多高兴,因为有小道、粪便,那就一定有人与牲畜走过,有人与牲畜走过的小道,必通大路与村庄。我们第一次尝到走山路,然后迷路,再找着小道问着路的幸福滋味。
  v' @# [' P- p7 s+ F0 V* O   10点多我们翻越了不少山,穿过了不少田地,跨越了不少沟渠,终于到达十三陵水库。十三陵水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劳动过的地方。今天我们不惜千辛万苦,翻山越岭来到你的身旁,想听一听河水的欢唱,看一看你雄伟的景象。八年前,是党和伟大的劳动人民把你建起,治服了穷山恶水,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向往。我们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再见!接下来我们匆匆赶往长陵参观,由于天冷,陵墓区几乎见不到人,我们草草转了一圈,买了冻柿子躲在大门后偷偷地吃。
6 }% ?# |2 d9 M   傍晚回昌平,今天又行走30公里左右,主要是山路,一共化了六、七小时。
/ B! f# K! s. u9 H1 l" F; S
& T! k" r/ ]; l' I# e5 h- F/ n# u" S                                   1966年12月2日 星期五 晴$ s* C: C3 `2 T' y7 |5 {% q
   为节约时间,使接下来的长征有充足的时间作准备;另也为了加强意志与体力锻炼,我们决定今天强行军,将两天的路程并成一天走完。一早由昌平出发到南口,南口座落在山下,是北上火车的交汇枢纽地,因此异常热闹。为了赶路,我们无心观看周围的景象,在接待站办完手续吃饭,安排好住宿共化了一个多小时,10点半过,我们便又上路了。出了南口就是山区,公路盘绕着高低不平的山坡时上时下,使人感到异常劳累,但是我们三人一起唱着毛主席语录歌,迈着大步越过一座又一座高山。
) M) P2 w0 F+ w: z4 \# u$ A: _   没过多少时间,我们就到达居庸关,那里有一个特长的火车隧道,坡度很大,火车得由两只车头一拉一推牵引上山过隧道。在青龙桥车站,我们瞻仰了修建该段人字形铁路的先辈——詹天佑铜像。
; H% E  M! X( ?: C3 M1 S   休息片刻,我们继续上路。山区有特别的景色:山谷与山沟内是小溪,溪旁住有人家,房屋周围全是乱石滩,半寸厚的冰层覆盖在上。据说我们以前语文课读到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在这一带。沟两旁分别是铁路和公路,再靠后面便是奇峰怪石了。我们沿着公路时而下坡、时而上坡,有时看准了就直接爬山抄近路,到达八达岭共化了五小时不到一丁点。
  o" O" u6 W9 R* B# ]   万里长城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数万里的高大坚固城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心杰作。为建设万里长城,有多少劳动人民流尽了自己的血汗,甚至献出了生命。这是万恶的旧社会所造成的,是我们永世难忘的,为不辜负劳动人民对我们下一代的期望,我们一定要牢记血泪史,誓把革命进行到底。
! m' ]( ~: E: S/ l! ^4 U  r2 w* T. ]   由八达岭返回,我们沿溪走山路,抄近到南口化了三个半小时,比去时快很多。一路语录歌激励着我们,到南口夜已深,计算一下全天走了50多公里,真是超记录。
8 k# j# t( r; I
4 A9 p, m3 [" G9 ?; g) }                                 1966年12月3日 星期六 晴9 [7 M% O' H. Y/ V/ _7 |
   今天是行军的最后一天,也是胜利即将到来的一天。上午由南口出发,脚跟已非常酸痛,我们丝毫没有把它放在眼里,迈开大步向前走。路途中,在昌平、沙河稍作休息,从沙河出发,两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拖着走,二步分作三步越走越慢。这时我们三人一起唱起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家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勇气概激励自己,终于胜利到达目的地——回龙观。: l2 ~5 _# ^/ ^% H
   四天的行军,最大的收获是思想上的收获,感到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只要按照毛主席的话去做,任何事情都能办成,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同时也彻底识破了困难只不过是只纸老虎,你软它就硬,你硬它就软,终究会原形毕露。( i) O( D: b( }) x+ d
   其次,认识到劳动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无限热爱的,对待阶级弟兄是关怀备至的。如在青龙桥火车站,工人同志们再三留我们吃饭,并烧开水给我们喝,主动提出帮我们去拦车等,我们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但是他们的一片诚心我们领情了。
! p) c6 y. f# P# {1 j) t# y   再次,进行了有生以来最大、最重、最艰苦的一次体力锻炼。并看到了祖国美好的江山,及体现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古迹,如万里长城、十三陵、居庸关等等。同时也非常荣幸地来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及其他党与国家领导人劳动过的地方——十三陵水库。' r. e3 j' D" }6 {- Y; F4 E! x

; c8 H0 s: l# s" s: S6 q
% G% Z; G0 A) Y ' t* N+ ^, X3 y" _
上中日记(四十九)
; ~) V& E, ^9 B1 y, F  y. c% Z                              196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气候晴
2 G8 j9 v( h# a/ z1 x' n  T   等待已久的日子总算来到了,由北京出发赴延安的徒步长征开始了。清晨,何行烈、章柏林、徐国平和我四人,与解放军同志告别后,便一鼓作气经天安门直奔八宝山烈士公墓。由于又有一周没连续步行了,先前爬八达岭脚碰伤的地方仍隐隐作痛,所以一开始行走很不习惯。但是只要想想解放军临别时的话语:“当碰到困难的时候,多想想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只要看到身旁毛主席的画像,我们浑身就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于是不断向前迈进。
9 B3 m  N+ w7 [- l4 q7 d3 ?   八宝山内有无数革命先烈的墓碑,但都很陈旧了,我们几个都有同感,觉得心中很不爽。在革命烈士墓前,我们默默地宣誓:“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青年,为革命到底,为使我们伟大的国家永不变色,一定遵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的谆谆教导,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踏着红军的脚印长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劳动大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去学习、去宣传、去经受考验,为培养自己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
* D( U! B/ j( B; R! E) s   一路上,劳动人民对我们非常照顾,好似一家人。当我们不知去向时,他们热情地指点方向;当我们累了、渴了、饿了时,他们就叫我们进屋喝热水吃馒头。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御午门附近,有一位教师一直领路二三公里,直到道路好认才往回走。我们激动的很,再三感谢、依依不舍。
% _; X* y* }  N" q+ v6 [+ b   晚上在卢沟桥住宿,听铁路局老工人讲二七大罢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革命斗争事迹充分体现工人阶级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我们深受教育。
* y5 s! G2 a2 |7 I1 O   一天行程四十多公里,夜宿卢沟桥接待站。1 @# w1 A& O0 r' F( X
   (我们一行四人,自66年12月10日到67年1月15日,从北京出发,经卢沟桥、长辛店、琉璃河、涿县、高碑店、定兴县、固城、保定、清苑县、冉庄、完县、望都、定县、新乐、东长寿、新安村、石家庄、上宅、井陉县、昔阳县、大寨、平定、阳泉、寿阳、坪头、太原,到云周西村分手。何行烈、章柏林分别西进,最终抵达延安,我和徐国平则打道回府。)7 x/ h' L- @% `5 \( Z

