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491|回复: 1

章彰 :《县志》应把真实留给历史 ——以1996年版平果县志为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6-9-4 06: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县志》应把真实留给历史
* x: I7 T+ {! S! E- i9 J       ——以1996年版平果县志为例! O  O: b+ H. X0 U
6 h) |4 _# Z1 N. T

. ^. u+ s, H) h" u7 b业余时间我不时翻阅1996年第一版平果县志(以下称《县志》),发觉一些史料与现实有一定的出入。修史是留给后人看的,虽然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绝不能想当然,不能仅凭一些所谓的亲历者或知情者的叙述、记忆来作为史料的编撰依据,更切忌道听途说、臆断或推理,如此编修偏离主题的史料,会贻误后人。譬如,该《县志》的专业教育篇第五节的“五.七中学”就是一篇文不对题的史料。6 A/ Y, G: j( S; f

5 V+ x9 u1 X' |3 R# J, ]! Y5 q3 G6 |
  现抄录《县志》中所记载的五七中学的原文:标题:“五.七中学”。正文:“前身是平果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平果共大)。五.七中学创办于1995年春,校址在县农机校(可能是城关公社的五七中学校址;五七干校的地址应是新安公社那劳大队的右江岸边,即现今的五七屯。笔者注)。教师由县农科所干部担任。招收玉米、水稻种植专业各一班共100人。1976年7月改称为广西大学平果五.七分校又名平果五.七大学,该校是广西大学与平果县联办,目的是培养土专家。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政治文化生活水平,为开发平果山区,大搞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打下基础。校址分为五个点设7个专业,学员300人。当年停办。……”# Y/ a( ?1 }1 l& {+ y. E' P2 G: _
4 k( ?9 B$ q% }$ C, Y/ h. h* l0 M- J
2 ]2 `  @* j2 S% j
  标题是“五.七中学”,内容说的可能是五七干校(因为笔者对五七干校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当时书写时是省略间隔点的),除了与五七中学于1975年建校的时间点相吻合外,其余的内容与五七中学大相径庭。五七劳动大学(有的称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五七干校等)与五七中学是文革期间我国教育战线上出现的两所一时赫赫有名的不同类型的学校,明显的区别是五七劳动大学在社会上招收工农兵学员,教师多是兼职的,学制灵活;五七中学是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与普通高中相同,老师是专职的(还招民办教师),实行半工半读(应称为半农半读)。1976年(含)之前,我国只普及七年制的初中教育,从高中起直至大中专院校是实行评选上学的,高中毕业生可称为知识分子。当时规定,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非农业户口还要插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业户口(回乡知识青年)的要回乡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锻炼两年以上,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才有资格参加招工、升学等;而就读五七中学的毕业生,在校已“半工”锻炼了,不论是非农业还是农业户口,毕业后不用插队也不再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可以直接参加招工、升学等,因而五七中学都是招收干部子女和优秀生(至少榜圩公社五七中学是这样的)。因而许多初中毕业生趋之若鹜,把能评上五七中学当作一种最高的荣耀感。也只有领导干部、队干党员、革命军烈属等子女才能优先评上五七中学。比如,我们紫塘大队当年共有11个名额上五七中学,全是干部(包括队干)子女或革命军属,包括大队初中校长、退休(80年起称离休)干部以及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子女等一同上五七中学。( A$ u0 U) k! p$ Y9 b

0 F, b9 s3 N: A5 S" O+ w! E3 ?' H+ _  X0 U
  从1975年五七中学建校至1996年平果第一版县志出版,间隔不过20余年,而且那些亲历的人都还在,就编出如此大的偏差史料,这不得不让人对县志内容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尤其是那些时间相对久远的历史,其可信度就可想而知了。8 ^1 @) v4 V1 J: j  F; l) S

