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5|回复: 0

和国正 69年险听地下评书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22-10-5 18: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地下评书
, b3 Y. o0 W: V- R. C' ], D  h& }+ B
和国正! H5 }$ Y3 x  B2 b6 @
7 i. x/ m( d" h4 o
记得是一九六九年九月,那天小甘来约我,说到南菜场老五家听评书。
. ]! b+ g) o0 D0 d2 e5 r  N2 n) J3 a2 O$ K4 g  V8 A6 R# {4 _
我心下怀疑,问:真的?- m& Z. n* X6 x6 t/ U& j7 g; |
! x- c7 P2 K* |/ |' P0 _0 a
小甘说:肯定是真的,昨天下午我都听了一场。% w9 T. U6 o% `# S' Y; l% v

! g: W" i& W3 p* P' O- v4 _. {! i小甘从来不说假话的,我急忙应承。吃了中午饭,就和他一起到南菜场老五家去了。
7 ~$ _" P0 [3 ?  Z3 r0 [$ \3 n. y" r5 }. A
坐茶馆、听评书,可以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劳动阶层,劳累一天后最惬意的享受。那时,茶馆都有说评书的艺人坐馆表演;分午场和晚场。
$ }  l, {- j9 P# p: @# ]5 _( z4 E% p$ z( \& C- S2 h
午场一般两点到四点,晚场七点半到九点半。都是说两段书,中间休息刻把钟。
& ^. h* s( R4 `1 t$ V8 l2 x% E6 `2 a+ u8 q( I4 V
下午场人少一点,大家都在忙于生计,茶馆有时还坐不满。2 t8 v* E# a$ I1 G- }/ {. X4 x6 _& r

( t! z, |4 H& M& f, s0 t晚场人就多了,去晚了还没有位子。
+ R' _7 G% M4 ^' N$ j
" O& q7 B4 W& k5 H$ b我和小甘去到老五家,已经聚了十几个人,大多是南门口的兄弟伙。不大一会,说书的先生来了,他们都称呼他宋老师。
1 h  a9 ]# M8 p" H. B5 r% E9 P% W% p3 M' Q- g' ~
老五搬个矮板凳给他坐下,泡了缸茶放在他的面前,他掏出手巾抹抹汗,一拍掌,就开始了。
5 c  E0 ]& H2 z4 C6 O$ a0 {4 l7 D% Y# H5 K' B" Q8 A  F* p. L
他拍掌,是以掌代木。! v7 n' |3 t$ J3 G+ m& w

+ a0 J/ h6 v6 I6 S! H- w: i0 R过去,说评书的先生走上说书台,手上随时都拿着一块长方形的木头。这是醒木,书说到关键处,便“啪”一声拍在他面前的书台上,提醒听书的人集中注意力。
3 o0 h# ~2 r9 a, a) K4 |# b9 T
6 N2 r( ?) C  k% e宋先生拍了几下掌,便说:
6 @) S1 q: w7 b' M+ ]; N7 z( P, a, ~( y
昨日说到混世魔王程咬金喝了三碗酒,感觉眼皮发涩,有点犯困……
9 y, g% k# \7 G. a
2 h7 X, b+ n$ P% |1 b( s9 W0 }1 T, b这说的是《隋唐演义》。说书人习惯叫作“说唐”。书在初中时就已经看过,至今还大概记得那班好汉的排名。$ |' x4 w2 y. L& d7 @
9 o1 j, {  g& @" m6 F
当时听书,就在老五家的后院,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天井,就在南门的老城墙脚。这位宋先生是一位落难的民间艺人,不然不会冒了这样大的风险出来说“黑书”。当时如果被抓,肯定要被判重刑,因为这是反革命行为,宣传封建糟粕。
" q! |! C9 w+ V* a+ w
8 n. s6 l1 p; p6 u; P) p5 z2 {) W这位宋先生五十来岁,人高朗,操北方口音,说的也是北派评书。说书完全按情节走,交代清楚,不绕不岔,不来插科打诨那一套取悦听众。完全凭说书人的语言,书的情节吸引听众。“文革”后,听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就让我想起那时听宋先生说书的味道。应该是很正宗的评书。
- ~/ B: L8 R+ X' J5 R
9 z- {" r% ?& R但是,因为宋先生的名字不好,说了几场,就没有再请他,使我感觉有点遗憾。6 u/ B1 ]: k  S6 g- C

