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11|回复: 3

清园居士:保定市文革期间武斗情况全记录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6-3 16: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云突变--保定市文革期间武斗情况全记录之一(修改)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1,269/0 日期:2007年8月23日 10:33


1966年5月1日,河北省省会由天津市迁回保定市。部分厅、局机关因保定没有地方安置,迁到保定专区沿京广红的定兴、徐水、满城和望都等县。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5.16”通知,掀起文化大革命。
  1966年6月10日,文化大革命在保定各校展开。8月中旬,保定各大中校学生开始到北京串联,多数学校不再上课。
  1966年6月21日,晚10点,保定农专约700名师生在保定市举行游行示威,并到市委造反。
  1966年8月14日,地委召开工作会议,全区17级以上的党员干部,会上传达了华北局会议精神,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等形式,错误地批判、揪斗了一些干部。
  1966年8月17日,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某些人率先贴出揭发地委第一书记李悦农的大字报。
1966年12月25日,部分造反派在保定戏校首次批斗地委书记李悦农。
1967年1月1日,造反派游斗地委代理书记陈子瑞。
  1967年1月,石家庄、天津、北京、唐山、保定的部分红卫兵和造反组织查封了《河北日报》和《保定日报》。
  1967年1月21日,保定部分县及市郊区数万农民进城,与戏校、保师等单位红卫兵组织发生冲突,双方都有人受伤。保定武斗开始,“二杨一吕”登台。(二杨一吕指杨志昌:文革前保定地委副书记,病故;杨连甲,原482厂技术员,文革期间为保定地革委副主任,文革后被判刑5年;吕毅,保定地区计委主任)
  1967年1月22日,造反派在体育场强行游斗省委书记刘子厚等地市领导干部,然后游街示众。
  1967年1月23日,在保红卫兵和保定各造反群众组织纷纷夺权,使省、地、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基层组织陷于瘫痪。月初,上海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召开打倒市委大会,篡夺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刮起所谓“一月风暴”。1月8日,毛泽东主席说“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是一场大革命”。“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就有希望。它不能不影响整个华东、影响全国各省市”。11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的名义给上海各“造反团体”发贺电,《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肯定和支持上海的夺权,号召全国“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向党史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夺权”。夺权之风遍及全国。保定的各路形形色色的造反组织和京、津、唐、石各地来的红卫兵串在一起,于22日上午,在体育场召开两万多人的批斗大会。省、地、市领导人被指控为“1.21”农民进城事件的后台而被揪斗(实际组织人为造反派杨连甲组织)。23日,各路群众造反组织纷纷夺权。一夜之间,夺了省地市各级党政财文大权。这就是“1.23”夺权事件。
  躲在安新县农场的地委书记李悦农被造反派抓回,关入看守所。
  196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第二天,驻保各部队全副武装上街游行,表态坚决站在革命左派一边。“三支两军”开始(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
  1967年1月29日,省会群众造反组织在市体育场召开大会,批斗省委领导人刘子厚、王路明、刘英、宋长兴等。
1967年2月8日,保定专直机关一些造反组织在专署门前批斗地委书记李悦农等,会后押解副专员王洪儒、杜森尧游街,从此,地委书记、副书记、专署专员、副专员被红卫兵关押。同日,省军区和驻保部队派出支左人员进驻保定一中、三中等校搞军训。
  1967年2月11日,驻保定的人民解放军(69军)奉命取缔有三万余人的“河北省工农荣复转退军人红卫兵保定八一造反总司令部”(“八一总部”), “八一总部”被定为反革命组织,出动27个连队,以武力强行取缔了“八一总部”等多个群众性组织,逮捕1200余人,入狱238人。一批头头被抓进监狱。这就是“2.11”镇反。(1967年8月30日,已经迁到山西的69军和省军区就取缔“八一总部”等群众组织发布公告称“取缔这些群众组织是错误的”,并公开作了自我批评)
  1967年2月16日,保定驻军4642部队(69军)移防到山西大同,4800部队(38军)进驻保定。38军进驻保定后,先后对保定市公安局、《河北日报》、邮局、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军管,对学校继续进行军训。
1967年3月8日,农大造反团、保定红卫兵红色造反总司令部、河北红色造反者联合指挥部等造反组织近于形势,宣布解散。(4月17日,这些组织又宣布恢复。)
  1967年4月8日,保定市“大中学校红卫兵代表会”成立,驻军负责人曾美(河北省军区政委)、马辉(省军区司令员)、李光军(38军军长)、李忠信(38军副军长)、邢泽(38军副政委)、肖靖甫(省军区副政委)、刘长希(军分区司令员)等出席大会,并表示支持。
  1967年4月12日,保定市一中200多名学生高举“造反有理”大旗再次冲向社会,趋于平静的形势又乱了起来。
  1967年5月26日,保定市各行业5万多人,在市体育场举行“紧紧掌握斗争大方向,立即制止武斗群众大会”。近来两派造反组织之间矛盾激化,磨擦增多,武斗不断发生。省军区、4800部队领导曾美、邢泽在会上讲话,要求各派造反组织立即制止武斗。
  1967年6月4日,保定市群众组织示威游行,拿着棍棒搞所谓“坚决打砸抢反革命逆流”。游行中发生武斗。
  1967年6月13日,4800部队和省军区在保定市派出部队执勤,维护社会秩序。
  1967年6月22日至23日,河北农大农机楼发生大型武斗,省军区和38军都派人到现场制止武斗,维护秩序,但由于意见难达成一致,双方死伤数人。其中打死7人。
  1967年8月31日,保定支左解放军和两派群众组织赴京汇报代表团达成“立即停止武斗协议”。但在保定各地武斗继续发生,几乎天天都有伤亡。
  1967年12月月底,中央文革小组成员陈伯达到保定表态,妄称省委机关造反兵团、河北农大造反团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产物,保定两派矛盾激化,冲突四起,工厂停产,学校解散,社会大乱。

