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2|回复: 0

杨朝伟、李萍:档案记录武汉市“五七”干校历史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3-4-3 22: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地方党史是地方正史。正史记录,特具权威性。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一书,这样介绍武汉市“五七”干校的组建历史:下放科室干部是武汉市“斗、批、改”的重要内容之一。196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黑龙江柳河“五七”干校的经验,在编者按中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号召。市革委会根据这一指示,动员机关干部下放劳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全面开展“斗、批、改”。10月中旬,市直机关干部4500人(占全市直机关干部总人数的75%)表态愿意去市郊农场。10月21日,市革委会召开欢送大会,把这些干部按班、排、连编成6个大队,分送至市郊几个农场和郊区开展“斗、批、改”运动。到12月,城区又先后下放干部2492人。这些干部下去后,“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在短短1个月中,就清出了所谓“坏人”700多人,占整个下放干部总人数的13.5%。1969年,随着下放干部人数的增加,全市共组建了10所“五七”干校,近2万名干部进入干校劳动、学习或到农村插队落户。除市级党史以外,武汉市各城区的党史也相应记录了“五七”干校历史。
档案资料客观地记录了“五七”干校历史。“文革”时期各单位的档案资料基本上都不全,能保留下来的只占一小部分,有的全宗这段时期的档案甚至完全空白。武汉市档案馆馆藏的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档案,专设一个全宗,有100多卷,实属弥足珍贵。从档案资料里,我们能够了解到武汉市“五七”干校。
(二)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号136,为“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档案
馆藏市“五七”干校全宗1969—1979年的档案117卷。全部案卷按保管期限(永久、长期)分开,在分别按机构结合年度分类排列,统一编卷号。
本全宗档案的主要内容,分为6类:总类;干部轮训;学员管理;生产劳动;基建、房地;财务。如“总类”介绍:有该校及所属单位1969—1979年间部分年度的机构设置、调整、更名、撤销,启用和更换印鉴的请示、批复、通知;有人员编制,干部任命、调配、处分、审查和工资调整的规定、报告、批复,以及轮训班以上干部名册。该校上述期间各年、季度工作机会、安排、总结,计划体制改革报告;该校和所属单位指挥长会议记录、纪要;该校办公会和区对干部会记录。该校1969—1979年间部分年度的党的核心小组会、党委会、党委扩大会记录;召开干校党代会、政治工作会议的请示报告、通知和会议文件;整党建党与党员管理的文件材料;“右派”摘帽的报告、批复;整团建团工作计划、总结。
查阅馆藏武汉市“五七”干校档案,我们可以看到:馆藏武汉市“五七”干校档案从1969到1979年,时间跨度大;作为专项档案,有117卷,数量之多;档案内容全面,包括总类、干部轮训、学员管理、生产劳动、基建房地、财务等;各种文件、材料、计划、总结、报告、记录等,均为原件,具有原始性特性。武汉市档案馆是研究武汉市“五七”干校的信息资源库。
(三)
从开办地点来看,武汉市“五七”干校经历蒲圻赵李桥“五七”干校和东西湖走马岭“五七”干校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建校体制和办班方式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蒲圻赵李桥武汉市“五七”干校:
1969年11月19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将省公安机关所属咸宁地区蒲圻羊楼洞茶场移交给武汉市革委会办“五七”干校。当月31日,武汉市革委会同意成立湖北省武汉市革命委员会赵李桥“五七”干校建校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事组、政工组、生产组、基建组、后勤组。12月8日,建校指挥部就迎来了原斗批改第一、二大队组成的第一批1400多学员。
建校初期,干校内成立6个大队,由市里原“斗批改”的6个大队和原公检法蒲圻分校组成,校外由市直机关下放插队干部成立蒲圻、阳新、嘉鱼、崇阳四个大队。半年后,又增加了武昌、鄂城、通山、通城四个大队。当时羊楼洞茶场全场有职工824人,其中干部164人,工人582人,家属临时工78人,全部交由干校负责安排。茶场地处湖北,和湖南、江西接壤,长约百里,宽20余里,同农民插花种地,大部分在蒲圻境内,小部分在崇阳境内。有土地面积13000余亩,其中茶园10400余亩,其它是旱地和少量水田。全场房屋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其中加工厂、仓库、食堂等公用房屋18000平方米,职工和家属宿舍14000平方米。校内6个大队的近4000人全部居住在羊楼洞茶场地区的生产点和附近农民家里。根据对学员经营能力的估算,茶场可容纳5000到6000人。
1970年3月15日起,武汉市首批1574名干部陆续到蒲圻、阳新、嘉鱼、崇阳4个县的37个公社,209个大队,1262个生产队插队落户。市干部疗养院也已于当年元月底搬来赵李桥,5月,改为“五七”干校医院,交干校领导。1971年5月17日,为解决“五七”战士子女入学问题,干校设立附属五七学校。6月18日,中共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党的核心小组成立。9月17日,干校正式更名为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
