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42|回复: 0

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4-4-24 17: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07011355451142.jpg(73.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2014-3-9 21:06 上传

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工作报告
2014年3月2日
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敏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各位来宾:
我受麻城市委宣传部和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委托,将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向同志们作一个汇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去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新闻,由军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润为担任会长,聘请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原部长贺敬之,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任名誉会长。这一消息的报道,使我们萌生了筹建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的想法。“七一”前夕,麻城党史办退休干部李敏、市博物馆退休干部刘凤梧、市旅游局副局长李静、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饶桂芝和西藏自治区原拉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张彦丽5人,在李敏家里聚会,谈起麻城的红色文化及红色旅游,深感对大别山革命历史的研究后继乏人,皆愿意以有生余年,致力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抢救和传承这项工作。于是以此五位中老年妇女作为本研究会发起人,初步拟定了红色文化研究会章程和准备进行的几项工作及项目规划,分别向麻城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文联等单位领导报送了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和市民政局、文联、财政局、党史办、乘马岗镇党委政府、顺河镇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5个多月酝酿筹备和试运作,于2013年11月28日经麻城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批准正式成立。
现在我代表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向大家报告我们8个月以来所进行的筹备工作。
一、发展会员,组织队伍
2013年7月初,发起人将成立研究会的设想向市委宣传部领导汇报后,立即引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邱胜平的高度重视。经市委宣传部发函,我们在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处进行了备案,即开始吸纳会员,搭建班子,组建队伍。
因我们的策划项目中有组织编写、拍摄一部以黄麻起义为历史背景的30集电视连续剧,并以此为契机打造红色大别山电影城这项任务,发起人李敏与张彦丽即专程赴邻县红安,诚意邀请红安县党史办副主任辛向阳加盟,参与编写剧本和研究会的全面工作。辛向阳同志欣然应邀,并给研究会工作提出了诸多好建议。
7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韩钢教授带领20多名学生来麻城搜集档案资料,安徽大学教师黄文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龚文雅,也来麻城调研。在与研究会的几个发起人进行座谈中,大家共同研讨了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充分交流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最后均表示愿意加入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分头发展会员,充实研究队伍。
与此同时,我们开始联络老红军老首长家属子女,开展调查研究及搜集历史资料的工作。
7月31日,市民政局、党史办、教育局、财政局、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几个单位的会员代表,在烈士陵园管理处办公室召开筹备会议,选举组成了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并邀请刚从北京开会返乡的华东理工大学教师彭景涛博士介绍了国内外红色文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会后,筹委会成员分头宣传组织,自愿参加者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以能够参加红色文化的研究工作,能够成为此团体的一名成员为自豪。
在这个红色文化研究的队伍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位党史专家外,我们还有幸请到湖北省党史研究室的何光耀、方城两位副主任专家领导来挂帅,幸运的邀请到安徽省六安市党史办副主任、党史专家蒋二明、河南商城县的文史专家杨琼老前辈和党史专家柯大全,红安县武装部长刘龙钢。长春学者高晓黎也跨山跨河,自愿加入麻城这个研究大别山革命历史的群众团体。至2014年1月中旬,研究会会员已发展到8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王树声大将夫人、革命老前辈、93岁的杨炬老人,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政委的麻城籍将军冯世平首长,麻城市委宣传部部长邱胜平为领导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
目前,在我们的研究会中已经有5位历史学和民间文学的权威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有5位博士和一位硕士,更有长期致力于大别山革命历史研究的同仁,可谓是兵强马壮、专家如云。这既是我们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的一件幸事,也是鄂豫皖地区红色文化研究的一件盛事。
今天,我们欣喜地迎来教授专家云聚麻城,本地学者和各界人士整装列队于大别山红色文化大旗之下,正应了一句古话,精兵强将,气吞万里,跃如也!