http://blog.stnn.cc/duojianhua/Efp_Bl_1001932113.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6: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暴风骤雨--保定市文革期间武斗情况全记录之二(修改)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1,422/0   日期:2007年8月24日 21:17
   

    1968年1月1日,陈伯达从保定到石家庄继续对保定一些造反组织表态,保定武斗升级。省军区和38军发表声明,撤消对省委兵团和农大造反团的支持。上旬,红卫兵强行接管河北日报社。
  1968年1月29日,由于保定局势混乱,省委省政府无法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批准省会、省军区从保定迁到石家庄。成立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李雪峰任主任,刘子厚任第一副主任,马辉、曾美、张英辉、刘殿臣、耿长锁任副主任。、
  1968年2月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在石家庄成立,保定驻军和两派群众十多万人在保定体育场集会庆祝,会间,两派群众组织发生冲突,开枪对射,死伤数人。
  1968年2月9日,保定国棉一厂发生大型武斗,炸楼两座,死伤十几人。这是保定文革期间武斗最为激烈的一次,也是一次死伤人数最多一次。
  1968年2月12日,在刘守庙附近公路上,有武斗人员持枪抢劫军车,2名解放军战士被打死。15日,在裕华路大街上发生武斗,打死一人。
  1968年3月10日,华二公司(省一建)两派发生武斗,死伤数人。
  1968年4月12日,保定两派群众组织在城南八里庄附近发生枪战,死伤十几人。
  1968年4月17日,保定市六万人游行,表示拥护毛主席“关于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在游行过程中,两派群众发生武斗两起,伤数人。
  1968年4月22日,在保定十中附近,发生武斗,死伤数人。
  1968年5月5日,保定化纤厂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死亡一人。
  1968年5月7日,一军车在化纤厂附近遭武斗队截击,解放战士死1人,重伤1人。同日,在五四路广播电台附近,一军车被截击,一名解放军班长被打死。
  1968年5月9日,在河北农业大学发生武斗,2名学生死亡。
  1968年5月10日,在保定第一纸厂附近发生武斗,死1人。
  1968年5月13日,保定化纤厂继续发生武斗,死1人。
  1968年5月16日,上午十时,在保定西郊建设北路、纸盒厂附近,一辆军车被武斗队截击,一名战士及家属中弹死亡,数人重伤,军车被毁。
1968年6月2日,保定两军、两派签定协议,联合欢迎中央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保定班回保汇报,在组织欢迎时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死亡两人,伤多人。
  1968年7月5日,在保定市建设南路电校附近,发生武斗,死亡10人。
  1968年8月18日,保定地市革委会同时成立,十多万人举行游行庆祝,期间两派群众组织发生冲突。现将地、市革委名单抄录如下:
  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刘海清(38军副军长)、第一副主任陈哲,副主任刘长希、杜森尧、杨连甲、刘学兰。常委共20人。
  保定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苏国柱(省军区独立一师政委)、第一副主任钟翔云,副主任孙玉山(军)、苏峰、张学武、孟惠琴。市革委常委:万传殿(军)、于凯、王铁、芦新春、刘福田(军)、杨国华、赵庆祥、陈强田(军)、徐孟、徐瑞恒(军)、高牧文(军)、黄芳、戴宝成。(这些人中,你还记得谁?)办公地点在小北门外北河坡青年路小学校内。
  1968年9月27日,保定市革委根据省革委指示,决定坚决制止武斗,禁止抓人、抄家、劫车等现象发生,以后哪地方有枪声,两军卫勤部队都可前去制止武斗,收缴武器弹药。实行革命大联合。组织工宣队进驻各机关、工厂、学校,促进大联合。这个决定对稳定保定形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然是武斗不止,枪声不断。
  1968年10月18日,地革委发出关于收缴武器,促进革命大联合情况的通报。从12日至16日,共收各种枪1714支,各种炮22门,各种子弹183612发,手榴弹6402个,有40个工厂学校的人员回到了单位。部分实现了大联合。但工作还不彻底,还没有拆除武斗工事,解散武斗队,拆除高音喇叭。
  1968年11月1日,地革委发出“关于当前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迅速实现大联合。
  1968年12月24日,市革委发出通知,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但此通知在当时无法落实。
  1968年12月24日,省革委通知,保定的省直机关干部立即赴省学习班。保定地市革委,驻军出面动员。
  1969年3月24日,省革委决定,由孙玉山代理保定市革委会主任(刘海清任38军军长,李光军已经在去年10月份调武汉军区任副参谋长,保定市文革工作由政委王猛负责)。
  1969年4月20日,按照保定地革委指示中,保定市原市直机关干部和两派群众的头头,分别集中到定县、满城、松林店、方顺桥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班由支左人员管理。
  1969年4月,保定市公安局由38军实行军事管制。
  1969年5月9日,北京军区、河北省革委会工作组由吕玉兰、樊德玲带队,来保定解决保定武斗问题。(没有什么成果,后回到省革委)
  1969年下旬――8月底,空军到保定上空空投“7.23”“7.28” “7.22”布告,要求克服派性,实现大联合和三结合。这几个布告是中共中央、38军和保定地革委布告。提出停止武斗、上缴武器、无条件回厂、坚决镇压反革命。
1969年8月10日,地区公检法机关军管会在体育场召开“坚决镇压反革命分子宣判大会”,保定市和各县10多万人参加,北京军区和省革委负责人、4800部队及地市革委负责人到会。大会宣判两名对抗三个布告的两名行凶杀人犯死刑,立即执行。
  1969年10月30日,保定地区化检法军管会在市体育场召开宣判大会,判处对抗三个布告的反革命杀人犯张金良死刑。保定市和各县百万人参加和收听广播。保定形势趋于稳定。
  1970年2月13日,保定地市革委和驻军“支左办公室”召开十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号召全市掀起“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理”高潮,把现行反革命分子全部挖出来。
  1974年7月29日,江青、王洪文、纪登奎、陈锡联来到保定,到了胶片厂和驻保部队,鼓动分裂,搞派性斗争。
  1974年12月,全年有376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
  1975年2月,解放军最后一批支左人员撤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6: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云再起--保定市文革期间武斗情况全记录之三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1,067/0   日期:2007年8月25日 11:25