* A$ b) K9 o; O9 y# @# Z9 B& D
% D0 ?1 C0 @& z% n2 I
& x) ^% ~7 g& L- d9 M# x上中日记(五十)" F) I9 W: c7 a
                                196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气候晴: _; r* m& ^0 p& L3 [
   今天干劲特别足,虽然昨晚没睡好,冷得肌肉发硬,但我们还是走得飞快。南去北来的兄弟长征队,如穿梭一般在公路、铁路上来回走着,大家高声朗读毛主席语录,互相鼓劲、共同前进。主席的话、同志们的鼓劲,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前进速度无形中加快了,一切疲劳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W% }8 }, f6 [4 b   我们一行四人,一鼓作气走了九公里抵达定兴县城。解放军战士敲锣打鼓欢迎我们,亲切地问寒问暖、送热水递毛巾。我们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依依不舍离开了定兴县城。中午十二点半到达北河店吃饭,主粮全部是窝窝头,即玉米面做的类似高脚馒头。看来以后路途吃米饭、白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必须作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z: n1 O% R' A' P. }7 t
   前天听两位解放军教员介绍,今天我们来到固城前四公里路左右的兵营住宿,向解放军同志学习。一到营部,门口就有解放军战士热情迎接,他们领我们到客房,给我们送洗漱水、问寒问暖,如同遇到自家亲人一样,甚至比亲人还亲。我们洗了脸和脚,他们便来登记伙食等,并问遍每一个人是否有病情,好及时治疗。解放军同志不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关心我们,而且在思想上也给予我们耐心细致的关怀。他们把所有长征队召集起来开会,希望我们小结一天行军的情况,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优良传统;还组织我们读报、学习毛主席语录,兵民结合演出节目等等。在部队里受感染,真正觉得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我们决心以解放军为榜样,向解放军学习、致敬!  z' u- I: {# W5 s8 Q& \. F! R
   行程三十多公里,住宿在固城前四公里处4663部队。! ?% m7 W  P  _. p" W4 h
   (第一次住兵营,感觉不一样,当时我们四位同学恨不得都留下来不走了,并从此有了当兵的念头。结果其中只有徐国平实现夙愿,多年后入伍参军,我们其他三位只能始终抱着美好的愿望做做梦而已。)
. Q& M6 k  {$ n# F& A - K, j% F9 k2 F8 }/ V* L+ ?' b
铁马冰河W
1 M% \1 \. u! {
- ?4 ~& Y% ]0 ?$ H' C7 o
$ [( _* f0 Z( p5 q欣赏佳作,分享精彩,感受情怀,遥祝夏祺! ! Z6 ~  Q: E# t, w0 @7 w  F. i
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祝福是最好的问候!
! @4 _+ ]: X0 W0 ?5 P( z2014-6-3  15:13# U5 M6 ~- c' U6 _! Y4 z
举报分享回复(0)0 l6 \+ p( O; r. J. U
难忘上中4 T8 r  T9 m! _8 _2 g: V3 F
大栋日记保存如此之好,令我无地自容,因为多次搬迁,我已经将我的几乎所有有意义的资料丢失殆尽。羡慕!(贺)
' {( h: Z- `9 Q5 ]) k2014-6-3  16:18- G. J) B# q2 i  J+ \" V( F+ V
回复(0)4 o! t) |0 B7 ]- T
新浪网友
& y% s3 V  }8 ~& H1 O( L4 S# S一、钱大栋是我班《上中日记》保存最多最好的,沈秋飞是我班《后上中日记》保存最多最好的。至今,在我班仅发现董建树、钱大栋、沙济深三位同学保存有《上中成绩报告单》,而保存有《上中录取通知书》的,仅李晓明一人。( Z, j6 y# \) k
二、为大栋的步行串联日记叫好!真实的记录,真实的感受。这些完整的日记,足以收录到某专题博物馆里。只可惜当年没能用胶卷记录下这特殊年代的特殊场景。- Y! E! `, Y+ T! {' D
感谢大栋!你和你的《上中日记》,也是我们高二(6)班的骄傲。& I$ G$ n& `5 m2 r, x
(赵雷琪)
9 k/ j" L! j% ?0 [, p2014-6-3  16:53( _& _% v8 e& Q: G. m1 C
回复(0)- R6 `1 |" B2 E$ F( y
新浪网友# n3 ~4 B; J/ K3 T$ ]! X8 h
点击阅读大栋本文的次数,已经记录有20次之多,为何现在显示数字为“0”?(赵雷琪)
& c/ u/ y* K! M6 t4 m4 S: ]6 C  b+ i$ c2014-6-3  17:01
& r+ O  k! h9 Y. b/ ?: E回复(0)$ Q2 P( X' h- q/ \% M
难忘上中. U, j% P0 v7 m4 A& t( _
《上中日记》现在看来当时自己挺幼稚、单纯,同时思想有点“左”,应该说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是难能可贵的是,纪实了当年的学生生活、思想状态、和对社会形势的看法。特别通过大串联观察全社会、了解工农兵,这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带来极大的影响。谢谢大家的鼓励,让我有信心继续将《上中日记》在班博上晒下去。(大栋)1 L% o! e4 ^# P
! A2 d# T! c+ `* w
; ?9 E: o& @; F
0 z" m6 m+ H! ?/ N
上中日记(五十一)! n! b" V8 K, L0 x: ?
                                 196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气候晴
+ Q5 i' @1 Q3 g7 V+ p0 o   今天是入冬以来第一次下雪,我们为了争取在三天时间赶到石家庄市,清晨七点刚过就打包出发,准备夜宿新乐。
  }) b/ ^7 r. U* F/ p% j   雪地行军是我生平首次,一步一滑挺有意思的,虽然初雪影响行军速度,但我们还是赶在十点半前,急走十三公里路到达清风店。休息片刻继续赶往定县,途径一座大铁桥,我们向守卫大桥的解放军战士借看报纸,以了解当前形势。定县是一座大县城,火车站非常大,我与何行烈在站内休息一小会便继续赶路,章柏林、徐国平上商业街去吃饭。- T. u3 N( ]2 M  J& C) i# O
   我俩沿铁轨行军,由于等不到章柏林、徐国平赶上来,心里着急够烦的,因此人特别感到累,行军速度明显慢下来。这时铁路线上开过两列火车,车上全是由北京返回各地的解放军,他们高举毛主席像、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向我们欢呼,同时抛下许多传单、语录及纪念品。有纸条上写着:“向红卫兵学习!向红卫兵致敬!”也有写:“毛主席的身体非常健康!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等等。解放军同志给我们的巨大鼓舞,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我俩随各路长征队一起高歌猛进。
1 n. ]7 t/ |8 c8 V# Z   一路读毛主席语录、唱语录歌,克服了背疼脚磨破、以及夜行军的各种困难,终于在晚八点左右到达新乐。新乐的孩子教育得很好,进城后许多小朋友便抢着帮忙,有夺背包的、有帮扛大旗的、更有引路指方向的。这些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天真地问起毛主席的健康情况,并表示将来长大一定要像我们一样,步行上北京去见毛主席。我衷心祝愿他们健康地茁壮成长。1 l- _4 V+ f/ L3 S# X. S6 N2 q! w
   全程四十八公里多,住宿在新乐。
+ t& S1 Y8 Z/ r  p8 r9 j 9 J; \* ^( E6 b% ~2 v/ I& A" o* Z; B
. t6 h  u# f) a: G5 m

2 ^" u+ o' d, h: s/ {) K- f上中日记(五十二)
1 p7 y" G- ]. l# X* C                               196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气候晴) P/ u1 o( D  z2 B# ?

