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45|回复: 0

第二届罗山“五七”小战士联谊活动闻见录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3-5-16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芳

5月上旬,受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咸宁市委党校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主任李城外的委托,我和同事钟璇参加了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举办的一个特殊活动——纪念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47周年暨第二届罗山“五七”小战士大聚会。两天的所见所闻,新奇、感动与喜悦不时地交织在心头。

相聚罗山,为一群人而感动

56日中午,天下着滂沱大雨,却丝毫没有影响我前往罗山的决心,因为这将是我研究干校文化以来第一次同时与众多干校亲历者近距离接触。我俩带着简便的行李,吃力地提着两大捆《咸宁望》,前往咸宁北站。进站、安检、上车,一切都很顺利。火车载着我的激动和期盼飞快地驰骋。
望着窗外流动的景色,我的思绪逐渐回到40多年前。1969年的秋天,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一列列南下的火车在辽阔的中原大地缓缓地停下,国家一机部、物资部、外经委、全国总工会的一批批工作人员拎着简单的行李,或拖家带口,或只身前往,或结伴而行,或相互搀扶,踏上罗山那片温润而美丽的土地。通坯架桥、筑巢安家、割麦插秧,挥洒汗水……他们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五七”战士,他们用青春、激情、汗水和生命为共和国书写了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而跟随他们从北京下放到罗山的孩子们,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五七”小战士。他们大多十三四岁,在罗山这块土地上度过了一段简单而愉快的童年。
火车很快便到了信阳东站。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没想到仅仅一个小时的车程,天气在信阳与咸宁却是天壤之别。接待我俩的是当年跟随母亲下放到罗山的小战士王耀平先生。他是作家,2010年出版了《罗山条约》,他用笔真实记录了一群孩子在罗山“五七”干校的学习和生活。正是他的《罗山条约》使众多罗山“五七”小战士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自发来到罗山寻找儿时的足迹。他和物资部的翟亚莎大姐是这次罗山“五七”小战士回顾之旅的主要策划者。
我俩和5位从北京赶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客人”共同乘坐王耀平老师的“蜗行一号”(面包车)前往活动举办地——罗山宾馆。从信阳市到罗山县约60多里路,我们走的是国道,当年从北京下放到罗山的机关干部也是经这条路先后到达罗山各干校的。8个人坐在车内显得很拥挤,但气氛很愉快。短暂的陌生后,大家很快熟悉起来,因为大家有同一个话题——“五七”干校。
晚上6点,我们一行人顺利到达罗山宾馆。从外表看,罗山宾馆不怎么豪华气派,但是两条红色条幅却让人分外感动:“热烈欢迎北京五七战士重返故里”“拳拳游子心,热土恋故人,热烈欢迎五七战士重回故乡”。
安顿好后,我们马上投入到采访“五七”小战士的战斗中。据悉,这次活动是继2011年首届罗山五七小战士北京联谊会后的又一次民间纪念活动,活动主题是“罗山行,重走五七。参加此次活动的五七小战士共有80余人,主要来自国家物资部干校、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干校、全国总工会干校。当年,他们中有的在罗山读小学,有的在罗山读中学,有的还在工厂、农场参加劳动。不管在干校生活的长短,当他们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得知消息后,都觉得此次活动很有意义。于是,离开罗山40多年后,他们又再次从北京、上海、西安、郑州等地赶到罗山。
40多年过去了,他们早已从花季少女、毛头小子变得尘满面、鬓如霜。是什么力量使这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又不远千里再次来到罗山呢?
外经委的一位“五七”小战士告诉我们,对罗山的无限眷恋,对童年的沉沉回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这是他们重新相聚罗山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场特殊的运动让这些小战士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远离繁华的都市和熟悉的课堂,跟随父母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这个偏僻、落后、荒凉的小县城,命运发生了转折和落差,生活枯燥而单调。这方水土给了他们相对宽松和充实的生活,使他们在那个灰色年代还能感受到童年的美好,还能在每个人的心里保留一个多彩的世界,给以后的人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和一生一世美好的回忆。
这位小战士说得很平淡,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我却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他,为这群人而感动。40多年了,沧海桑田,一切都在变化,从来不曾改变的是他们对罗山、对百姓浓浓的乡情;从来不曾改变的是他们质朴的干校情结,从来不曾改变的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与追求。
当生活在这群人身上刻上了岁月的痕迹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地感动。