研究会工作策划与地域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
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明显迥异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儒家传统中原文化系统中的长幼尊卑、循规蹈矩的文化面貌,而建立在独特的文化精神传统和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的基础之上。实事求是地说,是一种尚武文化,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她兼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殊地域蕴涵积淀而成的独特文化属性,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抱团,群起而攻之。大别山红色文化更是一种继承了古往今来地域优秀传统精神的现代文化,是一种富有现实创新精神和转化能力的文化,具有含量极为充分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厘清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禀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发展、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地为现实服务的优质文化资源。这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子孙的十分辛苦费力的事业。原西藏拉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张彦丽、红安县党史办副主任辛向阳和安徽大学教师黄文治博士,长春学者高晓黎女士,是最早加入本研究会的外地学者。他们几人不远百里千里万里,来到麻城。在这里我补充介绍,高晓黎女士来自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烈士的故乡,她拖着伤病之躯,自费七年五进大别山。他们几人为研究会做了大量的基础调研性工作和理论探讨,使研究会的近期规划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关于工作规划,我放在三年规划里来说。现在重点讲一下我们所做的实际工作。
我们研究会从发起那天开始,就步入了工作正轨。我们在7月上旬参加了烈士陵园迎接中宣部来陵园考察全国爱主义教育基地的准备工作,紧接着就投入了口述历史和红色歌谣的搜集整理工作。目前已录制口述历史和歌谣演唱视频14人100多个小时,整理大别山红色民歌1000首,包括部分歌谣的曲调和演唱视频。到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党史办、安徽省党史办、六安市党史办、红安县党史办、商城县党史办、新县党史办、麻城党史办收集资料共3000余万字。特别是安徽大学党史专家黄文治博士,不仅下大力气对鄂豫皖苏区革命史研究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反思,还为我们搜集到不少境外及海外学者的论文,使我们搞清了麻城惨案和中央农讲所学生军驰援麻城这一历史重大问题的全部来龙去脉。这是麻城民国史历史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龚文雅是麻城歧亭人,是我们研究会的会员。暑假期间,他为新四军老战士冯光学等文革亲历者做了大量的口述历史实录,又到市档案馆查阅了全部文革档案,基本搞清了麻城文革各阶段的主要事实,填补了麻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研究的空白。我们研究会的顾问史瑞林老人,去年在湖北日报发表文章,讲自己的中国梦就是整理好麻城(包括河南新县的原乘马岗地域)1万多烈士的详细资料。他让自己在外地工作的孙子孙女,为他整理在民政局工作期间积累的老首长、老赤卫队员的谈话记录,据说用小车拉走两麻袋资料,光是写在香烟盒上的就有几百条。他的孙女将这些各式各样的纸片,打字进电脑,还录制了视频资料,陆陆续续发给我。深圳企业家范成英大姐,将公司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专门搞红色文化研究,多次向我索要各种历史文化资料(我自己没有的,就帮她购买)。这两位老人对红色文化这项事业的热忱,实在令人感动。还有我们研究会筹委会的六大秘书长,在刘凤梧秘书长带领下,郑凤珍、熊瑛、高晓黎、熊晖、詹媛,六大美女都做了大量琐碎的实际工作,不再详述。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手捧出红会旗
红色文化是麻城和大别山人民的起家之本,传家之宝。不仅失之不得,而且应该代代传承。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王树声大将夫人,93岁的杨炬老人,在研究会发起阶段就格外关心我们的工作。7月初,杨炬老人前脚跨出医院大门,一回到家里就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研究我们研究会的章程和其他文件。他们的女儿王宇红,也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为我们出谋划策。红二代冯世平将军和他的姐姐冯抗胜,一直把我们研究会开会成立的事情放在心上,随时过问进展情况。本来我们研究会筹划在去年12月份成立,想请名誉会长、空军装备部政委冯世平将军作会议报告。12月中旬,冯世平将军就通过其姐姐冯抗胜与我们联系,说他非常高兴能来麻城参加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但春节前后只有12月20日来武汉军区公出时可以到麻城,不知会议筹备工作是否来得及。因当时已开始春运,大多数外地会员代表表示买不到车票,所以只好告知冯政委、会议延期。这次成立会议召开,正赶上北京两会,冯政委一直说尽量前来参加。前几天说要到广州军区开会,准备挤出时间,乘飞机在3月1日夜间赶到麻城。2月24日夜间,他姐姐冯抗胜终于通知我们,因其会议时间问题,散会后她弟弟必须立即赶回北京参加两会工作,很遗憾不能来麻城了。我们的特邀副会长、周纯麟将军长子、原北京卫戍区师政委周善平,在去年10月他父亲百年诞辰时回到麻城祭奠,主动关心我们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表示一定要尽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大力协助。还有丁先国少将的儿子丁志平、丁京平,老红军子女王月、丁绍沿、来强等人,都为研究会的筹备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丁绍沿是老红军、原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丁先德的儿子,他退休后在南京打工,利用20多个夜间加班,为我们绘制了《麻城苏维埃政权分布图》和《麻城开国将军故居分布图》,现在就矗立在麻城红色旅游线路,大家下午去作红色游时,就可以看到。