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65|回复: 6

青海赵永夫事件与信口雌黄的袁腾飞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2 23: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文革研究网

青海赵永夫事件与信口雌黄的袁腾飞

作者:梦里不知身是客

还是先写个故事作为引子。

那是一个冬天,应该正是刚过完年的时候,天气还很冷。

一个女人带着刚拿到的薪水,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叫小霞,在郑州省亲。

她带着女儿,在熙熙攘攘的商业区闲逛着。

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在喊:“呀!这是哪里的钱?谁的钱掉了?!”

她扭头往回看,看到的是被北风卷的漫天飞舞的钞票,那一刻,她愣住了。

怔了一怔她才反应过来,那是她落下的钱。

所幸,那时的人们都很淳朴,漫天飞舞的钞票一张也没有少。

那天,是1967年2月23日。

3天后,她接到青海拍来的电报。就在她看到漫天飞舞的钞票的时候,她的老公,在青海西宁被枪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赵永夫事件,或者叫青海二二三事件。

后来,那个女人的小女儿,也就是小霞,理所当然的受尽苦难的长大了,随夫一起旅居加拿大,这大概是十年前的事情。

这个小霞,我按照辈分,应该叫表姐。

这是我小时候就知道的故事,只不过那时对当时的事情并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小霞表姐的爸爸被打死了,并不了解事情背后的故事。直到长大了,才机缘巧合的逐渐接触到赵永夫事件。我之所以把这些事情提出来,是因为前两天的一个晚上,正好看到了袁腾飞的一个有关
文革的讲座的视频,大概两个多钟头。视频的几乎是最末的地方,袁腾飞讲了这么一段话:大概意思是,青海那边就闹得很凶,说是造反派,其实都是牢里放出来的劳改犯,跑去要抢军火库,青海军区的赵永夫少将下令开枪打死了几个人,就这被判了死刑,也不知道执行了没有。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是将近夜里2点钟,说实话虽然我对前面袁腾飞批讲文革的一些观点很不以为然,但是当听到这段话的时候,很大的程度上是感觉到震惊,震惊的我连感到愤怒的时间都没有。很难想象一个被推到如此高度的中学历史老师,一个上过百家讲坛的“名师”,是这样的信口雌黄颠倒是非黑白。

有关当事的历史条件下的是非问题我不想讲太多了。其实全中国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整个城市都在动乱,分成两派,两派都号称自己是左派,对方是保皇党,最后都向地方驻军提出支左要求,关键问题就是军队的态度。赵永夫少将在想办法架空青海军区的司令员之后,选择用军队作为武器镇压自己的对立面。当然,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历史事件,个人的好坏与作用暂且不论。

事情的起因是八一八造反派占领了青海日报社(而不是袁腾飞所说的军火库),赵少将派军队去夺回报社。文革后官方编纂的资料(《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组织史资料》西宁,1995)则称:“2月23日,报社内外的人越来越多,在局势异常混乱的情况下,部队战士不慎枪支走火,误伤了自己的战士数人,误认为是占据报社的‘八•一八造反派’先对外开枪射击,遂导致了部队开枪。部队现场指挥所的负责人虽未下令开枪,但在部队开枪后,没有采取果断制止措施,以至酿成‘二• 二三’流血事件(注:死伤群众347人,不是袁腾飞说的几个人,更不是他所谓的劳改犯,按照现在的说法,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其中:亡169人,伤 178人)”。

有关事情的细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当时的文件来看。我就不想细细的说了。只是请注意一个数据,亡169人,伤178人。伤亡比约为1:1。1:1是个什么概念呢?我记得以前有过这方面的资料。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因为现代战场较好的医疗条件和快速的战场伤员后送,伤亡比大概是1:20左右。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伤亡比大概是1:7左右,当时的志愿军因为后勤条件差,回国路途远,再加上冬季在苦寒高原作战,整体伤亡比提升到了可怕的1:2.5 左右。所以通过这个数据你就可以理解到,这个伤亡比1:1的背后的意义(由于悲剧性的数据样本足够大,因此有足够的比较意义),就是没有任何救助措施,以肉体毁灭为其最终目标的对手无寸铁的群众的屠杀。