$ r2 |9 j5 P" Y- M   由于火炕漏,缝隙正好对准我被窝,故老乡一大早做饭,烟味一脑古儿往我被子里钻,一时睡梦中昏沉沉的。等下意识地感到不对劲,努力撑起身子去开门,已经有点晚了,待勉强把门推开一条缝,人已软弱无力跌倒在地。在地上昏睡了好一会,才稍微有些清醒;再躺了片刻,才勉强爬起来。这时睡在同一张炕上的同学才有所觉察,他们起来搀扶我避免再次摔倒,因为我总感到头胀痛得厉害昏昏沉沉。我怕影响大伙行程,所以坚持随队行军,但总拉在队伍后面气喘吁吁,脑袋瓜子一直不自在。徐国平对我关怀备至,伴陪我走了好长一段路,并且不断背诵《纪念白求恩》以此勉励。同学的关怀,白求恩精神的激励,使我克服了煤气轻度中毒所引起的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上午的行程安排。' F# `( u7 ]; N8 w
   贫下中农对我们特别关心,生怕我们走山路前无村后无店、强行军容易肚子饿,所以让带足一整天的干粮,并一再推脱不收钱和粮票。我们要学习贫下中农的高尚品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传统也一定要保持,所以坚持把钱和粮票给留下了。
! H$ E1 ]) ?1 k& j   中午在井陉县元氏先锋宅吃了饭,河北省是缺粮大户,特别是山区更穷,吃得全是窝窝头野菜。我们看见老乡掺和着棗树叶吃窝窝头,家里三人盖一条被子,却让我们吃纯苞米面的窝窝头。想想坐在上海家中吃大米饭,再想想此地贫下中农吃树叶,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革命的呢?为使我们这一代永不变质,应该到山区锻炼锻炼,过过山沟沟里的艰苦生活,吃足苦中苦,方知今日甜。
1 P+ p& T% g$ N" m$ c) z  |  a   下午精神状态好多了,可能与吸了半天多的新鲜空气有关。一路翻了不少山脉,淌了不少溪流,有些路段特别难走,结雪湿滑、乱石遍布、狭窄陡峭,有时简直就是悬崖峭壁,真有点探险的滋味。祖国的大好河山,正等着我们光顾呢!9 \$ {2 W  F5 ~# P& M/ G' W0 E
   行程三十公里左右,夜宿胡家滩。+ M  N% x4 R: m* k
   (我在徒步长征中遇到过二次险情,一次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没有下意识的爬下炕开门,可能就死在被窝里了。另一次我以后要提到,即从太行山悬崖峭壁上摔下来,鼻青眼肿象“猪头三”不说,一时也昏睡了好一阵。); O0 e% R* z  o
9 e- K& ^: g' w1 ?+ w
4 X; x- d) i% ]( ~: S5 i6 s7 Q/ a3 g- |
- v% x' T# |$ M* N2 {0 {
上中日记(五十三)! R' U$ t6 A: K. f$ d. F
                           196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气候晴( @/ l; \9 m; p9 c
   由胡家滩出发已是上午九点,因为老乡玉米饼还没做好,所以何行烈连早饭也没吃;我们三位起来早一点,凑合着将昨晚剩饭吃个半饱。空着肚子翻山,赶了二十几里路,到井陉县测鱼村吃早中饭。听说到了山西省境内,与河北省就大不一样了,长征队每人每天只要缴一斤粮票两毛钱就能管饱,这对刚经历半饥半饱的我们来说,简直如同上“天堂”一般。
- y$ E! z1 Z/ P. {   饭后继续上路,穿行太行山横断山脉尽是山间小道,碎石铺垫非常难走。已正正翻山越岭两三天了,不知明天能否翻越太行山?一路上遇见中央民族学院、沈阳机电学院、天津工农兵长征队等,大家互相鼓劲、共同前进。
! ~0 p) J- G5 ]% `4 O) d4 _: {   晚上住宿在昔阳县孔氏村,行程三十多公里:这儿是老革命根据地,老八路很多,不少做了临时接待员。他们对革命小将非常热情,关心照顾无微不至。吃了饭,老八路、残废军人为我们作报告,讲述抗日战争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史。老革命根据地军民的英雄事迹非常感人,我们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同敌人作殊死斗争。0 J. c7 l2 U3 l: K" }
   由于这儿的主席纪念章很稀罕,而为我们服务并作报告的五位老八路,殷切希望得到每人一枚,所以我们将自己佩戴的全摘下来,连同珍藏着的心爱的纪念章一并送给了他们。他们那个高兴劲,手舞足蹈象小孩一样。" I: p( p& Y. f7 G- ~) e. Z
   村党支部书记同我们介绍了大队的基本情况,着重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这儿是全县的先进大队,生产抓得很紧,结合学习毛主席著作方面做得更好。除了田间作业,老人们都发动起来捡粪施肥促生产;全队男女老少发动起来,连半哑巴都能背诵五、六十条毛主席语录。看来大队前景无限好!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8 v0 V) a3 f/ }: H+ {% n# a% n; _
! K* D# {2 g9 h* }
" N, Q% `7 F& l% l. |6 s$ h: o# m
- D$ @/ Q- ~/ l3 F
上中日记(五十四)
3 K% c8 S5 z* |                            196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气候阴
2 X1 Z) K7 c1 G' b  Y- ~$ h. `   清晨七点出发,十点赶到昔阳县;落实住宿地,放下背包,我们马上赶往大寨。5 T% o) f1 K/ A9 F9 {1 z1 F+ }
   大寨位于昔阳县虎头山下,全大队七沟八梁一面坡,处处是梯田,修在梁上、沟里、坡间,以及四不靠边的平山顶上。看上去满眼尽是黄土,没一点绿色和水印,但是那些梯田整整齐齐、结结实实,的确修得好看实用,这是大寨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实干加巧干的结果。真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人变勤劳了,地变富饶了;农业技术提高了,庄稼收成增加了。
6 x9 n7 P. s& I) \: c) l4 J   陈永贵为我们作了报告,较详细地叙述了大寨的过去和现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像贾进才所说,陈永贵是位帅才,他看问题很深、眼光很远。例如,用大部分劳力修梯田,暂时没有丝毫收入,远不如外出打工资金来得快。但正如他所说,这是为亩产一千六百斤粮打好基础,帐要看你怎么算,以一百年来算、以全国大局来看,那梯田就修对了;否则只顾眼前、只顾自身,那万万不行的。陈永贵报告完后,我很幸运,在送纪念章时,与他握了手。这双改天换地的手,热呼呼的全是老茧;这是一双劳动人民的手,是同毛主席曾握过多次的手。
6 f# g2 |# T8 s   站在大寨的土地上,一眼望去全是沟坡山梁,但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因为遍地是梯田,整整齐齐象人工巧匠雕塑出来一样。大寨楼房较一般生产大队多一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齐全;机械化程度也较一般生产大队好一些,高空传输、大型脱粒机均有。大寨展览馆办得也不错,据说都是社员们积累的资金建造的,没向国家要过一分一厘,这就是自力更生的大寨精神。
6 Z) `$ k7 \8 l, q5 }   昔阳县城是一座崭新的山城,整齐的楼房依山而立,宽畅清洁的街道一望无际,真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2 e" W' ~4 e& ~   今天行程三十多公里,住宿昔阳育红中学。
6 N* p) Y* Q# N4 {   (何行烈、章柏林、徐国平和我一行四人在昔阳住了三天,二天参观大寨听陈永贵二次报告,并在狼窝掌参加田间劳动。元旦在昔阳县城过,长征路上头一次吃到米饭、猪肉、禽蛋。)
* a6 j/ X9 U# d7 n% g 1 ]: Q5 Q4 [& z; |* A" y8 @+ G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339621240_11_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15: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中日记(五十五)% o+ S) Q4 w- w7 e- @0 ^
                              1967年1月5日 星期四 气候晴0 \8 a* u  y' [, m8 [( Q
   阳泉煤矿是全国闻名的无烟煤矿,四矿区唯一有一套由36台机器组成的运输设备。今天我们第一次下煤矿特别兴奋,清晨早早起床,吃了饭便上浴室“打扮”。穿上全套矿工服,佩戴防护照明设施,乍一看还真象回事,但是同真正意义上的矿工比起来,思想差距大着呢!
/ M) D# }6 y, |0 c8 {% o   四矿区采矿点深达几百米,下井采煤要走十几里路,到达工作区,我们四人被分到二个作业组铲煤,我与徐国平一组随三位工人师傅开采一断头坑道。结果爆破引发坑道部分塌方,那轰鸣声吓人一大跳,好在工人师傅很镇静,所以我们也没有感到太害怕。经过勘探坑道一时没法修复,我们一行五人只能转移到何行烈、章柏林所在那一组一起劳动。在开采作业区,我们并没有什么事可干,钻孔、装火药、爆破、垫枕木全是工人们在干,我们只能往矿车上铲铲煤。但就这点活已累得我们四人够呛,尤其由于种种原因午饭没吃上,大家饿得慌更感到吃不消。傍晚时分,我们拖着疲乏的身躯走出矿井,相互打量着对方,忍不住捧腹大笑,只见对方眼眶和牙齿是白的,其他浑身上下全是漆黑一片。
1 M9 m+ B* [3 t- r, |   来到四矿已两天,接触工人不少也听了一些介绍,稍微了解矿上文化大革命开展的情况。由于信息比较闭塞,中央指示、主席精神传达较晚,当权派又千方百计割绝学生与工人的串联,所以文化大革命运动没很好展开,工人们的热情受压制,他们非常希望我们留下来参与他们的运动,并与他们一起劳动。但是我们急于要赶往云周西村刘胡兰家乡,参加纪念刘胡兰牺牲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同时我们盘算了一下,经济上已很紧,到太原接家中邮件贴补正好。所以还是决定马上出发,等以后有机会再上工厂参加劳动锻炼、思想改造。- y" Q# s8 z% q! k' b4 }( }- h
   (一生唯一一次下矿井劳动,还遇上了塌方,可见煤矿工人的一生所处的环境有多险恶?那次经历我忧思难忘,特别是工人们的劳动现状,据说当时在全国还算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工作环境呢?)
- T  W1 K$ N9 p 
# ~3 W9 _7 o4 T: i$ l上中日记(六)
( K; k- [. S% G! n" h0 N                       1967年3月24日星期五 气候晴
- Q8 [+ b  z4 w& ^3 z6 c   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来都是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我班一行十人,为了搞一次军训锻炼一下身体,也为了游玩一下名胜古迹,决定利用今明两天加周日,骑自行车到苏州去一趟。+ A2 m# |# E/ F0 V
   清晨八点,骑车由学校出发,行程65公里,抵达昆山吃午饭。饭后继续上路,直奔苏州。由于长期缺乏锻炼,身体虚弱,骑了一百多公里,浑身像散了骨架似的。下午三点到达苏州,我们先到江苏师范学院落实住宿。起先有一造反派组织愿意接待我们,后因介绍信有疑点,他们怀疑我们是“联动”式组织,于是临时变卦,让我们直接上苏革会解决问题。由于互相有些误会,造成双方情绪激动,我们一气之下闯入他们办公室睡了一夜,准备第二天一早,再一起上苏革会理论。/ f5 I. U/ {! ?- u. I% a' {
 : _8 S, a$ k5 K0 ^  Z0 `
                       1967年3月25日 星期六 气候雨* e' w& S  z, K' T* q- I( L; |
   上午,等不及造反派人员到,我们便冒雨出苏州城,骑行12公里到灵岩山游玩。灵岩山挺陡,沿台阶往上走就非常吃力,我们作为军训内容,冒雨避开现成山路垂直爬行。好不容易才爬到顶峰,山上有座气宇非凡的庙宇,里面住有百来位和尚及少许待出家僧人。他们也组织了造反队,要造宗教的反,造一小撮披着宗教外衣行特务勾当的阶级敌人的反。(据说主持和尚曾经当过国民党军将领,另有些出家人历史不清不白。)% r/ x2 m# H$ W. x: G; z
   我们在庙宇里参观一周,本打算住下,由于造反派负责人不在,其他人又做不了主,一时又联系不上,于是我们一行十人,只能上附近木渎镇借旅馆住。这样也好,我们能好好休息,弥补一下昨夜的疲倦和睏乏。6 m- E' Q! y# D# a2 e
   木渎镇不小,街上挺热闹,石拱桥、河流、木船、石板路,商店琳琅满目,一幅江南水乡的风味。由于明天还得长途骑行,所以我们早早入睡。/ D# T# V- h2 C. j! Y
 : S! O8 o8 K. J0 Z
                       196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气候阴雨
3 g% Q% R% j1 a- p   清晨,从木渎镇出发,骑车12公里回到苏州城里。然后到狮子林转了一圈,正遇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所属单位,在餐馆宣传毛泽东思想,希望革命的同志不要打扑克牌,要投身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去。我们一起参与宣传,并与围观者的一些不同观点作辩论。# C6 v7 D5 X& Q/ c( l
   近中午,我们骑车出发回沪。一路两腿好像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有时麻木、有时酸痛,但是我们咬着牙关,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持骑行。我们意识到每前进一步,胜利就临近一步;来时一百多公里已踩在脚下,回去一百多公里有啥难处?坚持就是胜利。结果我们精神抖擞,只化了四个小时半便赶回上海。
+ ]) @6 L  X% |. l) A" k( ^   由于下大雨,我们一行十人在大中华橡胶厂避雨,跨下自行车脚发软,但我们坚持自己推车进厂,并在厂里听张春桥关于整风报告的现场广播后半段。休息片刻,雨也小了,我们大部分返校,一小部分回家。- a% T- f( h  p5 M
   (到底是哪十位同学?谁有本事把他凑齐,反正清一色男同学我是记得的。)# C6 N6 |" A: P$ n# d, c  J6 }

