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69|回复: 0

抚州历史回眸(1951-1979)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25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1年
1月5日,全区取缔反动会道门"同善社"。
1月9日,驻在临川县上顿渡复益旅社内的临川县大队新兵二连八班班长李全有吸烟烧着了床单,由于扑救不力,大火烧着了房屋,引爆储存在隔壁的炸药,炸死21名战士和5名群众,重伤40人、轻伤65人,倒塌房屋145间。
1月21日,全区首次民兵代表大会在抚州城召开。
春,临川县嘉溪乡农民肖炳禧带领32户农民组织区境第一个互助组。
5月,全区各县纷纷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示威游行,各地青年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6月,南丰县第一个将收音站改为有线广播。
同月,临川县城关区改为抚州市,属临川县辖市。
7月6日,抚州区改为抚州专区,江西省人民政府抚州专区专员公署驻抚州市。
7月9日,全区首届中共党代表会议在抚州城召开。会议作出关于开展民主改革的决定。
9月,临川嘉溪区万坊乡试办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11月25日,南丰县水南乡桔农精心挑选1000公斤蜜桔,敬赠毛泽东、斯大林。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来信,代表毛主席对水南乡桔农表示感谢:斯大林尝了蜜桔之后,赞赏不绝,叫出了"蜜桔之王"的名称。
是年,区境大旱,受灾面积达52万亩。其中灾情最重的为南丰县,春旱67天,受灾面积17万亩。
专区水文站建立。随后,各县成立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渠道测流站,全区形成有165处水文事业站网点络。
是年,木材供销开始由市场销售转入调拨供应。
1952年
1月1日,地委机关报《抚州农民》创刊。
1月10日,地委下达《关于各县如何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指示》。全区"三反"运动于次年8月结束。
2月,在全区工商界中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产、反偷工减料、反偷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至6月基本结束。
6月30日,新中国成立后区境最早建立的气象站--抚州军分区南城县气象站建成。
夏,秋,久晴未雨,旱灾严重,到9月12日止,全区受灾面积达276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70%。
9月19日,专署财委编制下达全区第一个五年农林生产计划。
10月8日,地委召开第一次宣传员代表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委宣传部长、各县区宣传干部及农村宣传员代表共218人。
同月,全区取缔反动会道门"一贯道"。
11月4日,专区召开首届文代会,成立专区文联。
11月28日,专署发出迅速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
11月,全区开展土改复查运动,于翌年5月结束。
12月,抚州市雨伞生产合作社成立,为区内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组织。
是年,区境临时互助组开始过渡为常年互助组。
是年,全区各县均成立卫生院。
是年,黎川县创建烈军属染织厂,为人民政府与私营群益染织厂合办的企业,是区境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
1953年
2月,抚州市改为抚州镇,仍隶属临川县,为专署驻地。
3月6日,地委审定通过《抚州专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规章草案》。
8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在抚州曾家园为数千名观众表演精彩相声。
10月13日,地委发出《关于迅速全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
10月24日,地委、专署发出的"全区镇压反革命彻底程度决定书"记述:全区镇反三个阶段共打击各类敌人9964名,包括土匪2243名,恶霸3985名,特务57名,反动党团骨干910名,反动会道门头子434名,其他反革命分子2335名。
11月,全区根据国家规定开始对粮食试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取消粮食自由市场。12月,对茶油、花生油、麻油、菜油、棉油及其油料实行计划收购。
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临川中心支行改称中国人民银行抚州中心支行。
12月31日,地委召开总结第一期土改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依靠先进、发动落后、民主运动、对敌斗争、解决遗留问题,并研究运动与生产如何结合及县、区、乡领导等问题。
是年,区内开始推行"三变",对农业耕作制度进行改革。至1956年,全区一季稻变双季稻8.7万亩,中稻变早稻1.9万亩,旱地变水田0.35万亩。
是年,开始推行盐水选种,新式秧田育秧。推行水稻合理密植,由过去大兜稀植改为小株密植。
是年,建立临川县唱凯葫芦圩抽水机站。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区境最早建设的抽水机站,也是省重点建设的抽水机站之一,装有4台90匹马力煤气机,可灌农田2.6万亩。