) r6 S/ ^0 v/ ^5 A) X
& I6 L" W' |2 ?$ T/ O+ }  又如,农业篇的甘蔗新品种引进推广种植的产量及种植分布也是有偏差。《县志》中表述:“1975引进推广的桂糖1号甘蔗良种亩产8—9吨;1982年引进推广的桂糖11号亩产10吨左右。”这样表述甘蔗产量是不准确的,作为史料就更不应该了。而且,自从1972年原平果糖厂建厂以来至上个世纪末,甘蔗平均单产在1.7——3.8吨之间徘徊,从未突破4.0吨以上。个别良种蔗地(田)以及精细管理的蔗地等高产试验示范田块才有可能达到如《县志》所述的产量,但是大面积生产绝对不达到那个产量。就是该两个甘蔗品种的研究单位——广西甘蔗研究所介绍推广品种时都不是如此表述的,只是说该品种产量稳定,一般产量4吨左右,高的达7—8吨。而史料的记叙应以面上平均产量(一般产量)表述才有代表性,否则就是以偏概全,等等。
/ P7 |( g# o0 b" Y* e! o4 K
# x$ S+ r; l# C! f8 K! ]
% R+ ~7 N% V+ k7 s" Z4 {8 U" ~  当时,编撰平果县志时,绝大多数的内容是缺乏历史书面材料的,主要是发动和约定部分从事本专业和长期从事该专业的人来撰写,篇末未签上提供材料的人名,但书末总署参与人员的集体名,这就失去了对史料真实性的可追溯性。笔者认为,编撰史料署集体名也是签,篇尾署个人名也是签,应以篇尾签为好,这可提高史料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其次,乘着现在许多事件经历者还健在之时,组织他们对明显有差异的县志进行重新审核编修。
: d% o, [7 J( w' [  m1 O' @$ E  ]  [; H. W* Z% W/ a
! o- X! H( Y2 `1 Y4 J
  现从笔者所著的《山村生活记忆》摘录《关于五七中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等几篇小拙文,供读者参考。以抛砖引玉。
  n# @* |* R- N1 L+ q
1 j& `! m! Y( q8 X
  a% @+ \1 ]2 Q) qhttp://bbs.xinpg.com/thread-1280097-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0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一篇)
! s, I* l% Q& j; Z# R5 i% V1、五七中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r4 |! Y+ H0 ^, j  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五.七”中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对军队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作了亲笔批示,提出要在全国党、政、军、民、工、学、商等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所大学校”,这个学校要根据各个行业学员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既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并明确指出:军队既要学军,还要学工、学农;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农民以农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主席这些批示精神,总的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教育思想,也就是我国当时的教育方针。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 d' u9 Q7 B/ h" s9 S
  为了纪念毛主席的这个讲话精神,1968年5月,黑龙江省庆安县以毛主席这个讲话日期为校名,在柳河率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同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宣传。随着全国各地省市级也陆续创办了五七干校,招收一些在职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右派分子,一边就读马列理论一边劳动锻炼,后来被称为劳动改造。接着各地方基层教育系统也效仿纷纷兴办了五七中学,可以说五七中学是五七干校的衍生物。
4 F) k/ z5 D5 N) p( _4 v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平果县也和全国一样,首先在新安公社的那劳大队右江右岸创办了一所五七干校(现在的那劳五七屯),几度更名。初名为平果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平果共大),从全县各单位中招收被称为所谓的“右派”干部学员,也招收一些骨干青年积极分子学员,积极分子学员进学校被称为学习锻炼,具有管理学校和学生代表的双重身份。“右派”学员则称为劳动改造,受学校和积极分子学生代表的管制;后来又与广西大学联合办校,更名为广西大学平果五七分校,又名平果五七大学,招收工、农、商群众学员。是由公社推荐选送的生产队干部、政治夜校老师、农民农业技术员、农村文艺爱好者和表现突出的中青年农民,学习结业后按行业归口,即“社来社去”。有一段时间是由县长兼任五七大学校长。广西大学派十多名常驻老师上课,部分是当地聘请。
4 [( k1 _: G; V+ }1 C5 ~) v  不知何原因,自从毛主席发出五七指示之后,时隔九年的1975年,平果县才在全县各个公社都创办了一所五七中学,并于当年与当地普通中学同等资格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二年,课程设置为半工半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J0 g; T" z' i9 \
  为了配合广泛宣传和贯彻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精神,当时文艺界还有针对性地摄制了一部著名的《决裂》影片,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各级学校巡回隆重播放。影片讲述了在延安抗日大学出身的龙国正,组织上委派他到江南一个叫松山的偏僻山区办一所“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国防大学的前身)式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任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他自命为最坚持走毛主席教育路线的践行者,也是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带头人,他表示一定按领导的指示把学校办好,决不做书本的奴隶,要做知识的主人。主要内容由如下这么一条主线贯穿的:以龙校长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教育思想路线,与曹副校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观念的两种不同的办学思路,在阶级路线、思想观念、革命立场、政治路线等进行最彻底的划清界限,用当时的话也可以说是一场政治觉悟的斗争,并相互进行决裂(也就是影片名《决裂》的引索)的故事。从建校起,龙校长的主张就遭到了曹钱副校长及孙主任等知识分子的质疑,甚至是对立。龙校长主张一定要到偏远地区山头去建校,并招收工农群众为学员,这样离城市远,离贫下中农就近了。才能体现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曹副校长等知识分子(教师)极力提出反对的意见,认为远离城市建校,缺少资金、缺少校舍、缺乏教师,学生文化基础差,难以实现教学目的。还退一步妥协说,即使要到山头建校也要到城市招收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生源。也被龙校长否决了。龙校长主张学校的课程安排以劳动生产锻炼为主,从而才能达到改造人的思想意识的目的。这时曹副校长沉不住气地质问龙校长:你是想办农场还是办大学呢?龙校长始终立场坚定地按他的办学思路走,誓把学校沿着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为三大革命打先锋的办学道路前进,努力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新一代社会主义革命接班人。
3 N8 m1 B9 x! t7 M  影片里有一段联系到现实的故事情节:孙主任上课时抑扬顿挫地讲述“马尾巴的功能”,这时学校附近的一位老农牵着一头病牛过来,想请孙主任帮医治。因为孙主任讲马尾巴的功能、马的消化系统、马的肠胃结构等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好像是对畜牧生理疾病非常的熟悉了解。因而老农认为他懂得马的生理知识也就一定懂得医治牛猪的疾病,因为马与牛猪疾病都是同一兽医专业的范畴。但孙主任只懂得讲马的生殖结构理论,根本不懂得医治马的疾病,更不懂得医治牛和猪的疾病了,态度还有点不端正地支走那位老农,是明显脱离实际的资产阶级学风的表现。这样孙主任遭到一个叫徐牛崽的学生提反对意见说:我们这山区很少养马,都是养猪和牛,所以应少讲点马,多讲点猪和牛,还贴出了大字报。孙主任勒令徐把大字报撕掉,徐撕去后又写一张更大的贴出来。这种行为正符合龙校长的教学思路,从而得到龙校长的肯定和支持,也更加坚定了龙校长的教学改革意识。/ m" R$ |8 P2 `
  随着电影在全国各地的陆续上映,影片中的插曲《共大花开分外红》一时传遍中国大江南北,我们五七中学就把它当作校歌,同学们在劳动生活中时时都哼唱。我现在还记得:“满山的松树青又青/满山的翠竹根连根/新兴的大学办的好(来)/她和工农心连心(那)/光辉的道路毛主席来指引/共大培育着一代新人/反修防修斗志坚/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青春//共大花开分外红/教育革命起东风,起东风(喽)/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来)/三大革命打先锋(喽)/光辉的道路毛主席来指引/共大培育着一代新人/学好本领接好班/向着共产主义奋勇前进,前进。”2 A8 ?3 b  u& z3 h8 k
  但龙校长的办学思路也受到了来自一些上级领导的否认,后来被称为党内资产阶级代理人的地区赵副专员当时就曾下令砍掉“共大”,同时宣布调换龙校长的职务。龙校长非常愤慨地就要离开学校,这时又传来上级领导肯定“共大”办学思路的消息(一封文件式的公开信),全校师生又再一次欢欣沸腾起来。这时龙校长又信心百倍地登台发表讲话,号召“共大”全体师生要与传统的所有制和传统观念进行彻底的决裂。
' p/ F/ d' `6 g  所不同的是,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生事物,上级领导批准给予五七中学优先招收新生的权利。1976年秋季,榜圩五七中学招收到干部子女、家庭出身好、思想表现好、成绩优良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生源的质量相对来说较好,这与龙校长不分年龄和知识基础面向工农群众招生是有区别的。除此之外,榜圩五七中学就是《决裂》里的一个缩影了,在师资条件、教学水平、劳动锻炼等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7 }( a6 w/ o$ P: S4 ~
  五七中学就是在如此的教学思潮和时代背景下应运产生的。由于学校跟风建立,仓促筹办,凑合上马,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 z# l1 a& w) q
9 u/ |0 ^6 z1 B' `" X/ r2 W* N4 j3 c& `' Z$ f
2、有名无实的五七中学( i0 D8 p, c+ \% g% R$ ?! f0 U, m0 j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文化大革命时期曾经有两所一时赫赫有名的学校,那就是五七干校和五七中学。学校的出现和消失与时事政治息息相关,它是伴随着“文革”的产生而产生,最终也与“文革”的消亡而消亡。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文化教育产物,学校声誉一时的辉煌和其生命力(办学时间)的短暂,都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五七中学的横空出世,在当时被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生事物,是探索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和经验,使学校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典范,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不可思议而又难以磨灭的印痕。6 w: r7 ]6 Z4 V2 k) g
   ……: R1 T) a9 f  {