后面还有一些细节也很值得玩味:

军队未遇抵抗,仅用了二十分钟就轻易占领了整个报社大院。二时半左右,报社内幸免于难者一千余人全部被押到操场。据被俘的师范学院的
红卫兵说:“捍卫队的人纷纷跑来,在(被俘者)人群中走来走去,从八•一八派的大队长到小组长以至一般成员,全被抓出来,高举双手跪在地上。”“有人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说:' 八•一八先开了枪。’并且煞有介事地在一些俘虏堆中找机枪射手。”(王秀明:《青海“赵永夫事件”亲历记》太原:《文史月刊》2001年第9期)

青海军区给中央的
报告中说“八•一八”有枪、有机枪。后来三月二十四日中央首长接见青海代表时,周恩来说:“你们就是想找借口镇压,下那么大的毒手。 报社有枪,赵永夫你有什么证据?”

  赵永夫:“以前了解有枪。”

  周恩来:“现场有没有?”(赵永夫回答含糊)

  康 生:“你就回答有枪没有?”

  
陈伯达:“有?没有?”

  赵永夫:“当时没搜出来。”

  
戚本禹:“为什么报告里说有枪?”

  赵永夫:“不是在报社里有。其他地方开枪了,但没搜出来。”

  周恩来:“现场上怎样?”

  赵永夫:“有弹壳。”

  ……

  周恩来:“没枪,你开第一枪,打死那么多群众”

  ……

  周恩来:“全部把他们包围起来了,你还没搜出来!除非伪造假枪!谎报军情,欺骗中央!”

  赵永夫:“不叫打,但管不住。”

  ……

  周恩来:“到底打死了多少人?”

  赵永夫:“死伤二百六。”(实际平民死一百六十九人,伤一百七十八人;军队死四人,伤四十六人。)

  周恩来:“你去现场看了吗?”

  赵永夫:“没有。”

  周恩来:“这么大的惨案,你身为司令员还不到现场去吗?”

  ……

(《中央首长关于青海问题谈话纪要》青海八•一八红卫兵司令部、井冈山兵团印,1967年4月)。

还有一些有关赵永夫的后台到底是叶剑英还是
林彪的猜测,详见《余汝信“赵永夫事件”浅析——冼恒汉回忆录补正》,因为更多的是猜测,所以就不再引用了。

我发上面这些东西不是想给谁翻案,因为往事就是往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现在去探讨这个意义也不大。我只是很奇怪,袁腾飞老师能够忙着信口开河,有时间录制这种批判文革批判到我觉得丧心病狂的程度的东西,就没有时间去随便查查资料,确认一下自己所说的东西?

他在那段视频里有几个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第一是说,我们和理工科的不一样,理工科的1是1,2是2,死板的很,我们学历史的就是讲究似是而非,我当时就觉得袁腾飞是在放屁……我见过很多学历史的,都是在考证上非常下功夫非常到位。喜欢信口开河的那是说书的。

……关于历史课本的问题,我没做过田野调查,也不想涉及政治问题,不想讨论。但是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上“秽史”两个字,然后大言不惭的大讲特讲赵永夫的事情,真是一种最无言的讽刺。