是年,中医师李元馨、傅再希响应党关于"组织起来"的号召,在抚州城创办区境第一所中医联合诊所。
是年,南丰县生产的"南丰泥炉"参加江西省第一次轻工业产品展览会获特等奖。
1954年
1月9日,地委集中训练农业社干部。12日,各建社工作组分赴工作地开展建社工作。至2月18日,全区31个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社工作全部完成。是年全区共建初级社507个。至1955年底,全区初级社增至1522个。
3月,开始实行粮食"以征带购"。
4月,抚州镇升为县级镇,隶属抚州专区。同年,广昌县由抚州专区划归赣南行政区管辖。
7月中旬,区境暴雨成灾,仅23~25日总雨量就达300毫米,抚河水位猛涨,临川圩堤决口21处,淹没农田658951亩,冲毁水闸51座、水库137座、房屋45间,淹死耕牛5头。
9月,全区对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按人定量民用棉布保持14.5市尺,1955年每人发放布票25市尺。1983年底棉布敞开供应,布票停用。
9月 江西省人民法院抚州分院改为江西省抚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
9月24日,江西省航运管理局抚州管理处发生炸药燃烧爆炸,炸死4人,重伤4人,轻伤2人。
10月15日,地委发出《关于加强城镇工作的指示》,要求做好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0月,宜黄县南源乡成立全区第一个林业合作社--先锋林业合作社。
同月,在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抚州采茶剧团演出的《人往高处走》获导演、优秀表演、舞美、音乐等多项奖励。
是年,南城县成立区境第一个水产机构--南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1956年建立南城县鱼种站,成为全区第一个国营渔业企业。
1955年
2月,改抚州镇为抚州市,隶省,由抚州专署代管,1958年12月抚州市改为地辖市。
同月,全区执行猪、禽、蛋派购政策。
3月,中央军委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含苏联专家、实习生共9人)到抚州考察和援助国防建设事项。
同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临川县支公司改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抚州中心支公司。
4月,抚州市成立区境第一个水上初级社。8月1日改名为抚州港民船运输合作社。
9月25日,区境水利建设大型工程之一的宜惠渠动工兴建。全长55公里,总土方46万方,石方1.3万方,总投资3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受益面积6.4万亩。1956年4月1日举行放水典礼。
10月30日至11月7日,召开全区第一次农业合作社大会,贯彻落实中共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10月,区境第一家水力发电厂在资溪泸阳镇建成投产。
同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抚州专区中心支行。
11月,全区建设最早、最大的小(一)型示范水库--崇仁贯桥乡虎毛山水库动工兴建。渠道全长37公里,总库容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4万至1.6万亩。1956年4月23日建成。
11月,全区汽油、柴油纳入国家计划分配,实行定量供应。
12月,鹰厦铁路鹰潭至资溪路段建成通车,次年1月开办营运业务。
是年,金溪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匪首向理安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次年1月5日,经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在南昌执行枪决。
1956年
1月,以临川县嘉溪初级农业社为基础,将田菊英、宋戴、张扬、加溪、前进、加林等6个初级社合并建立红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区内第一个高级农业社。
2月,全区实行公私合营工业111户,商业4334户,占总户数的96.5%;手工业合作社社员5967人,占总人数的91.61%;木帆船入社1596艘,占总数的94.1%。
2月29日,专署组织4个卫生医疗组,共29人,分赴黎川、金溪、资溪、乐安四县协助进行地方病(主要是血丝虫病)的调查防治工作和医疗工作,并对旧鼠疫区的疫情进行侦察。
3月30日,中共抚州地委下达《关于抚州专区1956~1967年农业发展规划(草案)》。
4月24日,乐安县罗陂、水口一带降冰雹,最大雹重7至8斤,同时大风连根拔起大树。
9月,江西省南城师范学校创立。1957年3月,省教育厅通知专署,将南城师范并入临川师范,其校舍转归南城中学使用。
10月25日,全区实现高级合作化,参加高级社农户达30.66万户,占全区总农户的92.5%。
11月5日,地委发出"关于学习和宣传'八大'文件和决议的指示"。
11月30日,专区在抚州市召开物资交流会,省内14个代表团166名代表参加订购物资,成交金额88万元,超予定购销计划的8.63%。
11月,全区对农村中缺乏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的农民实行"五保",即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
同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抵抚晋谒汤显祖墓。
12月,专区航运局建造趸船2艘,交付抚州、温圳两港口客船停靠之用。
是年冬,成立"闽浙赣"三省毗连地区护林防火联防委员会。