重走“五七”路,为一段历史而沉思

历史早已翻过那沉重的一页。40多年过去了,记忆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愈来愈清晰,思念愈来愈深切。于是,当年那些干校的孩子又寻着印象中的梦回到了这片令他们魂牵梦绕的土地,再走“五七”路,重温当年的快乐,回味那青涩的青春时光。
57日上午,80名“五七”小战士按照原来父母所在干校自发分成物资部、外经委、全国总工会三个小组,分别回访自己当年的干校。与他们相比,我们年龄相对较小,体力较好,为了多了解一些干校的故事,多一些交流的机会,我们自愿跟随回访路线最长的全国总工会的队伍。为了重新体验当年的感觉,小战士们决定步行寻访干校。我们一行17人,从罗山县城乘坐旅游大巴约走了10里路程,就到了一个名叫十里头的小村庄,这是当年他们就读的罗山八中所在地。在老乡的指引下,寻着记忆中的足迹,他们很快就找到了通往八中的小路。一想到曾在这里学习生活,他们就异常兴奋,各自诉说着当年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有的说,曾在这里偷吃过农民地里的香瓜;有的说经常在这里小卖部买零食吃;有的说在这里和其他干校的同学打过架……遗憾的是,当年他们学习过的八中已经物是人非,只留下一些断壁残垣,依稀刻着岁月的烙印。据了解,信阳停办干校后,小战士们陆续回到北京。由于年久失修,八中大部分校舍坍塌了,逐渐由当地农民兴建、改造成了农家小屋。
细雨迷蒙,他们站在湿陷的黄土里,似乎有一些失望,也许他们发觉来得太晚了,一切已被岁月消磨得难见踪迹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对母校的怀念。站在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母校旧址前,刚从铁道部退休的一位小战士感觉记忆被再次鲜活地召唤了出来。他说,“再不留点念想,将来就要毫无踪影了。”
“看,这不是当年那座石桥吗?以前,我们每天都在这儿洗衣服”;“瞧,那不是当年的水塘吗?夏天,我们天天在这儿游泳”;“听,这不是的蝈蝈叫的声音吗?放学后,我们经常一块儿捉蝈蝈”——我的耳朵里不时传进欣喜的声音。我无法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却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激动与快乐。小桥还在,池塘还在,歪脖子大柳树还在,这还不够吗?我听着他们说,“几回梦里回八中,今天总算圆梦了。”
看到母校的感觉是那么美好,在许多人依依不舍中,有人提议快点寻访全国总工会干校的校部。童年的记忆是那么深刻,那么鲜明。对于前往校部,大家的意见出奇的一致。沿国道出发,穿过曲折的田间小路,跨过几条水沟,路过高速公路,经过一片杂草丛生的坟地,再辗转漫长的乡村公路。一路上,有人告诉我,他们在罗山生活、学习短暂一二年,长则三四年,吃罗山的粮,喝罗山的水,这条路上有他们奔跑的身影,这个池塘留下过他们嬉笑的声音,这块稻田挥洒过他们的汗水,也有过丰收的喜悦,这片土地交融了他们的同学情、战友情、师生情、情窦初开的爱情。不知不觉,路更近了,步伐更匆忙,心情更急切了。12点整,我们到达邢桥小学,就是当年他们读书的刘湾小学,也是当年全总干校所在地。初步估算了一下,15里路却只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到了,盼了40多年,终于回来了。激动、喜悦洋溢在他们脸上。邢桥小学挂上了“热烈欢迎北京五七战士重回母校”的标语,张校长早早出来迎接。雨越下越大,我们一行人就在邢桥小学办公室里休息,并拿出自带的午餐作为中餐。
稍稍恢复体力,就有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去找当年各自的“家”了。不多久,我就听到激动的声音:“这就是我当年住过的房子”,“这是我们看电影的操场”,“这是我爸爸养猪的地方”,“这是我们冒着酷暑挖的水井”……40多年过去了,当年热闹的干校渐渐变得沉寂,当年的房屋渐渐褪色、破损、坍塌,当年的小路长满荒草,他们也由当年的花季少女、毛头小子变得白发苍苍。只有那生满苔藓的砖墙上已消退了颜色的革命语录,能让人恍惚回忆起那一段湮没于乡野之间的红色岁月。沧海桑田!这沧海桑田的背后,是历史的潮起潮落。
我毕竟没有经历过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不是这个团队的成员,无法感受他们重访故地的心情。一个人永远无法读懂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东西只有“自知”。但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却让我的心在不停地颤动。
我听到沧桑的痛哭声,原来是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回到曾经住过的老屋旁,情不自禁。
我看到深沉的思考神态,原来一位当年刚到干校就被打麦机绞断右手五根手指的老妇人,用左手触摸当年的窗户达10分钟之久。
此时,我忽然体会到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因为一位当年的小战士骄傲地对我说,他们既不羡慕“官二代”,也不羡慕“富二代”时,而是光荣的“红二代”!