- F" Z2 h; N; m1 e: R 上中日记(五十六)
9 h3 j: C9 V) p0 G/ c                             1967年4月15日 星期六 气候阴雨
2 z# c7 [+ `  [( r- ]2 T   看了重庆来信,得知重庆老保翻天,“八·一五”由造反派堕落成打砸抢派,整个重庆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听到这些消息,我们如同去年八月得知兰州、西安等消息一样,心中异常激动、气愤。班内同学一商量,决定马上出发赴重庆。
8 E7 t: u8 X3 s9 y: I   清晨,金惠忠、李仁文、董建树、奚建松、史员生、潘凤鸣和我一行七人,由学校出发赶到龙华火车站准备搭载南下货车奔赴重庆;而阿大(潘章立)等同样七人,则决定上北京。由于我们在龙华车站劳动过工人师傅熟悉,所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很快便乘上了南下的货车。车到嘉兴编组站我们遇到了麻烦,差点被赶下货车,好在有些工人支持我们,让我们待着别动,直到换了火车头重新启动,心中的石头才落地。
) D; }% Q) E" F% p# [2 Q   火车顺利过杭州,前方就是雄伟的钱塘江大桥,我们看到英雄蔡永祥烈士牺牲之处堆满花圈,显得格外壮丽。, [: P. ^& _! K, ~( G7 i
 / C. k0 `8 g5 d4 l+ T
                             1967年4月16日 星期日 气候阴. X: Y+ X, h2 M
   清晨,车到贵溪,这回没昨天幸运了,我们被赶下了火车。就近吃了点早饭,我们一行七人便往鹰潭赶。由于一整夜没睡,天又闷得慌,所以走了十六公里,抵达鹰潭已浑身乏力。
/ n% j, ?, f4 T6 w' C   贵溪、鹰潭风景优美,可惜我们无心游玩。下午在鹰潭市内转悠看大字报,晚上爬货车继续西行。
9 U! n  K) W7 Y* N 
) d& I- y* y3 ?/ k3 Z7 n                             1967年4月17日 星期一 气候雨6 V9 H) }  e- `4 x9 O6 x! T& ?
   这次外出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即“人和人‘不和’,天利天不利。”人和指一路上工人、解放军、学生、群众都支持帮助我们,人‘不和’指警察一再阻扰我们前行,但这也是他们的职责范围所决定的。天利指连续几天下雨爬车便当,不利指我们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从里到外全湿透了。
+ _5 J1 q( I; @. q" J: u   昨天夜里爬上货车,一路平安抵达萍乡。在萍乡编组站又遇到了麻烦,几经交涉,在工人、学生的帮助下,我们得以继续乘车并且坐上了货车押运车厢。倾盆大雨中,火车到达株洲站,我们赶紧下车随铁路工人钻进站台休息室。我们一边烤火晾衣服,一边与铁路工人聊天。从他们那里得知,湖南省有两个反动组织被取缔,刚刚军事接管;文化大革命开展得不顺当,斗争异常激烈。7 P' e7 N3 k; P( M
 1 d- Z! ]1 A; G. C, J+ Q2 Z
                             1967年4月18日 星期二 气候雨
9 Q8 G9 E% a% c3 S6 l/ W- ]   由于下雨无法外出,在候车室待了半天。解放军空军文艺小分队来火车站表演,节目很精彩、政治气氛浓烈。
3 S. {# n4 G7 _4 ^5 S; p7 L7 h   下午本打算找红代会,后决定到株洲最高权力机构武装部,解决我们继续前行的问题。武装部的同志起初很支持,后来有一位拿出文件说服我们回去,并表示帮我们解决暂时的住宿问题,再设法让我们乘车回沪。几经交涉武装部让我们到市委接待站,在那里工作人员帮我们安排好住宿,并打电报与上海联系,最后他们表示希望我们留下来参加当地的文化大革命。5 m7 h9 p7 \, Y# \( t( P2 o
   三天三夜没睡觉了,人特睏,到住宿地洗衣烘干倒头便睡。: J; J* H, H+ I4 r9 E
 
