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0|回复: 1

《绥德文史》第二十四辑《文革纪事》于2015年出版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087

回帖

72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33
发表于 2022-2-18 1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owest 于 2022-2-18 18:13 编辑

20160401231015440.jpg
《绥德文史》第二十四辑《文革纪事》经过三年多的征集编撰,于2015年12月底正式出版。

《文革纪事》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开始于2012年10月。在三易征集提纲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动员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撰稿或提供资料、线索;对40多名亲历者进行采访、约稿;查阅档案资料1000多卷,图书、报刊200多份;到本县及佳县、清涧县等当年两派武斗的现场调查采访、拍摄照片。历时三年,共形成稿件79篇,约40多万字,收集老照片、图片100多张,此外还收集了大量绥德“文革”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文革纪事》最终确定收录文稿50篇、文艺作品63篇(幅),约30多万字。
本期专辑对绥德文化大革命运动前期激烈的派性斗争作了简要记述,回顾了教师集训会、红卫兵串连、斗批改等文革历史,重点记载了“文革”后期全县开展的基层组织整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赤脚医生、农业学大寨、战备工作等方面的史实。
《文革纪事》的出版发行,是我县文史工作的又一硕果。



http://m.sxsd.gov.cn/html/zwzt/sdzx/gzdt/201907/1661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087

回帖

72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33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须扬鞭自奋蹄 ——绥德县政协主动作为创佳绩

编辑:admin     来源:榆林市政协    点击数:159次     时间:2016年03月10日

20160310153690739073.jpg
政协绥德县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绥德县政协立足本职岗位责任,创新履职形式,树立干活无小事、工作无小事的敬业理念,坚持把自己的事干好就是贡献的工作追求,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奉献精神,为绥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政协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创新调研形式, 建言献策重实效

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2015年绥德县政协各主席带领分管委室干部以及相关界别的委员,深入基层,摸实情、找问题、献良策。先后完成了《对我县城区消防安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对我县发展电子商务的调研与思考》《关于我县留守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研》等八个调研报告。在每个调研报告形成过程中,在立意上始终站在热爱绥德,发展绥德的高度看问题;在观点上始终以尊重历史规律,尊重客观实际,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为依据提建议;在内容表述上,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文字流畅,表述清楚。

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体现调研内容,县政协转变履职思维,创新调研形式,对调研过程进行了全程影像记录,并选取部分调研报告制作成专题片在全委会上播放,将“读”调研报告转变为“看”调研报告。不仅使调研报告更生动详实,提高调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成为全省政协创新履职形式的典范。为了保证专题片的质量,绥德县政协不仅配备了影像拍摄器材,还对机关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目前,在专题片的制作中,从视频资料的挑选到背景音乐的编配,从解说词的撰写、配音到后期的编辑、制作,均由政协机关干部独立完成。调研形式的创新不仅增强了政协所建之言、所献之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而且提高了调研成果的转化率。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为县委、县政府今后转化利用政协调研成果提供翔实系统的资料,政协办公室将历年的调研视察报告进行了精选汇编,收录了1992年至2015年的调研视察报告86篇,调研专题片解说词12篇,附录文章18篇,共116篇,60万字,已于2015年年底付梓刊印。

二、彰显特色,文史编撰上台阶

2015年,绥德政协延续了一年一本文史专辑编纂工作的好做法,编辑出版了《绥德文史.文革纪事》专辑。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失散,文史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撰稿或提供资料、线索;并先后到多个相关单位查阅档案资料1000多卷,图书、报刊200多份;先后赴本县卜家沟、马家坪,佳县大西沟、暴家洼,清涧县呼家山,原吴堡县委党校等地进行现场调查走访、拍摄照片,对40多名亲历者进行了采访、约稿,共撰写、征集稿件79篇,约40多万字,收集珍贵老照片100多张,并搜集了大量当时创作的文艺作品。经过反复审阅、核实、补充与完善,最终收录文稿50篇,文艺作品63篇(幅),共计30多万字。2015年年底,《绥德文史.文革纪事》正式出版。

三、不畏艰辛,服务中心工作见成效

为了探究挖掘绥德文化源流,传承、弘扬绥德文化,2012年9月,县委常委会决定编纂出版《绥德人文大观》系列丛书,并将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县政协。《绥德人文大观》是继《绥德文库》之后的又一项艰巨而浩大的文化工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绥德县政协以发展的眼光和文化自觉的高度来推动编纂工作顺利进行。在没有专门机构、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编撰经验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登门拜访绥德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动员、邀请他们参与编撰工作。政协领导不仅对编纂工作进行总体策划安排,对编辑工作进行协调,还承担了部分书籍的主编、审阅、勘校工作。机关干部各尽所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丛书的编辑工作中。由于资料匮乏,仅在《韩世忠》一书的编撰过程中,政协机关办公室的同志就与作者先后赴江苏苏州、淮安,河北正定、赵县,横山县党岔、波罗镇寻访与韩世忠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相关文字资料,前往河南新县“韩家老屋”、湖北黄陂区韩东湾寻找韩氏后人,到清涧县九里山寻找韩母墓碑、绥德纸房沟寻找韩世忠故居,数次到一步岩韩蕲王庙拍摄、抄录相关碑文。

两年来,编委会召开相关会议30多次,行程数万里,拍摄照片上万张。本次编纂出版的《绥德人文大观》共4卷10册,包括“绥德汉卷”《韩世忠》《李子洲》《黄静波》《白纪年》;“民间文化卷”《石文化》《饮食图典》;“文学卷”《无定河》《三十里铺》《诗汇》,“美术卷”《江城画集》,共计270多万字,3000多张图片,已于2015年年底付梓刊印。届时,整套书籍将通过对绥德汉闪光人生的记录、对石文化全方位的再现、对饮食文化图文并茂的展示、对优秀文学和美术作品的精选再版,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绥德文化的根脉,呈现绥德文化的精彩。

绥德政协不断创新履职形式,在常规工作中干出新意,干出亮点,真正唱出了政协“好声音”,搭起了百姓与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http://www.ylzx.gov.cn/show.php?id=3071&cid=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31 10:17 , Processed in 0.0195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