特别是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何光耀副主任、方城副巡视员、周少华副巡视员、省党史办宣教处处长熊廷华、一处处长李福珍等人,都对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给予了十分具体的指导。本市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对红色文化研究工作更有着非常深刻且极为亲切的清醒认识,各单位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老八路、原市人大副主任薛福顺老人,今年84岁,欣然出任我们研究会的顾问。市委宣传部邱胜平部长、程胜利副部长、蔡刚副部长等人,多次对研究会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市民政局郑定新局长、周晖书记,文化局孙谋安书记、张星局长、周奇志副局长,国土资源局黄国元局长,人力资源局徐在席局长,财政局胡胜伦局长、范永明副局长、旅游局李静副局长、烈士陵园饶桂芝主任等人,都对研究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陈建宪教授,将他30年积累的红色歌谣资料一次性全部交给我们研究会,说是圆了他的多年梦想。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的韩钢教授,亲自带领20多名本科生、博士、硕士研究生,以麻城档案馆为调研基地,整理了大量档案资料。韩教授的弟子宋其洪博士,四年六进麻城搞调研,录制了大量档案资料,为下一步研究麻城建国史打下基础。上海师大的萧功秦教授,3年来十数次派其博士、硕士研究生,以麻城档案馆为调研基地进行调研,并在调研过程中成立以谢涛博士为主持的泉蒙读书会,以义务捐助为基本模式,给麻城5所中小学办起图书广角。通过提供有活力、有趣味的图书,给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使其终生受益。安徽大学汤奇学教授,派其硕士研究生龚文雅同学来麻城调研,采访了大批文革亲历者,为我们建立起第一批麻城文革口述历史信息库。还有我们年龄最小,尚未满18岁的市一中高三学生熊德松,自动调查宋埠地区百年服饰演变历史,为麻城近现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在此,我谨代表研究会向这些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你们的关心与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有了你们的支持与参与,一定会作出巨大的成绩。
同志们,旗帜决定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在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红色文化向人们承诺的美好现实,未能在真实的社会历史层面上得以全面实现,由此形成了红色文化的表达危机,也形成了中国当下文化生产的表达危机——既然现实不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图景,红色文化所赞美的种种境况,也就自然成为一种空壳的允诺。面对如此困难局面,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都会试图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麻城作为大别山中心城市,理应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走在前列。而目前本市红色文化资源与研究力量极为分散,研究人员青黄不接,研究队伍亟待整合。为此,成立红色文化麻城研究会,有利于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充实提高红色文化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宣传弘扬麻城以及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有利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红色文化之传扬后劲强盛,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正能量,筑就大别山精神高地。
下面,我将研究会的三年工作规划向在座的领导、专家和会员同志们简要汇报如下:
1、编写《百年大别山》会刊;每年一至二期,栏目为:史家论坛、大别将星、史海钩沉、口述历史、百年瞬间、他山之石、活动简讯等;力争将此会刊办成大别山地区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权威性杂志。
2、在两三年时间内,召开一次大别山红色文化研讨会,将有分量的论文结集出版。
3、组织、出版《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25万字,黄文治著)及《大别山苏区革命口述历史集成》(25万字,黄文治编校)。
4、搜集整理大别山区各省市档案馆及党史办有关该地革命史的的遗留档案资料。
5、建立大别山口述历史集成资料库。内容为大别山革命史、大别山红色歌谣、大别山民俗文化、大别山土改史、大别山大跃进史、大别山水利史、大别山知青史、大别山文革史、大别山经济开发史等(现已做了100多个小时的录音视频)。
6、抢救大别山红色歌谣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编辑《大别山千首红色民歌》一书,力求注明每首民歌的来源及其演变,以及大多数民歌的曲调和部分采访演唱视频(此项工作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7、组织编写《红军后代话当年》一书。
8、组织编写、拍摄一部以黄麻起义为历史背景的30集电视连续剧,并以此为契机打造红色大别山电影城。
9、抢救性拍摄《大别山将领将军夫人访谈录》电视纪录片。
10、与各界社会精英(特别是企业家)联手,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品牌。
2014年,我们要出版1本书——《大别山千首红色民歌》;完成一部电视纪录片《大别山将领将军夫人访谈录》;建立起一个大别山红色文化网站;启动电视剧《风起云涌大别山》的剧本创作和片花制作。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http://www.jushui.com.cn/thread-221040-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2 03:08 , Processed in 0.0214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