& I8 [" M7 X6 S$ {: G* D$ G) [& J% P, v1 e                              1967年4月19日 星期三 气候晴7 w: U6 }7 u& m5 a
   雨后天晴,一觉睡到大天亮,我们感到精神振奋、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大家商量决定,打消留下来的念头继续西行。
& \4 \; C, P- T9 y2 u2 }' i6 [+ }   中午12点半,我们顺利爬上货车一路南下,至16点左右便到达衡阳。由于货车进入编组站,所以我们下车找即将发往柳州的货车,没化太多功夫转车成功。上车后,车厢虽然很脏,但天气晴好,所以我们几个什么都不顾朝天躺下就睡。离开上海五天,我们一路忍饥挨饿、风吹雨淋,然而不怕脏、不怕苦、坚忍不拔的意志激励我们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 r; }/ T7 O* E( H
 , C! \% |# S3 [: {5 N6 T) ]
                               1967年4月20日 星期四 气候晴
3 w, ~6 `% W* q) A; l   中午时分,火车经过桂林。一路奇特的山峰、弯曲的河流,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踮着脚尖、趴在货车厢边尽情地观赏,可惜不能下车游玩一番。
8 S- a. }  Q1 M/ A& {   下午2点刚过,火车到达柳州。天气闷热,直逼上海盛夏,在车上行程一天功夫,便经历春夏两个季节,可见中国地域之广。在柳州火车站,我们被押车员叫下,在铁路工人休息室洗刷一番,然后随便吃了点东西便与工人们聊开了。铁路工人很热情,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并迫切希望我们能留下来参与他们一起革命。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婉言谢绝了,因为重庆才是我们这次外出的最终目的地。5 i! `8 y) m2 V. l2 ?. L# x7 \
   意外的很,在柳州我们看到了中央的再次通知,即通知外出串联的学生回到本单位闹革命。我们决定到省会所在地贵阳问讯,如果真是如此,那决定返回。- A4 `# j& W) R% `$ z  Y