- k9 ~3 V* L- {( u4 g- Z% v5 R老五的母亲说,宋先生的名字叫宋钟化,不吉利。宋钟化和送终话是谐音,老人家都比较迷信,她怕出事,就不准老五再请宋先生了。
9 f! n2 c) y5 Z9 @1 M/ q
) v* t/ a1 ^" Z8 k说一场书,全凭听书人随意打发,或一块两块。没有钱的,听白书宋先生也不责怪,说捧个人场也是情分。半天下来,,也就十几块钱,以当时的收入而言,还是可观。但挣个钱,确实要冒很大的风险。敢这样说,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不是逼到绝路,不会犯这样的凶险,那点钱是该拿的。后来,就一点也没有了宋先生的下落。 + t6 @6 {) d) Y% N

$ S. |. o% Q2 _: W) o6 M 过了不久,老五他们又找来一位阎先生,据说是老残院里的孤老,跑出来捞外快的。有一条腿瘸了,大家就叫他阎瘸子。  这人形象极猥琐,生得瘦小,五官怪异,瘪嘴红鼻,五十多岁,活脱是连环画中金兀术的军师哈密蚩的模样。  5 m8 I% K9 P3 E1 [5 W9 s

( S/ t+ k; _% h这位阎先生是个老江湖,开讲之前,必要一个一个收了钱才说书。如果来到哪位面前,没有钱,他会提醒一句:兄弟,昨天就没有开钱啊,记好明天补起。  & w  I1 R& p& L1 T3 N
/ v; h5 |- j# R8 m) b2 D. j
这时,老五往往会很不高兴,说:阎师,是我请来的朋友。  4 o% D1 |* b) \: b" E! c2 T

5 s  P  A$ N8 b9 d& D7 @他便会假作诧异地说一句:啊,是五爷的朋友,那就算了嘛。如此一两次,谁也不会再欠他的书钱。  他说书讲的是贵阳话,大家听去自然顺耳。为迎合听书人的趣味,喜欢加些“荤”的佐料。因此,他的书还是很受欢迎。至今也仍记得他说西门庆邂逅潘金莲一段:  那一日,也合该西门庆交桃花大运。鬼使神差,他就逛到武大郎的门下。那天也实在闷热,潘金莲在楼上绣花,香汗也顺着奶沟子淌。扯块汗巾在胸口抹了几帕,就去到窗前,拿过支窗子的杆子,心想支起窗子,透点凉风进屋。不料,手一滑,只听“啵”的一声,那杆子直落下去,正好打到西门庆的脑壳上……  虽然很不喜欢阎瘸子的长相和油腔滑调,但这样的评书,当时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尽管他的那些带“荤”的佐料,比今天手机上的黄段子逊色得多,但在当时已经是大闯红灯,让那班成天在社会上打打杀杀的兄弟,听得如痴如醉。  那是一个对“性”讳莫如深的年代。, H6 T" W3 \% g

. q, ?0 X2 {% b后来,这事引起了居委会的注意,老五的母亲得了消息,就警告了老五。  从那以后,就再没去黑市听书了……
3 t9 X5 G6 M% w" Q7 O3 a, U
! A: B/ U, n4 K2 p# G: ]+ b日 期 :  2014.12.154 E8 b" p" |4 O# O/ e
来 源 :  贵阳日报6 Z/ V: U8 g" n7 E7 T2 g" A
版 次 : 第A11版:副刊* R  m$ A# V, J+ w
6 M  W/ y3 p& Z1 T6 M/ Q1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9 06:18 , Processed in 0.0917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