是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到南丰视察。
1957年
3月,南丰傩舞、和合舞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南昌被拍摄成电影纪录片。
5月8~9日,地委召开全体会议,学习贯彻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部署整风工作。在整风中,开展了反右派斗争,有851人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纠正扩大化错误,全部得到平反。
5月,全国总工会歌舞团来抚演出歌舞三场,并拜谒汤显祖墓。
6月1日,全区9个县县委第一书记、地委农村工作部、专署农林水办公室负责人和林业劳模一行17人,赴北京参观林业展览。12日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首长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6月,中国农工民主党抚州市委员会成立。
7月6日,区境最大的引水工程--金临渠动工。干渠长35公里;分、支、农、斗渠道141条,总长300多公里;建筑物321座,土方工程304万立方米,石方6.3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8万多亩。1958年3月11日邵式平省长莅临放水典礼并剪彩。
11月,专区干部休养所迁至临川温泉,并扩建改名为抚州温泉疗养院。
12月20日至24日,专区召开首届民兵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与会正式代表749人。
是年,专区血丝虫病防治站游光华,在南丰县鄱阳村进行蚊种调查中发现一种新蚊虫,后送中国医学昆虫学会鉴定,确认是国内外未曾发现的生物种群,命名为抚华伊蚊。
是年,临川县皮肤病防治所在鹏田成立,负责收治全区麻风病人。
冬,为响应省委、省人委"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号召,结合"整编"、"精简"、动员等,省、地、县干部纷纷"上山下乡",其中专区、县2000余名干部分赴区内边沿山区,兴办国营垦殖场。境内共建2个省属、4个专属、6个县属(均含东乡)垦殖场。
1958年
1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麒麟童),专程来抚拜谒汤显祖墓,并瞻仰玉茗堂遗址。
2月15日,地委、专署发出《关于干部普遍种试验田的联合指示》。全区当年种试验田2200亩。
4月1日,省委书记、省长邵式平到崇仁视察工作,对中洲乡大同保健站群众办医方向给予肯定。
4月9~12日,农业部、第二商业部组织湖南、湖北、安徽、江西4省观摩组,在防治猪瘟专家方世杰率领下,到抚州市和临川县湖南乡、安岗乡等地了解防治"三瘟"(鸡瘟、猪瘟、牛癞)情况。对上述地区畜禽防疫治疗等工作成绩,给予较高评价。
4月,中共中央委员王震首次到东乡红星垦殖场视察。随后,责成中央有关部门从巴基斯坦空运500羽"来杭鸡"给红星垦殖场,办起了第一个养鸡场。
5月1日,赣抚平原(临川、进贤、南昌)综合开发工程动工,于1960年4月竣工。
6月18日,专区科学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建立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水利、林业、基础科学、医疗防疫等专区级专业研究组。
7月1日,区境第一个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洪门水库在南城县徐田乡洪门岭正式施工。水库控制集雨面积达2376平方公里,电站装机容量3.75万千瓦,在全省水电站中名列第三。该工程1960年蓄水,库容量9.34亿立方米,为全省第二大水库。1964年续建,1969年7月1日竣工,1978年4月5台75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发电。
8月中旬,临川县嘉溪乡先锋农具修理厂和南城县农机厂制造的两台插秧机,在全省插秧机鉴定评比会上,被选入全省7台基本成功的插秧机行列,主要制造人黄镜先和刘振刚受到副省长邓洪的称赞,并被省农业厅农具研究室聘请为特约研究员。
同月,抚州市于抚河边杨打渔处,采用铺设竹管输水,竹管长0.8公里,日供水量400吨,可供1000人用水,这是统一供水的雏形。时隔两年,区境第一座现代化水厂在抚州市建成投产。
9月15日,地委制订《关于在全区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规则方案〈草案〉》。将全区375个乡镇,1775个农业社规划成立121个人民公社,实行一乡一社。同时,农村普遍实现公共食堂化。
9月,地区创办抚州卫生学校、工业技术学校、电力技术学校等三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抚州工业专科学校、抚州农业专科学校、抚州师范专科学校等三所大专。1959年秋,抚州卫生学校改名抚州医士学校,1962年与抚州中医学校合并,复名抚州卫生学校,1978年与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合并,1986年1月又复分开改办为抚州中医学校,1998年更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抚州工业技术学校、抚州电力技术学校,于1961年停办。
同月,在南城洪门水库长塘村发掘出明朝益恭王朱厚烨及王妃的合葬墓,出土金凤冠、宝石金镯、青龙泉瓷盘等珍贵文物,后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10月1日,成立抚州地区气象台,并对外发布天气预报。
11月5~13日,省委书记方志纯到抚州、南丰、临川等县(市)视察。
11月,资溪县马头山公社昌坪大队出席国务院召开的林业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国务院颁发了奖状。
