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29|回复: 0

旬邑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4-4-1 21: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运动。它20世纪60年代初掀起波澜,“文化大革命”10年中步入高潮,70年代末走近尾声,足足延续了20年之久。
早在1955年,毛主席就向全国知识分子发出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许多城市知识青年满怀对党与毛主席信赖之情和革命豪情,主动到农村、到边疆,上山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
1968年,毛主席依据当时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情况,向广大知识青年第二次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由此在全国掀起了知青上山下乡高潮。当年在校的初、高中生(1966—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分配必须全部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达1600万人,十分之一城市人口来到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史上罕见的城乡人口大迁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旬邑的经过

一、加强组织领导。旬邑县地处偏远山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展较晚。1968年,旬邑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由一名主任或核心小组成员亲自抓工作的领导机制,与咸阳专区“毕业办”形成对口单位,负责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接受与分配工作,下发了《关于分配城市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通知》,并指出在宣传、落实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的高潮中,各公社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伟大号召,把城市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列为当前中心工作之一。到1968年12月底,旬邑县分两批接受、安排西安市插队落户毕业生2400名,并根据各社具体情况,将这2400名毕业生按每队8至10人分组,全部下放到17个公社插队落户,参加集体劳动,集体生活。
1969年,因“三下人员”(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下放干部、下乡居民)工作日益繁重,旬邑县革委会成立了“旬邑县革命委员会安置办公室”。1974年,中共旬邑县委为加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中共旬邑县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告各社,并启用了新印章。
随后,各公社党委普遍建立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和再教育领导小组,指定一名领导分工负责,确定专人开展业务。农村大队党支部认真开展知识青年再教育工作,切实解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作中的问题,在生产队建立了“三员”(政治指导员、生产技术员、生活管理员)。工会、共青团、妇联、贫协等组织也都把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二、及时开展工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旬邑县当时这样开展工作。一是狠抓学习。各社、队负责知青工作的同志,组织知青认真学习《列宁论马克思》、《斯大林论列宁》和毛主席“五篇”哲学著作,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保证每月学习两次,并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学习围绕方针路线,结合当前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进行,提倡勤学苦读。倡导自学为主,主学原著,勤记笔记,以读书带动批修,以批修推动读书,不断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二是狠抓阶级斗争。各级党组织、革委会坚持将大批判贯穿于再教育工作始终,以开批判会、办批判专栏、写批判文章等多种形式,在阶级斗争过程中教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仅1972年上半年,旬邑县就组织全社批判会6次,大队批判会54次,基层干部再教育小组107次。三是狠抓劳动生产。将生产实践作为知青改造世界观、接受再教育重要途径,引导帮助插队知青发挥特长,与当地社员一起参加集体生产,同工同酬,接受锻炼。
三、突出典型引导。为总结经验、借助典型推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旬邑县先后于1969年5月、1970年5月、1974年5月三次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奖励敢于反潮流、积极参加批判斗争的革命闯将,及在生产建设上作出显著成绩的积极分子。县委经常性组织知识青年工作慰问检查团逐社、逐队慰问下乡知识青年,保证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政治上有人抓、生产上有人教、生活上有人管。清塬公社上魏洛大队党支部因知青教育管理的好、野鸡红大队因知青建房工作行动快抓得紧被树立为典型,旬邑县委及时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并在全县予以交流,有力促进了知青安置、教育、管理工作,并鼓舞了知青斗志。1968年至1972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全县涌现先进集体17个和先进个人111名,其中29人出席过省、地积极分子代表会,55人被推选为基层干部,5人被接收入党,12人被接收入团,25人被推荐参军,514人被推荐为工人。