宣传向阳湖,为一项重任而呐喊

57日下午,三支队伍带着圆梦后的喜悦和满足陆续从干校旧址归来。4点半,一场精心策划的联谊会在罗山宾馆准时上演。参加此次联谊会的除了80多名小战士外,还有罗山县文联前副主席方伟,当年干校的两位老师,当地的干校同学。我们和长期研究宁夏石嘴山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的丁兆林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人生,共叙离别情。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罗山县还邀请了以胡志刚为团长的艺术团现场表演二胡等节目,罗山的书法家、画家特意为联谊会创作了10幅作品,罗山的女企业家钱晓玲为活动赠送了红茶酒。周密的安排为这次活动增添了别样的情趣。
联谊会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拉开了序幕。由小战士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与代表发言交错进行,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曲《万泉河水清又清》勾起了许多人埋藏在心里多年的回忆。那优美的旋律和火热的舞蹈,那故地重游,互诉衷肠,寻访亲人朋友的场景,像根根丝线串起珍珠般的回忆,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是的,“五七”干校埋藏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记载着一代人的不同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它为共和国书写了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共和国成立64年,干校的历史就有11年,占了六分之一强。它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注定是不可忘却的一章。但是今天,许多年轻人对“五七”干校感到陌生。这曾让我们惊愕,仅仅过去40多年,难道这段历史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每时每刻都有旧东西被淘汰,又有新事物出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遗忘历史。拔掉白发的祖母是可怜的,忘记历史的民族是可叹的。“五七”干校才仅仅过去了40多年,历史并不很久远,不能让它淹没在岁月的尘埃中。不能不为这段历史呼吁——为了上一辈人的过去,为了下一辈人的未来,历史的重任不容置疑地落在了我们这一辈人的身上。我们要为这段历史呼吁,为这项特殊的重任呐喊!
罗山“五七”小战士们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作为特邀嘉宾,我代表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宣读了李城外先生的贺信:“受你们热情邀请,原计划赶来学习交流,因临时有工作任务,只得改变行程,不能如期参加盛会,深以为憾!你们珍视昔日干校友谊,多次组织联谊活动,加入到干校文化的挖掘和抢救行列,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早在十年前全总的黄晓敏就推出法文版小说《玉山》(又名《翡翠山》),外经委的王耀平近年也发表了长篇小说《罗山条约》,等等,均为干校文化增色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挖掘。作为一个致力于干校文化研究的民间组织负责人,对你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真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五七’小战士间的友谊就像一杯美酒,陈酿越久越芬香!这次‘回顾之旅’不但会密切了彼此间的友谊,而且将为干校文化研究积累更丰富的素材,打下更牢固的根基,将干校文化研究推入新的高度!热切盼望你们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抓住时机,安排专人将活动全程用文字和音像记录下来,并及时组织一批回忆文章,早日结集出版!/多年来,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和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同仁先行一步,已出版《向阳湖文化丛书》、《如何开发与打造向阳湖文化品牌》等书籍,编辑发行《向阳湖文化报》,开设了专门网站,并建立城外中国五七干校资料收藏馆,编撰《中国五七干校始末》和《中国五七干校研究》等专著,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五七’干校的研究力度,以期取得更多的成果。望各位当年的‘五七’小战士及热心干校研究的学者加强与我们的联系,为研究中心提供更丰富的史料。”
此时此刻,我感觉参加此次活动,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项责任。著名诗人公刘在诗中写道:“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重走“五七”路是对历史的纪念,可这毕竟是少数人,怎样让更多的人、更广泛的群体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呢?要用笔记下这段历史!我告诉他们,在湖北咸宁有一个专门研究五七干校的民间机构——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有一位执著于向阳湖文化研究,十八年坚守精神高地的官场文人,有一支以挖掘文化资源,抢救特殊历史为己任的团队;我告诉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向阳湖,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与咸宁市合作共建“向阳湖文化史迹与文化名人研究中心”,咸宁市成立了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保护与开发指挥部,正按照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的“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发言完毕,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想说的是,挖掘干校文化资源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工作,而应该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
随着主持人的旁白:“《五七战士之歌》是特殊时代的标志。40多年过去了,那激昂的旋律总会随着回忆唱响在我们心里。”80多名“五七”小战士陆续登台,整齐地列队,同唱《“五七”战士之歌》,歌曲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摄像师也将镜头永远定格在那激动的瞬间。

挥手道别,为一颗文化火种而珍重

58日,大家陆续返回北京等地。几天的聚会使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生疏到亲密,却又不得不离别。相聚是缘,离别也是缘,因为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相聚。天阴沉沉的,似乎不忍他们离去。没有人哭,但流露出依依不舍。50多岁的人,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或许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我们不一样。有的相互拥抱,有的送别他人,有的祝福朋友,有的相约再见……
车子缓缓启动,我目送着他们离开。我想,40年过去了,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但是“五七”干校这段生活,给他们人生划上了不可忘却的印记,也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以后,这群人不管经历怎样的沧桑和磨砺都不会忘记这里,不会忘记这段生活。因为他们心中有一颗文化的火种,这颗火种将点燃深深的师生情、同学情、老乡情、战友情;这颗火种将生生不息地传递传承知识分子身处逆境、忍辱负重的风骨,乐天知命、战天斗地的精神和身处逆境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颗火种将延续知识分子与老百姓间情感纽带;这颗火种将开启思考人生、反思历史的情感闸门;这颗火种将用干校文化资源培育新的文化元素……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团队已成为传播这颗文化火种的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使者!

(作者系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咸宁市委党校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cc64ce0102eeg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1 01:09 , Processed in 0.0191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