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48|回复: 0

贵州文革大事记第十章

[复制链接]

0

主题

38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发表于 2010-5-16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章 “四一一” 迎着风暴 英勇战斗

(一)“四一一兵团”宣告成立


413日贵阳师范学院出现“支红串连会”开始,引发了“四一一”观点的学生组织伴随出现。“四一一”贵阳师范学院6.6战斗团率先成为“四一一”组织。

贵州工学院的革命委员会是在“四一一”出现之前成立的,成立于330日,李再含到会祝贺并宣布承认。不久,由于贵工革委会是“四一一”,李再含以省革委和省军区的名义扶持支红派成立了“新贵工九一五战斗团”。于是,贵工“四一一”于524日恢复和重建了“贵工九一五兵团”。
529,贵州大学“四一一”恢复重建“贵州大学九一五革命造反团”。
530,贵州农学院“四一一”恢复重建“贵州农学院九一五兵团”。
68,“贵阳市大中专学校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四一一兵团”和“贵阳地区支持‘四一一’工人联络站”同时宣告成立。当天在贵阳市主要大街上举行了示威大游行。游行队伍前头的军乐队,沿途一遍又一遍吹奏着振奋人心的“四一一战歌”:

英雄的四一一,

吹响进军号,

迎着风暴英勇战斗!

结成铜墙铁壁,

汇成革命洪流。

冲破阻力,排除万难,

迈开大步向前走!



英雄的四一一,

是山城骄傲,

迎着风暴英勇战斗。

头可断,血可流,

毛泽东思想不可丢。

谁敢反对毛主席,

就砸烂谁的狗头!



英雄的四一一,

红旗永不倒,

迎着风暴英勇战斗。

永远跟着毛主席,

革命到底不停留。

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看曙光就在前头。



迎着风暴,英勇战斗,

迎着风暴,英勇战斗,

战斗!战斗!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造反到底,就是胜利!

誓死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把修正主义根子彻底铲除,

高举革命的批判大旗,

战斗!战斗!

让革命烈火燃遍全球!



由贵阳师范学院署名“反修战士词曲”的 “四一一战歌”自此广为流传,唱响山城贵阳和全省各地区,让“支红”派们也暗中赞赏。
《四一一战报》也在贵阳师范学院面世,开始时为油印版,王润深等刻写,共出版3期,每期260-300多份。报上还创作出了“四一一”火炬,很快广泛流行。516日创办铅印《四一一战报》,石尚儒主编,至85共出版9 期,每期印发2万多份,总发行量20多万份。
贵州大学物理系王启杨等先后组织了“四一一”宣传车和 “四一一”广播站,广播站先在贵阳市喷水池纺织品公司楼上,后转至大十字理发店楼上,每天进行宣传,师院附中数人合作。每天傍晚大十字广场听众云集,成千上万。这样的热烈场面一直持续到“八月踏平”之前。贵州工学院的宣传车也持续进行街头宣传。
由贵阳医学院“226”张曼诚、冷厚珍等20人组成的宣传队,是“四一一”宣传队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四一一”兵团委员会由7名常委组成,其中师院2名,贵工2名,贵大1名,贵医1名,六中1名。为增强代表性,常委人数后来增至13名。

(二)工人、干部、居民风起云涌支持“四一一”


5
月至6月初,贵阳市南明区委三名干部先后两次写出大字报支持“四一一”,指出把斗争矛头对准学生是错误的。

622,省公安厅13名干部张贴公开信支持“四一一”,指出省公安厅“113逮捕贵医教师是错误的,把斗争矛头对准学生是错误的。
713,“省市文化新闻系统四一一联络站”成立。
714,支持“四一一”的“省市机关干部‘7.14串连会”成立。
723,“贵阳战斗团”恢复重建,接着“贵州红色工人战斗团”恢复重建,这两个工人组织都先后发表了支持“四一一”的声明。
724,“贵阳地区公安系统支持四一一联络站”成立。
729,“红卫军平反联络站”成立,并发表支持“四一一”的声明。
8月中旬,支持“四一一”的各个工人组织联合筹建了“贵阳地区四一一工人兵团”。
以上局面的出现是李再含鼓动其可操纵的力量,对“四一一”极尽歪曲事实、造谣诬蔑和无限上纲之能事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不符合事实的宣传,群众不愿听,它不但不能说服群众,恰恰相反,它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赶到另一面,使“四一一”的队伍越来越大,同情支持者越来越多。《四一一战歌》极为动听,在省城贵阳传唱得妇孺皆知。《四一一战报》群众排队购买,争相传阅,多付钱不用退,支持办报。“四一一”的宣传车和广播站听众云集。“四一一”的集会游行,群众踊跃参加,夹道欢迎。这样,在机关厂矿出现了上班时“支红”、下班时是“四一一”,白天“支红”、晚上是“四一一”,在单位上“支红”、在社会上是“四一一”等奇特现象。有的工人甚至还提出了“不要工资不要命,支持四一一闹革命”的口号。
61013日,李再含派出两个连队,阻止贵州工学院革命委员会将印刷厂从罗汉营分校搬回院本部印刷出版贵工《春雷报》。但在贵阳市工人群众的支持下,群策群力突破围堵,印刷机顺利搬回院本部,保证了《春雷报》的印刷出版。