11月,轻工业部在东乡县召开全国甘蔗浸出法制糖现场会议,向全国小糖坊推广东乡浸出制糖法,该法比土榨糖坊每50公斤甘蔗多出1公斤糖。
12月11~14日,召开全区第一次科学工作代表大会,会上讨论制订了全区1958年至1962年科学技术研究规划;宣布成立中共抚州地委科学领导小组,加强对科学工作的领导。会议期间,专署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江西省抚州分院。
是年,全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组织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各地竞放"卫星",产量浮夸虚报。仅乐安县就多报粮食产量7117.2万公斤,比实际虚报48.2%。
是年,全区大炼钢铁,纷纷建成土高炉、闷铁窑、挖矿石、烧木炭,但所炼出来的钢铁,多属废品,且破坏了各种资源,给工农业生产留下了隐患。
是年,全区掀起除"四害"(即麻雀、苍蝇、蚊虫、老鼠,后将麻雀改为臭虫)运动高潮。
是年,区境第一家制药厂--"抚州市中西医药联合制药厂"成立。
1959年
2月5日,全区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和全国青年、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32名代表,在地委小礼堂举行座谈会。
4月,戏剧家田汉,抵抚拜谒汤显祖墓和瞻仰"汤家玉茗堂"碑,并到南丰参观曾巩读书岩及唐代石窟石雕,赋诗一首。诗曰:"风雨来寻子固家,插秧农父劲弥加,虽然未食黄金桔,看遍南丰县里花"。
6月9日,区境发生狂风暴雨,风速8~9级,其中抚州市风速达10级,持续15分钟,造成抚州市和临川、南城、南丰、乐安等县(市)严重受灾,死13人,伤103人,经济损失达200万元以上。
6月,抚州市钢铁机械厂试制成功全区第一台"离心式高压水泵",每分钟2009转,扬程57米,质量达到当时沈阳出产的高压水泵水平。
7月,山西太原地质专科学校迁往抚州,改名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1978年4月改名为抚州地质学院。1982年1月改名为华东地质学院。
7月25日,赣东大学成立,由抚州工专、抚州农专、抚州师专合并而成,设工业、师范和农学三个系。1960年从赣东大学划出农学系成立抚州农学院。1960年从赣东大学划出1962年9月,赣东大学抚州农学院建制撤消。
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地区先后三次特赦区境在押罪犯72名,其中普通刑事犯50名,反革命犯22名。
是年,全区开展以耕地为对象的第一次土壤普查,历时1年零4个月,提交了《抚州专区土壤志》和1:40万的抚州专区土壤概图,并首次对全区农业土壤进行分类,分出6个土类、16个亚类、25个土种、92个变种。
是年,南城县麻姑山产的"麻姑米",被选送参加印度"世界农业博览会",获银质奖。1971年,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被列为全国优良稻种。
是年,抚州机械厂的产品增加到25种以上,其中3种型号的工业水泵,畅销上海、山西、云南等省市,打破了区内历史上没有机械产品外销的局面。
是年,乐安县全县开展反瞒产斗争,非法批斗干部群众1115人,造成不少地方购了过头粮,全县因缺粮患浮肿病的6114人,非正常死亡471人,还有3450人外出逃荒,是为"乐安事件"。
是年,省人民政府先后于1957年和1959年两次批准南城"万年桥"、"潮音洞石窟"、"麻姑山石刻"、"十柱坊",南丰"白舍窑"、"金鱼潭、石窟"、金溪"陆象山墓",抚州市"汤显祖墓"、"玉茗堂遗址",宜黄"谭纶墓",黎川"危全讽造像",崇仁"太和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江西省计委批复同意抚州棉纺织厂设计任务书,投资270万元,1959年先安装2万沙锭。1966年10月,省轻化工业厅通知,抚州棉纺织厂下放给抚州专区。1967年,抚州棉纺织厂投入生产。
1960年
1月17~23日,地委、专署召开全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布置实现农业生产"更大的跃进"等工作。
同月,省委在乐安县召开全省红专学校现场会议,介绍推广乐安县增田公社红专学校的办学经验。
3月6日,金溪县出现雹灾,雹大如鸡蛋,毁坏房屋399栋,死亡1人,伤4人,越冬作物被毁。
4月12日,崇仁县秋溪轧花厂试制成功棉杆剥皮机,由吴云江出席全国科学技术会议,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接见,并获国务院科学技术发明奖。
5月,农垦部副部长肖克、全国农林工会主席何英才,以及全国农垦系统宣教会议代表到临川云山垦殖场等处视察。
同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广昌、南丰、抚州视察。
8月,全区执行国家规定,实行主要针棉品凭布票供应和凭证供应。
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李井泉视察南丰等地,并回故乡临川唱凯仓下村探亲。此后,于1974年、1977年、1979年、1983年又4次回故里。
9月26日,省委书记方志纯深入到湖南公社春光大队检查生产。
9月,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宋任穷到抚州地质专科学校视察,勉励大家克服困难,办好学校。
同月,抚州市中医训练班改为抚州中医学校,1961年停办。
11月,上海公私合营同福袜厂迁入抚州市,与抚州市针织厂合并,组建抚州针织内衣厂。
12月,专区邮电局将磁石式总机改装成共电式交换机,并投入使用。
是年,省委、省人委授予江西共大黎川分校"全省文教百面红旗先进单位"称号,并奖给学校解放牌汽车一辆。同年,该校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单位"称号。
