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89|回复: 2

清园居士:文革中的保定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6-3 16: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破四旧:文革中的保定系列之一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561/5 日期:2007年9月1日 10:26
http://blog.stnn.cc/duojianhua/Efp_Bl_1001939268.aspx


“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是文革初期,红卫兵采取的所谓的革命行动。“破四旧、立四新”是指破除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无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是对地、富、反、坏、右、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的“专家、学者、权威”以及一切“走资本主义道路和当权派”,进行揭发批判、揪斗抄家以致扫地出门。
进入1966年8月中旬,保定各校的红卫兵在宣传贯彻文化大革命的指示中,学习首都红卫兵,开始“大造资产阶级的反,大造修正主义的反,在造一切牛鬼蛇神的反”,纷纷走上街头,到处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和大纸报,进行集会宣讲,开展了破四旧的行动。8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工农兵要坚决支持革命学生》和《好得很》的社论,保定的形势大乱。很多群众响应号召,表示支持红卫兵的革命行动,并纷纷加入“破旧立新”、“横扫牛鬼蛇神”的行列。
在破四旧狂潮中,保定市“望湖春饭庄”、“清新池澡堂”、“美章照相馆”、“马家老鸡铺”、“白运章包子铺”、“万宝堂药店”等200多个商店的老字号被更改,“刘守庙”、“淮军公所”、“城隍庙”等近百条街道也改换了突出政治的名称。居民住房、院墙、大门上雕刻的“吉星高照”、“福禄祯祥”、“天官赐福”等字样全部拆除扫尽,就连槐茂酱园门前的老槐树也难逃厄运;浴业废除了修脚、搓澡等服务项目;理发业废除了50多种发型,撤掉了电烫机,发式通改为“劳动式”和“红军式:。红卫兵们到处冲击名胜古迹、寺院,捣毁神像、香炉及种文物,焚烧字画。狂潮遍及保定市各地,不少社队改随之改了名称。
 在这股大潮冲击下,很短时间里,保定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保定火车站候车室门口出现了两幅巨大的竖写标语,左边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向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猛烈开火!右连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对面挂着“摧毁一切反动堡垒,占领一切文化阵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巨幅标语。新华路至裕华路两侧,到处是醒目的横挂、通墙的大字标语和数以百计的毛主席语录牌、板。“放手发动群众,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念念不忘无产阶级专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等大标语随处可见。在机关、工厂、学校比较集中的青年路、五四路、前卫路、新市区等街道的两旁墙壁和一些高层建筑物上,用数米见方的朱红大字写着“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勇敢捍卫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等政治口号。有很多单位还搭起牌坊,挂上门灯、彩灯。居民家大都贴上了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整个保定成为一片红海洋。
在“大破大立”同时,红卫兵把斗争矛头指向所谓“牛鬼蛇神”,对地、富、反、坏、右和资产阶级反动专家、学者、权威及黑帮分子(时称黑七类),进行揭发批判,揪斗抄家和游街示众,仅工交战线被群众批斗、罢官、停职反省的领导干部就达81人,被抄家的黑七类共902户,全市共有1748户、7139人(包括部分家属和子女)被当作牛鬼蛇神遣送回乡,旅行劳动改造。使这些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这场狂潮,给古城带来了空前的劫难,使全市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遭到严重的破坏,一大批人含冤受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极为恶劣和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6: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支两军:文革中的保定系列之二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361/0   日期:2007年11月12日 10:09
   “三支两军”,即“支工、支农、支左”和“军管、军训”的总称,是一个中国文革时期有代表意义的词语,在一些地方,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也是造成混乱升级的主要因素。现将保定市当年“三支两军”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967年1月,保定各造反组织夺权以后,各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造反派”争权夺势,全市混乱局面日益加重。在这种形势下,驻保解放军奉命介入保定文化大革命,开始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1967年1月至3月为第一阶段,由河北省军区各驻保4642部队(69军)担负“支左”工作,主要任务是支持“革命左派群众”,进驻部分工厂、学校、机关,旅行军管,开展军训,稳定局势。
  1967年3月至1969年底,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由河北省军区和驻保4800部队(38军)共同担负“三支两军”工作。主要任务是:制止武斗,收缴武器,促进两派群众组织的大联合,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
    1969年底至1974年,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由4800部队一军担负保定的“三支两军”工作。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保定问题的一系列指示,消除派性,建立恢复保定各级党的组织,参加政权建设,领导地方“斗、批、改”运动。
    1974年以后,随着形势的逐步好转,保定的三支两军工作人员根据中央和省、地有关指示,开始陆续撤出,到1976年,保定的三支两军工作宣告结束。
    “文化大革命”中,河北省军区、4642部队、4800部队先后有1万多名干部、战士参加了保定的“三支两军”工作,在当时的混乱情况下是必要的,对稳定保定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整个指导思想是错误的,江青、陈伯达等人又直接插手保定,因而使保定的三支两军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错误,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许多上年级的人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事情仍记忆犹新,尤其是一些干部在三支两军中利用手中特权搞特殊,甚至腐化的事情,很多群众议论纷纷,这些造成了军队和地方不同程度的隔阂,损害了人民军队在广大群众中的声誉。这个问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步得以妥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一”事件:文革中的保定系列之三
作者:清园居士   出自:多多来谈浏览/评论:430/0   日期:2007年11月12日 11:27


    “一•二一”事件,是在1967年1月21日保定两派群众组织为争夺宣传舆论阵地,而发生的一起规模大、范围广、后果严重的武斗流血事件。
    1966年8月,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保定掀起了“破四旧”、“横扫牛鬼蛇神”、“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各学校全部停课,“红卫兵”四处串连,到处鼓动“造反”,带头冲击党政机关。各种钟的造反组织纷纷建立,斗争锋芒指向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到1966年底,保定各级党政府机关基本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全市处于动乱之中。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保定形成了“观点”对立的所谓“造反”与“保守”两大群众组织,经常相互攻击,不断引起纷争,“一•二一”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
    1967年1月上旬,保定造反组织联合天津、北京、石家庄、唐山等地来保串连的红卫兵,查封、控制了《河北日报》和《保定日报》,他们利用报社印刷厂的设备来印发传单,为本派的政治观点制造舆论。持不同观点的另一派群众组织,也就是保守派,决定对“两报”实行反查封的同时,发动农民进城,搞一次大规模的袭击。1月中旬,他们在保定三中、河北影剧院、中级人民法院、河北饭店等处连续召开了7次会议,对于行动方案、袭击重点、力量分配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并派人到满城、清苑、徐水、安新等县发动组织农民进城 ,配合这次行动。
    1月21日清晨,各县进城农民和市内“保守派”组织的人员共计1万多人,按计划集结后开始进入各自的“阵地”。8点多钟,警报器响声过后,各点统一开始行动。农民们手持棍棒、钳子、斧头等武器,断绝了市内交通,掐断了重点袭击单位的电话,接着进行分割包围,实施攻击。被袭击的“选择派”组织进行了还击,双方扭打在一起,混战达3个多小时,此次事件有,两派群众组织有数十人受伤,很多单位被砸抢,大批公共财物遭受严重损失。
    “一•二一”事件是保定第一次大规模的武斗。此后,保定形势日趋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1 03:36 , Processed in 0.0181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