  1976年2月7日,“二杨一吕”胁迫其他地委常委强行召开常委会,持枪警戒,内外威逼,卡断联系,炮制出一些错误决定。2月11日,他们控制的战斗队抢占地委大院,致使地委领导陈哲、杜森尧被迫离开机关。
  1976年2月20至24日,市委召开各大口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中央4号文件,布置“反击右倾翻案风”问题。23日,部分市委委员将市委主要负责人劫持到五一饭店,要强行解决市委的“翻案风问题”,压市委转弯子,未逞。
  1976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的报道,同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四月七日决议(任命华国锋为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
  杨连甲、杨志昌、吕毅等人,将保定地委第二书记杜森尧支持到涿县关押盐起来。又把邹士杰、李升从保定押到涿县,强行召开所谓地委第七次常委会。非法免去3位地委书记职务,同时任命3名地委书记、副书记和95名县委常委、地直局级干部。从此,地区上下公开分裂。
  1976年4月10日,保定7万军民集会、游行,表态拥护中央四七决议,本市及周围各县又动荡起来。
  1976年4月13日,毛主席圈阅的中央电话通知称“据了解河北保定地区清苑等县发生少数人抢劫枪支、弹药、粮食事件”。中央责令河北省委、河北军区取其解决。
  1976年4月24日,省委鉴于保定地委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决定调地委常委到省举办学习班(由于杨连甲等人不去,没办成)。并派吕玉兰、樊德玲、李铁、刘俊孝、王珏等十一人组成临时领导小组代行保定地委常委职务,一些县的农民轮番进城,轰赶临时领导小组,小组被迫于5月12日撤离。此时,保定地委由杨连甲等人操纵。而后,省委决定由原雄县书记杨凤鸣代理保定地委第一书记,保定继续大乱。
  1976年6月14日,保定部分市委委员发表《关于保定当前形势的声明》,认为市委主要负责人不反击右倾翻案风,有投降倒逆行为。为此,脱离市委,成立“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办公室”。15至18日,完县、博野、涞水、徐水等县的农民宣传车进城,支持“部分市委委员”的声明。
  1976年6月27日,保定地委代理书记杨凤鸣从北京打来电话,根据中央指示,地市县“反击右倾翻案办公室”一律撤销,武斗人员回原单位,抓的人立即放出。市委向中央调查组的报告中称:今年3--6月,保定市有十余个单位发生围攻、揪斗领导干部事件。有九个单位发生抢章、夺权事件。
  1976年7月13日,市委召开干部大会,传达解决保定问题的六点意见。这六点意见由中央领导人和杨凤鸣、杜森尧、杨连甲、杨志昌、丁德进、钱巨胜、刘文质、要维富、吕毅等9人在北京商定。
  1976年9月3日,党中央派调查组到保定解决保定问题。(9日毛主席逝世)
  1976年9月,保定市委收枪。、
  1976年10月20日,夜间有几个股武斗队袭击了二机床和马厂庆、郝庄、大车村等地,造成一些损失。
  1976年11月1-8日,482厂发生武斗,厂革委副主任杜洪志迫害致死。
  1976年11月6日,保定市委在给中央的一份报告中称,地震过后,保定又乱起来,半月来,有500多农民进城(来自定县、涿县、徐水、望都、清苑和郊区)。发生打、砸、抢、抄、抓事件多起,死4人,伤多人。
  1976年11月15日,中央解决保定问题领导小组在38军礼堂召开大会。领导小组组长秦基伟、副组长刘子厚、王丕礼和领导成员吴岱(北京军区政委)、马辉(省军区司令、军区副司令)、李连秀(38军军长)出席。传达中央指示。
  1976年12月20日,解决保定问题领导小组召开十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依法判处16名抢劫军工厂、抢夺枪支、私造武器、抢劫银行、粮库、商店等国家财物、破坏交通、抢劫抗震物资、拦劫火车、炸毁工厂、房屋、掏窝抓人杀人、放火、强奸妇女的犯罪分子。其中孙福山、褚万才、赵民众、王喜保四人死刑,立即执行。
  1976年12月,保定500人赴京参加由解决保定问题领导小组举办的“学习班”。1977年5月2日,大部分干部被批准返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6: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停雨歇--保定市文革期间武斗情况全记录之四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810/2   日期:2007年8月26日 10:10