是年,东乡县横山水库被评为"全国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荣获国务院的嘉奖。
是年,南丰县白舍公社发现一座宋代窑址--白舍窑。窑址范围长达2公里,该窑专烧青瓷和白瓷。是宋代瓷品重要产地之一。
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以及著名电视演员白杨到南丰视察、参观。


1961年
3月5日,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到临川、南城、南丰和抚州市视察春耕生产。
4月19日,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在南昌洪都宾馆接见省市剧团部分演职员,抚州采茶剧团演员易兰英、李凤娇、李如珍、万安安被接见,并为毛主席等演唱了采茶戏《打鸟》等唱段。
4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在乐安扩建江西一矿(后改国营七二一矿),1965年开始作业,不断为国家核工业提供铀原料。
5月,全区商业系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即商业40条),陆续恢复三条流通渠道(国营企业、合作社集体商业、集市贸易)。
6月,南丰县东门渡口,因行人自行撑渡船过河,造成翻船事故,死亡10人。
9月19日,地委、专署在金溪县浒湾公社丁家大队火箭队举行授奖大会,会议号召全区所有的生产队、作业组和全体社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向火箭队学习,夺取粮食、棉花、油料、生猪全面丰收。
10月10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文工团来抚州进行巡回慰问演出。
12月3日,全区1961年农业生产先进单位代表和积极分子会议召开。
是年,区境洪水泛滥,受灾面积82.7亩,损坏水利工程32座,破坏桥梁680座,损失农具783件,损失民船35只,淹死14人,淹死牛62头、猪292头。
是年,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魏文 、著名电影导演夏衍,以及苏联《真理报》记者、英国经济学家等前来抚州,瞻仰汤显祖故居及墓遗址。
1962年
3月,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到临川孝桥公社视察工作。
5月,全区暴雨频繁,连续遭受洪水侵袭,河堤决口7处,受灾公社228个、大队1429个,受灾户11.4万户。
10月,开始凭票供应猪肉、肥皂、食糖、卷烟等商品。
11月19日,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至金溪县浒湾公社丁家大队火箭生产队视察。
是年,专区邮电局设置无线电台,开始装备15瓦短波发信机、短波收信机各一部,增加通往南昌无线电路一条,有线电报电路增加10条。
是年,临川县鱼苗场及上游、跃进二水库先后建立家鱼人工繁殖场,从此结束了区境鱼苗从九江购进的历史。
是年,南非罗特西亚人民联盟地方负责人、法国共产党在华专家及其他国家外宾41人到南丰参观。
1963年
1月,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戏剧教育家周贻白,电影导演郑君里,诗人安娥等,参观金溪火箭队,游览金溪浒湾书铺街。尔后,观看抚州采茶剧团演出的《红松林》、《错中缘》,并举行了学术报告会。
2月,在临川县河西罗家寨发现旧中国时期遗址,面积1.3万平方米。
3月,全区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抵抚视察。
6月19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在临川县和金溪县交界地带上空击落1架台湾国民党军空军美制P2V大型飞机。抚州军分区组织67470名民兵配合部队搜捕,20日凌晨,在临川县东馆公社钱家大队周家村大禾坑山腰,寻找到飞机残骸和国民党军少校飞行员周以粟及14名国民党军特工人员的尸体。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临现场视察。
7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和上海作家、艺术家一行40余人,到抚州拜谒汤显祖故居"玉茗堂"遗址。
10月,抚州市改为抚州镇,级格不变。
11月11日,全区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议在抚州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409名代表。
是年,全区从广东引进矮脚南特稻、珍珠矮等矮秆水稻品种种植。
是年,临川县红旗桥发现一座唐代瓷品窑址--白浒窑。古窑址沿河成一直线,长达3公里。
是年,瑞典外宾以及古巴妇女代表团一行5人参观访问孝桥公社。
1964年
2月,区境遭雪灾,受灾越冬作物面积达20多万亩,压倒电线杆400多根。
3月1日,向乐铁路线开始正式通车营运。该线于1962年开始兴建,北起向塘,与浙赣线相衔接,南抵乐安县江边村,全长117公里。
3月27日至4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抚州军分区第一次四好单位、五好战士、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召开。省军区副司令员孔令甫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代表省军区在会上讲话。
6月16~24日,区境连降暴雨,抚河水位急剧上涨,平原积涝,河堤决口一处,冲坏大小山塘水库91座,坡坝渠道1358座,受灾183个公社、684个大队、2766个生产队,被水淹死和抗洪被毒蛇咬死8人。
7月24日,南丰出现雷雨大风(最大风速40米/秒)和冰雹,吹倒桔树154株,倒塌房屋34间,死亡1人,伤7人,早稻减产8.5万余斤。