4 u3 i! @; [& a- ~8 y) `' c0 h上中日记(五十七)
  G! U+ J" n: h1 Q, J* G0 L6 m& u+ J1 b                                196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气候晴
: ?! k$ t# B' l( O# p   昨夜柳州上车很顺当,不过天气闷热,在车厢里等待开车被蚊子围攻叮咬难受极了。好不容易熬到深更半夜列车才启动,但大家已没有一点睡意。
5 ?3 h/ ?* C& N   一路浏览车外两旁,满目皆是荒山,山间星星点点分布着破烂不堪的农舍。据说这里的农民很清苦,自古以来便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靠天靠地都不成,只能靠自己,然而现在还没有见到曙光。我们住在大城市,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虫”生活,而大山里农民则过着如此艰苦的日子,两者对比我们应当尽早投身社会革命,为民族为人民为改变落后面貌而努力奋斗。
  g; }/ l  D  s- b   傍晚车到独山,由于被铁路警察发现,被迫被拉下货车。在火车站与解放军、铁路警察打的火热,一下子关系处得不错,他们热心地表示想法帮我们解决问题。
6 x9 f: ^# m# t" } 
7 m# w! s. B, d5 U( c                            1967年4月22日 星期六 气候阴转晴2 ?* A; i/ S9 p; p0 ?6 Q! r- z0 A
   在独山候车室待了一夜,公安局两同志陪我们聊天,并由解放军出面打电话请示,最后决定让我们回去。我们与他们商量,要回沪还不如乘车去重庆,然后由水路到上海,这样一举两得,既省钱又让我们了解重庆的情况。他们考虑再三,决定如上重庆那23次列车车票由我们自己解决,否则乘24次列车回沪由他们想办法。, x& w6 r0 v: d- `
   由于我们几乎身无分文,所以没得选择听由他们安排。巧得很,独山火车站站长是上海人,他很和气、很同情我们,在我们被“管制”的阶段,他千方百计帮助我们并出了不少好主意。
" w' Q& V8 b) f6 u' Q   真没想到,当天的24次列车上不去,公安派出所那位负责我们上车的民警干脆撒手不管了。我们找到武装部、又上独山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委员正好在场。首先我们把来龙去脉的情况说了个大概,然后特别讲到,如今中央特急电报已传达,我们坚决按中央指示精神办,迅速改正错误立刻回本单位闹革命。想不到主任委员将我们训了一顿,然后表示任由你们自己处置。我们与他讲不清道不明,只能重返火车站。晚上,在候车室内,我们一边为旅客读报,一边打听北上的车次。结果半夜时分,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又爬上了去贵阳的货车。
' H& P+ C- |+ H3 f3 _4 R. ~ 3 }. r: \0 v5 }/ f0 {$ l" W  x' W
                              1967年4月23日 星期日 气候雨
1 o# h/ I( G9 v   清晨天气转冷,不大一会便阴雨绵绵,我们这是出来第三次在敞篷车上遭雨淋了。八点左右货车在小站停靠,我们猜测离贵阳不远了,另一方面雨越下越大有点受不了,于是决定下车到车尾押车厢避雨。在押车室,我们苦口婆心好不容易说服车长,让我们搭车到贵阳南站下,然后大家步行十多公里到市区。由于雨渐渐停了,我们沿着铁轨昂首阔步,一边欣赏山间的美丽风景,一边唱歌喊口号鼓励士气。
8 g# M- Q  w$ w, \9 @   贵阳市座落在群山中,马路沿山坡上上下下别有风味,沿街的矮楼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我们匆匆吃了点饭,便直奔省革命委员会解决去留问题。由于星期天休息,只能在接待站先解决住宿问题,好歹我们住进省工会干部学校,那里接待很好。
$ X2 J! N8 a8 G5 J 3 C0 J4 d6 B5 W) f2 |% p
                              196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气候晴
5 W# c+ g/ m3 X( V. N  x0 ]   上午上街看大字报,山城掀起了批判刘氏黑修养的高潮,对省红代会的召开,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以一些大专院校红卫兵为首的组织反红代会的召开,与绝大多数工农组织发生对立。从大字报的内容看,双方都有道理;清华《井冈山》首都红卫兵又掺杂在里面,与《井冈山》报驻蓉联络站就省红代会的召开发生分歧。我们不想参与其中,一心还是想继续北上,到重庆去看个究竟。于是下午我们再上省革会找中学生文革领导小组,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 a* x9 g% t: _
          
0 O& Y! A$ @' Z; C/ g( L                               1967年4月25日 星期二 气候阴
+ ]* V9 I" j6 H3 e   上午参观贵州省文化大革命展览会,此会办得很好,将整个省文化大革命的重大事件全展现在你面前,受教育程度很高。
" n, b* Q2 x5 O   ……
# v) O1 R$ O5 _. N: O6 r' n7 s ( p5 O& y0 |+ T3 o% T
                            196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气候阴雨  k3 U+ {0 K% f- |) n* |
   从街上反映重庆、成都等地的大字报中,以及与四川赴京告状学生的交谈中,初步得知四川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协同保守、保皇势力,不甘心失败,卷土重来进行反夺权;并鼓动解放军与广大革命群众对立,挑动群众斗群众。闻此消息,我们前往重庆的心情更加迫切。2 w; T! y% R: s& ~1 k6 V; A" g
   ……
% i1 m9 o- M! d" w4 U' A   下午再到省接待站,得不到明确答复,我们一行七人决定赶到贵阳南站,准备搭货车继续北上。由于下大雨,被耽搁了。, Y, M; p! A! k- G6 a
 * u, G9 k+ U: I, e  ^
                              1967年4月27日 星期四 气候晴雨
) ~  W0 a2 c; T8 r* U% C( F% {3 E6 s, c% \/ J   山城气候挺特殊,晚上刚下大雨,白天则阳光明媚;不料午后猛太阳下,竟又下起暴雨来。
4 {  _1 T5 n" ]( N. x   在火车站又遇重庆上京告状学生,他们说四川解放军支持老保,并在北上的火车每节车厢派员驻守,阻止学生赴京告状。所以他们只能先南下,再转车北上。听了这些情况,我们更加迫切希望早日去重庆,所以大家商量决定立刻买短程票乘客车蒙混过关。结果没买票在贵阳南站就上了94次列车,混乱中董建树、奚建松、史员生、潘凤鸣与我们走散了。更大的不幸是车没开多久,我们三人便被乘务员查无票,在贵阳站被赶下车。为了抓紧时间赴重庆,我们出站买了到息烽的短途票立刻上下一趟车,结果快到遵义时又被查实“送”下车。好在同车被赶下赴京告状返回的四川学生不少,又巧遇董建树和奚建松,大家一商量决定一起走去遵义住下。
+ U" J1 ^" D/ w; S6 e8 U9 D/ H4 I/ o% [
. K" y* Z, O$ O7 j  _" x 003E0I2Igy6KhpyreZu84&690.jpg
0 q1 |3 s4 ^. C, e- v1967年4月28日 星期五 气候晴/ m* ~  t5 E! I$ N7 A
   金惠忠、李仁文、董建树、奚建松和我一起去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并且瞻仰了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遵义会议是我党我军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以毛主席为首的革命路线与王明路线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我党我军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便走向胜利的道路。. b  Z* u$ o9 ^9 O) u) ]" p! o
   展览馆办得并不理想,没有体现出当时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也没有体现出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及我党我军从此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2 ]0 |! R9 N5 P. o% S! y* h  w. f1 ~5 f
上中日记(五十八)
3 ^4 t2 G$ B4 z3 _ 
( ~" L" a4 w) w' Y* t1 H                               1967年4月29日 星期六 气候晴1 \/ s" d% y; D! e( _/ n; T1 ~
   今天气温升高,我们钻在“铁闷罐”车厢里热得够受。车到綦江,铁一中的几位同学也爬货车回重庆,我们开始聊天,得知他们的父母均是全国各地支援大西南建设而聚到一起,其中有位上海小老弟特别热情,介绍了不少重庆的情况,一路上尽地主之意帮了我们很多忙。' E3 o. k4 l; U6 V4 x* L5 W5 ^6 U5 o
   ……, L. {5 o0 U) E- C
   傍晚,车到大渡口,由于货车要区间交换不知等多久,所以我们决定下车找地方吃饭。然后按上海小老弟的指点,我们去工人大厦找首都红代会,与在场的学生及工人代表谈了好久。大渡口处于重庆工业重地,重钢等大企业均坐落在此,工厂目前军事接管,学生不能进厂。而首都红代会已按中央精神准备撤回北京,我们考虑先住下再说,于是重庆学生砸派带我们到钢铁学校住了一宿。
# d3 ?- l2 e) V/ |8 G " y/ Z+ A1 @; H8 G& S* v1 r
                            1967年4月30日 星期日 气候晴雨" e% O/ l9 _# H
   只睡了三四个小时,身体疲乏尚未恢复,但造反派砸派要集队去市区游行示威,我们决定不错过此机会,随同一起到市区了解政法学院、政法兵团在革联会静坐等情况。
' j2 E" F, E* j; {/ Z1 r   上午在省军区巧遇潘凤鸣和史员生,真是找遍天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七人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重庆大聚会。: p- P( r2 |7 ]' a
   ……2 p4 O1 F) [  i9 F6 {
   下午到首都红代会住地,遇北京九中几位同学,据说他们学校来了七八十个红卫兵,这次随红代会一起撤点回京,我们也得考虑是否回沪了。通过红代会介绍,我们到河运学校住宿,途经军区登门拜访了一下,他们态度坚决支持革联会,并且坚信革联会大方向始终正确,犯过错但只是枝节问题。
; n7 ?# p. G, R& K+ n6 N+ D: k   ……7 o+ ~) `7 ]* N$ I/ K2 B( A
 