说到底,袁腾飞只是个高中历史老师,就算是他背后有个团队在推他,他也就是个高中历史老师。虽然他号称自己是搞历史的,或者他就是个“搞”历史的吧。其实,作为一个高中历史老师,面对的都是未成年人。除去高考等功利性因素不说,一个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去给未成年人建立一个正确的史观(当然在这个方面大多数历史老师都做的不怎么样)。怎么样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怎么样用正确的方法去从历史中汲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以史为鉴,以资治道”,这才是我认为的,大多数人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如果就像袁腾飞老师现在的表现,对现有的所谓“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史观”并不认同,那他就应该起码有一个正确的史观(姑且认为现行的史观是错误的),或者该用正确的史观去教导台下的未成年人。用一种错误的偏激的方法,去攻击你认为错误的东西,那么和用非法制止非法有什么区别呢?那么从本源上说,袁腾飞的史观和他所鄙夷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最后用一句话做结,生活让我成为了一个愤青,袁腾飞老师活生生把我逼成了五毛……

2010-05-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c4340100hjot.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23: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腾飞,1972年生,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精华学校教师,被学生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编写者之一;曾参与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工作。于2009年7月13日-8月11日应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授《两宋风云》。出版图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两宋风云》、《塞北三朝》。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和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应邀,录制访谈节目。


袁腾飞说文革视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9gUOj9v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0-5-30 2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鉴,以资治道”,这才是我认为的,大多数人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

林语堂:“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10 0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大革命动乱一起,许多没有被改造好的劳改释放犯认为复仇的机会到了,居然在1967年年初组成反动组织"红囚兵",专门冲砸公安部门、劳动改造农场,冲击警卫驻军。由于这些人原来就是残忍成性的罪犯,所以他们的造反行动显得非常疯狂和野蛮,血腥味十足。中央军委八条命令下达后,青海省军区下令取缔"红囚兵"造反团。"红囚兵"不但不服从命令,反而砸开两个劳改农场,放出了一千多名劳改犯。这几千名劳改犯拿着抢来的马刀、枪支、铁棍,血洗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医院、民宅、商店,喝得醉醺醺的,狂叫着扑向省城。他们首先血洗了省公安厅,然后扑向省军区大院,沿路大杀大砍,强奸妇女,无恶不作,群众纷纷避往军区大院。

狂囚们包围了省军区大院,立即狂叫着开始了进攻。要在平时,只要有一挺机枪就可以挡住这些罪犯,但现在不行啊。张春桥可以出动四个连的武装部队镇压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但中央文革却禁止部队弹压社会上的打砸抢犯罪团伙。警卫战士们有枪,但谁也不敢下命令开枪。结果,狂囚们轻而易举地夺走枪支,打倒警卫战士,开始向门岗进攻。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赵永夫下令鸣枪警告,但狂囚们根本不听。他们认定赵永夫不敢违抗中央文革命令向他们开枪,更加疯狂地打倒门岗,冲进院内。院内群众吓得呼天喊地,挤成一团,一场大劫杀眼看就要发生。

怎么办?赵永夫急得头上大汗淋漓,要保护群众就只有开枪,但是开枪的后果又极其严重,说不定自己要坐班房。但是群众的哭喊声提醒了他,不能再犹豫了。他掏出手枪,果断地命令部队:"开枪!"赵永夫下了命令后,第一个举枪击倒扑向一个院内少女的大胡子狂囚。接着,战士们手中的机枪、冲锋枪声响了,匪囚纷纷倒地,剩下的跪下举手投降,赵永夫命令部队把他们全部押往劳改农场审查。

青海事件很快传到北京,赵永夫也立即报告了军委。军委立即回电:"自卫无罪,必须执行八条命令,镇压一切反革命暴乱!"得到军委的认可,赵永夫总算放了心。

过了些天,林彪一伙加紧对老帅们进行迫害。3月份,他们在京西宾馆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布置批判几位老帅,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负责人都奉令到京开会。赵永夫供职的青海军区属大军区兰州军区管辖,他在兰州军区没有职务,却也得到来京开会的通知。赵永夫这时已经知道前几天军委肯定他的自卫行动的来电是叶剑英和几位老帅们议定后发出的,而这几位老帅现在都被打成"二月逆流"的黑干将,实际上被停止了职务。军委扩大会议将由林彪和陈伯达等人主持,他预感到不妙。但是这时他还只是以为将会受到严厉批评处分,绝对想不到,他将会在京西宾馆人头落地。