四、注重保障措施。为解决知识分子后顾之忧,切实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旬邑县想方设法做足保障工作。县委按陕发(1973)69号“城镇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经费,平均每人补助500元。跨县(市)下乡插队、回老家落户和到集体所有制场(队)的,每人补助510元;在本县(市)的,每人补助490元”标准予以足额保障,1974年预算计划城镇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经费381600元。县委坚持“群帮共助,社队扶持”原则,领导知青建房工作,要求公社有专人管建房工作,大队书记、生产队长抓建房工作,保证每个下乡知青有一间十平方米以上的房间,方便知青生活与过冬。县委严格执行(1970)26号、(1973)69号文件,严格保证知青口粮标准和兑现知青安置经费,对知青统一拨给菜地,对居民知识分子拨给自留地,便利其改善生活。对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下乡知青,以公社为单位,在调查摸底基础上提出意见,报县安置办,转报省、地批准,由县民政部门解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我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一场政治运动,其发生有其客观性,其后果有好有坏,要一分为二地看。
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弊端主要有四点:一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费。大量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知青因政治运动长期下乡务农,荒废了学业,错过了最佳研发生命期,致使知识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二是人为造成知识断层。近20年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教育事业几乎偏废,以致80年代后知识断代、科技乏人,一度困扰我国发展。三是侵害了国民权利。强行拆散了无数家庭,侵害了个人自由选择权。四是人为制造了一定的不和谐。给社会带来了“左”的风潮,使知识分子群体平添怨气,使农村物质需求压力激增。
另一方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一是使知识分子真正和农民结合起来,增强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阶级感情。农民的纯朴憨厚让知青发现了农村的真善美;艰辛的农业劳动强健了知青的体魄;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练了知青的意志;与农民的长期生活使知青了解熟悉了农村,培养起了对农民阶级的热爱,阅历更加丰富、政治更加成熟;知识分子和农民的阶级纽带更加紧密,共和国的基础更加稳固。
二是改善了农村文化知识结构,提高了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大批知青下到农村,长期工作生活,既为农村带来了新鲜见闻,也带来了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更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了文化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和提高,加快了科技成果在农村的应用和转化,检验了新的理论成果,促使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进而使农村生产力突飞猛进,农村文化知识极度匮乏、知识结构极度失衡的状况被极大改善,直接提升了农村文化知识水平。
三是为广大知识青年找到了出路,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资料显示,1968年起,旬邑先后有1000多名西安市知青和5000多名本县初、高中毕业生在旬邑农村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截止1978年10月,全国约有17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全国处在“工厂不冒烟”且又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假如这1700万知青都留在城里,该如何就业和生存,社会稳定压力又将如何。相反知青下乡工作落户,既解决了就业压力,又避免了社会不安定,还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提高了农民知识水平。其价值多重,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四是将一大批优秀的时代青年培养成为各个行业的中坚分子和骨干力量。农村艰难困苦的长期锤炼,锻就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性格,使他们练就了坚忍不拔的毅力,给了他们一副钢筋铁骨,使他们灵魂得到了纯洁和净化,克服了原有的娇贵和浮躁,使他们更加稳健成熟,得以在各行各业成为中坚分子和骨干力量。经过自身努力,他们中的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人,以知青经历为鲜活素材,成功创作知青文学成为作家。奋战在生产一线的知青,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旬邑面貌的生产奋斗中,成为先进和模范。如郑家公社郑家大队团支部科研室6名返乡青年,坚持种试验田、制种田,推广了小麦、高粱14个优良品种,为提高粮食产量做出了贡献;石门公社水沟口大队插队落户青年陈得樵虽出身剥削阶级家庭,但他坚定地扎根山区接受再教育,成为深受贫下中农喜欢的赤脚医生;东方红公社西堡子大队返乡青年李补印、太峪公社杏坡大队插队青年卓向阳、第界公社马曲大队返乡青年刘清诊、赤道公社上魏洛大队第宝玲、城关公社崔家河大队、马栏公社马栏街大队再教育小组和教子务农的转角农场家属张汉基,县百货公司杨秀芳同志都是当时值得学习的榜样。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确实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总的来看,其正面效应要比负面影响大很多。它促进当时中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改造了青年一代的思想,培养出一支建设新中国的中坚力量,密切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关系,巩固了共和国的执政基础。下乡知青扎根农村、挥洒青春、奉献基层,“愿做祖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撑起新中国的崭新事业,使党和国家渡过难关,推动了新中国的大发展,谱写了又一曲中国青年的壮丽诗篇。
http://www.snxunyi.gov.cn/DangShiYanJiuShi/contents/4047/17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20 20:26 , Processed in 0.0160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