(三)师院“
7.13
”事件


7
13晚,省革委、省军区从平坝、清镇、阳关等地调集100辆生产用汽车和数千名工人,以执行紧急任务为名进入贵阳市内,要驱逐来自安顺、停放在贵阳市喷水池的80多辆声援“大十字静坐绝食斗争”的汽车;要包围贵阳师范学院,捣毁在这里办公的贵阳“四一一兵团”,抓“四一一”头头。成千上万的群众闻讯立即赶往现场为“四一一”解围,很多汽车被小朋友们放了气不能开动,这些趴着的汽车在师院大门所在的外环路上排成千米长龙。踏平的企图未能实现,“四一一兵团”安全撤离师院。

省革委副主任张明认定这是省革委委员、省总指挥部成员袁昌福走漏了消息。袁昌福从此被清除出省总指挥部和省革委。
在包围贵阳师范学院、图谋捣毁“四一一兵团”之前,发生了“大方事件”和贵阳“大十字静坐绝食斗争”这两个连贯性事件。

(四)大方事件和静坐绝食斗争


6
29,“四一一”贵阳师范学院“六.六”战斗团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一行38人应邀前往毕节参加“七一”庆祝活动,省革委指示毕节地区革委加以阻挡,宣传队途经大方县城时被大批农民阻拦和围攻达两天一夜,断水断粮,并砸烂汽车,宣传队开展绝食斗争以示抗议。在当地“四一一”战友支援下,到75才解围前往毕节。

73,贵阳“四一一兵团”闻讯派出300名学生乘坐贵阳市人民汽车公司10部公共汽车前往营救,路过黔西县和大方县黄泥塘时又先后受到大批手持镰刀的农民的围攻和揪斗。
710人汽公司一名学工趋车前往观看现场,车子翻入鸭池河中,造成9人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调动农民群众共达2600多人。在鸭池河、大关、黔西、林泉、黄泥塘和大方之间,沿途共设有18道关卡。
73下午,“四一一”群众100多人集队前往省革委要求处理大方问题,未获答复。77,“四一一兵团”委员会提出书面要求,请省革委、省军区立即制止事态的发展,将被围困的“四一一”群众全部接回贵阳,并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仍不予理会。
788时,“四一一兵团”1300多人在贵阳市大十字广场开始了静坐绝食斗争。到79上午,参加人数猛增至4000多人,下午再增加到5000人。一队队工人高呼“不要工资不要命,支持‘四一一’ 闹革命”的口号,慷慨激昂地加入静坐绝食斗争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中途参加进来的共有58个单位的队伍。710,绝食静坐的人数再增加到5000多人。安顺运输公司“红旗战斗团”开来84部汽车,停放在贵阳市喷水池,声援静坐绝食斗争。
因李再含陪同谢富治、王力、余立金等去云南、四川解决问题,“四一一兵团”派出代表前往成都找李再含。后由贵州省军区派出汽车到大方将受困的“四一一”群众300多人接回贵阳市。
绝食斗争至711日凌晨2时宣布复食,共持续78小时之久。先后共昏倒409人送医院抢救。
这次绝食斗争受到群众极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山城贵阳群情激昂,人心沸腾。据不完全统计,前来声援的单位达到600多个,收到慰问信400多封。北京、西安、郑州、成都、重庆、济南等外地在黔红卫兵组织共40多个单位声援和支持了这次绝食斗争。清华“井冈山”、首都中学红代会在黔红卫兵参加了静坐绝食斗争。

(五)“热烈欢迎孙昌德、康岩中、姜德久光荣回到省革委”