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了,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都出席了会议。江青首先站起来讲话,她得意地巡视了一下会场,见那些昔日纵横疆场的将军们一个个都坐在台下,听她这位昔日的政治协理员的讲话,不禁感慨万千,深切地感受到了权力的可爱。她拉长嗓门,用破胡琴一般发颤的声音喊道:"大家都认识我吧。京西宾馆这个地方过去我是不能来的,几个老帅把京西宾馆占了。可今天,我又来京西宾馆了,那几个老帅却一个也没有来,他们都在忙着写检查呢,来不了啦。"林彪立即插话:"我们要把带枪的刘邓路线的代理人统统揪出来,该打倒的打倒,该罢官的罢官,该关的关,该毙的毙。”

赵永夫听完林彪的这几句杀气腾腾的话,不禁冒出一头冷汗。还没有等他定下神来,江青嘶喊起来:"我要控诉,我要代表红卫兵小将控诉杀人犯赵永夫的罪行。"这时,王力把一只大提包打开,掏出一些物件递给江青,江青一边把这些物件往桌子上摆,一边装出悲愤的样子喊道:"大家看啦,这是血衣,这是刺刀,这是子弹头,这就是赵永夫镇压革命群众的铁证!"康生虎着脸,朝台下大叫一声:"赵永夫来了没有?"赵永夫从座位上站起来,镇定地回答:"来了。"康生一拍桌子,指着赵永夫大骂:"你谎报军情,欺骗主席,欺骗中央,镇压群众,你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反革命分子。"赵永夫也大声地抗辩道:"我不是反革命。他们冲占机关大楼,抢劫武器库,开枪杀人,他们才是反革命。我是迫不得已才采取行动的。"康生一看小小的青海省军区司令竟敢当着这么多战将的面顶他,不禁怒不可遏,训斥赵永夫道:"你还敢狡辩,不把你抓起来你是不会老实的。"康生说完向谢富治作个眼色,谢富治马上站起来宣布:"现在我宣布军委决定,把现行反革命分子赵永夫逮捕法办。"几个武装战士闻令冲进会场,麻利地给赵永夫戴上手铐,撕下他的帽徽、领章。赵永夫挣扎着抗议道:"我无罪,我也有材料,你们为什么不看?那么多战士和群众被打死打伤,你们为什么不管?"警卫战士立即用毛巾塞住他的嘴,把他带了出去。

康生在台上同林彪耳语几句,林彪迟疑了一会儿,最后点点头。康生随即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几句话,站起来走到谢富治眼前,把纸条交给他。谢富治一看,不禁一慌,康生又同他小声说了几句什么,谢富治连连点头。台下的将军们不知道他们几个又在捣什么鬼,个个伸长脖子看他们在台上表演。只见谢富治把纸条夹进笔记本中,站起来杀气腾腾地宣布:"现行反革命分子赵永夫,一贯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林副主席,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怀有刻骨仇恨,利用手中的权力残酷镇压手无寸铁的红卫兵,实属血债累累,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现依据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颁发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六条,判处现行反革命分子赵永夫死刑,立即执行。"将军们被激怒了,一个堂堂省军区司令,就这么三言两语判了死刑,不行,不能让他们这么胡来。有的将军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熟悉,知道他现在正在京西宾馆值勤,便连忙溜出会场,把赵永夫被判死刑的消息告诉他。傅崇碧心里一惊,马上采取措施,不让人把赵永夫带走,自己赶快拨通徐向前的电话,报告说:"徐总,康生、谢富治判了赵永夫死刑,林彪拍的板。你赶快想办法,时间长了,我就顶不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10 01: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03: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出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0-6-10 06: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演义流传,考察传说的演变史倒也是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1 12:04 , Processed in 0.0198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