11月,省委组成以杨尚奎、王铁、王大川、石明之、朱旦华5人为领导的社教工作团(下设工作队),进抵临川农村进行以"四清"(清帐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后改为清政治、清思想、清组织、清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社教"运动。从此,全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逐步分期分批展开。
12月,广昌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怎么谈不拢》,崇仁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秋》赴上海参加华东调演,获得成功。《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均刊登两剧剧本并发表评论文章,上海各演出团体派人学演。上海广播电台及电视台组织录音录像,向全市播出。3月,奉调晋京汇报演出,李先念、罗瑞卿、肖劲光、周扬等领导同志在怀仁堂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员。6月《怎么谈不拢》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
是年,金溪县浒湾公社丁家大队火箭生产队,采用科学技术改造13亩"菜篮田",两季平均亩产稻谷591.5公斤。
是年,抚州市印刷机械厂研制圆盘印刷机获得成功,产品远销东北、华北、中南等10多个省、市。
1965年
春,临川县从外地引进早稻矮杆品种,试种1100多亩,一般亩产475~480公斤。最高亩产530公斤。是年,全区推广早稻矮杆品种面积达早稻总面积的30%。
8月,地委组织城市社教工作团,赴抚州镇开展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结束。
1966年
2月,地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决定》,同时,发出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宣传和学习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
4月,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抵七二一矿视察工作。
5月,全区宣传贯彻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在区内开始。
8月,全区各地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并走向社会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大批文物古迹遭破坏。
同月,区境各地"红卫兵"开始举旗上街,叫喊"炮打司令部,火烧省地委"等口号,并出现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场面。
12月,区境刮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之风。
1967年
1月,全区名目繁多的群众组织纷纷成立。
2月,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区境"造反派"夺取了党政财文大权。
3月,成立地区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
4月24日,300多名学生开始在军分区门前绝食,历时4天。
6月,抚州城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
8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处理江西问题的决定》下达抚州。
8月24日,解放军六O一一部队进驻抚州城"支左",滞留在南昌的抚?quot;造反派"("红革会"派)随同回抚,途中在温圳、长山晏遇到另一派群众组织("32111"派)武装阻击,共死伤200余人,是为"8.24"事件。
8月25日,六O一一部队到达抚州城。随同回抚的"造反派"及南昌来抚的部分"造反派",在抚州街头杀害了包括抚州镇人民武装部部长武生云在内的多名干部群众。
同月,抚州城的"32111"组织,配合七二一矿一群众组织,炸毁崇仁县城K95+50处长达63米的黄泥岭铁路桥,中断交通4个月。
8月,崇仁航埠公社黎、吴两姓争水灌田,发生千余人的械斗,死3人,伤10余人。
9月,区境开展批判"走资派"、"坏头头"、"牛鬼蛇神",一大批干部群众受到批判。
10月,成立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抚州地区临时领导小组,同时撤销地区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
是年,临川县流行性脑膜炎暴发,患者8034人,死亡309人。
1968年
2月20日,抚州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2月,进贤县划归抚州专区。
3月,全区先后组织12270人支农大军下农村支农,5月7日结束。
6月,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
9月,抚州林业分公司基建队建成洪门水泥船网状拦河绠工程,为国内首次全部利用水泥船作漂子的拦河绠工程。
10月,全区首批干部、中小学师生、工商业者及城市无业居民下放农村参加农业劳动。后全部按政策作了安置。
1969年
1月,在省广播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专区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利用长途电话线试验成功开通至各县(市)的载波广播。