7
11,省革委召开群众大会,请大方县的贫下中农在会上揭发控诉“四一一”在大方“犯下的滔天罪行”。人们意外地发现,在大会上发言的大方县贫下中农代表,是由省革委秘书处的姜德久伪装的,此人是由中央文革的戚本禹推荐来贵州的。还有一位伪装的、贫下中农打扮的代表坐在小轿车内,他竟是省革委新增副主任孙昌德。于是,孙、姜二人被“四一一”群众送到“四一一”的大本营贵州工学院。次日,省公安厅的康岩中去贵州工学院要人,也被扣留下来,要求他们三人说清楚后再放回。

71日至4日召开的省革委全会上,省革委成员由20人增至80人,增加副主任2名,增加常委3人。
82,李再含仿照武汉“720事件后首都军民举行盛大集会欢迎谢富治、王力回到毛主席身边的作法,也在贵阳市举行了万人示威大游行,李再含亲自领队,“热烈欢迎孙昌德、康岩中、姜德久光荣回到省革委”。《新贵州报》在显著地位报道了大会消息。李再含后来说:“四一一就是乱揪,揪到我们省革委头上来了”,指的就是这回事情。

(六)支红派和“四一一”的阵容


由李再含主持工作、有地化所孙昌德、徐英年一批知识分子支招的省革委,几个月来对付“四一一”的一系列错误作法,在省城贵阳的广大群众和广大干部中实在不得人心。“四一一”获得极为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四一一”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贵州大学物理系
63级共有36名同学,其中30人是“四一一”,并承认自己是“红缨枪”战斗队的成员,其余6人中,4人“支红”,2人中立。在贵州大学全体师生中,“四一一”与“支红”的比例约为82;在贵州工学院,这一比例为937;在贵阳师范学院为73;在各中学约为64;但在开展过军训的中学里,“支红”的比例较大,如贵阳女中等。

在贵阳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厂矿、街道居民中,“四一一”有着极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公交车驾驶员为主体的贵阳市人民汽车公司,“四一一”观点的达9成,贵阳棉纺织厂达8成,新添光学仪器厂约占7成。
贵阳地区支红派的中坚力量有:地化所的几个战斗队,省红代会贵阳师范学院“六六”战斗团,新贵工“九一五”战斗团,新贵医“三.七”战斗团(工尖兵),贵州大学“保联”,贵州农学院“保联”,贵阳六中“六.二”兵团,贵阳棉纺织厂“三.一”战斗团,贵州省公安厅“113”总队等。

(七)李再含降调,支红派不满


7
14, 谢富治、王力、余立金解决云南、四川问题后,从重庆赶往武汉。此时毛泽东南巡。14日和15日,毛泽东在武汉两次召集会议,听取有关云南、贵州、四川、武汉各地问题的汇报,讨论解决武汉问题的方针,周恩来、汪东兴、杨成武、余立金和谢富治、王力、李作鹏参加。王力代表中央文革明确表态支持“工人总部”,激怒了“百万雄师”。 王力被“百万雄师”痛打一顿。毛泽东从此不再说支持左派或革命派,改说两派都是群众组织,要求武汉军区对两派都要支持。

7月中旬,李再含陪同谢富治等解决云南、四川问题回来,降低了关于“四一一”问题的调子,由“反革命逆流”降为“革命造反派犯错误”,提出对“四一一”要进行“三引导”,组织上引导归口大联合。他在72324日的讲话中都说:“‘四一一’从整体、主要部分,起主要作用的大体是师院‘六六’战斗团几个战斗队,贵工‘九一五’,贵大‘九一五’,农院‘九一五’也还有一点。从历史上看问题,‘六六’、‘九一五’是革命造反派”,“几个月来,以军队出面,查来查去,‘四一一’与走资派没有什么联系,没有就是没有嘛!实事求是。”同时批评了“不打垮‘四一一’不是好汉”的错误口号。由于这明明是把责任往下推,当场引起了支红派头面人物的强烈不满。他们有的要卷起铺盖回家,洗手不干了;有的甚至要“炮轰李再含”。
728,李再含作了掀起革命大批判新高潮的动员报告,号召两派群众组织实行革命大联合。

(八)戚休被迫公开认错


7
3031日晚上10点至12点,分管宣传口、排名第四的省革委常委戚休,在新华社贵州分社先后被贵工和师院学生“请”到贵州工学院和贵阳市大十字广场的群众大会上作了检查,承认过去抓“三股反革命逆流”和“不打垮‘四一一’不是好汉”的口号都是错误的。戚休在大十字广场当众签字确认。大十字听众人山人海,数以万计。一时间在两派广大群众之间似乎缓和了矛盾,出现了团结的气氛和联合的曙光。但这只不过是假象!实际上一场彻底“踏平‘四一一’”的阴谋活动正在酝酿中。

邓振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0 20:13 , Processed in 0.0245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