5 U( W0 U% X8 _+ X2 w                                1967年5月1日 星期一 气候阴
, ]( U! k9 z0 j  K, x! y3 J" E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特别有意义,能在两条路线斗争最激烈的前线——重庆度过。在革联会所在地,政法学院学生静坐已数日、各路砸派声援:而解放碑处,革联会主持召开五一庆祝大会、反砸派针锋相对。( Y4 ~7 r- p0 C+ s% q' ], X' i
   我与金惠忠到船码头去了解船期,沿途只见砸派与保派斗争异常激烈,有时马路贴对面两栋大楼高音喇叭对喊,就差一点没打起来。
; `: j. i  P' d' i5 P   我们回革联会驻地与重大八·一五负责人谈返沪问题,他很干脆说只要你们表态支持革联会,一切都好办。由于革联会对外地来蓉学生很排斥,特别是首都红代会更被称为“救世主”、让滚蛋,所以我们也被他们归入不受欢迎者。
7 v5 L; p) [. I7 |1 b6 S& A   ……
  n# g2 b! g! |3 f( R$ e& X/ o4 G 
* E7 \( j% l: h5 e1 h4 ]. S8 f                                 1967年5月2日 星期二 气候晴
5 M. v! k# Z! B+ J3 A4 B# W2 `   果然不出所料,今天在政法兵团静坐现场,天还没亮便来了大批革联派成员,其中有重大八·一五、工人八·一兵团等,他们三五成群涌向示威学生,拖、拉、推、打、架,把静坐者全部赶出革联会所在地。我们也受到同样的遭遇被赶了出来,对此只能表示遗憾,因为作为革联会完全可以采取更好的协商办法解决。在现场外围,警备司令部派兵实行戒严,一层层拦住了大批前来声援的砸派,明为防止武斗实则帮助驱赶砸派。
0 j" d5 A  H9 W& A. ^   至今,我们还不认为革联会大方向错误,只是感到他们“三结合”团结面不够,对反对派“镇压”犯了大错。+ p. u: C3 }! I
   下午我们闻讯到以上海人为主的文革标准件厂,该厂去年七月支援大西南刚从上海搬来重庆。厂内文化大革命搞得乌烟瘴气,上海人与重庆人宗派矛盾格格不入。特别是年轻人,口口声声说是被骗来的,要打回老家去。见到我们上海来的学生特别亲热,热情接待并帮助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
- P: O  S7 t( J4 R2 A  }/ v 5 [5 B- J2 T2 `! r$ }2 T
                               1967年5月3日 星期三 气候晴转阴6 r5 _8 k/ J1 l
   早晨出发去数公里外的重庆大学,校内大字报寥寥无几、人迹稀少,我们稍看了一下大字报,便一起前往附近的“中美合作所”参观。“渣滓洞”、“白宫馆”等人间地狱,在黑暗的旧社会不知关了多少革命志士,但是镇压又能吓倒谁?革命先烈高喊:“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5 C# g* r2 C( v
   晚上,我们住宿在政法学院,与学生聊天得知砸派在革联会静坐现场被冲散,有些头头被抓,回到学校只是一小部分。他们谈了革联会的罪状,主要是镇压学生运动、把学生打成反革命。! ^- W3 t1 J; n
 
' ^2 A. p- g4 \) e2 h# G( r; J                               1967年5月4日 星期四 气候晴转阴% L7 H4 n3 G. A9 N  I3 q
   全市各路砸派陆陆续续到政法学院来声援,我们则一路直奔革联会,一方面想看看静坐地清理后现状,另一方面想设法解决回沪车票。由于几天劳累、又长途跋涉累极了,中午时分才走到红岩村,我们决定在此参观休息一下。红岩村原来是八路军南方局办事处,毛主席、周恩来、林彪等中央首长都在此居住过。住宿非常简单朴素,可以看出当时中央首长艰苦朴素的作风;房屋小巧玲珑布局合理,适应当时复杂的对敌斗争需要。
4 x( a! v* ?6 D" z   ……
+ q7 V! I7 n8 q' X* } # ?; G6 [3 h/ y+ d7 q( f' p
                                1967年5月5日 星期五 气候阴雨, }& Q3 _! Y  s- g! v
   昨晚挺艰苦,一夜睡在革联会食堂里冷得直哆嗦。天放亮,陆陆续续就有人来参观革联会,都来看砸派的所谓“罪状”,后来连小学生都排队来受教育了。这种做法很有问题,只会加深两派矛盾,搞不好将会发展成武斗。* [' L. O$ [4 c
   我们上街看到示威游行队伍抗议革联会5·2镇压,造成车压人踩当场死两人的悲剧。声援的人、反对的人川流不息,这样闹下去大联合啥时才有个头?* X( ?* d+ T0 l3 r% w
   ……) R' m6 S0 L% s
 
0 r' t; s& B$ H4 v                               1967年5月6日 星期六 气候阴转晴
; G- G0 p. ?" `% O- H   今天街上游行队伍一下子增加到几十万,有一支4303工厂的队伍强烈抗议革联会在该厂犯下的罪行,说厂内一革命组织被打成反革命组织,大家绝食至今七天无结果,今抬着休克、昏厥的战友来讨个说法。; A9 A8 J4 S7 \& f5 Q6 A
   ……3 w! _8 h) @0 K- p
   我们由革联会介绍到物资局借钱买船票回沪,找了半天互相推脱没办成,不得已再打电话给革联会群众接待站李同志,他联系让我们到团校办妥了到汉口的手续,只是要到码头取票。3 j. k2 E* s1 `) |. Z
   赶到码头结果没办成,天暗下来了,我们只能在港务局吃了饭回接待站睡觉。
- _  F! I7 J) D& b' Q& o 
5 p% d9 k* l) D& e# _+ n" o  z                                   1967年5月7日 星期日 气候阴  v& |# m4 @  B
   由接待站出来,我们上火车站碰碰运气,结果看来乘火车返沪的可能性为零。火车票没指望,我和李仁文、金惠忠便再去了趟红岩村,在那留影后回来伙同其他四位仁兄拿了行李直奔船码头。( T3 b0 ]& L6 S  X0 J
   ……" v3 w( T$ a- m, \& D
   (自4月15日出行,我们七人在外二十几天,结果是5月9日乘东方红33号离开重庆,船经万县、三峡到汉口。在武汉待了两天,再乘东方红10号返沪,船经黄石、九江、铜陵、马鞍山、南京,于5月15日抵达上海公平路码头。)6 K5 J" o% H6 h+ [2 q/ p0 @