6月30日,南丰县日降水量达331.4毫米,为全区日降水量之最。
7月1日,区境最大的水电工程--洪门水电厂投产发电。
9月,崇仁县文化馆于石庄乡张家村山坡发现恐龙化石。1973年,华南"红层"队江西队派专人在同一地方又发掘相关的恐龙化石多块,运送北京,存中央博物馆。
10月,抚州镇复名抚州市。
同月,江西八面山汽车制造厂(富奇汽车厂的前身),成功地生产出井冈山2型柴油货车和井冈山JX-27型汽油货车,这是区境最早制造的汽车。
同月,农垦部部长王震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下放到东乡红星垦殖场蹲点劳动,1971年回京复职。
同月,江西省抚州供电局在南昌组建,11月迁入抚州城。
同月,因兴建新安江、富春江水电站,全区接受59200名浙江移民,分别安置在资溪、金溪、崇仁、南丰等县。
12月,全区12个县(市),在县内电话中继线上向所属公社开通载波广播。
同月,抚州印染厂开工建设,1971年投产。
1970年
2月,全区开展"一打三反"(即打击现行反革命,反对贪污,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运动。运动打击了一批犯罪分子,也误伤了不少好人。
4月,广昌纺织器材厂成功生产出木质经纬纱管,填补了江西省纺织器材一项空白。
5月28日,红旗油库在清洗1号(汽油)罐作业中,使用鼓风机、水泵向罐体外排除油气和污水。因安装在罐体内的电闸刀产生火花,引起爆炸。炸毁1000立方米油罐一座,在场作业人员3人被炸死,1人被炸伤。
5月,区内首次在东乡红星垦殖场使用飞机防治森林虫害。
12月1日,抚州专区革委会全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决定》。


1971年
1月22日,抚州专区革命委员会改称抚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地革委)。
6月,中共抚州地区第一届委员会经过选举,正式成立。
7月31日,抚州城极端最高地面温度达73.3℃,为区境年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之最。同日,崇仁县出现区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的最大值42.1℃。
7~8月,区内大旱,由抚州市3个高炮排先后在乐安、金溪、临川、南城、宜黄、东乡等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增雨炮弹4971发,累计增雨量达1039.5毫米。
10月,全区各级党组织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文件。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林彪及其死党叛党、叛国的罪恶行径,表示极大义愤。
1972年
8月,全区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开始平反部分冤、假、错案,恢复工农业生产秩序,调整各级领导班子。
12月,邓小平偕夫人卓琳于12日由宁都到广昌,参观了沙子岭毛主席旧居后,途经南丰作短暂停留,听取了县领导有关蜜桔生产的汇报。13日至15日,在抚州城参观了抚州棉纺织厂、抚州第一制药厂、抚州车辆开关厂和抚州针织内衣厂。
同月,南丰县农机厂研制的"100-4型割晒机"经鉴定合格,并定型生产。该机生产率达3-4亩/小时,操作方便,铺放整齐。1978年3月,该机获全国科学大会二等奖。
是年,区境病毒性肝炎流行,全区发病人数3423人。是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死率30.77%。
1973年
6月,从21日始,连续36小时暴雨,出现区境历史上罕见的涝灾。全区受灾人口30万,死亡9人,倒塌房屋1.62万间,淹死耕牛33头、生猪171头,农作物受灾面积94万余亩。
冬,中国人民解放军6011部队、0480部队、2559部队、331部队、181部队和航空兵某部,在金溪县枫山至珊城一带进行较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1974年
2月,全区开展"批林(彪)批孔(丘)"运动。
12月,抚北大桥动工兴建。桥长433.2米,桥宽13米,跨径51米,悬臂墩箱形吊拱8孔。这是全省第一座悬臂墩箱形吊拱钢筋混凝土公路桥。1978年5月1日通车。
是年,地区水电局研究小组完成节能、安全的"机电排灌无底阀抽水"。同年在全区范围内普遍试验推广。1978年,研究小组出席全国水利电力科技先进集体大会,获国家水电部奖励。
是年,区境首次在地区林科所、南城县引种湿地松,在东乡县引种火炬松。
1975年
2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率昔阳县大寨分队代表团到抚州、南丰、南城、广昌等地传经送宝。随后,全区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
5月,地委从全区抽调3863名干部,分赴399个基层单位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7月,南城业余作者兰力生、陈国璋创作的长篇小说《映山红》,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区境于新中国建立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是年,全区开始试种杂交水稻。经过两年试点,三年普及推广,到1979年已成为全区晚稻主要品种,种植面积达150.6万亩,占二季晚稻的50%。
是年,为实现全区水稻杂交良种化,积极繁育杂交水稻良种,开始大规模地组织县(市)人员赴海南岛制种。
是年,南丰县从该县杨梅村选出"杨小2-6"优良单株,为南丰蜜桔小果系列中风味最佳的株系,1976、1977年均被评为全国一类优良选种单株,被省定为优良推广株系。