到1972年初,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先后到干校学习的市一级单位、二级单位干部有7900多人,家属3100人,知识青年2300人,还接待了武汉市各中学短期劳动锻炼的中学生24000人。但大部分干部是到校外8个县插队落户,只小部分进校内,因此从创办一开始,就突出地存在着土地面积大、生产任务重与人力不足的矛盾。1970年主要靠每月派2000至3000名学生来干校短期劳动的办法维持,1971年则由2000多下放知识青年代替,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学员由于生产任务重,劳动时间多,学习时间少,影响到了政治学习的“质量”。就茶叶生产来说,虽然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产量,1970年和1971年产茶都达到了100万斤以上,但茶园管理跟不上,单位产量低,质量差,级内茶仍低于历史最高水平,所以生产也是处于维持和恢复的局面。
1972年3月,为给轮训在职干部做好准备,干校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干部分配工作。原市一级单位和第一批下放的干部由干校负责摸底统一分配,凡能分配的在3月下旬、四月上半月以前基本分配完毕。第二批下来的原二级单位干部,由原单位负责,在二季度内基本分配完毕。干部分配后,7000多学员走上新的工作岗位,留校的只有400余人。10月后,干校开始转入在职干部轮训,半年一期,每期500人左右。因每期有2个月时间要到农村插队,经常在校学习的干部不会超过800人,最多能管理土地500亩,不足茶场面积的5%。为了把“五七”干校长期办下去并进一步办好,必须适时进行调整,干校由场校合一,逐步过渡到场校分开。
1972年6月,中共武汉市委基本同意市“五七”干校党的核心小组关于场校调整的报告,场校分开。经过短期筹备后,场校于6月1日起分开办公。干校校部机关设3个机构,分别负责教育、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工作。9月,校内6个大队调整为3个大队,校外在各县插队的8个大队和五七医院全部撤销。
东西湖走马岭武汉市“五七”干校:
同年10月,市委决定干校迁到东西湖走马岭。第一期在职干部轮训期间(1972年10月至1973年4月),干校动用了21车皮和大量汽车,完成了由羊楼洞到走马岭的搬迁。
场校分开后,茶场定名为武汉市国营羊楼洞茶场,仍用旧名是为了与附近的赵李桥砖茶厂区别,也因为羊楼洞的茶叶过去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声誉。茶场的业务由市革委会农办领导,党政工作暂由干校代管。1972年12月8日,武汉市国营羊楼洞茶场革命委员会和中共武汉市国营羊楼洞茶场核心小组正式成立。干校全部搬迁至东西湖走马岭后,其原羊楼洞校舍在没有决定他用之前,暂由干校委托国营羊楼洞茶场革命委员会代管。1973年8月,市“五七”干校原羊楼洞校址的房屋、地产,全部移交羊楼洞茶场使用,羊楼洞茶场移交咸宁地区。
干校迁往东西湖走马岭后,主要任务是继续搞好“斗批改”和组织好学员学习锻炼,轮训部分成立了一、二、三区队。为便于加强与原单位的联系,共同做好轮训工作,干校3个区队进行了划分。市委四大组及直属机关学员,固定编为轮训一区队,公交、城建系统学员固定编为二区队,文教、财贸系统学员固定编为轮训三区队。第一期轮训的3个区队,分别到洪山、东西湖、汉桥三个郊区插队。
1973年4月21日,中共武汉市五七干校临时委员会成立。1974年4月30日,干校设办公室、教研室、政治处、教务处、行政处,编制暂定为70人。
一直到1978年12月31日,干校共举办了12期轮训班。轮训的主要对象是市直各部、室、委、局及局属公司机关在职干部,部分中央在汉单位的机关在职干部。每期轮训时间一般为5至6个月,分为4个阶段。学员进校先进行一个星期左右的入学教育,然后用2个月左右时间到郊区插队,进行学习、锻炼和调查研究,再用3个月左右在校内看书学习,同时参加必要的劳动,最后是10天左右的总结鉴定。1979年上半年,市“五七”干校撤销。
(四)
在充满档案的无数报告、批复、计划、总结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涉及文化的内容。
文教系统干部下放。武汉市文教直属单位自1970年起的一年多时间内,共下放干部628名去农村插队落户,主要来自于武汉市的各剧院、团,其中党政干部246名,演员311名,其他11名,有部分是作骨干带队下去的。武汉市革委会教育局因工作需要,曾于1971年8月报告市革委会政工组,并征求干校意见,拟从中调回104人回文教系统工作。这批人中演员有70人,剩下的241名演员大多数当时都未再回剧团工作,有的分配到工厂,在开展业余文艺活动中发挥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五七”干校简报。1969年建校以来,为了适应所属校内外各单位交流经验,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干校创办了内部刊物《五七战报》。在1971年5月前,系打字油印,因份数太少不敷需要,从5月后,依靠学员自己动手改为铅印八开一小张(为8000字),每月不定期出二至三次,每次印发2000至2500份,供校内6个大队和8个县农村插队落户的“五七”学员阅读,得到地处分散的广大学员的欢迎和支持。1971年10月左右,《“五七”战报》暂停出刊,同年12月又拟复刊。武汉市档案馆馆藏了少量干校编印的《情况简报》、《“一打三反”情况反映》,但有较齐全的铅印《轮训简讯》(后改为《“五七”简报》),从1973年6月第2期到1978年12月第12期在职干部轮训班,共收有300多份。
拍摄纪录影片。1974年8月,干校第4期在职干部轮训开学时,为了宣传,与新闻单位联系后,湖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派人拍摄了开学情况,准备编入新闻简报。后来该厂经研究,决定扩大拍摄反映“五七”干校的短纪录片,在8月至10月中,拍摄了从开学到插队锻炼的几十个镜头,与欢送武汉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影片一起,编入了短纪录片《阳关洒满“五七”路》,先后在全湖北省和武汉市内放映过。1975年7月,干校认为短片没有充分体现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突出了个人,又出现了未审查特写镜头,要求停止放映该片,并将影片及脚本等上交市委组织部审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cc64ce0102ed8a.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20 14:07 , Processed in 0.0202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