  以下为文革后对文革期间部分造反派处理情况:

  1977年2月16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保定地区打砸抢、杀人犯王银杰等16名犯罪分子死刑和有期徒刑。
  1977年4月30日,省委决定建立保定地委。任命杨泽江为地委第一书记地革委主任。韩帮聚为第二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免去杨凤鸣代理地委第一书记、地革委主任职务。免去杨连甲、杨志昌地委副书记、地革委副主任职务,免去吕毅地委常委、地革委副主任职务(后又被免去计委主任职务),免去赵岩峰地委常委、公安局长职务。
  1977年5月,保定市人民法院宣判了32名犯罪分子,其中打砸抢分子一名死刑。
  1977年5月29日,从北京学习班潜逃的丁德进在哈尔滨市被拘捕。
  1977年6月20日,地市联合召开35万参加的批判大会,揭发批判“四人帮”指使和支持和保定地区少数人的罪行。杨志昌被从北京学习班押回保定市,交群众揭发批判。
  1977年10月9日,保定地委就批斗丁德进等几个问题向省委请示,将丁德进从涿县押回保定,从10月21日开始,在全区轮流批判40天。
  1977年11月14日,地直机关在保定体育馆召开批判大会,揭发批判受四人帮支使的地区极少数人的罪恶活动。
  1978年1月23日,据报告:“一批三打”运动中,清苑县几个大队边疆发生重拉武斗队驱赶工作队、谩骂殴打运动骨干、聚众抢走重点人等事件。地委要求要狠狠打击。
  1978年6月24日,满城县城关镇常委书记赵喜祥、长期隐藏武器不交,错误严重,地委通报全区。
  1978年7月10日,省委同意地委给予丁德进、潘尚谦开除党籍、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
  1979年4月4日,省委同意给予原地委副书记杨连甲、地革委副主任吕毅开除党籍处分决定。5月14日,地委决定,对经最高人检察院报中央批准依法逮捕的杨连甲、吕毅在全区范围内再次组织批判。共召开25场批判大会,51万人参加揭发批判。
  1979年7月9日,省委同意,免去李彦果地委常委职务。
  1980年1月6日,据报告,从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保定地区落实政策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平反昭雪了冤假错案1.67万件,复查了文革期间被拘捕管戴无证关押的9272人的问题,复查了文革期间刑事案件3876件,。给长期遭受迫害的317名原县委正副书记、正副县长和公社书记级干部恢复了名誉,有的重新分配了工作。
  1981年2月12日,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上传达了省有关批左批判刘子厚的错误的指示精神,学习了省委书记金明在省委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全文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14:39 , Processed in 0.0199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