& D2 f  u2 j5 B2 ?. @  G) V5 _3、那年,我们学校搬出深山
1 }8 c+ |& k4 I! P* A  我们上高中二年级(二年制)的时候,1977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媒体播报了党中央决定恢复荒废了多年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消息。这个特大喜讯一传开,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教育科技战线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那年,我们五七中学随着也从深山里搬迁出来。
$ Q1 x' s+ i7 X, b- I……
) w' N+ Q# K8 H4 L2 w4 v2 z2 C- B
' `% z9 i1 g: r9 P( L. d3 T4、五七中学的衰落
$ U4 {- |8 g: n, c' A  名噪一时的五七中学好景不长,刚建校两年就开始陷入了衰落的境地。从它的诞生到衰落直至最后的消亡,都是在一种政治盲动中进行着,是一所为政治运动而建立的无教学基础的学校,是彻头彻尾的政治附属品。它并不像人们所传说的那样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新型学校。说句实在话,五七中学是误人子弟的学校,学生是当时社会主义教育所谓的新生事物的试验品,也可以说是小型的劳动改造场所,同学们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在那里白白被耽误了,以至无法挽回。+ n- C3 r! a% l1 n
: L! Y3 ~  A7 o, S/ D: @
http://bbs.xinpg.com/thread-1280099-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5:40 , Processed in 0.1123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