是年,从四川省引进油菜良种"西南302"。1979年全区扩种3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70%,亩产29.5公斤。
是年,崇仁县高密度流水养鱼生产基地在鱼种场建成。
1976年
1月8日 周恩来逝世;6月7日朱德逝世,全区人民纷纷自发佩戴黑纱,并以不同方式表示深切哀悼。
7月,地区组织12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唐山救灾54天,获得河北省委、省革委授予的奖旗。
8月,抚州道情《老顶爷爷》和船鼓《五百里井冈展新颜》晋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评为优秀节目。
9月18日,地、市在抚州地质专科学校田径场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
10月,全区人民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中共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1977年
2月9日,东乡县出现全区最大积雪,深度为23厘米。
同月15日,一辆自抚州开往东乡的客运汽车在东乡西郊铁路口与南昌开往金华的火车相撞,造成8人死亡,重伤10人,轻伤14人。
8月,地委、地革委机关开展"三大讲"(即讲自己在政治路线斗争、思想及经济方面的情况),对"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进行大控诉,对与其有牵连的人和事进行大清查。
8月,丁长华参加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侯补委员。南城县百货公司营业员元才容(女)也出席了大会。
9月,地区粮食局万拯群在国内首先提出并主持试验成功"多种薰蒸剂低量混合薰蒸"储粮杀虫新技术,上海、福建等7省市派员到抚州参观学习。1978年该项技术获江西省粮食系统科技成果奖。
11月,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成立。1982年4月改名为抚州师范专科学校。
是年,全国恢复高考,全区升入高等学校学生1162人,其中本科617人、专科545人。
1978年
2月,黎川县农科所李祖鑫、南城县株良公社株良大队黄志强、南丰县农机厂范光明为先进集体代表,临川县兽医站傅希贤为先进个人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4月10日,乐安县遭受雹灾(最大雹径30毫米),打坏房屋600多栋。15日,临川县遭风、雹灾害、毁早稻秧田3775亩,油菜6717亩,红花草8419亩,倒塌房屋376栋,死6人,伤185人,其中重伤53人,死伤耕牛149头。
9月,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创办。2000年3月并入江西医学院,其办学模式、教学、招生等均由江西医学院统筹安排和管理。在本地区设办学点。
11月,中共中央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和副司令员朱绍清到南城县视察民兵工作,并参观了洪门渡口、天井源民兵的射击、战术等军事表演。
同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组织的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古巴等16国乡村教育考察团,到共产主义大学南城分校参观。
12月下旬,抚州市在红雨桥公社勤光大队进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试点,揭开了区境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全区农村开始实行联产到组责任制。1981年,实行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12月,南丰县被确定为全国柑桔生产基地县之一。
是年,全区全面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
是年,江西省地质局九一二大队发现东乡县虎墟金矿。这是江西省发现的首批岩金矿床之一。
是年,区境第一座低水头水力发电站--沙坪电站,在南城县天井源乡河垅村竣工。滚水坝高3米(最大水头3.2米,最小水头2.5米)。
是年,全区学习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979年
1月,地区电视大学管理站成立。2月第一批招生192名。1984年7月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抚州分校成立。
4月,抚州第二棉纺织厂开工兴建,1982年1月正式投产。
5月,撤销抚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江西省抚州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行署),辖县及驻地不变。
8月,区境第一座县级电视差转台--南城县电视差转台建成转播。
10月13日,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到南丰视察。
12月12日16时41分,南昌开往江边村的489次旅客列车,在向乐线K45+875米处(无人看守道口),与抚州运输分局开往临川大岗的班车相撞,死亡4人,伤13人。
12月,广昌县千善公社、资溪县株溪林场东风七队受到国务院嘉奖。
是年,全区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转自 临川文化传媒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17:00 , Processed in 0.0239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