1 Z* }. t; d9 V5 |. {+ R8 h+ Y7 N 上中日记(五十九)
  \# p5 T) m7 X) h; C6 J+ W                                  1967年8月4日 星期五 气候晴
8 Z$ s/ k) V+ t4 Y; d7 q' K+ R   半夜三更一阵乱钟,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紧急集合到人民广场开会,说是声援东方红、抗议上柴联司及支联站中一小撮头头毒打解放军和扣留市革委会代表。
, s+ f3 k. o( M# o: y6 \   在校的全体师生差不多都出动了,绝大部分步行到徐家汇,少数人骑自行车,我则坐同学自行车后座先到,随后大伙一起乘市里调来的公交车赶往人民广场。广场上已人山人海,控诉大会在群众义愤填膺的喊叫声中召开。会上宣读了市革会给上柴联司群众的一封信,然后由遭联司毒打的文汇报、解放日报记者进行控诉。随着时间的推移,示威群众越聚越多,更有许多工人拿着棍棒加入到游行队伍中来,看来一场武斗在所难免。大会快要结束时,同学们传说南京路上工总司已经动手,说是抓流氓阿飞、实质在砸支联站。我们赶紧过去看个究竟,结果事态已经平息,不过一辆辆满载武装工人的卡车从我们面前开过,说是“文攻武卫”开赴上柴、踏平联司。看样子今晚在上柴将有一场生死决斗,这将是文革以来在上海地区最大的一次武斗,我们几位同学本想前往拭目以待,商量片刻还是各奔前程。我由于中耳炎要去汾阳路五官医院看病,所以打消了去上柴的念头,先行离开了。
4 U0 A6 b0 z+ \% ~- H& {/ t8 `) a. f7 g8 H, y0 _" r
上中日记(六十)& f' E. C, b+ R  a+ `7 E" [4 X, B
                                 1967年8月22日 星期二 气候晴
4 u! G3 e0 y  ~# w" P9 X5 T, F& s" R' t2 ?) b* N% h
        7月30日解放军报社论《新的考验》中,刊登了毛主席最新指示:“对于犯了严重错误的干部,只要他们不再坚持错误,认真改正,并为广大革命群众所谅解了之后,仍然可以站起来,参加革命行列。” 我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并同金惠忠同学一起内查外调,得出一个结论:即叶克平校长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应该得到解放。于是我写了《叶克平应该解放,叶克平可以解放》的大字报,提出叶克平不是三反分子,只是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中犯了严重错误,他如不再坚持错误、认真改正,那完全可以作为“三结合”对象。同时还敦促两临指勤务组及全体师生重视干部“三结合”问题,以及本单位的斗、批、改问题。大字报出笼,立刻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这是在意料之中的,而且反对的声音居多,甚至有恶毒攻击的。但是我一点不在乎,只要对革命负责、对一个领导干部负责,引起广大师生围绕干部“三结合”发表不同的意见,最终结果必将有利于人、有利于己、有利于革命。
. v" @/ O+ N( B) l( U, C        针对吴桓槐、吴忠湖的“三结合”问题,我又写了一张敦促两临指勤务组尽快实施的大字报,希望促进学校“三结合”领导班子早日形成。 4 \; i+ u. @5 K& w
 
. |2 K# y0 [; _% |+ Y. v6 g#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2: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校领导》的诞生
' P  P8 n5 U& u0 H/ n& a2 J3 z' a  a! n
                                    上中的那些事(三十三)$ Z8 v& p" s% M

/ I! [% \$ Z# Z5 ?: P      , X2 |7 L/ z: u/ i) r2 w6 Q1 |
& V2 Y8 \' K7 e6 K5 q
        1966年6月27日(周一),叶克平校长为全校师生作有关文化大革命深入发展的报告。报告分三个内容:其一,必须继续贯彻市委的号召,深入发动群众,彻底揭露、揭深、揭透,将党内外的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一切牛鬼蛇神揪出来,坚决横扫掉。其二,强调要在斗争中学习,通过这场运动的锻炼,提高自己毛泽东思想的水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斗争的策略。其三,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在斗争中注意方式方法。' X* I! H( |1 U

6 l4 T3 r; }+ ^( j    晚上,班级同学围坐教室内学习《中国青年报》社论《左派学生的光荣责任》,以及《人民日报》社论所讲:“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不然的话,让地、富、反、坏、牛鬼蛇神一齐跑了出来,而我们的干部则不闻不问,有许多人甚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被敌人腐蚀侵袭、分化瓦解,拉出来、打进去,许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被敌人软硬兼施,照此办理,那就不要很多时间,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就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成法西斯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 S0 F0 j# {# n

1 P$ S1 @) f3 c  }+ x    大家群情激昂,通宵达旦写出了大字报《评校领导》,内容主要有三点:一,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学校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资产阶级保皇派。二,学校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三,学校领导贯彻的教育路线是无产阶级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最后我们希望全校师生起来审查校党支部,用事实来证明校党支部是“真金”,还是“杂草”。
2 v! p" N  T. f  R
, s# g& Q3 J1 I. Z$ L4 I* c8 P    我班的大字报还未贴出,闻讯而来的高二(1)班部分同学就表示积极支持,而大字报贴出后师生云聚观看、争论不休。高三(2)班立马贴出大字报支持我们,并由部分同学发起写了《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向广大师生提出20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随后各班大字报《十问叶校长》、《问叶校长》、《两封信的遭遇》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0 |$ D3 w& o& D0 B/ S: u+ U% m. _, d" H  S4 |: @! M% l* ~
   从日记记载的情况来看,当时学生掀起揭批学校领导的风暴,除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关于轰轰烈烈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外,人民日报社论《毛泽东思想万岁》,《党的阳光照亮文化大革命的道路》等影响特别大。其中有那么一段:“象毛泽东同志经历那样长期、那样复杂、那样激烈、那样多方面的斗争的革命领袖,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一样,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正因为毛泽东同志善于随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来总结各种革命斗争的新经验,所以,毛泽东思想是我国革命各个阶段上唯一正确的指针,是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和反对一切反动派的强大的革命思想武器。”“谁要反对毛主席,谁要反对毛泽东思想,谁要反对党中央,谁要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谁要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不管他是什么人,不管他职位多么高、资格多么老,都要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然而我班的《评校领导》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点燃导火索的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随后学校内大字报的主要矛头便都指向校领导,期间还有部分学生到市委教育文化部,要求上级领导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取代校党支部领导文化大革命运动,这就更助长了相当一部分师生对校领导的不信任感。
9 C' d5 D& J" V- @
! g1 n; k% E& l- f0 D   回首往事,百感交集,微我有咎啊!
5 l7 c5 s# b5 C9 s4 m6 Q; e" V) i
  
( |) H" `% T( X& L5 a
0 d" C5 i3 b1 c% d" c" D; d                                                 2015年7月6日
9 o0 o5 k( ^) y+ U: U
6 N$ R7 u' G+ d( whttp://blog.sina.com.cn/s/blog_c70e93780102wm6j.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4:30 , Processed in 0.3408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